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概论4油田开发设计基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概论4油田开发设计基础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概论4油田开发设计基础null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对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原油生产的要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油田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开发前的准备阶段null主 要 内 容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概论4油田开发设计基础
null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对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原油生产的要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油田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null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开发前的准备阶段null主 要 内 容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田开发准备油藏驱动方式及开采特征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井网与注水方式第四章 油田开发设计基础油藏动态分析油田开发调整null详探的主要任务(1)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2)储油层的构造特征研究。(3)探明各含油层系中油、气、水层的分布关系,研究含油地层的岩石物性及所含流体的性质。(4)分区分层组的储量计算。(5)油层边界性质的研究以及油藏天然能量、驱动类型和压力系统的确定。(6)油井生产能力、水井吸水能力以及动态研究。1. 详探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 在详探阶段,要有次序、有步骤地开展下列各项工作:地震细测、打详探资料井、油井的试油和试采和开辟生产试验区。地震细测:在预探成果的基础上,配合钻探,加密地震测网密度,(测线密度在2km/平方公里)落实构造和含油分布。目的:查明油藏构造、断层分布、走向、倾角,确定含油面积。详探的主要工作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打详探资料井(取心资料井):井数少,但是要全面反映地层的状况,井距2km左右,整装油田在2-3km,断块油田在1-2km。取心井要求严格,收获率达到90%以上,保存20年。进行的工作:录井、测井、测试、测井解释目的:进行地层的对比,隔层对比,确定主力油层的发育状况,对断层隔层分布做出可靠评价,对岩心进行分析。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试油和试采试油:对详探井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相关参数。1)产量数据,地下地面的油气水产量,不同压力下的稳定产量;2)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静压、流压、套压;3)油气水的性质;4)边底水能量的大小;5)地层的温度状况。所取参数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试采: 在试油以后,油井以比较高的产量生产,暴露出油藏的生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以便在开发方案中加以考虑。主要任务(1)认识油井生产能力,即主力油层的产量变化,递减状况。(2)认识油层天然能量的大小及驱动类型和驱动能量的转化。(3)认识油层的连通情况和层间干扰情况。(4)认识生产井的合理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技术和油层增产改造措施。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开辟生产试验区原 则(1)生产试验区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通过试验区认识的油层分布规律、流体运动特点对全油田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2)试验区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试验区对全油田合理开发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3)试验区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4)试验区的开辟还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5)抓住油田开发的关键问题,对比性强。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目的:提前了解在正式开发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及各种措施的可行性,技术界限,是整个油田开发的先导。内 容(1)天然能量试验,能量的大小,转变的时机;(2)井网试验,井网密度大小,井网的类型;(3)产能变化规律,产量递减规律;(4)注水开发试验,转注时机,注采比大小,见水时间,含水上升规律;(5)采收率大小;(6)二采三采试验。(7)增产增注措施。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2. 油田正式投入开发--部署基础井网基础井网: 是以主要的含油层系为目标设计的第一批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的井网。油层稳定,物性好,隔层好,有足够的储量建立基础井网原因: 对于河流相油藏,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只采用探井和资料井不能准确了解油层,而且探井太多也会影响以后的布井。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建立基础井网的目的:一是合理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二是兼探开发区的其他油层,解决探井、资料井所没有完成的任务,搞清这些油层的分布状况、物理性质和非均质特点,为下一步开发这些油层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基础井网的部署要求: 基础井网的部署应该在开发区总体开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要考虑到将来不同层系井网的相互配合和综合利用,不能孤立地进行部署。 基础井网在实施上要分步进行,基础井网钻完后,暂不射孔,及时进行油层对比,搞清地质情况,掌握其他油层特点。必要时,修改和调整原定方案。然后再对基础井网射孔投产。null第一节 油田开发准备大庆油田实例大庆油田从1955年开始普查和详查,1959年9月发现松基3井喷油,经试油,15.8t/d,深度1461.7m,具有工业价值。1959.9-1962为开发准备阶段,动员了全国37个厂矿的5万职工大会战,开辟了6×3.6km约22平方公里的生产试验区。试验区中两排注水井,中间夹三排油井,排距600m,油井114口,水井51口,观察井12口,共177口。1962年,基础井网部署完毕,63年编制了第一个正式的开发方案,在萨尔图中部建成产能500万吨。1965年达到1000万吨,68年达到1500万吨,72年达到3200万吨,75年达到4400万吨,76年达到5000万吨。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1. 储量评价 2.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地质储量的分级三级储量:概算产量。一个含油气构造在有3口以上的探井发现工业油流后,在基本掌握油藏类型、含油范围以后,利用钻井、地震、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三级地质储量。与远景储量相比概算储量具有工业储量的性质,与二级和一级相比具有推测的性质。该储量是进一步详探的依据,不能作为开发使用,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50%的精确度。二级储量:探明储量,在探井和资料井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取得相当的试油试采资料以后,计算的储量,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80%的精度。一级地质储量:开发储量。开发井网钻完以后,依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开采资料确定的储量,它要求油藏类型清楚、含油面积准确、有效厚度可靠,各项参数落实,是制定生产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编制开发调整方案的依据。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储量估算方法通常分为三类: 类比法;容积法;动态法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类比法:经验确定 容积法:比较准确,但是参数难取 动态方法:比较准确,方法多,需要资料多。物质平衡、产量递减、数值模拟、水驱曲线、试井。远景储量:推测,潜在探明储量: 详探阶段,资料比较清晰开发储量:地质、生产资料都比较齐全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按规模分类特大油田 >10亿吨 特大气田 >1000亿方 大油田 1-10亿吨 大气田 300-1000亿方 中油田 0.1-1亿吨 中气田 50-300亿方 小油田 0.01-0.1亿吨 小气田 5-50亿方按储量丰度:特高丰度 >500 万吨/km2 >30 亿方/km2 高丰度 300-500万吨/km2 10-30 亿方/km2 中丰度 100-300万吨/km2 4-10 亿方/km2 低丰度 50-100万吨/km2 2-4 亿方/km2 特低丰度 <50万吨/km2 <2 亿方/km2储量综合评价null1. 储量计算方法 2.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第二节 油藏评价 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驱动方式: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驱动流体运移的动力能量。 不同的能量方式决定了油藏的开发方式、开采特征、采收率、布井方式等油藏的重要措施。(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 (2)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 (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 (4)气顶气的膨胀能。 (5)重力能。 (6)人工注水注气的压能和弹性能量。驱油能量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表征油藏动态的指标油藏的平均地层压力:指油藏全区域的地层压力的平均。Pe测取有困难。日产油量:日产能力和日产水平之分Qo。日产液量:日液能力和日液水平QL。综合含水率:有体积含水率和质量含水率之分Fw累积产油量Np,累积产液量Lp,累积产水量Wp,累积注水量Wi。注采比:瞬时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 IPR 。采出程度R,采收率。存水率:C。采油速度Ro,采液速度Rl,剩余储量的采油速度。生产气油比:瞬时生产气油比,累积生产气油比Rp。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形成条件:没有边底水,无气顶,无注水,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弹性驱动能量释放:地层压力降低,油藏岩石和流体释放能量。适用油藏:封闭油藏、断块油藏,一般油藏在地饱压差比较大的开发前期(应该注意油藏岩石物性的改变)。在海上油田和复杂地貌及注水条件差的地方采用。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溶解气驱动形成条件:没有边底水,无气顶,无注水,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能量释放:地层压力降低,原油脱气,气体膨胀,释放能量。适用油藏:封闭油藏、断块油藏。当溶解气油比比较大,原油的粘度比较小的情况下,以及海上,注水条件差的油藏采用。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水压驱动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形成条件:油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油层与边水或底水相连通;水层有露头,且存在着良好的供水水源,与油层的高差也较大;油水层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油水区之间连通性较好。或者注水开发当注采比为1时。能量释放:边底水依靠重力作用的侵入。产液速度等于水侵入的速度或者注水的速度。适用油藏:适用于有敞开供水系统的油藏,或者一般注水开发油藏。刚性水驱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水压驱动弹性水驱形成条件:有边水,但其活跃程度不能弥补采液量,一般边水无露头,或有露头但水源供给不足;采用人工注水时,注水速度小于采液速度。能量释放:含油区和含水区压力降低而释放出的弹性能量进行开采,但是相比之下,水区的弹性能量释放的要多于含油区能量释放。适用油藏:适用于无敞开供水系统的油藏,或者一般注水开发油藏。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气压驱动刚性气驱和弹性气驱形成条件:有良好的气源供给,气顶压力不变,或者注气保持压力。无边底水,无人工注水,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能量释放:依靠气顶的膨胀驱油,或者注入气体的能量驱油。适用的油藏:具有无限大的气顶,气顶的压力能够保持不变。刚性气驱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气压驱动弹性气驱形成条件:有较大气顶,但是气顶的能量不足,或者注气不能保持压力。无边底水,无人工注水,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能量释放:依靠气顶的膨胀驱油,或者注入气体的能量驱油。适用的油藏:具有较大的气顶,气顶的压力不能保持不变。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重力驱动形成条件:无边底水,无人工注水,无气顶,只有重力在起作用。能量释放:依靠重力,形成压差,驱动流体运移。适用的油藏:油层具备倾角大、厚度大及渗透率好等条件。null第二节 油藏评价 油藏驱动方式的转换1. 在同一时刻,油藏中可能有一种或者几种能量在起作用,但是某一种能量在起主要的作用。2. 不同的开发时刻,油藏的主要驱油能量在逐渐的发生改变,应该及时的调整驱动方式,使油藏的驱动方式从低驱油效率向高驱油效率的方向转换。3. 在油藏的不同部位,主要的驱动方式可能不同,因此油藏的合理开发顺序很重要。底部-腰部-顶部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将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油层组合在一起,采用单独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以便于更好的开发各种储层。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各个油层之间具有差异,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潜力。1. 河流相储层,沉积相变化复杂,导致形成的油藏不同。不同的油藏开采机理,驱动方式都不同,需要分层系进行开发。2. 即使油藏类型相同,不同层系之间的油水关系可能不同。3. 各个油层的油气水性质,地层压力,饱和压力都可能不同。4. 储油层的物性有差别,主要体现在油砂体的几何形态、分布面积,渗透率上。为什么进行开发层系的划分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分布的影响渗透率差异的影响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1.合理地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高低渗透率层在一起开采,高渗透层含水上升快,形成水窜,造成地层中过早的出现水流的大孔道,降低注水利用率,使开发效果变差,还可能形成层间倒灌。层间矛盾的出现,使各个层系的吸水能力、产液能力等都发生了变化,油藏开发层系的划分的目的就是将各个层系的能量充分的发挥,实现均衡开采,减少层间的干扰。2.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3. 高速高效开发油田的要求地层的层系如果太多太长,采用一套井网不能完全控制,开采速度不能提高,采用多套层系能够提高开发的速度,缩短开发时间。4. 开发部署和生产规划的要求5. 提高注水波及范围,提高最终采收率的要求。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1)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内,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2)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和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地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 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4)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5)在分层开采工艺所能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系不宜划分得过细,以利减少建设工作,提高经济效果。划分开发层系时,要考虑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工艺措施的作用,尽量不要将开发层系划分得过细。这样可以少钻井,既便于管理,又能达到较经济的开发效果。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6)多油层油田当具有下列地质特征时,不能够用一套开发层系开发: a.储层岩性和特性差别较大,因为渗透率的差异程度是影响多油层油田开发效果的根本原因。 b.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如原油粘度的差别,将造成注水开发时油水流度比差别大、使得油井过早见水,无水采油期短; C.油层的压力系统和驱动方式不同; d.油层的层数太多,含油层段过大。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在开发非均质多油层油田时,划分开发层系后,一套开发层系中仍然包括几个到十几个油层。层间差异仍是不可避免的。为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它们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工艺,缓解层间矛盾。 不同的油田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能遵循统一的规则,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此外海上油田划分的标准与陆上油田不同。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孤东油田划分开发层系的标准1. 同一套开发层系的主力油层不超过3-4个,小层数目不超过10个,有效油层的厚度不超过15m,井段不超过30m,具备良好的隔层。2. 同一套开发层系的渗透率差异不超过2倍,层间非均质系数不超过1.9。3. 层间的采油指数相差不大于2倍。4. 高渗、低渗、高粘、低粘油藏应该分开。5. 同一套开发层系的油层压力应该接近,具备相同的驱动类型。null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部分油田划分开发层系的套数一套开发层系:扶余油田,杏树岗油田二套开发层系:克拉玛依油田、喇嘛甸油田三套开发层系:老君庙油田、萨尔图北一区四套开发层系:胜坨二区1-6、7-8、9-10(3)、10(4)以下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的注水 . 注水时机的确定 . 注水方式 . 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 井网密度研究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1) 补充、保持地层能量,提高开采速度。 中国90%以上的油田需要注水开发,这与具体的沉积环境有关。天然能量充足的只有1.3亿吨占2-3%,97%的需要注水开发。此外天然能量局限性大,发挥不稳定,初期快,后期慢,采油速度小,采油效率低。(2) 保护油层及流体性质。(3) 提高驱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 便于开发调整。油田补充能量的原因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1)一般都有可供利用的水资源, 2)注水是相对容易的,设备比较简单,因为在注水井中的水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水压, 3)水在油层中的波及能力较高, 4)水在驱油方面是有效的。为什么采用注水的方式使油藏见水早,生产成本升高。注水开发的缺点: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的注水 . 注水时机的确定 . 注水方式 . 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 井网密度研究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根据注水相对于开发的时间(饱和压力),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注水。早期注水开采初期即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处于饱和压力以上。优点:能量足,产量高、不出气,调整余地大。缺点:初期投资大,风险大,投资回收的时间比较长。适用油藏:地饱压差小,粘度大,要求高速开发的油藏。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晚期注水开发后期,利用天然能量以后注水,即在溶解气驱以后水驱。优点:初期投资小,天然能量利用的比较充分。缺点:地层原油脱气以后,粘度升高,降低水驱开发的效果。采油速度低。适用油藏:天然能量比较好,溶解气油比高,油藏比较小,注水受到限制。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中期注水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在地层压力降低到稍微低于饱和压力以后注水。优点:既能利用天然能量,又能保证水驱的开发效果,投资回收也较早。缺点:界限不好把握。适用油藏:地饱压差大,油层物性好,溶解气油比比较高。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1 天然能量的大小,以及在开发中的作用。 例如边水充足,地饱压差大。2 油藏的大小,以及对产量的要求。 例如小断块油藏和整装大油田。3 油田的开采方式。 例如自喷生产和机械抽油的要求就不同。4 经济效益论证。 尤其对于海上的油气藏的开发。选择注水时机应考虑的因素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的注水 . 注水时机的确定 . 注水方式 . 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 井网密度研究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注水方式就是指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油田的油层性质和构造条件确定注水方式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外油田所采用的注水方式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将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置在油水过渡带附近进行注水。边上注水边内注水边外注水边缘注水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大港油田四区 70.8开发,74.4转注“边外注水+点状注水” 产量从90吨上升到163吨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若干区块,每个区块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切割注水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面积注水 根据油井和注水井相互位置的不同,面积注水可分为四点法面积注水、五点法面积注水、七点法面积注水、九点法面积注水以及直线排状注水等。 主要分正方形井网(美国,适用于强注强采)和三角形井网(前苏联,驱油效率高)两种。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的注水 . 注水时机的确定 . 注水方式 . 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 井网密度研究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面积波及系数:在开发的某一时刻,注入工作剂所波及的面积占井网控制面积的百分数。 不同的见水时刻,地层中的波及面积不同,随时间的增加,波及的范围增大。而且井壁上的水淹情况也不相同。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1)当流度比M增加时,注水波及系数EA很快趋于一定的恒定值:直线系统时等于0.391,五点系统时等于0.508, 反九点系统时等于0.371,反七点系统时等于0.590。 (2)在流度比M从1变到10时,注水波及系数降低很快;当M进一步增加时,注水波及系数递 减速度减缓。 (3)正方形井网布井系统的波及系数低于三角形井网布井系统,尤其三角形井网的反七点系统注水波及系数最高。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 油田的注水 . 注水时机的确定 . 注水方式 . 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 井网密度研究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井网密度:单位面积上所钻井的数目,或者单井控制的面积。分油井井网密度和总密度。确定合理的注采井网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 二是要适应差油层的渗流特点,达到一定的采油速度; 三是保证有一定的单井控制储量; 四是有较高的经济效益。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null第四节 井网和注水方式1) 划分开发层系,确定井网的套数。2) 确定油井总数。4) 确定注采井网,得到注水井数目。3) 根据采液吸水指数确定油水井数比。油田开发布井步骤null第五节 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田开发方案:在详探和生产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以后使油田投入长期和正式生产的一个总体部署和设计。方案实施要求。开发方案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油田概况;油藏描述;油藏工程设计;钻井、采油、地面建设工程设计要求;null油田概况 油田概况主要描述油田地理位置、气候、水文、交通及经济状况,以及阐述油田勘探历程和开发准备程度,发现井,地震工作量及处理技术,测线密度及成果,探井、评价井井数及密度,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数量,测井及地层测试情况,试油、试气、试水工作量及成果,试采成果及开发试验情况,并陈述油田规模、层系及类型。第五节 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藏描述 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是以储层为核心,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部分: 1. 储层的构造; 2. 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 3. 储层流体的分布及其性质。null第五节 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藏工程设计 油藏工程设计部分包括油田开发设计原则、层系划分与组合、开发方式(驱动方式)的选择、井网和井距及开采速度的确定、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其中对层系划分与组合、选择开发方式(驱动方式)、确定注采井网和开采速度要进行专题论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油藏工程设计。油田开发设计原则: (1)坚持少投入、多产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根据当时、当地的政策、法律和油田的地质条件,制定储量动用、投产次序、合理采油速度等开发技术政策; (3)保持较长时间的高产、稳产。 null (1)钻井工程设计要根据油层情况,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选用适合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完井液,并设计使用最优的钻井工艺技术。 (2)采油工程的目标是:设计合理的完井、射孔方案,优选采油工艺生产方式,设计配套的工艺技术,实现最优的油藏生产能力。 (3)地面建设工程设计要提出油、气、水计量精度的要求,并对注人剂质量提出具体指标。第五节 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钻井、采油、地面建设工程设计null (1)提出钻井、投产、转注程序、运行计划及特殊技术要求。 (2)提出开发试验安排及要求。 (3)预测增产措施工作量。 (4)提出和设计油藏动态监测系统,主要包括; a.根据油藏地层特点和开发要求,确定动态监测内容、井数和取资料密度; b.提出油藏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及监测要求; c. 指出油藏动态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第五节 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田开发方案实施要求null第六节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油田动态分析的目的:认识油田开采过程中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油田动态分析的方法:完善开发方案或对原方案进行调整检验开发方案的合理性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试井分析方法物质平衡方法经验统计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渗流力学方法null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①通过油田生产实际情况不断加深对油藏的认识,核实和补充各项基础资料,进一步落实地质储量;②分析分区及分层的油气水饱和度和压力分布规律;③分析影响油藏最终采收率的各种因素;④预测油藏动态,提出进一步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合理措施。第六节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null油田开发调整: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 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状况始终在不断变化,为了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适应地下变化的状况,必须不断地对油层施加人为作用,各种人为作用的统称。null 油田开发调整的原因(1)初期的井网比较稀; (2)初期的方案主要以主力油层为对象; (3)油藏的开发状况不断的随时间而变化,开发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1)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2)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天然资源; (3)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油田开发调整的原则null⒈原油田开发设计与实际开采情况出入较大,采油速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未预料到的问题,需要对开发设计进行调整和改动。 油田开发调整的任务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⒋ 改变开发方式,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如由依靠天然能量开采方式调整为人工注水、注气或转换为三次采油开采技术。⒉ 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油田提高采油速度,增加原油产量,采取提高注采强度或加密井网等。⒊ 改善开发效果,延长稳产期或减缓油田产量递减,这种调整是大量的、经常性的。null1. 立足现有井网层系的综合调整,主要为各种工艺措施调整; 油田开发调整的内容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1)分层注水、分层采油;(2)采取水井调剖、油井堵水措施;(3)采取压裂、酸化等油层改造措施,提高较差油层的吸水能力和产油能力;(4)改变油水井的工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包括关井),调整注采压差,以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5)改变采油方式,对自喷能力低的井转化为机械采油方式,通过提高排液量来减缓产量递减。null2、井网层系调整(1)钻加密调整井补充开发井层系调整井加密调整井更新调整井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2)注水方式调整(3)层系调整在进行层系调整时,仍然遵循开发设计中的原则。细分开发层系层系再组合null3、开发方式调整人工注水、注气开发方式三次采油开发方式天然能量开采方式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null1. 油田的概况 位置,地下,地面位置。油藏的概况,层系,储量,油水性质孔隙度、渗透率分布。2. 开发简历 开发阶段描述,分天然能量,低、中、高、特高含水阶段。每个阶段的生产指标,以及采取的相应的主要对策。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面、层间、层内的矛盾、井网适用、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特征。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写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null4. 主要采取的措施 根据问题提出措施,具体的实施内容。5. 支持基础 实施前的准备,过程的检测,实施安排。6. 效果预测 开发效果的改善状况,增油情况,水驱效果的改善,经济效益等。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写第七节 油田开发调整null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 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采取的技术措施一、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油藏地质条件、开采技术null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二)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因素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油井工作制度的选择和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完井方法;开采工艺技术水平和增产措施的发展水平;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规模。(一)油藏地质因素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二、波及系数与洗油效率波及系数:工作剂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油藏总体积之比洗油效率:在波及范围内驱替出的原油体积与孔隙中原始含油体积之比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影响因素: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注采井网对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 流度比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影响因素: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注采井网对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 流度比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影响因素: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注采井网对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 流度比驱替流体流度与被驱替流体流度之比。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流度: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其有效渗透率与粘度的比值。null(一)波及系数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结 论 波及系数随水油流度比的增大而减小。降低流度比的措施 增大μw;减小μo;增大Kro;降低Krw。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影响因素: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流度比注采井网对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 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波及系数Ev小Ev大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二)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岩石性质及其微观结构和流体性质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三、提高采收率的方向第一,通过降低流度比以提高波及系数,同时尽可能适应油层的非均质性,以减少非均质性对驱油过程的不利影响;第二,通过减小界面张力或者消除工作剂与原油间的界面效应以提高驱油效率。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 (强化采油)天然能量依靠物理、机械和力学等宏观作用立足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热力、生物或联合微观驱油作用应用人工注水 人工注气化学驱 混相驱 热力采油 微生物采油 物理法采油岩石和流体弹性能 边底水压能 气顶气膨胀能 溶解气膨胀能 重力能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null第八节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
本文档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概论4油田开发设计基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991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4-20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