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行为学(教育) 组织理论 基本内容

组织行为学(教育) 组织理论 基本内容

举报
开通vip

组织行为学(教育) 组织理论 基本内容                  基 本 内 容     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而学校是社会专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组织理论通常是一些有关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想。第一种是以关心工作和关心从事该工作的人的假设,即古典的组织理论或传统组织理论;第二种是具有不同的关心工作和人的设想,但都以人为中心,被称为行为组织理论或新古典组织理论;第三种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组织,称为权变方法或现代组织理论。  ...

组织行为学(教育) 组织理论 基本内容
                  基 本 内 容     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而学校是社会专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组织理论通常是一些有关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想。第一种是以关心工作和关心从事该工作的人的假设,即古典的组织理论或传统组织理论;第二种是具有不同的关心工作和人的设想,但都以人为中心,被称为行为组织理论或新古典组织理论;第三种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组织,称为权变方法或现代组织理论。   在现代社会里组织结构与员工绩效、工作满意度之间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关系。而且并非每一个人都喜欢有机机构带来的自由和灵活性。有些人在机械结构中,也就是工作任务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程度很高,且比较明确时,绩效最高,工作满意也最佳。因此我们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对教师行为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教师对组织专业化、管理跨度和集权程度的喜好方面得到验证。   工作设计也是一种激励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工作设计,有助于管理者设计出可以增强教师激励水平的工作。因为富有激励智能的工作有助于增强教师对工作要素的控制感,所以自主性较高、反馈机制良好的工作,对于那些渴望对工作有较大控制权的教师来讲,可以增强他们的满意度。值得注意的是,对工作特性的认识对教师积极性的影响也许比特性本身更大,但需要向教师提供这类暗示。   工作压力本身的存在并不意昧着工作绩效的降低。压力感对教师绩效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敏锐性、反应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工作绩效提高。但经受高水平的压力感,或持续时间过长的中等水平压力感,会使教师绩效降低。压力感对于教师满意度的影响并不直接,虽然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教师提高绩效,但他们仍然以为这种压力感令人不快。学校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校同事的工作压力,从而为设置适度的压力、有效缓解过度的压力、达到压力和学校工作绩效的最佳结合点作充分的准备。   一个人要有点精神,一个组织更要有点精神。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由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构成的组织文化,包含了组织的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组织目标、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组织情感等内容,无形地在组织中发挥着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创新和辐射等作用。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文化。学校应该努力从物质、精神、规范方面营造特色而富有生机的学校文化。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的。所以,组织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组织所处的内在与外在的客观条件。学校领导者应该认真分析学校内、外环境中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种因素,顺应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学校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并在可能条件下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拓展外部环境(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出发,努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学 习  重  点 辅  导    1、学校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学校是社会专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其目的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适当的身心发展环境,使其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成功地参与社会生活。   学校组织的归属    借用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尼的三种组织分类——规范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我们对学校组织的定位如下:学校跟教会、医院等一起,首先属于规范性组织。学校之所以是一种规范性组织,原因有二:    其一,学校主要通过态度、价值、理想等各种规范,赢得学校组织成员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来共同完成学校的教学和育人活动。而其他的强制性组织或功利性组织有可能是通过胁迫行为或物质刺激使成员产生行为。如监狱、企业。    其二,在学校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学校成员的行为是主动的,只有在充分发挥学校成员各方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才能共同更好地达成学校组织目标。而其他组织成员的行为可能是被动的,如监狱。    2、组织的要素是什么?    所有正式组织不论其级别和规模差别多大,均包含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和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   学校组织的要素有开办学校的四要素和认定良好学校组织的七要素之说。    3、什么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按有关规定确定组织成员的关系,明确各自的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与权利、义务的一种群体机构。    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关系为非官方规定的;在自发的基础上为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有意或无意形成一种不定型的组织。   4、学校组织的特点   (1)学校组织是一个松散结合系统; 任何一个学校组织都可以分为学校行政系统、学校教学系统、学校后勤保障系统三部分。    就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行政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而言,都具有鲜明的科层性,体现在:有明确的分工、有鲜明的权力等级关系、有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严明的上对下的控制。    学校教学系统是学校组织的主体,学校教学系统却具有松散结合性。具体体现在:    学校教学系统具有自身教学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原因在于:    其一,学校教学系统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育人。    其二,每一位专业化的教师在其专业范围内从事着高度个性化的工作,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学工作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创造性。因而,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实行严密的、统一要求的、落实到分秒和每一处的监控。    并且,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强调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利。即教师在课堂上、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有如下专业权利: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评估、教学反馈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推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各异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各异的指导,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研究和探索。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探究性、灵活性、多元性。此外,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行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也越来越强调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创造性地选择、开发教学资源。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学校教学系统具有松散结合性,这种特性进而从整体上决定了学校组织的松散结合性。    如果把马克思·韦伯所构想的理想科层制不加区分地应用到学校管理的所有领域,则意味着:在学校层层管制的等级权力体系下,下级教师受到数级领导的绝对控制和监督,教师必须遵循繁文缛节式的规章制度,这样,教师的教学时间被含大量公事程序的管理时间挤占,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质量势必下滑。    正是基于学校组织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系统,因而学校管理应该注意如下方面:    对学校教学系统的教师的管理,应该破除严格的科层管理,给与教师充分的专业权利和教学自主权,尊重教师在工作时间上的弹性特征,不要求坐班制。而对学校行政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的人员,可以实行统一管理和严格要求,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工作分工和工作流程全程为教学系统提供充分的服务。   (2)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   学校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经济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系统。教师的工作除了受经济因素的驱动和由职业道德带来的职业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驱使外,更多要靠人本关怀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激励。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我们知道教师很重视高级心理需求的满足,教师有强烈的自尊、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和荣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教师的工作才会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即教师这些高级需要的满足对其工作本身是一种极大的激励。而教师这些高级心理需要的满足要靠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本关怀、学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本关怀的氛围来实现。    所以,我们说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学校应该营造组织成员(上下级、同级同事间)相互关心、尊重的组织氛围,实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   (3)学校组织是一个有多重目标的组织;   其一,从学校组织的不同影响主体来说,学校组织是在政府或其他教育投资者、学生家长、教育理论家等多方影响下的具有多重组织目标的组织。政府更多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对学校提出目标要求;其他教育投资者更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对学校提出期望;学生家长往往更多会从未来就业的角度对学校提出要求;教育理论家会从某种教育理想出发来要求学校。这些要求往往会存在不一致现象,导致学校组织目标的内在矛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多重学校目标的反映。正是因为这些多重期望,使得学校组织的变革将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道路。    其二,从学校组织的功能来说,学校组织的不同功能带来了其多重的组织目标。学校既有育人功能,又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学校应该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体现了学校组织任务的复杂性。    其三,就单从育人功能而言,学校组织的育人目标也是多重的。学校在育人方面具有学力保障和成长保障双重目标,即既要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又要使其有一定的生存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群、心”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是学校育人目标多维性的具体表现。   总之,从学校组织内部系统的剖析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组织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组织的特点;从学校组织的教职员工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的特点;从学校组织的任务、目标来看,学校组织是一个受到多重影响的、具有多重目标的组织。    5、学校组织的功能   学校组织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就育人方面的功能而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体现在:学校要使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生存”;学校要帮助完成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使其逐步获得各种社会规范,培养其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目前所偿的素质教育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文化方面的功能而言,学校要传承和创造文化。具体体现在:学校首先是一个文化传承的组织,把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传递给学生个体。此外,现在越来越强调学校的知识、文化创新功能。   就中小学而言,相应发挥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在传承文化精华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中小学生创造知识和文化的能力”的功能。    6、现代权变组织理论   在现代组织理论中有一种权变理论,它认为不能用单一的模型来解决所有组织设计问题,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有最大成功可能的方案。因而使其有别于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组织理论和系统理论。   它强调组织的多变性,并力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着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的发展情况。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出最合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它注重实践,鼓励人们应用各种不同的模型,包括古典的和现代的,只要这种模型能适合环境情况就行。于是在服从组织的总目标下,同一组织的各个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组织设计,完成各自的目标。   可见,权变观念实质上就是主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找出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权变理论要求依照工作的性质和人员的特殊要求,来确定组织的模式,使任务、人员和组织彼此相适应。    7、五项修炼是什么?    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②追求自我超越。    ③改善心智模式。    ④建立共同远景目标。    ⑤开展团队学习。    要进行这五项修炼,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   8、判断学习型组织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   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9、组织结构的概念    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确立的相关形态。如果从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来看,组织结构是组织将它的工作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并且在这些任务当中实现合作的方式。    10、组织设计的概念    组织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的而实际探索应该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即一种由管理机制决定的、用以帮助达到组织目标的有关信息沟通、权力、责任、利益和正规体制。   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工作效率。    案例 6-1 温 州 某 民 办 学 校 的 管 理 体 系   温州某民办学校建立了条块结合的管理运行网络。执行校长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下设两室四部——校长办公室、教科室、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后勤部。校办协助执行校长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部室工作;教科室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为执行校长实施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协助执行校长主持本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后勤部负责全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各部下设若干相应的处和室。他们认为这种管理方式职责明确、功能具体。   学校自1996年创办至今,制定了80多项规章制度,其中涉及教职工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各40余项。该校认为,这些规章制度可以注重职责到人、管理到位、层层监督。   思 考 题:分析这个学校的组织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参考答案提示:   这是典型的科层制管理体系。机构臃肿、层级多而鲜明、规章制度冗杂。   这样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设计势必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障碍,例如,学校内部信息沟通慢而复杂,学校组织应变能力不强;教科室和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平级设置容易出现工作多头指挥状况;学校组织束缚教师工作手脚、压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适应学校组织扁平化的发展趋势。改进建议:建立扁平式学校组织(含义、要求、优势)。   由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有效的组织设计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因而组织设计也就非常重要了。   11、权变组织设计的基本因素    最基本的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   “7S"理论提出七个权变因素,即指:战略、技术、结构、制度、作风、人员和共同的价值观。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即要考虑战略与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的硬件,又要考虑人员、作风、价值观等类型的软件。    12、权变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权变组织结构理论将系统论的观点引进,认为组织是一种社会有机体的开放体系,它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立和维持自身的工作流程,从而保持组织的功能与社会环境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开放组织体系是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的不断循环过程。    建立一个开放体系的组织机构,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目标明确、功能齐全、政企分开。任何组织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检验一个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和科学的一个标准。一个组织机构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必须具有决策、执行、咨询、沟通、监督等功能。而要给经济组织松绑放权,就必须实行政企分开。   第二,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第三,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任何组织一定要因事调职、因职设人,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上述要求。   第四,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五,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   第六,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如果我们认真执行这些原则,就可以改变目前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良现象。    进行权变组织设计的总体程序通常包括六个基本步骤:   第一,以人为本,确定各级机构的目标。   第二,进行管理业务流程的总体设计。   第三,设置管理岗位。   第四,规定管理岗位内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第五,配置岗位人员。确定每个岗位配置人员量和质的要求,可用岗位人员配置一览表明示。   第六,设置管理机构,确定管理机构的形式,划分管理岗位,绘制组织图,编制说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13、“战略-结构”组织设计原则    组织理论专家钱德勒在六十年代根据对美国70多家最大的企业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关系原则,即组织的结构要服从于组织的发展战略。当一个组织,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有效地运用它的资源时,必须改变它的发展战略。新的战略应导致内部结构的改革,否则战略将归于无效。    14、组织结构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其新的特点   组织结构的设计从直线型、职能型结构开始到现在,经过了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和委员会等形式组织结构的演变,为了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又发展了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如项目组织设计、团队结构模式、虚拟公司模式和自由型结构等,并给组织结构赋予了扁平化、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等一些新的特点。   15、学校组织的常见结构模式有哪些?    常见的学校组织结构模式有“直线型学校组织、职能型学校组织、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事业部型学校组织”。其中,最常见的是“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    (一)直线型学校组织    直线型学校是一种简单垂直领导的学校组织。直线型学校中各种职位直线垂直排列,具体体现为:校长、副校长统一指挥、集中领导各教研组、共青团、少先队、后勤等部门。学校没有在管理层设教务处、学生处、政教处、科研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直线型学校组织结构模式简单,统一指挥、集中领导。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学校。    (二)职能型学校组织    职能型学校是强调专业化领导的学校组织。在学校管理层中设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或学生处)等职能机构。各职能机构各施其职、地位平等。在其职能范围内,不仅可以直接指挥下级单位的工作,而且可以指挥、监督同级其他职能机构的工作。这种学校组织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基层组织如班级受到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多重指挥,这种多重指挥难免出现冲突。   (三)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    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综合了直线型学校组织统一指挥和职能型学校组织发挥专业部门优势进行管理的优点。 该组织在学校复杂业务的直线部门下设相应的职能部门,作为对该直线部门的参谋,实行直线部门统一指挥和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和职能型组织不同之处在于,职能部门无权直接向下级单位发号施令,只能对其进行业务指导。下级单位最终听从直线部门的直接领导。    (四)事业部型学校组织    这是一种典型的用分权形式来管理学校的组织形式。如在学校总组织下幼儿园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等事业部,各事业部享有具体的经营管理权,学校总组织保留财务预算、人事任免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调动各事业部的办学积极性,为各事业部培养全面的学校管理人才;但是各事业部存在重复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情况,造成学校管理成本增高,同时易于滋生本位主义,忽视学校的整体利益。事业部型学校一般是那些规模较大,有复合教学业务(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或有跨地区教学业务的学校。   16、学校组织结构有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一)扁平化学校    未来对学校的要求集中体现在:要求学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求学校注重人文关怀和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未来的学校组织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所谓扁平化学校,就是指管理跨度大而管理层次少的学校组织。扁平化学校,可以说是一种控制权力分散、信息纵向流动通畅的学校组织。    扁平化学校客观上要求:学校管理者学会在分权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学校管理人员应该进行观念、角色转换,从严密的监控者转变为指导者、建议者;充分调动下级人员参加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扁平化学校的优势如下:通过学校管理层次的减少,使得信息在学校内部得以更快地传递;也能缩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充分尊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行民主参与制管理,容易形成学校群体的默契。总之,通过信息的更快流动,学校成员之间的默契,使得学校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应对自如。   (二)虚拟学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和教学、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时空分离与互动,招生、教学、考试等办学环节基于网络的虚拟学校渐渐成为现实。    但虚拟学校只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对传统学校组织的一种补充。传统学校的许多优势是虚拟学校所不能相比的,如:师生面对面的情感、道德理念、知识与思维方式的交流;师生共同学习的一系列社会心理效应。    17、压力的概念    压力,即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18、压力对行为的影响    压力对行为影响包括:工作绩效降低、缺勤率高、工伤事故率高、有冲动性行为、以及难于沟通等。    压力来源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19、学校组织中的工作压力    关于学校组织中的工作压力,目前主要有教师工作压力研究和校长工作压力研究。对教师压力的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教师工作压力的缓解等等。对校长工作压力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    我国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教师,随着学历和职称的不断增高,教师压力越大。压力较大的集中在41-45岁、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的教师。那么,教师工作压力到底来自哪些方面呢?    (一)制度方面: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拖欠教师工资;教师流动困难;缺乏民主决策的机制等。    (二)教学方面:班级规模太大,难以因材施教;教学辅助资源缺乏;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升学导向严重等。    (三)育人方面:学生问题行为越来越多。    (四)人际关系方面:专制的校领导、拉帮结队的教师、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家长都会给教师带来压力。   (五)生活方面:生活待遇低、家庭和事业的冲突等。    学校应着力从这些压力源入手,试图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建设利于教师流动和利于学校筹措教育资金的制度,建立教师民主参与决策的制度,建立良好的学校组织气候,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增强教师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等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20、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运动员和销售经理都可以利用压力的积极影响而取得最优的成绩,可城市大医院急救室的医护人员常常因忙于病人的生死而麻木,并导致绩效水平下降。可见没有哪一方面压力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能比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更明显的了。   压力从低到高的变化对工作绩效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不警惕,没有挑战性,工作绩效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压力达到中等水平时,它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机体的反应能力,就能改善工作绩效水平;这时候个体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更快,并且个体也更加具有工作热情。   对任何工作任务来说,均存在一个最优的压力水平,过了这个点后工作绩效就开始变坏,在超过压力水平的情况下,职工会过份焦虑从而影响他们取得好的工作绩效。   21、应付压力的措施与方法是什么呢?    对付压力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    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     (1)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2)深肌肉放松法     (3)精神放松法     (4)快速放松法   22、教师工作压力的缓解   (1)、从制度建设方面考虑;   (2)、从人际关系建设方面考虑;   (3)、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做好社会支持工作;   (5)、教师自身善于调节。   23、校长工作压力及应对   根据有关研究,目前校长工作压力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整体上来说,校长感受到的外部压力因素更大,校长目前囿于对学校外部束缚因素的考虑,尚未来得及考虑自身在教育理论水平、管理实践经验、创造性工作能力方面的发展。   (二)、将教师因素考虑在办学经费因素之后,反映了校长仍然停留在以财管理为中心的阶段,尚未认识到教师人力资本的挖掘和运用对学校组织的重大意义。   (三)、校长囿于学校琐碎事务,没有来得及将学校办学特色、校风和办学战略的考虑排上议事日程。   校长工作压力的应对建议   (一)、教育行政机关方面;   (1)、为校长提供压力应对策略,舒缓校长的工作压力;   (2)、充实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育行政的效能;   (3)、发展行政信息系统,减少给校长带来的工作负荷;   (4)、使校长体会到行政的奖励措施,激发校长的成就动机;   (5)、让校长认识到学校领导工作的价值,激发其自我肯定。   (二)、学校行政人员方面;   (1)、校长注重休闲生活的安排,有效调剂身心;   (2)、校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争取社会支持;   (3)、校长注重培养自己分析事理的能力,帮助自己恰当地解决问题。   总之,学校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校同事的工作压力,从而为设置适度的压力、有效缓解过度的压力、达到压力和学校工作绩效的最佳结合点作充分的准备。    24、学校组织冲突   (1)、学校组织冲突的定义:表现为学校组织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组织的不同团体之间,由于利益和认识上的不一致,彼此进行争夺、对抗的活动。   (2)、在任何一个即使是管理良好的学校组织里,冲突总是存在的。这是因为:   其一、学校组织中资源是有限的,领导分配并安排资源时常常会产生冲突;   其二、学校各部门之间因职能不同会引起观点和工作要求上的分歧;   其三、因学校成员年龄、教育性格和风俗习惯等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的利益观。   此外,管理者越级指挥、下级不服从上级的领导、学校规章制度不明确引起纠纷、学校信息传递不畅引起猜疑等也是引起冲突的原因。   (3)、学校组织长远的影响:学校冲突有两重性,即破坏性和建设性。   冲突的破坏性表现在:给学校带来内耗,使学校遭受损失。冲突的建设性表现在:可以提醒学校管理者去寻找冲突的根源,发现组织内存在的弊端,重新澄清一些关系,从而采取一种新的协调方式建立新的组织规范,这样也可以提高学校的效能,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4)、对学校冲突的管理   现在的主要问题即不是组织冲突是否存在,也不是冲突会带来哪些影响,而是应该如何有效管理学校中的冲突。   (1)、固守有"错"必罚的强硬的处理方式势必带来对学校冲突的无效管理。   (2)、应该把学校冲突看成一个积极的要解决的问题,强调合作是组织生活的本质,从而对学校冲突进行有效管理,产生建设性的成果,使学校组织健康地发展。对冲突进行有效管理的校长不仅敢于承认冲突的存在,同时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组织冲突,让冲突暴光后采取恰倒好处的处理措施。他们愿意和教师平等协商,倡导大家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宽以待人、积极地解决冲突。   (3)、根据具体情况,学校领导可以从具体的情景出发,采取各异的处理方法。如:内省法、行政调整法、互感法、促成合作法、冷处理法、防患于未然法等。   25、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在企业中通常称它为企业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总之,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学校规范文化、学校物质文化的综合。学校组织文化是各种文化要素的相互整合的产物,是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   26、组织文化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组织目标、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组织情感等要素构成。    (一)学校组织文化定义及来源    定义:一所学校的组织文化是这所学校特有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的综合,指这所学校特有的价值、信仰、行为规范与物质环境。    学校组织文化来源:    (1)社会文化: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社会准则影响该国家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在一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可以在学校文化中反映出来。    (2)学生文化:学生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服饰、言语等。    (3)教师文化:教师及其他学校组织成员所具有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内容及载体    1。学校组织文化内容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学校规范文化分为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行为文化。    (1)学校精神文化;既学校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它即包括学校组织层面的教育理念,也包括学校里的个体如校长、教师、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教育观、人生观、世界观。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内化为每一个学校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生命之树常青的的源泉,它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不断提高学校的育人效果。学校精神文化是形成学校物质文化和规范文化的前提和根源。    例如: 南开精神:    南开中学现任校长康岫岩认为南开办学独到之处可以归为4个字:南开精神。南开精神的爱国、乐群、敬业,崇尚科学,追求发展,是学校之魂,成为团结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    多少年来,新教师、新学生一入校即开始“入轨教育”——入南开精神的轨道。学校提出:“让南开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健全的身驱及心理品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兼备,智商、情商皆高,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两翼齐飞。”    清华精神: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通过清华师生近百年的努力实践,形成了清华“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清华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是耻不如人。即把为民族雪耻的激情转化为为祖国独立富强而献身的意志。    二是讲究科学。清华国学院一成立,主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他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重视“科学方法”。梅贻琦校长到任后,办学重学术自由,更重“科学家的眼光和态度”,强调理性和纪律,主张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从而构成清华独特的风格。解放后历任校长均明确提出继承和发扬严谨科学的传统。    三是重视实干。早在三十年代,朱自清就说过:“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    (2)学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体现为学校的校容校貌,具体包括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建筑设备(含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设施)、庭院布置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小品如雕塑、壁画、碑记、亭、校友亭和文化标识物如校牌、校徽、校旗、校服、校标、校报等。学校物质文化反映着学校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 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影响学生的心理平衡;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校传统的保存和传递。    (3)学校规范文化:学校规范文化分为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行为文化两种。学校制度文化是指从学校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权利及责任制度、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纪律要求以及约定俗成的规范中折射出来的学校的价值取向。学校行为文化是指通过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等主体所展现出来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领导作风等学校气候;也通过学校固定的仪式、典礼和教职员工、学生经常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来体现。学校的行为文化体现着学校主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辅助教材第107页提到12种学校规范文化要素对于我们构筑一个人性化和充满活力的学校规范文化,是有莫大的启发的。   学校行为文化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学校组织气候。(开放型气候的学校和封闭型气候的学校)    例如: 清华大学的行为文化:    “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    2。学校组织文化载体    (1)反映在各种文字记载、图片和故事传说中的校史    (2)校友的优秀事迹:    例如:南开中学的名人:两代总理    每年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就有6大类24项,其中贯穿一条主线:以杰出校友周恩来总理为人生楷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温家宝总理曾在南开就学。1984年,他为母校建校80周年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南开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在工作和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可以说,中学时期是我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南开中学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为以后参加革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校容校貌(建筑风格、建筑布局、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小品、文化标识物如校徽、校服和校标等)    例如:福建龙岩一中的校标由言语拼音“LY”——“龙岩”的首写字母组成,三个不同的方向意味着“教育的三个面向”。整个图形外观上如知识的宝塔,而细看又似一本本展开的书,意指莘莘学子在知识的象牙塔里汲取丰富的养分,将来必以渊博的知识投入祖国的建设。“人”字形图案又体现了“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顶端三颗星体现“高升学率、高成才率、高合格率”的办学追求。“白线”的长短,象征知识结构呈层级式由低向高排列,蕴意一中人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精魂。黑白折线寓意中学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时期,人生道路等待着同学们去选择。整个图案简洁大方、朴素深刻,具有时代感,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4)教学设备、科研条件    (5)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权利和责任制度、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纪律要求、规范    (6)校风、班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    (7)固定的或经常的典礼、仪式(如升国旗仪式、毕业典礼、成人礼)    (8)学校的文体活动    (9)校训    例如:南开首任校长张伯苓深感国家缺乏振作有为之才,将创办南开学校的目的定位于矫正民族5大弊病,培育救国建国人才。南开学校“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8字校训,就画龙点睛地体现了南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南开建校100年,这个校训代代传承。    (三)学校组织文化特性及功能    1、学校组织文化特性    (1)独特性:每一所学校由于历史传统、领导方式、实践水平等的不同,都会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独特学校组织文化。    (2)共享性: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整体概括和综合,这种综合性要求文化被每一个教职工在心理上认同,并能为组织成员共同享受。    (3)弥漫性: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其包括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会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心态和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中去。人们时时会感到它的作用和约束,并以此自觉规范言行。    (4)实践性:学校组织文化的目的在于指导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正是如此,它才为广大学校管理者所接受。再者,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具体实践,是在各项实践活动中长期优化形成的。    2、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    (1)导向:学校组织文化使学校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使学校成员把学校组织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从而引起学校成员普遍的心理共鸣和行为反应。    (2)激励: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光荣校史、校友的光辉事迹、人性化的建筑布局、优雅的文化建筑小品,常常能激励学校成员认真学习和工作。    (3)约束:使学校组织成员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和约定俗成的规范。此外,学校的组织气候,即学校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领导作风,对学校组织成员能起到一定的软约束的功效,使学校成员对学校特定的行为文化产生心理认同,进而使个体行为从众化。    (4)凝聚: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寄托了组织成员的理想、希望、要求,满足了成员共同的合理正当需要,使学校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个体对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学校组织文化越发达,学校对个体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励力就越大。    (四)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 最根本的是形成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可以结合校史教育、校友事迹宣传进行,要建立学校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景。既要继承学校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重构学校精神文化。    就有形的物质文化来说,要注重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风格、有代表性的装饰建筑和校徽、校标、校训牌等文化标识物)和硬件设施的建设。    就规范文化而言,建立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良好的学校气候(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导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善于利用典礼和仪式塑造和传递学校文化。   27、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28、组织文化的建设方法    一般来讲,塑造和增强组织文化最强有力的基本方法是:   ①领导者重视、调节和控制。   ②领导者对重大事件和企业危机的反应。   ③领导者进行详细的角色示范,教育和培训。   ④分配报酬和提升的标准。   ⑤招聘、挑选、提升、退休和解聘职工的标准。    此外,还要结合以下一些重要的辅助方法加以应用。   ①企业组织的设计和结构;   ②企业的制度和程序;   ③物体的空间、外表和建筑物的设计;   ④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故事、传说、神话和寓言;   ⑤企业宗旨、纲领和章程的正式说明。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策略   (1)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   (2)就学校规范文化而言,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3)从有形的物质文化来说,要注重校园物质环境、装饰物、文化标识物的建设。   总之,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文化。学校应该努力从物质、精神、规范方面营造特色而富有生机的学校文化。   28、跨文化研究的作用    跨文化研究又称“泛文化比较法”或“文化比较研究”,是指以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以其资料作比较研究,以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如何认识和了解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如何将它们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如何吸引外资和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以及跨国公司在我国如何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等诸多方面,跨文化研究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们有效地吸收西方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日本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反差强烈,双方若直搬对方的成功经验都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本国文化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和消化外国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第二,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首先,不同的价值观就会造成人们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在国际市场中,为了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人的交换行为,同时让中国人理解外国人的行为,就需要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认真研究,找到使组织在开放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恰当方式。   第三,有利于消除组织冲突。如美国企业中,大量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移民工人在一起工作,他们在语言、传统、习俗和宗教上有较大差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不同,造成人们沟通上的误解和偏差。而跨文化研究则有利于解决这一冲突。   第四,有利于跨国公司适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把先进的日本管理制度与技术同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以“创造无止境的改善”为企业理念,树立“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奉献绿色产品,开创21世纪新生活以“贡献于人类和地球”;并塑造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三洋能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上并得到很好地发展。   29、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菲尔德曼教授用权变的观点,指出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组织环境的类型影响到应采用的组织结构的类型。   第二,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或事业都必须与不同的环境相适应。   第三,组织应该调整战略以适应环境,究竟如何调整应视环境的不利程度而定。   总之,组织环境调节着组织结构设计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影响组织的有效性。   30、组织环境的特性和类型    环境常在有利和不利之间变化。有利的环境促进组织的发展,不利的环境阻碍组织的发展。从组织环境对组织产生有利与不利的影响来看,它通常具有四个特征:稳定性、有序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科学划分组织环境的类型,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在认识环境、把握环境。一般来讲,以组织界线(系统边界)来划分,可以把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或称为工作(具体)环境和社会(一般)环境;如果根据环境系统的特性来划分,则可将环境划分为简单-静态环境、复杂-静态环境、简单-动态环境和复杂-动态环境四种类型。   学校领导者应该认真分析学校内、外环境中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种因素,顺应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学校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并在可能条件下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拓展外部环境(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出发,努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本文档为【组织行为学(教育) 组织理论 基本内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952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9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5-08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