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纽带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纽带

举报
开通vip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纽带 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 系的纽带 ◎易国锋 摘 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 种良性互动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统筹城乡政策是_二者互动的制度纽带;优先发展小城.镇是;者互动的空间纽带;促进农村 产业化是,二者互动产业纽带:外出农民工是;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互动 纽带 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是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两个重要方 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 ...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纽带
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 系的纽带 ◎易国锋 摘 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 种良性互动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统筹城乡政策是_二者互动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纽带;优先发展小城.镇是;者互动的空间纽带;促进农村 产业化是,二者互动产业纽带:外出农民工是;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互动 纽带 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是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两个重要方 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 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种良性互动的 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在以下四个 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 、统筹城乡政策是二者互动的制度纽带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无论 哪一个方面都直接与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 密切相关。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城镇化方面 来讲,首要任务是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路,来推进城镇系 统与乡村系统的一体化发展。”笫一,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调 整。一是改革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缺乏联系的管理体制,建立 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加强联系与沟通的新管理 体制。二是有关部门要制定包括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 展的综合性和总体性空间发展规划,负责协调各行业的部门 空间规划,并要非常嗅重地协调好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的使 用规划。三是除了少数特大城市外,放开城市的人口控制与管 制政策,逐步推行按人口属地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 管理,并分阶段地将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和移民纳入规 范的本地杜会保障体系之中。第二,土地利用与分区规划方面 的政策调整。一是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问 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农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补偿标准应以当 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而且价值评估过程必须透明。二是尊重 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征用农民的土地,一定要在农 民自愿基础上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协商。涉及到群体利益的, 需要征求群体意见,需要大众参与。三是研究制定类似于《国 家土地利用与分区规划法》的法律或条例,解决上述问题及其 他相关问题。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调整。要建立城 乡之间良好的联系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 设是重要的手段。由于目前我国城市财政的基本情况比较好, 所以,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农村 财政情况普遍比较差,农村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基础 设施状况就比较差。除了中央政府需适当地向农村地区及其 位于农村的小城镇,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外,通过市 场原则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也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第四,协调各种宏观政策之间的关系。为了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我们必须将农业政策、城市政策、关税政策、汇率政策、计划生 育政策、社会福利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综合起来考虑, 保证各种政策作用的方向协调一致,相互支持。否则,哪一项 政策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优先发展小城镇是二者互动的空间纽带 第一,从统筹城乡关系看,小城镇是县域经济的增长点, 是承前启后、承下启上的“中枢”,是连接城乡、工农的基地。 “小城镇、大战略”的核心是促进农民非农化,推进农村城镇 化,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所以,抓住小城镇这个城乡空间网 络的节点,就抓住了城乡统筹的核心环节。第二,从统筹经济 与社会协调发展看,小城镇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基地 和服务的载体。小城镇相对有条件加强水利工程、能源、电力、 生态环境建设 ,也相对有条件进行通讯、信息、市场建设,从而 构建农村发展的良好平台。鉴于财力有限和农村人口众多的 实际,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技推广、养老保险、医 疗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不考虑地区差异。比较可 行的做法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小城镇首先着手。第三,从统 筹区域发展看,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实集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在小城镇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上。南方发达地区的重点 镇,其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服务功能实际上已超过了边 远贫困地区的地级市。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首先要提高小城 镇的发展水平。要统筹区域发展,首先要统筹小城镇的社会经 济发展。第四,从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只有小城镇贯彻节 约耕地、保护生态、资源利用、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真正统筹 人与自然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内,我国还不可能出现人口从城 市向农村的倒流,而只能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抓住小城镇 发展,也就抓住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环节。第五,从统 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看,小城镇是农副产品走向大城市、走 向国际市场的窗口和平台。以整个镇和周边的企业集群整体 ※基金项目: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度开放项目.编号"2007K706 — 9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切入全球生产链的某一个环节,这已经 被证明是小城镇发展的一条新路子。事实上,能不能做到这五 大统筹,关键在于能不能确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小 城镇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小城镇在科学发展观框架中的 功能定位,就是要提高承载能力,接受农民自农村向城镇的就 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成为实现农民主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刁 三、促进农村产业化是二者互动的产业纽带 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建设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依托农村 的土地或矿产、农业、工业、商贸、旅游等资源,兴办企业,发展 第二、第三产业。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的 “企业一 产业——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农村向城镇化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是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载体或桥梁。在新 农村建设中,通过政府财政幸 贴与项目示范,运用多种模式与 手段推进产业化进程。第一种类型在具有粮食及农产品生产 优势的地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扩大粮食及农产品生产与 经营规模,把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推进以家庭经营为基 础的粮食及农产品生产与经营方式向企业化、产业化的方式 转变。第二种类型:在有特殊资源的地区,运用市场机制,调整 产业结构,开发各自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资源,培育具有本地 区特色第二、三产业(如矿产业、商贸、旅游j,促进产业规模的 扩大。第三种类型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推进生态环境产业化。在生态环境建 设中,大力延长三个产业链:一是以舍施饲养牲畜为主的草畜 业,二是以水果加工为主的林果业,三是以生态为主的旅游 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带 动人口集聚,会将农村变为城镇。围绕新农村产业化这一核 心,各级政府应从“产业布局——城镇布局——教育布局—— 基础设施布局”四位一体的整体框架来考虑问题,并关注农民 生活方式转变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1 四、外出农民工是二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第一,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才。农民外 出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经商,与现代产业工人和瞬 息万变的市场融为一体,经受了工厂的严格训练,经历了现代 公司制度的熏陶和洗礼,品尝了市场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欢 乐、沮丧、激隋。在此过程中,他们首先被逐渐荡涤掉的是其心 灵深处的小农意识,他们懂得了挣钱不光是娶老婆、盖房子, 还有更重要的东西等待他们去做,那就是如何提升自己,如何 让自己挣到的钱再去挣钱,如何去做长远的教育投资,等等。 因此,他们适应了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掌握了技术,开阔了 视野,积累了经验,他们构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关键 作用的人力资本。农民工作为人才角色定位意义重大。各级地 方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都要高度关注这 一 人才群体,要引导他们回归,让他们意识到回乡参与新农村 建设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及时展现他们在家乡新农村建设的 带头作用。 第二,农民工是农村城镇化的新动力。据有关专家 对一万名返乡农民工流向的调查显示,有6O%左右的返乡农 民工迁移到县城定居,有 10%左右的人选择到中等以一h城市 定居,有2O%左右的人安家落户到小城镇,只有不到l0%§ 人 一 1O一 选择仍留在乡村生活。另据有关统计,2O03--一-2(X)4年中部地 区人口城镇化率由29ls%提高到 35.196,增加了五点六个百分 点,平均每年增长约一点四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快于全国的 平均水平,它主要得益于返乡农民工的二次进城。此外,还有 一 批农民工中的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办企业,参与城市公共基 础设施建设,戡 为推动农村城镇化贡献力量。总之,农民工 是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大新生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 新农村建设是不可想象的。第三,农民工是新农村文明乡风的 建设者。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特征之一,它是新 农村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乡风文明是保持新农村建设威果、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文化支持。在城乡流动的农民工,把城市 的现代文明源源不断地带回农村,为农村的进一步开放奠定 文化基础,深刻荡涤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的思想首先 得到解放,同时这种文明的沟通交流也不断改变着农民的不 文明行为举止 ,使之逐渐沉淀威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村规民 约。这种文化的力量对农民的影响将是深刻和长远的。譬如, 近年来外出务工较多的农村,农民的文化卫生意识、生育观 念、娱乐活动、交往行为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之,他们以不 同的方式影响着家乡人民精神文明的建设,推动着文明乡风 的形成和提升。 由上述对农民工阶层的分析 ,可以看出农民工已成为我 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 要推动力量,是实现“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缩小城乡差距的 一 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因此,我们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 发,站在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 高度上,正确对待农民工问题,改善农民工流动中现存的体制 弊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 权益;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从我国国情出发引导农 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三是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方向性 和渐进性相统一 ,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好农民工外 出务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将会极大地保护和调动广大农 民工的积极陉,促进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 发挥,推动城乡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顺 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中国农村经济 ,20。6(1】. 【2】李树琼.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盥版社, 2c7L 【3】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1). 【4】常铁威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1, 宏观经济研究,2。06(6】. 【S】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J1,江海学 刊 2OcI5(3L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政法系 湖北 孝感 43210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纽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24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18
浏览量: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