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物象化

物象化

举报
开通vip

物象化 学 与 时 代 物 物化 物象化:马克思物论的 新认识 刘森林 摘 要:物化、物象化是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关键概念。物化只是表达人由物来呈现、表达 的事实,还没有揭示这一事实的社会性秘密;而物象化进一步明确物只是表象,真实的本质隐 藏在表象背后。物化表示一种客观事实,而物象化则进一步表示批判意识已经看透这种事实 了,要由“表象”直面真实。符号化是对物象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差异更加明显的文化符号化 面前,物的社会分层 日益展现,物的社会化由此获得进一步展现。 关键词:物;主体性;社会性;物化...

物象化
学 与 时 代 物 物化 物象化:马克思物论的 新认识 刘森林 摘 要:物化、物象化是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关键概念。物化只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人由物来呈现、表达 的事实,还没有揭示这一事实的社会性秘密;而物象化进一步明确物只是表象,真实的本质隐 藏在表象背后。物化表示一种客观事实,而物象化则进一步表示批判意识已经看透这种事实 了,要由“表象”直面真实。符号化是对物象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差异更加明显的文化符号化 面前,物的社会分层 日益展现,物的社会化由此获得进一步展现。 关键词:物;主体性;社会性;物化;物象化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2)07—0014—07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物”是一个基本 的概念。如何合理地理解 “物”以及进一步理解 “物化”现象,都至关重要。不论就马克思历史 唯物主义理论本身来说,还是就这一理论对正在 建设现代化 的当下 中国的影响来说 ,都是如 此。本文的立意是 ,马克思沿着近代哲学对物 的主体性规定如何做了理论推进以及做了怎样 的理论推进。 物 自身的逐渐丧失:从主体性到 社会性的不断彰显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物”获得的解释大不相 同。庄周梦蝶故事中的“物化”之“物”,是上天之 孕育,是 自然之造化,与天、天道联系在一起。它 超越了人、物之别 ,如果人能觉解到万物之齐,这 样的“物化”乃是很高的境界。海德格尔也说,古 希腊的“物”,是从自身中绽放出来的东西。由此, 现成存在着的物,都是自为的存在,都是主宰 自己 的“主体”。但是,现代哲学所理解的“物”,不再是 这样的东西,而是隶属于主体性的一种客体存在, 是由主体确定起来的东西。这样的物,作为客体, 就与作为唯一主体的人具有了根本之别。因为, 按照笛卡尔以来的现代哲学的理解 ,唯一具有自 足自立品格的存在,唯一具有确定性、不可怀疑的 存在,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只有作为主体的人确 定无疑地确立起来之后,对其他存在的谈论和思 考才得以可能。正如海德格尔所说 ,“直到笛卡尔 之前,‘主体’都一直被视为每一个自为地现成存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虚无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研究”(批准号:09BZXO01)、教育部基地招标项目 “虚无主义与现代 中国”(批准号:1OJJD710O13)的阶段性成果。 14 2D72.7 着的物;而现在,‘我’成了出类拔萃的主体,成了那 种只有与之相关,其余的物才得以规定自身的东 西。⋯⋯它们本质上就成了处于与‘主体’关系之 中的另外一个东西,作为obiectum(抛到对面的东 西)而与主体相对立,物本身变成了‘客体’。” ¨ “物”成了“客体”,也就是主体f生浸染、折射、映现出 来的东西。借用康德的术语来说,就是物自身无 法呈现 自己,只能通过心灵的内在结构才能表达 为一种“现象”。如果说,物 自身是本体世界,那这 个“现象”就只是主体性的折射物。于是,“物 自 身”就面临着两种意义上的“虚无”化 :一是失去其 本真面目,成为一种依赖于某种中介才能呈现自 身的隶属性存在。当雅可比批评康德哲学这样对 待物自身意味着一种虚无时,主要是指物 自身对 主体性的依赖,从而失去自己的本来面貌。二是 进一步失去其具体、清晰、确定等特性,而成为看 不见的、真正面目可能这样可能那样的不确定性 存在。如果主体是各不相同甚至以唯一者面目出 现和立足的,那么,本真的物世界在各不相同的唯 一 者主体那儿呈现出来的,就只能是迥异的世界 了。而这也就是后来施蒂纳所谓“以无作为 自己 事业基础的”那种“无”,意味着可能性、变化性因 而给存在的确定性留出了很大可塑性空间的那种 “无”。按照下面我们将要略加分析的,它属于钱 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所谓中国古代思想中两种 “无”的第一种, 即 “空”,是有待填充起来的 “无”,不是真正什 么也没有的“无”;是充满可能性,给人以希望和动 力的场所。 于是,“物”不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物 自 身内在地绽放出来的东西,而是主体性的存在,其 结构、性质、样态都取决于主体性 ,取决于心灵结 构。只有明晰了心灵结构,“物”才能随之呈现出 来;只有心灵足够明亮了,“物”才能清晰地呈现给 我们。这样的“物”不再是本来的物 自身,而是心 灵结构映现出来的“现象”。如果广延、时间、位置 等就是心灵结构的主要关注点,那么,就像海德格 尔在分析康德时所说的,物之物性“就是作为一个 高 校 理 论 战 线 存在者的物所具有的性质、广延、关系、位置、时 间,一个存在者之存在的一般规定,在诸范畴中被 说出来,诸物的物性意味着:作为某个存在者的物 之存在” 。 众所周知 ,后康德哲学的发展主流是按照雅 可比所担忧的去掉“物自身”,径直按照自我心灵 结构来建构一种逻辑一致的绝对主体性哲学的路 子得以展开的。“物”由此不断沿着主体化、理性化 的路向被规定,直到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在争论谁 在批判宗教、揭穿神灵奥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 彻底,费尔巴哈、施蒂纳、马克思争论物、身体、精 神的地位与意义时,才给揭示“物”的奥秘提供了 一 条新的道路:主体与身体的关系使作为“身体” 的“物”不断受到重视,而 “精神”的意识形态奥 秘 的揭示 则把视 角不 断对准 了社会关 系之 “物”。身体的不断社会化驱使 “社会性”成为 “物”之为 “物”的关键所在 。完全可以说 , “物”的关注视角通过马克思发生 了重要的转 变 :也就是从康德、费希特以来一直重视的主体 性转向社会性。哲学思考的关键也由此从主体性 的自我心灵内在结构转向使主体成为可能的身体 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结构奥秘。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两种 “物”:从有形有状的“物”(Ding)到无形无状的 “物”(Sache)。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把这 两个德文词都译为“物”。有时甚至Gegenstand (对象)也一起被译为“物”。马克思指出,“一个物 可以是使用 价值不是 价值 ” ¨ ,这个 “物” (Ding),就只是自然物,而不是社会物。它不是马 克思关心的重点,因为,“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 说没有交换就能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的直接关 系中就能实现;相反,物的价值则只能在交换中实 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实现。” 。 仅 仅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 ,也就是非劳动 产品的物,不是马克思关心的对象。而作为既具 有价值又具有使用价值的物,才是马克思关注的 重心。但这种物能否实现 ,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 学与 时代 关系,而不是物 自身。于是,物之所以成为物,关 键不在于其自然性质,不在于物自身,(关键)也不 在于康德所谓主体的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 ,而在 于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性特质。这种社会 性特质才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物”得以被设计、生 产、交换、衡量、比较、占有、消费,而且,现代“人” 也不断依靠这种意义上的“物”来标识、表达、充 实,甚至人的感情、价值、尊严、地位、智力等,都倾 向于借助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物”来表达,也就 是说,感情、价值、尊严、地位、聪明才智等,都体现 在价格、复杂性、功能、品牌、外观都不一样的“物” 上。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意义上的“物”越来越复 杂,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意蕴愈来愈多重。其中意 味的多少,除了生产者想方设法赋予它的之外,还 包含着欣赏者和占有者作为主体的内在眼光,取 决于主体的水平、视野和深度。 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体现在物(Ding)上,“但 资本不是物(Ding),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 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 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 。 其次,作为商品的“物”,不但必须借助于特定 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才能被生产、交换、 占有 、消费,从而获得实现;而且也只有化为一种 同质性的存在,才能纳入理性的计算体系,在越来 越大的生产、交换体系中,得以作为一种普遍物广 泛传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不同的物只有 化为同一单位后 ,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同的 物只有在那时才具有同一的名称 ,并成为可通约 的。”心¨咒。 使不同的物得以通约的,就是每个物品 中都凝聚着的普遍的、一般的、可以精确计算的人 类劳动。这是一种社会高度发展的成果 ,不是主 体的先验本质所有,只有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 上才会发生和出现的。因此,作为一种现象,一种 可精确量化的现象,物完全可以在质上获得一种 同一性。凭借这种同一性,那些分别存在于不同 个体、群体的人身上,由不同的工厂、机器、流水线 生产出来的,品质、样态、性能各不相同的物品,却 可以同样地被置换为一种抽象的、同一的质(劳 动),而把差别归之于单纯的数量。这是近代纯粹 理性处置 自然物的方式在社会领域的进一步贯 彻。据此,不但自然物,而且社会物也获得了纯粹 理性的外观,完全合乎纯粹理性的规定。计算理 性的渗透力非常强劲,以至于很多非常异质、无法 数量化的社会存在都越来越被强制性地置于数量 体系之中了。这是“物”的“现代化”结果。资本主 义意识形态致力于将“物”数量化,只是从数量的 区别上来解读千差万别的“物”,将这些千差万别 的“物”一概视为同一种无差别的、抽象的一般人 类劳动的不同数量的凝聚和体现,无质的区别。 不同阶级对于“物”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分析方 式等,也就是关于“物”的不同文化,也由此都被遮 蔽起来了。“物”的物理品性、自然品质受到关注, 而其社会特质、社会差异被忽视,并由此造就了关 于“物”的一种常见的现代化意识。如果说“物”分 两类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的第一个意蕴,那 么,尤其强调社会性意蕴就是第二个意蕴。 物象化使得对物的关注对准物 背后的社会性奥秘 接下来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的第三个意 蕴就是,无论哪一种物,无论它们对成就人具有怎 样的促进作用和奠基作用,物毕竟不能与人等同, 物只是人的表现。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 往往用物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也常常是用物与 物的关系来表现,但表现者与被表现者毕竟不 同。人在现代社会中用物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 用物与物的关系来表现,此即物象化。 在马克思看来,有形有状之物(Oing)再重要、 再铺天盖地,也掩盖不了它只是一种表象。在表 象背后 ,更真实更本质的存在被隐藏起来了。由 于 日常思维如此重视有形有状的物(Ding),物的 社会性质就可能被掩盖。“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 物的性质”。“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只有在它们确 定为价值量时才表现出来的。这些价值量不以生 产者的意志和设想为转移而不断变动着。因此 , 在这些生产者看来,他们本身的社会运动具有物 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 这一运动控制。” ¨ 物(Ding)获得了一种独立 性、自动性的外观。人用物来标识 ,人的存在表象 为物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 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形式”,这 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象化(Versach]ichung)。它 与马克思所说的物化(Verdingl ichung)是有明显 差异的:物化只是表达人由物来呈现、表达的事 实,还没有揭示这一事实的社会性秘密;而物象化 进一步明确有形有状之物(Ding)只是表象,真实 的本质隐藏在表象的背后 ,与无形无状之社会物 (Sache)相关。 在这里,我们把Versachlichung翻译为“物象 化”,以区别于马克思所说的另外一个词Verd— inglichung,后者我们 翻译为 “物化 ”。Verd~ inglichung也就是在社会批判理论中得到广泛讨 论的那个“物化”概念,卢卡奇、哈贝马斯、海德格尔 所使用的物化概念基本上就是这个词。马克思在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讨论的物化现象,则更多是 用Versachl ichung一词。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都一直把这两个词都翻译 为“物化”;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文版 也是如此。可是,Versach]ichung一词在马克思 之后更多是社会理论家在使用,而且很多已经没有 马克思所赋予的批判性意蕴,却成为一个中性词, 甚至褒义词,因为它所标志的这种社会关系本着提 高效率和增强公平的原则,越来越倾向于按照对事 不对人的原则、精神来把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的社会关系完善得 越来越严密、规则、合理 ,而不是原来那种因人而 异、因事而异、特例很多、有法不依甚至漏洞百出的 情况。马克思发现,这种类型的社会关系(主要是 生产关系),日益按照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原则来组 织和调整,并为人的真正实现不断奠定基础。也就 是说,对这种类型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是在历史发 展的意义上来看的,着眼于未来理想社会,它应该 高 校 理 论 战 线 受到批判性反思,但跟过去对比,则应该肯定它带 来的进步。 把Versachl ichung翻译为“物象化”,最初的 确是 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的建议。张一 兵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260期~Versa— chl i chung:物象化还是事物化》一文中,建议把这 个诃泽为“事物化”。在多年前的数次会议上,笔 者 曾 多次 主 张 区分 Versachlichung与 Verd- inglichung,并主张把前者译为“物象化”,而把后 者译为“物化”,尽管笔者并不认同广松涉先生关 于物化(Verdingl ichung)在马克思那里标志着主 客体对立,体现着一种主体性哲学,而物象化(Ver- sachlichung)在马克思那里标志着复杂的社会关 系,体现着主体间性这样的看法。因为主体间性取 代主体性或语言哲学取代意识哲学的说法是20世 纪70、80年代以来风行的说法,现在看来是颇成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但是,把Versachlichung译为物象化是符 合马克思的原意的 ,因为在马克思那里 ,物化 (Verdingl ichung)只是表示一种人由物来标识 , 人与人的关系由物与物的关系来标识的客观事 实。而当人们发现这个事实隐含的奥秘,发现物背 后隐藏着人,物的本质和奥秘是人;或者物与物的 关系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物物关系的本质与 奥秘是人人关系的时候,就是物象化(Versachl i C— hung)了。物化表示一种客观事实,而物象化进一 步表示批判意识已经看透这种事实了,所以,原来 的“事实”呈现为“表象”,“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社 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 形式”。马克思在前后并排使用Verdinglichung 与Versachl ichung这两个词时 ,都是这样用的。 虽然这里不是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但 “物象 化”的翻译在马克思这里是恰当的,而原来不加区 别地把Versachl ichung也译为“物化”,则没有体 现出马克思成熟时期更为精深的物化思想。至于 “事物化”的翻译,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不大 符合中文的习惯。当然,把韦伯继承马克思继续有 所变更使用的Versachlichung翻译为“事物化”, 籍学与时代 大体是合适的。 总体而言,揭穿物化现象掩盖的东西,洞悉社 会关系的根本性 ,把着眼点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 上,并且进一步洞悉社会关系所具有的内在创造 力,也就是社会关系所孕育和创生的东西,就是物 象化概念的意蕴 ,或者“物”所具有的历史唯物主 义意蕴。这一意蕴表明,“物”是一种凝聚,也是一 种表象;而物化是一种多种存在的聚合,只是在表 象上呈现为有形有状的“物”,进一步的剖析可以 把内含的其他存在及其性质呈现出来。只是表象 地看待物、物化,也就是仅仅从有形有状的实物角 度看,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准和高度,只是旧唯 物主义的水平。 在这个意义上,物象化是个比物化还要进一 步的概念,它意味着对作为表象层面的物、物化有 更进一步的观察分析。通过这种分析 ,表象层面 被突破、被揭穿,并呈现为一个蕴含着丰富意涵的 层面。在这个层面上,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制度 及其进步、效率、社会交往类型、意义王国、自由等 社会性存在都会相继呈现出来。前一个层面的存 在是“物化”所表达的,后一个层面的存在是“物象 化”所要表达的。从物化到物象化,标示着社会哲 学思考进一步的深化和推进。同时,物象化的历 史进步意义不能忽视。要历史地看待广义的“物 化”概念,不能再简单地把它视为批判性的范畴, 要正视它的历史进步意义。 看来,“唯物”不是把物化价值视为至高无上 的和唯一可追求的、或唯一值得追求的,以为物化 价值能置换出一切东西来。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的意思。“唯物”的意思是:第一,把过去对精神、意 识的关注转向对物质存在的关注;因为只有借助 于物质财富和物质关系的发展,才能成就更发达 的社会关系。而在这种更发达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上,才能成就人的价值的真正实现,也就是唯物主 义所追求的那些崇高精神的真正实现。第二 ,因 为最受关注的“物”是人生产出来的,而不是自然 产生出来的,所以,“物”只是“物象”,它采取了“物 18 2D72.7 象”的形式来表达人(包括人的品质、生存状态及 其丧失和变更,人所占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 及人与人之问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第三,物 的价值体现于对人的人格、尊严、价值、自由、全面 发展的促进上,物的王国的壮大只有在促进人的 自由王国的进步这里,才能获得历史性的肯定。 由此 ,历史唯物主义把关注重心从有形有状之物 提升到了无形无状之物,相应地,把对物化的关注 提升到了对物象化的关注。按照提高效率、公平 地对待所有人、提升人的自由等多重要求进一步 调整、改善社会关系才是关键。 之所以把社会关系的调整当作关键,是因为通 过这种调整,要使人的尊严、价值都得到尊重和实 现。人们之间最广和最大程度上的相互认同,才是 物质财富丰富化、物质关系发达化的最终 目的。如 果只是盯在物象方面,以为物的增多与丰富就是历 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那就严重误解了马克思历 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精神。 人的实现需要借助物的丰富与壮大,物的必然 性王国依托起一个人的自由王国。物的王国实现 的不仅是自己,更是人的价值和自由。先是物的王 国,尔后是人的自由王国。因为,人的自由王国需 要借助于物的必然王国来表达和实现,人的价值也 需要物的价值来体现和实现。在物的表现背后,隐 含着更根本性的人。物、物的王国,只是人、人的王 国借以表达自身的表象,借以实现自身的中介。这 就使得物象化成为一个异常关键的概念和问题。 所以,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仅仅指出物的 世界,远未触及物的秘密和本真所在。只有进一 步推进到“物象化”的层面,揭示出“物”、“物化”隐 含着的东西 ,探究物作为表象、符号背后的存在 (包括社会关系及其意蕴,包括由此支撑起来的生 活意义),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此意 义上,“物象化”是一个比“物化”更高的概念。“物” 的追问不仅要追究其主体性哲学的根基,更要进 一 步追究其社会性哲学的意涵;不仅揭示其认识 论奥秘,还要进一步揭示其社会政治哲学的奥秘。 物象化之后 :符号化与社会分化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其一,物是不是必定对人的表达?是不是总 是人的象征?物的王国是不是必定成就着人的王 国?如果物成了独立的系统 ,具有内在的、自在 的、必然的变化逻辑与规则,不再听从为之服务的 人的要求,甚至反过来胁迫、要求人顺从自己的逻 辑,为自己的演化与实现做出牺牲,那怎么办? 其二,物象化之后,在物与人之间发生了进一 步的新变化。在用物来表达人,用物与物的关系 来表达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新现象之后 ,人与物象 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察物的发展变化,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 就成了生命攸关的事情。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物”的符号化和社会分化上。 首先,“物”的符号化。物象化为进一步的符 号化奠定了基础:具体物既然只是一种物象,通过 这种物象表达或展示某种社会性存在,那么,随着 社会交换体系的不断发展,这个物象完全可以被更 抽象、更方便、更节约和更简易的符号所替代,而不 必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用有形有状的具体“物” 来表示。更简易的符号化表示更经济、更有效。符 号化也可以大幅地提升物品的价值与价格,因为它 们可以在认同者的心目中散发出莫名其妙的光环, 变得有点超凡脱俗、高贵、不一般。一旦如此,认同 者就会把该物品视为高贵、不一般的符号表达,并 利用可能的显示机会向外彰显。对他们来说,过于 实实在在的消费物品,如果只是凝聚着一般人类劳 动,只是一件劳动生产品,那倒没有什么。这样的 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针对物品、特别是普通物 品的生产力已经很大很高,一旦有需求就足以大 批量地生产出来。这些随时会大批量生产出来的 物品实在没有什么令人眼睛发亮的,实在没有什 么不一般的。跟这些东西纠缠在一起 ,自己也会 像它们一样,流于不被人关注的俗常,被埋没于无 精打采的平庸中。超越这种俗常,提升 自己的生 高 校 理 论 战 线 存价值层次,就必须追求那些给人带来不一般感 受的物品。 有了更多文化意蕴、与众不同的消费品于是 就成了能发出异样光辉、带着美丽光环的存在,成 了能够显示文化品位 、具有丰富文化象征和意味 的符号物品,而不再只是一件实实在在、有形有状 的普通物品了。一旦如此,它的价值也就会成倍 增长,而且也只有在价值成倍增长之后,它才能不 断地维系这种符号意涵。由此 ,符号化不但进一 步加强了“物”的流通和扩展,也可能提升某些物 品的价值意蕴。以至于物品的生产、销售与文化 时尚的再生产愈来愈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开。“物 化”世界由此更加牢固和普遍。 其次,“物”的社会分化。即在不同社会群体那 里具有不同的意蕴。这是关于“物”的第四个意蕴。 不过,符号终究是“意义”的表达。处于不同 社会关系中的人,符号具有不同的意义。物的符 号化对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具有不同的意蕴:对 一 些群体来说,“物”是异常实在和具体的生活必 需品,是维持生命的东西,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 础;而对于另外的群体来说,使他们得以表达和呈 现的“物”,却是生命获得更高肯定、生命获得提升 的标志或象征。在这种标志或象征中,“物”作为 一 种表象,反映着一种更本质的东西。这种东西 才是那些“物”的拥有者们极力试图凸显的真实, 通过这种凸显 ,物的拥有者们希望获得相应的社 会认同与价值肯定。 前一种群体是处于基本需要满足层次上的, 后一种群体是越过这个层次的更高层次。如果一 个人处在基本需要未能很好满足的层次上,物对 他们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物,难有更复杂的文化 意蕴。对一个饥肠辘辘的谋食者来说 ,只要能让 他填饱肚子的食品,都会获得他的认同。他们的 物品消费认同,更多是基于物品的实际性能,而不 是与时尚、符号意蕴的链接。而一旦消费者超越 了基本需要满足的层次,物品消费就与文化品位 的分层、社会地位的确证等因素内在相关了。不 1 9 删 学 与 时 代 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差异、地位分别随之就会更多 地在物品的生产、消费中呈现出来。时尚、文化符 号象征在影响消费物品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与消费者超越基本生活品满足的程度成正比。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以上两种类型都过于典 型、极端,更多人处于两者之间,就像乔治·佩雷克 在小说《物 六十年代纪事》中的两位主人公热罗 姆和西尔维,处在以物为根基的认同与超越、批判 物的文化认同之间的游移与煎熬之中。小说 自始 至终堆砌着对“物”无穷无尽的描写。两位青年人 希望依靠对各种各样的物的关照、想象、占有来获 得希冀的身份认同,并祛除挥之不去的虚无。首 先 ,“他们对舒适、对更优裕的生活的向往之情经 常表现为一种笨拙的热忱”,他们也贪心,“他们一 心想出人头地。世界上万物本该都属于他们,让 他们在上面打下所有者的印记。可是他们却不得 不陷入追逐的过程,从头开始:也许 日后他们会越 来越富有,可是却无法装作生而富贵。他们渴望 生活在富足和美之中。⋯⋯卖弄对那些被称为 ‘奢侈品’的东西 ,他们常常只是热爱背后的金 钱。他们拜倒在财富的符号面前,在学会热爱生 活之前,他们首先爱上的是财富。” ¨ 。“ 但是,作 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人 ,他们也具有清醒的自 我批判意识,难以完全认同以物为基础的社会认 同模式。于是,他们就处在以物为基础的认同和 以自我批判意识为基础的虚无之中,挣扎、游移、 漂浮。“他们想享受人生,可享受时时刻刻都离不 开财产。他们想保持纯真,可是时间流逝,他们却 两手空空。”“¨ 他们不愿掉进“唯钱财是有”的价 值观中,“注视着金钱给他们原先的同伴带来了怎 样的伤害,觉得这些人为了致富简直付出了一切; 他们又暗自庆幸 自己避免了这样的厄运。” 无 论是钱财的实有,还是 自由时间中有意义的充实 生活的实有,他们都奠基不起来,拥有不了,因而 时时感受到在面对虚无时克服不了虚无的纠缠。 于是,他们就不断地变换 ,不断地迁移,不断地追 求,不断地“想逃离这个世界”,在巴黎梦想着乡下 20 2D72..7 的纯真与充实 ,在乡下又梦想着巴黎的奢华与时 尚。永远地追求 ,不断地迁移,就是他们的生活, 也是众多现代人的人生写照。 总之,马克思继承了近代哲学立足于主体性规 定“物”的传统,但是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即着眼 于从社会性的角度看待两种不同的“物”,着意于深 度分析无形无状的社会关系之“物”,并在不同于 “物化”(Verdinglichung)的“物象化 ”(Versa— chlichung与)概念中提出了更为精深的物化理 论,更为合理、辩证地揭示了原来基本上只是持批 判态度的物化现象,把它纳人历史发展之中予以 解读。这一解读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虽然物不同于人,但也不 能像施蒂纳那样把所有的 “物”都视为虚无。即 便立足于未来发展角度审视 “物”,它也绝不等于 “无”。物也是一种 “有”,虽然不等同于意义之 “有”,却可以为意义之 “有”奠定根基,成为意 义之 “有”生长的园地,甚至是肥沃的园地。如 果说,施蒂纳是把 “无”当作 自己事业的基础, 那么,马克思肯定是把 “物质之有”当作自己事 业的基础,而这个 “物质之有”既包括物质财富 之 “有”,更包括日趋发达和合理化的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之 “有”。只有在这两种 “有”的基础 上,才能为意义之有营造出生长的家园,克服施 蒂纳理论呼唤出的、可怕的 “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物的追问》,赵卫国译,上海译文出版 社 ,20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法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 [4][法]佩雷克:《物 六十年代纪事》,龚觅译 ,新星出版 社.2OlO.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 化研究所 510275 责任编辑:王 婧
本文档为【物象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98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3-04-28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