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國學大師南公怀瑾(稀有讲座收集)

國學大師南公怀瑾(稀有讲座收集)

举报
开通vip

國學大師南公怀瑾(稀有讲座收集)十六特胜——南怀瑾老师作者 : 南怀瑾   十六特胜——南怀瑾老师   修行修禅定,想即生证果,先要转变“心法、色法”。刚才我大概讲了所谓小乘修“有”的方法,先把色法、色身转变。色法何以要转变?《楞严经》最后,佛有几句重要的话:“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生因识有”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先来投胎的;“灭从色除”,想了生死,先把色法四大了了。“理则顿悟”,禅宗讲顿悟,道理可以顿悟,工夫是一步一步有次序的,“乘悟并销”,你悟到了,就空了。“事非顿除”,可是生命业报,不...

國學大師南公怀瑾(稀有讲座收集)
十六特胜——南怀瑾老师作者 : 南怀瑾   十六特胜——南怀瑾老师   修行修禅定,想即生证果,先要转变“心法、色法”。刚才我大概讲了所谓小乘修“有”的方法,先把色法、色身转变。色法何以要转变?《楞严经》最后,佛有几句重要的话:“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生因识有”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先来投胎的;“灭从色除”,想了生死,先把色法四大了了。“理则顿悟”,禅宗讲顿悟,道理可以顿悟,工夫是一步一步有次序的,“乘悟并销”,你悟到了,就空了。“事非顿除”,可是生命业报,不是你悟到了空就空得了,还是要修的;“因次第尽”,就是悟后起修,一步一步工夫修来的。我们大家都是佛弟子,千万记住他老人家的话,不要狂妄。记住哦!背来没有?(众念: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对了,修行千万把握,记住!刚才我们讲“六妙门”,你们真下决心,修安那般那,这是一条最快成就的捷径。但是,很难的,你忍不住的。你看我们这里出家的老前辈也好,嫩前辈也好,真的,很多人有聪明有智慧,为什么出家修道,永远不上路?就因为他忍不住。   所以我在书上经常讲,我有十二个字的咒语:“看的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不管是出家在家,人生都犯了我这十二个字的戒律。道理上看得破,但是忍不过。这一忍好难哪!想得到,理论上懂,做不来。不管佛学道理讲得怎么好,都没有用,所以重点在修行。刚才大概讲了六妙门,以后有机缘,我们再详细讨论。   真正修安那般那,重点你们千万注意,“十六特胜”都要背得来,十六个专案叫特胜,特别特别最容易成功的路线。(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这个你们都没有达到,想都不能想,真的到了“知息遍身”,你那个武功不练就到了;除非不出手,一出手都是高手。(五)“除诸身行”。身体空了,身上五阴的行阴空灵了,这个里头秘密很多,到了除诸身行的时候,如果你练武功,可以练到踏雪无痕,走路不在地面,而在地上飘了。(六)“受喜”,得初禅,初禅是离生喜乐。(七)“受乐”,身上内部每个细胞发出快乐的感受,那是无比的舒服,不能形容的。所以得到初禅是“心一境性,离生喜乐”,有和世间脱离之感,无比的喜乐。   (八)“受诸心行”,转回来,又感觉不同了,这个很深了;心里一起心动念,这个身体四大已经整个变了。再下来,这个时候,(九)“心作喜”,由初禅真到了二禅“定生喜乐”。(十)“心作摄”,一切杂念妄想没有了,要用就有,不用完全空;摄是统统把握了。(十一)“心作解脱”,修行到这里,才不冤枉出家,的解脱道了。解脱就是证道,不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也至少证到初果罗汉的“预流向”。到了心作解脱,是修安那般那来的,这是一部分,完全和色法地水火风四大之身有关。   下面完全是心法了。(十二)“观无常”,工夫修到有神通,飞得起来,又有什么了不起呢!观无常,诸法皆非究竟,可是你没有做到不要随便吹。(十三)“观出散”,所以做到了,转观这个心的法门,你可以像密宗那些有成就的活佛一样,将来要走的时候,一弹指之间,整个身体三昧真火起来化成光明,什么都没有留,化一片光走了。所以,我们平常做工夫,你要注意这个,大家都在身体上做工夫,都忘记了“观出散”,要把所有工夫、身体都丢开,放出去,连放的都要丢掉。   (十四)“观离欲”,这个时候,才做到真正的“离欲尊”;这个离欲,《金刚经》上佛叫须菩提离欲阿罗汉,真的离欲了。然后,证灭尽定。(十五)“观灭尽“,要走就走,我们也可以做到邓隐峰祖师一样吧!(隐峰禅师,邓氏子,相传皆呼为邓隐峰。临化时,先问众曰: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曰:有。师曰:还有倒立者否?曰:未尝见有!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衣皆顺体。时众议舁就荼毗(火化),屹然不动,远近瞻视,惊叹无已。师有妹为尼,时亦在彼。乃拊而咄曰: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于是以手推之,偾然而踣。遂就阇维(火化),收舍利建塔。资料补充,鸟巢)   在这个时候到“灭尽定”,所谓涅槃境界,还不算数。(十六)“观弃舍”,还要丢掉放开,转到大乘去了。修习这十六特胜要注意,不要被六妙门困住,六妙门是初步,不算什么,重点在十六特胜。这样都听懂了吧?都抄了没有?记得哦,能记得我才给你讲,记不得不讲。现在就要背来,全体背来,才给你讲;全体不背来,不给你讲。古道师带领,大声的背(众背十六特胜)。再来一次(众再背)。   刚才讲了六妙门,真修安那般那,我想乙师啊,你们师徒回到武夷,好好修,也许明年来看我就不同了,也许不需要买飞机票,一步就跨过来。嘿嘿!   所以修安那般那,刚才我们讨论过的重点,就是这一“知”,你们都知道嘛!这个知性不在气息,也不在地水火风,也不在空,无所在无所不在。所以,禅宗祖师一句话:“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一“知”哪里来?来无所从来,去无所从去。《金刚经》上佛也告诉你,“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这个“知”不要你去找的,本来存在。我们大家平常在用它吧!当然在用,这个不要再追问你们了,再问太看不起人了,你们当然知道。我们茶来知道喝茶,饭来知道吃饭,累了知道累,睡觉知道睡觉,舒服不舒服都知道。这一“知”本来在这里,不要你去修的,如果我们变牛变马变狗,也知道变牛变马变狗了。只不过,不知道自性来源在哪里。(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南老师讲到这里可参考楞严经此段,资料补充,鸟巢)   如果问这一“知”从何处来,谈大乘般若时再讲,现在不谈了。现在你们做工夫,先不要问这一“知”从哪里来,要先认识“知性”。你们都在修行,打坐闭关,但是为什么都没有进步?理上不清,理都没有搞清楚;一方面没有真下功夫,忍不住。所以古人讲修道,“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要忍得住。我们看到多少青年学佛修道人,都是一点都忍不住的,刚坐一下,外境有一点挑逗,他马上动了,跟到外缘跑了,自己还认为有理由。所以,看到无可奈何啊!等于看到一只小猫一样,它要去死,让它去吧。所以大乘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这个“忍”字难啊!“忍辱”之后再谈精进、禅定、般若。(宏忍师把白板上写的十六特胜擦掉,改写为六度)   哎,这个你写什么!这个他们都知道的,这个多写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他们不知道吗?再写是多事,多浪费。他们不知道就活该,我们那个白板也写得很辛苦。你看,你把十六特胜都擦掉了。(宏忍师说:他们都会背)都会背了?有那么快?(答:都记了)对啊,纸上有,你脑子心里没有,你要进到心里。   第一句是什么?(众答:知息入)对。比如由六妙门开始,你们坐在这里一边听,一边知道自己呼吸进出,能够做到吗?老实讲,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假定有一位坐在这里,一边听话,一边还写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进进出出完全知道,这个人差不多可以谈修行了,这叫“知息入”。   我这样一讲,你们自己测验一下嘛!一边听一边做事,心念跟呼吸配合,在鼻孔这里开始。等于说眼观鼻,鼻观心;这个观不是眼睛去看的观,是心来观。如果是这样修行,很快有进步的。   “知息入,知息出”,你们现在听到呼吸没有?听到没有?听不见,你们哪里听得见!只靠一点感觉嘛!就是说,随时要跟这个感觉的出入息配合为一,这样才叫做修行,修止观。如果打起坐来,再勉强找个呼吸来配合,那算个什么修行,算老几啊!就像我现在跟你讲话,我知道自己呼吸的“进、出”,你要学我一样,脚还在跳手还在动,知息入,知息出,知道气息进进出出,没有一点不知道。但不能用力,勿助勿忘,也不能不注意。   然后第三步知息长短就难了。知道自己的息往来长短,第一步,是在鼻孔里知道哦!你如果工夫进一步,自己浑身的每个毛孔、细胞,都在呼吸,你自然都会知道。所以,你看过武侠小说,武功高的人,有时候被人用石灰蒙上头,蒙了以后,结果死不了,他的肛门在下面呼吸。这不是做不到的,浑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研究《达摩禅经》就知道,这一段知息长短,讲得很细了。有时候长中之长,有时候短中之短,有时候短中之长,有时候长中之短,为什么祖师们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么清楚?虽然他交代清楚,也要你自己用过功才知道,不用功的话,也觉得交代不清楚。   我可以告诉你,有时候是“长中之长”,觉得出息也长,入息也长,在某一种时候感觉到出息很长,出去了,同空的境界配合,没有回来。回来以后,觉得气回来一下很短,已经够了,所以是“长中之短”。有时候是“短中之长”,身体内部,觉得呼吸需要吸进来,自然的作用,吸一下,它继续在吸,一直到脚底心,一直到脚趾头都充满了,这是短中之长。还有“短中之短,长中之长”,每一样都不同,这是跟你讲理论,你要去体会把工夫做到,不是开玩笑的,不是吹牛的。   知息长短,我只讲了几个,这个里头包括很多内容,详细你们去看《达摩禅经》。这是吩咐你们注意,要自己用功去体会,不是讲空洞的理论,千万不要妄语骗人,骗人要下地狱的,那是千生万劫地狱果报啊!   然后“知息遍身”,你到知息长短以后,就“知息遍身”了,全身都在呼吸。你们修持到达这个定境的时候,鼻子的呼吸已经不管了,不再呼吸了,鼻子没有作用,这时才晓得全身每个细胞、每个地方都在呼吸,气都充满,气脉都通了。到这个时候,还没有“除诸身行”。   甚至像丁师和丙师,他们两位前天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就晓得内部五脏六腑,也在呼吸,那个白骨放光,每块白骨都在呼吸。所谓呼吸是生灭法,有来有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自然在动。   知息遍身,气充满遍身了,乃至晓得全身都在呼吸,非常非常重要。并不是是发胀,也不是说,像有些练武功、气功的那样发胖。想要发胖的话,那你还不如到街上的脚踏车店,拿个充气筒套在这里,哗啦嗒几下,马上发胀,发胖了!   到了知息遍身,这个时候已经不谈什么数息、随息了。也不要数,也不要随,随时息跟念两个配合为一的,随时知性清楚的,这样才叫做修行。不管修密宗,或什么法门,不到这个禅定,不要谈修行了。   再进一步是什么?(答:除诸身行)“除诸身行”,这个时候身上行阴作用不动,充满了,身体跟虚空等于合一,这个身体内外是通的。比如你们练少林武功,童子功,到这时候,两个睾丸缩上去,自然的缩到肚子里。这个时候缩也好,不缩也好,谈都不要谈。   第六是“受喜”,到这个时候,心里感觉,非常的高兴,至少你知道佛法是不骗人的,是真的。第七“受乐”,全身喜乐,喜乐是禅定境界,所以初禅叫“心一境性,离生喜乐”。慢慢有一点跟现实脱离关系,人世间一切的事,不会烦恼到你,可以入世不烦恼。不过,为什么不翻成“喜受、乐受”,而翻成受喜、受乐呢?“受喜、受乐”是自己发动了,到达这个境界,就接受了。   第八“受诸心行”,刚刚说了“除诸身行”,没有身体的行阴感受了,这里又“受诸心行”,那不是矛盾吗?不矛盾的,这是进一步了。受诸心行,这个肉体的心,看到外形还是父母所生的肉体,实际上,身体内部整个四大气质变化,已经不是普通肉体了,这个身上行阴的感受,也统统不同了。这时生活习惯达到了“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财色名食睡五盖,都会自然去掉,吃不吃都没有关系,有水喝就可以了。“受诸心行”,在这里头,差不多可以证入初禅到二禅去。   然后,“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解脱但还没有证果哦!还没有征得初果、二果罗汉境界哦。那个要配合教理,就要参考《俱舍论》,“贪瞋痴慢”的习气改变了多少,自己都清清楚楚,都会明白。如果到这一步,习气动都没有动,还是同以前一样,那就不是修行。   一直到这里,还是属于色法上的工夫,在地水火风的色阴,和受阴境界里头作工夫。可是你要注意一点,在这个用功过程,今天晚上我们讲得很顺利,听起来很容易,事实上修行有很多的魔(磨)境界,就要参考《楞严经》的五阴解脱。算不定你修行很好,在这个时候忽然有神通了,什么都知道了,忽然有特别本事了;实际上你已在五阴魔境界了,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比如昨天李居士告诉我,有个出家人有很多神通,我说又是落在想阴境界里了,叫她答覆他。   修行特别注意,在这个五阴境界,归纳起来有五十种阴魔,受阴有受阴的境界,有时候会被境界拉走,自己也不知道,还以为是发了神通。所以千万不要作圣解,修行第一要注意,时时把握《金刚经》上几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神通又怎么样?一概不理。就怕不得道,不悟道,不怕没有神通!容易得很啊。等于我告诉出家同学们,就怕你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啊!千万记住。   所以到心作解脱以后,转了,后面完全是唯心的“知性”道理,就是想阴和行阴解脱了,心意识解脱了,然后就“观无常”,你工夫能做到就了不起了。是不是无常啊?你不修行,不作工夫,工夫就垮掉了;所以说诸行无常嘛!   “观出散”,这个是秘密了,修安那般那,如果常修观出散的话,修到某个阶段,你走的时候,不要说预知时至,甚至打个坐写个偈子,说声再见,自己就化成光没有了。   这个以后,“观离欲”,才算是真正跳出了欲界,才证得小乘的“有余依涅槃”,证得“灭尽定”,还不是证得“无余依涅槃”。所谓灭尽定是灭什么呢?思想、知觉、感觉,统统空完了,这叫灭尽定。“想受皆灭”,有意的把它关闭起来,这个时候生死可以请假。“啊呀,这个世界不好玩,我准备过个一千年以后再来,入定去吧!”这是可以做到的。   你看译《达摩禅经》的佛陀跋陀罗禅师,他位徒弟,就是庐山慧远法师的弟弟——慧持法师,曾跟他修禅定,最后他到峨眉山去朝山,山上下来,到了乐山嘉定休息一下,在一个树洞里,一坐坐了七百年。到了宋朝,树倒了被大家请出来,问他是谁,他说是庐山慧远法师的弟弟,哎!那是晋朝人,我们现在是宋朝,已经过了七百年。他就可以这样,一定定了七百年,他就是修安般法门的。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后来宋徽宗给他做了三首诗,前一阵我经常跟他们讲,很好啊!很有意思的。   一:   七百年前老古锥  定中消息许谁知   争如只履西归去  生死徒劳木作皮   二:   藏山于泽亦藏身  天下无藏道可亲   寄语庄周休疑议  树中不是负趋人   三:   有情身不是无情  彼此人人定里身   舍得菩提本无树  不须辛苦问卢能   所以,这样叫做修定真得了定境,但他那个不是灭尽定,不知他当时在树里头,究竟入的什么定?到哪一步境界?真值得研究。修行是真做工夫,依身心来用功。像禅宗这种口头禅,“什么是佛?干屎橛。”这与身心修证,统统不想干。   十六特胜,最后就是“观弃舍”,连有余依涅槃都不进入。所以《楞伽经》诸大菩萨赞佛,“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佛不入涅槃,也没有涅槃可入,自性现在就在涅槃中。这是大乘另外境界了。   换句话说,“观弃舍”修到这一步,由小乘转到大乘,真正是大菩萨的境界了。   ——摘录于南怀瑾老师讲述《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述略作者 : 王雷泉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述略   王雷泉   【内容提要】南怀瑾的文化史观,源于他对人生苦迫性的否定及超越。从其求道经历及著述来看,他始终坚持佛教传统的修证道路,以出尘脱俗的第一义谛作为终极。根据其师袁焕仙“非离真而有妄,实藉妄以诠真”的观点,真与妄、体与用、经与史,皆为一体二面的统一体。故能圆融无碍地出入经史诸子百家,以孔孟之学的王道德政作为治事与立身、立国的中心,而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作为权变、应变、拨乱反正的运用之学。因此,了生脱死的佛法,必须落实在现实人生。亦即药山禅师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无论是出世做宗师,还是入世当英雄,关键皆在于把握时节。南怀瑾认为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入国运转盛的新时期,一切有志者应为国家民族效力,而不要沉湎于仙佛之道。   南怀瑾先生的学问规模和抱负,很难用通常的学术尺度来格量。南先生平时教育弟子的理想人格,扼要的说,就是“敦儒家之品性(孔孟做人处世的方法),做道家之工夫,参佛家之理性和见地。如此才能做一个完整的人,出世成佛,入世则己立、立人,而及国家、天下;如此才能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为人必不及之事,庶几此生不虚。”(1)而自撰《狂言十二辞》,则以亦庄亦谐的笔调、可歌可泣的心绪,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勘破尘世炎凉的独行者的自画像:   “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鬼半人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2)   “因人论世”与“因世论人”   南怀瑾的文化史观,源于他对人生苦迫性的否定及超越。他常说,人生数十寒暑,孩童老迈过其半,夜眠衰病过其半,真正昭灵自在,知自己所以为生者,攒积时日不过六、七年而已。况在此短暂岁月中,既不知生自何处来,更不知死向何处去,烦忧苦乐,聚扰其心。近如身心性命所自来者,犹未能识,遑言宇宙天地之奥秘,事物穷奇之变化,固常自居于惑乱,迷晦无明而始终于生死之间。如同《易经》最后“未济”卦所示,人生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永远是有缺憾的。无论是从事出世事业的宗教家和大哲学家,或是从事入世事功的伟人,都跳不出生死的自然规律。正当他历经青年和壮年,脑力和智慧刚好成熟,经验的累积正达高峰的时候,便像苹果一样,红透熟烂,还归虚无。因此,由人创造的历史文化,也就表现为永远是不成熟的。前一代经历过的一切成败悲欢,注定了下一代还得重演一遍。于是人类智慧永远以二、三十年的经验接续下去。“古今中外,累积几千年来的历史与文化,可以说都是青年人扮演主角的成果,中年或老年人担任编辑而写成;它永远都很年轻,并且尚未完全成熟。”(3)   这种不成熟的人生和历史,在于人的心理上永远处于不满现实而又不得不适应现实的矛盾之中。人类的基本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没有解决,对于历史也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若从物质文明与人的现实生活言,历史不断地向前推进,必然需要在器物的进步中更求进步;若从宗教性道德观念的立场言,则精神文化又是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哀叹下不断退化。二十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二十世纪的中国,更是在内忧外患中颠沛困顿。生长在东西新旧文化交互排荡撞击中的中国人,思想常陷于进退失据的矛盾混乱之中。无论是不满现实的青少年,还是叹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老前辈,究其实都跳不出循环式的历史悲剧:历史时代的途程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而人类在时代的轮转中,却永远不满现状(4)。   如何面对这缺陷、不完满的历史和人生?考诸二千多年前的圣贤,有“因人论世”与“因世论人”两种角度。孔子著述《春秋》,把遭逢历史巨变的过错,责之于当时身在其位,力足以谋国的“贤者”,此谓“因人论世”。释迦的道理则是“因世论人”,认为历史变乱的罪过,是人类与一切众生的共同“业力”所造成。当共同“业力”构成大势所趋的时期,犹如转动速度极快的火轮,谁也无法插手使其停止。老子的“无为”、“因应”观点,也与佛法深悲众生“定业”难移的观点相同而立论。(5)   佛家“因世论人”,以超越世俗的解脱者高度,俯视在三世轮回的业轮中,芸芸众生定业难移,故一切有赖于时节因缘的成熟,把人生问题的解决延长到无限久远的三大阿僧祗劫。儒家“因人论世”,则在一期生命中,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纵然是知其不可,也要勉而为之。这两种观点,若以第一义谛与世俗谛体用不二的佛家观点来看,表现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辩证统一,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而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乎两条:不为英雄,必为圣贤。   南怀瑾将英雄事业称为“人爵”,圣贤事业称为“天爵”。(6)即生完成赫赫事功,名扬千古的便是英雄;而圣贤事业,也许寂寞一生,却能永远赋予人们以身心的安泰。“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7)英雄是世间凡夫的顶点,而在圣贤事业中,则有儒道佛三教的次第展开。圣贤领导了古今中外历史的趋向,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故在《景印〈雍正御选语录〉暨〈心灯录〉序》中,一反常人将雍正比为汉景之刻薄的定评,对其振兴禅宗的作为给以相当的好评:“英明如雍正者,孰知于一代事功之外,独以编著禅宗语录而传世未休。于此而知学术为千秋慧命大业,非毕世叱咤风云之士所可妄自希冀也。”(8)   须向那边会了——从凡入圣   从少年时代起,南怀瑾即有志于做经天纬地的英雄。抗战初期,二十岁刚出头,即统驭戍卒,在川康滇边,从事垦殖事业,后任中央军校教官。同时竹杖芒鞋,遍历名山大川,访学天下奇士。《务边杂拾》一诗已见其有出尘之想:“挥戈跃马岂为名,尘土事功误此生。何似青山供笑傲,漫将冷眼看纵横。”(9)后来完全致力于成圣作贤的出世修行,则在于得遇禅宗大德袁焕仙先生。《影印〈大乘要道密集〉跋》详述了这一段求道过程:   “志学以后,耽嗜文经武纬之学,感怀世事,奔走四方。然每遇古山名刹,必求访其人,中心固未尝忘情于斯道也。学习既多,其疑愈甚,心知必有简捷之路,亲得证明,方可通其繁复,唯苦难得此捷径耳。迨抗战军兴,羁旅西蜀,遇吾师盐亭老人于青城之灵岩寺,蒙单提直指,绝言亡相之旨,初尝法乳,即桶底脱落,方知往来宇宙之间,固有此事而元无物者在也。于是弃捐世缘,深入峨嵋。掩室穷经,安般证寂。”(10)   壬午(1942年),南怀瑾入成都青城山灵岩寺,用纸笔向闭关中的袁焕仙请教参禅问题,其于归家坦途、入道捷径、启疑、破迷、发忏悔、参话头乃至断灭空了,莫不反复问难,至精至微。此即为有名的“壬午问难”,被南先生视为千圣心灯、入德梯航。(11)   “问:直捷下手工夫,义当何先?迈向归家道路,车从何辔?”   “先生曰:汝但外舍六尘,内舍六根,中舍六识,而不作舍不舍想,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也。捷莫捷于斯,先莫先于斯。三乘共载,一德同该,今古彻门,莫尚乎是。”(12)   “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此为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成佛作祖的终极理想即体现在菩萨道修行的过程之中。佛法,是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的统一体,必须认准目标,“蓦直不怠,即是坦途。”南怀瑾毕生以实践菩萨道为己任,“全部佛法,乃超玄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也。”(13)他屡次引《楞严经》“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指出禅宗强调行解相应,纵然在理上顿悟证得,仍须在事上渐修而圆,保任涵养。   《维摩精舍丛书》详细记载了南怀瑾在袁焕仙门下开悟及引发神通的过程,也是为社会人士视为神秘,流传较广的话题。在灵岩寺禅七第三日,袁焕仙以临济棒喝的宗风,逼拶敲验,大作狮子吼,“怀瑾当时被先生一骂,如病得汗,如梦得醒,惊悉个事,原来如此,不费力,不值钱,于是敛笑,遂尔收神,凝然与同学传西等寂坐。”三日之后,南怀瑾发眼耳通,远隔重楼而睹人物状态话言。对此修行过程中出现的特异身心变化,袁焕仙与禅宗高僧虚云之间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1942年12月,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起“护国息灾大悲法会”,迎请虚云禅师到重庆主法。袁焕仙带南怀瑾到重庆拜谒,谈到成都有三种学佛朋友:一云悟后起修报化;一云一悟便休,更有何事;一云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虚云闻后笑曰:“嘻!天下老乌一般黑。”认为四川佛学之盛甲于全国,尚且有如此错误见解,故指导学人参禅必须做到:“当机所以不许徇情,而贵眼正者也。”当问起成都有无以神通课道行高下之过患时,袁焕仙指南怀瑾,对虚云说:“此生在灵岩七会中,亦小小有个入处,曾一度发通,隔重垣见一切物,举似余,余力斥之,累日乃平。”虚云对此心法授受的教学方式极为赞赏:   “好!好!幸老居士眼明手快,一时打却,不然险矣危哉!所以者何?大法未明,多取证一分神通,即多障蔽本分上一分光明,素丝歧路,达者惑焉。故仰山曰:‘神通乃圣末边事,但得本,莫愁末也。’”(14)   禅宗承认神通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效应,但不是究竟,不能为眼下的些许成就而耽误了蓦直不怠的修道。虚云禅师和袁焕仙老居士的棒喝和印证,奠定了南怀瑾佛法修证的基础。于是就在他世间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当下弃捐世缘,深入峨嵋闭关。三年期满,遵袁师之命,跋涉山川,行脚参访,乃至远行康藏,探穷藏密之秘。时至1960年,在完成禅宗重要经典《楞严经》的今释后,南怀瑾在《后记》中回顾了自己穷究真理而最后归心佛法的心路历程:“芸芸众生,茫茫世界,无论入世还是出世的。一切宗教、哲学,乃至科学等,其最高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但真理必是绝对的,真实不虚的,并且是可以由智慧而寻思求证得到的。因此世人才去探寻宗教的义理,追求哲学的睿思。我也曾经为此努力多年,涉猎得愈多,怀疑也因之愈甚。最后,终于在佛法里,解决了知识欲求的疑惑,才算心安理得。”(15)1979年,犹作《记梦中与虚云老和尚答话》:“狮头山色梦依稀(抗日后期曾与虚老同在渝州南岸狮头山七日),携杖同登归净居。三界不安如火宅,留形我在岂多余。”(16)   由此可见,南怀瑾始终是坚持佛教传统的修证道路,将世间看作不安的火宅,而以出尘脱俗的第一义谛作为终极本原和理想。而摆脱了传统佛教种种限制的禅宗,它的精神和求证的方法,才真正能使人们摆脱物质欲望的困扰,达到精神心灵的真实升华。这对今天人类被物质文明所困惑,理性被人欲所淹没的世界,应该是一绝妙的消炎刘、清凉药。(17)   却来这边行履——从圣入凡   禅以证悟成佛为终极,它能否与入世事功打成一片?冯友兰认为禅宗“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一语,形象地表明了开悟者必须从圣入凡,但他认为禅师们没有作好这个向下门的转语,这个任务只有留待新儒家来作。(18)   其实,并非新儒家才能解决“事父事君”的入世事功。《定慧初修》一书,在卷首选录了袁焕仙所作的《修止观与参话头法要》,重点指出儒佛间体用不二的关系,“随处立名,立名即真。既有真也,妄即虚形。非离真而有妄,实藉妄以诠真。”(19)世间是虚妄的,但出世的真谛恰恰是藉此世间而修成。南怀瑾在《观无量寿佛经大意》中引袁焕仙一句名言:“知妄想为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为有,般若即是妄想。”凡圣的不同的就在于前者迷糊而随境流转,后者清明而超然物外。“如果能作得了身、心的主;遇到事情该提起时就提得起(用),该放下时就放得下(空),这就是境界般若(物来则应,过去不留)。”(20)   放得下,提得起,此即沩山禅师所提倡的: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对心性与宇宙贯通的形而上本体的特称;万行门中,指人生的行为心理与道德哲学。因此,了生脱死的佛法,还是必须落实在现实人生:   “使精神超拔于现实形器之世间,升华于真善美光明之域。而入世较之出世,犹为难甚!乃教诫行于菩萨道者,须具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之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若地藏菩萨之愿,度尽地狱众生,我方成佛。南泉普愿曰:‘所以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始得自由分。今时学人,多分出家,好处即认,恶处即不认,争得!所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其意亦极言入世之难。药山禅师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岂非皆教人要‘极高明而道中庸’乎?”(21)   故出世的修道与入世的度众,不能绝然分成两截。平常心就是道,最平凡的也就是最不平凡的,学佛必须从做人开始。《跋萧著〈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一文指出:“苟欲为世界上真正之伟人,唯一秘诀,只是平实而已。此句可谓成功之向上语,末后句,极高明而道中庸,非常者,即为平常之极至耳。”(22)   欧阳修作五代史,谓五代无杰出人物。明代永觉元贤禅师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余谓非无人物,乃厄于时也。至若隐于山林,如五宗诸哲,则耀古腾今,后世鲜能及者。”南怀瑾极肯认此言,指出:“凡禅门大德,足为宗师者,类皆气宇如王,见识学问,人品修养,皆足彪炳千秋。以无意用世,恬退山林,苟时会所际,欲其舍出世之业,入世而成人成物者,必能临危授命,而为忠贞伟烈人物矣。”(23)   禅宗鼎盛的五代,正是变乱痛苦的时代。高明的人跳出世俗,避世到禅门。但避世逃禅,无助于救世。宗教只能补充政治之不足,救人之灵魂,对国家局势并无旋乾转坤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南怀瑾认为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入国运转盛的新时期,一切有志者应为国家民族效力,而不要沉湎于仙佛之道。1991年2月初,南怀瑾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强调:“我常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希望多出几个英雄,不是多出几个仙佛。况且成仙成佛还做不到,开悟了又怎么样?!出几个英雄,把这个社会搞安定,把天下搞太平,然后再搞仙佛之道。”(24)   即便是出世的“仙佛之道”,南怀瑾也一直强调佛学是一门“生命科学”,要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他认为佛法所指形而上的体性,与形而下物理世界的关联枢纽,始终没有具体的实说。“一般佛学,除了注重在根身,和去后来先做主公的寻讨以外,绝少向器世界(物理世界)的关系上,肯做有系统而追根究底的研究,所以佛法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上,不能发挥更大的光芒。也可说是抛弃自家宝藏不顾,缺乏科学和哲学的素养,没有把大小乘所有经论中的真义贯串起来,非常可惜。”(25)   不变之经与必变之史   无论是出世做宗师,还是入世当英雄,关键皆在于把握时节。时节未至,鸣不当时,是谓无智;时节若至,不应时度众,是谓无悲。中国文化的历史哲学,是讲变的史观。总之,事无巨细,学无古今,人无老少,一切都在求变、待变、必变的巨变过程中:   “懂了真正的变,就晓得如何‘适变’,不等到‘变’来了以后才变,而先领导变。我常说第一等人是自己制造机会,领导了变;第二等人机会来的时候,把握了机会,如何去应变;第三等人失去机会,被动受变,随物化去了。”(26)   在“变”的世态中,有一种“不变”的东西,这就是永远存在于人心之中的道德和善恶意识。“它是人性中自然具有的一种功能,它只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作用,转变形态。”(27)时有常、变,势有顺、逆,事有经、权。南怀瑾常说的“经史合参”,并非狭义的历史研究方法。经即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事物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28)正如前引袁焕仙所说的,“非离真而有妄,实藉妄以诠真。”真与妄、体与用、经与史,皆为一体二面、二而不二的统一体。故能圆融无碍地出入经史诸子百家,以孔孟之学的王道德政作为治事与立身、立国的中心。而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作为权变、应变、拨乱反正的运用之学。(29)纵然是谋略之术,“倘能以德为基,具出尘之胸襟而致力乎入世之事业,因时顺易,功德岂可限量哉!”(30)   两千年来,推行王道政治的儒家,虽然秉持师道的原则,但事实上始终是走“依草附木”式的臣道路线。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为尧为舜,只是希望已经在位的帝王,能够变成尧、变成舜。而一部中国历史,却记载着大部分帝王不但并非尧舜的根株,而且都是以征服起家的草昧英雄。到了成功以后,便四海讴歌赞颂,认为天命有归。因此,那些坐而论道,拼命讲述“致君尧舜”的儒生,往往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变为博取功名,“致身富贵”而已。(31)   在儒家的影响下,轻视货利,商人被列为士农工商四民之末,致使工商业不发达,科学不进步,而形成中国文化呆滞的一面。相反,偏爱黄老道家思想的司马迁,正式提出来谈经济思想,他推崇的经济专家,第一位是姜太公,第二位是范蠡,第三位是孔子的天才学生子贡。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指出:“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南怀瑾指出,从“待农而食之”的农业经济,发展到“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的经济形态,是顺着人类社会的需要,自然演变出来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由法律或命令规定而来的,也不是由某一人提倡或教育而成的。因此,最高明的为政方法是“因之”,依着百姓的本质和禀赋,在立法和行政上很自然地把他们引导到好的方向。只有等而下之者,才与百姓对立相争。(32)   由此,南怀瑾揭示了每一个朝代共同的秘诀,即“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内在真正的领导思想,是黄、老之学,而在外面宣传教育上所标榜的,则是孔孟的思想。“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33)儒道都是救世的良医,而老子可谓是“医生的医生”,即强调要因应自然,对症下药。老子所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即把握了易的变通思想。易有“理、象、数、通、变”五种学问,必须“样样深入,全部融会贯通,方能达‘变’,方能洞烛机先,随时知变、适变、应变。知道变,而能应变,那还属下品境界。上品境界,能在变之先,而先天下的将变时先变。”(34)   真正的智者,就在于洞穿世事聚散无常,而能因应自然规律,把握进退存亡之机。这个“机”,可以“功遂,身退,天之道”的七字真言概括之。无论是自然界的日月经天、寒来暑往,还是人间的道德学问事功,都是功成身退而不居。此即老子所言“曲则全”的大道,这才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一念难将愿力空,但凭赤手辟鸿蒙。慧光照耀三千界,心海交流七佛同。   知命尼山非自了,微明李耳得圜中。平怀动静希夷境,举步截流是大雄。”(《腊月在东西协会办事处讲易学有感》)(35)   由此诗可见南怀瑾对儒释道三教的总体把握。自唐宋以后,儒释道三家,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的学问偏重入世,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佛家的学问偏重出世,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道家的学问,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介于出世入世之间。“道家如良医诊疾,谈兵与谋略,亦其处方去病之药剂,故世当衰变,拨乱反正,舍之不为功。儒者如农之种植,春耕秋割,时播百谷而务期滋养生息,故止戈而后修齐以致治平,舍此而莫由。”(《〈正统谋略学汇编初辑〉前言》)(36)   知权达变的有道者,外表上“和光同尘”,混混沌沌,内心则清明洒脱,“遗世独立”,胸襟“澹兮其若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身处高山夜静时分,倾听人间不及的“天籁”,却游戏人间,只是同流而不下流。此即老子所云:“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对这种人格的描绘,还可见诸在《禅话》序言中所引刘悟元一诗:   “勘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   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徒。终朝睡在鸿濛窍,一任时人牛马呼。”(37)   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正是基于对历史人生的透彻憬悟,南怀瑾指出,二十世纪的文化困境乃是变化中的过程,而不是定局。目前这个乱象纷陈的一切现象,乃是“历史趋势中自然的现象,文化思想在变动的时代中必起的波澜,也是人类历史分段生命中当然的病态。”(38)变乱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找出变乱的根源,而迎接人类历史的新气运。   在中国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金元、满清等历次变乱时代中,都伴随着文化政治上的大变动。南北朝为佛教文化输入的阶段,在思想文化上经过较长时期的融化之后,便产生盛唐一代的灿烂光明。五代与金元时期,虽然没有南北朝那样大的变动,但欧亚文化交流的迹象却历历可寻。而且中国文化传播给西方者较西方影响及于中国者为多。自清末至今百余年间,西洋文化随武力而东来,激起我们文化政治上的一连串的变革。“我们的固有文化,在和西洋文化互相冲突后,由冲突而交流,由交流而互相融化,继之而来的一定是另一种照耀世界的新气象。”(39)   知识分子在此历史变局中,既不应随波逐流,更不要畏惧踟趄,必须认清方向,把稳船舵,无论在边缘或在核心,都应各安本位,勤慎明敏的各尽所能,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没没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40)   南怀瑾先生特别推崇隋唐之际兼通儒、释、道三家学问的王通,年青时有志于天下,但不见用于隋炀帝。于是退而讲学,教化年轻的学生,传播文化的种籽。后来唐太宗的开国名臣,如李靖、房玄龄、魏征、杜如晦这一批文臣武将,都是他的学生。“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结果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功业上的成就,而文中子在几十年中培养了后一代的年轻人,开创了唐代的国运与文化。”(41)这,也许可看作南先生的夫子自道。   1976年冬,南怀瑾于出定后作偈云:“忧患千千结,山河寸寸心。谋国与谋身,谁识此时情。”(42)唯具高高山顶立的智慧,才有洞彻世情的冷峻目光;也唯有深深海底行的悲愿,才有民胞物与的火热情怀。“入世”还是“入山”?对真正的智者而言,这二者的界限其实本来就不存在。某日午夜,南怀瑾答书十余通后,有感于幼年启蒙师朱味渊先生“鬓丝禅榻日相依”及好友程沧波“事求妥贴心常苦”之诗句,乃作辘轳体律诗五首。现谨引其中第五首,作为本文的结颂:   “多情未必道情违,争奈春回情境微。答问恐迟劳笔墨,送迎不忍掩柴扉。   事求妥贴心常苦,人尽平安愿总非。入世入山皆昨梦,鬓丝禅榻日相依。”(43)   注:   (1)王启宗:《平凡不平凡》,载《怀师》,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4月第2版,第21页。   (2)(9)(16)(35)(42)(43)南怀瑾:《金粟轩纪年诗初集》,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12月,第231-232、4、175、128、159、105-106页。   (3)(4)(5)(27)(38)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8、8、2、5、1页。   (6)《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7)(26)(28)(41)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74、772、65、836页。   (8)(10)(17)(22)(36)(37)南怀瑾:《中国文化泛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70、257、231、369、96、205页。   (11)闫修篆:《经师,人师》,载《怀师》,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4月第2版,第145页。   (12)(14)袁焕仙:《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台湾1987年第3版。此段记载亦收入释净慧编《虚云和尚法汇续编》中。   (13)(21)(23)南怀瑾:《禅海蠡测》,台湾老古出版公司,1988年第12版,第62、126、127页。   (15)(39)(40)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209、1、1页。   (1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05页。   (19)(20)袁焕仙、南怀瑾等:《定慧初修》,台湾1989年第6版,第29、95-96页。   (24)南怀瑾:《关于禅籍出版的一封信》,《佛教文化》,1996.1。   (25)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3-4页。   (29)(31)(32)南怀瑾:《孟子旁通》,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12月,第20、198-200、265页。   (30)南怀瑾:《历史上的智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162页。   (33)(34)南怀瑾:《老子他说》,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11月第2版,第6、225页。 (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南怀瑾:长生不老确有可能作者 : 南怀瑾   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地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   在我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候真会讨厌自己“当时为何不学春耕”,懒得再讲病理;同时会更讨厌求诊治病的人存有顽强的主见,不肯合作。我虽然不是医生,但实在缺乏耐心详细解答这些迷惑的心理病态,有时候碰到别人问起这些问题时,我劈头就说:你几时真正见到世界上有长生不死的人?除了听别人说的:某地某人已经几百岁,广成子、徐庶,都还活在峨眉山和青城山上,绝对没有一个人敢亲自请出一位长生不死的神仙来见人。其次,我就要问:你认为静坐便是修道吗?道是什么?怎样去修?你为什么要修道和静坐?几乎十个就有五双的答复,都是为了“祛病延年”与“消灾延寿”。讲到静坐与修道,大多数都想知道静坐的方法,以及如何打通任督二脉与奇经八脉,或者密宗三脉七轮等等问题。可是他们都忘记了,为长生不死而修道,为打通任督等脉而静坐的最高道理——哲学理论的依据。因为一个人为自己长生不死而修道,这表示人性自私心理极度的发挥。如果打通身上的气脉便是道果,那么,这个道,毕竟还是唯物的结晶。道,究竟是心还是物?多数人却不肯向这里去深入研究了。   那么,人类根本没有长生不死的可能吗?不然!不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认识两个不同的内容:   (一)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延伸,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地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   (二)所谓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但这里所谓的精神生命,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的本体,是超越于心物以外而独立存在的生命原态。至于精神的究竟状况是什么情形?那是另一个非常麻烦复杂的问题,留待以后慢慢讨论。其实,自古以来所谓的修道,乃至任何宗教最高的要求,都是要找到这个东西,返还到这个境界为目的,只是因文化系统、区域语言的不同,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它的意义而已。   那么,道是可以修的吗?“祛病延年”的“长生不老”之术,的确是有可能的吗?就我的知识范围所及,可以大胆地说:是有道可修,“长生不老”是有可能的。但是必须了解,这毕竟是一件个人出世的事工,并非入世利人的事业。如果一面要求现实人生种种的满足,同时又要“长生不老”而成神仙,那只是问之虚空,比无结果。《说郛》上记载一段故事:有一位名公巨卿,听说有一个修道的人,已经活了200多岁,还很年轻,便请他来求教修道的诀窍。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那位巨公听了以后,便说:“那还有什么意思,我何必修道”。其实,除了男女关系以外,现实人生的欲望,有些还胜过男女之间的要求,更多更大。同时,更必须了解,想要求得“长生不老”,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欲望,当然也便是阻碍修道最大的原因了。一个人在世界上,想要学成某一门的专长,必须舍弃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何况要想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境界呢?道家的《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如果不绝世间多欲之心,又想达到超世逍遥之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至少,我的认识是如此,过此以外,就非我所知了。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至孝”作者 : 南怀瑾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至孝”   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   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当年我离开家乡,一幌几十年,没办法和亲人联络,父母生死不知。一、二十年也没消息,所以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内心很伤感。别人问超你的父母现在怎样?实在不敢答覆,根本不愿去提,怕讲了会悲伤、会难过。   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   可是,我的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坏了,菩萨只好半闭着眼,不看为妙,如果张开眼睛一看,这么乱糟糟的一个世界,那真要气死了。   我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子啊!也蛮有意思的。   这类往事,一眨眼,已经是几十年前当小孩的记忆了。   现在,只有早晚给父母念经,事情再忙还是要念,经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觉都睡不着。   不施食,我也睡不着。有时,实在累极了,要休息,请旁边的同学代劳。结果,一觉醒来,恐怕别人饭菜做得不好,鬼朋友们不吃,担心亏待了他们,又自己重新来过。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并且,每一个朋友走了,中元节,我照样四十九天,观想他们来接受施食。反正我天天大请客,多一个人,多加一副碗筷,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不刻意对别人提倡此事,但是这里的同学,我则严格要求他们做。   什么大慈大悲?!花几粒米,用一点水,利用几分钟布施给鬼神吃喝,你都偷懒,舍不得,要真替人煮菜做饭,侍候人家,那就更不可能了,像这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修个什么道?   我这么讲,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换句话说,鬼神之道,确有其事。   总之,这种包含着可贵道德观念的轮回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要信而不迷,同于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敬而远之”。远之不是要你不理不睬,而是保持一个恭敬的距离,那就对了。   鬼神绝不害你,鬼神若害你,那你要自己检点,看看自己的思想行为有无缺失,是否做了亏心事?世上的鬼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啊!   人是活鬼,鬼是死人,这道理,须得好好的弄清楚。   佛教的经典,没有不教人规规矩矩做人的,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   宋儒反对佛教,说佛教是“无父无君”的,这误解太大了。   真正的佛法——“至孝”。出了家,为了解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应该赶紧用功,修道成道,使亲生的父母眷属得到好处,并且利及七世的父母亲友,更扩而大之,行菩萨道,救济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是伟大孝道的充份发挥,又有什么好争论怀疑的呢?!   (本文为南怀瑾先生有关盂兰盆会的开示) 南怀瑾:清福最难 作者 : 南怀瑾   南怀瑾:清福最难   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红尘。人世间为什么叫做红尘呢?唐朝的首都在西安,交通工具是马车,北方的红土扬起来,半空看见是红颜色的灰尘,所以称为红尘滚滚。现在汽车是排的黑烟,爬到观音山顶上看台北,是黑尘滚滚。   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普通叫做享洪福。对皇帝用的“洪福齐天”因为“洪”字不好意思写,就写个“鸿”字。其实“鸿福”这个字不大好,虽然文学境界不错,但有骂人的味道!因为“鸿”像飞鸟一样飞掉了,那还有什么福啊!这个同音字用的不好,一般人不察觉就用下去了。   清净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鸿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说到这里,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明朝有一个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烧香拜天。这是中国的宗教──拜天,反正佛在天上,神、关公、观世音、耶稣、穆罕默德都在天上。管它西天、东天、南天、北天,都是天,所以他拜天,最划得来,只要一支香,每一个都拜到了。这人拜了三十年,非常诚恳,有一夜感动了一位天神,站在他前面,一身发亮放光。还好,他没有吓倒,这个天神说:你天天夜里拜天,很诚恳,你要求什么快讲,我马上要走。这个人想了一会儿,说:我什么都不求,只想一辈子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穷,多几个钱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没有病痛,无疾而终。这个天人听了说:哎唷,你求的这个,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要官做的大,财发的多,都可以答应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没法子给你。   要说一个
本文档为【國學大師南公怀瑾(稀有讲座收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413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24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