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教案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教案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中西方几位主要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理论观点 【教学重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和课程论 【教学难点】: 福禄培尔幼儿自我发展原理 【教学关键】: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且知道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那么在幼儿教育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关于幼儿教育的思考和认识不断地深化,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孔子“...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教案
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中西方几位主要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理论观点 【教学重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和课程论 【教学难点】: 福禄培尔幼儿自我发展原理 【教学关键】: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且知道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那么在幼儿教育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关于幼儿教育的思考和认识不断地深化,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孔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提出“有教无类”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其意就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幼儿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无疑起到积极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几位中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福禄培尔 (1)生平简介 1782~1852年,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出身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丧母,继母对他虐待、苛刻,他的童年很不幸,也没受过严格的教育。中学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林业工作。1799年进入耶拿大学,两年后又因贫困而失学。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05年,他受聘担任一所学校的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国外的幼儿教育家众多,为何选择福禄培尔为代表人物之一?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正是由于他的实践和理论建树,幼儿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幼儿园教育也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独立的领域。 ·其理论在很多方面揭示了幼儿教育的规律。比如: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他的自然成长需要被满足的过程,而不是心灵被知识塞满的过程。三岁宝宝90天学会1500个汉字,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很容易造成孩子厌学。 (2)理论观点 ·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通过这些行为,幼儿才可以成长发展。他说:“教育的教学和训练在根本原则上必须是被动的,顺应的,重在维护方面,而不是命令的、专断的、干涉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则是帮助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将成人的安排附属于他们的个性。但福禄培尔并没有因此使儿童的发展绝对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幼儿可以自我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自发性,以游戏的方式去学习。 场景一:在一个教室里,教师组织幼儿学画画,她让幼儿按照她画的样子临摹,有的幼儿画得很像,教师大加赞赏,而对一个画得不好的幼儿则要求他重画。另一个教师组织幼儿学画画,她让幼儿自由选择要画的对象和画画的材料,在画画的过程中给幼儿提出建议和指导,并对每个幼儿的作品真心地赞赏,对幼儿的努力给予鼓励和表扬,最后还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出来,你认为哪一种方式更好呢? 场景二:在积木区,一名小班幼儿正在玩积木,他想搭一座桥。于是,在不同形状(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里拿起两个圆形积木做桥墩儿。这时,教师看见了,走过来对他说:“你怎么能用圆形的(积木)当桥墩?这样建起来的桥不稳。”并拿起两块长方形积木,说:“你应该用这样的积木,才能搭得牢固。”另一位教师看到之后,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当看到幼儿不断的重复使用圆形积木,并不断变换两块圆形积木的位置和距离仍不能使桥稳固时,便走过来提示到:“再试试其他形状的积木。”幼儿得到提示,先后试过了其他几种形状的积木,终于找到了使桥最稳固的那一种。上述两位教师的做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游戏理论 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游戏会产生喜悦、自由、满足,以及内在的平安、和谐。”在福禄培尔看来,游戏并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而且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优秀的品质。比如:一个小孩把小盒的盖子拿下来,盖上去,又拿下来,又盖上去,如此重复了几十次而不觉厌烦,持续了十几分钟而不觉得累,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动作产生的效果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反复的动作之中,他体验到了满足,感到了愉悦。他享受这样一个过程。由于幼儿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按成人的规范组成起来的世界,他们既不能像成人那样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做不了成人会做的事。(比如开车,想开车,但开不了。比如开医院,想开,但是没有设备)其身心发展水平限制。但是他们又有着非常强烈的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就产生了。幼儿把椅子当成汽车来开;拿筷子当注射器,找几粒粉笔头当药,把布娃娃当成病人。 福禄培尔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幼儿通过玩具“可直觉到不可观的世界”。 ·协调原则 人是社会中的人,自个体出生以后,就置身于一个环境当中,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等。因此,应该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亲子教育 福禄培尔认为,要让孩子在爱中成长,父母应多给孩子爱的教育。为此,首先就必须教育母亲。 2.蒙台梭利 (1)生平简介 1870~1952年,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因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教育实验并取得了教育的奇迹而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这套特殊的教育方法就是至今仍风靡全球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她还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里做一名精神病学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弱智儿童。1870 年8月31日玛利亚 ·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父亲是一个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2)理论观点 ·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幼儿有着强烈的探索周围环境和周围一切事物的本能,这种生命的冲动促使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发展自我。因此,她把教育看作是一个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反对强制的、命令式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她说:“我的教育方法就是要培养和保护儿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比如我们常常发现小孩子有一个“坏毛病”,无论看见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碰一碰,有时候越不想让他动的东西他就越想动;无论拿到什么东西,玩一玩,摆弄摆弄之后马上就放到嘴里去,这就是幼儿自身的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他有认识的需要和特殊的认识方式——用嘴或者手。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我们的任务不是限制他,而是保护他,为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 ·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这个环境的特点是:自由发展;有秩序;生气勃勃;愉快。 ·重视感觉教育 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奠定基础。 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感觉训练教具,比如:。。。这些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知道时机。比如:供视觉练习用的一种教具是:三组圆柱,第一组高相等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而高不等,第三组高与直径均不同,要求儿童分别将其嵌入钻在木盘上的相应孔中。如果儿童把一个圆柱体放进一个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若放进一个比它大的孔,则到最后,终将至少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孔中,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错误,就需重新调整。 蒙台梭利在当助理医生期间,主要是治疗智障儿童。当时意大利把智障儿童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室内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和操作的东西;管理人员态度恶劣,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蒙台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并因此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以及重视感觉教育,正是她通过研究别人的理论著作,并在智障儿童以及后来正常儿童的教育实践中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来的。 ·教师的作用 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儿童处于感觉、秩序的敏感期。这个时期教育是通过作业使儿童身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到完善的发展的,她认为"作业就是自由活动",“这工作不能是外界武断地提供……它必须是本能想的,在这工作中,生命的潜能将自然地出现”。即作业应是儿童自愿的,符合儿童兴趣的。由于儿童对作业的选择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也就是说,作业的内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自发的需要,是由其内在潜能的驱使,不是外在压力,其外延包括儿童的自由活动,如进行感官练习,摆弄字母。儿童全神贯注于他所选择的活动,就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这样作业就成为自由与纪律之间的链条,即自由—作业—纪律是蒙台梭利的"儿童大厦"的三根支柱。她认为通过作业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可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儿童的意志.作业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个别作业,作业是由儿童自己选择的,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独立完成,一种是反复练习,他在作业的操作中尝试性错误,最后得以完成,达到内心满足。可见蒙台梭利的作业是强调儿童的自发活动,而不是教师强加的。 3.陶行知 ·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针对当时中国幼儿园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现状,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重视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生活即教育”,此命题包含多种含义:首先,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包含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次,生活的内容和教育的内容一致,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再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围绕生活来进行,要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困难;最后,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可改变生活,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其基本主张是: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以社会为学校,以人民大众广阔的生活环境为教育场所,把教育从封闭的教育围墙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与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接触,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其次,学校为社会服务。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让学校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改革。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4.陈鹤琴 1892~1982年,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活教育理论 ·教育观 幼儿学习是“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消极的管束幼儿。 ·教育目标 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 ·教育方法 做中教,做中学。 案例:6斤,到底有多重?哪杯是盐水?快快溶解 ·教育内容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 ·教育原则 (3)幼儿园课程理论 ·课程的中心 反对幼儿园课程脱离实际,主张将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比如: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进行主题教学。美术课程可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组织幼儿画画,语言课程可以就“春天来了”这个主题,进行讨论,从天气、穿衣等日常小细节反映出春天来了的迹象。 ·课程的结构 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这五项活动是一个整体,犹如人的手指与手掌,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课程的实施 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重视家园合作 思考题: 1、通过网络和图书杂志,查阅蒙台梭利教育的更多信息,并谈谈其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什么启示。 2、请谈谈陶行知的“五个解放儿童”的观点,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有什么启示。 从历史的回顾来看,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关于"作业"的主张,与现代幼儿园的"作业"既有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从思想理论基础比较,福禄倍尔等教育家所谈到的"作业",因神秘主义、象征主义以及世界观和科学发展的局限,没有按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做恰当的论述,福禄倍尔重视儿童的自动活动,通过儿童自己活动在"作业"中得到发展,重视手工技能训练,是为了让儿童更好地认识上帝,而仿制大自然创制了恩物以及建立了作业体系,而蒙台梭利是为了使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充分的显现,主张幼儿的自我教育,其思想中具有唯心主义因素。现代的"作业"是建立在医学,儿童生理、心理的科学基础上,认为幼儿期是儿童感官、思维等迅速发展的时期,应给予儿童以足够的作业刺激促进其发展.儿童身体发育未完全,特别是小肌肉未充分发展,通过橡皮泥、剪纸,贴纸,绘画等练习,可活动幼儿小手肌肉的协调控制,以发展感官,手眼协调,如现在对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就是通过填充、穿孔等来训练手眼协调,以及大脑的反应能力.由此可见,现代的"作业"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上的,是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 其次,就"作业"内容而盲,现代的"作业"的内容比过去更丰富更科学.福禄倍尔的"作业"主要是根据他设计的"作业"用具来进行的,重视儿童的自发活动,认为教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但在作业中也并未把生活联系起来,其作业则主要限于手工训练,如纸工,模型等手眼协调动作的训练.蒙台梭利主张通过教具训练感官、智力,以达到自由与纪律的协调一致。其范围比福禄倍尔更广一些,但主要是训练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此外蒙台梭利还重视现实,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实生活做准备,因而把"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日常生活教育。但他却把重视现实与发展想象对立起来,反对游戏,认为游戏只是为儿童提供虚幻的东西。现代幼儿园中作业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了上课的正规教学,也包括游戏,手工劳动,音乐、绘画、舞蹈,只要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均称为"作业"。同时,现代幼儿园中的"作业"已越来越重视与现实生活联系,与儿童对游戏的"自主"活动相联系,同时强调创造性活动,以游戏为主进行各种广泛的"作业"。 其三,教师与儿童在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福禄倍尔虽然认为儿童的自动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应以儿童为中心,但在"作业"中却要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儿童只是摹仿成人,少有创造,强调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但过于死板,不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挥。蒙台梭利主张在作业中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仅是从旁观察,指导。指导儿童选择与其成熟程度相匹配的作业来促进其发展,现代幼儿园中的’作业"主张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做适当的指导。但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则有许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给幼儿布置各种内容的"作业",而这些"作业"并不是幼儿自愿的,喜欢做的,而是迫于教师或外界压力不得不去完成,这样"作业"不仅没有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而且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这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现代幼儿园"作业"趋向于正规化,教育成份增多,活动和游戏成份减少,这种以教师指导为主的作业,将会使作业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匹配,引起儿童负担过重,或者作业结构不合理,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从而导致儿童的片面发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应当在现代"作业"体系中注意以下几点:作业的制定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作业要注意其份量,注意各方面的结合,不能偏重某一样作业,而忽视其他作业类别,教师要注意耐心指导儿童正确完成"作业",同时还应注意教师素质的培养。在作业中要提供给儿童一定的活动场所。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启由活动,让儿童接触大自然,把知识教学寓于娱乐之中。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我玩这个-----让幼儿自己选择玩的内容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进行的活动,所以教师经常问幼儿:“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 幼儿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七巧图”、“玩积木”、“玩骰子”、“卡尔数学”……这么一问,幼儿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这样玩——让幼儿自己选择玩的方式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也可以在幼儿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问他们:“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玩游戏的方式。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各自往往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小球”时,可以用脚去踢——当足球玩;用手去拍打——当篮球玩;用手去扔——当沙包玩。玩游戏“七巧图”时,有的幼儿认为“叠老人”最好玩,有的幼儿认为“叠小屋”最好玩,有的幼儿认为“叠唐老鸭”最好玩。总之,游戏怎么玩?用什么方式玩?由幼儿自己选择,不用教师去干涉,这样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我用这个玩——让幼儿自己选择玩的工具 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他们往往自发地“就地取材”,用周围随手可得的材料当作玩游戏的工具。有一次和幼儿玩“烹饪”游戏,其他材料都有了就差“铲子”没有,幼儿给了我建议“用笔当铲子”,我尊重了幼儿的选择。后来在游戏中,我还发现他们还用别的东西(筷子、勺子、游戏棒)来代替铲子。一种事物在幼儿手中,往往想象成游戏中的玩具。教师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幼儿,否则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幼儿的选择。教师应该多给幼儿想象的空间,以培养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户外活动时,落在幼儿手中的东西也往往成为他们的玩具。他们玩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有的幼儿会对飘在空中的蒲公英兴趣盎然,边跑边吹;有的会对一根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感兴趣,独自摆弄着;还有的会对树上飘落的树叶和小花瓣着迷,捡起来数一数,比比谁捡得多。这些,都是幼儿天性的外露,童真的一面。他们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一种玩具玩多长时间,教师应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提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本文档为【《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485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7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07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