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举报
开通vip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东南文化》#$$! 年第 !期总第 %&$期 收稿日期 !""# $ "% $ %&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张 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 )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 出世”。有了这种“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 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 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 +——— 冯先生说的,其实就 是“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形态之形成的 规范作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 的两大支柱,儒家思想以“经世致用”为...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东南文化》#$$! 年第 !期总第 %&$期 收稿日期 !""# $ "% $ %&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张 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 )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 出世”。有了这种“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 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 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 +——— 冯先生说的,其实就 是“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形态之形成的 规范作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 的两大支柱,儒家思想以“经世致用”为特色,道家 思想则以自然、超脱为特色。二者在中国古代社会 的发展过程中,既互相对抗,又互相协调补充,可 以说,“儒道互补”这一现象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 发展相始终。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与道家 的思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品格、文学创 作、文学理论等各个方面产生过既相互排斥,又相 互补充的深远的影响。本文即拟从“儒道互补”入 手,探讨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在论述之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佛学在东汉 后期自印度传入中国后,慢慢入中国文化,也成为 中国思想史上之一宗,学术界也一直有“三教合 一”的说法;但佛教终究是通过不同程度地吸收儒 道两家思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而在思想 史上确立了它的地位的。所以虽说“三教合一”,但 儒道这两家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思想还是古代社会 多元互补的文化格局中之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方 面。因此本文仍采取“儒道互补”的说法,关于佛学 与儒道二家相参相融之后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 响,就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了。另外,“儒”与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随社会政治、学 术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一篇短文中无法阐 释清楚。本文只能先设定这样一个论述前提:先秦 儒学、两汉经学与宋明理学并非一线传承,本文所 论的“儒”主要指以孔孟传统思想为主体的儒学, 它主要是一种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政治哲学。黄 老与老庄,老子与庄子,老庄与道教,老庄与魏晋 玄学也不是同等概念,本文所讨论的“道”主要指 道家思想中最具人生哲学意义的庄子思想。 “儒道互补”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 说来,可以从文人的心理结构及文学观念两个方 面来论述。 一 文人的心理结构 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对于 在孔孟与老庄思想的熏陶下成长的文人们来说, 内容提要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 文人的心理结构产生过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儒道互补 文人心理 中图分类法 ,!"# 文献标识码 - 文化史论 ./0 12345678379: 83; .8279: 8<0 =/0 =>2 :873 95??2<=9 24 836703= 1/738 =/25@/= 9A9=0:B CA 5973@ =/0 ;7440<03= >8AD =/0A 68590 =/0 :5=58EEA 0F6E597G0 83; :5=58EEA 62:?E0:03=82<;9H 12345678379: .8279: :5=58EEA 62:?E0:03=8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超越现实人生,反对心为物役:“一 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 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 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 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 之生也,固若是芒乎*”!《齐物论》"——— 生的意义是 什么,生与死的界限是怎样的,怎样才是人的本 性,如何才能不被物役⋯⋯这样一连串的问题追 讨下去,人要超越这个有种种贫富穷通、生死存亡 的现实世界的途径,最终就落在追求人格独立和 精神自由上了。 庄子对这种“超越”的探讨是通过对“道”的描 述与论证来实现的——— 而这种思考,实际上就是 儒家所欠缺的具有超越性意义的本体论哲学:“夫 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 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 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 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 老。”“吾师乎)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之,泽及万世 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 形而不为巧。”!《大宗师》"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 的本原秩序、自然的终极规则;但他对“道”的探索 不止是出于对宇宙、对自然的思考,同时也是出于 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世的疑惑,也是出于对人 在变动纷繁的世界中怎样把握自己,怎样才能在 客观限制之下达到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存在状态 的探索。“道”是如此玄妙,最理想的得道者当然是 那些超越生死古今等现实范畴之上的圣人、神人、 至人 !庄子所谓的圣人、神人、至人,既是对“道”, 也是对“得道者”的描述,即是说,圣人、神人、至人 是对“道”的形象化、人格化的描述 ";但“道”又是 如此的无所不在,现实中平凡的人们也有掌握它 的可能。如果你掌握了,那么,你虽然也会有生老 病死,贫富穷通,但你可以从精神上予以超越,淡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东南文化》#$$! 年第 !期总第 %&$期 然处之,把自己的生死穷通看作是道的自然赋体, 是无限大化中的一个过程,一段经历:“浸假而化 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 臂以为弹,予因以求"炙”;“夫大块载我以形,劳 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 善吾死也。”!《大宗师》"这种一死生,泯物我,超利 害,同是非的淡泊明净的心态,这种“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的精神实即一种超越的人格理想,它所宣 示的,己是一种审美化的人生境界了。技亦有道, 即使如斫轮的轮扁,痀瘘承蜩的老人,普普通通的 解牛屠夫那样的人间百工,由于有了这种超越,亦 可讲道:因了这超越的宁静与自足,也可有快乐过 君王的权利,也可达致审美的人生境界,所谓“虽 南面王不易也”。 这种超越的本体态度,也是一种超越的境界 哲学。它与美学有着内在相通之处,成为中国古代 审美理想的哲学背景。这样,道家哲学对后世文人 心态上的影响,可以说主要是心灵上的宁静自足; 而这种人生境界与人格发之为文,与这心灵上的 宁静自足有着同样的审美指归,即与天地、自然、 山水息息相通,随处成文而无不自然,这一点将在 下文中予以论述。 #$ 适足——— 对心境的调节 “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概念。“自适其 适”!《大宗师》",“忘适之适”!《达生》"都是庄子探讨现 实人生的理想状态时所做的结论。魏晋时期,玄学 曾对“适”的内涵做过演绎和发挥。向、郭解《逍遥 游》为“各适其性”;支遁则援佛入庄,提出“适足” 的概念,认为逍遥之适的真谛在于“无待”,并主张 以心不役于外物为乐,以适意至足为乐 % & ’,把庄子 关于“不物于物”的内心完足这一概念突出强化 了。这一观念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庄子的“自适其适”,到陶渊明的“纵浪大 化”,在对“适”的探讨中,个体的自然人生还占据 着主要地位。庄子“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 尻”!《大宗师》",视死生存亡为自然完整的有机整 体;陶渊明亦以自然人生为关注的对象:“纵浪大 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 释》"到了白居易的“委运顺化”,关注点已转移到社 会人生上去了:“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 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 固是常,穷通相倚伏。⋯⋯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 足。”!《归田三首》之三 "——— 白居易所委顺的“运”,已 是仕途遭际,穷通之数了。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 陶渊明把庄子“适”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自然人生 当中;白居易则把从庄子到陶渊明的对自然人生 的探讨落实到具体的社会人生中;到苏轼借庄老 释氏之理参透人生后悟到的“阅世走人间,观身卧 云岭”!《送参寥师》"、“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 ’那里, “适”这一观念完成了自然人生与社会人生的统 一,最终成为士人理想的人生模式。陶渊明说:“采 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苏轼说:“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 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 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在从自然 人生之“适”到社会人生之“适”的变化过程中,文 人们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人生哲理,感受美 的意蕴,以从容旷达的心态把握生活,珍惜生命, 获得内心的自足与完满,创造审美化的诗意人生。 *$ 自由——— 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 相亲,异则相敬。”“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 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 也。”礼与乐是规范人的行为与内心的经与纬,这 样一来,就把人牢牢地束缚在礼乐社会里,成为理 想社会秩序之网上的一个个结点,眉清目楚,井然 有序,但是却忽略了每个人的个性。 《庄子·田子方》中曾有“中国之民 ,明乎礼 义而陋于知人心”的评论。此“中国之民”即指中原 儒家:“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确实是儒家的缺 失。铁穆先生说过,孔子一派的儒家思想,“太看重 人生,容易俯身于人类中心、人类本位而忽略了四 围的物界与自然;⋯⋯常偏向于大群体制而忽略 了小我自由。”% +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秩序,表现出 强烈的群体意识,认为“仁”即“爱人”!《论语·颜 渊》",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个人首先应当全身 心地投入社会事业,而对人的个体生命及心灵则 缺乏应有的关注。在这一点上,也正是道家思想的 纠正、弥补了儒家之偏失。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一切法律、道德、制 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 , ’立同的人,比 如儒家学者、政治家,其动机也许是好的,但是在 庄子看来,他们也是“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 鸟也”!《至乐》"。人生本是自然,凫胫鹤胫,骈拇枝 指,修短差齐各有所适;强行立同禁异,是对个体 人格的束缚与扭曲。道家做为社会的旁观者来审 视并反省这种异化,这也是对儒家积极紧张的人 !" 欢迎订阅《东南文化》 欢迎选购以下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刊 本刊编辑部现有下列书刊邮购 !邮费 "#$ %。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 年纪念文集》,蒋赞初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每册单价:&(#元。 "’《扬州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扬州博物馆编,《东南文化》"##& 年增刊 &,每 册单价:)(元。 *’《肖娴研究》,《东南文化》"##" 年增刊 &,每册单价:*)元。 +’《第四纪沉积与环境变迁》,南京师范大 学地理系编,《东南文化》&,,& 年增刊,每册单 价:*#元。 )’《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 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六朝文化 国际学术研究会编,《东南文化》&,,( 年增刊 ",每册单价:""元。 -’《天台山文化专号》!第一、二、三辑 %,浙 江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编,第一辑,每册单价 &"’ . 元;第二辑 !复印本 %,每册单价:)# 元;第 三辑,每册单价:"#元。 .’《高二适研究》,《东南文化》&,,. 年增 刊,每册单价:&"元。 (’《胡小适研究》,《东南文化》&,,, 年增 刊,每册单价:"(元。 ,’《南京民国总统府遗址考实》,南京中国 近代史博物馆编,《东南文化》"###年增刊 ",每 册单价:+(元。 &#’《绰墩山——— 绰墩遗址论文集》,《东南 文化》"##*年增刊 &,每册单价 *#元。 地 址:南京市中山东路 *"&号 邮编:"&##&- 联系人:何刚 电话:#") / (+(#-"#& 生张力的一种必要的和有益的调节。于是,道家反 对人被礼教、功名等社会价值观念所拘束,反对因 “物于物”而丧失个体的人格独立与心灵自由。这 一点对文人追求在儒家的社会伦理规范之外的个 性空间产生了很大影响。苏轼的《题渊明诗二首》 其二说:“靖节以无事自适为得此生,则凡役于物 者,非失此生耶0”“能得吾性不失其在己,则何往 而不适哉1”!《江子静字序》% 总之,由于有了老庄道家对文人的儒家正统 思想的渗入和补充,中国文人往往把“外以儒行修 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乐其 志”2 ( 3作为自己理想的人生模式,既入世又不失 己,既不失治平之志与实干精神,又不失超旷适足 之襟怀。在投身社会的同时,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 天地与泛舟江海、萧适简远的心灵理想,在现实生 活中营造自己审美化的人生境界。“儒道互补”的 影响及于文学创作时,则表现为功利与审美,述志 抒怀与山水闲适,以理节情与自然真率,现实主义 与浪漫主义等等这些既对立又互补的形态与风 格。这些文学要素相反又相成,共同丰富着中国古 代文学的方方面面。 2 &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 版社 &,,- 年,第 . 页。 2 " 3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 年,第 ., 页。 2 * 3由于具体的社会历史与个人才性的不同,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有些学者认为陶渊明即是“内儒外道”!罗宗强:《陶 渊明:玄学人生观的一个句号》认为,“陶的思想实质,属 儒家。”%;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 出,阮籍、嵇康等正始名士,以佯狂放诞的方式来表达他 们对伪名教的痛恨与对真名教的骨子里的尊奉。 2 + 3《庄子·逍遥游》支遁注。 2 ) 3苏轼《定风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 乡。”按:白居易已经提出过这一概念,如《吾土》:“身心安 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出城留别》:“我身本无乡, 心安是归处。”但笔者认为,由于白居易在仕途上终归比 较顺利,不但没有困蹇非常的苏轼有代表性,而且也给他 “身安是归处”的感叹带来了几分悠闲的气味,终究不如 苏轼的体会更深刻。 2 -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 年,第 (+ 页。 2 .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 年,第 ,* 页。 2 ( 3此处借用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语。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本文档为【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038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6-03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