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

举报
开通vip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 一、员工持股计划模式的含义及其运行机理 (一)含义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简称为ESOP)是一种向员工提供股票所有权的机制,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专门的机构,如职工持股会或信托机构进行集中管理,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内部股权形式。 现代公司组织中,人力资本是现代公司中最活跃、最富创新性的生产要素,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它又是一项“主动性资料”,只可激励,不可压榨。员工主...

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一、员工持股计划模式的含义及其运行机理 (一)含义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简称为ESOP)是一种向员工提供股票所有权的机制,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专门的机构,如职工持股会或信托机构进行集中管理,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内部股权形式。 现代公司组织中,人力资本是现代公司中最活跃、最富创新性的生产要素,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它又是一项“主动性资料”,只可激励,不可压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国一直以来都宣传工人是工厂的主人,但这是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在经济上、法律上员工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经营的好坏对于员工而言只是工资的差异,而工资是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的。而作为企业收益的主要衡量指标—利润,单纯的工人并不能参与分享,这样在利益上仅凭借工资就不能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企业的利润其实是由股东的物质资本和员工的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普通的员工除了工资补偿以外还应该有权利与物质资本的代表—---股东一起分享企业的资本增殖。员工一方面作为劳动者,通过工资等形式获取企业税前收入,还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者通过分红等形式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 (二)员工持股计划的运行机理和预期效应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体现新的改革思路的企业制度形式,它通过员工持股让员工拥有企业的股份,使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成为公司的剩余索取者,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凝聚力和对公司的关心程度,而且员工利用其获取公司内部信息的优势,对整个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贡献和有效的监督,员工获得的分红、股利都是对员工积极发挥创造价值的承认。员工持股是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重要模式,它具有一举多赢的功效。对于员工,它可以分享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资本增殖,能够参与决策,并以此为动力更加努力的工作;对于企业,是一种成本低的融资手段,并且有助于吸引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股东,可以使企业避免被竞争者收购,还可以收回部分投资;对于国家,可以扩大公众对资本的占有,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劳资矛盾,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员工持股的实施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有机结合,使劳动者由被动的被监督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员工持股企业中,员工通过法定程序投资入股,既是劳动者又是持股者,实现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与所有者身份的同一,使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员工不仅关心自己的劳动报酬,而且更关心自己的投资收益率。员工持股推动了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它将股本和贡献一并纳入分配体系,更体现了分配的公平和科学,从而强化了激励机制。因为增值与分红是长期的有风险的,工资奖金则是短期的无风险的,所以每一位持股员工就不再只着眼于每月的奖金福利。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员工的现实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每一位持股员工就会自我激励,共同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持股体现了人力资本要素在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劳动者在壮大和发展经济中作了贡献,除了取得劳动报酬外,还应按股取得资本的报酬。 持股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一是员工按劳分配,即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税后利润挂钩。即劳动分红与企业收益挂钩,劳动分红增长率低于企业利润增长率。员工的劳动分红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部分以现金兑现,部分在企业作为员工的追加股份;其二是规定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企业的公共积累。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分配过度向员工倾斜,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是员工按股分配。员工凭借记名股票获取与普通股票同等的现金股息,企业税后利润用于积累的部分也按全部股票中记名股票的比例作为股息给员工追加记名股票。企业经营发生了亏损时,员工必须按同等比例分担损失。员工持股后,就可以像其他股东一样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这种以产权制度的改革为基础的分配关系调整,使员工的利益真正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挂钩。 三是员工按绩效分配,即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的剩余收益挂钩。如果经营者只完成了行业平均利润而无剩余收益,说明经营者的业绩平平,那他的风险补偿就等于零。如果企业本年的剩余收益大于上年的剩余收益,则经营者除了获得预先规定的年薪外,还可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经营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创造性。 美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对员工持股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很好的佐证:(1)1993年ESOP协会的调查显示,59%的会员公司认为,其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源于ESOP的实施。(2)RUTGERS大学的BLASI和KRUSE教授研究发现,ESOP与公司股票业绩存在正相关性,而且ESOP股票指数的表现优于NYSE、NASDAQ指数。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之应用于中国的特定环境之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1、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我国传统上工资和奖金构成收入的主体,由于工资水平又一直较低,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而员工持股计划将员工包括工资、奖金等的个人利益和公司资产增殖的长远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员工不仅受到现实利益的驱动,又被长远利益所约束,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员工持股计划还会使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当员工不是企业的投资主体时,对其他员工损害企业的行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制止或揭发,而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享有利润分享权,他人的损害行为将使员工本人直接受害,他们则会改变当初被动的做法,在员工之中就形成一股相互监督的力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 2、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国有企业决策失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单一的股权结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占较大的比重,国有股一股独大使企业缺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在股权相对集中的条件下,大股东直接对企业实行监控是公司有效治理的关键。我国目前股权相对集中的前提已经存在,员工持股则可以成为与国有股制衡的力量。员工持股是一项投资行为,员工持股会有所有的员工组成,它既有动力又有能力行使决策和监督的职责,发挥积极的作用。员工持股承认了人力资本产权,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的形式赋予员工剩余索取权,这不仅是企业简单的所有权的转移,而是一项公司制度资源的引入,有利于治理结构的完善。 3、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与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公平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倍受关注的问题,我国企业薪酬结构单一,职工劳动收入水平低,而且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和轻重不同的责任承担者,其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技术等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管理和知识都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要求增加对人的物质奖励,收入从单纯的工资扩展到利润的分享。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对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将改变员工的收入方式和收入结构,有利于体现公平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一)员工持股的历史沿革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西方国家公司建立员工持股计划,主要出于为员工提供福利以便提高生产率,同时享受税收优惠。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激励公司普通员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美国Albert Gallatin的雇员所有制和19世纪下半叶法国圣西门等人的员工持股理论。当时美国雇员所有制之父,阿伯特·格来丁(Albert Gallatin)主张民主不应该仅限在政治领域,而应当扩展到经济生活中来,然而创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员工持股计划(ESOP)并使它有规模地得到发展,却只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员工持股计划最早是源于美国律师和投资银行家路易斯·凯尔索(Louis Kelso)扩大资本所有权的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凯尔索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认为,生产要素只有两种:资本与劳动。当社会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时,资本要素对生产的贡献要大于劳动,而存在于资本主义主流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尽管所有的工人拥有他们的劳动,但拥有资本、并能够获取资本收入的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工人在总体上只能从劳动中获得收入。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率奇迹,但它却不能创造出经济公平,它导致富人更富,国家财富趋于过度集中。因为凯尔索发现,在美国1%的人口拥有50%以上的公司证券,10%的人口拥有90%的公司资产。他因此提出,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所带来的收入增长不应当超过这样一个临界点:让没有机会获得资本收入的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存收入。为保证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使资本主义所有权分散化的新机制,以便使所有的人既能分享从劳动中获得的收入,同时也分享从资本中获得的收入,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具体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就是实行ESOP,它能够在不剥夺、不侵犯原财产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减少管理与劳动的冲突,抑制工资膨胀性的需求,解放新的资本来源,加速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最终使工人进入新的世界:“工人资本主义”。路易斯·凯尔索(Louis Kelso)在加里佛尼亚州亲自将自己的理论付诸于实践。1973年,当时任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的参议员拉塞尔·朗了解并接受了凯尔索的思想,认为应该从税法上制定允许和鼓励员工利益的法律。在制定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过程中,朗等人促使这部联邦法律成为实施员工持股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之一。就这样直到70年代中期关于ESOP的立法颁布以后,美国的第一个雇员股份所有制计划--伊利亚报纸员工持股计划就被成功地创建起来。以后国会又修订了许多法律来规范和鼓励员工持股计划,最主要的包括1984年和1986年的《税制改革法》,1996年的《小企业就业保护法》和1997年的《赋税人信任法》。而美国各州中有一半以上的州制定了促进员工持股计划的法律。在美国的许多股份制企业中,鼓励员工持股已非常普遍,但其主要目的并非获得资金,而是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将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连在一起,使员工以股东的心态关心企业。从实践过程来看,员工持股计划迎合了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得到公司从老板到员工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员工持股计划得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使一般员工通过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获得生产性资本,成为有产阶级,分享资本主义制度的好处,这得到美国左派人士的赞赏和支持。另一方面,在美国现存的税制条件下,将企业所有者和资本家的股权转让给本企业职工,企业所有者能从中得到比不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更多的好处,因此,也得到倾向于企业所有者和雇主的右派人士的赞成。正是这种利益机制上的作用,成为推进员工持股在美国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自从美国五十年代提出员工持股计划理念并实施第一个员工持股计划以后,员工持股计划在各国都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被称为是“静悄悄的革命”,对国外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美国的实证调查表明,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与同类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高三分之一,平均利润率高50%,平均工资高25-60%。员工持股计划与风险资本被认为是带动硅谷高速成长的两部发动机。目前,员工持股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美国大约有14000多家企业,包括90%以上的上市公司和排名世界500强的大企业,3000多万员工持股,资产总值超过4000 亿美元。据美国的一项专题调查证明,实行员工持股的企业与未实行员工持股的同类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高出30%左右,利润大约高出50%,员工收入高出25—60%。英国约有1750家公司、200万员工参加了政府批准的员工持股计划。法国工业部门企业员工持股率超过50%;金融业中有的企业已达90%以上。德国把实施员工持股作为吸引员工参与管理,保留人才,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日本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实行了员工持股。在新加坡、泰国、西班牙以及东欧等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员工持股也十分流行。 1、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 股份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美国员工持股计划诞生与发展的主要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许多股份制企业中,鼓励员工持股已非常普遍。由于员工持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政府以立法形式肯定其合法性,并对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特别的优惠。在美国,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以100---1000人之间的中小企业为主,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金融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平均员工持股额不足20%。参加者是在企业工作,年龄超过21岁,年工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员工,员工持有的股份以工资为主要依据,兼顾工龄与业绩。对于公开上市公司的股票,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可以依据其所拥有的已被分配到个人账户的股份数额行使所有股东的权利。有关股东的投票权由员工持股计划的托管机构依据《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规定行使。托管机构不参加董事会,但是参加股东大会,代表员工实行表决权,有时可以独立做决定。托管机构还负责持股员工股票的登记、收购、转让和红利发放等事宜,每年还要向税务部门报告自己的经营状况。持股员工在5—7年后拥有100%的股票所有权,在满足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后,员工有权转让股份。当员工退休、死亡或丧失工作能力时,公司将员工拥有完全股权的股份直接交给个人或兑现。员工退休后,也可以将其拥有的股票继续留在信托基金,但最长不能超过70.5岁。此时,员工拥有的股票由于未兑现,而不用缴纳资产所得税。此外,员工在退休时也可能选择将其所拥的有的股份转存到其他养老福利计划,以享受推迟分配收入缴税所带来的税收好处。 一个员工持股计划因为许多不同的原因而终止,如公司员工的结构发生变化,或者是企业主准备将公司出售给外部人等情况。当计划被终止时,所有的计划参与者都将拥有完全的股权。受托人将对信托基金进行清算,并分配财产。在其他情况下,公司可以简单地“冻结”(freeze)计划,不再对计划投入新的贡献金,但继续保留信托基金会和按原有计划应支付的收益,直至所有的员工最终都退出。当计划被冻结时,所有的员工也都相应获得完全的股权。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被转为其他形式的合法计划,如利润分享计划等  2、日本的员工持股计划  日本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员工持股计划,它在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中实行得都很普遍。就1989年日本公司的职工持股情况看,在全部上市的2031家公司中,有1877家实施了员工持股制度,占92.4%,实施企业职工持股会投股份额达到总份额的0.88%,实施企业职工加入持股会人数比例的45.4%。但在此之后的几年中,ESOP在日本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及晋升制给从业人员产生了一种无形的退出“障碍”(从业人员如果中途退出企业,则其原有的在企业中的人力投资就会消失,前期所过少支付的工资无法得到回报,退出企业的机会成本太高)和自我约束力。管理人员决不会利用权力为自己捞好处和欺骗职工,而是积极地和职工建立起一种高度的信赖关系,在生死搏斗的竞争中并肩作战,共进退、共存亡。采用ESOPs 就是一种让职工也参与企业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团队竞争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般以1000股为买卖的基本单位,1000股以下是不能购买的。每一股的票面金额为50日元,但在股票交易时是按市价计算的。市价一般为票面金额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购买一个单位的股票需要几十万、上百万日元的资金。一般而言,职工个人购买是不容易的。参加员工持股的职工购股资金来源于:按月积累,即按月从工资中扣缴;用奖金积累,即从年中和年末的资金中扣缴,再者企业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职工少量的补贴可以转化为股份。日本上市公司员工持有的企业股份95%的资金是自己出资的,企业给予补助的资金仅占员工持股额的 5%,雇员承担的风险较大。日本20世纪60年代后期建立职工持股制度时主要是为了形成稳定的股东,因为持股会的股份是不会随意出售的,便于企业相对稳定的发展。但现在,在实施职工持股制度的企业里,便于职工取得本公司股票,帮助形成个人财产作为主要目的。对于持股会的职工来说,这部分股份是一笔储蓄,由于公司往往给予职工少量补贴,日积月累,达到退休年龄时可以形成一笔可观的财产。再者职工持有本公司股票,都希望股票升值,而升值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直接相关的,所以通过职工持股即可将其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西班牙的员工持股---蒙德拉贡合作社 典型的蒙德拉贡合作社,其组织结构形式与公司制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所有合作社成员组成“全体会议”,按一人一票的方式选出“董事会”,董事会又选出人员组成管理部门。合作社的“社会理事部”类似于德国劳资协议会。每10名工人选出1名代表参加社会理事会。 该理事会以顾问资格为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提供服务。“管理理事会”是一个咨询与协商的机构,它的成员由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指定,至少每月开一次会。这些合作社不支付正式的工资,但可以在预期利润中预付一部分给工人。与外面同类的工人相比,合作社低层的工人收入要稍多一点,而较高层的工人和参加管理的社员的收入则减少约一半。社员收入的最大差距比例应为3∶1。蒙德拉贡关于资本与财产管理的规定比较复杂。按照规定,纯利润(纯收入减去劳动成本、利息和折旧)被分到每个个人账户和两个集体账户(集体储蓄金和社会基金)上。在一般的利润水平情况下,个人账户总共占纯利润的70%,但利润水平特别高时,集体账户的分配比例则适当增大。社会基金固定为纯利润的10%。发生亏损时,其70%由个人承担,30%由集体储蓄金承担。个人账户按固定利率获得利息,每年按国家通货膨胀指数进行调整。分配到个人账户的利润,与职工的总工作量、利息收入成比例,而不是与他们在合作社所拥有的股份成比例。工龄长的社员获得较大的股份。工人加入新的或已有的合作社,需要投入资金。投资数量相当于一年的属于较低水平的工资收入。社员退休时,将应分给社员的累计利润两年内付清。合作社成员不可以出售他们的股份。自愿退社者不能获取应分得的累计利润,仅能得到其中的70%。 4、新加坡的员工持股 新加坡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社会治理最有效的国家。新加坡在其股份公司发展中,政府制定了一些法规,促进了员工持股的发展。新加坡的职工持股制度称为职工持股选择计划。公司内设立持股委员会,由职工个人出资,陆续购买本公司股票的一种制度,参加职工持股选择计划的员工限于公司中有资格的正式职工,而且年满21周岁、非本公司的普通股东,在公司工作至少6个月以上。职工持股计划由没有参加该计划的非执行董事组成的职工持股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职工持股选择计划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发行的总股本的5%,在每一会计年度,公司所提供的“员工持股选择计划”的股份不得超过整个计划的20%。如果某一会计年度内的职工持股选择计划实施不足20%,可以延续到下一个会计年度,职工持股选择计划至少要5年才可以实施完毕。职工每个人所持的选择股份不得超过整个持股计划总数25%,公司及下属公司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所持的选择股份不得超过整个持股计划总数的50%。参加职工持股选择计划的职工,在正式出资购买该选择股份之前,无任何股东权利;只有在实际出资购买该股份并进行登记之后,才可以同普通股股东一样享有分红、分息、行使表决权等股东所拥有的权利。职工持股选择计划从公司股东大会通过该计划起的10个会计年度内结束。最后一次向职工出售选择股份的时间应当在公司通过该计划后的第五年完成。职工在计划期间辞职或被解聘,该计划未执行部分不再执行。如果公司终止或是职工所持股份被转让完毕情况时,职工持股选择计划即告终止。职工持股的价格为证券交易所发布该公司职工持股计划前连续5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并且每个交易日的交易价格均不得低于普通股的实际价格,即每股净资产值。公司的职工持股委员会在公司发布中期或年终财务报告后的第八个交易日起的42天内向有资格的职工出售选择股份,也就是一年只有两次向职工出售选择股。职工按持股计划所确定的价格出资购买选择股后,可将其股份自由地在证券市场上按市场价格转让,并由此获得市场价格与既定价格的差价。 5、俄罗斯的员工持股 1992年6月俄罗斯通过法律,要求在24个月内,将15000个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公司,其中关于员工持股的主要做法是: ⑴规定员工持股比例,有51%或40%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但规定要由职工大会投票决定选择采用哪种方案。当职工大会选择购买51%的股权方案时,由于企业职工取得了控股权,职工必须以1.7 倍价格购买股票。当职工大会选择购买40%股权方案时,则25%的股权职工可免费取得,5%的股权厂长、经理可以用现金购买,10 %的股权职工可用70%优惠价格购买。 ⑵规定全国公民按人发放股票券,每人一万卢布,按1992年7月1日不变价,普通公民持有的股票券可以赠送家人、出售、购买本人所在公司股票、购买其它公司股票或投资合作基金。职工购买股票可以使用国家发放的1 万卢布股票券,也可以使用个人存款,企业也可以用上年利润帮助职工购买。 ⑶职工购买股票的分配办法有平均分配、按工龄分配、按工龄和职务分配,但分配方案也需经职工大会通过。退休工人与在职工人同等待遇。 作为私有化的组成部分,俄罗斯的员工持股方案,只是对所有权进行转换,并未得到多少新的资本注入。政府给居民发放的股票券一夜之间使市民成为股民,并没有注入资金。 (二)员工持股的实施效果与成功经验 自20世纪70—80年代美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员工持股以来,作为一种成熟的企业股权形式,员工持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发达国家职工持股的发展比较稳定和普遍,一些转型和发展中的国家的职工持股发展相对比较迅速,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以美国第三大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为例。在 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政府解除了对航空业的管制,放开价格,取消政府补贴,再加上航空公司增加过多,市场竞争激烈,油价上涨,航空业出现了普遍亏损的局面。其中西北航空公司是亏损最严重的企业。投资者于1989年收购该公司后在管理方面作的改进,包括资产重组甚至申请破产保护,但始终没有摆脱严重的亏损,资产负债率达到100%。1993年,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债权人、股东、职工代表(飞行员、技师、空姐三个工会)三方经过激烈的谈判,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调整股权结构、实行雇员持股、加强公司管理、挽救企业的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实行雇员持股计划。西北航空公司的职工在3年内以自动降低工资的方式,购买公司30%的股权。由于公司职工的收入差异很大,因而采取按比例降低工资的办法。雇员持股后,西北航空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公司原有两个股东持股占52.5%;雇员持股占30%;荷兰皇家公司及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两个公司分别持股14%、8.8%和7%,合计持股占29.8%;银行持股占7.7%。在30%的雇员持股中,飞行员持股占42.6%,技工持股占39%,空姐持股占9%,其他的勤人员持股占9.4%。雇员持股为有投票权的特殊优先股,可由转为普通股,并可以在股市上自由转让。公司在2003年之前可随时收回职工股,但必须提前60~90天通知职工。职工股也有投票权,由托管机构代理行使投票权。西北航空公司的职工股托管机构每年向职工通报股票数量与市价。在每次召开股东大会前,托管机构把股东大会上要表决的问题发到职工手中,职工填好意见后交给托管机构,由托管机构根据职工意见行使投票权。由于雇员持股的比例较高,雇员代表直接进入公司董事会。公司董事会由15人组成,其中雇员董事3人,分别由飞行员工会、技师工会和空姐工会选举产生。西北航空公司实行雇员持股后,迅速扭转了亏损局面,后又成为上市公司,股票增值很快。持股雇员的收入大大增加。 法国国有大企业雷诺汽车公司1993年实行了私有化改造,国家持股从79%减至53%。 为了保持雷诺汽车公司的稳定发展,避免因股票过于分散而引起公司实力下降,政府采取了“稳定投资股东集团” 和员工持股的方式,公众股和法人股占公司股份的28%,员工股占5%。员工股的价格以低于公开售价的20%售给本企业的,但必须保持5年后才能转让。雷诺公司的员工认股热情很高,占员工总人数61%的人,即10.2万名员工购买了股票。雷诺公司通过转变成为股份公司,实施“稳定投资股东集团”和员工持股,增强了实力,经营状况良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汽车市场上保住了自己原有的地位。1996年营业额达到8000亿法郎,名列法国最大的工业公司排行榜的第二位。 创立于1918年台湾大同公司是拥有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分公司的跨国性企业,也较最早实施员工分红入股制度的企业。自1946年起,为实践其“劳资一体,产业自治”的目标,首创“工者有其股”制度,保留部分发行新股由公司员工承购,并以赠股或无息贷款方式,鼓励员工认购股份,使员工成为股东。1957年首创对外公开募股,并专门拨款免息给员工贷款认购,从员工每年所得的股利与年终奖金这一部分分期摊还。自同年起,该公司员工已占股东人数三分之二强,而董事的半数,亦由公司员工担任。大同公司40余年来积极推行“工者有其股”政策,95%的员工持有股份,占总股权31%,每人平均所握股值为新台币7.4万元,扣除贷款未偿额每人平均约2万元,大同股东平均实际股值为5.4万元,总计大同股东所握有的股值高达14亿多元。若以现行股价计算,将超过40亿元。员工具备劳资双重身份,故除了可分配股利,分享公司营运成果外,还可参加该公司的股东大会,对公司的投资计划、财务问题、产销问题、股利问题均有听取报告及建议权。由于大同公司推行“工者有其股”,在公司员工一致努力下,业务不断扩展,其产品物美价廉,家喻户晓,声誉卓著。大同公司几十年的发展始终没有把职工持股弱化,反而是一再加强完善并且越推行越好。 世界各国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时,虽然具体操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各有特色,但是本义都是让员工通过持有公司的股份,对公司的利益更加关心,工作也更加努力,并通过让职工优先或优惠购股来分享公司的资本利益,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 世界各国实施员工持股制都有详细和周密的制度规定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比较世界各国的操作方法,可以发现员工持股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共性特点: 1、企业对象。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工商企业还是科技企业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性行业的企业,都可以实施员工持股。但各国对企业的条件有严格的限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数量和方法,需经管理部门批准;非上市公司要由专门机构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发展方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外部各种可能影响员工持股的因素进行审核,符合条件才能批准实施。 2、员工限制。各国一般都规定,公司只能向所属的正式员工、所属子公司的正式员工出售、分配或赠与本企业的股票(股份)。持股的员工一般须在本企业工作满半年至5年左右。但法国的限制条件相对宽一些,将员工的范围扩展到母子公司和姐妹公司,但企业必须设在法国或欧共体成员国内。 3、设立员工股份信托基金持股比例。各国对员工持股的比例一般控制为企业总股本的 5%-50%。 4、股票价格。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份额按市场上每股价格的标准来衡量,而非上市公司的员工股份根据公司和行业的特点定期进行估价。 5、权益规定,包括员工持股后拥有的转让、回购、兑现和分红、表决权等。员工只有在实际出资购买企业股份并进行登记后,才享有分红、表决权等股东权利;在规定期限内不得转让或兑现。公司拥有用回购股票的优先承购权。 6、员工持股的管理体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管理体制:独立于企业外的托管机构(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法国)、企业全体股东推选设立的内部机构(西班牙)、企业内部非持股人员组成的机构(新加坡)。  此外,许多国家的员工持股制都有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美国政府自20世纪70代初起就以立法形式肯定员工持股的合法性,并对这类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特别优惠。例如,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1984年和1986年的《税制改革法》、1996年的《小企业就业保护法》和1997年的《赋税人信任法》,美国一半以上的州也制定了类似的法律;西班牙的蒙德拉贡的基本制度也是得到了《合作社法》的法律支持。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还发现世界各国的企业职工持股计划虽然在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各国都比较注重其长期的激励和福利作用。而这正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本质所在。 (三)员工持股的基本形式及操作流程 西方员工持股计划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实际应用中主要可以分为非杠杆型和杠杆型两种基本形式。 非杠杆型操作上相对简单。由公司每年向该计划贡献一定数额的公司股票或用于购买股票的现金,这个数额一般为参与者工资总额的15%,当这种类型的计划与现金购买退休金计划相结合时,贡献的数额比例可达到工资总额的25%。由员工持股会持有员工的股票,建立员工的个人账户,每年从利润中按照掌握的股票分得红利,并用这些红利偿还企业以股票形式可能形成的赊账,当归还完毕后股票属于每个员工所有。员工持股会要定期向员工通报股票数额及其价值。当员工退休或因故离开公司时,将根据一定年限,要求相应取得股票或 现金。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工资或红利抵消 贡献股份 获益 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是利用信贷杠杆来实现的,与非杠杆型相比引入了金融机构。首先成立一个职工持股计划信托基金;然后由公司担保,由该基金出面,以实行职工持股计划为名,向银行贷款购买公司股东手中的部分股票,购入的股票由信托基金掌握,并利用因此分得的公司利润及由公司其它福利计划中转来的资 金,归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和本金。随着贷款的归还,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将股票逐步转入职工账户,贷款全部还清后,股票即全部归职工所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提供贷款担保 获得贷款 购买股份 贷款还清之前 贷款偿还后分次转入 三、员工持股在我国的实践 (一)员工持股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企业的员工持股在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4年7月,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在公司总股本中设立了个人股,大部分的员工都购买了个人股,共计5.97万,占总股本的1.29%,这可以说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最早出现的员工持股行为。员工持股在中国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企业界特别是中小国有企业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人们发现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从而实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职工的福利收入等,都可以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找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答案,但是员工持股还并不多见。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才广泛采取了吸收员工入股的做法,我国的员工持股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有企业和职工在实践中创造的,从它的产生、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至党的十三大前夕。自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了“以资带劳、技术入股、合资经营”的乡镇企业,在城市则是以街道为主以集资、技术入股组建了集体企业,二者的股权基本属于本企业的员工,企业管理上也主要是由持股员工选出经营班子,员工的收入主要是工资,小部分是资本收入——红利。出资形式主要有现金、房屋、生产工具、劳动力和技术等。但是这一阶段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员工持股也就缺乏理论支持,发展很不完善。 第二阶段从1986年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夕。党的十三大提出“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之间参股以及个人入股是社会主义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此后股份制试点企业迅速增多,各地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办法。如《深圳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中指出:允许企业将一部分国有股权出售给个人;全国其他沿海省份也相继发布了有关的管理办法。各地在企业股份制改制中不断探索并创造各种形式的员工持股制度。199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股份制试点的3320家企业有2751家实行了员工持股制度,在股权结构中,员工个人股约3亿元,占总股金的20%。企业员工持股成为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1994年《公司法》的实施。我国陆续颁布了《股份制试点办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意见》、《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管理规定》、《关于社会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向职工配售股份的补充规定》等法规,各地的股份制试点空前的高涨,但是随之出现了内部股社会化、黑市交易等问题,由于经济发展过热,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清理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员工持股不规范做法的通知》、《关于立即停止审批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并重申停止审批和发行内部员工股的通知》等文件,我国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暂时停止了。 第四阶段:从《公司法》正式实施至今。国家虽然没有相应的法规对员工持股做出规定但是各地各部门却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深圳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办法》、上海的《关于逐步完善职工持股会的若干意见》等。 我国实行员工持股的做法主要有3种形式: 1、 根据国家体改委原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在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内设立内部员工股  我国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最初动因在于内部集资。当时推行内部职工持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1)职工以现金购买本公司股票。 购买份额有最高限量,即“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认购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额的20%,社会募集公司的本公司内部职工认购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的10%,由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者,超过此限时不得再向内部职工配售股份”。 但在1993年7 月1日,国家体改委在《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管理规定》中又重新规定,“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认购的股份总额,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额的2.5%”;(2)从改制企业中原有的资产中分割一部分给职工配股。配股的数量依据职工的工作业绩来定,也有的公司实行“人头股”。同时,就内部职工持有的股份的流动性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内部职工持股的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时,应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内部职工持有的股份从配售之日起,满三年后才能上市转让” ,而定向募集公司成立一年后增资扩股时,经批准就可以转为募集公司,即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的内部职工股,内部股权证有望在一年后或稍长一些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换发股票,三年之后就能上市交易。1994年以来,职工股配售比例为公众股的10%,纳入新股发行额度,并在配售6个月后上市。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职工持股带有强烈的自发性,在当时曾经出现了一股强烈的内部职工持股风潮,且由于各上市公司的持股形式和目的也大不相同,管理也较松懈,出现了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募股范围延伸到企业之外,出现了权力股、关系股等形式,没有解决准许上市问题,没有解决企业内部职工股的管理问题,出现了诸如寻租行为、哄抬股价以套现的行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内部职工股的非法交易等行为。这些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还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使财富分配向个人倾斜。面对这些无法短时间有效解决的问题,管理部门只好在1998年专门下发《关于停止发行公司职工股的通知》,禁止发行内部职工股,让其暂时进入休眠状态。 2、 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设立员工个人股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国有企业和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和所有权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实行的以职工持股为特征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我国现在已经有股份合作制企业上百万家,每家企业都有员工发个人股。股份合作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资产,经过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然后将企业的净生产经营性资产一次性出售给本企业职工集体经营,成为完全或大部分由内部职工持股的企业。比较典型的就是我省淄博、诸城的企业。 3、 组建员工持股会向公司投资 目前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份采用了这种做法,比较典型的有深圳、武汉、上海、北京等地。北京在2000年初已设立员工持股会66家,注册资金4.99亿元,占66家企业注册资本的19.1%,参加员工持股会的员工有5.08万,占66家企业员工的90%,企业遍布工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此外,我国企业在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员工可以以自然人身份入股,也是员工持股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员工是以自然人身份入股,因此只适合与员工人数不多的有限责任公司,还不是规范的员工持股计划。 (二)我国员工持股案例分析 我国实施的员工持股多数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上我国特殊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员工持股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和种类,但是业已出现的成功个案已经显现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作用。 案例1: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 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出租汽车行业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于1991年12月24日成立,于1993年3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股本为25896.78万股,其中流通股11509万股,占总股本的44.44%。总资产7.l%亿元,没有对外负债。年营业收入1.9亿元,年总利润为1.09亿元(1997年)。 1997年2800余名员工共同出资成立员工持股会,将从员工手中筹集7000多万元资金组建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会持有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90%的股份,股份总额为6800万股,每股1元。员工持有的股份是由职工直接出资获得。浦东大众职工持股会规定,总经理、党委书记必须持有20万股,其目的是以资产为纽带,把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的经营者既是企业的经营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持股会对企业各级管理者和每位驾驶员都规定了相应的持股限额,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的持股限额相应进行调整。持股会鼓励所有员工都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职工所持有的股份,没有特殊情况,一不能转让,二不能抛售,一直到退休。会员出资认购的股票,可以在公司职工间转让。职工和会员离开企业,如调离、被公司辞退、除名、或死亡,其所持股票必须全部由持股会收购。然后由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受让浦东大众法人股2600万股,每股受让价格为4.3元,持有浦东大众总股本20.08%的股权,成为浦东大众的最大股东,控制了浦东大众的管理权。因此,浦东大众职工持股会直接持有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90%的股权,间接持有浦东大众20.08%的股权。持股会通过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对浦东大众具有间接影响。 员工持股会是持有公司股份的员工自愿参股组成的,会员是持股会的股东,但是个人并不享有公司的股权,持股会以工会社团法人名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代表全体会员行使股东权利。职工持股会的代表要进人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决策、决算和监督,从根本上改变决策者不负经济责任的状况。成立员工持股会以来,管理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股东权益都取得了较大的增长。而浦东大众的驾驶员流动率为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最低,勤俭节约已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从浦东大众年报资料中也可以看到其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是员工持股成功的范例。 浦东大众各年净利润指标 指标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净利润(万元) 7966 10435 12000 18083 19604 21033 案例2:深圳金地公司的职工持股 金地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1月的“深圳市上步区工业村建设服务公司”。是一家既执行企业功能又执行部分政府职能的公司,主要从事福田区最大的工业开发区上步工业村的规划、建设及管理。1992年以前,工业区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没有纳入正轨,公司管理也出现了杂乱无章的局面。1992-1993年两年间公司进行了调整和整顿,企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先后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完善了工业区的配套设施。原来的工业区建设服务公司也转变为实体化的经营管理企业,确定了以“房地产为支柱,工业为主导,商贸、服务配套发展”的企业构架。1994年开始试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 金地集团在实施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设计了2530万股作为内部员工持股的股份总额,每股面值为1元。并规定员工持股总值不得超过总股本的30%。实行职工持股制度后,公司总股本中约70%为国有股和法人股,约30%为内部职工股。在内部职工股的总量中,70%供现有员工认购,30%作为预留股份,用于奖励公司优秀人员和新增员工认购。金地集团实行职工持股的资金通常有三个来源:一是职工个人出资认购公司股份,占资金来源的35%~50%。二是公司为职工个人提供贷款,专用于认购公司股份,大体占资金来源的35%。贷款本息从企业分红中扣回。利率参考同期住房贷款利率。三是从公司的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中提出一部分直接奖励给企业的优秀职工。企业现职职工购股的资金中的30%由员工个人出资,35%由公司贷款给职工,30%由工会从公益金中支出。以后职工购股,将采取50%由职工个人出资,50%由公司贷款的办法。内部职工持股首先要由职工本人提出申请,由员工持股管委会审查持股资格和持股限额。除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必须足额认购外,其余职工以自愿为原则。高层经理的个人持股数量不能超过职工持股总量的10%。内部职工股不转让、不交易、不继承。职工离开企业后,所持股份由管委会收购。回购款交职工本人或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让人。员工持股管委会对持股职工建立持股账户。员工持股管委会以社团法人名义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然后再对持股职工进行二次分配。预留股份的红利作为员工持股管委会的准备金,可以用于回购职工股,也可用于二次分配。 实行员工持股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员工的决策参与意识增强。公司1995年实现利润4016万,1996年则是6153万,近几年的财务指标如表所示: 财务指标 单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总资产 万元 113250.85 226,993.44 307,577.27 净利润 万元 8,416.30 12,027.70 13,814.60 净资产收益率 % 22.71 9.43 10.27 金地的成功产生了5个方面的效应:引进了外部资金,扩大了企业规模;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内聚力增加,知名度提高;建立了规范的企业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强化了监督约束机制;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三)国内外员工持股的比较分析 员工持股通过让职工拥有企业的股份,是职工除了工资收入以外还可以获取资本收入,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并因此产生的效益用股份连接起来,使企业与职工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凝聚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员工持股的精髓就在与激励与补偿。虽然对员工持股的本义国内与国外并没有多少差异,但是操作方法与实施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从实施目的来看,国外实行职工持股的目的有三条:一是通过职工在职时持股,退休后获得股权变现收入,来增加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来源。所以美国政府为职工持股提供税收优惠,这也是美国最初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因;二是为公司投资人变现股权、收回投资提供一种渠道,这也是公司积极推行职工持股的原动力;三是防止被恶意收购,与其被竞争者恶意收购,不如卖给企业员工。国外企业在实行员工持股时更加注重长期利益。 我国一些企业也实行了职工持股,虽然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已经认识到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但是这并没有成为国内企业实施该计划的根本动因,或是原本希望建立公司与职工连股连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但实际的效果与设想却南辕北辙。我国与国外尤其是美国在文化背景和制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美国企业的产权是清晰的,而我国的员工持股是在加速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实施员工持股,我国企业更多的是把员工持股作为国企改制的一种形式,企业的出发点或是融资,或是为内部职工捞取原始股。由于我国股票的一级、二级市场间曾长期存在着较大的价差,职工持股经常是职工自己掏腰包,职工持有企业股份的目的就是获得溢价收益,尽早将自己的支出收回变现。所以内部职工股往往在上市后被抛售,带有浓厚的福利色彩,股权激励作用基本上无从谈起。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国外相比差异更大。首先是职工持股的强制性。有的企业以平均摊派的手段要求企业所有员工出资入股,更有甚者出于筹集资金的目的硬性规定,如果职工不购买职工股就意味着自动下岗。这显然违背了投资自愿的原则。实际上,在人人有股而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衡制度的情况下,职工持股与不持股没有什么不同。其次是职工持股的形式化。国家提倡在企业中实行股份制改造,有的企业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或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匆匆忙忙地在形式上搞几个组织,走个过场了事。有的企业为了赶潮流,不管条件成熟与否,盲目推行职工持股制度。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职工还是原来的职工。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第三是职工持股者的短期行为化。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最为突出。由于我们没有限制职工持股不得交易的法律和制度,并且将内部职工股视为一种福利,当募集公司一旦上市,一段时间后内部职工股也随即上市,几天之内大部分便逢高抛售。因此很难达到加强公司内部职工凝聚力,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初衷。第四职工持股的外部化。国外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对象是企业内的职工,但是在我国这个范围居然扩展到企业外部。例如,某上市公司1993年度报告显示,1993年底职工人数仅为33人,而职工股在国家股1:2转配后为1792.8万股,人均约为54.3万股,该公司1987年成立,不可能有庞大的离退休职工,而且公司管理层每人仅持股6000股,所以这种员工持股是让人不可思议的。 如果不是数据计量的错误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有大量的职工股被非本企业职工所持有,造成职工股的外部化。第五员工持股管理体制的缺乏。美国由独立于企业外的持股托管机构管理作为独立经营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企业,由它管理员工持有的股票,它与向员工发行股票的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管理和运作比较规范。法国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银行是一个独立经营并承担法律责任的企业,并有一整套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进公司发展。此外还有企业全体股东推选设立的内部机构(西班牙)、企业内部非持股人员组成的机构(新加坡)等形式,员工参与度较高,股票管理和分配的透明度也较高。在我国,对员工持有的股份如何管理,一直没有统一的机构。有的企业是由工会负责协调,而有的则建立了以社团法人登记的持股会进行管理,而这些管理机构都是不能赋有经济责任的单位。最后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职工持股计划和法规,各地和各企业出于自身的需要,制定了只适应自己的一些规章制度,不具备广泛普及的意义,而国外为了推行员工持股从法律、税收上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 四、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员工持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员工持股本应该解决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但是我国的员工持股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发展起来的,从其实际运行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员工持股制度的设计各自为政,带有很强的地方或部门特色。由于各地各部门对员工持股的认识理解不同,而且发展水平各异,从而各自的法规政策也不同,更没有根据企业的不同组织形式采用分类实施办法。 2、员工持股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公司法》之前国家曾颁布《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定向募集公司内部员工持股管理规定》等支持企业的员工持股,但实施《公司法》以后,一直没有配套的国家立法明确员工持股的法律地位,而且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基本不给予任何支持。 3、员工持股管理缺乏规范性。国外通行做法是组建专门机构代表众多持股员工“共同治理”,这是员工持股的主要内容,但我国员工持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不规范,上市公司往往委托证券经营机构,非上市企业有的委托财会部门,有的委托地方股权证托管中心,成立持股会的大多在工会名义下进行,持股会无法人地位,这严重制约了“共同治理”目标的实现。 4、员工持股比例偏低,我国规定内部员工股配售比例是公众股的10%,即使公司股份全部是流通股,内部员工持股也仅占10%而已,比例过低无法赋予员工对公司实质影响力。 5、资金来源问题。国外保证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资金一般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员工可不花分毫就获得股权和收益,但是我国员工收入本来就低,金融
本文档为【员工持股计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118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3-04-13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