首页 八识规矩颂讲义

八识规矩颂讲义

举报
开通vip

八识规矩颂讲义null八识规矩颂讲义 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 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唯识理论的入门 --八识规短颂--五识颂唯识理论的入门 --八识规短颂--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鄰,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色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第六识颂 三境三量通三性,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

八识规矩颂讲义
null八识规矩颂讲义 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 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唯识理论的入门 --八识规短颂--五识颂唯识理论的入门 --八识规短颂--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鄰,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色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第六识颂 三境三量通三性,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隨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牽。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第七识颂 带质有覄通情本,隨縁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嗔我见慢相隨, 恒审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钲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功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第八识颂 性唯无覄五遍行,界地隨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曾照十方尘刹中。唯识的定义唯识的定义 何谓唯识?“唯遮境有,识揀心空”,即是离识之外,不许有任何事物的实体存在,仅有幻相;唯独有识,以为自体。所以说一切皆是唯识所变,唯识所现,名为唯识。 由第八阿赖耶识的自体分,即自证分所变名为“见分”,是主观的精神现象;又由第八阿赖耶识自体所变,名为“相分”,名本质相分,所变所现一切噐世间山诃大地。见相二分所变,皆各有自种子所变,不离自证分,如窝牛两触角, 名为唯识所变,唯识所现。相分所变相分所变将所认识的对象,相似形状的相分境,视为内心的影象所映现。此影像相分境,由本质相分所现;且由阿赖耶种子所变生,除唯有识外,无其他存在。故说万有唯识所变,唯识所现。此理见[成唯识论]卷二。 由唯识所变,唯识所现,识就是能变,故说有三能变,初能变即第八识,第二能变是第七,第三能变是第六,名为三能变。是名为心、意、识了。识的定义识的定义识者,就是对所缘境的明了分别,就是认识,也就是由器官内外激发而产生认识作用,特指第六意识,又名分别事识,故说‘了别’是识的定义。 识是凡夫的本质,以无明为内相,故无自觉:以贪爱为外相,也就是根本愚痴相,发展而执取一切,如执(十二缘起相)以为我相,就是的识的了别作用。识有几种?识有几种?一,眼根对色,名为眼识,二,耳根对声,名为耳识,三,鼻根对香,名为鼻识,四,舌根对味,名为舌识,五,身根对触,名为身识,六,意对法尘,名为意识,七,末那对第八见分执我,名末那识,八,阿赖耶对根、身、噐界、种子,名为藏识。 八识皆可名识、但从功能作用不同,包括前互五识,特指第六意识,了别功能殊胜,得名为识,亦名为分别事识。第七末那识,功能是恒审思量,得名为意。第八阿赖耶,功能是集起诸法种子,得名藏识,亦名为心。 由功能特殊,故将八识概括为心、意、识。 八识生起要有根与境为缘。八识生起要有根与境为缘。前五识依五色根,得名眼等五识。第六依第七意根,得名意识。第七末那,依第八阿赖耶为根,得名为意。第八依第七末那为根,名为藏识。七八互为根者,不墮无穷过故。 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色声香声触五境,名眼等五识;第六,对所缘法境,名为意识;第七末那,缘第八见分执我为境,说名为意;第八所缘根身,器界,种子为境,名为心故。 识的作用是了别识的作用是了别八识皆可名识,然识的就是明了分别,是识的作用,又是定义,但八识的了别有所不同。 如前五识,以现量缘性境,起自性分别。 第六识用三量缘三世,及缘非量三性境,了别功能的殊胜。第七识,是错误了别非量境。 第八识以现量缘性境,亦是自性分别,所以八识皆得名识。八识从功能受称不同的异名。八识从功能受称不同的异名。然从功能特点而得异名,笫八集起名心、第七思量名意、第六明了分别的意识,所以六七八三识有不同的异名。 明了分别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故名为识。恒审思量是第七意的功能,故名为意。集起诸法种子是第八的功能,故名为心。 恒审思量第七末那的功能,由无始以来与四惑相应,无有间断审察执为我。 第六意识审而不恒是,第八恒而不审,前五识不恒不审,唯第七亦恒亦审。由功能不同,有心意识不同异名。 何谓规矩?何谓规矩?八识行相各各不同,前五识用现量缘三性的性境,第六用三量三性缘三类境,第七缘非量境,一第八缘根身、器界、种子性境都有规短,不得紊乱。 八识心王相应心所,各有定数,也是规短。 八识三界九地活动范围,亦有一定规矩。八识转成四智,各有范围,是为规矩。 六七因中转,五入果上圆,就是规短。略解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略解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这是说明前五识缘性境,用的是现量,所缘境中,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说为‘性境现量通三性’。 境有三种:一,性境,二,独影境,三,帶质境。 量有三种:一,现量,二,比量,三,非量。 三性是善、恶、无记,是为三性。所缘三类境區别所缘三类境區别一《唯识论》说:“性境不隨心,独影唯从见,帶质通情本,性种等隨应”,这就是是三类境的根本區别。 前五识与第六同时意识,所缘是性境。就是有实种子所生,有实在自体,自守其体,不隨心生,名为性境。 有三不隨的特徵:一,性不隨,不隨能缘之性。二,种不隨,不隨见分种生。三,系不隨,不隨能缘界系。 第六缘无体法,是独影境。第七以心缘心,是带质境,讲第六七识时,再作交待。所缘三类境区别之二独影境所缘三类境区别之二独影境独影境:是第六意识能缘之心妄分别,変现的所缘境,名为独影境。孤影者,简别不是本质境,而是影相相分所変之境,如空花水月,龟毛兔角,全属幻影,为独头意识所变现,名为独影境。 特徵:一,性隨心,境与心同是一性。二,种隨心,境与心同种生,三,系隨心,境与心同一界系。所缘三类境区别之三:带质境所缘三类境区别之三:带质境带质境者,兼带本质,即是能缘之心,对于所缘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的自相。此境系由心与境二者合成,居在性与独影之间。如第七那末能缘见分心,缘第八识见分心之相分,名为带质境。又第六识追想过去之形像者,亦名带质境。 带质境有三种通情本,一,性通情本,第七能缘是见分,所缘第八亦是见分时,挟带中间相分,是一半情一半本同种所生。又一半生是有覄,一半本生是无覄。其性不定。二,界系通情本,亦是不定。三,种通情本,亦是不定。三量的區别三量的區别量者,是度量,指认识作用的形式,此量知的主体,有能量、所量、量果等。包括思维、推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测量,比较、判断,是名为量。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 非量、是为三量。现量是前五识,以无分别,亲得境的自体,是名现量。比量是思辩推理比类而知的真理,是名比量。错误认识的判断是非量。现量范围,一前五识,二同时意识,三心心所自证分,四一切定心。善、悪、无记是为三种屬性。善、悪、无记是为三种屬性。能缘前五识,与第八同体,皆以现量无分别智缘性境,何以能缘的前五识通三性呢? 由能缘前五与第六,互有所需,由第六与前五识同时生起明了意识,意识既通三性,故前五能缘亦通三性。 为何第六亦用现量呢?由第六识自种子,与前五识种子,同時任运生起的识第一刹那,无有分别亲证自体,故用现量。明前五识于三界九地中活动 的范围“眼耳身三二地居”明前五识于三界九地中活动 的范围“眼耳身三二地居” 佛教将有情,从物质活动,上升到精神活动空间的层次,分为三界九地。 三界九地:一,欲界:五趣杂居地,四、忉、夜、兜、乐、他。二,色界四地:一,离生喜乐地,二,定生喜乐地,三,离喜妙乐地,四,舍念清净地,由此四地,亦名四禅天。三,无色界四地: 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地,三,无所有处地,四,非想非非想处地,又称为有顶天,是为三界九地。“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三识,惟在色界初禅地起现行,意谓二地以上无寻无伺,虽有眼耳身外形,三识也不起现行,故说“二地居”。 三三摩地:一,初禅前的“未至定地”,名有寻有伺地。二,初禅与二禅之间的“中间定”名无寻有伺地。三,二禅前近分定,名无寻无伺地,而入二禅根本,于眼耳身三,皆不起作用,离八灾患故,故二地居” 。 颂文中隐而不说鼻舌二识,以香味为境,是段食体。二禅以上无段食,亦是所厌,惟在欲界五趣,有欲求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说明五位百法中心所的位置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说明五位百法中心所的位置一,色法十一, 二,心法有八l 三, 心所法五十一, 心所分类:一,遍行五,二,别境五,三,善十一,四.,根本烦恼六,五,隨烦恼二十,又分(大八、中二、小十),六,不定有四。 四,不相应行二十四, 五,无为法有六: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受想灭、真如无为 相应心所五十一:徧行五心所, 别境五心所,善十一心所, 相应心所五十一:徧行五心所, 别境五心所,善十一心所, 何谓心王?八识皆名心王。何谓心所?是心王所有。一,要恒依心而起,二要系屬于心,三要于心相应,名为心所。 又心王取境总相,心所兼取境别相,助心王了别。《瑜跏论》说:‘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作了此’未了之相,即心所取别相”。 心所总有五十一,类别为六: 一,徧行有五:作意、触、受、想、思。 二,别境亦五: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十一:信、惭、愧、无贪、无嗔、无 痴、勤、轻安、不放道、行舍、不害。根本烦恼有六, 隨烦恼有二十,根本烦恼有六, 隨烦恼有二十,四,根本烦恼六:贪、嗔、痴、慢、疑、恶见。 五,隨烦恼二十,分大中小三类: 大隨有八: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中隨有二:无惭、无愧。 小隨有十:忿、覄、悭、嫉、恼、害、恨、谄、诳、娇。 六,不定有四:悔、眠、寻、伺。 别明相应心所体与业 , 一,明徧行五心所 别明相应心所体与业 , 一,明徧行五心所一,徧行五心所,徧一切性,徧一切地,徧一切時,徧一切俱而生起,名为徧行。 一,作意:“能警心为性,于所缘镜,引心为业”,一警心令起,二引心趣境。 二,触:“令心心所能境为性,受想思所依为业”, 三,受:“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四,想:能于境取相为性,议施种种名言为业。五,思:能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殁心为业。二,明别境五心所二,明别境五心所别境者,别别缘境,名为别境。仅徧三性九地,故非徧行。 一,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二,胜解:于一决定境,不可引转为业。 三,念:于曾所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四,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五,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三,明善心所十一之一三,明善心所十一之一《三十颂》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一,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二,惭:依自法力,崇敬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 三,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明善心所十一之二明善心所十一之二无贪等三根者,等嗔痴三根,生善胜故,三不善根近对治故。 四,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五,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 六,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明善心所十一之三明善心所十一之三七,勤精进:于善悪业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八,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二 九,不放逸:精进三根,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世出世善事为业。 十,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十一,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有情为业。四,根本烦恼有六之一四,根本烦恼有六之一一,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 二,嗔:于苦苦具,增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三,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四,慢:恃己于他,髙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有七慢八慢九慢差别) 。 四,根本烦恼有六之二四,根本烦恼有六之二五,疑:于诸谛理,犹预为性,能障不疑,善品所依为业。 六,悪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有身、边、邪、见、戒差别,名五利使)。 说明:前三是俱生,后三是分别起。六根本皆与第六相应,前五识为何仅与俱生三种相应?由慢是称量,疑是犹预,见是推求皆分别起故,故不相应。五,隨烦恼二十, 分为大、中、小三类。五,隨烦恼二十, 分为大、中、小三类。定义:隨烦恼者,隨根本烦恼分位差别,等流生起的枝末烦恼,名隨烦恼。 大隨有八之一: 一,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二,昏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三,不信:于实德能不忍欲乐,心秽为性,能障净信,隋依为业。大隨有八之二大隨有八之二四,懈怠:于善悪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五,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从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六,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七,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想所依为业。 八,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中隨烦恼有二:中隨烦恼有二:一,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悪行为业。 二,无愧:不顾世法,崇重暴悪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悪行为业。 问:隨烦恼为何分大中小? 大隨具三义:一自类俱起,二徧染二性,三徧一切染心心,名为大隨。中隨唯有自类俱起一义,名为中随。小隨三义皆无,由强思分别性粗猛故,五识不相应故。尚有十七心所,于第六识中说明。 五识同依净色根, 说明前五识,依根得名 。 五识同依净色根, 说明前五识,依根得名 。 眼识依眼根,得名眼识:乃至依身根,得名身识。说明五识,依五色根,得名五识。而五根是不可缺的增上缘,其有五义:一依于根,二发于根,三屬于根,四助于根,五如于根。此根非是“眼是蒲桃朶,耳是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的浮尘根,而是眼不见的清净色法,名净色根。 《所缘论》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因”。 论自释云:“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又云:“此根功能与前境色,从无始际展转为因”。谓此功能,至成熟位,五内境色,此内境色,复能引异熟识上五根功能。 根境二色,与识的关系,是一异,或非一异,隨乐应说。 根境虽俱名色,一有知,一无知。九缘七八好相隣 明具缘生识之一九缘七八好相隣 明具缘生识之一九缘: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分别依、七染净依、八根本依、九种子,是名九缘。 九缘归纳成四缘:一种子是因缘。二境是所缘缘,三其余七缘,是增上缘,再加等无间缘,名为四缘。 心法生起必具四缘,色法生起仅具因缘,及增上二缘。 眼识生起,九缘具足。耳识八缘生,暗中得闻,故除明缘。九缘七八好相隣 明具缘生识之二九缘七八好相隣 明具缘生识之二七缘生鼻舌身三识,故除空明二缘,是为前五识所具缘,名为九缘七八好相隣。 二,若兼后六、七、八三识?有颂云:“后三五三四” ”。就是第六,具根境作意根本种子五缘。第七具根本作意种子三缘,第八具根境作意种子四缘。 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 解等无间缘。合三离二观尘世 明五识缘境有离合义合三离二观尘世 明五识缘境有离合义由五识带质缘境,具有空、明二缘,故知五识中有离有合而起作用。如眼根对色尘,耳根对声尘,都要保持一定距离,为离中取境,眼、耳二识方能起作用,名为离二。 又如鼻根对香尘,舌根对味尘,身根对触尘,要根境相触,合中取境,识方起作用,名为合三。 起作用与不起作用,名为知处不知处异。 观尘世:观是见分,尘世是相分。愚者难分识与根愚者难分识与根愚者,指二乘人,仅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仅知有六识,不知有七八二!识,故名为愚。 难分:根与识生起,必缘同境,五识任运以现量缘性境不起分别,五根于境,亦任运起隨因境势,亦不分别,是为难分。 不知根与识,皆各有自种子与现行。由根种子现行,能牵弓i识种子生起现行,二乘以为根识互生。 根是色法,识是心法:根能照境,识能了境:根是无记性,识通三性,故有种种不同。此上明有漏五识,下明无漏五识。变相观空唯后得,变相观空唯后得,此明前五识于有漏因位,必不能亲证真如。 变是变带,相是本质相分;观是能缘见分,心,空是指所缘真如体。虽然有漏五识,变相观空缘真如体,但不能亲证真如。何以故?唯是后得智,是有分别故。由根本智无分别智,才能断二障,亲证二空真如体。后得智有分别,唯是转有为之事,了知依他起如幻,而不生我法迷执,但不是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名为变相观空惟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果中犹自不诠真此说不唯因中有漏前五识,不能亲缘真如,即使在佛果位中,无漏五识的自证分,犹不能亲缘真如自体,何况因位有漏五识耶?故说果中犹自不诠真。 因五八是同体,但要第八转成大圆镜智,同时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五识因中岂能成无漏。所以有颂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又根本无分别智缘真如体,依根本智所起后得智,是有分别,岂能缘真如体,故说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圆明初发成无漏圆明者,就是转第八阿赖耶识,及其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时,名为圆明。也就是至佛果位,第八转成白净识己,同时也是前五识,及相应心品,因穷得成为无漏时,说为“初发”成所作智。 五八同体,五根是第八识亲相分,能变识是有漏,五根亦是有漏,根既有漏,识亦有漏。要待第八转,则五根亲相方转无漏。由五根转无漏,则前五识,及相应心品,皆转为成无漏,故说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三类分身息苦轮转八识成四智后,就是具足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的如来。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化身是用,是为成佛后具足三身。 三类分身者,是化度众生佛身。一,大化身,为度菩萨趣证佛果,说一乘妙法,所化众生现千丈大身。二,小化身,为应凡夫二乘,所现丈六金身,为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门。三,隨类化身,如来本具大誓愿,慈悲普覄,故隨不定众生而度脱。这是前五识果上圆,所起度化作用,是为“息苦轮”。 说明第六意识:三境三量通三性之一说明第六意识:三境三量通三性之一前五识各有所依根,名同境依。然第六意识,是前五识的分别依。第六意识,依第七末那为根,名染净依,第七但名意,不名意识。第八是前七转识的根本依。 第六意识了境为自性,了境为行相,即是以了境为自性,复用了境为行相。 意识通三性:若与善心所相应即成善,与烦恼相应即悪,与非善非恶相应是无记,故通三性。 意识用现量、比量、非量,三量缘境。现量是亲证知认识,比量比类推理而认识,非量是错误认识。 说明第六意识,三境三量通三性之二说明第六意识,三境三量通三性之二三境者,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名为三境包括(有为无为、善与不善、有漏无漏、相应不相应,可见不可见等一切诸法,),故所缘三类境。 第六意识,除五无心位,(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睡眠、闷绝)不论何时何地,起在语言之前,活动范围广泛而神速,故分别说有五种意识。 一,定中独头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于定中所起意识,名定中独头,所缘实根尘及定果色,是实种生,唯是性境,能缘所用是现量,不带名言,无计度分别,以及根本智缘真如而亲证。 二,梦中独头意识;梦中所缘皆是无质独影境,虽说如自昼,醒来却却无实质,如尘花水月。 三,五俱意识,亦名同时明意识。 说明第六意识,三境三量通三性之三说明第六意识,三境三量通三性之三四,散位独头意识,非是定中独头意识,在平时意识状态下,单独由意识出现想像力,构画事物影像相分为所缘境,称为无质独影,从意识见分种生,如受所引色。又五根五尘,不论种子现行,皆是第八亲相分。第六意识心心所的见分,所依所托五根尘本质,变起根尘影像相分,从第六意识见分种生,名为有质独影境,亦名遍计所执色。所用的量,或比或非。 五,狂乱意识,于所缘境,认识颠倒,于五根中狂乱,不分是非,如极度高烧,或精神失常者,遍计所起,用非量颠倒错误认识而狂乱。再界定于三类境八识中何缘何类境再界定于三类境八识中何缘何类境一,性境:前五识所依五根,所缘五尘,及定果色,皆从实种生,是第八识的亲相分,由五八同体故。而第六意识能缘心,与五识俱起时,第一刹那,不带名言,心无分别,现量所得,所缘亦是性境。除第七末那外,所有诸识及根本无分别智,所缘真如,都是性境。 二,独影境:是第六梦中独头意识,所变假相分为体。此独影境有两种:一是无质独影境,二是有质独影境。 若是无质独影:第六意识梦中所缘过、现、未曾所习境,于意识心心所变起假相分境。此假相分境,是从梦中意识见分同种所生,如空花水月,故说名为无质独影境。 再界定三类境八识中何识缘何类境 再界定三类境八识中何识缘何类境若是有质独影境,在散位独头意识状态下,独自所缘五根尘,不论种子与现行,都是有质有体的第八亲相分。此时独散意识见分心,所托所借有质有体的五根尘,种子或现行,变现起影像相分,名为有质独影境,亦名似带质境。 三,带质境:唯是六、七二识所缘境。带质境有二:一是真带质境,二是似带质境,似带质,己如上意识所说。 若是真带质境,唯是以心缘心,第七末那见分心,所缘第八见分心为境,名为以心缘心。就是第七能缘见分心,所缘是第八见分心,两头的见分心,挟带中间执我的相分境生起,名为真劳盾境。 总结:第六意识虽通缘三类境,于中唯缘似带质,第七唯缘真带质。三界轮时易可知三界轮时易可知三界者,一切有情于生死流转中,所处境界有三层次:名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为三界。 欲界:此界有饮食欲、睡眠欲、男女欲,一,三恶趣,地狱有八,加饿鬼畜生为十处。二,人趣有四洲,三,六欲天趣,是为二十处。 色界:此界有色身,而无淫欲、食欲,亦有四地:一离生喜乐地,二定生喜乐地,三离喜妙乐地,四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此界无物质身体、宫殿、国土,唯是心识住于禅定,故名无色界。亦有四地:一空无边处地,二识无边处地,三无所有处地,四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应心所五十一相应心所五十一这句颂意说,六位五十一心所,全部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五十一心所中,其中有三十四心所,于讲前五识中,总体巳经解释,尚有十七心所,于于此补充说明。 说明相应有五义:一,心所与心王相应要同时生起,二,心所与心王相应要同一所依之根,三,心所与心王相应要同缘一境,四,心所与心王相应要同一行相,五,心所与心王相应要同一体事,同一自体分。 分别略释;根本烦恼三,小隨烦恼十, 四不定心所,分别略释如下:根本烦恼慢、疑、恶见。根本烦恼慢、疑、恶见。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差别行相有七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是为七慢。 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恶见:于诸谛理,欺倒据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恶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形式有五种: 一,萨迦耶见,名为有身见,由于有身见转变成‘有我见’及‘我所见’;二者总和,名为‘萨迦邪见。 二,边见,固执一头,偏执一边,不处中道,名为边见。通常所说的‘常见’和‘断见’。 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 四,见取见,错误的固执巳见。 五,戒禁取见。坚守无益于身心修道的禁戒。 小隨烦恼及四不定心所小隨烦恼及四不定心所一,忿;于现前不饶益境,喷发为性;能障不愤,执仗为业,嗔一分为体。 二,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嗔一分为体。 三,覄:于自作罪,恐失利誉,覄藏为性;能障不覄,悔恼为业,痴一分为体。 四,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恼是能障,所障不恼,蛆螫‘世’为业,嗔一分为体。 五,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嗔八,一分为体。小隨烦恼及四不定心所小隨烦恼及四不定心所六,悭: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贪爱一分为体。 七,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贪爱一分为体。 八,谄:为罔‘蒙敞’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教海为业,贪痴一分为体。 九,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嗔一分为体。 十,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憍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贪爱一分为体。 不定四心所略释如下: 不定四心所不定四心所悔、眠、寻、伺四心所,云何为不定心所?非如善心所,唯于善心相应;烦恼心所,唯与染心相应。此四心所,不定善染相应,故名不定。所以《三十颂》云:“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一,悔谓追悔,亦名恶作。《成论》云:‘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二,眠谓睡眠,《成论》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成论》云: ,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三,寻,《成论》云: ‘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伺,《成论》云:‘饲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善恶临时别配之善恶临时别配之此颂意说,六位,五十一心所,皆与第六识心王所缘任何境相时,心所必隨逐心王而相应。 若是十一善心所相应,第六意识就是善性。 若是烦恼与隨烦恼心所相应,第六意识就是不善性。若与俱非善恶无记相应时,则意识亦是无记。既说明第六意识通于三性,同时也说明‘善恶临时别配之’第六意识就是善性。性界受三恒转易性界受三恒转易性者,善性、恶性、无记三性,界者,三界九地,受者,苦、乐、舍三受,于苦乐二受中各分二,名为五受。 第六意识,既与五十一心相应,必定通三性;既通三性,能使有情于三界九地生死轮回中,果报有升沉;由有升沉,就有苦、乐、舍三受,或五受不同。 恒转易者,说明第六意,识不间断的转变改易,所以论说“此六转识,易脱不定”。 所以演译三受为五受,由于果报上分身受,与心受的不同, 所以五识相应是身受,第六相应是心受,七八二识相应舍受。根隨信等总相连根隨信等总相连根者,是根本烦恼心所六,或十;隨者,隨烦恼心所二十,信者,十一善心所,等者,等有遍行、别境、及四不定。 总相连者,六位五十一染净心所,皆与第六意总相连,由斯论说,“一切心中定可得故”,所以‘颂’说,‘根隨信等总相连’。 别说:《瑜伽论》将六位心所,根隨烦恼归为一类,所以成五类:若是遍行心所,则遍一切性、地、时、识,名遍四一切。别境心所,则遍一切性、地二种;善心所,唯遍一切地,不定心所,亦遍一切性,根隨烦恼,四一切皆无。根隨烦恼,总说相连,因是所对治故,有别于其他心所。 动身发语独为最动身发语独为最说明第六意识的行相,于八识中最为特殊,是造善造悪最强有力的活动者,其原动力,就是“思业”或“思巳业”,所以“颂”说:‘动身发语独为最’。 思有三种: 一,审虑思,对境起正因、邪因、俱相违因,加以思考审虑为先。 二,决定思,审虑后而决定其意,策略与谋划,以上二者,致使有情第六意识起贪、嗔、痴悪意业;或起不贪、不嗔、不痴的善‘意业’。 三,动发思,动身思是身业,役使有情造作杀、盗、淫身悪业;或造作不杀,不盗、不淫善身业。 发语思是语业,役使有情造作两舌、恶口、诳言、绮语的恶语业;或役使有情造作不两舌、不恶口、不诳言、不绮语的善语业,皆名动发思。所以第六意识是流转生死,和证无上菩提的主人。引满能招业力牵之一引满能招业力牵之一这句颂文意说,,第六意识所造引业,又名业种子,能招引五蕴总果报体,名为‘引果’;所造满业,能招感圆满庄严所引果报体者,名为满果,所以说‘引满能招业力牵’的引果和满果。 业者,梵语羯磨,意译含有造作、所作、行为、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说名为业。 二业说:上说引业和满业,善业和悪业,正业与助业等。三业说:身口意三业,善恶无记三性业,三受业,三时业三报果,就三界上下所感果有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以施、戒、修三福业。从律仅、不律仅,非律仅/等,非不律仅。学业、无学业、非学无学业。尚有四业说,乃至九业说等广泛范围。引满能招业力牵之二引满能招业力牵之二引业者,又名牵引业,引总果报业,此引业不仅能引生有情五蕴总报果体,还能扶助劣弱之业,使能感别报果,名为引业。 满业者,是第六识所造别报业,圆满庄严第八总报果体,称为满业,此是业业相对称。 又谁是能造业者?总报起时,其果能为增上缘,引生其馀别报之果,称为引果;其别报之果,能使总果体圆满,则称满果,此即果果相对称。 谁是能造业者? 前五识虽通三性,不是能熏,亦无所熏性,也不执取,不是能造业者。 七八二识是无记性,亦不能造业。 谁是能造业者?什么是异熟習气?谁是能造业者?什么是异熟習气?唯有第六意识,是以能造作“思”为动力,名为‘思业’发动身口意造善业,造悪业,所造就是引业和‘满业’。 引业,就是异熟習气,能引招无记第八识真异熟总果报体;所造满业,是‘等流習气’,所感就等流果。 什么是异熟習气?异熟的定义: 异熟習气,亦名业种子。是产生诸法之疏因缘种子。系由第六识中有漏之善、恶二业薫習生长,能助长与自性善悪相异的非善非恶之无记果,故称异熟習气。也就是因是善恶,感果无记,此是异类而熟,名为异熟;从时间说,异时而熟名异熟;从生灭说,变易而熟名异熟。 唯有第八识是无记真异熟果报体,前七识等流習气,所招等流果,不名异熟,唯名异熟生。 什么是等流習气?什么是等流習气?等流習气,就是名言習气;是业种子的对称,名言种子。如是第八阿赖耶识中善恶一切有为法的种子,为等流习气;能引生自类各别亲因缘种子,即是善引善果,恶引恶果,名为等流果。 等流习气有二功能,一,等流自生种子,所生是等流果。二,资助其他异熟无记种子令生现行之功能,是为等流习气的二功能。 以上略释有漏第六识竟。发起初心欢欢喜地发起初心欢欢喜地此后一行颂,说明无漏第六转识,成下品妙观察智。于世第一,最后一刹那,入见道位。初心欢喜地者,是谓登初地菩萨。于初地初入心,从未体证真如,而今体证,故生欢喜,是为菩萨‘见道位’。 经过资粮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修集福德智慧资粮,期证佛果,已断分别我法二执不起现行。 为得无漏智而加行,于煖位,以四寻伺观,修名、义、自性、差别所缘,成明得定。于顶位进一步作寻伺观,成增明定。忍位得印顺定,于世第一位,修无间定,确认所缘对象与能观识,二者皆是空无,即是如实空智,如是不空智观现前。故说最后一刹那顷,入于见道位,断除分别起我法二种执着。然而俱生我法二执,未伏未断,故云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我法二执何时何地能断除?初地欢喜地初入心后,进入住心时,而入修道位,于十地中,渐修、渐伏、渐断,直至等觉后心,俱生我法二执种子,方能断尽,故有颂云:‘六七俱生地地除’。 分别起二执粗,俱生所起二执细;分别起二执易断,俱生起二执难断;我执狭,法执宽,其体就是‘萨迦耶见’。 我法二执作用,我执是烦恼障,所障无分别智生起。法执是所知障,所障一切种智生起。断烦恼障,证我空真如,断所知障,证法空真如。故以二空观智,断二障,证二空,得大菩提。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远行地,行者于七地以前,有烦恼障与所知障间杂于其观门中,未至纯无漏。于远行地中,具足方便,修无相行,远离有漏世间杂染之法,是为远行。 又远行地后者,是为第八不动地。于此地中,无功用行,任运自然,生起无相观智,不为烦恼所知所动,决定不退,故名不动。此时第六意识转下品为中品妙观察智,观智增明,则无漏现前。 经过第九善慧地,行者于此地中,具足法、义、词、辩四无碍辩才说法度生,完成利他之行,其智慧作用自在无碍,名为善慧。 乃至第十法云地,就是十地满心,或说等觉后心,转中品为上品妙观察智,故说观察圆明照天千。 明第七末那,带质有覄通情本明第七末那,带质有覄通情本第七末那识于三类境中,唯缘带质境。 末那属性中,唯是有覄无记性。 通情本者,说明末那所缘带质境。情是末那见分心,是主观情执心,说明为情;本是本质境,就是末那能缘见分心,缘所缘第八的见分心,因见分不离自体分,称之为本,所以末那能缘所缘通情通本。 有三种通情本:一,性通情本,二,界系通情本,三,种子通情本。隨缘执我量唯非隨缘执我量唯非第七末那见分心,恒与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四惑相应,有覄无记性,是故说为情执。由是情执,隨缘第八阿赖耶识本质见分心为所缘境,以本非我,情执为我,名为‘隨缘执我’。 量为非者,既不称能缘见分心,误执以为我;又不称所缘本质境知,非我执以为真我,是名量为非。由此颂说:‘隨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隨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隨此颂末那相应心所,有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八大隨烦恼心所,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五别境中‘慧’心所,及根木颂恼有贪、痴、慢、我见四心所,共十八心所与末那恒相应。 为何末那唯与相应心所,及不相应心所?请见(110---112)参考。论说:未那从无始至未转依时,但缘藏识见分,执为内自我,由有我故,故有我痴、我见、我慢、我贪四根本恒相应。 未那为何与别境‘慧’相应?(所见同上),论说“慧是我见,故不别说”。 恒审思量我相隨恒审思量我相隨此颂末那自性与行相:《三十颂》云:“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第七末那是六意识所依根,此但名意,不名意识,有區别与第六意识。 第七末那所依是第八阿赖耶,故云‘依彼’为所依之根。 第七未那所缘,无始以来缘第八阿赖耶识见分,执为内自我。 不缘相分,及相应法,执为我所。何以故?一心中无二执同时俱起故;又由此识具萨迦耶见,一类相续故,名‘转缘彼’。 第七末那,是以‘思量’的自体;它的行相,就是行境之相,亦是‘思量’,名为‘思量为性相’。有情日夜镇昏迷有情日夜镇昏迷‘思量’第七末那的自性与行相,无始以来特有的功能就是‘恒审思量’,缘第八见分,执为内自我。 ‘恒审思量’与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四惑相应,而起我执。 四句分别:前五识不恒不审;第六识,审而不恒;第八识,恒而不审,唯有第七,亦恒亦审。 由执我故,能使有情于三界中流转生死,无有出期,故说‘有情日夜钲昏迷’。 云何证知有第七未那耶?‘圣教正理,为定量故’,经中处处说有心、意、识三种差别行相,证明有第七末那。《入楞伽经》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明第七末那,从无始终至成佛,第六识所依之根。 恒审思量是意自性行相,无始以来,与四惑八大染污烦恼相应而起,恒无转易,一类执藏识见分为内自我,使有情日夜镇昏迷,而轮流生死,乃染污意之过。 六转者,是第六意识。此第六所依之根,即第七末那,若无此根,第六无由生起。 染净依者,第七末那,于未转依位,与四惑八大相应生起,一类执藏识见分为我,所以使第六念念成染,名为染依。 若末那于已转依位,恒执无我,则令第六意识念念成净,是名净依。所从说为‘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推。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推。明末那转识成智,兼明三位末那。欢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推。 六七二识同样在加行世第一,最后一无间道,一刹那进入初地初入心的见道位,第六意识断分别二障,故说‘分别二执极喜无’。 然此末那,实际上是补特伽罗我见相应初位,转下品平等性智,俱生我法二执,种现未伏未断。 一要从初地住心,进入修道位,至第七地,舍此末转下品平等性智 至第八地时,顿伏俱生我法,不起现行,然种子未断,所以说‘六七俱生地地除‘。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此颂末那转上品无漏平等性智。 末那初地初入心时,亦转下品平等性智,但伏俱生我执而未断,俱生法执犹存。 远行地后,第八地无功用行,恒摧俱生我执不起现行,断俱生我执,伏俱生法执。 直至究竟位,断除二障,转成上品无漏平等性智,所以‘如来现起他受用’的报身,度化十地菩萨,‘名十地菩萨所被籶’。 佛具有法、报、化三身,报化二身皆依法身而起。 称法体之无量性功德具足的福德智慧之身,有其两种:一是自受用身,二他受用身。 明第八阿赖耶识,性唯无覄五遍行明第八阿赖耶识,性唯无覄五遍行第八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就是善恶业,挟带扶助劣无记异熟种子生长,使能感无记异熟,名为异熟果,于四性中是无覄无记性。所以《成论》说:‘此识是无覄无记,异熟性故’。 由第八识是异熟无记,非是能薫,而是所薫性,所以无记非善恶之所依,善悪所依唯是无记。 第八阿赖耶于未转依位,唯与徧行五心所相应,偏行五心所虽不是异熟,由偏四一切,必同时、同所依根,同一所缘,同一行相,同一事体,故快定相应。 第八为何不与五别境等心所韧应,请参考演义125至126页界地隨他业力牵界地隨他业力牵此颂说明隨善恶业力,牵引于三界九地受生死轮回,招真异熟总果体。成为前七转识,所生一切心法、色法所依止。 隨他业力牵者,《三十颂》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 诸业习气者,就是有漏善恶业种子。此等善恶业种子。二取习气者,二取就是我取、我所取,名为二取种子,故说此二习气俱,皆能招感真异熟总报种子。 二取习气包括四对八义:一,相分见分,二,名色,三,心与心所,四,本与末。 界地隨他业力牵界地隨他业力牵第八阿赖耶识内,所藏种子,一是本有,二是新薫。本有新薫总有三种不同: 一,名言习气,有二;一,表义名言,心法种子,二,显境名言,色法种子。 二,二取习气,这是六七二识无始本有及新薫俱生我法,及第六识分别所起我法二取种子。 三,有支习气,即十二缘起支。此有支习气有漏善种子,感三界可爱果;不善种子招三界非可爱果。由三种习气,牵引生起总果报,圆满总果报体。,故《三十颂》说:“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此异热果有其四义;一实有义,二,恒常执我义,三,遍依义,一切染净法所依止。四,无杂乱义,有条不紊,无杂乱相。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二乘人承认第六意识,不承认第八阿阿赖邪识,故说不了因迷执。 世亲菩萨广引经论,以四教十理证有第八阿赖耶识,名为能兴论主诤。 《大乘阿毗达磨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诸有趣,及涅槃证得”。 又云:“由挕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演”。 《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 《入楞伽经》云:如海遇凤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界凤所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前以喻显,后以法合。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佛灭度时来分裂,百年后,由大天五事,分裂成大众与上座二部。复由二部分裂成二十部,是为部派佛教。 一,大众部在《阿含经》中密意说有第八识云:“名根本识,是眼识等所依止故。譬如树根,是莖等本”。 二,《成论》云:“上座部经,分别论者,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据《无性挕论》说是第九分心,名何赖耶识。 三,《成论》说:“化地部说,名穷生死蕴”。 四,《成论》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经》中说;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以上共许经所说有第八阿赖耶识。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十理证第八识存在颂云:“持种异熟心,趣生有受识,生死缘依食,灭尽定染净”。就是 一,持种心,挕持诸法渠净种子名心,若无第八,就无持种心。 二,异熟心,经说是善恶业感,若无此识,彼异熟心不应有故。 三,趣生体,又契经说,有情流转生死于四生五趣,若无此第八,应无趣生体。 四,有执受,如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第八,则无能执受,无能执受,应无所执受根身。 五,寿煖识,如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第八,久住不应有故。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六,生死心,受生时命终时必定有心,是第八识,名生死心。如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说明有心非无心。 七,,缘起依,“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芦束,俱时而转”。 八,依食住,段、触、思、识,名四食住。若无第八,云何能住身命。 九,灭尽定,一切恒行心心所皆灭,犹如瓦砾,出定后,若无第八,何能能相续,故证有第八。 十,染净心“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第八,彼染净不应有故”。若离此染净心,一切有情杂染法、清净法,皆不得生。见139—147页 浩浩三藏不可穷浩浩三藏不可穷此颂第八隨缘生前七转识。梵语阿赖耶识,意译名藏识。藏识者,有三藏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我爱执藏,名为三藏。 从持种边说,阿赖耶是能藏;种子是所藏。 从能薫种子边说,种子是能藏,阿赖耶识是所藏处。 能藏所藏,说明种子与阿赖耶识互为因果关系,而不相舍离,是故论说“挕持因果为自相”。经云:“诸法于藏识,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胜,亦互为因性”。 我爱执藏者,第七执第八见分为我,故《成论》说:“有情执为内自我”,名为我爱执藏。浩浩三藏不可穷浩浩三藏不可穷一,自相:阿赖耶识虽具有三藏义,然而《成论》说:“挕持因果为自相”。‘自相分位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我爱执藏为自相。 二,果相;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成论》说:“此是能引诸界诸趣诸生善恶业之果”,名为异熟无记总报果。 三,因相;阿赖耶识,又名一切种识。《成论》说:“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又说:“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法种子,故名一切种”。 种子与阿赖耶识的关系:一-体用关系,二因果关系 种子定义《成论》说:“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种子有二类:一本有,二新薫 浩浩三藏不可穷浩浩三藏不可穷种子要具有六义,否则不成种子。 一,刹那生灭义:种子要无间生灭运动,变化发展,才有殊胜功能力量,方成为种子。 二,果俱有义:种子与现行同类,若是异类而是一身同时和合,皆为果俱有。 三,恒隨转义: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乃至尽未来,无有间断,名种子恒隨传 四,性决定义:善、恶、无记三性种子为因,能生善、恶、无记果之功能,是决定的,不可改易的,名种子。 五,待众缘义;虽是种子,尚侍众像具足,方能显示种子作用;众缘不具,不起现行。 六,引自果义;各识有自种子,皆引自果。非心色互生,非一因生,非无因生,非自然生。渊深七浪境为凤渊深七浪境为凤说明依根本第八,前七转识方能生起义。 断深者,明藏识似大海,渊源深广不可测。 七浪者,喻七转识,离藏识海,无由得生。 境为风者,浪由风缘起,识由境缘生。由有境风起,故有前七识浪转。 由此经说:“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界凤所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即此意说,“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薫持种根身噐‘受薫持种根身噐颂第八阿赖耶识,受薫、及所缘行相。 薰习者,如以香气,薰附衣物,使衣物增长香气,名为薰习,亦是种子异称。 受薰者,七转识现行是能薰,第八是所薰。 意说:现行七转识,能薰习成种子;受薰的第八执持种子,为自所缘境。 第八所执持种子遇缘,即是“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为第八所执持。 能薰所薰各有四义,能薰四义:1有生灭,2有胜用,3有增减,4与所薰和合。 所薰四义:1坚住性,2无记性,3可薰性,4与能薰和合。来先去后作主公来先去后作主公此颂第八阿赖耶识,来生去死,是趣生总报果的体,称主人公。其实此主人公,谓一切有情未生先有,命终谓去后,亦不消失,说明识体无来去,不变常住。而从其业力所牵的作用说,一切有情生死而有来去,故云来先去后作主公。 《杂宝藏经》说: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 《瑜伽》: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二者至于心,一处同时出。 经约生处差别说,论约善恶业力说,实不相违。不动地前才舍藏不动地前才舍藏此颂转识成智舍藏识自相名。菩萨从初发心经资粮、加行至见道初心,体证真如始。又从初地入心始,经历中间九地,直至十地满心,皆是修道位。于地地中,所修十胜行,断除十障,证十真如。由渐修渐簖渐证,由证有浅深不同,故有十真如,而转舍烦恼所知二重障,转得二转依果。 不动地前才舍藏者,第八识从入修道至八地巳转成纯无漏,舍除自相,名为才舍藏。不受有漏前七转识能熏,自身亦非所熏,故无能藏,也无所藏之处,同时舍除我爱执藏。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喻定,这是断业果位。又称金刚心,金刚灭定,此定喻如金刚,是牢不可破,而能破一切烦恼之义,从喻得名。是菩萨于十地满心之后,修道位最后阶段,起此金刚喻定无间道,断除,异类而熟总报果。从断惑说,无始时来最微细的烦恼后,是解脱道,证无上菩提。 异熟空者,因通善恶,果唯无记,至十地满,及金刚无间道中,不仅断除二障种现,及微细惑尽,亦舍此总报果,故说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镜智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大圆镜智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是说明阿赖耶识的相续执持位。大圆镜智是根本无分别智,与所修深浅有六阶位同时转,一损力益能转,二通达转,三修习转,四果圆满转,五下劣转,六广大转。同时证得转依二果,名同时发。 如何转?依何而转?应说有四:一能转道,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随三智所应,总说皆有能渐伏,有能顿伏,故名是能转道。此能转道,通有漏无漏转。二所转依,是持种第八本识。三所转舍,于金刚定位,二障种子全部断除。四所转得,得转依二果。 得转依二果后,所起的作用,就是大智慧光明相,故说“普照十方尘刹中”。
本文档为【八识规矩颂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08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2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6-15
浏览量: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