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举报
开通vip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货帝匈审 明哟趄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 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至今的人类文明。 研究中华文 明的起 源问题 ,具有重大 的学 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为 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现代意义上的中国 文明起源研究,开端于1928年由当时的中 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 殷墟 的发掘。“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 关项 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先秦历 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为继续探索中 华文明的起源打下 了基础 ;“中华文 明探 源工程”的启动 ,则必将在完 整探究...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货帝匈审 明哟趄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 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至今的人类文明。 研究中华文 明的起 源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具有重大 的学 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为 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现代意义上的中国 文明起源研究,开端于1928年由当时的中 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 殷墟 的发掘。“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 关项 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先秦历 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为继续探索中 华文明的起源打下 了基础 ;“中华文 明探 源工程”的启动 ,则必将在完 整探究 中国 古代文明的起源、进程及发展等方面取得 新的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 就黄帝或黄帝时代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贡 献作一初步探索。 史前中原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农 业发展状况 从五帝以来,直到夏商周三代,中国 的政 治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的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得天独厚 的地理环境优 势及 当 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是中华文明之所 以在 中原最早 出现的重要原因。 距今大约10o00年,第四纪末次冰期 结束 ,地质学上所说的全新世到来,中国 新石器时代也大致在此时开始。在经历了 一 个由寒冷转向温凉、温干的时期后 ,气 候进入到了一个最温暖 、湿润的时期 。据 孢粉分析 ,在距今750o~5Oo0年间 ,北半球 中纬度地区的年均气温普遍高于现今3℃ ~ 5oC,其间我国中原一带年平均降水量较 今高出约2oo毫米左右。竺可桢先生在研 究中国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史时,认为 “在近5000年中的最初200lo年 ,即从仰韶 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 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 在高3℃~5℃,其间上下波动”①。由于和仰 韶文化存在一定关系 ,我国学者龚高法等 一 般将全新世中期或距今8000—3000年这 一 段时间称为“仰韶温暖期”。施雅风院士 率领的课题组则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生 态环境材料,将我国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分 为三期,其中期(距今8500—3000年)被命 口耿 斌 名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传说中的“五 帝时代”和夏商时代正处于“中国全新世 大暖期”或“仰韶温暖期”的后期。 登封王城岗遗址是一处距今4J400多 年至3500多年,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 主,兼有裴李岗文化 、二里头文化等文化 遗存的遗址。这里出土的木炭,经过鉴定, 发现有枫香 、青 冈两种植物 ,而这两 种植 物是 亚热带 的植物 ,现在它们只生长在长 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麋鹿是一种喜爱温 暖湿润的动物,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 带 ,“仰韶温暖期”及其 以后相 当长一段时 间曾广泛活跃于黄河流域,其骸骨在中原 地区多有发现 ,殷墟 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 这些都证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中 原地 区的气候条件 比现在优越 ,非常适合 人类居住 、生存 。 文 明的起源和农 业的发生 有着密切 的关系,无论依沼地农业说、大河理论说, 还是山前理论说,史前中原地区都具备发 展农业的天然优势 。在距今800O年至3000 年期间,中原地区有河水、济水和淮水等3 条独立 人海 的大河 ,还有渭 、汾 、洛 、沁 、 汝、颍等支流及广为分布的湖泊泽渴。北 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学者梁亮、夏正楷等通 过对河南孟津邙山黄土台塬上发现的全 新世湖沼沉积保存的软体动物化石的研 究,认为距今5000-40oo年间,在暖湿的气 候环境下 ,在邙山黄土 台塬上的河源 头出 现了大片的湖沼。②至少至《禹贡》、《左传》 时代,中原地区还存有大陆泽、荧泽、澶 渊、修泽、黄池、荥泽、圃田泽、蒙泽、空泽、 菏泽 、浊泽、沛泽、大野泽等,湖沼分布之 广、数量之多超出今人的想象。从山前理 论的角度看,太行山脉、伏牛山系、大别山 等山前之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 为农业从山区向山前地带及平原发展准 备了理想的地理环境。 张之恒先生认为,太行山和嵩山东麓 的山前地带是我国粟作农业发源地。 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和许昌丁庄等裴李 岗一磁山文化遗址 中,都发现有粟的遗 存。到仰韶文化时期 ,中原地 区以粟作为 主兼有黍 、麦 、豆 、稻等作 物的原始农业 , 呈现出繁盛局面。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 一 带的原始农业更在生产工具的配套和 质量、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农作物的产量等 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④ 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的 进步 发展 ,促进 了中原文化 的兴起 和发 展 。在 中原文化兴起 的先后 ,其周边文化 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也曾达到较高的 发展水平,但中原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 居天下之中、便于往来沟通的地理优势及 中原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特点,决定了中 原文化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核心地 位。中央民族大学博导陈连开教授在其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 点》一文中指出,“中华文化是多元起源. 而中华文明却是在中原最早出现”⑤。 黄帝部落在中原地区的演进发展 一 般认为,黄帝是黄帝部落的伟大领 袖 ,或是黄帝部落不同时期领袖 的统称 。 历史传说中大概为了方便记述或是历史 渺远的缘故,而将其不同时期部落领袖的 事迹统统记在了黄帝一人名下。《史记·封 禅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关于黄帝封泰山的说法应当是对黄 帝行迹或黄帝存在的一个确切记载。 古代帝王 自认为受命于天,功德圆满 之时往往登泰山,筑土为坛以祭天 ,此日 封;又于泰山下小山上筑方坛祭地 ,此日 禅。《史记·封禅书》载,“齐桓公既霸,会诸 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日:‘古者封泰 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 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 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 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 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 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 泰山,禅会稽 ;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 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文 中“梁父”、“云云”、“亭亭”、“社首”等皆山 名。这段记载对于认识黄帝非常重要,它 至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 为管仲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上古 君王封禅事迹的,文中引自《管子书·封禅 76 鹳固旌精者 XI.N'ICfF_.~ _4ZH_.4oZHE 2008·1 1(下半月) 篇》的记载说明神农不同于炎帝而早于炎 帝,世人多将炎帝等同于神农的看法是肤 浅的。这个记载还说明炎帝要早于黄帝, 或者说登泰山封禅的炎帝早于 《史记 ·五 帝本纪》里记载的与黄帝战于阪泉的炎 帝。 二为黄帝是真实的历史存在,并不仅 仅存在于自古至今的传说中。黄帝登泰山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记载,《封禅书》中 也有记载,并且黄帝封泰山在上古之时应 有泰山上的祭坛为证,秦始皇、汉武帝、唐 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历代帝王对封禅 传统的沿袭也证明“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 七十二家”绝非虚言。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蠕氏, 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 成。成而异德 ,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姜”、“羌”通,范文澜有“炎帝姓姜 ,姜姓 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人中 原” 说。姬水现称沮河,源 自陕北黄陵 子午岭东麓的沮源关,向东蜿蜒128公里 汇人北洛河,横贯黄陵全境。“黄帝以姬水 成”的说法与《史记》黄帝葬于桥山的说法 相一致,可以得出黄帝部落早期曾活动于 陕北一带的结论,也符合古人沿水而居、 顺水而迁的习惯。炎、黄同出于有蠕氏这 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则成为后来炎黄部落 联合的基础之一。 解放后发掘的庙底沟遗址总面积约 36.2万平方米,遗址内包括仰韶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仰韶文化向龙 山文化过渡时期的遗存 (庙底沟二期文 化),时间跨度在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 2780年。作为黄帝文化的典型代表,宏伟 的庙底沟类型文化向东方的扩张与传播 和古籍中记载的黄帝部落的东进是一致 的和匹配的,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古籍 中所 记载的黄帝部落的活动轨迹。 大约距今5000多年前 ,母 系社会 走 向 解体,长久以来在中原地带居于领袖地位 的神农氏开始衰落,各个氏族部落为了争 夺势力而相互侵伐,百姓屡遭暴虐。在这 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轩辕部落开始崛起并 逐渐赢 得了一些部落的“宾从 ”和归附。战 胜了欺凌弱小的炎帝和作乱的蚩尤后,轩 辕被各部落首领尊为天子,取代神农成为 黄帝。天下初定 ,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即 在涿鹿附近的高地上建立都城。为征战之 事,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 ,以师兵为营 卫”。平定天下后,定都于“轩辕之丘”。《史 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东至于海”、“西至 于空桐 ”、“南至于江 ”、“北逐荤粥”,以当 时的交通条件,很可能非一时一人所为, 应当是黄帝部落不同时期的作为,或者是 黄帝部落强大后的势力范围。 《竹书纪年》说“黄帝轩辕氏居有熊”, 《史记·五帝本纪》进一步讲“黄帝居轩辕 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史注》皇甫谧 日:“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帝王世纪》 日:“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 也。郑氏徙居之,故日新郑。”《广舆记》日: “轩辕丘,新郑 ,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 因名。”这些记载大体描述了黄帝轩辕氏 在新郑一带的活动,而《括地志》“涿鹿城 , 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大抵 征战所至,都涿鹿。即位 ,乃都有熊”的说 法则初步解决了 “黄帝轩辕氏居有熊”、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与黄 帝“邑于涿鹿之阿”两种记述的矛盾 。 黄帝部落的演进发展是一个较为长 期的历史过程。上述材料说明早期的黄帝 部落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其部落不断迁 徙并与其他部落不时发生着冲突。涿鹿之 战黄帝部落的领袖地位奠定之后 ,其先后 定都或定居于“涿鹿之阿”、“轩辕之丘”的 格局才真正形成。总体上来说 ,黄帝部落 大体活动在古代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 河南 、河北一带 ,其文化影响则远远超出 这个范围。 黄帝对中华文 明起源的贡献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传说中的黄 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伟人 ,是奠定 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 神农氏世衰”。因为炎帝失德,侵凌其他部 落,轩辕黄帝便统领着分别以熊、罴、貔、 貅、虎为图腾的各部落 ,与炎帝战于阪泉 之野,三战而得其志。此后炎帝部落与黄 帝部落正式结盟并接受黄帝的统领,阪泉 之战遂成为炎黄两族融合的重大开端。 《史记》中记载的蚩尤与黄帝的“涿鹿 大战”是中国远古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 件。据 《尚书-吕刑》、《吕氏春秋·荡兵》、 《战国策》等古代文献所载,蚩尤为“九黎 之君长”,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三大部落 联盟集团之一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至今 仍是苗族供奉的祖先、祟拜的英雄。由于 他与轩辕黄帝发生了矛盾,所以被正统史 家看成是 “作乱”,并且把他描画成一个 “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 沙石子”的怪物。正是由于在这次大战中, 黄帝战胜了威力巨大的蚩尤,被天下万邦 共尊为 “盟 主”,才奠定了华夏国家的根 基。另一方面,黄帝部落在华夏族形成过 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黄帝吸附炎帝余 族,联合东方少吴部落,是中华民族“多元 一 体”格局形成的开始。 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 医学、算术等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 的功劳 为后世所 称赞 ,被誉 为华夏 的“人 文初祖”。 黄帝首先创立了“部落联盟”机构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 监,监于万国”,为后来的夏代奴隶制国家 制度开了先河。黄帝祭祀山川河流,到泰 山封禅 ,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来统 一 、巩固人民的聚合力。这种原始宗教中 的“天人合一”观念,为后世“天地人和”思 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黄帝还制定了相应 的原始礼乐 、原始伦理法则等 ,使全民在 自由平等的社会内共同劳动,和谐地生 活 。正因为物质丰富 ,思想观念统一 ,文化 发达,生活较为安定,所以,“四方”集团仰 慕而归服,国土也 日渐广阔。文献中讲,黄 帝的疆域北至今内蒙古、辽宁南部,东至 海,西至甘肃敦煌,南至湖南,地域广大。 司马迁《史记》首篇称《五帝本纪》,记 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时期的历 史。对这样一个时期,学术界多称之为古 史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对大量的仰韶文化 时期 和龙 山文化时期 文化遗址 的考古 发 掘及科学研究,证明了五帝时代的存在, 证明黄帝不仅仅是传说中的人物,更是中 华 民族的伟大始祖 。随着考古新成果的不 断出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顺利开展, 相信这一结论还将得到更为充分有力的 证明。 注 释: 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 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1)。 ( 梁亮、夏正楷、刘德成:《中原地区距今 5000-4000年间古环境重建的软体动物化石证 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 王玉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王星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与黄河中 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史学月刊》,2005(4)。 ( 陈连开:《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 展的基本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0(5)。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 版社,1964年版。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 :张红玲 粥 震劳者 77
本文档为【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48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5-18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