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05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1005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举报
开通vip

1005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罗楚亮 � � 内容提要: 根据 2007年和 2008年住户追踪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两个年份的农村贫 困状况及其变动特征。从两个年份的贫困发生率来看,两年一直陷入贫困状态的家庭的 比重较低, 但贫困类型结构也会受到贫困标准的影响。贫困标准越高,则两年贫困在总体 贫困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收入结构的描述中可以发现, 包括外出务工收入 在内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对于农户脱离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贡献,经营收入的波动是农户 陷入贫困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出行为的内生性处理, 本文发现外出务工显...

1005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罗楚亮 � � 内容提要: 根据 2007年和 2008年住户追踪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两个年份的农村贫 困状况及其变动特征。从两个年份的贫困发生率来看,两年一直陷入贫困状态的家庭的 比重较低, 但贫困类型结构也会受到贫困标准的影响。贫困标准越高,则两年贫困在总体 贫困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收入结构的描述中可以发现, 包括外出务工收入 在内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对于农户脱离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贡献,经营收入的波动是农户 陷入贫困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出行为的内生性处理, 本文发现外出务工显著降低 了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同时是贫困状态转换的重要因素。外出与贫困可能性之间的 关系受到贫困标准的影响。贫困标准越低,外出的贫困减缓效应越明显。此外,本文还发 现家庭健康状况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家庭不健康成员人数及其变化对贫困发生率及 其转换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外出打工 � 农村贫困 � 贫困动态变化 * � 罗楚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邮政编码: 100875,电子信箱: luochl@ bnu. edu. cn。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 � � 2008年中国政府上调了贫困线,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依照原有的贫困标准, 2007年的贫困线为 785元�人年,贫困发生 率已经降至 1�6% ,贫困人口为 479万。按照农村消费价格指数折算, 2007年的 785元相当于 2008年的 836元。2008年贫困线提高 至 1196元�人年,当年的贫困发生率上升至 4�2% , 贫困人口为 4007万。各年农村贫困线及贫困发生率可参见历年 中国统计摘 要!。 ∀ � 如果不包括政府消费则为 4�09。 一、引 � 言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农村贫困大幅度减缓。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 1978年农村贫 困发生率为 30% ,而 2008年则降至4�2%。� 一些研究批评官方贫困线过低, 不过采用更高的贫困 标准, 尽管会导致不同年份贫困指标的上升, 但贫困减缓的总体趋势依然存在。Chen & Ravallion ( 2004)以 2002年家庭人均年收入 850元作为贫困标准,发现农村贫困率从 1980年的 52�84%下降 至2001年的 7�97% ,历年贫困率都会高于官方结果,但贫困减缓的趋势更为明显。2005年,世界银 行国际比较项目( ICP)调整了中国的货币购买力平价, 新估计的货币购买力平价为 3�46, ∀ 此前为 1993年估计的 1�42。以一人一天一美元为贫困标准,依照新的购买力平价, Chen& Ravallion( 2008) 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村消费贫困率从1981年的 83�8%下降至 2005年的 15�6% ,收入贫困率从 1981 年的 81�6% 下降至 2005 年的 10�4%; 而根据原有的购买力平价, 同一时期中的消费贫困率从 63�8%下降至 5�5%,收入贫困率从 62�3%下降至 5�4%。因此, 贫困标准的选择与调整都没有改 变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急剧下降的基本特征。 对于贫困大幅减缓的原因,多数研究都遵照了 Bourguignon( 2004)所概括的#经济增长 ∃ 收入差 距 ∃ 贫困变动%三角的分析框架,即将不同时点上的贫困状况变动分解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两个 影响因素,讨论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变动对于贫困变动所具有的不同效应。这也符合改革过程中 123 2010年第 5 期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张并存。Datt & Ravallion ( 1992) 以及 Kakwani & Pernia( 2000)分别给出了将贫困变动分解为增长效应和差距效应的不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在针对中 国农村贫困变动的研究中,尽管不同学者对这两种分解方式有不同的偏好,但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 致的,即经济增长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收入差距扩大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基于住户 调查数据的研究包括魏众和别雍&古斯塔夫森( 1999)、陈绍华和王燕( 2001)、万广华和张茵( 2006)、 杜凤莲和孙婧芳( 2009)等。 不同时期贫困率的变化并不能细致地刻画贫困的动态特征。在贫困动态研究中,更为值得关 注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是,对于特定的家庭或个人来说,贫困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贫困家庭是否持续地处于贫 困状态? 哪些因素可能有利于贫困家庭脱贫? 哪些非贫困户又易于陷入贫困状态? 等等。在讨论 中国贫困的众多研究文献中, 类似的主题仍较少被关注。Jalan & Ravallion( 1998, 2000)利用广东、广 西、贵州和云南四省的面板数据,讨论了农村贫困中的暂时性贫困与持久性贫困构成以及影响因素 差异, 发现四省暂时性贫困占总体贫困的 49�39% ;但省份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如广东的农村 贫困中84�21%是暂时性贫困, 而贵州则只有 42�80%。岳希明等( 2007)发现国定贫困县中,暂时性 收入贫困占总体贫困的比重达 91�34%(贫困线为 2000年人均年收入 625元)或 76�86% (贫困线为 2000年人均年收入 874元) ,并讨论了各因素对这两类贫困的不同影响。Duclos et al( 2010)对总体 贫困分解为暂时性贫困与持久性贫困提供了一种新的分解方法,发现中国农村暂时性贫困占总体 贫困的比重达 75%。总体上说, 在关于贫困动态的研究中,大多认为农村贫困中暂时性贫困占主 导,大部分家庭陷入贫困是由于暂时性的外生冲击造成的。 在贫困的动态转换中,还值得注意的是, 哪些因素可能有利于贫困家庭脱贫, 哪些非贫困户又 易于陷入贫困状态等问题。这类的问题在暂时性贫困与持久性贫困的研究文献中通常也没有直接 回答。本文试图根据最新搜集得到的相邻年份( 2007年和 200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农村贫困 的变动特征,即在相邻年份贫困状态的转换及其影响因素。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本文的关注重点不 在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于不同时点贫困状况的影响,也不是家庭是否陷入持久贫困或暂时贫 困状态,而是前一年度中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有多大的可能脱离贫困,有利于脱贫的因素是什么; 前一年度中处于非贫困状态的家庭,又有多大的可能陷入贫困, 哪些家庭更容易陷入贫困等。 二、数据与描述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自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 RUMIC,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在 2007 年和 2008年针对 9个省(市)所做的农村住户调查, 这些省(市)包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 湖北、广东、重庆和四川。� 每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调查的农村住户数量在 8000户左右。两年都调查过的住户数 量为 7948户, 2007年有 53户漏出, 2008年新补充进入的有 49户。∀ 从个人来看, 一共有 31526人 是两年调查中的跟踪观测样本, 2007年有 292人漏出, 2008年新增 670人。从住户来看, 样本保有 率∋ 为 99�37%;从个人来看,样本保有率为 98�50%。因此, 样本流失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具 有较好的追踪效果。 调查的住户样本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常规住户调查, 但本次调查的个人样本与国家统计局的 124 罗楚亮: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 ∀ ∋ 计算方式为:两年都包括的样本�(两年都包括的样本+ (漏出+ 新增)�2)。 漏出和新增的住户指的是这一家庭中所有成员都只出现在一个调查年份中。如果某住户中有家庭成员在两个年份中都 接受过调查,则认为该户是两年都调查的。不同年份数据的合并不完全依赖于住户编码,同时还对照了调查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等信息。 选择这些调查省份的原因在于它们是劳动力流入和流出数量最大的省份。这种样本选取方式,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 响分析结论。 常规调查有所不同。在 RUMIC调查中,家庭成员对象不仅包括户籍人口,还包括非户籍常住人口。 样本抽取以及入户访谈都由国家统计局系统协助完成,调查问卷由中外有关学者共同设计。2007 年的调查是在 2008年的3月份进行的, 2008年的调查是在 2009年的 7月份左右完成的。该项目 的直接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城乡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调查中详尽地包括了 家庭特征、个人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社会联系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家庭的收入与支出信息直接过录 自国家统计局的住户调查信息。按照农村住户调查的方案设计,住户收入和支出信息是由家庭日 记账生成的;对于外出务工经商成员,也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支情况概要记入家庭收入和支出。 � 表 1 收入及其分布特征 2007年 2008年 均值 5339�31 5691�91 相关系数 0�6497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0�6808 分位点: 1% 742�04 760�85 5% 1512�75 1600�59 10% 1969�78 2098�76 25% 2854�10 3084�79 50% 4266�16 4586�51 75% 6425�21 6992�34 90% 9603�28 10412� 88 95% 12443�88 13230� 00 99% 21768�02 21870� 19 不均等指数 � � 相对平均离差 0�2553 0�2540 � � 变异系数 0�8373 0�7857 � � 对数标准差 0�6480 0�6575 � � Gini系数 0�3593 0�3568 � � Mehran 指数 0�4776 0�4786 � � Piesch 指数 0�3002 0�2960 � � Kakwani指数 0�1156 0�1155 � � Theil指数( GE( 1) ) 0�2300 0�2181 � � 平均对数离差( GE( 0) ) 0�2158 0�2130 � � Entropy指数( GE( - 1) ) 0�2499 0�2285 � � � 注:所使用的样本为两年调查中都包括的住户。 根据两年调查中都包括的住户数据,表 1给 出了收入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的基本描述,两年人 均收入对数的核密度估计可见图 1。2007年收入 水平已经按农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至 2008年价 格水平。这里的收入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根 据过录得到的家庭纯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 到,然后以此均值赋予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根 据农村住户调查方案, 该收入包括实物收入和自 我消费折算, 但不包括自有住房估算租金。在所 调查的两个年份间, 人均收入从 2007 年的 5339�31元上升到2008年的5691�91元,年实际增 长率为 6�6%。两年的收入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 性, 相关系数与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 rank correlation)分别为 0�6497和0�6808,都在 1%的水 平上显著。从图 1中可以看出, 两个年份的收入 分布具有非常强的重合性, 2008年的分布曲线略 向右平移,这表明收入水平有所增长,但分布的不 均等性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两年收入数据分布特征的变动也可以从表 1 中各分位点的收入水平变动以及两个年份的不均 等指数中反映。根据表 1中两年不同分位点的收 入水平,图 2给出了不同分位点上的收入增长率。 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 两年收入分布两端的增长 率都非常低,如最低的 1%分位点上, 收入增长率 略高于2%;而在最高的 99%分位点上,收入增长 率不到 1%, 几乎没有增长。增长率比较高的是 75%分位点。这一增长特征意味着两年间的收入差距不会有明显的变动。从不均等指数中可以看 出,两年的各不均等指数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如广为熟知的 Gini系数, 在 2007年和 2008年分别为 0�3593、0�3568。 贫困度量采用了 FGT 指数( Foster, Greer and Thorbecke, 1984) : FGT ( �) = 1 N (qi= 1 z - Yiz � 其中, N 为总人口, q 为贫困人口, z、Yi 分别表示贫困线和第 i 个人的收入, gi = z - Yi 为第 i个人 的贫困距。这里的加总范围只限于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为参数, 其值越大则低收入人口的 125 2010年第 5 期 权重越大。当 �= 0时, FGT 指数为贫困发生率; 当 �= 1时, FGT 指数为比例贫困距;当 �= 2时, FGT 指数为加权贫困距。 图 1 � 人均收入对数的核密度估计 � 图 2� 不同分位点的收入增长率 � � 表 2 不同贫困线的贫困指标 贫困标准(元�人年) 2007 年 2008 年 FGT ( 0) FGT ( 1) FGT ( 2) FGT( 0) FGT( 1) FGT( 2) 2002 年贫困线: 777 1� 08 1�38 6�05 1�02 2�19 23�60 2007 年贫困线: 836 1� 17 1�36 5�41 1�18 2�11 20�68 2002 年低收入线: 1077 2� 04 1�41 3�80 1�88 1�97 13�26 2008 年调整的贫困线: 1196 2� 61 1�50 3�36 2�42 1�99 11�13 1 美元�人日贫困线(原 PPP) : 1084 2� 04 1�42 3�77 1�91 1�97 13�11 1 美元�人日贫困线(新 PPP) : 1799 7� 64 2�65 2�61 6�72 2�79 6�22 1�5 美元�人日贫困线(原 PPP) : 1626 6� 03 2�20 2�65 5�22 2�45 7�02 1�5 美元�人日贫困线(新 PPP) : 2699 21� 39 6�52 3�67 18�94 5�96 5�14 2 美元�人日贫困线(原 PPP) : 2168 12� 55 3�94 2�82 10�87 3�79 5�30 2 美元�人日贫困线(新 PPP) : 3598 38� 17 12�46 6�23 34�01 11�04 6�61 � � 注:贫困标准都以 2008年价格衡量,按照农村消费者价格指数折算。 � � 表2给出 了不同贫困线 下的贫困指 标。前四行是 中国政府在不 同时期中所采 用的贫困标 准。 2002 年 贫困标准为人 均年收入 625 元, 按照价格 指数调整后相 当于 2008 年 的777元,这一标准也被认为是绝对贫困标准;与此同时,低收入线, 2002年为 869元�人年, 大体上 相当于原有PPP 折算下的 1美元�人日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收入水平处在低收入线与绝对贫困线之 间的住户被认为是相对贫困户。2005年国家统计局稍微上调了贫困标准,为 635元�人年。这一贫 困线在 2008年被更高的贫困线( 1196元�人年)所替代。接下来的几行贫困指标根据常用的国际贫 困标准计算,采用了 1 美元�人日、1�5美元�人日和 2美元�人日三种情形, 比较了 PPP 调整前后 � 的结果。 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贫困指标的变动通常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较低的贫困标准下尤其如 此。如果采用最低的 2002年贫困线, 两年的贫困率 ∀ 都在 1%左右。采用更高的贫困线, 则两年 的贫困指标差异通常会更大一些。如根据新 PPP 得到的 2美元�人日贫困线, 2008年的贫困率下降 了4个百分点。总体上看, 2008年的 FGT( 0) ,即贫困发生率,比 2007年要低一些, 但对于 FGT( 1)和 FGT( 2) ,情形则有所不同。在许多情形中, 2008年的 FGT( 1)和 FGT( 2)指标都要高于 2007年。因此, 尽管贫困发生率有所下降,但贫困的深度或严重程度在多数情形下要更高一些。此外, 比较 2008年 调整贫困线和新PPP下 1美元�人日贫困线的贫困发生率不难发现,贫困线仅仅增加 500元�人年, 但 贫困发生率也由此而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量的人群集中于这两条贫困线之间。 126 罗楚亮: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 ∀ 表 2所给出的贫困指标低于官方所公布的贫困率(国家统计局, 2009)。这与本次调查的样本选择有关系,因为本次调查 选择的都是劳动力流入和流出规模最大的省份。 本文中,调整后的 PPP采用的是 3�64而非 4�09。 � 表 3 两个年份的贫困发生率( %) 贫困标准(元�人年) 从未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2002年贫困线: 777 98�03 0�95 0�89 0�13 [ 48�22] [ 45�18] [ 6�60] 2007年贫困线: 836 97�8 1�03 1�03 0�14 [ 46�82] [ 46�82] [ 6�36] 2002年低收入线: 1077 96�38 1�74 1�59 0�3 [ 47�93] [ 43�80] [ 8�26] 2008年调整的贫困线: 1196 95�38 2�2 2�01 0�41 [ 47�62] [ 43�51] [ 8�87] 1 美元�人日贫困线(原 PPP) : 1084 96�34 1�75 1�61 0�3 [ 47�81] [ 43�99] [ 8�20] 1 美元�人日贫困线(新 PPP) : 1799 88�18 5�11 4�18 2�54 [ 43�20] [ 35�33] [ 21�47] 1�5 美元�人日贫困线(原 PPP) : 1626 90�41 4�36 3�55 1�67 [ 45�51] [ 37�06] [ 17�43] 1�5 美元�人日贫困线(新 PPP) : 2699 70�31 10�75 8�3 10�65 [ 36�20] [ 27�95] [ 35�86] 2 美元�人日贫困线(原 PPP) : 2168 81�35 7�78 6�1 4�76 [ 41�74] [ 32�73] [ 25�54] 2 美元�人日贫困线(新 PPP) : 3598 52�02 13�97 9�81 24�2 [ 29�12] [ 20�45] [ 50�44] � � 注: [ ]内为该类贫困状态在总体贫困中所占百分比(以下各表同)。 � � 根据以上贫困标准, 表 3将住户在两个年份的贫困 状况划分为四种类型。如果 住户只在 2007 年是贫困的, 则2008年该住户至少暂时 地脱贫; 而如果住户只在 2008年是贫困的, 则该住户 从非贫困状态转入了贫困状 态。除了贫困线非常高的情 形(按新调整的 PPP 的 1�5 美元�人日标准或 2美元�人 日标准)以外,绝大多数情形 下,两年都陷入贫困状态的 人口是比较少的。按照各种 官方的贫困标准, 两年贫困 占总体贫困的比重不到 10%。按照新 PPP的 1美元 �人日标准,两年贫困的比重 为 21�47%。因此大多数的 贫困都是只发生在一年内 的。这也与现有的关于暂时 性贫困与持久性贫困的结构 的认识具有一致性, 即通常认为暂时性贫困在总体贫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三、贫困状态与住户特征 本部分将以描述性的方式讨论贫困状态与住户特征之间的联系。贫困标准采用的是 2008年 调整的贫困线以及根据新 PPP计算的 1美元�人日贫困线。 (一)收入结构 表4给出了不同贫困状态下的人均收入构成及其变化特征。两年从未贫困的住户中, 人均收 入增长率为6�95%或 6�47%。这一增长率与全部样本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分 项收入来看,从未贫困住户中, 转移性收入增长率是最高的, 这与近年来政府对农业和农村转移支 付不断增加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但从绝对数量上看, 转移收入的增量仍低于工资性收入与农业经 营收入;其他收入项,如外出收入、其他工资性收入以及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率也都比较高,绝对数 量上也比较大地增长。外出收入与工资收入分别增长了 17%、16%。与贫困户比较, 从未贫困户 的各项收入水平一般都要高些,即便是转移性收入也是如此。 不难理解, 脱贫住户(仅 2007年贫困)的收入水平在 2008年的增长率是最高的, 收入水平上升 了将近 5倍(根据 2008年调整的贫困线)或 2倍以上(根据新 PPP 计算的 1美元�人日贫困线)。从 非贫困状态转入贫困状态的住户收入水平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收入水平分别下降了 95% (根据 2008年调整的贫困线)或 75% (根据新 PPP 计算的 1美元�人日贫困线)。 从分项收入看, 导致贫困状态改变的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仅 2007年贫困的住户 中, 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了 640元左右, 上升了将近4倍或2�7倍; 其他工资性收入也上升了 2倍。根 127 2010年第 5 期 � � �表4 不同贫困状态的收入构成及其变化 贫困标准= 1196元�人年 贫困标准= 1799 元�人年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2007年收入(元) � 外出务工收入 1069� 75 161� 98 513�55 138�10 1126�79 235�57 607�26 174�40 � 其他工资收入 1277� 91 272� 71 526�01 294�16 1360�06 240�10 467�13 249�44 � 农业经营收入 1759� 70 250� 50 1979�43 - 1149� 87 1813�45 618�13 1908�27 371�35 � 非农经营收入 640� 47 - 252�11 566�51 71�84 683�09 - 74� 99 409�88 70�08 � 财产收入 169� 32 57� 91 177�22 642�98 181�14 34�24 111�20 115�82 � 转移收入 245� 06 79� 32 141�24 44�49 254�68 90�29 183�86 69�66 � 收入合计 5497� 74 607� 37 4157�72 44�42 5771�47 1217�65 3927�29 1119�04 2008年收入(元) � 外出务工收入 1259� 94 804� 65 168�68 73�47 1319�37 871�02 243�46 205�53 � 其他工资收入 1487� 57 846� 20 339�83 267�87 1577�11 723�02 288�82 231�18 � 农业经营收入 1942� 42 1506� 81 - 189�53 - 936�39 1988�07 1930�97 384�09 424�47 � 非农经营收入 680� 25 50� 04 - 395�73 115�70 726�81 130�52 - 172�63 85�80 � 财产收入 171� 09 108� 79 188�73 332�46 182�36 82�57 95�79 67�86 � 转移收入 338� 40 264� 42 99�35 370�75 351�35 241�80 139�25 163�50 � 收入合计 5879� 68 3580� 90 211�32 223�85 6145�07 3979�90 978�78 1178�34 � 收入增长(元) � 外出务工收入 190� 19 642� 67 - 344�87 - 64�63 192�58 635�45 - 363�8 31�13 � 其他工资收入 209� 66 573� 49 - 186�18 - 26�29 217�05 482�92 - 178�31 - 18�26 � 农业经营收入 182� 72 1256� 31 - 2168�96 213�48 174�62 1312�84 - 1524�18 53�12 � 非农经营收入 39� 78 302� 15 - 962�24 43�86 43�72 205�51 - 582�51 15�72 � 财产收入 1�77 50� 88 11�51 - 310�52 1�22 48�33 - 15�41 - 47�96 � 转移收入 93� 34 185� 1 - 41�89 326�26 96�67 151�51 - 44�61 93�84 � 收入合计 381� 94 2973� 53 - 3946�4 179�43 373�6 2762�25 - 2948�51 59�3 收入增长率( % ) � 外出务工收入 17� 78 396� 75 - 67�15 - 46�80 17�09 269�75 - 59�91 17�85 � 其他工资收入 16� 41 210� 30 - 35�39 - 8�94 15�96 201�13 - 38�17 - 7�32 � 农业经营收入 10� 38 501� 53 - 109�58 18�57 9�63 212�39 - 79�87 14�31 � 非农经营收入 6�21 119� 85 - 169�85 61�05 6�40 274�05 - 142�12 22�43 � 财产收入 1�05 87� 88 6�49 - 48�29 0�67 141�16 - 13�86 - 41�41 � 转移收入 38� 09 233� 36 - 29�66 733�42 37�96 167�79 - 24�26 134�73 � 收入合计 6�95 489� 58 - 94�92 404�00 6�47 226�85 - 75�08 5�30 � � 注:如果 2007年的收入项为负数,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y t - y t- 1)�| y t- 1|。 据1196元�人年贫困线,仅 2007年贫困的住户中,农业经营收入上升了 5倍;采用较高的贫困线,也 上升了 2倍以上。非农经营收入也有大幅度的增长。与此相反, 在仅 2008年贫困户中,这四项收 入都是下降的。从绝对数量上看, 下降最大的是经营性收入,农业经营收入和非农经营收入都有相 当大数量的下降,前者下降的绝对幅度分别为 2169元或 1524元, 后者下降的绝对幅度分别为 962元 或582元。外出打工收入与其他工资收入也是下降的,但幅度要低于经营性收入。比较仅 2007年贫 困和仅2008年贫困的住户可以发现: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包括外出务工收入和其他工资收入, 对于住 户脱离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贡献;经营收入的波动,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经营收入,是住户陷入贫困状 态的重要因素。贫困状态发生转换的住户,经营性收入通常具有非常大的波动性。 128 罗楚亮: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如果采用较低的贫困标准,在两年都贫困的住户中,不仅外出务工收入与其他工资性收入都是 下降的,其中外出务工收入下降了 46�8%,其他工资收入下降了 8�94%。更为明显的是,两年中的 农业经营纯收入都为负, 也就是亏损, 2007年为 1150元, 2008年为 936元,不利的农业经营条件成 为住户持续地陷入贫困状态的重要因素。如果采用较高的贫困线,两年贫困的住户中,外出务工收 入有所增长,其他工资收入仍在下降,而农业经营收入也不再处于亏损状态。不同贫困标准下两年 都贫困的住户的收入构成比较表明,持续的农业经营收入亏损对于持续性贫困,特别是对于那些收 入极低的人群具有更为不利的影响。 (二)省份 表5给出了不同省份的贫困分布。不难理解, 江苏、浙江和广东这些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省 份的贫困发生率通常比较低, 无论是采用较低还是较高的贫困标准。众所周知,这些省份也是劳动 力流入较多的地方。贫困发生率比较高的是河北、安徽、河南和重庆, 大多是劳动力流出较多的省 份,如果采用较高的贫困线,这些省份(市)的贫困发生率会更为急剧地上升。 表5 不同省份的贫困状况( %) 省份 贫困标准= 1196元�人年 贫困标准= 1799 元�人年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河北 92� 46 2�95 4�04 0�55 80�88 6� 94 8�96 3� 22 [ 39�12] [ 53�58] [ 7�29] [ 36� 30] [ 46�86] [ 16�84] 江苏 97� 99 1�34 0�51 0�16 94�19 2� 89 2�41 0� 51 [ 66�67] [ 25�37] [ 7�96] [ 49� 74] [ 41�48] [ 8� 78] 浙江 93� 62 2�4 2�74 1�24 90�01 3� 61 3�03 3� 35 [ 37�62] [ 42�95] [ 19�44] [ 36� 14] [ 30�33] [ 33�53] 安徽 94� 13 3�67 1�79 0�41 82�21 8� 89 4�65 4� 24 [ 62�52] [ 30�49] [ 6�98] [ 50� 00] [ 26�15] [ 23�85] 河南 93� 72 3�35 2�14 0�79 82�81 7� 34 5�73 4� 12 [ 53�34] [ 34�08] [ 12�58] [ 42� 70] [ 33�33] [ 23�97] 湖北 95� 49 1�91 2�38 0�22 88�98 4� 8 4�65 1� 57 [ 42�35] [ 52�77] [ 4�88] [ 43� 56] [ 42�20] [ 14�25] 广东 99� 04 0�31 0�61 0�04 95�34 2� 35 1�35 0� 96 [ 32�29] [ 63�54] [ 4�17] [ 50� 43] [ 28�97] [ 20�60] 重庆 91� 54 2�69 5�49 0�28 83�87 5� 77 7�62 2� 75 [ 31�80] [ 64�89] [ 3�31] [ 35� 75] [ 47�21] [ 17�04] 四川 95� 62 2�43 1�77 0�19 87�37 5� 35 4�19 3� 09 [ 55�35] [ 40�32] [ 4�33] [ 42� 36] [ 33�17] [ 24�47] � � 比较仅2007年贫困和仅2008年贫困的发生率可以发现,河北和重庆在 2008年的贫困发生率 有所上升。如果采用较低的贫困标准, 河北和重庆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上升了 1和 2�8个百分点,如 果采用较高的贫困标准, 河北和重庆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上升了 2和 1�9个百分点。而下降幅度比 较大的省份则为安徽和河南。如果采用较低的贫困标准, 这两个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了 0�9和 1�2个百分点;如果采用较高的贫困标准, 这两个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 4�2和 1�6个 百分点。 从贫困类型来看,浙江与河南的两年贫困在总体贫困中的比重通常较高。按照较低的贫困线, 浙江与河南两年贫困在总体贫困中的比重分别为 19�44%和 12�58% ;按照较高的贫困线, 这两个 省份的两年贫困在总体贫困中的比重分别为 33�53%和 23�97% , 都要高于全部样本的总体比重。 在较高的贫困标准中,四川的两年贫困在总体贫困中的比重也高达 24�47% ,而在较低的贫困标准 129 2010年第 5 期 中,这一比重仅为 4�33%。 (三)户主特征 从户主年龄与贫困状况的关系中(表 6)可以看出, 户主年龄在 40 ∃ 59岁之间的住户中贫困发 生率是最低的; 户主年龄在70岁以上的住户中,贫困发生率要明显地高一些。如果采用较低的贫 困标准,户主年龄在 40 ∃ 59岁之间的住户有过贫困经历的不到 4%; 在较高的贫困标准下, 这一比 重也不到 10%。而在户主年龄 80 岁以上的住户中, 两年中有过贫困经历的高达 16% (较低贫困 线)或 22% (较高贫困线)。在户主年龄较大的住户中,两年贫困的比重也较高, 这在较高的贫困线 下更为明显。如户主年龄 80岁以上的住户中,两年贫困占总体贫困的比重高达 52%。 表6 户主年龄与贫困状况( %) 户主年龄 贫困标准= 1196元�人年 贫困标准= 1799 元�人年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30 岁以下 95� 65 2� 61 1�74 0 83�48 9�13 7�39 0 [ 60� 00] [ 40�00] [ 0�00] [ 55�27] [ 44�73] [ 0�00] 30 ∃ 39岁 93� 94 2� 96 2�74 0�36 85�63 6�13 5�14 3�1 [ 48� 84] [ 45�21] [ 5�94] [ 42�66] [ 35�77] [ 21�57] 40 ∃ 49岁 96� 29 1� 55 1�76 0�4 89�34 4�52 4�04 2�11 [ 41� 78] [ 47�44] [ 10�78] [ 42�36] [ 37�86] [ 19�78] 50 ∃ 59岁 96� 15 1� 71 1�81 0�33 90�27 4�2 3�47 2�06 [ 44� 42] [ 47�01] [ 8�57] [ 43�17] [ 35�66] [ 21�17] 60 ∃ 69岁 94� 11 3� 4 1�79 0�69 85�27 6�84 4�38 3�5 [ 57� 82] [ 30�44] [ 11�73] [ 46�47] [ 29�76] [ 23�78] 70 ∃ 79岁 90� 29 4� 73 4�98 0 78�33 8�47 7�97 5�23 [ 48� 71] [ 51�29] [ 0�00] [ 39�09] [ 36�78] [ 24�13] 80 岁以上 84� 48 9� 48 4�31 1�72 78�45 1�72 8�62 11�21 [ 61� 12] [ 27�79] [ 11�09] [ 7�98] [ 40�00] [ 52�02] 表7 户主教育程度与贫困状况( % ) 户主受教育年限 贫困标准= 1196元�人年 贫困标准= 1799 元�人年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小于 3 年 93� 80 2� 78 2�32 1�09 86�51 4�60 5�74 3�14 [ 44� 91] [ 37�48] [ 17�61] [ 34�12] [ 42�58] [ 23�29] 3 ∃ 6 年 94� 46 2� 66 2�53 0�35 86�26 5�66 4�98 3�10 [ 48� 01] [ 45�67] [ 6�32] [ 41�19] [ 36�24] [ 22�56] 6 ∃ 9 年 95� 83 2� 05 1�70 0�41 88�66 5�18 3�90 2�26 [ 49� 28] [ 40�87] [ 9�86] [ 45�68] [ 34�39] [ 19�93] 9 年以上 96� 67 1� 33 1�86 0�14 91�96 3�61 2�44 2�00 [ 39� 94] [ 55�86] [ 4�20] [ 44�84] [ 30�31] [ 24�84] � � 从表 7中可以看出,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则陷入贫困的可能性相对会更低一些。户主受教育 年限在3年以下的住户中,按照低贫困标准,从未贫困的比重为 83�8%;按照高贫困标准,从未贫困 的比重为 86�51%。两者比户主受教育年限在 9年以上的住户分别低 3和 5个百分点。两年都陷 入贫困状态的可能性也随着户主受教育年限的上升而降低。按照低贫困标准, 户主受教育年限小 于3年的住户中两年贫困的比重为 1�09%, 9年以上的则为 0�14% ;按照高贫困标准,户主受教育 年限小于 3年的住户中两年贫困的比重为 3�14%, 而 9年以上的则为 2%。贫困状态随着户主受 教育年限而递减的趋势具有一致性。 130 罗楚亮: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四)家庭规模 从家庭规模与贫困状况 � 的关系来看,表 8表明, 家庭规模在2、3人的家庭中的贫困发生率最 低;单身住户的贫困发生率最高,并且两年贫困的比重也是最高的。除了单身住户外,家庭规模越 大的家庭中贫困发生率通常会更高一些,但在较低贫困标准下, 两年贫困的比重也要低一些。规模 发生变动的家庭中, 无论是家庭成员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贫困发生率通常都会更高一些。不过在规 模扩大的家庭中,两年贫困的比重较低。人口数量增加的家庭中, 2008年的贫困发生率要高一些, 相反人口数量减少的家庭中, 2008年的贫困发生率会有所下降。 表8 家庭规模与贫困状况( %) 家庭人口数 贫困标准= 1196元�人年 贫困标准= 1799 元�人年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2007 年家庭规模 1 83� 78 5� 41 5�41 5�41 81�08 2�7 2�7 13�51 [ 33� 33] [ 33�33] [ 33�33] [ 14�28] [ 14�28] [ 71�44] 2 96� 53 1� 61 1�48 0�38 91�2 3�17 3�51 2�12 [ 46� 40] [ 42�65] [ 10�95] [ 36�02] [ 39�89] [ 24�09] 3 95� 82 1� 58 2�11 0�49 91�31 3�17 4�35 1�17 [ 37� 80] [ 50�48] [ 11�72] [ 36�48] [ 50�06] [ 13�46] 4 95� 57 1� 94 2�29 0�19 88�2 5�02 4�81 1�97 [ 43� 89] [ 51�81] [ 4�30] [ 42�54] [ 40�76] [ 16�69] 5 94� 99 2� 57 1�89 0�55 86�83 6�28 3�77 3�12 [ 51� 30] [ 37�72] [ 10�98] [ 47�68] [ 28�63] [ 23�69] 6 人及以上 94� 69 3� 08 1�79 0�44 85�03 6�79 3�79 4�39 [ 58� 00] [ 33�71] [ 8�29] [ 45�36] [ 25�32] [ 29�33] 家庭规模变动 不变 95� 59 2� 11 1�92 0�39 88�48 5�00 3�95 2�57 [ 47� 74] [ 43�44] [ 8�82] [ 43�40] [ 34�29] [ 22�31] 减少 93� 95 2� 97 2�28 0�8 86�85 6�7 3�62 2�83 [ 49� 09] [ 37�69] [ 13�22] [ 50�95] [ 27�53] [ 21�52] 增加 94� 89 2� 29 2�57 0�25 86�67 4�51 6�88 1�94 [ 44� 81] [ 50�29] [ 4�89] [ 33�83] [ 51�61] [ 14�55] � � � 表 9 外出的变化 2007 年 2008 年 外出 3 个月以上人数(人) 5353 4922 平均每户外出人数(人) 0� 68 0� 62 有外出人员的住户比重( % ) 40� 65 37� 64 外出人员占全部样本人口比重( % ) 16� 94 15� 34 外出人员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 ) 22� 54 20� 44 平均外出月份数(月) 10� 03 9� 98 � � (五)外出 在描述外出与贫困状况的关系 之前,表 9给出了两个年份中外出 状况的变化。本文所使用的相同住 户样本中, 外出的规模有所下降。 外出 3个月以上人数的绝对数量减 少了 431 人, 平均每户外出人数也 有所下降。有外出成员的住户比重 从2007年的 40�65%下降至 2008年的 37�64%, 下降了 3个百分点。外出人员占全部样本人口以 及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分别从 16�94%下降到 15�34% ,从 22�54%下降至 20�44% ,分别下降了 1�6 131 2010年第 5 期 � 由于使用人均收入水平,而非按照家庭等价规模调整过的收入水平,因此家庭规模与贫困状态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偏 误。总体上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规模较大的家庭的贫困发生率。 和2�1个百分点。外出人员的平均外出月份数量略有下降, 但差异并不明显。各收入(十等分)组 的外出状况及其变动特征可见图3和图4( 1到 10 分别代表最低收入到最高收入) ,基本的特征表 现为,低收入户中的外出比重以及外出人口较高, 这一特征与既有的一些研究有所不同。现有的多 数研究认为外出集中于中等收入人群, 尽管低收入人群具有较强的外出动机, 但外出能力受到制 约,因此外出行为受到限制。表 5和表6的结果所表明的外出行为向低收入人群集中的趋势或许 与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相关联,农村劳动力外出的障碍不断地被降低,从而外出逐渐惠及农村 的低收入人群。 图 3� 不同收入组的外出户比重 � 图 4� 不同收入组的外出人数 � 从表 10来看,外出与贫困的变动之间并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 Pearson 等二维列联表检验 中,可发现相关统计量在 1%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这表明外出行为与贫困状况之间存在某种显著 的关联性。外出行为与贫困状况之间关联性的不明显可能是因为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因果性影响, 一方面外出行为可能有助于缓解贫困, 另一方面贫困的家庭更有外出以增加收入的倾向。因此,对 于外出与贫困状况及其变动的影响,下一部分将做出更为细致的处理。 表10 外出与贫困状况 贫困标准= 1196元�人年 贫困标准= 1799 元�人年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从未 贫困 仅 2007 年贫困 仅 2008 年贫困 两年 贫困 两年均未外出住户 95�53 1�82 2�14 0�51 88� 4 4� 51 4�57 2�52 [ 40�72] [ 47�87] [ 11� 41] [ 38�88] [ 39�40] [ 21�72] 仅 2007年外出住户 94�69 2�63 2�12 0�57 86� 84 6� 51 3�67 2�98 [ 49�44] [ 39�85] [ 10� 71] [ 49�47] [ 27�89] [ 22�64] 仅 2008年外出住户 95�35 3�12 1�54 0 86� 98 6� 66 3�84 2�52 [ 66�95] [ 33�05] [ 0�00] [ 51�15] [ 29�49] [ 19�35] 两年均外出住户 95�41 2�39 1�89 0�31 88� 52 5� 16 3�88 2�44 [ 52�07] [ 41�18] [ 6�75] [ 44�95] [ 33�80] [ 21�25] 外出人数变化 外出人数未变: 0 人外出 95�53 1�82 2�14 0�51 88� 4 4� 51 4�57 2�52 [ 40�72] [ 47�87] [ 11� 41] [ 38�88] [ 39�40] [ 21�72] 外出人数未变: 1 人外出 95�5 2�32 2 0�19 89� 96 4� 79 3�7 1�54 [ 51�44] [ 44�35] [ 4�21] [ 47�76] [ 36�89] [ 15�35] 外出人数未变: 2 人外出 94�29 3�05 2�33 0�33 88� 01 5� 86 3�35 2�78 [ 53�42] [ 40�81] [ 5�78] [ 48�87] [ 27�94] [ 23�19] 外出人数未变: 3 人以上外出 95�46 2�63 1�43 0�48 87� 42 5� 02 3�03 4�54 [ 57�93] [ 31�50] [ 10� 57] [ 39�87] [ 24�07] [ 36�06] 外出人数减少 95�44 2�43 1�75 0�38 87� 02 6� 28 4�23 2�47 [ 53�29] [ 38�38] [ 8�33] [ 48�38] [ 32�59] [ 19�03] 外出人数增加 95�58 2�41 1�71 0�29 87� 43 5�6 4�15 2�81 [ 54�65] [ 38�78] [ 6�58] [ 44�59] [ 33�04] [ 22�37] 132 罗楚亮: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四、计量分析 (一)方法 由于两个年份的贫困决定可能是相关的, 因此本文采用双变量( bivariate) probit的模型来估计 贫困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影响。两年贫困的影响因素分别通过以下模型来描述: y * 2007 = X 2007 �2007 + 2007 , y *2008 = X 2008�2008 + 2008 其中, y= 1 y * ) pline 0 others 。误差项满足: E ( 2007 | X 2007 , X 2008 ) = E( 2008 | X 2007 , X 2008 ) = 0; Var ( 2007 | X 2007 , X 2008 ) = Var ( 2008 | X 2007 , X 2008 ) = 1; cov ( 2007 , 2008 | X 2007 , X 2008 ) = !。 两年贫困概率的决定方式为: Pr[ y 2007 = 1, y 2008 = 1 | X 2007 , X 2008 ] = ∀( X 2007�2007 , X 2008�2008 , !) 其中, ∀ (&)为累积正态分布函数。Greene( 2002)给出了对应的似然函数和估计方式。 给定 2007年贫困,各因素对 2008年贫困概率的决定方式为: Pr[ y 2008 = 1 | y 2007 = 1, X 2007 , X 2008 ] = Pr[ y 2007 = 1, y 2008 = 1 | X 2007 , X 2008 ] Pr[ y2007 = 1 | X 2007 ] � 表 11 工具变量对外出行为的估计结果 是否外出户 (是= 1; 否= 0) 外出劳动力 数量 2007年 2008年 2007 年 2008 年 本村人口外出比重 0�0178 0�0135 0�0117 0�0104 28�68*** 23�14*** 30�07*** 24�93*** 省内外县外出劳动力比重 � � 21% ∃ 40% 0�1183 0�0999 0�0909 0�1077 6� 28*** 5�30*** 5�94*** 6�65*** � � 41% ∃ 60% 0�2805 0�2634 0�2725 0�3478 9� 46*** 8�86*** 11�62*** 14�30*** � �
本文档为【1005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170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3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3-05-02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