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的东西方世界

举报
开通vip

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的东西方世界null第一章 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 东西方世界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地理大发现与早期殖民活动 现代观念初现端倪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启蒙运动 在封闭中沉睡的亚洲 null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西欧 早期殖民运动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试问:地理大发现的后果有哪些?1.地理大发现1.地理大发现起因: 寻找新的商道 传播基督福音 航海术、造船术的发展 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 专制政府的支持 人文主义思想 葡萄牙船只1.地理大发现1.地理大发现三大事件: 1492年...

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的东西方世界
null第一章 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 东西方世界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地理大发现与早期殖民活动 现代观念初现端倪 欧洲诸国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启蒙运动 在封闭中沉睡的亚洲 null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西欧 早期殖民运动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试问:地理大发现的后果有哪些?1.地理大发现1.地理大发现起因: 寻找新的商道 传播基督福音 航海术、造船术的发展 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 专制政府的支持 人文主义思想 葡萄牙船只1.地理大发现1.地理大发现三大事件: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 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1.地理大发现:直接后果 1.地理大发现:直接后果 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流通商品种类增多:玉米、马铃薯、咖啡 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人类眼界开阔: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 美洲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 1.地理大发现:直接后果1.地理大发现:直接后果 ⑵世界面貌的两大变化: a.人种的重新分布…… b.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 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试析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征服具有什么特点?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葡萄牙殖民活动的特点: 西欧远洋探险的先驱 主要目标:夺取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方面的传统优势: 锡兰、印度西海岸、马六甲 建立起庞大的贸易帝国 以控制海洋商道为殖民活动的重点,却缺乏足够的人力来维持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2.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续)西班牙 殖民活动的特点: 以少量的兵力征服并毁灭了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 建立起大陆殖民帝国 掠夺金银和种植园剥削左图: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右图:埃尔南多•科泰斯null第二节 现代观念初现端倪null1.人文主义观念 2.新教伦理观念 3.主权国家观念1. 人文主义观念1. 人文主义观念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成就极其辉煌,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学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人物和作品左图:彼特拉克上图:《蒙娜丽莎》西欧文艺复兴:西欧文艺复兴:特别关注于宗教问题的探讨:尼德兰的伊拉斯谟(1466-1536) 文学方面:运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创作出大量文学精品 政治学: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莎士比亚 著名文学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弗兰西斯•培根后期文艺复兴:后期文艺复兴:科学方面的成就最引人瞩目 下图:哥白尼上图:哥白尼的日心模型null下图:伽利略上图:伽利略向人们演示他的望远镜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将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同时培养了人们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创造精神; 产生光彩夺目的文学艺术杰作; 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摧生新哲学思想; 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对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产生影响。最大贡献:个人主义最大贡献:个人主义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精神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倡扬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个人主义:内涵与意义个人主义:内涵与意义个人主义的内涵: 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 对个人隐私的重视 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个人主义的意义: 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实质,在当时的欧洲具有无可否认的革命性和进步性2. 新教伦理观念:宗教改革2. 新教伦理观念:宗教改革改革性质【内容】 改革背景【内容】 三大改革 德国路德改革(Lutheranism):1517-1555年 瑞士加尔文教(Calvinism):16世纪30年代 英国宗教改革(Anglicanism):1531-1563年 2. 新教伦理观念: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原则:2. 新教伦理观念: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原则:“因信称义” Salvation by faith2. 新教伦理观念2. 新教伦理观念上图:宗教改革的发端 【改革过程】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2. 新教伦理观念:加尔文派2. 新教伦理观念:加尔文派瑞士: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预定主义的宗教观,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在英法荷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国家,加尔文的教义有力地促进了那里的社会进步加尔文 John Calvin2. 新教伦理观念:英国国教2. 新教伦理观念:英国国教亨利八世1534年至尊法案1563年三十九项信条 伊丽莎白女王null1560年前后欧洲各国的宗教状况3. 主权国家观念3. 主权国家观念 三个重要发展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宗教改革时期 胡格诺战争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主权国家理论文艺复兴时期主权国家理论但丁(Dante Alighievi, 1265-1321):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 马西略(Marsiglio, 约1275-1342):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主张俗权至上;并首次提出“人民主权”的原则 马基雅维里(Ni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作《君主论》;功利主义的国家理论;推崇共和制政体和“混合型”的共和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权国家理论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权国家理论路德神学:极力主张俗权至上,使世俗政权在理论上成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威胡格诺战争时期:让•博丹(1530-1596)胡格诺战争时期:让•博丹(1530-1596)让•博丹(Jean Bodin),代表作《共和国》奠定了全部现代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主张国家权力世俗化 从法理的角度论证了专制王权的重要性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比较16世纪英法俄专制制度的异同. 1.王权国家的兴起1.王权国家的兴起在查理曼时代,西欧一度实现过大体上的政治统一 加洛林王朝统治着高卢、日耳曼的一部分、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以及西班牙和中欧的某些地区,囊括了西欧主体的大部分null根据843年的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产生了未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null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 (962-1806):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亦非“帝国”(伏尔泰语) 1356年颁布的《金玺诏书》,从此皇帝就一直由七大选侯遴选,而且不许世袭 专制王权演变的历史动力专制王权演变的历史动力直到14世纪,西欧才开始比较确定性地出现抑制割据、强化王权的演变趋势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中世纪中后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null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初后果:西欧封君封臣关系的松动封臣对封君宣誓效忠 (西欧中世纪早期)null后果二:庄园制的衰微,战争技术的进步,旧贵族的军事功能的削弱;从而促使大批中小封建主纷纷离开庄园和军队以投靠国王,到国王政府做官,形成一股影响深远的贵族官僚化潮流婚姻和土地的授予 (13世纪)null后果三:市民阶级势力的成长壮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后果) 正是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西欧各国的君主一步步加强了自己的权威,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15世纪的汉堡null随着王权威势的一步步强化,欧洲各国由西而东,在15世纪末前后纷纷进入或开始进入绝对君主制时代(见下页图) 绝对君主制的国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 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现代欧洲绝对主义王权国家的特征包括:相对的民族单一化、高度的中央集权化、充分的政权世俗化null图:1600年的欧洲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 英 国 自由 传统 不泯自由传统不泯的英国自由传统不泯的英国君主专制国家的发展: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斯战役中(1485年8月22日)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1455-1485)从根本上削弱了英国的贵族割据势力,建立都择王朝(Tudor) 英国是近代欧洲最早出现的绝对主义君主制大国之一自由传统不泯的英国自由传统不泯的英国君主专制国家的发展:打击和削弱大贵族势力: 星室法庭 枢密院 加强议会作用,与新兴资产阶级结盟【内容】 英国宗教改革:国教成为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重商主义和反对西班牙的斗争【内容】 “血腥立法”,迫害失业流浪者【内容】 null都铎王朝的绝对主义王权 图:都铎王朝的君主们,从左至右: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伊莉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英国绝对主义王权的特点英国绝对主义王权的特点英国绝对主义制度与中强劲的自由主义传统并存:英国议会、枢密院 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国教是都铎王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实行重商主义,与资产阶级结盟 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君主绝对主义程度最高 法 国君主绝对主义程度最高的法国:君主绝对主义程度最高的法国:15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奠定了法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基础。 由于贵族割据势力特别强大,法国王权强化的过程显得极其艰巨而漫长【内容】 胡格诺战争(Huguenot War)使中央集权一度得到强化的法国重新回到彻底分裂的状态【内容】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结束分裂状态。null左图:亨利四世,1589年建立了波旁王朝 右图:红衣主教黎世留。任首相期间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王室的力量,提高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朕即国家”“朕即国家”法国君主绝对主义的程度之高,在全欧首屈一指 “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时期是法国君主绝对主义的巅峰时期路易十四的绝对主义路易十四的绝对主义刚愎自用,不任用首相,亲自管理朝政 实施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 政治野心:连年对外战争 1685年宣布废除南特赦令,给法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法国绝对主义王权的特点法国绝对主义王权的特点法国是一个农业国,封建生产方式和贵族土地占据统治地位。 专制政体是国家制度的天然形式。法国王权强大,三级会议形同虚设,国王完全按自己意志行事,资产阶级不敢反对。 法国君主专制制度比西欧其他国家更完备和典型。 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西 班 牙 传 统 负 担 沉 重传统负担沉重的西班牙:传统负担沉重的西班牙:天主教会和传统的基督教情感在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建国过程中作用重大伊莎贝拉女王 在塞戈维亚教堂加冕西班牙:西班牙:西班牙是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渐统一起来右图: 1492年格拉纳 达的陷落,末 代苏丹向西班牙国王投降null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历史局限性: 宗教狂热和民族情感在新生的西班牙王 国里融合在一起:天主教的堡垒 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形成,却没有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势均力敌”的历史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工商业发展水平低 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2.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半东方式的俄罗斯null与主体欧洲相隔绝;社会生活方式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 15世纪末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1533- 84年在位)称沙皇 农村中确立了封建农奴制度,国内工商业落后,几乎没有资本主义萌芽。 半东方式的俄罗斯:沙皇专制制度的特点沙皇专制制度的特点(1)社会阶级基础是中小贵族和城市上层富裕阶层。 (2)“特辖领地制”,大大削弱了大贵族的经济、政治力量。 (3)沙皇的中央政权集立法和行政二者于一身。军是专制制度的支柱。 (4)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野心。俄国从16世纪伊凡四世时期起就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领土扩张活动。 null 总之,经过从15世纪到18世纪这四百来年的发展,欧洲的政治地图较以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若干个幅员相当辽阔、内部相当统一和享有充分主权的政治实体组成的绝对王权国家群。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思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 基本内容与历史意义第四节1. 三十年战争(1618-1648)1.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根本原因: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在欧洲的扩张 直接起因:奥地利对波希米亚(捷克)侵略和占领 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德意志一些新教诸侯以及信奉新教的丹麦、瑞典等国联合起来,反对奥地利及其天主教同盟三十年战争 Thirty Year‘s War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三十年战争可谓是现代国际社会的催生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的签订⑴彻底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加深政治分裂⑴彻底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加深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null⑵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1648年的欧洲获得阿尔萨 斯和洛林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港口 null荷兰瑞士⑶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⑶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648年10月24日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签订 至此,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欧洲终于定型,而现代国际法的若干最基本原则如国家独立、主权平等、领土不容侵犯等等,也通过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得到了普遍的承认⑷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⑷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现代国际法研究的鼻祖--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右图,1583-1645 ) 《战争与和平法》一书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堪称现代国际法的奠基之作⑷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⑷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 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强调:国际法的最高宗旨应当是寻求国际和平与尽可能减少战争的破坏 这种高举和平大旗、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国际法理论,为现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景启 蒙 运 动启 蒙 运 动简要说明启蒙运动的代表和他们的主张?第 五 节⒈ 启蒙运动的基本特点⒈ 启蒙运动的基本特点18世纪:“哲学家的世纪” 发源于英国 基本特点有二: 提倡唯物主义 宣扬天赋人权2.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2.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利维坦》(Leviathan)全面阐述其政治思想 提倡社会契约说,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国家组织最好形式 主张政权可以干涉臣民财产,拥护强有力的国家权力 Thomas Hobbes, 1588-1679 2.洛克的自由学说2.洛克的自由学说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学说的鼻祖——约翰•洛克(1632-1704) 其哲学著作《人类悟性论》(1690),为启蒙运动定下了基调 政治理论方面,1689年发表《政府论》,阐述了自由主义政治学说,也是对17世纪英国革命中的各派政治思想的全面清理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2.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John Locke,1632-1704提倡社会契约说,但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主张君主立宪,首次提出国家分权的学说。 ⒊ 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派别⒊ 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派别——传统上分为三大派: 自由派(伏尔泰、孟德斯鸠为代表) 民主派(或共和派,狄德罗、卢梭等) 共产派(梅叶、马布利、摩莱里等) ——但因为有了卢梭,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法国启蒙哲人划分为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两个阵营。 null ◀伏尔泰(1694-1778,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热切向往自由,对平等的态度则较为保守 孟德斯鸠(1689-1755),其《论法的精神》(1748)提出了相当完备的分权制衡理论 ▶自由派null百科全书派: 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重农学派” :魁奈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属民主派。达朗贝尔和狄德罗魁奈卢梭(1712—1778)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学者中的一个怪杰,“以分裂的方式”跻身于启蒙阵营之中 特别关注于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民主派null以卢梭为代表的非主流派人数虽少,却具有极大的潜能,他们将拥有法国大革命的几乎整个上升阶段,并且不久就将拥有差不多半个世界 左图为一幅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寓意画(德•伯特里)null梅叶、马布利、摩莱里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反对私有制度。这是当时法国思想界最极端的平等观 梅立叶(1664—1729),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之父 共产派马布利梅叶《遗书》之手稿null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尤其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巨大影响: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 上图: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三位最著名的欧洲来华耶稣会士⒋ 重点问题解答⒋ 重点问题解答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世界近代史上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都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⒋ 重点问题解答⒋ 重点问题解答不同点: 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披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启蒙运动公开向封建势力宣战; 文艺复兴时,文学艺术发达,启蒙运动哲学发达。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在封闭中沉睡的亚洲在封闭中沉睡的亚洲第六节⒈ 16世纪的中国⒈ 16世纪的中国1500—1600年,相当于中国的明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诸朝。明王朝由盛转衰。 宦官专政(王振、刘瑾和魏忠贤 )与内阁纷争(首辅) 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发展缓慢 明代的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⒉ 16世纪的日本⒉ 16世纪的日本⑴“应仁之乱”与战国时代(1467-1477) 守护大名争斗 室町幕府名存实亡 战国大名崛起 家臣(新兴武士) ⑵农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 废除行会组织 ,允许营业自由,城市兴起 与葡萄牙、荷兰及亚洲国家贸易关系 ⒉ 16世纪的日本⒉ 16世纪的日本⑶ 重新统一1573年织田信长 推翻室町幕府1590年丰臣秀吉 统一日本⒉ 16世纪的日本⒉ 16世纪的日本⑷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建立和加强中央政府机构。1585年建立“奉行”,主管全国行政、司法、财政大权。 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没收土地,不许大名联姻 加强对农民剥削和统治:没收民间武装,严禁弃农 统一度量衡,鼓励工商业发展。取得特许证的商船才可进行海外贸易 ⒉ 16世纪的日本⒉ 16世纪的日本⑸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及其失败 1592、1597两次发动侵朝 战争,中朝军民联合打击上图: 朝鲜龟船;右图:李舜臣丰臣秀吉死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政权,于1603年自立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日本开始了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1603—1868年)。 丰臣秀吉死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政权,于1603年自立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日本开始了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1603—1868年)。 null 小结:16世纪东方各国家曾一度兴 盛,但到17或18世纪,由于各种原因都走 向衰落。因此总体看,整个东方世界的发 展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 虽然各国有各国衰落的具体原因,但 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与西方相比,东方 国家落后于西方又有些基本相同的原因, 或称一般原因。 这一般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本章小结null 1、东方国家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巩固 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和结构,致封建的自然 经济难以解体,纵有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 也难以成长。 西方国家国内有较好的国内环境。君 主得到资产阶级支持,国家对资本主义实 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null 2、东方封建国家实行“重本抑末”政策,打击工商业,经济各领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西方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保护和支持工商业的发展,农 业、工业、商业组织、金融方法各领域都发 生了根本变化。 null 3、东方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厉行海 禁,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严重阻碍了东方 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地理大发现后,西方竭力挺进海外,霸占贸易航 道,世界成为西方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 台,殖民地的民脂民膏养肥了西方资本主义。 null 4、东方国家竭力维护传统的教化,禁固非正统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少后的启蒙运动为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榨取行为提供了精神准备。 null 5、优越感、妄自为大、惟我独尊、不思进取的思想态度给东方各国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是近代东方封建国家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方国家人们为现实幸福奋斗、乐观进取精神、冒险开拓精神,“预定论”在精神和心理上的推动,鼓舞资产阶级无顾忌地向一切领域进军。 null所以,东方国家衰落问题的历史启示: 1、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创造一个怎样政治环境? 2、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应根据什么确定? 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怎样做才能 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 4、思想、精神、态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会起到 怎样的作用?我们应以何种精神面貌去适应 时代,并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去实现自己人 生价值?经济动因 经济动因 16世纪以前,欧洲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 15世纪中叶形势: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帝国当局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拜金热盛行。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基督教渗透着普救主义,以博爱人类为教旨,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中世纪以来,西欧流行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主建立联盟,共同攻打穆斯林势力。热心于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就有这种动机。 null哥伦布第一次航行: 在美洲各岛屿之间的航行路线null达伽马的航行路线null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人种的重新分布人种的重新分布葡萄牙的海上贸易帝国及其势力范围葡萄牙的海上贸易帝国及其势力范围伊拉斯谟 (1466—1536) 伊拉斯谟 (1466—1536) 编订的希腊文本《新约》圣经及其拉丁文新译,揭示并纠正了教会通用拉丁文本圣经中的许多错误,这严重打击了教会解释教义的权威,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509年,伊拉斯谟写下了传世名作《愚颂》。采用讽刺的手法,对国王、教皇、主教、僧侣等的愚昧、贪婪、荒淫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 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 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作家是乔叟,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的先驱:《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莱特》 《李尔王》 法国作家拉伯雷写有长篇小说《巨人传》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现实主义作家《堂吉诃德》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书中批判了英国现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私有财产是产生各种弊端的根源,而法律保护富人的利益,与正义毫无共同之处。 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乌托邦中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劳动时间不长,但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社会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宗教改革的性质宗教改革的性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 它对封建的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冲击,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 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异端”分子挑战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异端”分子挑战法国阿尔比派(12、13世纪) 英国威里克夫运动(14世纪) 捷克胡司运动(15世纪)“原罪” “灵魂救赎”挑战天主教会的统治,否认上帝的权威 将《圣经》译成民族语言(英语 捷克语) 遭到天主教会的残酷镇压罗马教廷的控制与各国教会的民族化罗马教廷的控制与各国教会的民族化罗 马 教 教 皇 廷国际中心 封建统治的堡垒 支配西欧各国教会 “异端裁判所”英国 14世纪中叶 法国 15世纪中叶 西班牙 1482年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的不满情绪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的不满情绪拥有大量地产,是最大的封建剥削者 利用权势和宗教迷信肆意敲榨,如出卖赎罪券 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成了不解之缘 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群众:负担过重 城市市民:工商业发展受制约 世俗君主和贵族:觊觎教会的财产 文艺复兴的推动文艺复兴的推动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人文主义者研究了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出基督教原始教义。人们发现当代天主教会与《福音书》中的记载大相悖谬。德国宗教改革德国宗教改革⑴为什么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 经济的分散性 ,政治的分裂割据 受罗马天主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 德国劳动人民中命运每况愈下 :农民 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一起德国宗教改革(续)德国宗教改革(续)⑵改革过程(1517-1555年) 1517年 1519年 滥售赎罪券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信仰耶稣即得救”路德公开否认教皇权威改革过程( 1520-1521年)改革过程( 1520-1521年) 路德受到萨克森选帝候的保护改革理论:因信称义 只要有信仰,即可得救闵采尔倡导人民宗教改革改革过程( 1524-1525年)改革过程( 1524-1525年)闵采尔 信仰即理性 天国存于现实 暴力手段变革德国农民战争 宗教改革的继续改革过程(1529-1555年)改革过程(1529-1555年)北部新教 南部天主教1546年 双方爆发战争1555年 奥格斯堡和约 “教随国定”新教伦理观念:加尔文派新教伦理观念:加尔文派《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 提出了“预定论”(或称“先定论”)的神学学说。个人命运 由上帝 预先决定选民 弃民资产阶级 进取精神null左图:手执《神曲》的但丁 下图:马基雅维里马西略 马西略 意大利思想家。生于帕多瓦城。拥护王权、反对教廷 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1320~1324年所写的《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中。 英国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英国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左:英国海盗在北美袭击西班牙船队 下: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圈地运动圈地运动16世纪圈地运动是英国整个圈地运动第一阶段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这一现象被托马斯·莫尔比喻为“羊吃人”。 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null右:《自由大宪章》(1215年)--英国自由的象征 下:英国议会(1265年)开幕式 法国专制王权的加强法国专制王权的加强法王路易十一打败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扫除了中央集权的障碍。 法兰西斯一世时,王权强大,三级会议长期停开。御前会议掌握行政管理大权。创设常备军。 从15世纪起,法国教会开始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民族化。 胡格诺战争胡格诺战争南北两个封建集团的矛盾由教派冲突酿成战争 南部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胡格诺联邦 北方大封建贵族仍信天主教 :天主教神圣同盟 圣巴托罗缪之夜 (1572年8月23-24日)胡格诺战争胡格诺战争1589年,波旁·亨利即王位(亨利四世),开始波旁王朝的统治 1593年改信天主教 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胡格诺教徒亦享受宗教信仰自由 西班牙的宗教迫害西班牙的宗教迫害1524年第一个荷兰再浸礼派殉难者被处死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欧洲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 发源于瑞士北部山区,1020年筑哈布斯堡城堡。 1254年,鲁道夫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82年12月夺取奥地利公国.14世纪将基地移到维也纳,开始哈布斯堡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16世纪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16世纪null掷出窗外事件1618.5.23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主战场在德意志.双方出于扩大权力和领土的需要. 波希米亚—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 丹麦时期(1625-1629年) 瑞典时期(1630-1635年) 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1644—1648年,在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初签两个和约,后汇签于明斯特。 和约条款繁多,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①和约保证胜利者获得大片领土。同时,正式承认瑞士、荷兰分别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独立。 ②和约确定了德意志的宗教关系,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路德教和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③和约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 nullnull
本文档为【第一章 1500年至18世纪中叶的东西方世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835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3-04-07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