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举报
开通vip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2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李永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政府、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 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就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逻辑架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2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李永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 “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政府、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 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就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逻辑架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主题。自党的十七大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学术界展开了热烈讨 论,但这些研究都未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作为一 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来进行系统研究和把握。我们认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 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 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 政府和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 转”、“转什么”、“如何转”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 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或理 论体系。它的形成标志着当代中国新经济发展理论的 诞生。 一、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内核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 内核应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去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 到党的十六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针对计划经济 的弊端,先后探索了农村改革、城市商业改革、特区 建设、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市场体制 建设、政府改革等等,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十四大到十六大期间,按照 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配套推进各 项改革。在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 同时,经济增长效益不高等问题开始暴露。为此,十 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思想。 110 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矛盾虽已显现,但尚未激 化,而且由于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问题尚无深刻的 认识,因此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认识只能处于 一种启蒙状态,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状态。 第二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十六大以来。 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但经济领域的问题,如技术 含量不高,资源能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对外经济 依存度攀升,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地区城乡发展差距 进一步拉大等问题明显暴露,而且社会问题、生态环 境问题等也日益凸显,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冲击更是对 经济发展方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矛盾激化。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党中央在深刻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国 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对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刻 的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 指导作出了实施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行了践行科学发展观 的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不仅从 经济内部关系,而且还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 等更广泛的领域全面审视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并取得 重大突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探 索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全面转 变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重大转折。如果说从建国到 1978年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国家垄断经济 权力,通过采取强制性高积累的办法来推进工业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李永贵.男,云亩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务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万方数据 方式是以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解决工业化的体制机制 问题,创造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新动力,那么十六大以 来则是以对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刻反思成果为出发 点,在统筹考虑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生态、地 区、城乡、国际国内等方方面面的关系的基础上谋划 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形成 和完善。离开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矛盾的不断激化, 离开了经过深刻反思和探索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 难以深入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深刻内涵的。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工业化发展观的革命性 变革,它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形成的原动力,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完善的依据,因此, 自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科学内核。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 产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发 展理论。 二、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深刻反思完成了 新经济发展理论基础的构建 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经济发展方 式基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并由此确立了经济发展方 式的基本框架。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由“为谁发 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构成。不同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不能 回避这些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回 答成为了各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水岭。 “为谁发展”问题,就是发展的目的问题,是发 展方式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发 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加速推进工业化,实现强国固政权 的目标。为此,确立了赶超战略,借鉴“苏联模式” 建立起了管制型工业化经济模式: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体制实现对农村的行政控制,通过计划收购和价格剪 刀差,把农村剩余转移到城市和工业化中来;实行低 工资、低福利、平均主义等政策,加大城市剩余积 累;实行低资源价格、轻视环境政策,降低工业化成 本;采用计划控制的办法来推进经济体系的建设和运 转,确保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前是采取计划经济的办法来推进工业化,那么自 改革开放到十六大这段时期则是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 来推进工业化,改革开放的目的主要是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这段时期的发展,一方面是物的发展,另一方 面是部分人、部分地区的发展。伴随各项配套改革措 施的实施,再加之传统工业化理念未能得到转变,经 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以及资源 能源压力明显加大,单纯的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目 的定位模式逐步走到了尽头。可见,从建国至十六大 对经济发展的目的定位一直是扭曲的。以十六大,特 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发展目的定位出现了重大 转折,开始了人本位回归的发展历程。坚持以人为 本,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工业化发展理念,改革 不适应科学发展发展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人与社 会、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发展不是社会主义的专 利,只有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发展才是科学发 展,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要逐步扭转发展目的导向,要对发展目的导向扭 曲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革命性变革。 “靠谁发展”问题,就是发展的依靠力量问题。 工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主要靠人 的体力或者劳动力,人口问题就成为发展的首要问 题,人口的兴衰决定了经济的兴衰。工业革命到后工 业化社会是“资本最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 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异化于人之外的物质生产力。 资本作为凝聚和汇集物质生产力的最有力社会工具, 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角,而人却成了“资本一物质 生产力”的附庸,人类社会步人资本通过对物质生 产力的占有进而实现对人的统治和支配的时代,也是 人类历史上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时代。进入后工业化 社会,进入信息革命和高科技时代以来,发展人的知 识、智力,促进科技进步成为推动发展经济的主导力 量,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人最重要”的发展时代。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处于两 极分化和社会分化的高峰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 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本应该更加注意解决这些问 题,但在“资本最重要”发展依靠理念和加快经济 发展冲动的支配下形成了众“星”捧“资”的局面, “靠谁发展”问题凸显,形成了政治号召与现实明显 反差的“两张皮”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 好“靠谁发展”问题,就是要求把发展依靠逐步转 变到依靠人,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轨 道上来,因而是对片面强调资本作用、片面注重依靠 资本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如何发展”的问题,就是从发展的具体历史条 件出发选择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式的问题。过去,人 们往往将经济发展简单理解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 信息化、市场化乃至国际化,忽视了推进这“五化” 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 人与自然及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当 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地区与地 区之间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等关系,导致 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好“如何发展”问题,就是要实施统筹发展, 111 万方数据 逐步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要对 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片面式、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革命性变革。 从以上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分析不难看 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 题,也不是一个所谓的市场化改革问题;不仅是涉及 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且也是一场涉及政 治、文化乃至生态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三、以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指 导,不断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的实践答案 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就是以对经济发展方式 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指导,不断探索求解传统经济发 展方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 式由旧质向新质过渡和跨越的过程:一是要以不断解 决旧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着力点;二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尊重客观规律的主观建构 活动,需要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三是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作为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离不开政府 的主导。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问题由“为什么要 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构成。不断 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经济 发展方式生成的现实路径。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认 识和回答不但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 甚至还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败。 “为什么要转”,就是探索现行发展方式存在的 问题、影响及其成因。目前,有关成因研究的文献基 本都认同,现行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是由传统的工业 化思路尚未转变、要素价格体系扭曲、科技教育落 后、自主创新不足、经济外向度过高、内需不足等原 因造成的,并且基本都把改革滞后看成是现行经济发 展方式问题最深刻的原因。对此,我们认为,“为什 么要转”的关键在于,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对其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严重扭曲;在实践上传统经 济发展方式内在矛盾已完全激化,难以为继。 “转什么”的问题,就是研究现行经济发展方式 需要转变的方面及其目标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 出了“三个转变”重要思想。有不少的研究文献正 是从如何实现“三个转变”出发研究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什么”、“如何转”的问题的,错误地把 实现“三个转变”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方 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什么”的问题具有多层 次性。“三个转变”是政府从政策主张层面角度表述 了“转什么”及其目标,并未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112 转向新经济发展方式跨越所必须的质变角度对“转 什么”的问题作出完整的回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根本上讲,应实现:一是从追求物的发展和部分 人、部分地区的发展逐步转变到追求绝大多数人的发 展上来,不断改革调整劳资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地 区行业城乡发展差距、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二是从注重发挥资本的作用逐步 转变到资本和人力资本并重甚至更加注重发挥人力资 本的作用上来,在继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资 本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资 本行为,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 要加大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的 投入,深化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方面的体制改 革,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三是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片面型发 展逐步转变到以人力资本为支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 创新为引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全面、协 调和可持续发展上来。 关于“如何转”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 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的讲话等 从政策导引的角度作了阐述,学术界也对此开展了大 量的研究。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尚有以下几 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切实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 观。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转 变传统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理论探索和 认识转变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当前,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转变两种倾向:一是借 科学发展之名而行传统发展之实;另一是被动科学发 展。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进包 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制度安排在内的全方 位变革,逐步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的新经济发展 方式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发展目的和 发展依靠缺乏科学认识,仍以片面追求工业化进程和 速度为导向,形成了一套适应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 的制度体系:企业制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上过分偏重增加值、税 收、利润、就业数量等,而对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分 配公平度、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外部成本等问题缺乏 足够重视,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以至使有的企 业沦为资本型乃至资本原始积累型企业;另一方面, 逐步形成了一套以重视和发展资本利益,有利于加快 工业化进程的制度安排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 要改革微观经济制度,对资本主导型企业制度建构模 式进行反思,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资有效合作的和 万方数据 谐企业新模式,又要改革宏观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不 断转变以“资本最重要”理念为支撑的宏观制度安 排及其做法。 三是走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 发展的道路。当前,选择产业发展道路首先要破除对 以西方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为基础所得出的经验规律的 迷信。从我国以及Et本、亚洲“四小龙”、印度等国 的发展实践来看,产业的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主要由 技术的可获得性、制度的包容性、资源要素的支持性 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复合决定,是立足经济全球化背景 进行产业发展选择,并开展产业发展博弈的结果。当 今世界主要有两类产业建构模式:一类是以西方发达 国家为代表自发演进型产业发展模式。经过工业革命 以来的不断发展演变,已具有明显的高端性、片面性 和掠夺性,凭借其掌控技术和产业链的高端,以及资 本、金融乃至军事等先发优势主导世界发展格局;另 一类是以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代表,以推进工业化为主 线,以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为手段,以发展制造 业为特色,以政府为主导的“追赶型”产业发展模 式。其主要局限性在于:一是技术因素约束产业发展 上限;二是产业发展均衡性较差,单向性特征突出; 三是依附性强,内生稳定性差,既容易发生风险,又 容易受到风险传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到了实现 技术瓶颈突破,不断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的关键阶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 才强国战略,走人才支撑、技术进步、创新驱动的发 展路子,形成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人 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推进产业均衡发展战略,强 化产业政策引领,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 服务业协调发展,全面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四是加快沿边开放,推进大区域协调发展。改革 开放之初,我国的开放具有探索性、试验性、局部 性,把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以后才不 断推进内地和沿边开放,逐步形成了东部开放水平 高,沿边内地开放相对滞后的梯度开放局面。然而从 目前的情势来看,我国已到了转变开放战略,加快推 进沿边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快沿边开放的 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打造发展平台, 畅通辐射渠道,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 合的战略,逐步形成以东部地区为主导,推进沿边和 中西部地区发展与促进周边国家发展相结合的大区域 经济发展格局。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经济内生化体制机制建设,逐 步形成生态文明内生发展的新局面。 四、推进政府改革,探索政府新模式。为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发挥政府作用,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 推进政府改革,创新政府模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一大优势,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改革开放以前,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制 型政府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通过推行行政分 权、财税金融投资改革、建立政绩考核机制等措施, 逐步形成了中央政府抓调控、地方政府促发展的政府 运作格局。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这种政府模式的典 型特征是,将地方政府塑造成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主 体,从而造就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 这种政府构造也有致命缺陷:一是注重追求显在政绩 最大化并导致“发展饥渴”,从而容易引发拼资源搞 低水平重复建设,比优惠赛招商引资拼发展速度,以 思想解放为名搞政策博弈,危及宏观调控成效等短期 行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呈表面繁荣景气,而内在矛 盾却在加速激化。二是权力过大、配置失衡、运行失 范,腐败滋生难制,严重危害政府形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 期。要求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探索有利于传统经济发 展方式快速转变,新经济发展方式快速生成的政府运 作新模式。目前,关于政府改革的倾向性观点是建设 服务型政府,即把政府从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或动力 角色下“解放”出来,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转变。 这种政府改革观之所以盛行,一者有新自由主义 “政府~市场”关系理论作指导,再者也有不满政府 权力过大、腐败难以遏制的社会心理作支撑。但这种 政府改革观是值得商榷的:新自由主义“政府一市 场”关系理论发轫于西方社会,中国社会的巨大反 差难免放之失准;另一方面,这种以“削权”为特 征的改革思路在理论上是一种退缩主义。现代市场经 济本质上讲是一种权力经济,权力在现代社会已是无 处不在的普遍现象。权力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发 展的关键不在于“削权”,而在于“治权”。 推进政府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 府一市场”关系理论,走辩证否定之路:一是应坚 持维护发展好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 个前提。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的成功 经验,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的“赶超型”特征、社会 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社会传统所决定的;二是改革完善 激励约束机制,把业已形成的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事业 发展、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形成推进中国经 113 万方数据 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的强大推力;三是优化权力配 置,探索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的合理边界,切实解决 政府资源配置权力过大的问题;四是要特别突出 “治权”主题,以优化权力配置结构、加强权力监督 制衡、规范权力运行为主线,着力推进政府民主化、 责任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权力运 行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打造“民主、规范、权威、 高效、廉洁”,一手促发展、一手抓服务的新政府。 五、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构造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制 度特色 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亮 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的一个前提。自中 央决定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以来,由于受新自 由主义的影响,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问题备受质疑, 面临“理不直、气不壮”的发展窘境。之所以出现 这种局面关键在于对国有经济的认识的存在两大误 区:一是把国家作为出资人投资所形成的“国有 (的)经济”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国有 (制)经济”等同。因此,在国有(制)经济的改革 发展过程中存在探索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制度不 足,资本化色彩相对较重的现象,从而使国有企业 (集团)有凭借国家支持搞垄断沦为赚钱敛财工具、 与民争利的嫌疑而备受责难。这种误区产生的根源在 于秉持国家性质决定国有资本性质乃至国有制性质的 简单决定论;二是把作为国家调控经济手段而采取的 直接对市场领域投资所形成的“国有经济”与作为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 相混淆,把发展国有经济等同于发展“控制型”经 济。“分域经营理论”(即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 让非公经济来经营)便是典型代表。所谓“国进民 退”之争也与此误导不无关系。这种误区之所以产 生,在于未能正确区分国家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直接参 与微观经济活动与国家构建特色所有制经济的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一是科 学认识国有经济问题,清除各种认识误区的危害;二 是加强企业制度建设,高度重视特色制度构建。国有 企业制度构建既要体现市场经济企业制度的一般性, 更要着力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取向的特色企业制度 模式,形成独特的制度优势。这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发 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国有经济能否不断发展壮大的关 键所在。当前,应把探索和谐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 制度建设的重点;二是坚持目标性和过程性相结合。 114 把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作为一个辩证的过程来理解。在 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形势,有进有退、进退结合应是 国有经济发展的常态;三是坚持控制力和战略性相结 合。控制力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控制力 原则,就是要求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形成稳 控国民经济的内生基础。战略性是国有经济发展的方 向。坚持战略性,就是把发展国有经济作为增强国家 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点,把若干国有企业打造成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四是坚持与非公经济平 等发展、协调发展、合作发展乃至混合发展。把国有 经济的发展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发展辩证统一起 来,着力解决发展不平等、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既要 探索国有经济独具特色的独立发展机制,又要通过推 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以及兼并重 组、投融资、产业关联、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其他 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形成国有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 [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2]刘世锦等著.传统与现代——增长模式转 型与新型_r-_qk4e。道路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6. [3]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 机制[J].求是,2007,(17). [4]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J].中国X-._Ik经济,2006,(5). [5]周叔莲、刘戒骄.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J].理论前沿,2008,(6). [6]张卓元.以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 转变[J].政策,2010,(3). [7]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的转 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 [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8]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认识与实践[J].教学与研究,2006,(5). [9]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J]. 科学发展,2009,(3). [10]王一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 (编辑校对:余朝锡孙黎波) 万方数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 作者: 李永贵, Li Yonggui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英文刊名: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年,卷(期): 2011(2) 参考文献(10条) 1.权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 2009(03) 2.武力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期刊论文]-教学与研究 2006(05) 3.方竹正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期刊论文]-现代经济探讨 2009(01) 4.张卓元 以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2010(03) 5.周叔莲;刘戒骄 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期刊论文]-理论前沿 2008(06) 6.金碚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6(05) 7.黄泰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期刊论文]-求是 2007(17) 8.刘世锦 传统与现代--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2006 9.王一鸣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08) 10.吴敬琏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贾根良.李黎力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的两种对立的思路[期刊论文]-天津社会科学2010(6) 2. 尹国胜.Yin Guosheng 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2011(5) 3. 程启智.CHENG Qi-zhi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相关问题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11,25(2) 4. 谷亚光 略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旋律[期刊论文]-高校理论战线2010(2) 5. 龚迎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期刊论文]-经济导刊2010(5) 6. 裴广一.刘志洪.PEI Guangyi.LIU Zhihong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及实践路径[期刊论文]-学术论坛 2010,33(11) 7. 郝志远.HAO Zhi-yuan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11(1) 8. 朱汉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经济导刊2011(2) 9. 张卓元.Zhang Zhuo-yuan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期刊论文]-经济纵横2010(6) 10. 杨静光.Yang Jingguang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本在于提升制度效率[期刊论文]-学术界2010(11) 引证文献(1条) 1.张志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期刊论文]-经济视角 2011(2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wtts201102022.aspx
本文档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架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412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2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3-04-14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