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举报
开通vip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石海峻 内容提要 本文着力从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上分析后殖民文化批评对帝国主义话语体系所作 的“揭秘”与“解码”,并从模仿以及模仿的变异性上考察第三世界文学和文化的价值构成与价 值走向。 关键词 模仿 霍米·巴巴 后殖民 全球化 一、从殖民主义说起 受米歇尔·福柯话语理论的启示和影响, 爱德华·w·萨伊德在《东方学》一书中的基 本观点是:在西方的东方学家的眼中,世界 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因此,不是 地理因素划分出了东方和西方,而是欧洲和 亚洲之间不断变化的历史和文化...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石海峻 内容提要 本文着力从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上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后殖民文化批评对帝国主义话语体系所作 的“揭秘”与“解码”,并从模仿以及模仿的变异性上考察第三世界文学和文化的价值构成与价 值走向。 关键词 模仿 霍米·巴巴 后殖民 全球化 一、从殖民主义说起 受米歇尔·福柯话语理论的启示和影响, 爱德华·w·萨伊德在《东方学》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的基 本观点是:在西方的东方学家的眼中,世界 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因此,不是 地理因素划分出了东方和西方,而是欧洲和 亚洲之间不断变化的历史和文化关系决定了 它们的存在, “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 ⋯⋯‘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方和地理 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Ⅲ为了不至于被 人误解,萨伊德对这一假定性前提进一步作 出了三点限制性的说明。其一,这一前提并 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因此不能由此得 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 结论。其二,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性的建 构,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 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正是因为这 ·,4· 种关系,东方被“制作”或说是被“驯化” 成了(西方)所谓的“东方”。其三,东方 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换言 之,它不是欧洲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 想,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 系,并与西方实权社会的政治、经济及其机 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萨伊德在《东方学》中所作出的思考, 实际上是基于语言(话语)、真理(真实性) 和权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真理是在 一定的话语规则中对真实性的说明,权力则 决定并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着真理;真理从不存在于权力之 外,权力通过话语结构而制造真理;失却了 话语以及由话语制造出来的真理的支持,权 力也就不存在了,这便如福柯所说的,只有 通过真理的制定,人们才能行使权力。④概 而言之,借助于真理这个幌子,权力和知识 可以狼狈为奸。因此,帝国主义不仅表现为 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殖民,而且体现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为知识、文化和技术领域的话语体系。 迦·查·斯皮瓦克深刻认识到萨伊德《东 方学》的意义,并将书中提出的问题推向了 极致。她在《属下能够讲话吗?》~文中所 谓的“属下”可以从社会上受压迫最深的妇 女延伸到处于社会底层的普罗大众,之所以 说属下不能讲话,是因为他们受到压制,没 有讲话的时机和场合,他们的声音在特权阶 层中是听不到的。@从历史和文化上讲,19 世纪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时代,而当 代则是社会资本使国际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 时代,知识取代了暴力,扮演着霸权的角 色,属下阶层因此也变得复杂化了。相对于 强权,处于弱势的地区和国家也不可避免地 要沦为属下阶层并感染上“失语”症,第三 世界的知识分子(在斯皮瓦克看来,第三世 界不存在真正的知识分子)至多不过是在第 一世界的话语表征系统中为帝国主义文化提 供些资料和素材(向第一世界的知识分子提 供些“情报”性的东西),这与第三世界在 经济上为第一世界提供能源和劳动力的情形 颇为相似。帝国主义利用殖民话语和知识霸 权封闭且自我循环的圈套,以同化和压制等 手段包容和控制庞杂混乱的异质文化,借以 构造帝国主义世界体系。 我国有学者受到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影 响,认为我们的文学研究以及整个的人文学 科都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处境,认为基本上是 西方著作的汉译本构筑了我们当下的学术语 境:“⋯⋯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的现代 性因素,几乎都能指认出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当中国学者以从 西方学来的‘东方主义’作为理论武器透视 ‘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走过的道路,发出 ‘谁的现代性’的质疑时,往日引以自豪的 精神成果与艺术成就便蒙上了西方霸权主义 侵入的阴影。”④“谁在说话”在此变成了 “为谁说话”的问题。我们当然是在为我们 自己说话,但我们的任何言说似乎又经不起 追问,因为我们的学术方法和学术语境使我 们不可避免地跌人了帝国主义的话语圈套和 话语陷阱之中,无以自拔。 试图回到前殖民时代或是跨过后殖民时 代显然都是不可能的,而无论我们如何强调 自己的文化立场或文化策略也都无以摆脱西 方文化思想体系(帝国主义知识系统)的影 响。只要是走进了某种体系,就必然要被结 构于其中、并被体系规则所制约以至于最终 被驯化、同化;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要 想游离于体系之外、保持自我,又势必导致 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结果自然是无法生 存。至此,萨伊德以后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似 乎是跌人了某种文化怪圈或说是迷魂阵中。 显然,这种后殖民主义批评是立足于西 方文化体系来为东方说话的。尽管它表面上 是在批评西方的文化霸权,但实际上却将东 方或是在经济、文化上处于弱势的国家和地 区置于了无可奈何的境地。而且,由于萨伊 德把东方学看成是西方的话语建构,因此, 当他试图超越东方主义(能否超越,他自己 在这个问题上是矛盾的)时,他只能吁求跨 民族、跨文化和跨种族甚至是超验的“人类 经验”等抽象而不切实际的东西。④从根本 上说,他是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体系化了的 学者,因此,东方在他的笔下变得沉默不 语,他要为东方代言。我国一些学者在潜移 默化中受到他的文化思想的浸染,也危言耸 听地谈起了“失语症”问题。殊不知,霍米 ·巴巴等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早已在这一问题 上有不同于萨伊德的看法。 霍米·巴巴批评萨伊德的《东方学》将 东西方之间的问题简单化了。他认为,东方 主义并不是单一的同质性结构,其中蕴含了 双向的运作过程。一方面,它是百科全书似 的知识和帝国的权力;另一方面,它也是他 者(即东方)的迷狂想法,其中寄托了东方 · ,5 ·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外国文学评论No.3,2002 的理想和追求。@ 我们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为例对此 加以分析。英国统治印度后,一个迫切的问 题是培养为英国统治服务的人才。19世纪 二三十年代,英殖民统治者中主张将印度西 方化的代表人物麦考利在《印度教育备忘 录》(1835)中说:“我们现在必须尽最大努 力在我们与我们统治的数百万人之间形成一 个可以称作翻译的阶级;这样一个阶级的 人,在血统和肤色上是印度的,但在兴趣、 见解、道德和知识上都是英国的。我们可以 放心地让这个阶级去纯化这个国家的方言土 语,用从西方名词中借来的科学术语来丰富 那些方言,并将其转译成适当的工具向那里 的广大民众传达知识。”(Z)麦考利这段话曾多 次被斯皮瓦克等后殖民主义批评家所引用, 借以分析英国对印度所实行的强制性殖民政 策——使印度西方化,麦考利因此而变得臭 名昭著。但麦考利实际上是顺应了当时的时 代潮流,所以英殖民当局采纳了他的建议, 对印度实行了西方教育体制,而这也正是当 时以拉姆·摩罕·罗易为代表的印度进步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所求之不得的。罗易在印度历 史上被称为“现代印度之父”,早在1823年 他就写信给印度总督阿姆赫斯特,要求在印 度普及英语教育,他抨击印度教寡妇殉葬、 童婚、种姓制等习俗,认为英国对印度的统 治是神对印度的恩赐,因为英国的统治促进 了印度民族的自由、社会的幸福以及对文学 和宗教自由的探讨等等。 当时,英统治者内部存在着东方派和西 方派之争,而印度资产阶级内部也存在着保 守派和改革派的争论。这正像中国五四前后 存在着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之争的情形 一样,有识的知识分子都在欢迎“德先生” 和“赛先生”进入中国,借以对抗封建旧思 想。印中各自的出发点虽说截然不同,但走 西方的道路在当时的东方却是不谋而合的事 ·,6· 情。西方在对东方进行殖民和半殖民统治的 同时,东方也在借助于西方使自己逐步现代 化,它采取的主要策略便是模仿西方。 二、后殖民时代的模仿 雅克·拉康认为,从严格的技术角度说, 模仿的效果是隐蔽,它并不是与背景谐调的 问题,而是依附着斑杂的背景变成斑杂—— 就象人类在战争中所运用的伪装技术一 样。(邑)拉康主要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谈论 模仿的,霍米·巴巴将拉康关于模仿(mim. iery)的理论运用于文化分析,认为殖民模 仿是一种复杂、含混、矛盾的表征形式,而 且模仿自身也在不断地产生延异、差别和超 越。一方面,它是一种拒绝、不服从和摒弃 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也“挪用”一切有益 和有用的东西来改革、调整和规范自身。⑨ 艾勒克·博埃默在《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 把这种模仿表述为“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分裂 性,依附性”:“它好比是一个剥离与依附同 时进行的双重过程。也就是说,它体现了 ‘cleaving’这个词的两种不同的意思:既是 ‘分裂’——离开殖民界定,越过殖民话语 的边界,但同时又是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用 借鉴、拿来或挪用殖民权力的意识形态、言 语和文本的形式——即所谓‘依附’。”凹 实际上,后殖民主义所讨论的模仿并不 是一个新问题。鲁迅的“拿来主义”谈的就 是这个问题。毛泽东早在1940年写就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把这个问题谈得很透 彻:“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 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例如各资本 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 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一切外国的东 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 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肠液,把 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心 为什么如此一个老而又老、看似常识性 的问题又被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重新拾起 呢? 首先,这里有一个新背景的问题。伴随 着西方学界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新阐释, 解构主义、话语理论、后殖民主义等批评理 论发现西方思想中存在着话语霸权或说是知 识暴力,即知识(文明)和经济、政治联系 在一起,对世界进行着垄断性的统治。萨伊 德以《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等著 作对西方的知识霸权进行了“揭秘”,而霍 米·巴巴等批评家则以《文化的定位》等著 作对西方的知识结构进行“解码”,以求撼 动其结构。与此同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角度看,晚期帝国主义的触须可谓无孔不 入。而且,相对于殖民时代进行军事征服的 帝国主义而言,文化帝国主义具有更加隐 秘、更不易穿透的性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趋势,文化帝国主义试图将整个世界都编织 到它的网络中,与此相反,在经济和文化上 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则竭力避免使自己走 进全球网络化的“骗局”之中。因此,往往 与现代性、全球化相提并论的地域(本土) 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传统等问题便再次成 为热点话题,如何重新认识第一世界与第三 世界的文化关系也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 题。 其次,从近代以来,东方国家在现代化 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文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印度文学中有“印度性”和“现代性”的争 论,阿拉伯文学中有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印 尼文学中有“东方派”与“西方派”的争 论,但是争论了上百年的问题总是无法解 决。中国从清末就出现中学与西学的体用之 争。五四时期又开始国故与新知之争,随后 又有问题与主义之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是我们讨论来讨论去的问题,但如何为我所 用却一直是一个新问题,是我们无论如何都 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印度诗人、评论家高 卡克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作家是一个现代 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的反对者,而是意味着 作家处在现代,感受着时代的压力,并为此 而寻找生活的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任何社会都无 法孤立地存在,市场经济把全球联系在一 起,无法分割,因此,各种文化也必然会相 互渗透、相互影响。“生产方式与日常消费 的趋同化反映出不同文化模式和传统的相互 接纳。在这种表象的背后,则初步显现出民 族文化、地域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双向作 用与复杂互动。”∞西方的殖民入侵开启了东 方的现代化进程,从那时起,东方便·直在 模仿或学习着西方。尽管不断地受到西方文 化霸权的欺凌和挤压,但东方从来都没有、 实际上也无法放弃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模仿和 学习。所以,这种模仿既是一个老问题,同 时也是一个新问题。 当然,作为新问题提出来时,它也是有 新内容的,因为它毕竟生发自西方文化语 境,与我们从东方文化自身出发所进行的讨 论立足点不同。借鉴一下,对我们或许是有 益的。我们依然从萨伊德和霍米·巴巴对该 问题的看法出发进行分析。 萨伊德在《东方学》以及后来的《文化 与帝国主义》中强调,居于支配地位的西方 文化内部的东方表征乃一种假设,它的聚焦 点在于东方主义是殖民统治的工具这样一个 角色。而在巴巴看来,和西方文化联系在一 起的帝国主义话语表征系统虽然具有征服一 切的性质,但这种话语系统内部也存在着缺 陷,这种缺陷在它与东方接触时表现得尤其 明显。对这种缺陷的批评,既可以来自殖民 者内部,也可以来自外在的被殖民者。眇这 种批评和对抗开始于西方对东方进行殖民征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外国文学评论No.3,2002 服,并且持续到殖民统治的结束。殖民时代 之后,帝国主义并不是放弃了殖民主义,而 是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着它自身的思想结构 和知识体系。萨伊德和霍米·巴巴的批评理 论本身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从对待批评 的态度来看,帝国主义思想结构和知识体系 可以说是开放性的,因为它已形成了包容一 切的封闭圈,所以它的开放性就带有循环发 展(螺旋式上升)的性质。而这也是它的活 力所在。 霍米·巴巴认为,帝国主义话语体系既 然要包容一切,那么,它自身就必然会不断 地进行着解构和重构,这是一个无可更改的 趋势。在这种趋势中,东方等被殖民的国家 和地区实际上也在对帝国主义施加着压力, 实行着改造。一方面,巴巴认为,现实的情 形是被殖民者好象已被建构于殖民主义话语 体系之中;但另一方面,巴巴也认为,权力 并不等于权威性,殖民权力的权威性也并不 直接为殖民者所据有,它是殖民者和被殖民 者所共同拥有的东西。@第三世界学习西方, 是学习它的文明成果,也就是它的先进性。 这种先进性实际上也就是它的权威性。权威 性是隐含不见却又无所不在的东西,是存在 于人的意识和心灵之中的尺度,它是帝国主 义权力所无法征服的。只有在帝国主义思想 与这种尺度重合时,帝国主义的权威形象才 能建立起来;而一旦这种重合实现时,帝国 主义实际上也就改变了模样。这正如艾勒 克·博埃默在《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一书中 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代里,启蒙运动的 思想及支撑这些思想的一套体制,例如18 世纪晚期或19世纪的欧洲民族国家,正明 显地发生动摇⋯⋯以帝国面目出现的西方文 化和政治的权威正在土崩瓦解。非殖民化的 目的当然是要在全球摧毁(并非总是成功) 欧洲的权力结构。”∞如此看来,不仅是第三 世界在反抗帝国主义的霸权,而且帝国主义 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解构,借以 抹平或是消弥不同文化之间不断出现的差异 和对立,因此可以说,并不是殖民者把我们 建构到某种话语理论体系之中,而是我们在 差异和对立中为某种共同的话语体系的建构 而做着努力。 因此,巴巴不像斯皮瓦克那样认为属下 不能讲话,首先,他认为包括军事和文化上 的征服是一个训诫、改革、调整的过程,被 征服者也在不断地对殖民话语进行模仿并对 殖民权力构成挑战;再者,殖民模仿也意味 着对殖民权力进行着监督,它以审视的目光 对“标准化”的帝国知识和惩治权力施加着 压力和威胁。殖民话语强调二元对立,对世 界进行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 方一类的二元划分;在这种二元对立中,一 方总是要控制、遏制另一方,对另一方行使 权力。殖民霸权、军事征服就是建立在这种 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而殖民 模仿则是要竭力改变、取消或是篡改这种二 元对立关系的设定,换言之,它“把非此即 彼的二项对立变成了‘既⋯⋯又⋯⋯’的关 系,把对立面结合在一起”@。我们强调世 界的多极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并不是要强调 对立,而是要强调权力、文化关系的对等, 借以抹平人与人之间以及种族之间的对立, 使之在主观认识上达到平衡状态。模仿作为 一种复制形式和学习形式,虽然可能产生偏 差或差异,但它指涉的是同一——尽管有时 候只是部分的同一。此外,权威话语的位移 也意味着权力关系的逐渐平等。所以,模仿 的过程既在巩固又在摧毁着殖民者的地位,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身份在这一过程中奇特 地发生着变异。∞ 譬如,在语言媒介和文学思想方面,吸 收同化或是模仿复制就是对殖民权力和帝国 文本很有效的反动方式。“范农曾指出,使 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了一种文化’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黑皮肤,白面具》)。因此切断一个人与母 语的联系,这就意味着与他的本源文化断绝 了联系。在殖民统治下,压制地方语言而推 崇英语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一种手段。”凹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英语的使用并不能完全 切断一个人与其本源文化的联系。R.K.纳 拉杨等印度作家是把英语变成了印度本国的 一种语言,并运用从欧洲借来的文学形式进 行着自我思想的表达,这实际上是以模仿的 形式对英语及其文学进行篡改。它“拒绝了 英语的权威性,包括通过交流手段而实现的 西方中心权力,同时又重建了英语,包括赋 予语言以新的用法,这两方面即所谓的‘扬 弃’或‘挪用’。它废弃的一面包括拒绝西 方文化、美学和语言的‘正确’用法,它挪 用的一面则使英语成为负载自己文化、表现 自己生活经验的工具。”田再者,他们对英语 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语的面目, 使英语一步步地变成了众声喧哗的“杂烩” 语言(即“多种英语”,englishes)。也可以 说,不是英语征服了大多数的殖民地,而是 反转过来,英语变成了被殖民地“征服”了 的语言:“沃尔科特在《鲁滨逊的日志》中 说到,‘我们模仿主人的风格和声音,把他 的语言变成我们自己的’。英语,已经通过 吸收同化而被‘征服’了⋯⋯通过使用当地 的惯用语和带有特定文化所指的语汇,就可 以使英语适应新的水土,变成一种民族性的 语言。”锄显然,对英语的运用使第三世界的 模仿在此具有了篡改的意义,从本质上说它 也是对殖民权力的篡夺。 在文学形式和文学思想方面,我们也一 直在“挪用”着西方文学。梁实秋谈到五四 新文学时说:“自经和外国文学发生关系之 后,我们对文学的见解完全变了。”留中国文 学诗文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变化都与西方文学 的输入密切相关,而且这种输入是一个持续 并不断深化的过程。虽然帝国主义的意图是 扩张自己的文化,然而这种殖民化的实施过 程对第三世界来说同时也就是现代化的开 始。当今文学中全球文化互相渗透的现象依 然是这一过程的继续,它带来的结果是异花 授粉,这多多少少地切合了余华的自画像: “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我却有幸让外国文学 抚养成人。”四 我们在语言和文学思想上对西方进行借 鉴和模仿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只要是先 进的东西,我们自然就要加以模仿和学习, 不仅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 是如此。新的、先进的东西对我们的思维观 念是一种转化和促进的力量,我们自觉或不 自觉地都会对之加以吸收。从另一个角度 看,西方文化实际上也是如此,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对前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的文化也 不是没有兴趣,它们也在不断地“挪用”着 异质文化中对自己有用的成份。 三、模仿的变异性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模仿应该是一种 自愿而非强迫的行为,它表现的是一个民族 在文化上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不是自我消亡 的命运。它并不是亦步亦趋,或者退一步 说,即使是亦步亦趋,其中依然隐藏着不易 觉察的新东西,因此,模仿从根本上说是一 种创造,是模仿者借助于模仿对象而进行的 自我改造,因此它常常变成被模仿者的变异 体。 模仿之所以出现变异,主要是由以下两 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模仿常常是客观 对象的主观化,因此,它常常表现为形似而 非神似的类似;当然从模仿者的角度,这种 形似也可以被阐释为神似。二、模仿也常常 由部份的表征所构成,这有点类似于“瞎子 摸象”。不过,这里的“象”并不是一个真 实的存在物,而是帝国主义话语所制造出来 ·,9·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外国文学评论No.3,2002 的所谓的真实存在物。模仿本身所具有的这 两方面的变异性决定着模仿有可能变成戏拟 甚至是滑稽,这也就是巴巴所谓的模仿的 “反讽”效应:通过权威话语的位移,殖民 者发现他自身形象的变异。比如,西方所谓 的人权,被我们挪用为“首先应是人的生存 权”,就是很有效的模仿。它虽然只是由部 份的表征所构成,但它却以“类似”的形式 对西方的权威话语进行重构,使监察者与被 监察者的身份发生了奇特的位移,这也意味 着权力关系的平等化。 由于模仿者并不真正理解模仿对象,或 者说他对模仿对象的理解只是主观性的、对 己有利的理解,同时,也由于模仿对象本身 是一种含混性的存在,因此,模仿也可能演 变成迷狂式的奇情异想。模仿者既要保持自 身的特性,又要吸纳被模仿者身上有用的成 份,结果,在被模仿者看来,模仿者成了一 个四不像;而在模仿者的眼中,这种变异性 恰恰是对权威话语不可通约性的消解和改 变。中国有没有后现代派(或日后现代主 义)文学是一个至今仍引起争论的问题,如 果撇开这种争论不谈,单从模仿的角度而言 的话,我们也可以说,只要西方有了后现代 主义,中国随之也会产生后现代主义,但它 在本质意义上并不等同于西方后现代主义, 而不过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中国变种罢了。 当评论家说“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 无疑是90年代中国小说中最典型的解构主 义叙事文本”∞时,读者或许会搞不清楚这 是刘震云小说的本来面貌还是评论家的故弄 玄虚。说它是“东施效颦”也好,说它是前 卫另类也好,都不妨碍它“挪用”西方。虽 然它可能是走了样的模仿,但它对中国的评 论家和作家却是一种新奇和创造,话语方式 的平移似乎是打破了东西方文化和文学之间 的距离和差异,使之处于同一层面上的对话 状态。再比如,在后殖民文化批评中,相对 于少数者话语而言的主流话语和强势话语主 要指代帝国主义话语,但当中国文论家思考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时,主流话语则可能 被偷梁换柱为政治话语,而弱势话语或少数 者话语则变成了个别文学家的个别话语。谢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文论家对西方话语形式的 创造性模仿:不单是言辞的借用,而且是思 想和思维方式上的借用。 任何理论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语 境而产生的,而当某种理论被我们“拿来” 时,实际上它就脱离了它所赖以产生的语 境,而受到来自于新的、不同的意识形态领 域的影响,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发生变化, 这也就是再语境化的过程,它是模仿发生变 异的根本原因所在。外国文学研究者着重考 察的是西方理论所赖以产生的西方文化背 景,而中国的作家和批评家,则是将西方理 论放在中国进行再语境化,因为中国文学反 映的毕竟是中国人的生活和问题。但再语境 化是建立在原来语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 对原创理论的原有语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否 则它就会变成无本之木。对于理论,我们既 要考察它的原产地,又要关注它的输入地, 这样对模仿及其变异也就是创新才能有真正 的把握。 变异本身是一个皂帛难分、龙蛇混杂的 含混过程。用霍米·巴巴的理论来说,变异 的过程也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杂交化,两种 或多种文化既保持各自明显不同的特性,同 时又形成了某种新东西。只要异质文化之间 发生接触,新东西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 “在当今全球化的,而且往往是民族多元的 文化中,(文化)理论再也不可能只是一个 民族内部的事情,它再也不可能舒适地囿于 本民族的内部争论,而是要面对由于与其它 民族和文化理论的不断接触而带来的挑 战。”④不仅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文化面临着 如此严峻的现实问题,即使是象法国等发达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国家的文化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英语文化 的冲击,当然美国文化自身也不断地在杂交 化的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它本身象是一个多 元文化的大熔炉一样在消解、融化着自身。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正在不断地扩散和削弱,所以大多数尤其是 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政府的文化政策都试图 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遗产,有识的知 识分子也在危机和焦虑中自觉地捍卫着民族 文化。 8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理论的大量引 进对我们传统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 击。正是在西方理论大肆入侵的严重形势 下,近些年来,我们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文论 的现代转向问题,提出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现 代化问题。如何将中国的传统诗学与现代化 和世界化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令人焦虑的问 题。焦虑现象的出现显然是与危机感联系在 一起,而危机感的出现又是变异和创新所必 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无独有偶,20世纪的印度文学批评也 面临着同样的危机,西方理论几乎支配了印 度文学的批评和研究,印度传统的文学批评 如何才能振兴?印度当代最为著名的文学批 评家纳姆沃尔·辛赫企图在西方文学批评和 印度古代文学批评的结合中寻找所谓的“别 的传统”或说是“第三传统”。他认为,文 学批评的兴盛有赖于思想和哲学的高度发 展,印度古代诗学的兴盛就是如此。到了近 现代,印度虽然出现了泰戈尔、奥罗宾多、 拉塔克里希南等思想家和哲学家,但是他们 的贡献基本上是将印度古代的思想与哲学介 绍给西方。但即使如此,他们的历史意义也 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他们是在东西方文化的 冲突中复兴印度古代文明的,这个工作不是 已经完成了,而是刚刚开始。纳姆沃尔提醒 道,当代印度的文学批评家们似乎不愿意把 自己的目光投向自己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去, 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模仿本身无可非议, 但要有所创新,就要切人我们的生活和文学 现实。@ 纳姆沃尔实际上是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位 复兴主义者。复兴主义在当代印度是一种主 流文化倾向,这种倾向在目前的第三世界具 有较为普遍的意义,是第三世界在全球化的 世界趋势中所采取的基本态度。不难看出,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的文化大多要采取守卫的策略。但这种守卫 并不是拒绝西方文化,而是着眼于模仿的创 新。假如没有这种创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 接触就会流产——不仅自己的文化特性得不 到发挥,而且移植过来的西方文化理论也会 逐渐枯萎,其中的关键在于它缺少了将西方 文化理论进行再语境化的过程。当然,这种 再语境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实 践。马克思主义原产于德国,经苏俄而后在 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发展,这就是一 个实践过程。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特色”,也是出于 在模仿中要有创新这样的一种战略思想。 霍米·巴巴说,在世纪之交,我们都生 活在“现在”的界限上。对于这个界限,除 了用意义游移不定、充满矛盾色彩的前缀词 “后”之外,我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合适的 名字来称谓它了,因此后现代主义、后殖民 主义、后女性主义等等“后”学勃然而 兴。@对于这个“后”字,学界有各种说法, 巴巴独辟蹊径地说,如果各种“后”学之 “后”有什么意义的话,它的意义既不是 “之后”,也不“反⋯⋯”,而是指向“⋯⋯ 之外”(therealmofthebeyond)。“之外”既 不是一种新的视野,也不是把过去留在了后 面,巴巴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界限并不 表示某一事物的发展到此为止,而是象希腊 人所认知的那样,界限是某种事物开始展现 的地方。”时空交织到我们目前所处的过渡 ·2J ·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外国文学评论No.3,2002 时代,殖民时代的军事征服早已成为了历 史,而同一个星球上出现的不同文化如何在 互动中形成新的全球性的格局成为一个迫切 的现实问题。差异与同一、过去与现在、内 部与外部、包容与拒绝交合在一起,使世纪 之交的人们在文化上产生了一种无法定位的 感觉。不仅东方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是如 此,所以,“之外”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上的 感觉,又是时间交叉上的触动。在全球化时 代,前后左右,过去、未来和现在,四面八 方,到处都是道路,到处又都没有道路。为 了超越我们时代的文化困惑,巴巴驻足于两 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中空或中间地带” (in.between)来对文化问题进行考察和分 析。这个“中间地带”也就是多种文化之间 的“裂缝”或“缝隙”(interstices),只有从 这个角度来对各种文化进行定位,才能以超 越的眼光来看待并思考国家、种族、阶级、 文化身份、文化地位、性别等问题,进而进 行文化之间的商讨。他反对对文化传统的强 调以及对文化优劣的区分,而主张不同文化 之间的杂交。他企图超越二元对立的逻辑思 维方式,在东西方文化以及多种文化之间搭 起桥梁。 ①爱德华·w·萨伊德《东方学》“绪论”,王宇根译,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6—7页。 ②@o④BillAshcroft,GarethGriflhh,HellenTiffin,The EmpiMWritesBack,Routledge,LondonandNewYork, 1989,P.167,P.178,P.178,P.38. ③J.Spivak,“CantheSubalternSpeak?”中译本可参阅罗 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④刘纳‘全球化背景与文学》,载<文学评论》2000年 第5期。 ⑤BanMoore-Gilbert,GarethStantonandWiUyMaley,eds., PostcolonialCriticism,AddisonWesleyLongrrⅡmLimited, 1997,P.24. ·22· ⑥@ MadanSarup,Identity,CultureandthePostmodern World。EdinburghUniversityPress,1996,P.161,P. 162. ⑦转引自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⑧JacquesLancan,TheFourFundamentalConceptsofPsycho- Analysis,London:PenguinBooks,1979,P.99. ⑨HomyK.Bhnbha,‘OfMimicryandMan:TheAmbivalence ofColonialDiscourse’,inTheLocationofCulture,London: Routledge,1994,P.86. ⑩⑩⑥o@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 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0、 280、120、237、242页。 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 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8页。 ⑥V.K.Gokak,TheConceptsoflad/anL/terature,NewDel— hi,1979,P.27. o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⑦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见<浪漫的 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第13页。 @余华《我为何写作》,见<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 随笔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93 页。 @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载 《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④庄锡华《理论生态与归属困惑——20世纪文艺理论 的思考》,载《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 @加布理尔·施瓦布《理论的旅行和全球化的力量》,国 荣译,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⑤阿瓦迪什·古玛尔·辛赫对纳姆沃尔的访谈录,载<印 度文学》(德里)1999年第4期。 囝HomiK.Bhabha,“Introduction:LocationsofCulture”,in TheLocationofCulture,RouOedge,LondonandNewYork, 1994. [作者简介] 石海峻,1962年出生,现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编审,近 期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有: 《评奈保尔对纳拉杨的评说》、 《东西文化视野中的泰戈尔》等。 责任编辑:萧莎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作者: 石海峻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刊名: 外国文学评论 英文刊名: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年,卷(期): 2002(3) 被引用次数: 12次 参考文献(20条) 1.爱德华W萨伊德;王宇根 <东方学>"绪论" 1999 2.Bill Ashcroft Gareth Griffith, Hellen Tiffi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1989 3.J.Spivak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1999 4.刘纳 全球化背景与文学[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0(05) 5.Bart Moore-Gilbert;Gareth Stanton;Willy Maley Postcolonial Criticism 1997 6.Madan Sarup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1996 7.罗钢;刘象愚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1999 8.Jacques Lancan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1979 9.Homy K Bhabha ‘Of Mimicry and Man: 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 1994 10.艾勒克博埃默;盛宁;韩敏中 殖民与后殖民文学 1998 11.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1986 12.V K Gokak The Concepts of Indian Literature 1979 13.蔡拓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 2000(03) 14.梁实秋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1988 15.余华 我为何写作> 1998 16.肖鹰 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0(02) 17.庄锡华 理论生态与归属困惑-20世纪文艺理论的思考[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0(05) 18.加布理尔施瓦布;国荣 理论的旅行和全球化的力量[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0(02) 19.阿瓦迪什·古玛尔·辛赫对纳姆沃尔的访谈录 1999(04) 20.Homi K Bhabha Introduction: Locations of Culture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陶家俊.TAO Jiajun 理论转变的征兆:论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体建构[期刊论文]-外国文学2006(5) 2. 杨玲.罗瑞麟 模仿与身份认同[期刊论文]-学园2010(2) 3. 龙丹.Long Dan 模仿中的背离——以《模仿者》为例剖析"模仿"的涵义[期刊论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0(1) 4. 石海军 从民族主义到后殖民主义[期刊论文]-文艺研究2004(3) 5. 章辉.ZHANG Hui 抵抗的文化政治: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期刊论文]-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1(1) 6. 郭凌云.Guo Lingyun 试论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及对霍米巴巴的影响[期刊论文]-南昌高专学报2010,25(4) 7. 王宁 霍米·巴巴和他的后殖民批评理论[期刊论文]-南方文坛2002(6) 8. 陈永国 弱势化:一种新的全球化--霍米·巴巴清华演讲[期刊论文]-国外理论动态2002(8) 9. 生安锋 后殖民性、全球化和文学的表述--霍米·巴巴访谈录[期刊论文]-南方文坛2002(6) 10. 黎跃进 后殖民理论及其意义[期刊论文]-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6(5) 引证文献(12条) 1.杜志梅 《印度之行》的后殖民解读[期刊论文]-武警学院学报 2009(7) 2.郭晓静 《吉姆》中的社会现实因素解读[期刊论文]-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6) 3.陆晓敏 后殖民主义的文本试验——论朱天心《古都》的后殖民书写[期刊论文]-河池学院学报 2011(1) 4.杨玲.罗瑞麟 模仿与身份认同[期刊论文]-学园 2010(2) 5.杨玲 《掘墓人的女儿》中的模仿[期刊论文]-山花 2010(8) 6.杨玲.罗瑞麟 模仿与身份认同[期刊论文]-学园 2010(2) 7.朱桂成.张添天 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病态征候[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6(5) 8.尹锡南 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在印度的反响[期刊论文]-外国文学评论 2006(4) 9.江宁康 宏大叙述的解体与重构--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转向[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03(6) 10.李莉 从文学翻译历史使命的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1.杨丽英 V.S.奈保尔:文学世界的漂泊者[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2.邹惠玲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gwxpl200203002.aspx
本文档为【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542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8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5-19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