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举报
开通vip

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张 学 智 每个思想家的思想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 尤其是那些志大才高者 , 更是刻苦自励 , 精进 不己 。 这里有社会现实对理论的修正 , 有个人遭逢对原有信念的改变 , 也有理论自身的逻辑 展开 。 王阳明的思想 , 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 , 不断完密的体系 。 直到死时 , 意犹未谦 : “将 属扩 , 家童问何 所 嘱 , 公曰 : ‘他无所念。 平生学问 , 方才见得数分 , 未能与吾党共成之 , 为可恨耳 , 。 遂逝...

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张 学 智 每个思想家的思想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 尤其是那些志大才高者 , 更是刻苦自励 , 精进 不己 。 这里有社会现实对理论的修正 , 有个人遭逢对原有信念的改变 , 也有理论自身的逻辑 展开 。 王阳明的思想 , 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 , 不断完密的体系 。 直到死时 , 意犹未谦 : “将 属扩 , 家童问何 所 嘱 , 公曰 : ‘他无所念。 平生学问 , 方才见得数分 , 未能与吾党共成之 , 为可恨耳 , 。 遂逝 。 ” (黄维 《阳明先生行状 》 ) 王阳明的思想 , 湛若水谓 “五溺而后归 于 圣 贤 之 学 ‘ ’ , 黄宗羲谓 ‘学凡三变而适得其门 ” , “学成之后又有三变” 。 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体 系 , 其关键的变化在什么地方 , 这些变化在其理论本身有什么内在的逻辑根据了 本文试图考 察一下这个问题 。 不同的圣人 , 不同的作圣之功 王阳明与朱熹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 我们认为 , 是在对理想人格的理解上 。 朱熹所谓圣人 , 是道德和知识两方面的完人 。 所以 , 他的修养功夫是 ‘·涵养须用敬 , 进学在致知 ” 。 即以物 中格得的理增进道德 , 又以道德的虔敬去格物中之理 , “二事互相发” , 相得益彰 。 这就是 朱熹所 说的 “因明致诚 , 因诚致明 , 诚明两进 ” 。 但这里须有一个前提 , 即自觉地以格物来 诚意 , 或者 , 必须以天人一理的角度 , “才明彼 , 即晓此 ” 。 是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觉了 是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角度了 回答是否定的 , 科学知识不是道德知识 , 认识论不是伦理 学 。 如果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自觉 ·则必然有分格物与诚意为二事 ,分心与理为二物这种 可 能 。 五旧明少年时格竹的尖败 , 指 出了朱熹理论上的罐漏 : “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 , 天 下之 为如何格得 ? 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 , 今如何去格 ? 纵格得草木来 , 如何反来诚得 自家 意 少 ( 《传 习录 》 下) 这里 , 王阳明以为朱熹格物的理论有两个困难 : 第一 , 按朱熹的逻辑 , 知 决越多 , 天理越明 , 要想做圣人 , 必须尽格天下之物 , 而这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 。 第二 , 具体事物的哩为科学知识 , 诚意为道德知识 , 如何把科学知识 自觉地变为 道 德 知 识 , 变为 对 自己安身 立命有用的东西 ? 王阳明这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 ‘物理吾心 , 终判为二 ‘、, 。 他 出入佛老 , 就辞章 , 学兵法 , 歧路徘徊 。 龙场之语 , 使王阳明的圣人观念有了根本的转变 , 作圣之功也随之有了根 本 的 不 同 。 《年谱 ) 载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中 , 蛇地蛆翘 , 蛊毒瘴厉 。 与居夷人 , 鸡舌难语 ; 可 通语者 , 皆中土亡命 。 旧无居 , 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 , 时谨憾未已 , 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 , 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 乃为石梆 , 自誓曰 : 吾惟侯命而已 。 日夜端居澄默 , 以求静一 , 久之 胸中洒洒 。 而从者皆病 , 自析薪取水 , 作糜饲之 ; 又恐其怀抑郁 , 则与歌诗 ; 又不悦 , 复调 越曲, 杂以诙笑 , 始能忘其疾病 、 夷狄 、 患难也 。 因念圣人处此 , 更有何道 , 忽中夜大悟格 物致知之旨 , 痛寐中若有人语之者 , 不觉呼跃 , 从者皆惊 。 始知圣人之道 , 吾性自足 , 向之 求理于事物者 , 误也。 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 , 莫不吻合 , 因著 岁五经 臆 说》 ” ( 《下 文 戈公 全 伟》 卷三十二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 王阳明哲学立场的根本转变经历了 ‘、居夷处困 , 动心忍性 ” 的意 志磨炼 。 在这 “侯命 ” 的境地 , 不是任何具体事物的知识 , 不是朱熹所谓外在的夭理能给他 以力量 , 惟有端居澄默 , 胸中洒然 , 扫除得失 、 荣辱 、 生死对意志的干扰 , 忘掉 “疾病 、 夷 狄 、 忧患 ” , 保持至大至刚的 精 神 力 量。 这就是 “正心 ” 。 得失 、 荣辱 、 生死 等 牵 累即 “物 ” ; 去除之即 “格 ” 。 能达到这样的境地 , 就是圣人 。 而这样的圣人 , 是人人可做的 。 这就是他 自己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的 : “及在夷中三年 , 颇见得此中意思 , 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 , 其格物之 功 , 只在己身心上做 。 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行 , 便 自有担 当了 。 ” ( 《传 习 录 》 下 ) 人人可到的 圣人 , 不是以知识才力论 , 而在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杂 , “只论精一 , 不论多寡 ” 。 圣人之性 , 本 自具足 , 修养功夫 , 只在格物 : “格者 , 正也 ,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 ” ( 《传 习录 》 上) 王阳明认为 , 他的功夫是彻上彻下的 , 是合居敬穷理为一的 : “居敬亦只是穷 理 。 就穷理专一处说 , 便谓之居敬 ; 就居敬精密处说 , 便谓之穷理 。 不是居敬了别有个心去 穷理 , 穷理时别有个心居敬 。 名虽不同 , 功夫只是一事。 ” ( 《传习 录》 _ . 这样的功夫 , 可以 解决格物与诚意之间可能出现的分离 。 龙场之悟 , 奠定了王阳明心学的基础 , 可以说是他 “致良知 ” 根本宗旨的开端。 同时 , 龙场时 “端居澄默 , 以求静一 ” 的成功经验 , 也为他此后的修养功夫规定了咚径 。 立诚 : 知行合一与养未发之中 王阳明认为 , 朱熹之学分心与理为二物 , 道德与知识为二途 , 积弊甚深 。 当时的学者 , 孜孜以求的是外在的知识 , 以此作为获取功名利禄的手段 , 无与于身心性命之学 。 这样的学 风 , 造成了大批 “装缀” , “外面做得好看 ” , “扮戏子 ” 等行为 。 王阳明痛斥 这 种 情 况 说 :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 , 夭下之人外借仁义之名而内以行私利之实 , 诡辞以阿俗 , 矫行以 干誉 。 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 , 汗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 , 忿以相胜而犹谓之询 义 , 险以相倾 而犹谓之忌恶 , 嫉贤妒能而犹 自以为公是非 , 悠情纵欲而犹 自以为同好恶 。 少夕 ( 《传习 录 》 中 ) 这些恶行 , 根本上是由 “欺诈 ” 、 “矫饰 ” 、 “务华而绝根 ” 造成的 , 救治 的 良 方 是 “立 诚 。 ” 所以他提出 “立诚 ” 为这一时期的中心宗旨 : “仆近时与朋友 论 学 , 惟 说 ‘立 诚 , 二 字。 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 , 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 , 自然笃实光辉 。 ” ( 《全书 今 卷六 ) 达到诚的方法 , 王阳明提出了两种途径 : 一是实地践履 , 二是静坐 。 这是他龙场之悟在患难 中磨炼意志和扫除杂念的牵累 , 以超脱的态度对待生死荣 辱这一成功经验的逻辑发展 。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龙场之后最先提出的一个命题 。 这个命题的含义 , 在揭致良知三宇宗 旨之前与其后 , 侧重点是不同的 。 前者着重点在知行本来合一的性质 上, 目的在纠正知行割 裂 、 知而不行的弊端 。 王阳明说 : “圣人教人知行 , 正是要人复本体 。 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 人看 , 说 ‘如好好色 , 如恶恶臭’ 。 见好色属知 , 好好色属行 ,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 , 不是 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 ; 闻恶臭属知 、 恶恶臭属行 , 只闻那恶臭时已 自恶了 , 不是闻了后别立 个心去恶 。 又如称某人知孝 , 某人知弟 , 必是其入已曾行孝 、 行弟 ,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 此 便是知行本体 。 ” ( 《传习 录》 上 ) 王阳明认为 , 知行应该合一 , 这是其本来面 目。 从良知说 , 见父自然知孝 , 见兄 自然知弟 , 见孺子入井 自然知侧隐 。 从知行本体说 , 知孝自能行孝 , 知 弟 自能行弟 , 知恻隐必能往救 , 这是本能的 , 不待言的 。 知而不行 , 这是已被私欲割断 , 不 是知行的本体了。 所以 , 会有 “}普借懂懂任意去做 , 全不解思维省察 ” 的 “冥行妄做 , , 与 “茫茫荡荡 , 悬空去思索 , 全不 肯着实躬行 ” 的 “揣摸影响 ” 。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 是要 使学者 自求知行本体 , 去除支离决裂之病。 而能做到这一点 , 也就是诚意。 揭致良知之后 , 知斤合一重在说明知行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不同方面 : “知之真切笃实 处即是行 , 村之明觉精奈处即是知” , “知是行之始 , 行是知之成 ” 。 一切活动都是知行的 统一 。 从致 良知说 , 知行合一也是良知本体 。 良知所知即知 , 推致的过程即行 , 良知知其为 善 者, 必实为之 , 良知知其为恶者 , 必实去之 , 良知知其善恶为知 , 为之去 之 为 行 。 所 以 黄宗羲说 : “本心之明即知 , 不 欺 本 心 即行 , 不得 不 言 知 行合 一 。 ” ( 《明儒学案 . 姚江学 案》 ) 提倡静坐 , 这在王阳明哲 一争的逻辑发展中 , 也有其根据 。 王旧明在龙场 ‘埃命’之时 , 是 端居澄默 , 胸中洒然使他忘掉 r 得失 、 荣辱 、 生死 , 忘掉了疾病 、 忧患 、 夷狄 。 王阳明把静 坐看做保持心之本体不受栽害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但静坐不是坐禅入定 , 不是稿木死灰 , 而是 “收放心 ” , 即使一 日纷杂的心静下来 。 这种静不是强禁绝思虑 , 使之不起 , 而是对萌动的 思虑进行省察克治 , 使之各得其所 , 而后心不旁鹜 , 自然精专。 不过静坐容易流人喜静厌动 之弊 。 所以王阳明后又不提倡静坐 , 而提倡在实事上磨炼 :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 若只好静 , 遇事便乱 , 终无长进 , 那静时功夫亦 差 似 收 敛 , 而实放溺也 。 ” ( 《传习录 》 下 ) 此时王阳明言动静 , 还没有打成一片 , 致良知之说出 , 才将动静打成一片 : 良知是超乎 动静的 , 是未发之中。 动静是良知的寂然不动和感而遂通之时。 从良知本身说 , 合乎天理为 静 , 随顺人欲为动。 “循理则虽酬醉万变而未尝动也 , 从欲则虽搞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了, 良 知常精常明 , 无私欲障蔽 , 就是动 也定 , 静也定 。 从 良知应物说 , 寂然时无所增 , 感通时无 所减 , 寂然时含藏发而中节之和 , 感通时显出未发之中。 良知无内外 , 无动静。 王阳明说的循理之谓静 , 实际 L是程颖 《定性书》 所谓定。 这个定便是 “主一 ” , 便 是 “专主一个天理” 。 专主一个天理 , 则不论动静 , 功夫只是一个: “动时念念存 天 理 去 人 欲 , 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 。 ” ( 《传习 录 》 上 ) 王阳明提倡静坐 , 还有一个 目的 , 即通过静坐养出 “未发之中 ” 。 “未发之中 , 即心的 廓然大公 、 鉴空衡平的状态。 保持这种状态 , 才能有心中天理的发用流行 , 才能有 “发而中 节之和 。 ” 修养 “未发之中 ”的方法 , 重 庄时时警觉 , 勿使私欲障蔽 , 勿使心体为喜怒忧惧所 纷扰 , 使此心 “纯是天理 ’ 。 未发之中这种状态 , 只能会之于心 , 不能言语道出 。 《传习录》 载 :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 , 先生日 : ‘汝但戒慎不睹 , 恐惧不闻 , 养得此心纯 是 天 理 , 便 白然见。 ’ 观时请略示气象 , 先生日 : ‘哑 户吃苦瓜 , 与你说不得 , 你要知 此 苦 , 还 须你 自吃 。” ( 《传习录 》 上) 这里王阳明言修养未发之中 , 还是儒学的 , 以戒俱克治 , 常提不 放为其特点。 后来良知之说出 , 则以良知本体 , 以 “本来面目” 为未发之中。 修养方法多是 禅学的 , 以随顺自然为特点。 《传习录》 言 : “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 ·⋯ 良知 本 体 , 皎 如 明 镜 , 略无纤黔 , 妍端之来 , 随物见形 , 而明镜曾无留染 , 所谓 ‘倩顺万事而无 情 , 也 。 ‘无 所 住而生其心 , , 佛氏曾有是言 , 长为非也 。 ” ( 《传 习录 》 中 ) 良知之说出 , 王阳明的哲学发生 了又一次变化 ,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 良知越来越是兼 容并包的 , 修养功夫越来越是发散的 、 自然的 。 良知的含义不仅是道德的 , 也是一般认识的。 如果说龙场之悟使他确立了心学立场的话 , 那么良知之说出 , 可以说是他哲学体系的完成 。 龙场至良知之说出的这一段时间 , 可以说是他多方探索 , 不断向良知之说趋进的阶段 。 经雇壕忠泰之变 , 良知之说出 王阳明曾说 : “某于此良知之说 , 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 他所遭逢的重大变故 , 一为滴 官龙场 , 居夷处困 ; 二为擒哀壕 , 处忠泰之变。 1 5 1 9年 (明武宗正德14 年 ) 6 月 , 王阳明奉 效勘处福建叛军 , 行至丰城 , 闻宁王朱衰潦反 , 于是返回吉安 , 起兵征讨 , 三战俘潦 。 武宗 亲信宦官张忠 、 官僚徐泰欲掩功媚上 , 教王阳明纵哀壕于都阳湖 使武宗与之战而后 “奏凯 ” 。 王阳明不听 , 于是忠泰散布谣言 , 说王阳明将反 , 几次设谋陷害 , 又唆使所率之北军寻事起 衅 。 王阳明面对险恶的局面 , 镇定 自若 , 通权达变 , 终于度过重重难关 。此时他所恃所任的 , 只是 自己的良知 ; 而这良知 , 是意志和智慧的结合 。 “因诚至明 , 因明至诚 ” , 这是一次充 分的体验 。 自此之后 , 王阳明对良知执之弥坚 , 信之弥笃 : “自经衰壕忠泰之变 , 益信良知 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 , 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侯后圣 , 无弗同者 。 ” ( 《全 书》卷三十三 ) 正德十三年 , 即王阳明擒哀嚎的前一年 , 门人薛侃刻 《传习录》 于虔州 , 即今《传习录》 上卷 , 为徐爱 、 陆澄 f 薛侃所记 , 录中只有一处言良知 : “见父 自然知孝 , 见兄 自然知弟 , 见儒子入井 自然知恻隐 , 此便是良知 , 不假外求 。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 , 即所谓充其恻 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 然在常人 , 不能无私意障碍 , 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 , 胜私复理 , 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 , 得以充塞流行 , 便是致其知 。 知致则意诚 ” 。 这里讲的良知 , 还是孟 子的 “四端 ” , 陆九渊的 “本心” , 修养良知的方法在 “诚意 ” , “胜私复理 ” , 使良知这 种 不 假 外 求 的 天 赋 道德意识充塞流行 。 这里的良知 , 还是纯道德的 , 还没有 “信得良知 真是真非 , 放手行去” ( 《传习 录 》 下 ) 的思想 。 经 震 壕 忠 泰 之 变 , 处 在群小 汹 汹 、 枪 锋 剑竖间 , 只依良知 , 审时度势 , 权衡利害 , 无不适宜 。 于是王阳明认为 , 良知是唯一可恃可 任的 , 循着 自己的良知 , 即无不具足 : “良知只是一个 , 随他发现流行处 , 当下具足 , 更无 去来 , 不须假借。 然其发现流行处 , 却 自有轻重厚薄 , 毫发不容增减者 。 所谓天然 自有之中 也” 《传习 录 》 中) 。 王阳明所恃所任的良知 , 是他半生军事 、 政治 、 学术经验的总结 , 凝聚 了 他许多性命交关 、 生死搏斗的精神命脉 , 看似鼓浅 , 得来非易 。 他 自认为良知之说是从五经 印证过来的 , 是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根据的 : “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 , 真圣门正法眼藏 。 往 年尚疑未尽 , 今白多事以来 , 只此良知 , 无不具足 。 譬之操舟得舵 , 平澜浅懒 , 无不如意。 虽遇颠风逆浪 , 舵柄在手 , 可免没溺之患矣 。 ” ( 《寄邹谦之》 ) 不过王阳明急于明道 , 轻于指 点 , 将 白己从万死千难中得来的东西 , “一 口与人说尽 ” , 于是启王龙溪一派抛却修养功夫 , 径任良知 , “不管是非好丑 , 只管做去 ” 的方法 。 这种方法造成了 “束书不观 , 游谈无根 妙 的士风 , 但以自己的良知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 破坏了外在的偶象 , 高扬了 自我的价值 , 对晚 明思想解放的潮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这个方面本文暂不论及 。 王阳明的良知 , 其认识义和道德义的结合 , 从其 “心即理 , 的理论前提说 , 有逻辑上的 必然性。 他反对析心与理为二 , 讲 “心即理 ” , 格物即正心 , 正心即诚意 , 合 《大学》 的 “三 纲领八条 目” 为一事 , 每一有助于道德境界提高的 , 同时也有助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 两者是 同步的 。 道德上的 “诚 ” 和认识上的 “明” 是一回事 。 不是 “因诚致明” 、 “因明至诚” , 而是 “诚即明 , 明即诚 ” 。 ( 《传习录 》 上) 道德修养好了 , 识知才力就在其中了 。 这种修养功夫 排除了 “知识越广人欲越炽 、 才力越多天理越蔽 ” 的弊病 , 不废朱熹的 “诚明两进 ” 而又有 简易直截的优点。 他的门人曾说 , “以吾良知求晦翁之说 , 譬如打蛇得七寸 矣 。 ” ( 全书 》 卷三 }一劲 不过他为了强调道德动机的树立是最根本的 , 反复讲 “存天理去人欲 ” 、 “为 学头 脑 ” , “惟患夺志” 等等 , 往往使人只看到他学说的道德方面 。 只要深人地对他的一些道德 命题进行逻辑剖析 , 就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的认识意义 。 单就良知的认识意义说 , 也可以明显地分为理性思维和直觉这样两种方式 。王阳明说 : “凡 一念之发 , 凡一事之感 , 其为至善乎 ? 其非至善乎 : 吾心之 良知 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 。 能虑则择之无不精 , 处之无不当 , 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 ” ( 《大学 问 》 ) 至 善 的 获得 , 要靠 良知对每一种事物的感受 . 每一个念头的发生进行详细的审察 , 精密的考虑 , 然后有正确的 选择 , 适当的处理 。 “良知越思越精明” ( 《传习 柳 .; ) 。 这是理性主 义 的 方 法 。 王阳明又 认为 , 良知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 , 只是一种好恶的情感 。 良知喜好的 , 必是善的 , 厌恶的 , 必是恶的 , 天下万事万变 , 莫不可以良知的好恶来评断 :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 是非只是 个好恶 ,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 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 。 ( 《传 习录》 下 ) 。 是非只是个好恶 , 道德判断成了 』必理清感 , 好者必是 , 恶者必非 , 不待思索 , 当下分明 。 这是直觉的方法 。 从理性到直觉 , 这是王阳明的良知从确立到运用纯熟 , 再到神化的必然结果 。 良知是有 着 自我调节功能的认识主体。 初时 , 良知所能保证的 , 只是动机 (此心纯是天理) ,而结果 , 则可由良知在其推致的过程中自行调节 。 如他说 : “苟顺吾心之 良知以致之 , 则所谓不知足 而为展 , 我知其不为赘也。 ” ( 。全 书 》 卷六 《致邹谦 之 》 ) 展 (鞋 ) 只不为赘 (筐 ) 而已 , 但 不 一定合脚 。 这里 , 动机和效果 , 道德和知识还有不一致的可能 。但随着 良知在实事上的磨练 , 逻辑分析熟化为当下即知的整体把握 , 各细部的认识变为瞬间的综合 , 良知的自我调节好象 是霎时完成的 。 对眼前情况的判断 , 已经和长期的意志锻炼 、 理性凝聚 , 心理感觉合为一体 了 , 理性的内容采取了直觉的形式 , 并且这种形式伴随着心理上的好恶 。 王阳明的良知从理 性到直觉的发展是心学一派重体悟 、 轻逻辑 , 重整体把握 、 轻局部分析 , 追求人格完善 , 忽 视思辩论证的思想方法的鲜明体现 。 人心是天地发窍处 王阳明的 良知学说 , 不仅有实践中的体悟 , 还有理论 上 的 提 纯。 王阳明从武宗正德 16 年 (1 5 2 1)至世宗嘉靖 6 年 (l 5 2了) 起复征思田 , 在家乡讲学 , 门人云集 , 良知学说得以与学 者讲论 、 辩难 , 其理论内容、 精细程度 , 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 达到天地万物的本原的地位 , 这样的高扬 , 是通过 自内之外 , 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 王阳明认为 , 朱熹的为学之方的根本缺点是 “言之太详 , 析之太精 ” , “支离 眩鹜 ” , 所以他要用综合来救正。 他提出 “心一而已 ” , “理一而已” , “性一而已 ”等等综合命题 , “即知即行 , 即心即物 , 即动即静 , 即体即用 , 即工夫即本体 , 即上即下 , 无之不一” 。 所 有这些 “一” , 都可用 良知来概括 。 王阳明认为 , . 这个 “一” 便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 便是 “常 道 , 、 “贞” 、 “诚” ; 这个 “一 ” 从其不同的表现方面言又有不同的名称 : “自其形体也 . 谓之天 ,主宰也谓之帝 , 流行也谓之命 , 赋于人也谓之性 , 主于身也谓之心 ” ( 《传 习录》 上) .。 即是说 , 具有貌色形象的具体物是这个 “常道” 的形体 , 这 个 常道 具有使天地万物不得不 然的绝对权威 , 是谓 “帝” ; 而这个常道具体体现为万物 , 都有不待安排 , 自然 而 然 的 性 质 , 这便是 “命 ” ; 这个常道体现为人的本质 , 就是 “性 ” ;这个性体现了夭道的生生不息 、 , 哺育万化 , 它是 “仁 ” , “善” , 这就是 “天地之大德 曰生” 。 就其作为能思维 、 有意志的 人的主宰说 , 哄做 “心 ” 。 这个 ‘·心” 是宇宙根本法则的凝聚处 、 体现处 , 就如郁积既 久 , 发而出之的孔窍 。 所以 , 人心是天地万物的发窍处 。 人心为什么能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发窍 处 了 王阳明认为 , 人心即良知 , 而良知有 ‘, 性 ” 和 “觉” 的双重合义 。 从人性这方面说 , 良 知是字宙根本法则的体现 。 按理学家的意思 , 每一事物都是宇宙根本法则即天理的体现 , 宇 宙根本法则在人 、 物身上的体现即性 。 这一点 , 朱熹和王阳明没有什么不同 。 从 良知的 “觉 ” 的这方而说‘ , 王阳明与朱熹就有了根本的不同 。 朱熹认为心为作用是 “知觉灵明” , 心可以 通过格外物之理来了解性 , 但心不即是性 。 而王阳明认为 ,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 , , 良知既是天理 , 又是此天理的 “昭明灵觉处” , 天理和觉此天理是合二而一的 。 良知即性 , 良知即觉 。 黄宗羲对此曾有明确的界说 : “先生承绝学于辞章训话之后 , 一反求诸心 , 而得其 所性之觉 , 日 ‘ 良知 , , 以示人求端用力之要 , 曰 ‘致 良知 , 。 ” ( 《明孺学案 . 师说 ))) 良知既为所 性之觉 , 所以 , 它可以做宇宙根本法则的 “发窍处 ” 。 《传习录》 言 : “向 : ‘人有虚灵 夕方 有良知 , 若草木瓦石之类 , 亦有良知否? ’先生日 :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 良知 , 若草木 瓦石无人的 良知 , 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 。 岂惟草木瓦石为然 , 天地无人的良知 , 亦不可为天 地矣 。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只一体 , 其发窍之最精处 , 是人心一点灵明 , 。 人为万物之灵 , 人 有认识能力 , 万物之性 , 通过人的良知灵明这个发窍处表现出来 。 人的良知 , 是天地万物之 性的集中体现 , 人的良知是具体而微的天地万物。 所以说 ,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 就是天地万物的良知 。 王阳明以人的良知有性有觉 , 以此觉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法则的 ‘发窍 处 ” , 从而把人和天打通 , 把形而上和形而下打通 , 把功夫和本体打通 , 将抽象原则 (理 ) 和具体事物 (天地万物 )合而为一 , 为大的 “不离 日用常行内” 而 “直造先天未画前 ” 这种超 越 , 提供了一条途径 : 良知即性 , 良知即天 , 形而下即形而上 , 此在即超越 。 从 “常道” 、 “诚” 等为宇宙根本法则说 , 它是最根本的 , 是 “第一义” , 而良知只是它的表现 ; 从良知 即天 , 即性 , 它集中体现了宇宙根本法则 , 天然具有 , 不待强求这个方面说 , 它又是最根本 的 , 第一义的 。 王阳明在龙场时作 《五经臆说》 , 主要强调前者 , 而在他揭出良知并经过长 期体悟 、 熔炼之后 , 主要讲后者 。 纵观王阳明的学说 , 可以发现 , 他的中心范畴 “良知” , 其内容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 从得于人到成于己的过程 。 实践中的体悟和理论上的探求 , 使这一范畴的涵盖越来越广 。 他 的哲学越来越是合道德与认识为一的 , 合夭与人为一的 。 如果说宋儒的 ‘·天命之谓性 ” 是以 天统人的话 , 他的 “良知即性 ” 、 “良知即天” 就是以人统天 。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 模式 , 到他才在哲学的根本着眼点上 , 实践了以人为主的心学体系 。
本文档为【张学智:论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20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8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5-23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