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_基于_进口_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_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_基于_进口_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_张友国

举报
开通vip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_基于_进口_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_张友国 第 9卷第 4期 2010年 7月 经 济 学 (季 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 ol� 9, No� 4 July , 20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通信地址: 北京 市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电话: ( 010 ) 85195713; E�m ail : Zhyouguo@ cass� org� cn。本文为中国社会 科学院重点课题�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评估与政策研究� (编号: 0700000...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_基于_进口_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_张友国
第 9卷第 4期 2010年 7月 经 济 学 (季 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 ol� 9, No� 4 July , 20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通信地址: 北京 市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电话: ( 010 ) 85195713; E�m ail : Zhyouguo@ cass� org� cn。本文为中国社会 科学院重点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评估与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研究� (编号: 0700000470)的最终研究成果之 一。作者感谢两位评审人对本文的评论和富于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分析 张友国* 摘 ! 要 ! 本文基于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表估算了 1987 2007年中国的贸易含碳量及其部门分布和国别 (地区) 流向, 并通 过结构分解分析了六大因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2005 年以 来中国已经成为碳的净输出国。贸易含碳量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由贸 易规模的增长带来的, 不断降低的部门能源强度则是抑制其增加的 主要因素, 而进出口产品结构、投入结构、能源结构及碳排放系数 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 ! 关键词 ! 贸易, 碳排放, 投入 产出分析 一、引 ! ! 言 当前,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Wycko ff and Roop ( 1994) 指出, 随着 ∀京都议定书# 的签署, 有温室气体减排任务的国 家可能通过增加从无减排义务国家的商品进口, 并减少本国生产而完成自己 的减排任务。因而贸易的增加可能造成碳泄露 ( carbon leakage) , 并导致全球 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 90年 代中期以来, 有关贸易含碳量 ( carbon embodied in t rade) 的实证分析文献也 迅速增加, 如Wyckof f and Roop ( 1994)、A hmed and Wyckof f ( 2003) 对多 个国家贸易含碳量的研究, M achado ( 2001) 对巴西贸易含碳量的估计, Rheeh and Chung ( 2006) 对韩日双边贸易含碳量的分析。 在以往有关贸易含碳量的研究中, 投入 产出模型是最主要的分析工具, 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将碳排放与包括出口在内的最终需求结合起来, 并能充分 刻画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同时, 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单区域 投入 产出模型而不是多区域投入 产出模型展开的, 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研 究者的分析都是针对单个区域的贸易含碳量展开的, 而单区域模型更适合刻 128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画贸易对单个特定地区碳排放的影响, 多区域模型则更适合刻画贸易对多个 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此, 本文也采用单区域投入 产出模型来研究中国的贸 易含碳量。 1 从已有文献来看,似乎仅 Weber e t al� (2008)估计的结果表明, 1987 2005年中国的出口含碳量明显 低于进口节碳量。 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 排放量也急剧上升。而同时,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外向型 特征, 这已使中国成为公认的 �世界工厂�。因而近年来对中国的贸易含碳量 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也迅速增加。其中大部分文献1 的结果都表明中国已经成 为一个 �碳净输出国�, 即出口含碳量 ( carbon embodied in exports) 明显大 于进口含碳量 ( car bon embodied in imports) 或进口节碳量 ( carbon avo ided by imports)。 无论是假定进口商品与国产品的生产具有相同的技术, 还是采用对各国 碳排放强度的估计数据, Ahmed and Wyckoff ( 2003) 的估算都表明, 1997年 中国的出口含碳量要明显高于进口含碳量。Wang and Watson ( 2007) 发现, 2004年中国净出口的 CO 2为 1 109百万吨 ( MT )。根据 Pan et al� ( 2008) 的 估算, 2002年中国净出口的 CO 2为 623MT。姚愉芳等 ( 2008) 估计 2005年 中国的出口含碳量比进口节碳量多出 664 MT CO 2。齐晔等 ( 2008) 的保守估 计和乐观估计也都表明, 1997 2006 年中国是一个碳净输出国。而最近, Yan and Yang ( 2010) 的估计表明, 1997 2007年中国的出口含碳量相当于 当年中国碳排放量的 10� 03% 26� 54%, 而进口含碳量与之相比则只有 4� 04% ( 1997) 和 9� 05% ( 2007)。Lin and Sun ( 2010 ) 的估计也表明, 2005 年中国的出口含碳量为 3 357 MT CO2 , 明显大于进口节碳量 2 333 MT CO 2。! 已有的文献还表明,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所进行的双边贸易中, 中国也是 一个碳净输出国。Shui and Harriss ( 2006) 的估计表明, 中国经由出口向美 国输出的 CO 2从 1997年的 213MT 攀升至 2003年的 497 MT , 而美国向中国 输出的 CO2则很少。Li and Hew it t ( 2008) 发现, 2004 年中英贸易中, 中国 的出口含碳量为 186MT CO2 , 而英国的出口含碳量只有 2� 3 MT CO 2。王文 中和程永明 ( 2006) 以及 Liu et al� ( 2010) 发现, 在中日双边贸易中, 中国 的出口含碳量也远远高于日本。 值得指出的是, 目前大多数有关中国贸易含碳量估计的研究都是基于 (进口) 竞争型投入 产出表, 即区分了中间投入和最终需求中的国产品和进 口品的投入 产出表 (如表 1所示) 来估计中国的贸易含碳量的。这意味着大 部分实证研究都忽略了中间投入中进口对其结果的影响。不过, 也有少数研 究者如Weber et al� ( 2008)、姚愉芳等 ( 2008) 以及 Lin and Sun ( 2010) 采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289! 用了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表对中国贸易含碳量进行估计。 与Weber et al� ( 2008)、姚愉芳等 ( 2008) 以及 Lin and Sun ( 2010) 类 似, 本文对中国贸易含碳量的估计也是基于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表展 开的。然而, 与 Weber et al� ( 2008) 以及 Lin and Sun ( 2010) 不同的是, 本文区分了不同贸易方式下进口品的用途而他们似乎没有做这样的处理。与 姚愉芳等 ( 2008) 以及 Lin and Sun ( 2010) 不同的是, 本文的研究时期为 1987 2007年, 而他们只估计了 2005年中国的贸易含碳量。 还要指出的是, 在上述文献中, 仅 Yan and Yang ( 2010) 对中国贸易含 碳量的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不过, Yan and Yang ( 2010) 仅采用 1997年的 中国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来估计 1997 2007年中国各部门的 碳排放乘数及相应的贸易含碳量, 而没有充分利用其余年份 (包括 2002年、 2005年以及 2007年) 的投入 产出表, 因而他们仅区分了贸易规模、贸易结 构以及各部门碳排放乘数三种因素的变化对中国贸易含碳量的影响, 而不能 进一步将碳排放乘数细分为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中间投入产出技术等重 要政策变量。而识别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贸易含碳量的变化及形成 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此, 本文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入 产 出表的基础上编制了 1987 2007年中国的可比价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 出表, 利用这些表对贸易的碳排放影响进行了估计, 并对其变化进行了结构 分解 ( str uctural decomposit ion analysis, SDA)。 本文后续部分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单区域与多区域投入产出 模型的差异、本文采用的贸易含碳量估算模型和结构分解方法以及数据处理 过程; 第三部分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了实证分析的结果, 包括历年中国贸易含碳量的规模、 部门分布、主要国别 (地区) 流向、六大因素对贸易含碳量变化的影响以及 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 主要结合实证分析 的结果讨论了中国的贸易含碳量与碳排放责任、贸易增长模式和贸易格局的 关系, 并提出了控制贸易含碳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如引言中所述, 在有关贸易的环境影响研究中, 投入 产出模型是主流的 分析工具。受数据的限制, 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单区域投入 产出模型展开 的, 当然也有部分研究者编制了多区域的投入 产出模型来估算贸易含碳量 (如 Peter s and Hertw ich, 2006)。单区域的投入 产出模型一般假定进口品也 按本地区的技术生产, 因而这种模型更适合估算进口国通过进口所节约的本 地区的碳排放量 (进口节碳量)。而采用多区域的投入 产出模型时, 进口品 的碳排放影响根据原产地的技术估算, 此时估算的是进口品原产地为生产这 些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 (进口含碳量)。因此, 采用这两类模型所计算的进口 129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的碳排放影响具有不同的含义。总的来说, 多区域投入 产出模型能更准确地 估算贸易对全球或多个地区的碳排放所产生的影响, 而单区域投入 产出模型 则更适合评价贸易对单个地区的碳排放所产生的影响。因而, 与大多数同类 研究类似, 本文的研究也是基于单区域投入 产出模型展开的。 表 1! (进口)非竞争型经济 能源 环境投入产出简表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国内需求 出口 合计 进口 总产出 国产品中间投入 AdX Ydd Yed Yd X 进口品中间投入 AmX Ydm Yem Ym Xm 增加值 V 总投入 X 能源消费 FEX 碳排放 CFEX��� (一) 贸易含碳量的测度模型 投入 产出模型的核心是投入 产出系数矩阵 A, 它的每一列代表了一个经 济部门的投入 产出 �技术�。在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模型 (如表 1所 示) 中, A被拆分成两部分A d和 Am , 分别用来表示部门间产品投入要求中的 国产品和进口品技术系数, 即 A= Ad+ Am。假定整个经济系统包括 n个部门, 每个部门终端消耗的能源可划分为 g 种, 能源消耗与产出成比例 ( Copeland et al� , 2004)。则国产品的最终需求与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 Q之间的关系可 表述为 Q = Q(C, F, E, L, Yd) = CFELYd , (1) 其中, C是 1 ∃ g 阶行向量, 其元素 c k表示第 k 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F是 g ∃ n阶能源结构矩阵, 其元素 f rj表示部门 j 消耗的第 r 种能源占部门 j 消耗 的能源总量的比重; E是n ∃ n阶对角矩阵, 其对角元素 eii表示部门 i 的直接 产出能源强度; L= ( I- Ad ) - 1 , 就是 Leontief逆矩阵, 它反映了各个部门最 终使用对其他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情况; Yd为国产品最终需求向量。Yd可以 进一步拆分为 Yd = Ydd + Yed , (2) 其中, Ydd为国产品的国内需求向量, 包括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 Yed为出口 向量。 本文将出口引起的碳排放定义为出口含碳量。根据 (1) 式, 出口含碳量 可表述为 Q e = Qe (C, F, E, L, Yed ) = CFELYed . (3) 令 Se为n ∃ 1阶出口的产品结构矩阵, 其元素 sej表示来自行业 j 的国产品价值 在最终需求中的比重; y ed为国产品出口总量。则出口含碳量的估计式可进一 步表示为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291! Qe = Q e(C, F, E, L, Se, y ed ) = CFELSey ed . (4) ! ! 由于进口产品的间接消耗发生在国外, 而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有 差别, 这意味着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的碳密集程度是存在差异的。但受数据 限制, 一般的研究都普遍假设进口产品是进口国的技术生产的, 显然这与实 际情况有差异。不过, 如果把进口的环境影响理解为节约本国的能源消耗和 减少本国的污染排放, 则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合理的。因而, 令中国进口品 总量为 x m, 进口的产品结构向量为 Sm , 就可得到进口节碳量 (因进口而节约 的碳排放) Qm = Qm (C, F, E, L, Sm, x m) = CFELSmx m . (5) 它反映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为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在上述基础上, 本文定义净贸易含碳量为出口含碳量和进口节碳量的 差, 即 Q n = Q e- Qm. (6) ! ! 此外, 根据上述方法还可以估算各个部门的贸易含碳量以及中国同特定 国家 (地区) 的双边贸易含碳量。 (二) 贸易含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令第 t期的出口含碳量为Q e, t , 第 t- 1期的碳排放总量为 Qe, t- 1。两个时 期出口含碳量的变化为 �Qe= Qe, t - Q e, t- 1。则可根据 (4) 式对 �Qe进行增量 分解如下: �Q e = Qe (�C) + Qe( �F) + Qe ( �E) + Q e( �L) + Q e( �Se ) + Qe (�y ed ) . (7) 同理可根据 (5) 式对两个时期进口节碳量的变化 �Qm进行增量分解如下: �Qm = Qm ( �C) + Qm ( �F) + Qm( �E) + Qm ( �L) + Qm ( �Sm) + Qm (�x m ) , (8) 其中 �表示相应因素的变化。利用 (7) 式和 (8) 式便可识别各种因素变化 对出口含碳量和进口含碳量变化的影响。而需要指出的是, ( 7) 式和 (8) 式 的具体形式并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 and Los ( 1998) 证明, 如果一个变 量的变化由 n个因素决定, 那么从不同的因素开始分解将得到不同的分解方 程, 这意味着该变量的变化分解形式共有 n! 个。他们认为用上述 n! 个分解 方程中每个因素的变化对应变量影响的平均值来衡量该因素的变化对应变量 的影响是合理的 (关于此方法的详细描述见 Dietzenbacher and Los, 1998)。 本文按他们的方法计算了各因素对应变量的上述所有可能影响值, 并取它们 的均值来衡量各因素对应变量的影响。 (三) 数据处理 本文的数据处理与张友国 ( 2009)、Zhang ( 2009) 以及 Zhang ( 2010) 129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类似,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将中国国家统计局编制的 1987 2007年的投 2 由于 2000年的投入 产出表只有 17个部门,故本文未予采用。 3 要指出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987 1995年的投入 产出表中最终需求部分没有出口和进口列,只 有净出口列。本文根据李强和薛天栋( 1998)编制的可比价投入 产出表估计了出口与总产出的比例,并 用这些比值估计了 1987 1995年农业和第二产业各部门的出口和进口。同时,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 鉴#中∀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有关服务贸易数据和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中国服务贸易数据估计了各种 服务的出口和进口。 入 产出表2 转变为可比价格投入 产出表。考虑到经济数据与能源数据的匹配 性, 本文通过部门合并, 先将这些投入 产出表转化为 26个部门的投入 产出 表序列。3 然后, 本文采用双重平减 ( double def lation ) 方法 ( U nited Nat ions, 1999) 将这些表转化为以 2002年的价格为基准核算的可比价投入 产出表。所用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中的各种价格指数 和中国海关总署编制的 ∀中国对外贸易指数#。 二是将上述可比价投入 产出表转化为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表。 因为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所公布的投入 产出表中, 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实 际都是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的合成品。因而为了避免夸大各种最终使用的环 境影响, 需要使用区分了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的 (进口) 非竞争型投入 产出 表。不过, 本文没有像Weber et al� ( 2008) 那样直接按比例将进口从中间投 入和最终需求中分离出来, 而是采取如下方法: 首先, 本文分离出口中的进 口品价值, 即没有进入国内生产循环的、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仓储 转口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价值。其次将加工贸易进口设备、外商投资企业作 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以及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的价值主要归入固定资本 形成。然后将扣除了上述保税进口产品价值和设备类进口产品价值的其余进 口产品价值, 采取按比例拆分的方法分摊到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中 (不包括 出口)。此外, 本文将保税方式下进口的货物价值从进口中扣除, 以免夸大进 口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具体方法参见张友国 ( 2009)。 三是估计了各部门的碳排放数据。这一估计是根据历年 ∀中国能源统计 年鉴# 中公布的各行业所消耗的能源数据展开的, 所涉及的能源共有十九种 (如下文图 6所示)。估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燃料平均热值数据来自 ∀中国能 源统计年鉴 2008#; 碳排放系数主要来自 IPCC ( 1996) 和胡秀莲等 ( 2001)。 三、实证 分析 本部分报告了 1987 2007年中国总的贸易含碳量、分部门的贸易含碳 量、贸易含碳量的主要国别 (地区) 流向、六种因素对贸易含碳量变化的影 响, 并与已有研究进行了比较。如无特别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 本部分所有数据均为作者估 计, 相应图表则根据作者估计的数据绘制。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293! (一) 总贸易含碳量及其变化 如表 2所示, 伴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 1987 2007年中国的出口含碳量 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分阶段来看, 1987 2002 年, 出口含碳量从 66� 31百万吨碳当量 ( MT C) 增加至 205� 99 MTC, 增加了 139� 68 MT C, 年 均增长率为 7� 85%。而 2002 2005 年, 出口含碳量又增加了 216� 01 MT C, 从而达到 2005 年的 422� 01MT C, 年均增长率高达 27� 01%。不过, 2005 2007年出口含碳量只增加了 55� 57MTC, 年均增长率也只有 6� 38%。而随着 出口含碳量的持续增加, 出口含碳量在全国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也 不断上升, 从 1987年的 13� 99%上升到 2007 年的 32� 04%。由此可见, 出口 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目前出口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一 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表 2 ! 历年中国的贸易量(亿元)和贸易含碳量( MTC) 年份 出口 进口(亿元) 出口含碳量 进口节碳量 净贸易含碳量 1987 4 224. 94 ( 11. 82% ) 4 173. 92 ( 11. 68% ) 66. 31 (13. 99% ) 104. 12 ( 21. 97% ) - 37. 81 ( - 7. 98% ) 1990 5 798. 49 ( 14. 83% ) 4 276. 89 ( 10. 93% ) 97. 03 (18. 65% ) 103. 47 ( 19. 88% ) - 6. 43 ( - 1. 24% ) 1992 7 634. 12 ( 14. 98% ) 7 696. 95 ( 14. 83% ) 118. 58 ( 20. 31% ) 148. 85 ( 25. 50% ) - 30. 27 ( - 5. 19% ) 1995 10 351. 17 ( 14. 82% ) 13 987. 48 ( 20. 03% ) 156. 35 ( 20. 16% ) 255. 64 ( 32. 96% ) - 99. 28 ( - 12. 80% ) 1997 14 067. 91 ( 16. 72% ) 14 417. 20 ( 17. 13% ) 169. 07 ( 21. 01% ) 222. 00 ( 27. 59% ) - 52. 93 ( - 6. 58% ) 2002 30 562. 35 ( 21. 77% ) 25 380. 44 ( 18. 08% ) 205. 99 ( 25. 07% ) 207. 73 ( 25. 28% ) - 1. 73 ( - 0. 21% ) 2005 65 209. 66 ( 30. 19% ) 46 132. 18 ( 21. 36% ) 422. 01 ( 33. 59% ) 339. 57 ( 27. 03% ) 82. 44 ( 6. 56% ) 2007 88 052. 84 ( 30. 92% ) 48 564. 49 ( 17. 05% ) 477. 58 ( 32. 04% ) 278. 07 ( 18. 65% ) 199. 50 �� ( 13. 98% ) ! ! 注:表中结果据( 4)式和( 5)式计算。贸易量按第二部分的方法以 2002 年价格计算。第 2列和第 3 列括号内为贸易量与总需求的比值;第 4列至第 5 列括号内为各类含碳量与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的 比值。 在出口含碳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中国的进口节碳量总体上也随着进口的 增加而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这意味着进口使中国节约了大量的碳排放。其中, 1987 2002年进口节碳量从 104� 12 MTC 增加至 207� 73 MT C, 年均增加 4� 71%。2002 2005 年进口节碳量的增长速度也明显上升, 年均增加 17� 80%; 2005年进口节碳量达到整个研究时期的峰值 339� 57 MTC。不过 2005 2007年进口含碳量却以年均 9� 51% 的速度下降, 2007 年回落至 278� 07MTC。与此同时, 进口含碳量相当于全国生产部门碳排放的比重先从 129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1987年的21� 97%上升至 1995年的32� 96% ; 1997年至 2005年这一比重维持 在 25� 28% 27� 59%; 而后这 一比重明显 下降, 2007 年 降至最低值 ( 18� 65% )。 将出口含碳量与进口节碳量比较可知, 1987 2002年中国的出口含碳量 一直低于进口节碳量, 净贸易含碳量为负值。这意味着这几年中国的贸易含 碳量处于某种 �逆差� 状态, 或者说中国通过贸易总体上节约了碳排放。 1995年这一 �逆差� 达到峰值- 99� 28 MT C, 相当于生产部门碳排放的 - 12� 80%。不过, 由于出口含碳量的增长快于进口节碳量, 1995年以后上述 �逆差� 逐渐缩小。2002年出口含碳量与进口节碳量基本持平。2005年中国 的贸易含碳量已经由 �逆差� 变为 �顺差�。而且这一 �顺差� 值增长十分迅 速, 2007年时已经达到 164� 31 MT C, 相当于全国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 的 13� 98%。 (二) 贸易含碳量的部门分布及其变化 表 3显示了 1987 2007年分部门的出口含碳量。从三次产业的出口含碳 量来看, 在整个研究期内, 第二产业的出口含碳量始终远远超过第一和第三 产业的出口含碳量。1987年第二产业的出口含碳量为 56� 82MT C, 约占当年 出口含碳量的 85� 69%; 2007年达到 429� 54 MT C, 其份额也进一步上升至 89� 94%。第三产业的出口含碳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 从 1987 年的 6� 16MT C增加至 2007年的 46� 11MT C。不过其份额变化较小, 仅从 1987年 的 9� 28%上升至 2007年的 9� 65%。相对而言, 第一产业 (农业) 的出口含 碳量始终很小, 而且在整个研究期内有所下降 从 1987年的 3� 33 MT C下 降至 2007年的 1� 92MT C。其份额也相应地从 5� 02%下降至 0� 40%。 表 3 ! 1987 2007 年分部门的出口含碳量( MTC) 部门 1987 1990 1992 1995 1997 2002 2005 2007 第一产业 3. 33 3. 64 2. 64 2. 14 2. 03 1. 90 2. 02 1. 92 第二产业合计 56. 82 85. 75 105. 18 143. 93 147. 69 175. 72 376. 16 429. 54 ! 采掘业合计 5. 01 5. 35 4. 40 6. 37 4. 77 3. 94 5. 06 2. 95 ! 制造业合计 51. 81 80. 39 100. 77 136. 10 141. 89 170. 47 369. 24 423. 56 ! 电力、热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 0. 01 0. 01 0. 01 0. 51 0. 73 0. 50 0. 43 0. 40 ! 建筑业 0. 00 0. 00 0. 00 0. 95 0. 30 0. 81 1. 43 2. 63 第三产业合计 6. 16 7. 64 10. 76 10. 28 19. 35 28. 37 43. 83 46. 11 总计�� 66. 31 97. 03 118. 58 156. 35 169. 07 205. 99 422. 01 477. 58 ! ! 注:表中结果据( 4)式计算。 在整个研究期内, 第二产业的出口含碳量主要由制造业的出口含碳量构成。 1987年至 2007年制造业的出口含碳量从 51� 81MT C增加至 423� 56MTC, 其 在第二产业出口含碳量中的份额相应地从 91� 18%上升至 98� 61%。而采掘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295! 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的出口含碳量合计所占的份额则 从 1987年的 8� 82%下降至 2007年的 1� 39%。 制造业内,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含碳量从 1987年的 1� 67MT C增加至 2007年的 63� 02 MTC, 增加了 61� 35 MT C, 是 所有 26个细分部门中出口含碳量增幅最大的 (如图 1所示)。金属冶炼及压 延加工业的出口含碳量从 1987年的 5� 48 MT C增加至 2007年的 58� 88 MT C, 增幅为 53� 41MTC, 居其次。化学工业的出口含碳量从 1987年的 7� 88 MTC 增加至 2007年的 56� 09MTC, 增幅为 48� 21MT C, 位居第三。且 2007 年上 述三个部门的出口含碳量在 26个细分部门中也已依次位居前三。整个研究期 间, 出口含碳量增幅较大的部门还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39� 92MTC)、 纺织业 ( 37� 01 MT C)、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 ( 25� 49 MT C) 和金属制品业 ( 22� 67MTC)。 图 1! 1987 2007年分部门的出口含碳量 在整个研究期内, 进口节碳量的部门构成与出口含碳量非常类似, 也主 要来自第二产业的进口节碳量, 而其中又以制造业的进口节碳量为主 (如表 4 所示)。制造业中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 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进口节碳量在整个研究期内一直位居 26个细分部门 进口节碳量的前列, 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如图 2所示)。这与出口含碳量的 部门构成也比较类似。 不过, 制造业的进口节碳量与制造业的出口含碳量在变化上有所不同。 如前所述, 制造业的出口含碳量在整个研究期内持续增加, 而制造业的进口 节碳量在经历了 1987 2005年的持续增加后, 在 2005 2007年间出现较明显 129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表 4 ! 1987 2007 年分部门的进口节碳量( MTC) 部门 1987 1990 1992 1995 1997 2002 2005 2007 第一产业 1. 25 1. 32 1. 15 3. 01 1. 81 2. 64 5. 01 5. 41 第二产业合计 102. 59 101. 52 138. 82 244. 35 215. 67 197. 31 309. 79 253. 91 ! 采掘业合计 1. 32 2. 11 2. 75 6. 53 9. 42 14. 22 16. 38 35. 34 ! 制造业合计 101. 11 99. 18 135. 60 236. 78 205. 62 182. 36 292. 34 217. 04 ! 电力、热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 0. 16 0. 24 0. 47 0. 04 0. 00 0. 10 0. 17 0. 11 ! 建筑业 0. 00 0. 00 0. 00 1. 00 0. 62 0. 62 0. 89 1. 42 第三产业合计 0. 28 0. 63 8. 88 8. 28 4. 52 7. 78 24. 77 18. 75 总计�� 104. 12 103. 47 148. 85 255. 64 222. 00 207. 73 339. 57 278. 07 ! ! 注:表中结果据( 5)式计算。 图 2! 1987 2007年分部门的出口含碳量 的下降, 并直接导致第二产业的进口节碳量乃至进口节碳总量在此期间显著 下降。而且, 1987 2002年制造业的进口节碳量一直高于制造业的出口含碳 量, 但在 2005 2007年却低于后者。这可以作为中国的贸易含碳量在前一时 期一直为 �逆差� 而在后一时期变为 �顺差� 的一个初步解释。 (三) 中国贸易含碳量的主要国别 (地区) 流向 4 由于缺少中国与不同国家的服务贸易额数据,因而未能估算分国别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含碳量。 ! !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的贸易含碳量, 本文还按第二部分介绍的方法估 算了 2002 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 (地区) 的货物贸易对中国碳排放 的影响4 , 以揭示中国贸易含碳量的主要国别 (地区) 流向。本文主要根据历 年 ∀中国统计年鉴# 公布的 �我国同各国 (地区) 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 选 择这几年中同中国的海关进出口总额居前十位的国家 (地区)。总的来看,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297! 2002 2007年中国的主要出口国 (地区) 与进口国 (地区) 具有较大的重合 性, 其中大部分与中国同属亚太地区或比邻 (如表 5所示)。在这几年中, 中 国向前十位出口国 (地区) 出口的货物额占总出口货物额的份额依次为: 73� 55%、69� 59%和 63� 98%, 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中国从前十位进口国 (地 区) 进口的货物额占总进口货物额的份额依次为: 69� 47%、62� 72% 和 60� 00%, 也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的货物出口目的国 (地区) 和 进口国 (地区) 都有所分散。这是中国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的结果, 有利于 降低中国的贸易风险。 表 5 ! 2002 2007 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货物贸易含碳量( MTC) 向主要出口国(地区)出口货物产生的碳排放( MTC) 从主要进口国(地区)进口货物所节约的碳排放(MTC) 出口地 2002 2005 2007 进口地 2002 2005 2007 美国 29. 29 ( 14. 22% ) 60. 58 ( 14. 36% ) 84. 39 ( 17. 67% ) 日本 32. 46 ( 15. 63% ) 45. 56 ( 13. 42% ) 41. 08 ( 14. 77% ) 中国香港 26. 61 ( 12. 92% ) 42. 16 ( 9. 99% ) 47. 04 ( 9. 85%) 中国台湾 24. 29 ( 11. 70% ) 33. 63 ( 9. 90% ) 26. 72 ( 9. 61% ) 日本 23. 26 ( 11. 29% ) 34. 89 ( 8. 27% ) 35. 98 ( 7. 53%) 韩国 18. 72 ( 9. 01% ) 35. 37 ( 10. 42% ) 26. 77 ( 9. 63% ) 韩国 8. 13 ( 3. 95% ) 17. 10 ( 4. 05% ) 23. 08 ( 4. 83%) 美国 15. 08 ( 7. 26% ) 21. 47 ( 6. 32% ) 20. 36 ( 7. 32% ) 德国 4. 99 ( 2. 42% ) 11. 23 ( 2. 66% ) 15. 72 ( 3. 29%) 德国 8. 94 ( 4. 30% ) 12. 87 ( 3. 79% ) 15. 51 ( 5. 58% ) 荷兰 3. 84 ( 1. 86% ) 9. 10 ( 2. 16% ) 11. 97 ( 2. 51%) 马来西亚 4. 56 ( 2. 19% ) 6. 15 ( 1. 81% ) 5. 83 ( 2. 10% ) 英国 3. 94 ( 1. 91% ) 7. 66 ( 1. 82% ) 12. 69 ( 2. 66%) 俄罗斯 6. 70 ( 3. 22% ) 8. 86 ( 2. 61% ) 5. 13 ( 1. 85% ) 新加坡 3. 20 ( 1. 55% ) 6. 15 ( 1. 46% ) 8. 85 ( 1. 85% ) 澳大利亚 4. 73 ( 2. 28% ) 9. 08 ( 2. 67% ) 7. 72 ( 2. 78% ) 中国台湾 3. 45 ( 1. 68% ) 7. 64 ( 1. 81% ) 8. 53 ( 1. 79% ) 中国香港 5. 64 ( 2. 71% ) 5. 29 ( 1. 56% ) 5. 04 ( 1. 81% ) 马来西亚 1. 97 ( 0. 96% ) 3. 98 ( 0. 94% ) 5. 47 ( 1. 14% ) 新加坡 4. 37 ( 2. 10% ) 6. 09 ( 1. 79% ) 4. 13 ( 1. 49% ) 俄罗斯 1. 37 ( 0. 66% ) 4. 70 ( 1. 11% ) 10. 59 ( 2. 22%) 泰国 3. 48 ( 1. 67% ) 5. 20 ( 1. 53% ) 5. 26 ( 1. 89% ) 印度 1. 69 ( 0. 82% ) 4. 46 ( 1. 06% ) 9. 42 ( 1. 97% ) 菲律宾 1. 27 ( 0. 61% ) 3. 43 ( 1. 01% ) 5. 21 ( 1. 87% ) 合计 111. 74 ( 54. 24% ) 209. 65 ( 49. 69% ) 273. 73 ( 57. 31% ) 合计 130. 24 ( 62. 68% ) 193. 00 ( 56. 83% ) 168. 76 �� ( 60. 70% ) ! ! 注:表中结果据( 4)式和( 5)式计算。括号中为中国与主要伙伴国的双边贸易中货物出口含碳量 (进 口节碳量)占当年总出口含碳量(进口节碳量)的份额。它们占总货物出口含碳量(进口节碳量)即第一和 第二产业合计的出口含碳量(进口节碳量)的份额要更高。例如, 2002 2005年中国向主要出口国 (地 区)出口货物产生的碳排放占总货物出口含碳量的份额依次为 62� 91%、55� 44%和 63� 44% ;而从主要进 口国(地区)进口货物所节约的碳排放占总货物进口节碳量的份额依次为 65� 14%、61� 31%和 65� 08%。 表 5显示了 2002 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 (地区) 的货物贸易含 碳量。这一期间, 美国始终是这些中国出口货物含碳量的最大接收者。中国 129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出口到美国的货物的含碳量在这一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为 23� 57%, 其在中国出 口含碳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从 14� 22%升至 17� 67%。其他比较重要的接收者 还有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和英国。而中国出口到俄罗斯和印 度的货物含碳量则是增长速度最快的, 2007年时它们已经超过了中国出口到 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的货物含碳量。2002 2007年中国出口到上述 1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 (地区) 的货物含碳量从 111� 74 MT C 持续增加至 273� 73 MTC, 而它们的合计占中国出口含碳量的份额也从 54� 24% 上升 至 57� 31%。 另一方面, 2002 2007年中国从 11个主要进口国 (地区) 进口的货物节 碳量从 130� 24MTC 增加至 168� 76MT C, 但其占中国总进口节碳量的份额却 略有下降, 从 62� 68%下降至 60� 70%。在这些国家 (地区) 中, 日本一直是 中国进口货物的主要来源地, 相应的进口货物节碳量也一直位居第一, 在中 国总进口含碳量中的份额稳定在 14� 00%左右。中国内地从中国台湾、韩国、 美国和德国进口货物的节碳量也在总进口含碳量中占据比较显著的份额, 2007年它们的份额都在 5� 50%以上。中国从余下的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国 (地 区) 进口货物的节碳量在总进口含碳量中占据的份额相对较小: 其中从马来 西亚、俄罗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进口货物的节碳量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 而从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进口货物的节碳量所占的份额有所上升。 (四) 贸易含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为了进一步理解中国贸易含碳量的变化, 本文分别根据 ( 7) 式和 ( 8) 式对中国的出口含碳量和进口节碳量的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需要说明的是, 通过结构分解得到的特定因素对贸易含碳量的影响应当理解为, 当其他因素 不变时该因素的变化对贸易含碳量的影响。 1� 出口含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表 6显示了各种因素对出口含碳量变化的影响。在整个研究阶段及分阶 段中, 出口含碳量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由出口总量的迅猛增长引起的。按 2002 年价格, 1987 年中国的出口总量为 4 224� 94 亿元, 2007 年时达到 88 052� 84亿元, 增长了 18� 84倍。出口总量的增长使出口含碳量在此期间增 加了 669� 96 MT C, 相当于 1987年出口含碳量的 10� 10倍。 而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是中国长期实施的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和经济发 展战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的经济建设面临着资金匮乏、技术 落后的困难局面, 国内消费能力也很有限。为了解决这些困难, 中国充分实 施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战略, 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措 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主要依靠本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从而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这种以出口为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299! 导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发展战略与日本和 � 亚洲四小龙�5 在 经济腾飞时期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颇为类似。 5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 尤其是 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下简称 �入世�) 以后, 中国的 出口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出口潜能迅速释放。因而入世初期 ( 2002 2005年) 中国出口加速增长。这就是前文所述中国出口含碳量的增加幅度和 增加速度在此期间骤然上升的根本原因。不过, 随着大部分出口潜能的迅速 释放, 进一步释放出口潜能的难度也势必增加, 于是 2005 2007年出口的速 度有所回落, 而出口含碳量的增速也相应大幅放缓。由此可见, 入世这一变 革对中国出口含碳量所产生的冲击似乎也符合 �边际效益� 递减的规律。 表 6! 出口含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MT C) 时期 影响因素出口总量 出口产品结构 投入结构 能源强度 能源结构 碳排放系数 合计 1987 1990 25. 71 ! 8. 56 ! 8. 77 - 13. 22 ! 0. 65 ! 0. 25 30. 72 1990 1992 29. 77 3. 18 3. 09 - 14. 56 - 0. 03 0. 10 21. 54 1992 1995 41. 89 3. 25 - 2. 75 - 3. 93 - 0. 57 - 0. 12 37. 78 1995 1997 50. 71 - 3. 59 - 6. 19 - 28. 04 0. 00 - 0. 17 12. 71 1997 2002 155. 29 - 8. 88 - 13. 08 - 94. 97 - 1. 74 0. 31 36. 92 2002 2005 230. 16 3. 80 1. 36 - 21. 00 1. 43 0. 25 216. 01 2005 2007 136. 43 22. 88 - 2. 75 - 101. 50 0. 12 0. 38 55. 57 1987 ��� 2007 669. 96 29. 20 - 11. 55 - 277. 22 - 0. 14 1. 00 411. 25 ! ! 注:分阶段的分解结果是根据( 7)式估计得到的。整个研究时期的分解结果由各分阶段的结果累加 得到的。当然整个研究时期的分解结果也可以根据( 7)式估计得到,但结果会有差异,而本文也未采取这 种方法。 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也使出口含碳量在整个研究时期有所增加。1987 2007年出口产品中有 12个部门的产品份额有所上升, 份额上升最突出的是以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 品。不过, 一些能源密集型部门 (如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的产品份额总体上也有所增加。余下的 14个部门的产品 份额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主要包括农产品、 食品制造及烟草以及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 及资源密集型产品 (各类矿产 品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及煤气加工品) 的份额 下降比较明显 (如图 3所示)。结果, 上述出口结构的变化使中国的出口含碳 量增加了 29� 20MT C。不过, 分阶段来看, 在 1995 1997年以及1997 2002 年这两个分阶段中出口结构的变化是有利于减少出口含碳量的。 投入结构的变化使出口含碳量在整个研究时期有所下降。在整个研究期 内, 中间投入中农产品的份额下降最为显著, 石油加工、炼焦、核燃料及煤 气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品的份额也有较明显的下降 (如图 4所 130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图 3 ! 1987 2007 年中国出口中各类产品的份额 ( % ) 示) , 而各类机械产品、化学工业品的份额则明显上升。这样的投入结构变化 主要反映了中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并最终使中国的出口含碳量 减少了 11� 55 MT C。而分阶段来看, 投入结构变化的减碳效应主要发生在 1992 2002年的各分阶段 (尤其是 1997 2002年) 以及 2005 2007年, 而 在其余三个分阶段中投入结构的变化导致出口含碳量有所增加。 图 4 ! 1987 2007 年中间投入中各类产品的份额 ( % ) 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的显著下降 (如图 5所示) 是抑制出口含碳量增加的 最重要的因素。它导致出口含碳量在整个研究期内下降了 277� 22MTC, 相当 于出口规模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的 41� 40%。这意味着中国长期致力于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的努力已经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分阶段来看, 生产部门 能源强度的变化并不总是十分有效地抵消出口规模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例如, 第 4 期 张友国: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 1301! 图 5 ! 1987 2007 年各部门的能源强度 (吨标煤/万元) 1992 1995年以及 2002 2005年其影响都不到后者的 1/ 10。不过可喜的是, 2005 2007年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使出口含碳量减少了 101� 50 MT C, 相当于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的 74� 40% , 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远远超 过其他阶段。这说明 2006年以来中国大力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已经发挥了十 分积极的作用。 生产部门能源结构的变化总体上也有利于减少出口含碳量, 只不过其影 响甚微, 只有 0� 14MTC。在整个研究期内, 生产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的变 化主要表现为电力对原煤的替代 (如图 6 所示) : 原煤的份额从 1987 年的 40� 12%降至 2007年的 15� 82% , 绝对降幅为 24� 30% ; 电力的份额则相应从 22� 53%上升至 39� 04%。此外, 焦炭、柴油的份额有较明显的增加, 而原油 和燃料油的份额有较明显下降。不过这些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参见 IPCC, 1996) 相互比较接近, 因而能源结构变化对出口含碳量的影响比较有限。 图 6! 1987年和 2007 年生产部门能源消费中各种能源的份额 ( % ) 130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9 卷 6 而根据本文的假定,其他终端消费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不随时间变化。 ! ! 碳排放系数的变化使出口含碳量在整个研究期内增加了 1� 00MTC。而碳 排放系数之所以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电力和热力这两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会变 化, 因为发电和发热的能源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如图 7所示) 6。在整个研 究期间, 发电和发热所消耗的能源中原煤始终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且其份额 持续上升。而碳排放系数较低的燃料油和不会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和核 电的份额则相应持续下降。因此, 这样的能源结构变化导致电力和热力的碳 排放系数上升, 并进而引起出口含碳量的增加。不过, 在 1992 1995年以及 1995 1997年这两个分阶段中, 碳排放系数使出口含碳量微弱下降。 图 7 ! 发电和发热所消耗的能源的构成 ( % ) 2� 进口节碳量变化的结构分解 对进口节碳量变化进行分解得到的结果 (如表 7 所示
本文档为【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_基于_进口_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_张友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455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5-13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