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

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

举报
开通vip

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 10-9-1 纤维混凝土 目前发展起来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应用最广的是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和聚丙烯类纤维增强混凝土。前者在国内已经制成高强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100~110MPa,抗弯强度也接近15MPa,抗冲击强度为普通混凝土的3.6~6.3倍。 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虽有许多优点,但毕竟代替不了钢筋混凝土。人们开始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中掺加纤维,使其成为钢筋-纤维复合混凝土,这又为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开发了一条新途径。 10-9-1-1 钢纤维混凝土 在混凝...

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
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 10-9-1 纤维混凝土 目前发展起来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应用最广的是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和聚丙烯类纤维增强混凝土。前者在国内已经制成高强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100~110MPa,抗弯强度也接近15MPa,抗冲击强度为普通混凝土的3.6~6.3倍。 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虽有许多优点,但毕竟代替不了钢筋混凝土。人们开始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中掺加纤维,使其成为钢筋-纤维复合混凝土,这又为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开发了一条新途径。 10-9-1-1 钢纤维混凝土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量的钢纤维,可配成一种既可浇筑又可喷射的特种混凝土,这就是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抗拉、抗弯强度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和抗裂、抗爆等性能都可得到提高。因为大量很细的钢纤维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中,与混凝土接触的面积很大,因而,在所有的方向,都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1.钢纤维的基本要求 (1)钢纤维的强度 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时,发现往往是钢纤维被拉断,这不是因为钢纤维抗拉强度不足,而是因为其韧性不足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其韧性。如果材料通过淬火或其他急冷硬化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获得,尽管其抗拉强度较高,但质地较脆,在搅拌过程中易被折断,反而会降低强化效果。因此,只要不是易脆断的钢材,通常强度较高的纤维可满足要求。一般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380MPa。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钢纤维抗拉强度可由需方根据技术与经济条件提出。 (2)钢纤维的尺寸和形状 钢纤维的尺寸,主要由强化特性和施工难易性决定。钢纤维如太粗或太短,其强化特性差,如过细或过长,则在搅拌时容易结团。为了增强钢纤维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常采用增大表面积或将纤维表面加工成凹凸形状,按外形可为平直形、波浪形、压痕形、扭曲形、端钩形、大头形等,见图10-46。按横截面可为圆形、矩形、月牙形及不规则形等。 图10-46 钢纤维的外形 钢纤维的标称长度指钢纤维两端点之间的直线长度,其尺寸可为15~60mm。钢纤维截面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宜在0.3~1.2mm。钢纤维长径比或标称长径比宜在30~100。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对钢纤维几何尺寸参数的要求宜符合表10-96的规定。 钢纤维几何参数采用范围 表10-96 钢纤维馄凝土结构类别 长度(mm) 直径(等效直径)(mm) 长径比 一般浇筑成型的结构 25~50 0.3~0.8 40~100 抗震框架节点 40~50 0.4~0.8 50~100 铁路轨枕 20~30 0.3~0.6 50~70 喷射混凝土 20~25 0.3~0.5 40~60 注:钢纤维的等效直径是指非圆形截面换算成圆形截面的直径。 2.钢纤维的种类和特征 钢纤维的种类、制造方法及特征见表10-97。钢纤维的抗拉强度见表10-98。从各类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来看,则以切断纤维、冷轧钢板剪切纤维和加工硬度较大的铣削纤维比较好。 各类钢纤维的制造方法和特征 表10-97 钢纤维种类 制造方法 特征 存在问题 断面形状 表面 防拔方法 其他 切断钢纤维 将钢丝切断 圆形 冷拔表面 压痕折弯 强度高,表面处理容易 原材料成本高 剪切钢纤维 将薄钢板用旋转刀具切断 正方形 长方形 压延面 切断面 压痕、折弯、扭曲 可使用不锈钢、脱脂 刀具寿命短 铣削钢纤维 用平刀铣刀将钢块或钢板进行切削的金属屑 三角形 切断面 皱纹状 粗面回 火色 扭曲 硬度大,可制细纤维,用不锈钢 刀具寿命短 熔融抽丝钢纤维 熔钢粘在冷却的圆盘上被甩 月牙形 氧化皮膜回火色 两端较粗 淬火或回火可用不锈钢 熔炉材料的耐久性问题 各类钢纤维的抗拉强度 表10-98 钢纤维种类 平均断面积 (mm2) 拉伸荷载 (N) 抗拉强度 (MPa) 切断钢纤维 0.10 230 2350 剪切钢纤维 1号 2号 3号 0.11 0.25 0.25 90 140 120 790 540 460 铣削钢纤维 0.25 180 710 熔融抽丝钢纤维 1号 2号 3号 0.26 0.23 0.18 160 150 130 620 670 760 3.钢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把直径为0.3~1.2mm,长为15~60mm的钢纤维均匀地掺入混凝土中,构成一种新的复合混凝土时,其性能改善尤为明显,见表10-99。近年来,用喷射法进行钢纤维混凝土施工逐渐增多,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的性能比较见表10-100。 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钢纤维掺入率为2%) 表10-99 序号 钢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比较 1 抗压强度 1.0~1.3倍 2 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1.5~1.8倍 3 早期抗裂强度 1.5~20倍 4 抗剪强度 1.5~2.0倍 5 疲劳强度 有所改善 6 耐冲击性能 5~10倍 7 耐破损性能 有所改善 8 延伸率 约2.0倍 9 韧性 40~200倍 10 耐热性能 显著改善 11 对冻融作用的抵抗能力 显著改善 12 耐久性 密实度高,表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08mm,有所改善,暴露于大气中的面层钢纤维产生锈斑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性能 表10-100 序号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与喷射混凝土的比较 1 抗压强度 1.3~1.5倍 2 抗拉强度 1.5~1.8倍 3 抗弯强度 1.8~2.0倍 4 韧性 30~300倍 5 耐冲击性 8~60倍 6 收缩 0.5~0.8倍 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除钢纤维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外,尚有钢纤维形状尺寸、配制方向及分散程度等因素。 4.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制 (1)配制要求 为了获得高强度的钢纤维混凝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足够数量和匀质的高强钢纤维; 2)在整个工艺过程中,钢纤维仍保持自身的大部分强度; 3)纤维同混凝土的粘结力较好,纤维同砂浆接触部分的密实度较高; 4)纤维应均匀分布在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中; 5)基体材料对纤维应是化学惰性的; 6)基体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 (2)组成材料 1)水泥:一般使用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可使用5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可掺用矿物掺合料。 2)骨料:砂的粒径为0.15~5mm;卵石或碎石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宜大于20mm,对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则不宜大于10mm。 3)外加剂:掺外加剂是为了降低水灰比,从而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可使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配制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则需掺入适量速凝剂。对抗冻性有要求的钢纤维混凝土,宜用引气型减水剂。 4)砂率: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的砂率一般不应低于45%。水泥用量一般较未掺纤维的混凝土高10%左右。 (3)配合比设计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除满足普通混凝土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抗拉强度或抗折强度、韧性及施工时拌合物和易性和钢纤维不结团的要求。在某些条件下还应满足对抗冻性、抗渗性的要求。对有耐腐蚀和耐高温要求时的结构物,应选用不锈钢钢纤维。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根据强度标准值或设计值以及施工配制强度提高系数,确定试配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或试配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的规定采用。 2)根据试配抗压强度计算水灰比; 3)根据试配抗拉强度或抗折强度或韧性与耐久性要求,按表10-101选用或根据已有资料确定钢纤维体积率; 钢纤维体积率采用范围 表10-101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类型 钢纤维体积率(%) 一般浇筑成型的结构 0.5~2.0 局部受压构件、桥面、预制柱顶 1.0~1.5 铁路轨枕、刚性防水屋面 0.8~1.2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1.0~1.5 4)根据施工要求的稠度,通过试验或按已有资料确定单位体积用水量,如掺用外加剂时应考虑外加剂的影响; 5)根据稠度和钢纤维体积率或参照已有工程经验确定砂率; 6)按绝对体积法或假定质量密度法计算材料用量,确定初步配合比; 7)按初步配合比进行拌合物性能试验,调整单位体积用水量和砂率,确定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8)根据强度试验结果调整水灰比和钢纤维体积率,确定施工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水灰比宜选用0.45~0.50,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宜为360~400kg;当钢纤维体积率较大时,水泥用量可适当增加,但不应大于500kg。钢纤维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可通过试验或根据已有经验确定。钢纤维混凝土坍落度可比相应普通混凝土要求值小20mm。 钢纤维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拌合物性能试验,检查其稠度、粘聚性、保水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若不满足,则应在保持水灰比和钢纤维体积率不变的条件下,调整单位体积用水量或砂率,直到满足要求。参考配合比见表10-102。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表10-102 5.施工要点 (1)搅拌工艺 1)搅拌设备:可使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在纤维掺量增多时,应适当减少一次拌合量,一次搅拌量不宜大于其额定搅拌量的80%。 2)纤维加入方法:为使纤维能均匀分散于混凝土中,应通过摇筛或分散机加料。使用集束状钢纤维时,则不需使用上述设备。 3)投料顺序:采用预拌法制作纤维混凝土,关键要使纤维在水泥硬化体中均匀分散。特别是当纤维掺量较多时,如不能使其充分地分散,就容易同水泥浆或砂子一起结成球状的团块,显著降低增强效果。目前,常用的混合投料顺序为: ①纤维以外的材料预先混合均匀,在拌合过程中加入纤维; 混合搅拌0.5min 混合搅拌2min ②(砂十水泥)————→+(石子+纤维)————→+(水+外加剂)→搅拌→排料。 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应较普通混凝土规定的搅拌时间延长1~2min。采用先干拌后加水的搅拌方法,干拌时间不宜少于1.5min。 (2)浇筑与成型工艺 1)混凝土浇筑:搅拌后的纤维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拌合料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所需时间不宜超过30min。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2)混凝土振捣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的成型,可使用普通的振动台或表面振动器,内部振动器则不适用。选用前者可避免振捣时将纤维折断,也防止钢纤维起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的振动时间要适当延长。 3)纤维定向处理:根据结构件的受力特点,在捣实时,可以人为地使纤维定向。如采用磁力定向、振动定向及挤压定向等。喷射法施工,钢纤维在喷射时不易受到损伤,且喷射物分布均匀,不会产生结团现象,这样就能提高长径比,提高界面粘结性能,同时,也能增大纤维含量,使钢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10-9-1-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1.常用聚丙烯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10-103)。 常用聚丙烯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10-103 纤维名称 密度 (kg/m3) 纤维直径 (μm) 纤维长度 (mm) 抗拉强度 (MPa) 弹性模量 (GPa) 断裂延伸率 (%) 杜拉纤维 910 5~19 276 3.79 15 丙纶纤维 910 26 5~19 525 3.5 15 改性丙纶纤维 910 30~40 4~12 500~700 9~10 7~9 纤化丙纶 900 12~50 500~700 3.5~4.8 20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连续网片和短切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主要优点是良好的抗碱性和化学稳定性(它与大多数化学物质无反应),有较高的熔点,且原材料价格低廉。其不足之处是:①耐火性差,当温度超过120℃时,纤维就软化,使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显著下降,因此,用聚丙烯纤维作为水泥基的主要增强材料,要特别注意耐火性能;②在空气或氧气中光照易老化;③弹性模量低,一般只有1~8GPa;④具有憎水性而不易被水泥浆浸湿。但是这些缺点并未阻碍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因包裹纤维的基体提供了一个保护层,有助于减小对火和其他环境因素的损伤。 2.聚丙烯纤维及混凝土的性能 纤维加入混凝土(砂浆)中采用常规搅拌设备搅拌,只要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约120s),纤维束即可彻底分散为纤维单丝,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中,而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可以无须延长搅拌时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入0.7kg纤维,纤维丝数量即可达2000多万条。 聚丙烯纤维可以通过大量吸收能量,控制水泥基体内部微裂的生成及发展,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及改善抗冲击性能,并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并降低其脆性,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抗冻能力,使混凝土耐久性大大增强。 聚丙烯纤维的使用非常方便,根据配合比掺量,将适量纤维(体积掺量0.05%~0.15%)加入料斗中的骨料一同送入搅拌机加水搅拌即可。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可直接将整袋纤维置于传送带上的骨料中即可。由于包装纸袋为特制的快速水降解纸制成,进入搅拌机后见水迅速溶融,散于水泥基体中。聚丙烯纤维完全为物理性配筋,同混凝土骨料及外加剂不起任何化学反应,故不需改变混凝土或砂浆的其他配合比,对坍落度影响很小,初凝、终凝时间变化甚微,粘聚性增强,泵送性能可以改善,施工及养护工艺无需特殊要求。 3.聚丙烯纤维在工程中的应用 聚丙烯纤维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广佛高速公路的小批量试用,近年来已经先后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如高速公路修补路面,公路收费站特殊路段;桥梁;地下室工程结构性自防水、外墙抹灰、仓库地板、屋面防水;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钢筋混凝土柱;水池、游泳池;停车场、网球场、停机坪;水泥预制构件、保温制品等许多方面。 10-9-1-3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 用于土木建筑结构加固的碳纤维增强材料有很多,其片材结构如图10-47,而碳纤维片材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且应用最多,主要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片材粘结于混凝土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片材根据纤维排列方向可分两类:单向纤维片材和双向纤维片材。 图10-47 碳纤维片材结构 1.材料 碳纤维片材又分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主要为碳纤维材料与粘结用树脂。材料及性能指标见表10-104~表10-106。 碳纤维片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要求 表10-104 性能 碳纤维布 碳纤维板 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3000 ≥2000 弹性模量(MPa) ≥2.1×105 ≥1.4×105 延伸率(%) ≥1.4 ≥1.4 底层树脂及找平材料性能指标 表10-105 性能 性能指标要求 正拉粘结强度 ≥2.5MPa,且大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ftk的1.2倍 浸渍树脂和粘结树脂性能指标 表10-106 性能 试验方法 性能指标要求 拉伸剪切强度 GB 7124-86 ≥10MPa 拉伸强度 GB/T 2568-1999 ≥30MPa 弯曲强度 GB/T 5270-1999 ≥40MPa 正拉粘结强度 ≥2.5MPa且大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ftk的1.2倍 2.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为:卸荷→基底处理→涂底胶→找平→粘贴→保护。 (1)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基底处理:混凝土表层出现的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面,在凿除后应用不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环氧砂浆修复。裂缝部位应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处理。除去混凝土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突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平滑过度,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涂底胶(FP胶):按主剂:固化剂=2:1的比例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时间,一般情况1h内用完。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在混凝土表面,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2-3d。 (4)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FE胶填平,转角处也应用FE胶修补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 (5)粘贴: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剪裁碳纤维布,除特殊要求外,碳纤维长一般应在3m之内。调配、搅拌粘贴材料FR胶(使用方法与FP胶相同),然后均匀涂抹于待粘贴部位。粘贴碳纤维布,剥去离型纸,用特制滚子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去除气泡。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在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粘贴。最后在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罩面FR胶。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端部用横向碳纤维布固定。 (6)保护:加固后的碳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表面保护材料应于罩面FR胶具有可靠的粘结强度及良好的变形性能后再涂抹。当被加固结构处于其他特殊环境时,应采取相应地防护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3.其他注意事项 (2)气温低于5℃,应停止施工。 (3)施工时应考虑环境湿度对树脂固化的不利影响。 (4)施工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等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5)裁剪和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 (6)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佩戴口罩和手套,严禁现场吸烟。 配制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 10-9-1-4 玻璃纤维混凝土 玻璃纤维混凝土是由玻璃纤维与水泥混凝土复合的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复合外墙板(以岩棉、泡沫聚苯等作芯材)、隔墙板、阳台栏板、垃圾道和通风道、卫生盒子间等。 1.原材料及要求 (1)抗碱玻璃纤维 配制玻璃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抗碱玻璃纤维,因为这种玻璃纤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锆(ZrO2),在碱液作用下,其表面的氧化锆会转化成含氢氧化锆[Zr(OH)4]的胶状物,并经脱水聚合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膜层,从而减缓了水泥石液相中的氢氧化钙[Ca(OH)2]对玻璃纤维的侵蚀。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分别见表10-107、表10-108、表10-109。 抗碱玻璃纤维化学成分 表10-107 名称 化学成分(%) SiO2 CaO Na2O K2O ZrO2 TiO2 Al2O3 MgO Fe2O3 中国锆铁纤维 61.0 5.0 10.4 2.6 14.5 6.0 0.3 0.25 0.2 抗碱玻璃纤维力学性能 表10-108 名称 单丝直径 (μm) 密度 (g/mm2) 抗拉强度 (N/mm2) 弹性模量 (×104N/mm2) 极限延伸率 (%) 中国锆铁纤维 12~14 2.7~2.78 2000~2100 6.3~7.0 4.0 抗碱玻璃纤维耐腐蚀性能 表10-109 玻璃纤维类别 纤维经碱液侵蚀后的抗拉强度保留率(%) 100℃饱和Ca(OH)2溶液中4h 80℃合成水泥滤液①24h 抗碱 66.2~88.1 54.3~84.3 中碱 41.5~44.3 24.6~26.4 无碱 29.2~35.5 25.3~32.0 ①合成水泥滤液成分: Ca(OH)2 0.48g/L NaOH 0.88g/ I. KOH 3.45g/L 抗碱玻璃纤维的品种有: 无捻粗砂—将30股左右的连续玻璃纤维原丝(含200根左右的单丝)不经加捻直接平行合并成卷绕成圆筒纱团。使用时可从纱团内孔抽出粗纱并切割任意长度。 网格布—系由玻璃纤维无捻粗砂,经、纬相交编织而成的具有方形网孔的织物,根据玻璃纤维混凝土制品或构件受力状况,可织成经、纬纱粗、细不等的网格布。常用的规格和性能见表10-110。 网格布规格和性能 表10-110 网格尺寸 (mm) 幅宽 (mm) 经向 纬向 重量 (g/m2) 经纱密度 (根/cm) 承载力 (N/cm) 纬纱密度 (根/m) 承载力 (N/cm) 5×5 850 4 324 2 151 130 (2)硫铝酸盐水泥 分早强型和I型低碱度两种。 2.配制和成型工艺 (1)配制 玻璃纤维水泥制品的配制因成型工艺而异,见表10-111。 玻璃纤维水泥制品的配制 表10-111 成型工艺 玻璃纤维 水泥 骨料 外加剂 灰砂比 水灰比 直接喷射法 抗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切短,长度=33~44mm,体积掺率=2%~5% 早强型或I型低碱硫铝酸盐水泥 dmax=2mm 细度模数=1.2~2.4 含泥率≤0.3% 减水剂或超塑化剂,掺量由预拌试验确定 1:0.3~1:0.5 0.32~0.38 喷射-抽吸法 一般可不掺 起始值 0.5~0.55 最终值 0.25~0.30 铺网-喷浆法 抗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厚10mm的板用多层网格布,体积掺率=2%~3% 同直接喷射法 1:1~1:1.5 0.4~0.45 (2)成型 1)直接喷射法 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砂气割至一定长度后由气流喷出,再与雾化的水泥砂浆在空间混合并一起喷落在模具上。如此反复喷射直至模具上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压辊或振动抹刀压实,再覆盖塑料薄膜,经20多小时的自然养护后脱模,继而在湿气养护室养护7d左右;也可将压实的制品静停2~3h后,在40~50℃下进行6~8h蒸养,脱模后再在湿气养护室内养护4d左右即可。 直接喷射法采用的机具见表10-112。喷射时,应使用纤维喷枪,与砂浆喷浆之夹角保持28°~32°之间,切割喷射机和喷射面的间距宜在300~400mm范围内。 直接喷射法采用的机具 表10-112 项次 机具名称 作用 型式 主要技术参数 1 切割喷射机(图10-48) 使玻璃纤维无捻粗砂切成一定长度后喷出,水泥砂浆雾化喷出,井使两者混合 按纤维与水泥砂浆喷射方式可分为双枪式或同心式;按动力类型可分为气动式或电动式 纤维切割长度:22~66mm 纤维喷射量:100~1000g/min 砂浆喷射量:2~22kg/min 2 砂浆搅拌机 制备水泥砂浆 强制式 容积:1~25L/min 3 砂浆输送泵 使已制备的水泥砂浆送至切割喷射器的砂浆喷枪内,并可调节其输送量 挤压式或螺旋式 输送能力:1~25L/min 4 空气压缩机 喷吹纤维与水泥砂浆,带动切割喷射器的气动电动机 气冷式 送气量:0.9~1.2m3/mm 气压:0.6~0.7N/mm2 图10-48 切割喷射机 (a)单枪外形;(b)双枪式喷射;(c)单枪式喷射 2)喷射-抽吸法 其工艺原理与直接喷射法相同,所不同的是,混合后的玻璃纤维砂浆喷落在可抽真空的模具上(模具的表面开有许多棋盘式小孔,并覆以滤水性好的织物)。当喷射达到一定厚度后,即可通过真空抽吸,以降低料层的水灰比,并使之趋于密实,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强度的湿坯。用真空吸盘将湿坯吸至另一成型模具上,用手工模塑成型,可生产多种外型制品。 喷射-抽吸法采用的机具,除与直接喷射法相同外,尚需增加真空泵(使模型的真空腔内的真空度达到8000Pa)与真空吸盘管。 3)铺网-喷浆法 用喷枪在模具上喷一层砂浆,然后铺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再喷一层砂浆,再铺第二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如此反复喷铺,直至达到一定的厚度。其他同直接喷射法,采用的机具,除前述外,另增加砂浆喷枪。 3.玻璃纤维混凝土的主要性能(表10-113) 玻璃纤维混凝土性能参考 表10-113 项次 项目 性能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质量密度 抗拉强度 抗弯强度 抗压强度 抗冲击强度 弹性模量 吸水率 韧性 抗冻性 耐热性 抗渗性 防火性 1.9~2.1g/cm3 初裂强度4.0~5.0N/mm2,极限强度7.5~9.0N/mm2 初裂强度7.0~8.0N/mm2,极限强度15~25N/mm2 比未增强的水泥砂浆降低约不大于10% 用摆锤法测得15~30kJ/m2 2.6~3.1×104N/mm2 10%~15% 比未增强的水泥砂浆可提高30~120倍 25次反复冻融,无分层和龟裂现象 使用温度不宜超过80℃ 有较高的不透水性,在潮湿状态下还有较高的不透气性 由两层厚各为10mm的玻璃纤维混凝土板,内夹100mm厚的珍珠岩水泥内芯组成的复合板,其耐火度可达4h以上 10-9-2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混凝土和高分子材料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性能比普通混凝土优越的复合材料。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配制比较简单,只要利用现有普通混凝土的生产设备,将聚合物同水泥、骨料、水一起搅拌即可。 将聚合物搅拌在混凝土中,聚合物在混凝土内形成膜状体,填充水泥水化产物和骨料之间的空隙,与水泥水化产物结成一体,起到增强同骨料粘结的作用,从而使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有优良的特性:如提高了普通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而且显著地增加抗拉、抗弯强度,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耐化学腐蚀性能和减少收缩变形等。 10-9-2-1 原材料选择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主要由胶凝材料、骨料和水及助剂等组成。 1.胶凝材料 (1)水泥:对水泥的要求同普通水泥混凝土。除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尚可使用各种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矾土水泥)、快硬水泥等。 (2)聚合物:与水泥掺合使用的聚合物可分为以下三类: 1)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体乳胶类,如橡胶乳胶、树脂乳液和混合分散体; 2)水溶性聚合物,如甲基纤维素(MC)、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酸钙和糠醇; 3)液体聚合物,如不饱和聚醋和环氧树脂等。 必须选用与水泥水化适应性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因此,聚合物必须具备下列要求:①对水泥凝结硬化和胶结性能无不良影响;②在水泥碱性介质中,不被水解或破坏;③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2.骨料 使用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同的粗骨料和细骨料,有时也可使用轻骨料。当用于防腐目的时,应使用硅质碎石和碎砂。 3.拌合水 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用水相同。 4.主要助剂 稳定剂:由于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体(乳胶类)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用阴离子型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因此,当这些聚合物乳胶与水泥浆混合后,由于与水泥浆中溶出的大量多价钙离子作用,会引起乳液变质破乳,产生过早凝聚,使其不能在水泥中均匀分散,因此,必须加入阻止这种变质现象的稳定剂。稳定剂的加入,保证聚合物与水泥混合均匀,并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常用的稳定剂有OP型乳化剂、均染剂102、农乳600等。 消泡剂:将胶乳与水泥拌合时,由于乳液中的乳化剂和稳定剂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通常会产生许多小泡,如不把这些小泡消除,势必会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使强度明显下降。因此,必须添加适量的消泡剂。常用的消泡剂有:①醇类:有异丁烯醇、3-辛醇等。②磷酸酯类:有磷酸三丁酯等。③有机硅类:有二烷基聚硅氧烷等。 10-9-2-2 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 影响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因素有聚合物种类、聚合物与水泥之比、水灰比、消泡剂及乳化剂的种类和掺量等。其中,水灰比的影响没有像对水泥混凝土那样大。因此,对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主要以和易性(坍落度或流动度)来表示。 1.配合比设计 聚合物的使用方法是与水泥、骨料、水一起搅拌即可。在一般情况下,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25%,不宜过多。 (1)设计原则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除应着重考虑其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外,还必须考虑抗拉强度、粘结性、水密性(防水性)、耐腐蚀性等其他一些性能。这些性质虽然和水灰比有关,但与聚灰比(聚合物与水泥在整个固体中的重量比)的关系更密切,所以,确定的配合比还必须符合使用要求。 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参考配合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除考虑聚灰比以外,其他可大致按水泥混凝土进行。通常,聚合物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砂=1:2~1:3(重量比)。聚灰比在5%~20%范围内,水灰比可根据和易性要求适当选择,大致在0.3~0.6范围内。表10-114和表10-115为聚合物水泥砂浆和聚丙烯酸乙酯水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聚合物水泥砂浆参考配合比(重量比) 表10-114 用途 参考配合比 涂层厚度(mm) 水泥 砂 聚合物 路面材料 1 3 0.2~0.3 5~10 地板材料 1 3 0.3~0.5 10~15 防水材料 1 2~3 0.3~0.5 5~20 防腐材料 1 2~3 0.4~0.6 10~15 粘结材料 1 0~3 0.2~0.5 1 0~1 0.2以上 1 0~3 0.2以上 聚丙烯酸乙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表10-115 聚合物水泥比 (%) 水灰比 (%) 砂率 (%) 聚合物分散体用量 (kg/m3) 用水量 (kg/m3) 水泥用量 (kg/m3) 粗骨料用量 (kg/m3) 细骨料用量 (kg/m3) 测定量 坍落度 (cm) 含气量(%) 0 50 45 0 160 320 812 510 5 5 5 50 45 36 140 320 768 485 7 7 10 50 45 71 121 320 749 472 21 7 (2)配制方法 配制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时,可使用与普通混凝土一样的设备。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应在拌合后1h内浇筑完毕。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种: 1)配制工艺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似,只是在加水搅拌混凝土时,掺入一定量的聚合物分散体及辅助材料; 2)可采用单体直接加入,然后聚合的办法制得; 3)采用聚合物粉末直接掺入水泥的方法来配制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在混凝土成型和初始硬化后,加热混凝土,使聚合物溶化,这样,聚合物便浸入混凝土的孔隙中,待冷却和聚合物凝固后而成。这种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抗水性能好。 2.施工工艺 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 (1)基层处理 砂浆或混凝土的基层处理,应按下列工序处理: 1)边喷砂、边用钢丝刷刷去老砂浆或混凝土表面脆性的浮浆层或泥土等,用溶剂(汽油、酒精或丙酮)洗掉油污或润滑油迹; 2)遇有孔隙、裂缝等伤痕要进行V型开槽,用同配合比砂浆进行堵塞修补。管道贯通部位,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3)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棉纱擦去游离的水分。 (2)施工要点(用于面层) 1)涂一层厚度为7~10mm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当所需的厚度大于10mm时,可以涂2~3次。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聚合物水泥砂浆不宜像普通水泥砂浆那样反复抹,以抹2~3遍为宜; ②在抹平时,抹子上往往会粘附一层聚合物薄膜,应边抹边用木片、棉纱等将其拭掉; ③当大面积涂抹时,每隔3~4m要留15mm宽的缝。 2)施工后,必须注意养护。未硬化前,不能洒水,并应注意防雨。养护方法取决于聚合物种类,如耐水性很差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在水中养护强度将大大降低。 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应用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由于在其组织结构内具有耐化学侵蚀性的聚合物连续薄膜,一般比普通水泥混凝土抵抗各种化合物侵蚀的能力要强。但根据聚合物分散体的种类不同,对油类及有机溶剂的抵抗力要稍差一些。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浆及聚合物水泥色浆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材料,其中一些主要的结构特性(如徐变等)尚在研究之中。一般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路桥面材料:用于地面、路面、桥面等,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强度高,不易产生弯曲变形; (2)防腐蚀材料和内衬材料:接触化学物质的槽、罐、池等部位衬里或砌体,尤其是洒落化学物质的楼地面更为适宜; (3)其他用途:用于建筑保温层的罩面抗裂材料;用于喷射混凝土和新旧混凝土接头等。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具体适用范围见表10-116。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使用范围 表10-116 用途 使用范围 地面层材料 一般房屋、仓库、办公室、商店、厕所、体育馆、工厂等的地面板、通道、楼梯、站台、公路等 防水材料 混凝土屋面板、砂浆及混凝土块材、水箱、游泳池、化粪池、水泥库等 粘结材料 在混凝土面板、墙板上粘结其他面板、墙板及绝缘材料等用的粘结材料、老混凝土与砂浆的粘结、修补裂缝等 防腐材料 废液沟、化工厂地面、耐酸瓷砖的填缝材料、化粪池、机器基础、化学实验室及药品仓库地板 罩面材料 内外墙面、船舶的内外窗面、桥面、火车、货车的地板、天桥的桥面等 10-9-3 轻集料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是用轻粗集料、轻细集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10-9-3-1 轻集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水泥 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集料 轻粗集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 轻细集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轻集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 (1)工业废料轻集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2)天然轻集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3)人造轻集料——如页岩陶粒、粘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集料及其轻砂。 轻集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轻集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2)轻粗集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防止树叶、泥土和其他有害物质混入。 (3)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集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集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 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10-9-3-2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f'cu=fcu,k+1.645σ (10-66) 式中 f'cu,k——轻集料混凝土的试配抗压强度(MPa); fcu,k——轻集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 σ——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总体标准差(MPa)。 生产单位如有25组以上的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资料时,总体标准差可用样本标准差 代替,计算公式为式(10-35): 式中 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MPa); ——n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如生产单位无强度资料时,σ可按表10-117取用。 σ值 表10-117 强度等级 CL5.0~CL7.5 CL10~CL20 CL25~CL40 CL45~CL50 σ(MPa) 2.0 4.0 5.0 6.0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砂轻混凝土宜采用绝对体积法;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集料用量的计算以干燥状态为准。 1.设计参数的选择 (1)水泥 配制轻集料混凝土用的水泥品种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当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高等级水泥时,其掺量可通过试验确定加入火山灰质的掺合料,以保证其稠度符合要求。 不同试配强度的轻集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参照表10-118选用。 试配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表10-118 混凝土试配强度 (MPa) 轻集料密度等级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5.0 260~320 250~300 230~280 220~300 240~330 260~360 250~350 5.0~7.5 280~360 260~340 240~320 240~320 270~370 310~380 300~370 7.5~10 280~370 260~350 260~340 320~390 360~430 350~420 10~15 280~350 280~380 370~440 15~20 300~400 330~400 20~25 380~450 25~30 30~40 420~500 390~490 380~480 370~470 40~50 430~530 420~520 410~510 50~60 450~550 440~540 430~530 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时的水泥用量;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时的水泥用量;采用其他等级水饭时,可乘以表10-119中规定的调整系数。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集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粗集料及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水泥用量调整系数 表10-119 水泥强度等级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5.0~15 15~30 30~50 50~60 32.5 1.00 1.00 1.10 1.15 42.5 - 0.85 1.00 1.00 52.5 - - 0.85 0.90 (2)水灰比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以净水灰比表示。配制全轻混凝土时,允许以总水灰比表示,但必须加以说明。 净水灰比系指不包括轻集料1h吸水量在内的净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总水灰比系指包括轻集料1h吸水量在内的总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轻集料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应符合表10-120的规定。 轻集料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10-120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kg/m3) 配筋的 无筋的 不受风雪影响的混凝土 不作规定 250 225 受风雪影响的混凝土;位于水中及水位升降范围的混凝土和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 0.7 275 250 寒冷地区位于水位升降范围的混凝土和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 0.65 300 275 严寒地区位于水位升降范围的混凝土 0.60 325 300 注:1.严寒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寒冷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5℃~-15℃。 2.水泥用量不包括掺合料。 (3)用水量 轻集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可根据施工要求和稠度(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按表10-121选用。 轻集料混凝土用水量 表10-121 用途 稠度 净用水量(kg/m3) 维勃稠度(s) 坍落度(mm) 预制混凝土构件 振动台成型 5~10 0~10 155~180 振捣捧或平板振动器振实 30~50 165~200 现浇混凝土 机械振捣 50~70 180~210 人工振捣或钢筋较密的 60~80 200~220 注:1.表中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集料,对于碎石型轻粗集料播按表中值增加10kg左右的用水量。 2.表中值适用于砂轻混凝土,若采用轻砂时,需取轻砂1h吸水量为附加水量;若无轻砂吸水量数据,也可适当增加用水量,最后按施工稠度的要求进行调整。 (4)砂率 轻集料混凝土的砂率应以体积砂率表示,即细集料体积与粗细集料总体积之比。体积可用密实体积或松散体积表示,其对应的砂率即密实体积砂率或松散体积砂率。砂率可按表10-122选用。 轻集料混凝土的砂率 表10-122 用途 细集料品种 砂率(%) 预制混凝土构件 轻砂 35~50 普通砂 30~40 现浇混凝土 轻砂 - 普通砂 35~45 注:1.当细集料采用普通砂和轻砂混合使用时,宜取中间值,并按普通砂和轻砂混合比例进行插入计算。 2.当轻粗集料采用圆球型时,宜取表中下限值;采用碎石型时,则取上限。 (5)掺合料 当采用粉煤灰作掺合料时,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超量系数等参数的选择,应参照《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 28)的有关规定执行。 (6)外加剂 轻集料混凝土允许采用各种化学外加剂,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其合理掺量须通过试验确定。 2.配合比的计算和调整 (1)绝对体积法 轻砂混凝土宜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即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绝对体积为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之和进行计算。其设计步骤为: 1)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集料的种类和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2)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集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3)按式(10-66)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 4)按表10-117、表10-118选择水泥用量; 5)根据制品生产工艺和施工条件要求的混凝土稠度指标,按表10-120确定净用水量; 6)根据轻集料混凝土的用途,按表10-121选用密实体积砂率; 7)按公式(10-67)、(10-68)、(10-69)和(10-70)计算粗细集料的用量: 8)根据净用水量和附加水量的关系,按式(10-71)计算总用水量: mwt=mwn+mwa (10-71) 式中 mwt——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kg); mwn——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净用水量(kg); mwa——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附加水量(kg),其计算方法见表10-124。 9)按公式(10-72)计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ρcd),并与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进行对比,如其误差大于3%,则应重新调整和计算配合比。 ρcd=1.15mc+ma+ms (10-72) (2)松散体积法 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即以给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集料松散总体积为基础进行计算,然后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依据进行校核,最后通过试验调整得出配合比。其设计步骤为: 1)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集料的种类和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2)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集料的堆积密度; 3)按式(10-66)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 4)按表10-118、表10-119选择水泥用量; 5)根据施工稠度的要求,按表10-121选择净用水量; 6)根据混凝土用途按表10-122选取松散体积砂率; 7)根据粗细集料的类型,按表10-123选用粗细集料总体积,并按公式(10-73)、(10-74)、(10-75)及(10-76)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集料用量。 粗细集料总体积 表10-123 轻粗集料粒径 细集料品种 粗细集料总体积(m3) 圆球型 轻砂 1.25~1.15 普通砂 1.20~1.40 普通型 轻砂 1.30~1.60 普通砂 1.25~1.50 碎石型 轻砂 1.35~1.65 普通砂 1.30~1.60 注:1.当采用膨胀珍珠岩砂时,宜取表中上限值; 2.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宜取表中下限值。 Vs=Vt×Sp (10-73) ms=Vs×ρis (10-74) Va=Vt-Vs (10-75) ma=Va×ρic (10-76) 式中 Vs、Va、Vt——分别为细集料、粗集料和粗细集料的松散体积(m3); ms、ma——分别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的用量(kg): Sp——松散体积砂率(%); ρis、ρic——分别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 8)根据净用水量和附加水量的关系按公式(10-71)计算总用水量。 附加水量计算见表10-124。 9)按公式(10-72)计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ρcd),并与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进行对比,如其误差大于3%,则应重新调整和计算配合比。 附加水量应根据粗集料的预湿处理方法和细集料的品种,按表10-124列公式计算。 附加水量的计算方法 表10-124 项目 附加水量(mwa) 粗集料预湿,细集料为普砂 mwa=0 粗集料不预湿,细集料为普砂 mwa=ma·ωa 粗集料预湿,细集料为轻砂 mwa=ma·ωs 粗集料不预湿,细集料为轻砂 mwa=ma·ωa+ms·ωs 注:1.ωa、ωs分别为粗、细集料的1h吸水率。 2.当轻集料含水时,必须在附加水量中扣除自然含水量。 10-9-3-3 轻集料混凝土的拌制 轻集料混凝土拌制时,砂轻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材料均按重量计量;全轻混凝土拌合物中的轻集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重量进行校核。 粗、细集料、掺合料的重量计量允许偏差为±3%,水、水泥和外加剂的重量计量允许偏差为±2%。 全轻混凝土、干硬性的砂轻混凝土和采用堆积密度在500kg/m3以下的轻粗集料配制的干硬性或塑性的砂轻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采用堆积密度在500kg/m3以上的轻粗集料配制的塑性砂轻混凝土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 强度低而易破碎的轻集料,搅拌时尤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使用外加剂时,应在轻集料吸水后加入。当用预湿粗集料时,液状外加剂可与净用水量同时加入;当用干粗集料时,液状外加剂应与剩余水同时加入。粉状外加剂可制成溶液并采用液状外加剂相同的方法加入,也可与水泥相混合同时加入。 10-9-3-4 施工要点 1.为防止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离析,运输距离应尽量缩短。在停放或运输过程中,若产生拌合物稠度损失或离析较重者,浇筑前宜采用人工二次拌合。拌合物从搅拌机卸料起到浇筑入模止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5min。 2.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振捣成型。对流动性大、能满足强度要求的塑性拌合物以及结构保温类和保温类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可采用人工插捣成型。 3.用干硬性拌合物浇筑的配筋预制构件,宜采用振动台和表面加压(加压重力约0.2N/cm2)成型。 4.现场浇筑的竖向结构物(如大模板或滑模施工的墙体),每层浇筑高度宜控制在30~50cm。拌合物浇筑倾落高度大于2m时,应加串筒、斜槽、溜管等辅助工具,避免拌合物离析。 5.浇筑上表面积较大的构件,若厚度在20cm以下,可采用表面振动成型;厚度大于20cm,宜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后,再采用表面振捣。 6.振捣延续时间以拌合物捣实为准,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集料上浮。振捣时间随拌合物稠度、振捣部位等不同,宜在10~30s内选用。 7.采用自然养护,浇筑成型后应防止表面失水太快,避免由于湿差太大而出现表面网状裂纹。脱模后应及时覆盖,或喷水养护。 8.采用加热养护时,成型后静停时间不应少于2h,以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起皮、酥松等现象。 9.采用自然养护时,湿养护时间应遵守下列规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d;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及在施工中掺
本文档为【10-9 常用特种混凝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08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6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3-05-02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