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_福斯特_印度之行_解读_张秀芝

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_福斯特_印度之行_解读_张秀芝

举报
开通vip

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_福斯特_印度之行_解读_张秀芝 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 ——福斯特《印度之行》解读 张秀芝 (西安文理学院 外语系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 福斯特以其敏锐独特的目光, 洞察了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现实, 批判了英统治者的傲慢与偏见, 揭示了印度社会 的种种矛盾及隔阂, 同时作品也流露出福斯特和谐完美的“天下一家”的联结梦幻的破灭, 使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对现实 的失望及内心的悲凉, 了解了他的困惑及迷惘。他的《印度之行》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离, 文化的冲突、种族的矛盾 及混乱不堪的宇宙。证明了福斯特通过“善意、教养和智慧”来实现人与人...

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_福斯特_印度之行_解读_张秀芝
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 ——福斯特《印度之行》解读 张秀芝 (西安文理学院 外语系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 福斯特以其敏锐独特的目光, 洞察了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现实, 批判了英统治者的傲慢与偏见, 揭示了印度社会 的种种矛盾及隔阂, 同时作品也流露出福斯特和谐完美的“天下一家”的联结梦幻的破灭, 使读者体会到了作者对现实 的失望及内心的悲凉, 了解了他的困惑及迷惘。他的《印度之行》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离, 文化的冲突、种族的矛盾 及混乱不堪的宇宙。证明了福斯特通过“善意、教养和智慧”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联结的失败, 也让人们意识到 通过建立友谊来实现民族大融合、实现文化融合的艰难。 关键词: 梦幻与现实; 隔离; 失望与悲凉 中图分类号: I561. 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703 (2006) 0120085204 Abstract: W ith h is sharp and pecu liar insigh t in to the reality in India under the co lon ial ru le, Fo rster expo sed and rep roached the B rit ish ru ler’s p ride and p rejudice, revealed various conflicts and estrangem ents in Indian society, w h ich shatters the illusion of h is perfect harmony of“all under heaven are of one fam ily”, show ing h is despair and sadness tow ards the reality as w ell as h is perp lex ity. H is book, A P assag e to Ind ia , leaves the readers peop le’s separat ion, cu ltu ral conflict, racia l con tradict ion and a chao tic w o rld. T h is demonstra tes the failu re in h is in ten tion to realize the comm unication and con tact betw een peop le th rough“k indness, education and w isdom ”. T h is also m akes peop le recogn ize the difficu lt ies in the realizat ion of hum an races’ un ificat ion and cu ltu ral b lending by m eans of bu ilding up friendsh ip. Key words: illusion and reality; separat ion; despair and sadness 1. 引言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所 著的《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 引起了不少评论家的关注。S. M. Gilbert (1996: 266)曾提到《印度之行》“不仅是我们这个时 代的重要文献, 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文学作品”。作品中, 福斯 特所描写的印度已超越了其地理含义,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印 度这个地方, 而是巨大宇宙的象征。福斯特把人类社会的秩 序、完美、和谐置于一个复杂的社会- 宇宙的整体背景下进行 全面的探索研究, 认为宇宙应是完美统一而有序的, 和谐与联 结是宇宙与人类世界的核心。他通过小说“阐释人类在一个我 们迄今尚无法理解的宇宙世界中所面临的困境”, 来寻找“一    总而言之,《黄色墙纸》中的叙事者既是家庭主妇又是女 性作家的象征, 她的疯癫, 实质上不仅仅是精神错乱, 而是另 一种形式的理性, 潜藏着对父权社会中不合理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以及写作 传统的颠覆。作为超越自己时代意识形态的女性, 她的思想 和作法是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的, 因此也只有在疯癫状态中, 她才不必妥协, 仍能保持思想的独立性, 这是个人的也是时 代的悲剧。  3 文中引用的《黄色墙纸》中的话语, 全是本文作者翻译的。 陕西省2005 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 05J 009S 陕西省 2005 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课题, 本外科发 (2003) 5 号文件。 参考文献 [ 1 ] Chesler, Phyllis. W om en and M ad ness[M ]. San D iego: H arcourt B race Jovanovich, 1989. [ 2 ] Foucau lt, M ichel. M ad ness and C iv iliz a tion [M ]. N ew Yo rk: Random House, 1988. [ 3 ] Gilbert, Sandra M. , and Susan Gubar. T he M adw om an in the A ttic: W om an W riter and the N ineteen th2Cen tu ry L itera ry Im ag ina tion [M ]. N ew H aven: Yale U niversity P ress, 1984. [ 4 ] Gilm an, Charlo tte Perk ins. T he Y ellow W allp ap er[M ]. Bo ston: Fem in ist P ress, 1973. [ 5 ] H edges, E laine R. A fterwo rd. T he Y ellow W allp ap er [M ]. By Charlo tte Perk ins Gilm an. Bo ston: Fem in ist P ress, 1973: 1452 160. [ 6 ] L aing, R , D. T he D iv id ed S elf : A n E x isten tia l S tudy in S an ity and M ad ness[M ]. Baltimo re: Pengu in Book s, 1965. [ 7 ] L aing, R , D. T he P olitics of E xp erience [M ]. N ew Yo rk: Ballan tine Book s, 1967. [ 8 ] M oers, E llen. L iterary W om en [M ]. O xfo rd: O xfo rd U niv. P ress, 1985. [ 9 ] W oo lf, V irgin ia. A R oom of O ne’s Ow n [M ]. Cam bridge: B lackw ell Pub lisher, 1992. 作者简介: 李靓, 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研 究方向: 英美文学。 收稿日期 2005201221 责任编校 采 玉 ·58· 2006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1 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 ourna l of X i’an In terna tiona l S tud ies U n ivers ity M ar. 2006 V o l. 14 N o. 1 个更加持久的人类之家”(Beer, 1982: 126)。 2. 梦幻与现实 2. 1 迷人的梦幻 W ilfred Stone 说到:“统一与和谐是生活的最大希望。” (B loom , 1987: 35) E. M. 福斯特是位令人困惑的小说家, 他对 完美和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希望人类能友善相处, 所有 的人都是兄弟姐妹, 人人都有幸福可享。福斯特的小说主张个 性自由与沟通,“友爱, 友爱, 更友爱⋯⋯这是我们唯一的希 望。”这是人类企图在这混乱的社会找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完 美、和谐、有序而发出的美好心声。但此时的沟通与联结还是 要依靠和解与妥协。《印度之行》弥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 , 反映出爱情、宗教、文化与社会的种种矛盾。小说中的穆尔夫 人可以说是福斯特的形象代表, 正如她对儿子朗尼所说的那 样:“上帝让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 为的是让我们都和睦相 处, 生活愉快。上帝⋯⋯就是⋯⋯仁慈。上帝让我们降生在这 个世界上, 就是让我们去爱这个世界上的人, 并要我们把这个 爱变成实际的行动。上帝无所不在, 当然印度也不例外, 他也 在注视我们在这儿如何把爱付诸于行动。”(Fo rster, 1939: 53) 穆尔夫人是一位地道的人文主义基督教徒, 她希望与所有人 建立友谊, 把爱带给人间, 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也是福斯特 思想的表露。小说中福斯特力求探索人与社会的关系。H e im agines a w o rld w here all peop le are bro thers, w here“the friends of friends are a reality, w here everyth ing gets done som etim e, and sooner o r la ter everyone gets h is share of happ iness. ”(他想象了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中的所有人都是兄 弟姐妹, 连朋友的朋友都是兄弟姐妹, 那时一切事情都尘埃落 定, 人人迟早都会得到自己的快乐。) 这是多么美好迷人的梦 幻, 可见作者渴望建立一个人人幸福, 充满真善美的和平世 界。福斯特认为宇宙是完美的统一体, 他统观全局, 不仅敏锐 地洞察了产生赘疣及人类的宇宙力量, 而且观察到了天空的 力量。天空主宰着万物, 不仅主宰气候和时令, 连大地何时穿 上美丽的服装也要由他来安排。在作者眼里, 大地独自能做的 事很少——仅仅感到能帮花儿开放。他相信天空所以能做出 这般奇迹, 因为它力大无穷, 巨大无边。对于福斯特, 人类世界 的核心是和谐。在《印度之行》出版十余年后, 作者在一次讲演 中清晰地归纳了其小说主题的发展历程:“在 20 世纪初, 个人 之间的关系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人们认为, 只要个人之间关 系的问题得到解决, 文明进程所遇到的问题便也会迎刃而解 ⋯⋯ 我现在认识到, 我当时的结论是多么的肤浅。”(Fo rster, 1939: 1802213)由此可见, 福斯特的梦幻是那么的美好与独特, 只不过真正的现实世界令他大失所望。 2. 2 现实的隔阂 在表面上, 作者通过昌德拉普尔城所描述的印度社会, 是 现代社会在民族、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排斥隔离与混乱的 浓缩。民族、国家间的不平等, 多种宗教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 之间的差异, 毫无在异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心理准备, 是造成各 种矛盾冲突及通过和解沟通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结失败的主要 原因。其首先表现在: 英印人 (生活在印度的英国人) 与印度 人、英印人与以穆尔夫人为代表的英国新来者及印度多宗教 之间的矛盾冲突, 阐述了人类社会的两极对立性, 揭示了人类 之间彼此的隔阂与疏远, 说明了相互之间的排斥与隔离的不 可避免。 2. 2. 1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英印人与印度人之间: 小说描写了两个传统的英国贵族 女子, 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奎斯蒂德决定通过印度之旅去了 解这个神秘的地方。但到达后才发现当地的种族歧视十分严 重, 这令她们大失所望。英印人拒绝了解眼前的现实印度, 将 自己封锁在殖民主义生活的范围之内, 用永恒不变的东方主 义立场看待印度。以殖民统治者为代表的治安法官朗尼和市 长兼税务官特顿, 认为他们在印度的任务就是“用武力来维护 这个肮脏、混乱、破烂不堪的国家”。“要知道, 我是为了事业才 到这儿来的。我不是传教士, 不是工党分子, 也不是一个糊里 糊涂、多愁善感、富有同情的文人, 我只是英国政府的一个仆 从, 这是你让我自己选择的职业。不必再多说了。我们在印度 并不感到快乐, 但我们也不想感到快乐, 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 要做。”(福斯特, 2003: 51) 治安法官朗尼的这些话充分说明他 满脑子充满了大英帝国种族的优越感, 表明了殖民者对印度 人实行奴役的本性及与印度人之间的隔离。甚至连不带种族 偏见、富有同情、具有开明思想的英国绅士菲尔丁也不例外。 他认为印度人落后、混乱、缺乏个性, 认为他们所作的事松散 无序。他努力建立与阿齐兹之间的友谊, 马拉巴山洞事件以 后, 他公开站在了阿齐兹一边, 坚信阿齐兹的清白无辜, 但他 却并不反对英殖民者。“大英帝国真的不能废除, 因为它还不 成熟。⋯⋯要是离开了我们, 印度人会马上衰败下来。”这进一 步说明菲尔丁是大英帝国的维护者。英印人觉得印度人粗鲁 无礼, 缺乏教养, 干事懒散。惰性是印度整个民族的弱点, 故此 他们不许印度人参加他们的俱乐部, 拒绝同印度人讲话, 他们 表露出来的冷酷与古怪, 是印度人在潜意识中疏远他们并时 时提防他们。英殖民统治者这种傲慢、冷酷、古怪和偏见激起 了以阿齐兹大夫为代表的印度人民的仇恨与愤恨, 认为“印度 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任何外国人都应该被赶出去!”(福 斯特, 2003: 368) 他们认为如果印度不独立, 两个民族之间社 交上的亲近只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英印人与新来的英国人之间: 殖民者不仅拒绝与印度人 交往, 同时还对新来印度的英国人实行殖民意识同化。“在俱 乐部, 演出已经结束, 业余管弦乐队奏起了国歌。谈话和打台 球的活动都停止了, 一张张脸绷得紧紧的, 显得很僵硬。这歌 是占领军的颂歌, 它使俱乐部的每个成员都想到自己是英国 人, 现在被流放在异国。”(福斯特, 2003: 24) 这歌确实增强了 意志力量, 融合成英国人也不熟悉的一种祷告。他们确实在加 强自己的力量, 培养集体意识, 以消除内外异己者所带来的威 胁。然而新来印度的穆尔夫人与阿德拉倡导的人文主义与人 道精神是一脉相承, 她们流露出对殖民统治的反感与对受压 迫民族的同情。朗尼和他的母亲对印度看法不一, 意见不同。 穆尔夫人发现她的儿子变得势利冷酷, 傲慢并带有种族偏见; 而朗尼觉得母亲年事已高, 不能理解他所在的这个世界。他认 为母亲偏袒阿齐兹, 使阿德拉也受到了坏的影响。阿德拉同朗 尼之间没有吸引和依恋, 没有激情与浪漫。阿德拉认为朗尼骄 傲自大, 喜欢吹毛求疵, 没有敏锐的洞察力, 他甚至比以前更 加无情, 他们吵吵闹闹, 把精神上的痛苦留在了个人的心底, 但吵闹也不能消除他们之间的分歧, 导致了他们婚姻的最终 失败。 新来的英国人对印度人的偏见: 新来印度的阿德拉对印 度充满了好奇, 以信任的态度去观察了解“真正的印度”。曾声 称“要看看真正的印度”, 然而她却不愿接触印度人, 除了几个 ·68· 2006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1 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 ourna l of X i’an In terna tiona l S tud ies U n ivers ity M ar. 2006 V o l. 14 N o. 1 仆人外, 她几乎不和印度人说话, 她在潜意识中是看不起印度 人。她被认为是一个“古怪而诚实的姑娘”。她庄重、好奇, 性欲 受到了抑制, 这使她陷入了最严重的混乱之中。她内心中的纷 乱与压抑和印度生活中的混乱矛盾使她恐惧、烦恼、迷惘并失 望。她把阿齐兹幻想成印度的化身, 在幻境中以为阿齐兹侮辱 了她, 继而在她的殖民者的纵容下, 控告阿齐兹, 后虽然撤诉, 但足以表明她对印度人的偏见与疏远。 多个人物紧簇成团却不能跨越心灵上的距离: 人与人之 间的圣洁友谊只有在上帝的天堂里才有, 在那里人人平等, 没 有高低贵贱之分, 也没有肤色之别。建立了友谊的穆尔夫人和 阿齐兹医生、同年龄的阿德拉与阿齐兹、以及阿齐兹与菲尔丁 校长等, 他们彼此建立了友谊, 但却都没有将心田整饬耕犁, 好让友谊的种子找到安身之所在。阿德拉与印度医生的关系 最有代表性, 阿德拉似乎想亲近印度, 但当她真正与医生独处 时, 却粗鲁地显示出英国式的傲慢, 她从骨子里流露出对其他 肤色的人的轻视与她自己深以为耻的同胞并无本质区别。因 而他们之间仅有的那点善意是无法拉近两个跨越两种文化、 两个种族、两个国度的人的心灵距离的。 2. 2. 2 宗教之间的隔阂 印度是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所信仰的宗教。福斯特从研究印度多种宗 教之间的纠纷入手研究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与障碍, 分析根 深蒂固的民族文化的隔阂。在印度, 人们信仰不同的宗教, 遵 循各自的行为模式。英殖民统治者信仰他们俱乐部里的一种 特殊宗教, 他们的上帝必须支持警察, 维护大英帝国。印度人 信仰的宗教有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只有穆尔夫人所 信的基督教超出了英殖民者的特殊教义。穆尔夫人是一个基 督教人道主义者, 她不带任何偏见。她认为“世界是一个完整 的世界, 单一的世界, 上帝就是爱神”(马丁, 2003)。她超越了 不同宗族和宗教的障碍, 同印度大夫阿齐兹建立了友谊, 然而 她很快发现, 她所信仰的宗教也无法理解印度的脏乱、炎热、 疾病及民众, 因为那民众中的等级和等级之间的疏远状态连 受过教育的人都弄不明白。 《印度之行》的三部分——《清真寺》、《山洞》、《寺庙》分别 代表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福斯特认为以阿齐兹为代 表的伊斯兰教徒, 有着多疑与排他倾向, 他对穆尔夫人、菲尔 丁的认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阿齐兹过于冲动, 缺少理性。 在茶话会上, 他邀请两位女士到他家做客, 后又意识到他的房 子脏乱无章, 匆忙中又改变主意, 请她们去马拉巴山洞游玩, 然而他对山洞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这足以说明他干事缺乏深 思熟虑。他的性格敏感多疑,“他有点神经过敏, 而不是反应迅 速。他听到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懂了, 但并不总能领会其中真实 的含义。”(福斯特, 2003: 71) 阿齐兹是一个自我怜悯的人, 他 把印度的希望寄托在殖民统治者的仁慈上, 他叹息印度的混 乱与分裂状态及印度人干事的低效率。这种对印度的排斥正 是被殖民的自我东方化。这也证实了伊斯兰教的多疑性与排 他性。阿齐兹的多疑与敏感来源于他对包括菲尔丁在内的英 国人的不信任。而穆尔夫人在沉思中曾将“山洞里的爱”和“教 堂里的爱”对等起来, 但当她参观了山洞以后, 她的思想意识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她的心里, 那空荡荡的、毫无意义的山 洞就像是一个人类必须面对但又无法了解的宇宙。它们连绵 不断, 但又相互分离, 如同人类的心灵各自孤立、相互隔阂而 又空虚无义。在宗教之间, 也是矛盾重重, 即使是印度教和伊 斯兰教也互不理解。当阿齐兹在绝日的高潮见到菲尔丁时, 他 们简短地谈论了印度教的上帝——黑天。阿齐兹说:“跟我谈 论印度教白搭, 我虽和印度教徒在一起, 但并没学到什么, 我 以为我惹怒了他们的时候, 实际上却没有, 可我认为我没惹恼 他们时, 反而却惹恼了他们⋯⋯为什么印度教徒这么奇怪 呢?”(福斯特, 2003: 364) 这是我们看到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 间的不解与迷惑。戈德博尔是印度教精神的主要化身, 但他不 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小说借助印度教徒戈德博尔教授的宗教 哲学来说明善恶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两个不同 的事物。人类对善与恶的认识不应该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 ⋯⋯。在教授的世界里, 没有善与恶、有罪与无辜之分, 他爱上 帝, 不爱民众, 因而他对周围的一切冷漠无睹。印度教把注意 力集中在假设的来世, 所以忽视现实世界, 这也是任何宗教都 无法摆脱的, 因而我们可清楚地看出宗教对他的影响。也不难 看出, 福斯特在这部小说里对宗教的关注非比寻常。 2. 2. 3 政治上的隔阂 《印度之行》中充满了民族斗争。政治压力和社会压力是 印度当时的现实, 也是人类生活的整体状况。《印度之行》中的 冲突超出了个人、家庭甚至同源文化的范畴, 涉及到民族或国 际斗争的领域。菲尔丁与阿齐兹的分道扬镳, 既预示着两个民 族之间的正在酝酿的激烈斗争, 也突出了福斯特对在全面认 识基础上建立仁爱人际关系的途径的怀疑 (李建波, 2001: 53)。作品中充满了殖民统治者的蛮横、傲慢及偏见, 从而引起 印度人民的反感与仇视。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受压迫人民, 反对种族歧视, 认为印度必须独立。作品的最后描述在回茂城 的路上, 阿齐兹和菲尔丁一直在争论政治问题。可能因为他们 就要分别了, 他们相互之间便更加信任。于是菲尔丁就不客气 地说出: “大英帝国真的不能废除, 因为它还不成熟。⋯⋯要是 离开了我们, 印度人会马上衰败下来。”阿齐兹带着茫然的仇 恨对菲尔丁怒目而视并大声喊道:“滚出去! 所有你们这些特 顿们和伯顿们!”阿齐兹认为“印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任何外国人都应该赶出去! 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以及所 有的宗教应该结成一体!”这就是福斯特真正思想的体现。在 他眼里, 平等和独立才是民族之间联系的前提。有序和谐的社 会只有在独立、平等基础上才能建立。然而在这个一片混乱的 现实世界里, 这种善意和温情筑构起来的人际关系是那么的 脆弱无力, 根本无法维系人类群体的聚合。因而, 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自身的分离力量远远胜过吸引的力 量。 3. 幻想的破灭与失望的悲凉 福斯特的理想代表人物穆尔夫人对她的印度之行非常失 望并感到悲凉。她带着美好的人文主义愿望而来, 但她却没有 看到儿子的婚姻, 也没能认识真正的印度, 马拉巴山洞的回声 使她的愿望化为泡影, 使她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 她变得消极 遁世, 不再有关爱和追求, 她的意识危机、她的死亡, 标志着她 与东方的联结的中断, 也预示着福斯特渴望和谐与完美联结 愿望的破灭。阿齐兹与穆尔夫人建立的友谊是作者要表达的 最理想的人际关系。穆尔夫人是一位基督教人道主义者, 对事 物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她对印度人和蔼友善, 并尊敬印度宗 教, 对印度人不带任何偏见, 待人诚恳坦率, 能够跨越各种障 碍与印度人建立友谊。在清真寺遇到阿齐兹后, 两人很快就成 为好朋友。马拉巴山洞事件发生后, 她相信阿齐兹是无辜的。 ·78· 2006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1 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 ourna l of X i’an In terna tiona l S tud ies U n ivers ity M ar. 2006 V o l. 14 N o. 1 她尽管不愿在法庭上为阿齐兹作证, 但她最终挑明了真相, 是 阿德拉相信阿齐兹的清白。然而, 她的印度之行使她的意识产 生了危机感。穆尔夫人来印度的目的本来是想体验一下宇宙, 她对万物充满了爱心。“她刚一到达印度, 似乎感到这儿一切 都美好。当她看到流水经清真寺圣水池, 看到恒河, 或是月亮 和其他星斗以前系在夜幕上的时候, 她感到这里很美, 是她向 往的一个地方, 是一块安乐的土地, 它和整个宇宙融为一起。” (福斯特, 2003: 232) 然而她在参观完山洞之后, 发现那千篇一 律、毫无意义、空空荡荡、令人昏乱的山洞群象征着一个人类 必须面对但又无法了解的预兆。连绵的山洞又相互分离, 如同 人类的心灵各自孤立、相互隔阂而又空虚无义。她非常渴望去 了解这个宇宙。那种难忍的拥挤和那难闻的气味她可以忘掉, 但可那回声以一种难以描述的方式在破坏她的控制生活的能 力。山洞的回声恰好在她极度疲倦的时候传来, 似乎在告诉 她:“怜悯、虔诚、勇气——世界上都有, 但是却毫无差异, 就连 淫猥也是如此。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有, 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 值。”(福斯特, 2003: 165) 因而她在山洞的经历实际上是一种 对宇宙“恐慌与迷惘、失败与悲凉”的体验。正是这种体验摧毁 了她的个性, 是她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这些经历终于毁灭了 穆尔夫人的宗教信仰, 加速了她的死亡, 并使阿德拉·奎斯蒂 德小姐认识到, 现实的世界比她所信仰的世界更神秘、更复 杂。那具有独立火焰的努力与对方联结的失败, 构成了一幅神 秘美好的悲凉景象, 暗示着人类要联结的愿望注定不成功, 人 类把自己孤立起来, 孤独寂寞。 在福斯特的笔下, 印度是既混乱又神秘, 人们还没有认识 自己, 这个世界只是在盲目地创造、维护和破坏着自己的生 命。穆尔夫人“日益感到 (不知是幻想还是噩梦?) 人虽然很受 重视, 但人们的关系并不被看重, 特别是有些人对婚姻小题大 做。人类虽然肉体上拥抱了若干个世纪, 但远远没有认识自 己。”(福斯特, 2003: 1492150)作品中对阿齐兹的审判破坏了那 即将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和谐体: 它挑起了统治者与被统治 者之间的敌对情绪, 撕毁了阿德拉与朗尼的婚约, 导致了阿德 拉与菲尔丁和英印人群体之间的彻底决裂, 同时严重损害了 阿齐兹与菲尔丁之间的友情。尽管福斯特一生追求的是人与 人之间的联结, 然而, 以印度为代表的宇宙, 鄙陋肮脏、混乱不 堪。在印度这个地方, 到处充满了隔阂与误解。福斯特用他那 敏锐的目光, 洞察了民族与宗族之间的鸿沟, 人与人之间的隔 离与误解, 这种现实令他失望并感到悲凉。因而福斯特在《印 度之行》中清晰地表达了他那完美、和谐的美好愿望, 希望“东 西融合, 天下一家”, 但通过交友来体现民族大融合的这一主 题的最终失败折射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实现文化融合的艰 难。 《印度之行》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从中我们感到了福斯特 力图从文化方面体现道德人性、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来 补救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危机, 弥合新旧文明的断裂和人 的异化。同时我们看到了福斯特和谐完美的联结梦幻, 体会到 作品中的种种隔离与误解, 洞察了令作者失望及悲凉的现实, 也看出了他的困惑及迷惘。他的《印度之行》留给我们的是人 与人之间的分离, 文化的冲突、种族的矛盾及混乱不堪的宇 宙。从而也告诉我们福斯特通过“善意、教养和智慧”来实现人 与人之间的沟通及联结的失败, 使我们意识到要实现人类的 和谐统一,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的社会必须进行 一场全面改革和有效的重新整合。 参考文献 [ 1 ] Beer, John. T he F rench new novel and English rom anticism [A ]. In H erz, J. Scherer & Robert K. M artin (eds. ). E. M . F orster: Gen tenary R eeva lua tions [ C ]. L ondon: T he M acm illan P ress L td. , 1982. [2 ] B loom , H aro ld (ed. ). M od ern C ritica l In terp reta tions of E. M . F orster’s A P assag e to Ind ia [M ]. N ew Yo rk: Ch lw lsea House Pub lishers, 1987. [ 3 ] Fo rster, E. M. T h ree generations[A ]. In King’s Co llegeM S[C ]. V o l. 16, 1939. [ 4 ] Gilbert, S. M. E. M . F orster’s A P assag e to Ind ia and H ow ard s E nd [M ]. 李新博,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 5 ] 李建波. 互文性的呈示: E. M. 福斯特小说主题概观[ J ]. 外语研 究, 2001 (4). [ 6 ] E. M. 福斯特. 印度之行 [M ]. 杨自俭,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3. [ 7 ] [英 ]约翰·塞耶·马丁. 论印度之行[A ]. E. M. 福斯特. 印度之 行·附录[C ]. 杨自俭,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张秀芝, 西安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英 美文学。 收稿日期 2005204206 责任编校 秦 岭 欢迎赐稿 欢迎订阅 《外语教学》 主编: 杜瑞清 周世范 (常务)  副主编: 魏在江 刘建强 王和平 《外语教学》(双月刊)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 百强社科学报, 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繁荣学术, 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 主要有语言学、翻译理论、外国文学、外语教学等栏目。 从 2003 年起本刊改为大16 开本。改版后, 每期定价8 元, 全年48 元。本刊逢单月6 日出版, 全国各地邮局征订发行, 邮发代 号 522170, 如果误订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 联系地址: 西安外国语学院 62 号信箱《外语教学》编辑部 710061 联 系 人: 王盈勃  电 话: (029) 85309400  传 真: (029) 85309400 电子邮件: xuebao@xisu. edu. cn ·88· 2006 年 3 月 第 14 卷 第 1 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J ourna l of X i’an In terna tiona l S tud ies U n ivers ity M ar. 2006 V o l. 14 N o. 1
本文档为【迷人的梦幻与失望的悲凉_福斯特_印度之行_解读_张秀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064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5-01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