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甲午海战是中国走向完全沦落的开端

甲午海战是中国走向完全沦落的开端

举报
开通vip

甲午海战是中国走向完全沦落的开端李鸿章不可推卸的责任 ——读《盛世之毁》有感 “甲午战争前后的国际局势非常微妙,国内关系也十分复杂,对人,对事都不宜简单定论。实为当时大清帝国顶梁柱之一的李鸿章,因一系列难以超越的体制束缚、利益瓜葛、才识局限和有意无意的决策过错而败战败和、丧权辱国遭到时人的愤怒声讨并深深内疚。”本书在一开始就提出,李鸿章因为自身或清朝体制限制的原因,导致他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决策失误,对战争的失败及导致战后的恶劣后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鸿章无疑是甲午战争的清方主角,在20多年前出版的不少相关著作中,他往往以极端腐败无能的汉奸卖国...

甲午海战是中国走向完全沦落的开端
李鸿章不可推卸的责任 ——读《盛世之毁》有感 “甲午战争前后的国际局势非常微妙,国内关系也十分复杂,对人,对事都不宜简单定论。实为当时大清帝国顶梁柱之一的李鸿章,因一系列难以超越的体制束缚、利益瓜葛、才识局限和有意无意的决策过错而败战败和、丧权辱国遭到时人的愤怒声讨并深深内疚。”本书在一开始就提出,李鸿章因为自身或清朝体制限制的原因,导致他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决策失误,对战争的失败及导致战后的恶劣后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鸿章无疑是甲午战争的清方主角,在20多年前出版的不少相关著作中,他往往以极端腐败无能的汉奸卖国贼形象而遭到唾骂;而在近20多年来出版的一些著作中,李鸿章则常常判若两人,变脸成悲剧英雄。个人认为李鸿章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他具备两重性。一方面,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中高级官员中一个最了解西方的人,他所具备的世界眼光,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使得他对于防止那座大厦马上就坍塌下来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李鸿章毕竟是一个封建官僚,他不是一个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家。过去的历史学界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特别地用一种意识形态去苛责前人,就是说,李鸿章你签了一个条约,这个条约是中国失败的,你就应当承担,因为你签了这个约你就是一个卖国贼。是不是签约的人就是卖国贼?这很肤浅。我们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讲,就不应该简单地就事论事说谁在那个条约上签字,那很多人说我不签字,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吧?从这个角度上说,李鸿章有他当时的责任感。但是,不能因李鸿章这样,就一切都可以为他辩解了,他就是一个改革的政治家了,因此就是如何如何了。他毕竟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事业的失败是有很大的责任的,清政府曾经给他很大的信任,非常大的权力,但是这些事情最终没有弄好,他也有自己的责任。 甲午海战是中国走向完全沦落的开端,起原因是综合的,不能仅仅从军事上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我认为关键是国家统治层对世界发展方向上判断的错误,这场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在现在仍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国现在又发展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不能把握世界发展的方向,不能领先于这个方向,同样要遭受打击和胁迫,同样要使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几十年里,当两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中国人当中的一部份先行者已经看到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所未有的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思考。魏源曾经说过要“师夷之长计以制夷”,就是要学习外国人的技术来制外国人。李鸿章曾经最早倡导说“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所以就有了后来绵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重点就是仿效西方,建立现代化的海军,以保卫国家的海防。这是当时的中国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所做出的一个回应。 当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面临亡国灭种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隔海相望的东邻倭国也遇到了同样的挑战。中日两国对于西方的回应几乎是同步的。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倭国把效仿西方、脱亚入欧(就是它要离开亚洲进入欧洲这样的一个理想)和政治改革列为国策,通过明治维新,消除了藩封割据,完成了中央集权和君主立宪,又把海外扩张、以朝鲜为跳板踏上大陆、继而征服世界作为其具体的步骤。这样,中日两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就会出现碰撞。 中国政治家很早就看出倭国的崛起会对中国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在民族兴亡的竞争中,倭国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假设敌。在1874年的时候李鸿章就曾经指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倭国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为了防御倭国侵略,他重视海防建设,组建北洋海军,十分明确地提出:“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倭国起见。” 我们都知道,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在抗击倭国的侵略中,当时中国一部份的官员发布过高昂的抗战言论,中国官兵也曾有过英勇的抵抗,但是从全局上看,当时中国官方对于战争的战略指导和军事运用乏善可陈,没有什么是准备得好的,所以首战即败,每战皆败,无论是西式装备的海军,还是相对落后的陆军,战争爆发之后军事一败涂地,仅仅半年就在战争中全面崩溃。交战双方,倭国是虎视眈眈,有备而来,时刻在寻找时机,战略上倭国是主动的。朝鲜的东学党起义,作为倭国强行干预、挑起中日战争这样的一个契机也许是偶然的,但是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同中国来决战、最终通过朝鲜作为一个跳板踏上大陆、继而称霸世界却是倭国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无论当时中国花多少钱买装备,或者不买装备,造颐和园,或者不造颐和园,中国在战略上都是被动的、消极的。倭国是在寻求崛起,并且清楚地知道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崛起的本钱就是实力。中国呢,是在防止坠落,它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防止自己从世界中心地位的坠落。有一些人认为通过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中国可以免于坠落,而更多的中国人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面临着坠落的地位。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雇员——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这就是当时清政府雇佣的一个英国人对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那种改革的状况、社会的状况所做出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日矛盾在朝鲜爆发,并且马上就要上升到一种军事冲突的边缘。而李鸿章是不想打仗的,他主张通过国际调停解决朝鲜危机。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条,他心里明白,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不能被打一场仗来搅和。这是中国政治的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就不想打仗。 第二条,他深知中国前三十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襟的破屋,实际上不足以战胜倭国。 第三条,他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把握的决战中消耗自己的实力。 但是,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角、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北洋海军的指挥者,李鸿章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也负有直接的和无法推卸的责任。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认为至少包括外交、用人、军事三个方面。 第一,从外交上看,客观地讲,李鸿章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对于中国当时所处地位认识得较为深刻并且不断地做出改革回应的先行者。他目睹时局艰难,从承认中国国力和装备不如外国出发,立足忍小忿而图远虑,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可惜,弱国无外交,从甲午战争开始之前到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几乎所有的外交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想以夷制夷,利用外国的势力来玩弄平衡,但对时局的错误判断,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不甚了解,使他总是被别人玩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第二,从用人上分析,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干部准备、人才准备是极为不足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社会的变化、对于中国以外当时就是很现代化的一个西方世界是完全隔膜的。仅凭激烈的爱国言论其实不能治国平天下。这里举一个例子。当时清政府第一批派往欧洲留学海军是选了七个人,这七个人到德国学习军事,中国驻德国的公使就发现这几个人在德国不遵守纪律,老是犯事故,出去赌博,笑话实在很多。当时一个德国人就问他说:你们怎么派这样的人到德国来留学啊?李凤苞——就是中国驻德国的公使——回答说:这种当兵的人本来就是无赖子弟,本非上品。就是说这些人——不上品的人——就是当兵的。那个德国人马上就问他:你们中国派这样的人离国七万里,到德国来留学军事,怎么能够这么轻率?如果我把你这种答复告诉德国海军部,那你们这七个人不是更被看不起吗?这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留学西方的一个基本看法,和西方人对中国派这样的人去留学的一个非常大的疑惑。 李鸿章在用人当中,一方面用了这样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人,更多的是用了一批当年跟随他淮军打仗起家的一些部属。用梁启超的话来说,这些人同李鸿章“昔共患难,今共功名,”——当年是共患难,现在是共享功名——“徇他私情,展转汲引,布满要津,委以重任,不暇问其才之可用与否,以故临机偾事,贻误大局。”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看到中方的前线指挥官大多数将领和官员的表现大都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战争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我们谈到他的用人。 第三,从军事上我们也可以分析北洋海军的运用,李鸿章对于自己亲手创建的这样一支战略打击力量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知道,十九世纪是一个海洋的世界,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而称霸世界,美国人马汉提出了海权概念而震动了世界,也推动了美国在世界上的称霸,倭国把大海看成是通往中国大陆的桥梁,把争夺制海权作为掌握对中国作战的主动权,所以一直在主动寻求同北洋海军的战略决战的机会。而中国呢,中国海军是把海洋看成防御的屏障,把海军消极地看成是运输船队、运兵船的护航力量和陆地防守的一种辅助。我们从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乃至战争间隙中的海军运用,看到辽东的反登陆作战,山东的反登陆作战,刘公岛的保卫战,这些失败全部都体现了海军战略失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国近代海军从成立起花费巨大,却从来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船,足以说明深层次的许多问题。客观来说,前后三十年的所谓“同光中兴”——就是同治和光绪年间的重新的兴旺,我们称之为现在叫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装备,教育和培养了一支北洋海军,但是没有完成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任务,尤其是没有造就出一支具有高度国家意识和专业水准的军官群体,没有造就出一支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的士兵队伍。这种差距恐怕就是从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年里,中国军队在所有对外民族战争中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望风披靡、从无获胜记录的真正原因。 我们的这种局面的改变是直到第二次中日战争——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抗日战争——的时候才有所改变。但是,抗日战争它所取决的是整个国际战局和反法西斯力量的一个综合的胜利,并不是中国的独立力量去战胜的。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一次国运相搏。战前,倭国的谋略就非常明晰,它要通过甲午战争不但打败中国,还要割断朝鲜同中国历史悠久的联系,最终通过征服朝鲜来征服中国,最后控制整个亚洲。甲午战争中,倭国准确地按照了这个策略进行军事扩张,战后倭国不仅夺取了对朝鲜的宗主权,《马关条约》还使得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偿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得中国经济陷于崩溃,也使得倭国得以运用这笔巨大的赔款完成了军事现代化,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对于后来的中日关系影响非常大。 我这里简单地讲一下《马关条约》以后对倭国带来的契机。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军费实际开支是2亿日元,相当于它1893年正常财政开支8000万日元的2.5倍。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向倭国赔偿了2亿两白银,又因为赎回辽东半岛而追加了3000万两白银,总计是2.3亿两白银,折合成英镑大约是3700万,加上我们分年偿付的利息350万镑——这个钱折合成日元是3.64亿元日元。倭国去除它的战争成本,它纯粹从中国获得的赔款,也就是说它的战争纯利,是1.7亿日元。 战后倭国拿到了中国的这笔赔款以后派在什么用途?首先,倭国把中国的战争赔款运用于军事扩张,从 1896到1902年七年间,倭国陆军的扩张费达到5400万日元,海军的扩张费达到了1.25亿日元,合计是1.79亿日元。这笔巨款使得倭国军队进一步扩张,为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奠定了军事基础。第二,倭国把当时所获的全部赔款加上中国偿付的利息,价值4000余万英镑,全部储存在英国的苏格兰银行,然后从中提出7260万日元作为银元兑换准备金,完成了倭国从银本位变为金本位的币制改革,这样就使得倭国迅速地迈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第三,倭国用中国的赔偿建立了三项基金:一个是花3000万日元建立了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一个是花1000万日元建立了灾害准备基金,第三是用1000 万日元建立了教育基金。他说这个钱在平时可以用于这三个基金,到了战时全部卖出这些基金,就可以用作军需。 这里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倭国在《马关条约》逼迫中国偿付了巨大的战争赔款以后,它拨出2000万日元送给皇室,作为感谢倭国天皇节约皇室费用来发展倭国海军,现在倭国战争打赢了,他们拨出两千万日元让皇室用于他们的消费。这个事件正好同中国满清皇室在战前大肆挥霍国家有限的财力,而对于军事准备投入不足,海军经费被运用在修建颐和园等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使人感慨万千。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就是从1896到1897年,倭国的经济开始进一步的起飞,倭国的国家财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从此,中日两国的国运就在甲午战争之后迅速地拉开了距离。 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任人欺凌的屈辱地位,国际地位、综合国力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今天来纪念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仅是为了怀念历史,更多地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最近几十年里,我们已经拥有了和平发展的环境,在我们同学们自己的感受当中,似乎战争、动乱都是别的国家相当遥远的一个新闻,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我们实在还是处在动荡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力量的消长,使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目光审视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讲,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并不取决于单方面的良好愿望,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台湾局势,都唤醒我们要时刻回顾历史,居安思危,真正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李鸿章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他具备两重性。一方面,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中高级官员中一个最了解西方的人,他所具备的世界眼光,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使得他对于防止那座大厦马上就坍塌下来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李鸿章毕竟是一个封建官僚,他不是一个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家。过去的历史学界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特别地用一种意识形态去苛责前人,就是说,李鸿章你签了一个条约,这个条约是中国失败的,你就应当承担,因为你签了这个约你就是一个卖国贼。是不是签约的人就是卖国贼?这很肤浅。我们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讲,就不应该简单地就事论事说谁在那个条约上签字,那很多人说我不签字,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对吧?从这个角度上说,李鸿章有他当时的责任感。但是,不能因李鸿章这样,就一切都可以为他辩解了,他就是一个改革的政治家了,因此就是如何如何了。他毕竟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事业的失败是有很大的责任的,清政府曾经给他很大的信任,非常大的权力,但是这些事情最终没有弄好,他也有自己的责任。 对于北洋海军,大家都比较忌讳的是触及它的腐败这样一个层面的事情。当时的北洋海军在清政府组建它的时候,包括李鸿章设计它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官兵的待遇,充分考虑到当时军队和官场的腐败,所以当时海军的待遇是远远超过清政府的陆军、超过同级的许多官员的,他是希望用高薪来养廉。但是在政治制度上如果没有制约的话,你对一个人说本来给你一百块钱工资,我现在给你一千块工资,你能不能有效地防止他不想要两千块钱的收入呢?是防止不了的。反腐败应该是一个结构性的、制度性的安排,而不是说我仅仅让这一个领域中的一些特殊人群收入高一点就行了。从事实上讲,当时规定海军军官除了海军司令——就是海军提督——以外,所有的人必须终年住在军舰上准备作战,而不能到岸上去住,在岸上也不能建公馆,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海军军官都在刘公岛建设了自己的房子,并且不仅在刘公岛,在军舰经常去的各地都有。例如方伯谦他自己的年谱里讲,他家在福州有住房,在上海有公馆,在烟台有公馆,在刘公岛也有公馆,然后他在各个地方讨了小老婆,这个地方是这个小妾住的,那个地方是那个小妾住的。这就是军队腐败的开始,也是一种违反制度的做法。丁汝昌自己还在刘公岛盖了房子租给这些军官住,他还可以挣房租,这种都是制度上的腐败,包括一些装备上的弹药,一些修理,就是维修都做得很差,这都是一种把这个钱自己贪污了或者怎么样,这是当时的一种情况。我觉得反腐败说到底不是收入多少,不是说人穷了会腐败,钱多了就不腐败,因为对于欲望的渴求不是以简单的一个金额数决定的。对腐败,关键是制度的制约。 实际上慈禧太后也是很杰出的政治人物,因为她是整个洋务运动真正的支持者,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支持,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取得当时的成就的。      《马关条约》签约问题是一个过程最后的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所有人都在争一些东西,但是这个过程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无可奈何了,到签约的时候是最后结果,不是说是主观地要去签这个失败的条约。李鸿章当时签《马关条约》是以他挨了一颗子弹为代价的,当时英国人评论说,中国到马关去谈判和约的时候一点本钱都没有。尽管当时倭国人说你签不签,你不签我就打你,你也可以判断说倭国人打了半年仗,他也很累,但是中国就更没有任何抵抗力量。当然在这个过程能不能做得更好一点呢?大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化三十年和倭国现代化三十年,为什么中国做得比倭国差。小过程是甲午战争双方的指挥作战,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差。李鸿章还有他自己的责任。 甲午失败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中国没有在这个改革中触及到体制的变化,它本质还是用一些材料去裱糊那个破房子,来维持那种旧的封建秩序。这种变化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的话,那种器物层面、物质层面的改变最终不能使得中国振兴起来,也不能使得中国在外来的那种危机当中寻找到自己的出路。而倭国抓住了一个根本,他的明治维新就是在世界十九世纪的动荡变化中学习西方从政治体制到现代科学知识、到教育,整个一整套的体制它都学过来了。在中国,当时那种封建的东西非常强烈,它只是在皮毛上学习,在物质层面、器物层面上的一种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区别。
本文档为【甲午海战是中国走向完全沦落的开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5-18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