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_主要设备及其计算_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_主要设备及其计算_

举报
开通vip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_主要设备及其计算_ 少阳11. 圈 1.1 .11 剐 :Il 1.l 卿 .1 ; 专题讲座 岛. ll’l, 旧二 11. 1. 二。 11. 11. 1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 - -一主要设备及其计算 (l ) 东南大学 杨思文 吸收器 1 。 型式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 吸收器通常被用作分 离气体混合物组分的设备 , 利用液体吸收剂对 各种气体有着不同的溶解或吸收能力的机理 , 来达到分离气体的目的 。 ·吸收器的结构一般如图 1 所示 。 气体自底 部升入 , 液体吸收剂则由顶部淋下 ,...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_主要设备及其计算_
少阳11. 圈 1.1 .11 剐 :Il 1.l 卿 .1 ; 专题讲座 岛. ll’l, 旧二 11. 1. 二。 11. 11. 1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 - -一主要设备及其计算 (l ) 东南大学 杨思文 吸收器 1 。 型式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 吸收器通常被用作分 离气体混合物组分的设备 , 利用液体吸收剂对 各种气体有着不同的溶解或吸收能力的机理 , 来达到分离气体的目的 。 ·吸收器的结构一般如图 1 所示 。 气体自底 部升入 , 液体吸收剂则由顶部淋下 , 气液在其 中反复接触 , 吸收了某种组分后的溶液从底部 流出 , 未被吸收的剩余气体则自设备的上部排 出。 通常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的能力随着溶液 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而伴随着吸 收 过 程 的进 行 , 又常有大量溶解热产生 , 如不及时排出 , 就将影响吸收能力 , 使吸收效率下降。 在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吸收器 , 也与上 述情况类似 , 其不同之处在于 , 进入吸收器中 的一般有不含其它不凝气体的近乎纯 的氨 蒸 汉汉汉 图 1 1 . 排气; 2 . 化工生产中的吸收器 吸收剂 ; 3 . 进料气 ; 4 . 浓溶液 空调机组一样 , 随机设置带真空抽气泵的冷剂 回收装置 。 无泵抽气回收系统 , 用于此类机组 是不适宜的 。 冷荆回收装置由真空泵 、 液分离器 、 再冷 器 、 油分离器 、 浮球阀等组成 , 正确地选择或 设计这类装置 , 对保证机组的运行 、 回收或再 生较贵的冷剂(R 一 1 13 的价格比 R 一 n 高 30 % ) , 防止污染 , 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中最重要的是 确定液分离器的结构、 冷凝方式、 排放阀的选 择和排放压力的确定。 气 , 用作吸收剂的是稀氨水溶液 , 在吸收器中 全部氨气都被吸收 , 吸收终了所产生的浓溶液 由底部引出 , 而设备上部不再有 其 它 气体排 放。 吸收过程及其在 h 一 雪图上的表 示 已在本 文之三的第三节中阐明。 稀氨水溶液吸收氨蒸 气的过程中有大量混合热放出 , 为了保证吸收 过程的有效进行 , 必须将这部分热量排出给冷 却介质。 因此 , 吸收过程是一个既有传质又有 传热的过程拼:在完成这个过程时热质交换可以 分别进行 , 即气液先经绝热混合成两相混合物 (传质) 后再冷却成液态浓溶液 (传热 ) , 也 一 5 8 一 ,, 月月 〕〕〕〕〕〕{{{,,,,,,,,,,,令令令令令令〔〔〔---(((诬诬诬诬诬诬诬诬诬诬诬诬、、、 图 2 水冷壳管式吸收器一冷凝器 1 . 沮合器 ; 2 . 稀溶液3 . 撅燕气 ; 4 . 冷却 水 ; 5 。 浓溶液 计得使蒸气与稀溶液具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 , 为此可采用填料床或设置雾化器 。 图 4 有填料 床式的示意图。 器内装有大量填料 , 它的优点 是 : ( 1 ) 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 表 面 积大 , ( 2 ) 液膜更新快 。 但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 , 在下部床层中溶液温度将升高 , 其表面饱和温 度将减小 。 虽然用提高液体循环量的办法可以 减少温升 , 但由于液体量过多会引起液泛 , 所 以此法也有所限制 。 另外, 在填料床内使液体 在同一截面上分布均匀 , 也是 应 该 重 视的问 题。 雾化器可使稀溶液喷成大量 的 均 匀细液 滴 , 从而能极大地增大与氨蒸气的接触面积 。 图 2 的系统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这种设 备应制造成立式的。 由混合器来的气液两相混 合物从管内单程流下 , 而冷却水则在 管 外通 过。 显然 , 这时冷却水侧的污垢清 洗 比 较 困 难 , 所以设计时最好使冷却水在管内通过。 这 类设备不宜设计成卧式的 , 因有气液两相混合 物进人其中后容易分层 。 液体沿壳底流动 , 而 蒸气则在其上通过 , 减少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 积 , 很容易造成吸收不完全 , 从而需要有额外 的换热器来继续完成 , 这样就增加了设备的投 资。 图 3 为用空气冷却的系统 , 由混合器来的 奋 1 图 3 空气冷却的吸收器一冷凝器 1 . 稀溶液; 2 . 氮燕气; 3 . 混合 器 ; 4 . 进口联 、箱; ’ 5 . 翅片管; 6 . 出 口联箱 ; 7 . 电 扁; 8 . 电 动机 ; 9 . 浓溶液 2 ~ 一 3 一一又又一一鬓鬓鬓 可以同时进行 , 即边混合边冷却。 在前一种情 况下 , 吸收器实际上将分成两个设备 , 即混合 器和冷凝冷却器 , 因而有时也称为 吸收器一冷 凝器。 在第二种情况下 , 吸收器是一个有冷却 介质通过的单体设备 , 采用吸收器一冷凝器的 目的在于 缩 小吸收 器的尺寸 , 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 2 和图 3 。 混合器有时也称为绝热吸收器 , 它应被设 图 4 填料床式混合器 稀溶液 ; 2 . 气液混合物 ; 3 . 氮燕气 气液混合物在翅片管内通过 , 空气 则 吹 经 管 外。 根据所需传热面的大小有一定数量的翅片 管并联到进 、出口联箱上 , 在联箱出 口处可获得 吸收后的浓溶液。 这种设备一般用于水源紧缺 的地区。 以往多将吸收器设计成单体设备 , 即让吸 一 5 9 一 l 一 B ~ 一 2 图 6 表面式吸收器 1 一氮燕气; 2 . 稀溶 液 ; 3 . 浓 溶 液 ; 4 . 冷 却 水井 5 。 冷却水份; 二卜 3 乡乡OOO G ((( 生生 厂、、 公(((厂厂厂厂厂厂厂厂、 ///JJJ 又77777、、 厂、、、尸尸 气. 夕夕{ 、口声 、、、、 厂一、、’ }分币币,,/ 、一沪沪沪、、 厂、、、一一己口口 .卜7 灭灭 _____ ...二二二二 { 4 2 一 ...;.:.: 丫右右 ...一 ~ ...片片葺东{{{rrr韦乡各各吕吕屏竿))) 图 7 1 . 稀溶被 ; 液 卧式降膜式吸收器 冷却水管; 3 . 氮燕气; 4 . 浓 溶 图 6 鼓泡式吸收器 1 . 猫溶被; 2 . 浓溶浪 ; 3 . 冷却水管; 4 . 冷 却 水 ; 5 . 撅燕气 收与冷却在同一个设备内进行。 常用的这类吸 收器有以下几种型式 : ( l ) 表面式, (2 ) 鼓饱式或沉浸式, ( 3 ) 降膜式 。 表面式吸收器的示意图见图 5 , 氨蒸气藉 与稀溶液液面接触而被吸收 , 冷却水管沉浸在 近于半静止状态的溶液内。 可以看出 , 与设备 的尺寸相比 , 可供吸收蒸气的液体表面积很小 , 因而吸收能力很低。 除了用于很小的设备 (如 吸收一扩散式冰箱) 中以外 , 工业装 置 中一般 不用 。 图 6 为鼓泡式吸收器的示意图。 氨蒸气由 置于溶液底部的鼓泡管出来 , 鼓泡进入稀溶液 内 , 穿过有一定深度的溶液时 , 就被它吸收。 由 鼓泡所产生的扰动有利于强化吸收 , 有利于将 混合热及时传给浸没在溶液中的冷却水管内的 冷却水 。为了增加气液之间的接触面起见 , 从鼓 泡管出来的气泡不宜很大 , 所以除了鼓泡管上 的孔径应适当外 , 有时还可在气流出口处设置 挡板或采取其它办法使出口气泡能被粉碎为许 多小气泡 。 或者可采取某种导向装里 , 将出口 气抱先引向下行以增加和液体接触的时间和路 程 。 通常鼓泡式吸收器只限于在中压或高压的 系统内应用 。在低压下 , 因为氨蒸气的容积流量 极大 , 使吸收器必须做得非常庞大 。此外 , 施于 蒸气的液体静压头将会显著增大蒸发器至吸收 器之间的阻力。 ’ 最常应用的是降膜式吸收器, 做成卧式或 立式均可。 图 7 为卧式降膜式 (亦称淋膜式) 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这种吸收器类似于壳管式 换热器, 壳体内布置着管束 , 冷却水在管内通 过 , 在管束上方有一喷淋液分布板 , 开有若干 小孔 , 小孔正对管束最上一排的各根管子。 稀 溶液由顶部进入喷淋液分布板上 , 通过小孔成 细流淋到管子表面上形成薄膜 , 并逐排流下 , 使所有管子表面外都为液膜所包围。 蒸气则由 壳体下部升入 , 与管壁外的液膜接触 , 为后者 所吸收 , 产生的混合热可及时经由管壁传给冷 却水。 由于流经管壁的液膜不断更新 , 气液的 接触面积又很大 , 所以吸收效果很好 , 它的换 热系数较其它型式吸收器的大得多 。 当制冷机 的制冷量很大时 , 可将多个卧式 设 备叠 置起 来。 立式降膜式吸收器可做成多种型式 , 如傲 成类似于立式壳管式 , 冷却水在管束的管子内 通过 , 稀溶液则沿管子外壁成膜流下 , 吸收由 底部上升的氨蒸气 。 在这种情况下 , 液膜表面 是连续的 , 而上述的卧式设备中则是间断的。 关于工程应用的吸收器的具体结构 , 读者 可参看有关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籍, 如参考文献 〔l 〕、 〔2 〕 。 一 6 0 一 2 . 传热计算 稀溶液在吸收器内吸收氨蒸气是一个同时 存在着传质和传热的过程 , 而且二 者 密 切 相 关。 传质过程中所产生的混合热必须随时全部 传给冷却介质带走 , 否则溶液表面温度就将上 升, 饱和浓度变小 , 影响传质的进行。 在另一 方面 , 如果因有传质面积不够等原因使传质进 行得不好 , 那么正常的传热过程就会使溶液强 烈冷却, 从而促使传质过程改善。 不过有关传 质与传热相互影响的量的关系, 迄今研究得还 很少 。 只是对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试验表明 , 在立管降膜设备中, 溶液侧进行吸收时的换热 系数较不进行吸收时为大 。 所以通常在设计吸 收器时, 用一般传热基本关系式来计算传热面 F较实际所需富余。 即 3 0 0 0 2 0 0 0 巧0 0 1 000 色0 0声声声八。。月.甘/1,。月)。 工0 0 2 00 习0 0 5 0 0 压0 0 0护 ( kg / m . 1: )图 8 在不同溶液浓度下 a 与喷淋密度的关 系 注 : Ik c a l/ m Z · h · 。C = 1 . 1 6 3W lm 2 · K ” U ”日VŽ口内Q 弓.奋 O k八T . ( 1 ) 尹, 、 _ } 、 、落““。。〔\义一 3。”、、 l 、 、艺 : 5。叶 蚕二八之\必 卜 、、 式中热负荷 Q和传热温差 △T益可于系 统热力 计算时确定 (参见本文之九的二 ) 。 因此 , 传 热面积的确定 , 就在于求得传热系数 k 。 而传 热系数要根据传热过程中的各个热阻来定 , 在 吸收器中, 除管壁和污垢的热阻外 , 一侧为溶 液对壁面的换热热阻 , . 另一侧为壁面对冷却介 质 (大多数情况为水 ) 的换热热阻 。 在后二者 之间 , 溶液侧的热阻总是比水侧的大得多 , 它 将是决定传热系统 R 值大小的主要因素 。 现分 别简单介绍如下 : ( 1 ) 溶液侧的换热系数 ( a ’ ) 鼓泡式吸收器 鼓泡式吸收器溶液至管子壁面的换热系数 将视传热过程中热流密度 q 的大小而定 , 其关 系式有 a . = 2 2 · 6 q , ’ ‘, ‘ W / m , · K ( 2 ) 此武适用的热流密度 q 的范围为 1 7 4 5~ 2 3 2 6。 W / m ’ ( 1 5 0 0~ Z o 0 0 0 k e a l/ m , , · h ) 。 ( 五 )降膜式吸收器 关于喷淋在直立管或平面上的溶液与壁面 之间的换热系数 , 可以用塞克绍尔 ( S e xa u e r ) 公式计算 : a . “甲r , ’ SH 一。 ‘ 。 6 , w / m , · K ‘ , ( 3 ) 5Q0 ‘ee ‘se 儿we 上we 认一二- J - J 0 2 0 4 0 60 握度 ( ‘C ) 图 9 氮水溶液的临界喷淋密度 式中厂—喷淋密度 , 为单位管子周边长度液体喷淋量 , k g / m · h , H一一管子长度 , 殉 甲—只与溶液的物性有关的系数 , 可表示为 甲 = 1 17 . 7久P呈· “ 侧下 ( 4 ) ( 4 )式中: 久—溶液的导热系数 , w / m ·K拼一一溶液的动力粘度 , Pa · s Cp拼 P :—普兰特数 = 二共二人 上述各种物性值是温度与浓度的函数 , 对于氨 水溶液来说 , 都可从本文之五的图 5 、 6 、 7 中查得。 由 ( 3 ) 式可知 , 溶液侧的换热系数除与 温度和浓度有关外 , 主要将决定 于 喷 淋 密度 r , 管子长度对 a 的影 响 则 很 小 , 当 H 增大 时 , a 稍有下降。 图 8 表示了在 1 米长的管子 上 , 温度为30 O c时 , 不同浓度 舀情况下换热系 一 6 1 一 数与喷淋密度的关系。 由此可见 , 不论在何种 浓度下 , 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 , a 值 都 将 上 升 。 浓度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 图中表明了在同 一喷麻密度时 , 纯氨将有最大的 。 值 , 而当 雪 = 30 %时 a 值最小 , 这与 氨 水 溶 液的粘度有 关 , 因为这时的粘度最大 (可参看本文之五的 图 6 ) 。 喷淋密度的大小将决定壁面湿润的粗度和 液膜的流动性质 , 即层流 、湍流或过渡区。 图 9 显示了纯水和浓度为 30 %的氨水溶液进人层流 范围的临界喷淋密度 , 在曲线的 下 方 为 层流 区。 在层流区内用 ( 3 ) 式所算得的 a 值将小 于实际值。 对氨水溶液在水平管束上降膜吸收时的换 热系数的研究还很少 , 迄今没有专门的计算公 式 。 通常可用两种近似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来处理。 第一种方 法是借用纯水的同类公式 即 亚 当斯 .切 . w . A d a二s) 公式 a一。·。2‘普R 。。二p一 (6 ) 式中取水的进、 出口平均温度作为定性温度。 当冷却水成膜冷却时 , 如为水平管子 , 则 可用 ( 5 ) 式计算 , 如为直立钢管时 , 则可采 用塞克绍尔下列经验式计算得乎均换热系数 : a 。七 2 6 7 5厂 。 ’ ‘H 一。” ‘5 (1 + 0 . 0 1 4 4 2 8) W / m , · K ( 7 ) 式中 e—水的平均温度与管壁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 。c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3 ) 传热系数 在计算传热系数时应考虑污垢 系 数 的热 阻 , 因在吸收器中的水温都不超过50 ’c , 所以 水侧可 根 据 水 质 情 况 来 选 取 , 其 范 围 为 0 · 0 0 0 17 ~ 0 . 0 0 0 5 2二 , · K / W , 在溶液侧 的取用 范围为 0 . 0 0 0 1 7~ o . 0 0 0 4 3 m , · K / w 。 几种较常用的吸收器的传热系数的实际值 可参考表 1 。 K r ’⋯ a o二 1 W / m , · K ( 5 ) 农 1 常用吸收. 的位热系橄的实陈位 式中r 一单位长度上的喷淋密度 , k g / m · h , d 一管子外径 , m , K 一常 数, 对于功= 25 及 50 ~ 100 m m 的 管子分别为 7 6 2及9 4 8 。 当氨水溶液与水 的 物 性 数据相差不远时 , 用 ( 5 ) 式所算得的误差不大 , 但需考虑粘度不 同所产生的影响, 应加以修正 。 第二种方法是 应用立管降膜吸收时的公式 , 即 ( 3 ) 式 。 但 需在上下排管子中心距较小 、 可将降膜看作是 连续的情况之下。 这时管束中上下叠排的各根 管子可被看作为一垂直壁面 , 将管子益置的总 高度和喷淋在水平管上的喷淋密 度 的1 / 2分别 代入 ( 3 ) 式中的 H 和厂 , 即可算 得 一a . 值。 通常在此情况下的喷淋密度取用范 围 为200 ~ i 0 0 0 k g / 二 · h 。 (2 ) 水侧的换热系数 当冷却水在管内通过而不是成膜冷却时 , 就可按正常单相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公 式计算。 即 溶液喷淋密度护, k g / m o h 热流密度 q , W / m Z (K e a l/ m Z ·h ) 50000000000000 ,工一勺n一350 1古11 鼓饱式 卧 式 28 7 3 (2 47 0 ) 喷淋式 立 式 降膜式 (两侧 均为降 膜) 0 . 65 , 0 。 7 0 0 。 7 0 0 。 70 0 。 70 水喷淋密度 为40 00 k g / m o h 6 9 80 ~ 8 7 2 3 (60 0 0 ~ 7 5 00 ) 3 1 4 (2 7 0 ) 3 49 (3 00 ) 4 4 2 (380 ) 6 8 6 (5 9 0 ) 8 0 2 (69 0 ) 5 52 (4 75 ) 64 0 (5 5 0) 7 2 7 (6 2 5) 由于在吸收过程中 , 溶液的温度不是均匀 变化的 , 所以严格地说 , 传热 温差 △T . 不能 按对数乎均温差来求取 , 但精确计算的过程较 繁琐 ,所以通常仍近似地按对数平均值来求得 。 二 、 蒸发器 、 ‘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以下简称吸收式 ) 中 一 6 2 一 的燕发器和通常的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 (以下 简称压缩式) 中的基本相同。 有关它的传热计 算 , 本文不再详述 , 读者需要时可参看有关书 籍 , 如文献 〔2 〕。 这里仅就在吸收式机中特 有的情况简要说明。 在压缩式系统中进人蒸发器的制冷剂为纯 氨 , 而在吸收式系统中进入蒸发器的氨液中都 或多或少带有水分 , 因为虽然经过了精馏塔 , 绝大部分水分都被分离了 , 但仍有少量水分随 同氨燕气离开塔顶进人后面的设备中 , 那怕只 有几个 PP m 的含水量 , 但带来的I’ed 题却不容 忽视。 1 . 压力偏差 。 当设备经过一定时间运行 后 , 燕发器内水分将积聚得愈来愈多 , 如果要 保持一定的蒸发温度 , 蒸发器以及连带吸收器 内的压力将下降 , 入塔浓溶液的浓 度 也 将 变 稀 , 既使效率降低, 又可能使设备工况处于真 空下运行。 倘若维持压力不变 , 则燕发器内燕 发温度将上升 , 使传热温差 变 小 , 制 冷 量下 降 。 所以在设计蒸发器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 并 要考虑蒸发过程中的温度升高。 关于因含水量 而带来压力偏差的影响 , 可参看本文之九中的 图 6 及其有关说明。 2 . 排污。 运行人员可以觉察到 , 随着运 行时间的延长 , 在维持蒸发器内温度不变的条 件下 , 压力将有明显下降 , 这时对于没有设置 连续排污的蒸发器来说 , 就应及时打开排污阀 进行排污 , 将水分排掉 。 对于大型装置 , 蒸发 器应设置连续排污装置 , 排污量一般调节为进 人燕发器的制冷剂量的 1 ~ 5 % 。 3 二雾沫夹带。 在压缩机中, 通常为了防 止液态制冷剂被带人压缩机气缸 , 在燕发器出 口应设置气液分离装置 , 使分离出来的液滴 , 重新返回蒸发器参加燕发。 对于吸收式机来说 则是另一种情况 。 被蒸气夹带的雾沫液滴 , 当 处于相平衡状态时 , 液滴的浓度较蒸气的要低 得多 , 也即液滴内将含有较燕气 多得 多 的水 分, 这对于蒸发器是有利的。 可以减少水分在 蒸发器内的积聚量 。 因此在吸收式的蒸发器出 口, 不需有气液分离装置或空间。 但是雾沫夹 带量无法预测, 所以排污仍然是需要的。 4 . 传热面较清洁 。 在压缩式系统中气缸 润滑油不可避免地将随同氨蒸气带入冷凝器 , 增加了传热热阻。 在吸收式系统中则没有润滑 油进入 , 所以蒸发器传热面上的热阻一般较压 缩式为小 , 也即在相同的条件下传热系数将较 压缩式为大。 为了强化传热 , 自本世纪 60 年代后期起 , 国内外纷纷研制了强化传热管 , 例如在制冷剂 沸腾侧的管子表面上烧结一层多孔粉末金属 , 使沸腾换热系数大大提高 , 可较未经处理的光 管提高10 倍。 这就将使管子另一侧 (热侧) 的 热阻变成为主要的热阻。 为此 , 采取在热侧开 槽或加旋流子等办法来强化换热。 实验数据表 明 , 采取一侧烧结多孔层而在另一侧开槽的结 构 , 可使传热系数较未经处理的光管增大 3 ~ 8 倍。 这样就可在设计时采取较小的传热温差 或传热面积 , 使设备成本和能源都得到节约。 这种管子除了可用于蒸发器外 , 也可用于再沸 器中。 强化传热的方法很多 , 读者可参阅有关传 热的书籍 , 如文献 〔3 〕 。 三 、 过冷器 过冷器位于蒸发器与吸收器之间 , 它利用 蒸发器出来的氨蒸气使液氨在进入蒸发器前过 冷 , 以达到增加制冷量和提高热力 系数 的 目 的 。 它的低温侧是氨燕气 , 高温侧为氮液 , 在 换热过程中都不发生相变 , 因此它们的换热系 数的计算都比较容易 , 只要应用单相流体强叔 对流换热的公式计算即可 。 在参加换热的两侧 , 氨气侧的换热热阻是 主要热阻 , 所以应该有增强传热的措施 , 例如 采用翅片管 、 保持较高的蒸气流速等。 四 、 溶液泵 在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 , 溶液泵用来 将氨水溶液由吸收器后的储液筒 送 人 精 馏塔 一 6 3 一 犷喇卜侧卜 . 弓条遭 美国本特利公司举办产品技术研讨会 美国本特利公司是一家生产监侧旋转机械 轴振动、 轴位移以及故障诊断的专业电子仪器 公司。 该公司的北京办事处于1 9 9。年 6 月 8 ~ 10 日在四川德阳举办了产品技术研讨会 , 来自 全国各地的电力、 化肥 、 炼油、 机械制造等行 业的5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本特利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不少新产品 , 其 中有些产品国内已有用户 , 有些产品在美国国 内也刚开始安装投用 。 这次研讨会上介绍的该 公司的新产品有 : 1 . 旋转机械的在线监测系统 , 包括3 3 0 0 系列的传感器系统和各种类型的监测器, 2 . 大型机组的计算机化预测维修和故障 诊断系统 , 有动态数据管理系统 D D M 、 瞬态 数据管理系统 T D M 和 过 程 数 据 管 理 系 统 PD M 三套系统 , 3 . 旋转机械自动诊断 系统 A D R E 3 , 由 1 0 8数据采集仪 、 IBM PS / 2 微机及 A D R E 3软 件构成 , 4 . 数字矢量滤波器 D V F3 及多平 面平 衡软件 , 用于机器的故障诊断和现场动平衡 , 5 . 今年推出的美国国内仅投用 2 ~ ’ 3 套 的最新产 品 计 算 机 监 测 系 统 T ren d m as te r 2 0 0 0 0 研讨会还分 13 个专题较详细介绍了本特利 公司的旋转机械监侧诊断技术及其应用概况 , 并演示了 A D R E 3 系统、 3 3 0 0系列 监 测 器的 操作及调试 , 展示了本特利现场动平衡的成套 仪器 T K 83 I 、 TK 84 等。 本特利公司的所有产 品在国内市场都可以用人民币购买 。 (汪家铭) 内 ,进 、出口的压差较大 , 通常都采用容积式和 多级离心式泵 , 前者用于小容量装置 , 后者则 用在大型系统中。 目前国内专用的氨水溶液泵 较少 (上海第一水泵厂生 产 4PA 一6 型) , 选 用时应注意 : 1 . 氨水对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所以泵 的各个部件都不可采用铜材 。 2 . 泵的轴封应该严密 , 以免氨水泄漏 , 如用普通水泵时 , 应采用机械密封。 在选择氨水泵时 , 流量可按浓溶液循环量 的1 . 1 ~ 1 . 2倍计算 。 确定扬程时应考虑以下各项 : ( l ) 发生 器与吸收器之间的压力差 , ( 2 ) 由吸收器储 槽出口到精馏塔人 口为止 , 溶液所经设备 (如 溶液热交换器) 与管道及阀门中的阻力 , ( 3 ) 吸收器浓溶液储槽液面至精馏塔入 口管之间的 高度差 , (4 ) 浓溶液进人精馏塔后为保证喷 淋所需的剩余压头 。 在双级氮水吸收式系统中, 除高压级中的 溶液泵按上述要求选择外 , 还需有低压级溶液 泵 。 低压泵将溶液由低压吸收器储槽送人低压 精馏塔中, 压差较小 , 所以扬程可较低 , 其余 要求和高压级相同。 由于篇幅关系 , 本文只能原则地就各主要 设备作概括介绍。 对某些主要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未能列出 , 也未举实例说明计算过程 , 请读 者参看有关设计手册 , 如文献 〔1 〕、 . 〔2 〕 等。 . 考 文 献 [ 1 〕 N ie b e rg a ll W · , Han db u e h d er K ‘lte te e h n ik , B an d 姐, 19 59 . [ 2 〕 制冷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 , 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 9 7 80 〔3 〕 史美中、 王中铮编 , 热交换器原理和 设计 , 东 南大学出版社, 19 5 5 , P . 3 9 6 一 6 4 一
本文档为【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基础理论和设计之十二_主要设备及其计算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62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0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3-06-02
浏览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