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

举报
开通vip

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 中国现阶段税制结构合理性判别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 7.2.2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 良好的地方税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基层财政困难,而且能够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是未来税制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要着手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要公平合理的分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权。根据中国的现状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在总的税制结构的框架下,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重新界定和划分税权,包括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一来,地方...

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 中国现阶段税制结构合理性判别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 7.2.2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 良好的地方税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基层财政困难,而且能够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是未来税制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要着手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要公平合理的分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权。根据中国的现状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在总的税制结构的框架下,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重新界定和划分税权,包括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一来,地方政府承担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兴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提供社会治安、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要完成这些任务,地方政府需要拥有相当数量的自有财源,而不是仅仅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因此,需要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税权,以保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的筹集税收收入。二来,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源情况很不均衡,"一刀切"让所有地地方政府均征收相同的税种,难以避免的会造成财政能力参差不齐。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税权,可以使他们因地制宜地开辟一些地域性的、零散的新税源,征收一些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性税种。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国家税收方针政策的统一贯彻执行,而且还能够激发地方政府挖掘税收潜力,努力改善财政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当然,向地方放权要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否则就会像俄罗斯税制改革之前那样,出现地方税费庞杂的局面,不仅无益于税制结构的优化,更给纳税人带来的承重的负担。首先,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税种,如增值稅、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其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政策制定权都要集中在中央,这样有利于保证税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税收政策的统一,避免出现地区之间的恶性竟争。其次,对于其他的地方税种,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契税、烟叶税等,可以考虑由中央制定基本税法,地方负责在中央规定的总原则和税率、税额幅度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最后,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税源优势和地方特色,在广泛征求当地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经全国人大立法授权,少量的开征新的税种,并制定具体征税办法。必须指出的是,地方开征新税,需要掌握三条原则:一是不挤占中央税源,不影响宏观调控;二是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供更好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三是充分考虑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能力 其二,选择和确立能够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税种。在目前的税制结构中,营业税是地方税的主要税种,但是从长期的改革趋势来看,由于营业税存在重复征收的问题,将会逐渐被增值税取代,现阶段在上海开始的"增值税扩围"试点,已经为这一改革拉开了序幕。因此,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需要为其确立新的主体税种。在设计地方主体稅种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1)受益原则,强调如果一个辖区内的公共支出的收益主要由辖区内的居民享受,即收益没有"溢出效应",则应针对居民的受益程度开征一种受益税;(2)收入稳定原则,地方公共支出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因此需要选择税基稳定的税种;(3)避免恶性税收竟争原则,由于一个囯家内的地方政府为数众多,若在税收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上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各辖区间陷入恶性的税收竞争,因选择税基流动性小的税种。(4)方便征管原则,要求在选择地方主体税种时,要充分考虑到征收这一税种的成本和效率;(5)透明原则,由于地方税收更具有成本和收益的对应性,要求居民对其所缴纳的税收和享受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必须是非常清楚的,这样有利于促进地方税制更加公平合理。根据上述原则,房产税或可成为地方主体税种。房产税是一种典型的收益税,地方政府通过投资,改善了当地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不断增加,财政支出被正向资本化进了房地产的价值之中。地方政府通过征收房产税,进行"溢价回收",其所得可以进一步投入到改善公共设施和服务中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在正常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比较稳定,并且从长期来看趋向于上升,能够为持续增长的公共支出带来稳定的税源。另外,房产税的课税对象是不动产,税基相对固定,从而有效的抑制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税收竟争。然而,房产税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计税依据的确认过于复杂,需要对每一个房产的价值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且这样的评估每1 一3年就要进行一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花费大量的时间,征收成本较高;二是,房产税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房价出现暴跌,会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在选择房产税最为地方税系的主体税种时,还应考虑辅之以其他税种,尽量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6.美俄优化税制结构的历程与经验借鉴 6.1美国税制结构优化的历程与经验 自1986年税制改革以来,美国政府先后数次调整其稅制结构,以应对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税制的走势值得高度关注,同时通过对其税制改革具体历程的考察,希望为我国税制结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6.1.1 1986——2004年税制改革历程 1986年税制改革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为彻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综合性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简化税制和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在保持适当税收中性的同时,维持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税负的分配现状。 税制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了提高税收公平一一主要是横向公平,1986年税制改革制定了许多关于个人和企业所得的条款,这些条款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措施减少他们的税收负担。然而,由于这些针对特定纳税人和特定行为的"公平"条款十分复杂,造成了与简化税制的g标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简化税制的目的,税制改革的其余条款集中在取消"税式支出"。个人所得税税率被压缩至15%和28%两个档次,公司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由46%下降到34%。同时,由于税率降低带来税收收入的减少,税收政策提高了对高收入阶层资本利得的实际税率。而对于受税'率降低影响不大的低收入阶层,为了实现税制改革的目标,则相应的增加了标准扣除额和个人宽免额的措施,这两项税收政策的实施,使得繁瑣的填表和申报程序大大的简化。 自1986年稅制改革之后,美国税制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的变革,分别是: '1990年综合预算协调法案;1993年综合预算协调法案;1997年纳税人税收减免法案;2001年经济增长和税收减免协调法案以及2003年就业和增长的税收减免协调法案。其中前两个是增税法案,后两个是减税法案。下面对这四次改革进行简要的评述。 1990年的税制改革废除了经常变动的税率表,确定了两级边际税率档次,即28%和31%。新增了两个新的条款:一是减少了准予列支的个人宽免额;二是一部分分项扣除将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而取消。同时,重新确立了对资本利得实行税收优惠。这些做法不仅增加了税制结构的复杂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分化。1993年税制改革的特点在于提高了税制结构的累进性,主要用以应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而引起的社会不公平。企业所得税税率上升了 一个百分点由34%升至35%。个人所得税税率在31%的基础上新增两级,分别为36%和39. 6%。 同时取消了工薪税的最高限额。这些变化,使得最高边际税率接近1986年改革前的50%。与前两次税制改革的目标不同,1997年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减税。这次改革没有通过降低边际税率的方式实行,而是依靠增加税式支出来达到目标。 新的税收政策的获益者仅限于低收入阶层,以便缓解日益严重额贫富差距。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条款使得税制更为复杂难懂。在这四个法案中2001年税制改革的法案影响最为重大,2001年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降低边际税率和取消遗产税,尽管没有颁布繁复的税收条款,但新的税法依旧增加了税制结构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减税在10年内分阶段进行,不同时期适用不同的条款,官方通过的条款都是暂时性的,2011年将全部废除(沃尔巴克,2004)。 从总体上看,这四次税制改革破坏了 1986年综合税制改革形成的较为公平和中性有效的良好局面,加剧了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带来了高额的税收征收成本和遵从成本,为下一轮美国税制结构的改革埋下了伏笔。 6. 1. 2 2005——2008年税制改革历程 2005至2006年美国政府将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制建设,提出了以财政收入中立为前提,以简便、公平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原则的税制改革计划。这一计划于2005年11月,由布什总统联邦税制改革咨询顾问小组正式公布,由此拉开了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最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出台这项改革的背景及其动因颇为复杂。首先,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来看,在布什总统第一届任期内,为了抑制经济衰退,曾在2001年实施了一项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核心减税法案。该法案通过缩减纳税层级、降级税率、提高扣除额和取消多项税收优惠项目等政策,从总体上降低了个人所得税负担,成为美国经济渐渐摆脱衰退,步入正轨的一大助力。当前美国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扩大生产、提高资本存量、增加国民收人,需要继续实施税制改革。并且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降低税制给经济带来的扭曲程度即贯彻中性税收原则和促进储蓄(特别是家庭储蓄)的增长两个方面。 其次,2001年税制改革在简化税制方面进展不大,繁琐的税制结构给美国的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纳税人利用复杂税制结构的漏洞进行偷逃税,使美国的财政收入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税制公平而实施的各项措施,反而给纳税人的遵从带了困扰,使得整个社会的遵从成本高达财政收入的10% (骆祖春,2006);名目繁多税收优惠措施使得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无所适从等等。因此,税制改革咨询顾问小组认为应该更加重视税制的简化问题,以提高税制结构的效率。 再次,从税制公平来看,贫富差距的分化已成为美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此前数次税制改革均未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税制结构的累退性有所下降,税负开始由富有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转移;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和个人利用税制的复杂性来规避税收征管,引起了普通纳税人的严重不满。 最后,从国际大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降低税率"和"扩大税基"为原则的税制改革浪潮席卷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彻底改变了全球税制的原貌。 不少国家降低稅率的幅度远超美国,使得美国税收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缺乏竟争力。 为了实现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纳税人工作积极性,更好地鼓励储蓄与投资,提高税收竟争力,降低纳税人和税收征管机关执行税法的成本与负担等目标,联邦税制改革咨询顾问小组提出了两个主要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即简化收入所得税制方案(Simplified Income Tax Plan)和增长与投资税收方案(Growthand Investment Tax Plan),这两个方案的主要内容如表6. 1所示。 从这两个方案的内容来看,措施主要集中在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上,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减少税级和简化税制,重点在于对税率等级的压缩和对各种税收优惠的整顿和缩减,鼓励家庭进行储蓄和为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此外,两种方案都注重了税收公平原则,保证优惠政策对所有纳税人的覆盖。6.1.3 2008年以来美国税制改革及新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经济整体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迹象,但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具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失业率几乎翻了 一倍,即从2008年的5. 8%上升到2009年末10.2%,创26年来新高,2010年美国失业率仍保持9. 7%的较高水平(曾康华,2011)。 二是,美国为了拉动低迷的消费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财政赤字迅速上升,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2009财政年度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因此,与以往不同,此次税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在拉动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和控制财政赤字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大幅下降,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下降15.8%,企业所得税收入下降16.2%,销售税收入下降7.6%。面对财政赤字和税收减少的双重压力,美国政府开始对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 一方面,减税依然是税制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2010年奥巴马签署了一项8580亿美元的减稅法案,布什时代的所有减税计划都将被延长到2012年。根据减税延期法案,未来两年,年均收入约5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每年可继续享有逾2140美元的税收减免;年均收入约31万美元的美国家庭,每年可继续享有逾9300 美元的减税减免。夫妻年收入在11万美元以下的美国家庭、年收入在7.5万美 元以下的单亲美国家庭,均可继续享有每名儿童每年1000美元的税收减免(姜 海峰,2009)。同时,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会对公司所得税进行改革,目 标是将税率的上哏由35%降至20%左右,以应对其他国家减税带来的美国税制竟 争力降低的问题。此外,联邦政府提出了两个法案,用以帮助企业发展,一个意 在消减小企业税收和放宽信贷标准,另一个数额高达2000亿美元,旨在为企业 节省购置生产设备和厂房资圣。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开征新税种和提高部分税种的税率实施其增税计划,主 要包括:大幅提高烟草税,每包烟征税由原来39美分提高至1.01美元;对美国 最大的金融企业征收税费,以抵消资产救助计划中的损失;对室内阳光浴课征 10%的服务税;迫使易贝、亚马逊等网络零售巨头为美国政府征收网络消费税; 对美容、旅游等奢侈性行为征税;拟对"垃圾食品"和不健康的食品征税,限制 人们对这类食物的消费。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法案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增加国库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来说,美国税制改革的新趋势可以概括为:以经济增长 和增加就业为首要任务,将减税措施和增税措施相结合,对税收制度进行结构性 的调整,既通过减税拉动经济增长,又通过某些方面的增税缓解财政压力。 6.1.4关于根本性税制改革的探讨 在过去的37年中,美国是否应该进行一场根本性的税制改革一一以消费为 税基的税制代替目前的个人、企业所得税体系 直是美国税制改革争论的焦 点。这场争论源自于学术研究,1974年安德鲁斯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详细论 述了以消费为税基比以收人所得为税基的税制具有明显的监管上的优势。1977 年美国财政部颁布了《根本性税制改革蓝图》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与此同时,英国(1978)、澳 大利亚(1975)、瑞典(1978)等国也出现了类似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研究都认为: 根据研究公共财政的经济学家评价税制的三要素一一效率、公平和简易,以消费 为税基的税制内在的优于以所得为税基的税收体系(佐德罗等,2004)。 改革的方案接踵而至,包括早期由丹弗斯和博仁提出的"商业活动税"、由 纳恩和多米尼西提出的"无限储蓄宽让税"、由吉伯斯提出的"减法增值税",以 及最近被广为讨论的联邦零售销售税等。这些方案或多或少的得到了学术上、商 业上和政治上的支持,尤其是,美国众议院议员约翰?林德于2007年1月4曰, 将联邦零售销售税税制改革的建议提交给国会参众两院,使得根本性税制改革这 一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分歧性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根本性税制改革将会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根据乔根森和 威克森运用无限生命周期模型的模拟结果,如果实行没有扣除的统一税率的国家 零售税,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宏观效益。短期内投资激增接近80%,劳动力 ' 供给增加30%, GDP会增长13%;从长期来看,投资增长将维持在16. 5%,劳动力 供给增长维持在15%, GDP增速保持在9%左右。然而,不少学者认为这样的估计 过于乐观,一方面无限生命周期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竟争市场和不存在风险的 不确定性,在这种理想的状况下,消费税与所得税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现实情况 ' 中,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使得二者的差距并不会像人们宣称的那样显著;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无限生命周期模型严重夸大了消费税改革对储蓄和投资 的影响,在实证性的文献中,储蓄弹性约是0.3—0.4之间,而非3—4之间,前 者仅仅是后者的十分之一。 二是这种改革是否会使财富分配更加不公平,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政治问 题?在多数学者看来,目前美国的所得税体系具有很强的累进性,尤其是在最高 收入水平上。一旦进行消费税改革,取消累进的税率结构,将会牺牲中低层收入 者的利益,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尽管低收入阶层能够通过税收扣除和免减轻 改革引起的负面效应,但高收入阶层,特别是少数极富者会因为非累进性的税率 结构免交很大一部分税收,而这部分税收的损失,将以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税收负 担来弥补。另外,如此规模巨大的税制改革,也给美国的立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挑战,尤其是涉及到大规模的收入再分配,政府可能面临开支的巨幅缩减,以及 财产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建。 三是消费税改革带来的监管和执行上的可观利益是否也能够通过调整现行 的所得税体系实现?消费税改革的支持者认为,以消费为税基内在的比当前以所 得为税基的税收体系更为简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税制的简化性并降低征收和遵 从成本。特别是,所得税制复杂的通货膨胀调整和与时间有关的折旧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存货 的计算、资本盈利的计算、跨时期账户等,在消费税下都消失了 (佐德罗等,2004)。 然而,许多观察家则表示,虽然销售税比目前的税制简单,但之所以产生这种差 别,是因为当前的税收体系已经偏离了纯粹的所得税,如果对所得税制进行适当 的改革,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消费税带来的成本节约上的收益难以确定, 若釆用统一税的形式,根据斯莱姆罗德的估算,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或许会降低一 半左右;而若采用联邦零售税,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也没有相应的监管和审计 体制,所能节约的成本很不确定,最终形成的税率很容易大大高出支持者们所设 想的税率。? 四是,如果要进行改革,过渡期间的政策应该如何设计?消费税改革所面临 的一个明显的障碍是会给现有资本的所有者一度造成巨大损失。如何克服这一障 碍,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各种建议的拥护者很少强调这一点。因此,许多观察 家都认为从所得税体制转向消费税体制的交易成本或许太大。6.2俄罗斯税制结构优化的历程与经验 自20世纪90代至今,俄罗斯税制改革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91年至1998年的税制改革,这一阶段由于全面和照搬西方的税收理论和税收 制度,没有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改革归于失败。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今, 这一阶段俄罗斯的税收体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的第一 .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并得以实施,新的税制已基本与世界接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政治影响。本节将对这一阶段的改革详加介绍,以期为同样身处转型的 中国税制提供经验和启示。 6.2.1改革的背景 俄罗斯第二阶段税制改革有着其复杂和深刻的背景,前一阶段改革失败留下 的后遗症急需解决。首先,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权模式混乱,税收制度系统性较 差。地方政府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权力过大,不仅拥有税收的征管权,而且有权 开征新的地方税税种、确定地方税税率和地方税优惠,这直接导致了俄罗斯税费 过于繁多,一度超过250种,其中区税费达70余种,地方税费达140余种,联 邦税费4 0种以上(童伟,2005 )。过多和过滥的税费不仅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也使原有的税收计划难以完成。 其次,名义税负很高,逃税规模巨大。1997至2000年之问,仅统一社会税、 所得税和利润税三个主要税种,每年逃税的规模大约占GDP的9%。具体来说,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委员会对国民账户体系框架内的资料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表明,隐性工资占 到官方统计的28%—35%,这意味着没缴纳的统一社会税相当于实际缴纳税款的 一半,大约占GDP的4%;所得税按照累进制征收,对隐性工资的计征税率比正 常工资的要高许多,在隐性工资比重超过50%的情况下,工资所得税的逃税额几 乎占到实际缴纳税款的一半,使得预算收入损失至少占到GDP的3% (李作双, 2007)。 最后,俄罗斯国内政治因素复杂,给改革带了巨大的困难。由于税制改革涉 及到对不同阶级利益的调整,各方难以达成共识。以总理卡西亚诺.夫和财政部为 代表的稳定派和以总统普京和经济发展部为首的发展派在税制改革的方案上存 在着激烈的斗争。同时,政府过分注重"国库收入"效应,实行"把能拿走的都 拿走"的税收极限化政策,主张税法典中设定更多的税种,而且一些主要税种的 税率过高,与国家杜马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6. 2. 2改革的主要措施 正是在以上复杂的背景之下,俄罗斯为了保障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带动企 业发展,开始了以简化税制、减轻税负、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完善税收征管和 提高税收公平性为核心第二阶段税制改革。其主要措施及特点如下: (1)简化税制和减少税种 1999至2003年期间,俄罗斯通过颁发总统令取消了各地区和各级政府自立 名目自行征收的200余种税费,并强调除税法典规定的税种外,地区和地方政府 不得在新增税种。同时《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颁布实施,将 原来《俄罗斯联邦税收体制的基本原则法》规定的47种税费减至28种,其中联 邦税赛16种、联邦主体税费(地区税费)7种、地方税费5种。2004年,俄罗斯 又对税法典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出版了《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 的修订本,将之前的28种税收减少到15种,其中联邦税费10种,主要包括: 增值税、消费税、自然人所得税、统一社会税、利润税、矿藏开采税、继承或遗 产税、水税、动物和水生物资源使用权税、国家关税;联邦主体税(地区税)3种, 包括:企业和组织财产税、博彩生意税、运输税;地方税仅有土地税和自然人财 产税两种(郭连成,2008)。通过两步改革,俄罗斯税种的数量大幅减少,初步 达到了简化税种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为机构单位和个体企业主专门设计了一种简化税制, 以方便纳税人纳税,其实质是这些纳税人可以自愿将俄联邦稅法规定的几种税合 并缴纳。按照税法典的规定,机构单位缴纳统一税可以取代增值税、利润税、统 ' 一社会、税财产税;个体企业主缴纳统一税之后无需在缴纳增值税、自然人收入 税、统一社会税、财产税。实行简化课税体制的机构单位和个体企业主,可以选 择收入或选择减掉支出额的收入作为统一税的课税对象,前者按6%的税率交纳 统一税,后者按15%的税率交纳统一税(郭连成,2008)。(2) 降低税率 调整税率一直是俄罗斯税制改革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税种的税率先后经历过 多次调整。自然人所得税率的调整在俄罗斯存在较大争议,改革放弃了原有12%、 15%、 20%、 25%、 30%和35%的五档累进税率,转而实行13%的统一税率,使俄罗 斯的自然人所得税税率成为欧洲最低税率。在利润税方面,税率先是由35%降至 30%,之后根据《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二部分的修订,又降至24%, 2005年俄 财政部副部长表示,在2006—2007年,要进一步降低利润税至20%,通过这三 次调整大大增强了企业家做大做强企业的热情。增值税税率也由最初的28%降至 1998年的20%和2004年的18%,根据俄政府批准的《2008—2010年俄罗斯税收 政策的基本方向》,如果财政状况良好,俄罗斯计划从2009年开始,实行15%的 增值税统一税率,一旦这一税率得以实施将会大幅提高俄企业的国际竟争力。统 一社会税的最初税率为39%, 2004年降至29. 2%, 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26%,.并 且俄财政部副部长表示,在未来的数年内,这一税率很可能会以每年2%—3%的 速度递减。 (3) 降低税收负担 在税制改革之前,俄三级政府共征收200多种税费,造成了纳税人税收负担 沉重,一些企业平均利润的80%—90%被征入预算,个人如果按税法规定诚实纳 税,近60%的收入要用于交纳各种税费。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大幅降低 税收负担。2000年,俄罗斯的宏观税负水平大约是39%, 2002年降至32.9%,下 降近6个百分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2003、 2004年继续下降,降至29%; 2005 年之后,宏观税负以1%的速度逐年下降,2008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5.7%。俄 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认为,宏观税负的降低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扩大再 生产,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降低纳税人逃税的意愿,恢复被严重扭曲的巿场竟 争条件,而且能够增加预算的税收收入。 (4) 减少税收优惠 清理不合理的税收优惠,对所有纳税人公平课税,一直是俄罗斯税制改革的 主要内容和税收政策调整的重点。自《俄罗斯联邦税法典》及其修订版实施以来, 大量不合理的税收优惠得以清理,包括取消对企业的各种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减少对小企业和残疾人就业企业的税收优惠,取消自然人所得税的社会性优惠, 所有的自然人,包括海关、法院和检察院工作人员,都必须交纳该税(郭连成, 2008)。 (5)完善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不合理一直是俄罗斯税制的一大弊病,主要表现在税务稽查的力度 不够、税收征纳关系紧张和税收宣传不到位三个方面。为了强化打击偷逃税行为, 俄罗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清查活动,对像尤科斯石油公司偷逃275. 4 亿美元税款等重大案件给予严厉的查处,同时对申请个体经营资格的从业者进行 严格审查,利用网络系统进行监督。此外,国家杜马还于2003年11月宣布取消 一项有关赦免逃税者的法令,规定3年内逃税7. 5万美元以上的,除要补缴税款 和罚金之外,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童伟2005)。为了缓解紧张的征纳关系,为 纳税人提供更人性化的税收服务,俄罗斯解散了闻名于世的税务警察局,将其职 责转移到税收部和内政部,并在内政部中专门成立"联邦经济和犯罪调查局"(童 伟,2006)。同时,修改《刑法典》,规定有关部门不能够在纳税人已完税的情况 下,进行突然检查,进一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改变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快速转轨带来的税收文化的滞后,俄罗斯通过各种方式 对纳税人进行宣传和教育。尤其值得一提是,俄政府在伏尔加巿设立了一个旨在 消除"税收文盲"的专门机构,该机构通过在煤体上大做广告,使民众意识到享 受公共服务与缴纳税收的关系,意识到自己是纳税人。俄政府还打算把税收文化 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并在学龄前儿童中提高税收文化"(中国税务拫,2004)。 6.2.3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应该说,俄罗斯第二阶段的税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建立起基本完 善的市场经济税收制度,成功与世界接轨;而且税制改革初期所设立的简化税制、 减少税种、下调税率、降低税负、完善税收征管和提高税收公平性等核心目标基 本达成,尤其是通过减少税种和降低税率,使俄罗斯成为世界上课税水平最低的 国家之一。具体的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税制改革使俄罗斯税收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下降,由2000 年的39%下降到2008年的25. 7%, 9年之间下降超过13个百分点。但税负减轻 不仅没有如许多专家所预言的那样,致使俄罗斯税收收入锐减、国家财政状况恶 化,反而使俄罗斯呈现出税收收入增长加速、财政状况日趋好转的局面。2008 年,俄罗斯财政盈余1.7万亿卢布,约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实现税收收 入9. 9万亿卢布,为历年最高,是1999年3396亿卢布的29. 1倍,剔除通货膨 胀因素,税收收入实际增长近10倍(童伟,2010)。 第二,由于税制改革,税制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表现在:一是,由于 实行13%的统一税率,激发了高收入基层的纳税热情,绝大多数高收入人群选择 了理性纳税,灰色收入逐步合法化,自然人所得税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 39% 上升至2007年的3.8?,提高了近61%。 二是,机构单位利润税作为俄罗斯的第 一大税种,受到2002年税率降低等一系列改革的直接冲击,占GDP的比重一度 由5. 39%降至3. 98%,但随着减稅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税基的扩大,2004之 后,其占GDP的比重逐歩回升到6.58%。三是,增值税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 其原因在于:2001年俄罗斯增值税由"生产型"全面转为"消费型",固定资产 所含进项税额可全额抵扣,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金融服务免征增值税;2004 年增值税税率下调,由20%降至18%; 2006、 2007年一些优惠政策陆续出台,税 收扣除也维持在高位(童伟,2010)。另外,与自然资源利用相关的税收比重大 大提高,统一社会税的比重明显下降。 第三,税制改革带来的其它积极影响。一方面,俄罗斯税收体系的结构最终 通过《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加以明确,税种的数量由47个减 至15个,其中联邦税、地区税和地方税分别有10种、3种和2种。另一方面, 税制改革给行业税负的变动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能源及相关产品行业税负明 显提高,为税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其他行业的税 - 收负担有所下降。 当然,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一阶段的税制改革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俄罗斯的财政和税收收入过分依赖于世界经济的好坏。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俄罗斯财政收入锐减21%,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宏观经济稳定,促进本国经济复苏,财政支出大幅增长了 27%,国家财政出现2.4万亿卢布的赤字,赤字率超过6.2%。其次,税收征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预算咨文中指出,2006年俄罗斯的主要注意力应放在完善税收管理上,一方面,完善税收管理的措施旨在阻止利用税法的不完善来逃税的不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保证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其避开税务机关不合法要求的能力,并为纳税人缴纳税费创造适宜的条件(沙塔罗夫,2008)。最后,俄罗斯在自然人所得税的改革上放弃了累进税率,虽然增加了税收收入,但对于不同情况的纳税人而言存在着明显的不公正,违背了公平这一重要的税收原则,这样的取舍是否合适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3.2地方税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原则(来源:刘晓红.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一一结构与体制优化[D],太原:山西大学,2008) 1.公平与效率原则 2.事权、财权与税权相匹配原则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4.法制化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原则,是做事的一个框框,在这个框框内做的 事情就是合法的、可行的、有意义的,如果超出这个做事的框框,则其结果或者脱 离了目标而失去意义,或者甚至是不合规不合法的。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 工程,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税收制度、税收权限等多方面的变革[3‘]。如 果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没有规矩,缺少一个框框的限制和引导,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 而变得盲目、混乱,表面上是地方税体系的不完善、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实际上 会导致各级政府职责履行的混乱,甚至导致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运行混乱,成为一种 所谓的无政府状态。因此,地方税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矩或原则,这样才 能有章可循,沿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健康地、合法地运行和发展。 3.2,1法制化原则 法制化原则应是开展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贯穿于地方税体系 建设始终的一项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法制的一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 法必严,违法必究”。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焦点问题之一是是否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无论是分析它的可行性,还是探讨具体的实施方案,都必须以 法律为准绳,在法制化原则指导、约束和规范下依法进行132]。任何违反法律规定、 超出法律范围行使税收立法权的行为,都将为法律所禁止,并因此而受到法律的惩 罚。不仅是税收立法权的划分需要依法进行,任何其它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内容都必 须遵循法制化原则。如各级政府之间事权的划分、税种的归属、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的属性和权限等内容都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规范下来,并只能根据法律的 规定依法进行。可见,法制化成为地方税体系建设最根本的一个“框框”,只有在 这个框框之内的活动或行为才是合法的,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就会受到法律 的惩罚。法制化成为地方税体系建设过程中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3.2.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集权与分权是权力制度划分的两种方式,两者各有利弊。通常认为,集权有利 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解决辖区间的外部性现象、搭便车等问题,提供 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公平化分 配。而分权则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 区域经济、提供满足辖区公众特殊需要的公共物品。集权与分权作为权力分配的两 极,集权的优点往往表现为分权的缺点,分权的优势又构成集权的不足。任何绝对的集权或分权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协调和搭配起来,才能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发挥二者的优势。 我国在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确定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其实质就是立足本国国情,在对集权与分权进行合理权衡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的指 导思想[33]。同样,在进行地方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实行“统一 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在中央统一方针、政策、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在税收收 入、税制结构、税收权限、税收征管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分权,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增强地方经济活力,加速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快、更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在运 用各种财权和税权的时候,要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约束,以保持全国市 场的统一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3.2.3事权、财权与税权相匹配原则 事权是指各级政府基于自身的地位和职能所享有的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 务的权力。财权是指各级政府所享有的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权力。财税 体制的实质是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制度安排。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才能保 证各级政府顺利地提供社会发展所需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在税收占到财政收入90% 多的情况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直接体现为税权与事权的匹配134〕。现行分税制在税 权、财权与事权划分上的特点表现为:事权重心偏低,而税权、财权高度集中,形 成事权、财权、税权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本地 资源、调控地方经济、组织地方收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实现税 权、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合理划分地方所属税种、确定地方税主体税种、赋予地方 一定的包括税收立法权在内的税收权限,从而调动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 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建立完善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各 地方的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衡化目标。可见,通过 完善地方税体系以实现事权、财权与税权相匹配是建立在各级政府明确划分事权为 前提和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为配套的基础之上的。 3,2.4公平与效率原则 公平与效率是判断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两大准则。这里的公平原则首先是指 受益标准。根据利益说,税收是政府为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的价值补偿,纳税人应 根据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是否纳税、纳多少税。因此,在建立 地方税体系、确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关系时,主要应该根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属性和地区受益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讲,全国性公共物品如国防等一般由中央政 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由地方各级政府提供,跨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和地 方政府共同承担。除了受益标准,公平原则还有“公正”的含义,主要包含三层标 准:第一,财政的体制性公平,即中央与地方在税种的设置和归属、税权划分与征 管之间的关系要协调;第二,地方税制的设计区域内外要公平,以利于商品和要素 在区域内外合理流动;第三,地方税制必须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的纳税环境和竞争环 境。 所谓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经济效率也是资源配置效率,即在市 场进行资源配置有效时,应减少或避免税收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干预;反之,在市场 进行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时,可以运用税收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对地方税而言, 要求地方税制的构建必须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促 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税收的行政效率,即征税收益与征税成本的比较,较高的税收 行政效率要求在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的同时,降低税收的征纳成本。这也要求在 划分税种时,如果由中央政府征收更为有效,应由中央政府征收、支配和管理,如 果由地方政府征收更为有效,则应由地方政府征收、支配和管理。 第五章我国地方税税制结构的优化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 5.1中央与地方税种划分的原则(个人感想:税收和税基有关联的,也就是说税收收入的支出可以促进税基改善或增值的可以地方征收,比如房产税,与公共产品的提供相关) 税收的划分是政府间收入划分的主题。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无论是以集权为主,还是倾向于分权,都存在将各个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的必要性。在西方财政理论文献中,出现了不同对税收划分原则的研究内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七种。 5.1.1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 美国著名财政学者马斯格雷夫(Musgrave)提出了现代财政的三大职能观点, 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与发展经济职能1481,这已被国内外财政学界所认可和普遍接受。根据这一思想,马斯格雷夫对税种划分提出了以下七项标准: 第一,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的累进税应划归中央,因为实现公平目标应该以全国为疆界; 第二,具有稳定经济功能的税种应划归中央,而具有周期性稳定特征,收入起伏不大的税种应划归地方; 第三,地区间分布不均的税源划归中央,否则会引起地区间税收收入不平衡; 第四,以流动性生产要素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最好划归中央, 否则会引起资源在地区间流动,扭曲资源配置状况; 第五,依附于居住地的税收,如销售税和消费税,较适合划归地方;(为什么?) 第六,以非流动性生产要素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最好划归地方,这样不会引起资源在地区间的流动; 第七,受益性税收及收费对各级政府都适用。 从这七项原则可以看出,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是服从和服务于财政职能实现需要的,他们共同为各级政府职能实现提供最佳的资金保障。 5.1.2杰克.M·明孜的税收划分原则 加拿大学者杰克·M·明孜(JackMMintZ)提出了税收划分的五项原则: 第一,效率原则,税收划分应尽量减少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第二,简化原则,应简化税制,便于公众理解和执行,提高税务行政效率; 第三,灵活原则,要有利于各级政府灵活地运用各项税收政策工具,使税收与事权相适应; 第四,责任原则,各级政府的支出与税收的责任关系应协调;第五,公平原则,要使全国各地区间的税种结构、税基、税率大体平衡,各地居民的税负平衡。 杰克.M.明孜的税收划分原则包含了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因而显得更为全面、广阔。 5.1.3罗宾·鲍德威的税收划分原则 世界银行专家罗宾·鲍德威(RobinBoadway)等人在考察研究了世界各国的财税体制后,提出了税收划分的六条指导原则:第一,有利于促进公平的所得税应划归中央; 第二,为保证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与此相关的资本税、财产转移税等税种也应划归中央; 第三,对资源课税涉及到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权衡,应由中央与地方共享; 第四,具有非流动性特征的税收是地方所辖政府收入的理想来源; 第五,作为受益性税收的社会保障税,可由中央与地方协同征收管理; 第六,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销售税等应划归中央,单一销售税、零售税等较适宜划归地方。罗宾·鲍德威等人提出的税收划分原则更为具体、有针对性,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1.4赛利格曼的税收划分原则 美国著名财政学家赛利格曼对税收划分提出了三项原则: 第一,效率原则(主要指征收的效率),即以征税效率的高低为标准来确定税种的归属。如果某种税由地方政府征收效率更高,就应将这种税划归地方政府,反之则划归中央政府。如土地税,由于地方税务人员更了解土地状况,稽征方便且不易逃税,因此适宜作为地方税。对于所得税,由于其征税对象—所得的地点会随着纳税人的流动而难以固定,并且纳税人的居住地和收入地可能不在同一地点,如果把所得税划归地方税,则可能不便于控制税源,而把所得税划归中央税,在估算调查归属方面则比较简便易行,征收效率也比较高。 第二,适应原则,即以税基的宽窄作为分税的标准,税基宽的税种划归中央,如印花税;税基窄的税种划归地方,如房产税。第三,恰当原则,即以税收负担公平与否作为分税的标准,为了使全国居民公平地负担税收而设立的税种应划归中央税;反之,税源、纳税人只涉及部分地区和部分人的税种应划归地方税。可见,赛利格曼的税收划分原则更侧重于税收行政效率的高低,而较少涉及税收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原则,因此内涵相对比较单一。 5.1.5迪尤的税收划分原则 美国学者迪尤(Diu)提出,实行分税制还要考虑经济利益原则,即应以增进经济利益为标准来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152]。税收应归属哪级政府,应以促进经济发展、不减少经济利益为着眼点。例如货物销售税划归中央,可使货物在全国畅通无阻,有利于发展生产,如划归地方政府,则会出现过境则征的现象,从而增加成本、提高物价、影响流通,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5.1.6大卫·金的税收划分原则 英国学者大卫·金(David幻ng)在《财政层次性:多极政府经济学》等著作中提出了地方政府征税的“四不原则”153]:第一,地方政府不应该征收高额累进税。他引用马斯格雷夫的理论指出,高额累进税制是具有再分配功能的税收制度, 再分配应该是中央政府的职能,如果地方政府强行征收高额累进税,将会促使居民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居住地,从而导致富人排斥穷人,各地区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第二,地方政府不应该征收税基流动性很大的税。如果一个地方为了提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而开征税率很高的公司税,这无疑会促使资本离开本地区。同样,如果某个地区把消费税税率定得很高,该地区政府将会发现许多人跑到其它地区购买商品和劳务。 第三,地方政府不应该征收可将大部分税收转嫁给非本地居民的税种。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所在地政府向它征收的税收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通过产品的销售等手段转嫁给非本地的资本所有者、工人和顾客,这样,该地区较高的公共产品提供水平实际上是靠非本地居民的补贴而维持的,这明显违反公平原则。 第四,地方政府不应该征收不直接为本地居民所察觉的税。受益人负担是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为了使公共产品的支出与成本达到均衡,一定要让受益者即本地居民来分担成本,这样才会使所有居民有了参与地方事务的内在动力。 5.1.7税收划分的一般原则 达贝尔(Dal吐by)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总结了税收划分的一般观点,见表5一l。 表5一1税收划分的一般原则 个人所得税 中央和省 收入再分配首先与中央政府相关,资本和高收入者具有高流动性;省则对本地区居民征收 公司所得税 中央 由于转移定价和负债可用于跨州界的利润转移,因此公司税基具有高度流动性.省级征收会面临大量管理问题和极高成本.税率的差异也会对投资项目和地点产生不良影响 工薪税 中央和省 二者均可征收,特别是对利益相关项目,如社会保障计划等 财富、继承和遗产税 中央 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收入再分配职责.否则这些高度流动的税可导致省际间的过度税收竞争 财产税 各级政府 由于土地的不可流动性(但资本投资是流动的),财产税成为地方政府征收的主要税种. 销售税和零售 中央和省 零售税的管理成本较低,对零售商的投入产出征税,却往往对消费服务不征税,由此产生竞争问题.各地政府征收的不同零售税税率可导致跨边界的购买行为 增值税 中央 如果省政府采用不同税率,对以地区为基础的购进扣除的增值税的管理将变得非常困难 消费税 中央和省 对酒精饮料、烟草产品和动力燃料等商品征收的税款可用于街道、高速公路和医疗服务等定向支出 关税 中央 省政府不应该对进口商征税,以进免对贸易产生不良影响 自然资源收入(特许权使用费和采掘税) 中央 这部分收入在各地分配相当不均,出于公平原因,此项权应交于中央政府.下级政府对自然资源征税而造成的财政不平衡将导致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引发资源的分配不当 使用费(包括环境税) 各级政府 这些财政手段对各级政府都适用 但其结论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中央政府较地方政府而言拥有更多的税收收入支配规模和权限。其原因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税收的中性要求。 政府征税应该尽量减少和避免由于征税带来的资源跨地区流动所导致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扭曲程度。因此,中央政府出于经济发展均衡性的考虑而把更多的收入支配权和管理权集中起来,以便宏观管理和调控。 其二,税收收入再分配和经济调节职能的发挥。 现代税收已不仅仅是一种收入工具,而且还派生出收入再分配和经济调节的功能。而这两大职能往往被认为应由中央政府来承担。因此,中央政府也需要获得更多的收入和拥有更多的权限。 其三,中央政府可能出于政治控制力的考虑而选择更高的集权。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的和政体结构的不同,在划分中央与地方税种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而且在一国内不同地区之间也应有一定的差异。众多专家所提出的税收划分原则是一般的和抽象的,不可能穷尽和涵盖各国现实中的所有政府间税种划分,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各种税收划分原则和各国税收划分实践中发现中央与地方政府合理规范地分享税收收入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在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时,既需要遵循税收划分的基本规律,又需要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这就是我们在划分政府间税收关系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和规律 地方税制是国家整体税制建设的一个方面,地方税制的建设自然应遵循国家税 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的特点和优势,形成地方税税制结构。借 鉴国外地方税制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成功实践,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划分地方税 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经济调控原则。一般而言,把具有较强的稳定经济运行和调节收入分配 功能的税种应划归中央政府,如所得税,在实行累进税制情况下就具有较强的宏观 调控功能,所以多数国家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中央税种,地方政府在中 央所得税税基上征收地方所得税,实行同源分率征收。而把税源具有明显区域特征 的税种划归地方政府,便于地方政府通过对地方税的调节,起到对区域经济的辖区 内调控,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受益原则。地方税应具有较强的受益性,要与地方政府提供的辖区内基础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益服务事业和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相对应,使当 地的纳税人能明显感受到政府征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第三,税基的流动性大小。对于税基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税种应划归中央政府, 税基流动性较小的税种划归为地方政府。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 征税而造成的税基流动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地方政府间不必要 的税收竞争。 第四,最大征收效率原则。税种划归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还要看由谁征收的 成本最小而效率最大。一般而言,税基广泛、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税种由中央税务机 构征收,以便于税源统一管理,提高效率。对于税基狭窄、税源分散且比
本文档为【税收管理体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10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3KB
软件:Word
页数:6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3-05-22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