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_赵炎才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_赵炎才

举报
开通vip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_赵炎才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 赵炎才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 清末民初时人视道德为救世法宝。其内涵主要体现在道德思维、道德理想、道德精神、道德 责任、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等方面。它们彼此影响 ,共同推动救世思潮走向高潮。其间显现的现实 困难促使伦理重构次递展开。此举客观上冲破了固有纲常经典藩篱 ,导致此一制度化理论体系的解构 ,开启 了近代伦理重构的序幕。他们立足于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以展示其现实价值 ,初步确立起中国近代伦理学雏 形 ,...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_赵炎才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 赵炎才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 清末民初时人视道德为救世法宝。其内涵主要体现在道德思维、道德理想、道德精神、道德 责任、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等方面。它们彼此影响 ,共同推动救世思潮走向高潮。其间显现的现实 困难促使伦理重构次递展开。此举客观上冲破了固有纲常经典藩篱 ,导致此一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理论体系的解构 ,开启 了近代伦理重构的序幕。他们立足于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以展示其现实价值 ,初步确立起中国近代伦理学雏 形 ,实现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近代化。 [关键词 ] 清末民初  伦理道德  救世  重构  异趋  互动 [中图分类号 ]B82 - 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9115 (2006) 04 - 0026 - 07   如何界定传统伦理道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与作用乃学术界长期聚焦的一个重要论题。迄今为 止的研究侧重于革命式考察 ,剖析它所蕴涵的工具价 值与本体价值之论甚多 ,而系统全面探讨其在清末民 初自身流变之文尚付阙如。①其实 ,为应对时局 ,探寻 振兴中华之路 ,社会各阶层及此期涌现出的诸多团体 与派别莫不视道德为救世法宝 ,并为此展开激烈学理 论争 ,将救世引向高潮。此举客观上推动清末民初伦 理道德不断发展 ,开启了近代伦理重构 ,初步实现了 传统伦理道德的近代化。本文拟以清末民初为中心 展开考察 ,探讨其在中国传统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急 剧深刻裂变与再生。 一、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思潮 清末民初道德救世思潮是伴随中国传统社会陆 沉 ,时人以“道 ”自任 ,怀抱“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 强烈道德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 ”的道德使命感而 勃兴起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入世 ”、“经世 ”、 “逃世 ”、“出世 ”、“救世 ”与“彼世 ”等俯拾即 是。[ 1 ] ( P474 - 511)清末社会因中国甲午战败而“崩坏 ”无 余。于是 ,涉“世 ”概念如经世、厌世、苟世、出世、用 世等纷然杂陈。“救世 ”思想经时人之口逐渐弥漫开 来 ,道德救世思潮应运而生。对此 ,有论者指出 :从龚 自珍、魏源、冯桂芬、林则徐、洪仁玕、洪秀全、王韬、郑 观应等人的悲谅行吟 ,至改良派康谭诸人 ,已唱出殉 道者的祈愿 ,发为救世救人与自我超越的呼喊。[ 2 ] ( P1) 事实上 ,“康谭诸人 ”的道德救世思想乃此一思潮发 展的重要界碑而非其终结。如康称其“日日以救世 为心 ,刻刻以救世为事 ,舍生命而为之 ”。[ 3 ] ( P117 - 118)梁 启超说自己“志在救世 ,不顾身家而为之 ”, [ 4 ] ( P36) 欲 以“学问 ”去“救世 ”。[ 5 ] ( P327)谭嗣同之《仁学 》冲决网 罗即具救世精神。[ 4 ] ( P36) 因此 ,“谭嗣同及其维新人 士 ,都是以‘救世主 ’自任的 ”, [ 6 ] ( P1057)演绎出一幕惊 天动地的历史活剧。 清末社会“奇变 ”不仅触动了维新派 ,而且直接 撞击着社会各阶层的内在心灵 ,引发了他们思想躁 动。如守旧派亦强调道德救世 ,认为“不託之救世 , 则无以息天下之争。”[ 7 ] ( P302)他们视维新派的救世思 想为洪水猛兽 ,必欲除之而后快。与之相呼应 ,张之 洞也“义主救世 ”。其所标示的“旧学为体 ,新学为 用 ”[ 8 ] ( P9726、9740)乃其救世情怀的真实写照。但在统治 阶层中 ,蹈虚式道德救世意识颇为浓厚。他们妄自尊 大 ,以为我们中华大国先圣先贤的纲常礼教灿然大 备 , [ 9 ] ( P237 - 238)提出了“彼尚诈谋 ,我恃天理 ;彼凭悍 62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中国伦理思想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           Jul. , 2006  No. 4  3 [收稿日期 ] 2006 - 01 - 20 [作者简介 ] 赵炎才 (1963 - ) ,男 ,湖北武汉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历史学博士。 力 ,我恃人心 ”的迂腐之见。[ 10 ] ( P125 - 126)此举将道德之 于社会的作用导入歧途。与之相似 ,农民阶级中亦不 乏道德救世思想。如义和团首领福田说 :“死者皆劫 数中人。吾扫荡洋人后犹痛戮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 人 ,完此劫数。”[ 9 ] ( P235)义和团运动以“劫难 ”、“救世 ” 相号召 , [ 11 ] ( P269)强调转劫救世。他们真诚地相信 ,只 有靠自身近乎苦行的禁欲主义 ,才能挽回天心与人 心 ,实现救世心愿。[ 12 ] ( P159、161)其救世思想可谓宗教与 道德混合物。 20世纪初道德救世思想逐渐成为新式群体、传 媒的共同诉求。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崇尚舍身救世。 其“地方自治 ”实际表明他欲藉近代实业以达到“救 国 ”“救世 ”之目的。[ 13 ] ( P165)随着近代传媒业的不断扩 大 ,道德救世思想逐渐衍成道德救世思潮。如《津 报 》、《国民日日报 》、《旬报 》等均不乏救世之主 张。[ 14 ]《新世纪 》呼吁“仁人志士切心救世者 ,同心协 力 ,开展并完成批判孔丘的伟绩。”[ 15 ] ( P196 - 297)有论者 以徐锡麟为楷模 ,努力“匡时救世 ,担负起振兴国家 的责任。”[ 16 ] 小说《孤雁 》称赞孤雁有舍身救世之 心。[ 15 ] ( P456)在时论看来 ,舍身救世之道 ,既不可期之 凡众 ,则人生百行 ,断不能无所希望而为之。[ 17 ] 在革命派中 ,道德救世思想亦甚浓厚。湖北“日 知会 ”的著名人物刘静庵“热心救世。”[ 18 ] ( P607)邹容的 《革命军 》曾被直易为《救世真言 》。[ 19 ] ( P310)陈天华称 “革命 ”为“救人救世之圣药 ”。[ 20 ]章太炎积极为旨在 “爱国保种 ,存学救世 ”的《国粹学报 》撰稿。[ 21 ] ( P91)后 明确提出了“无道德者之不能革命 ”的命题。[ 22 ] ( P279) 刘师培主张弘扬自强不息 ,人人做君子 ,怀抱“济世 救民之志 ”,发奋为雄。[ 23 ] ( P195)作为革命领袖 ,孙中山 亦具有浓厚道德救世之情。1924年孙在香港大学欢 迎会上演讲时说 :“我学医不是谋个人的利益 ,而是 志在救世 ,更借行医暗中进行革命 ,推翻满清帝制 ,恢 复中华。”[ 24 ] ( P335 - 336)同属革命派的无政府主义者也 是“道德万能 ”、“道德改造世界 ”的信奉者。[ 25 ] ( P120) 迨至民国成立 ,道德救世思潮并未因之回落而反 有高涨之势。有论者指出 :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严 重的救世思想。这在改良派身上非常突出 ,显得比较 保守。[ 2 ] ( P205)其实 ,此一救世思想实乃道德救世思想 的自然流露。如严复批评时人误用卢梭《民约论 》, 对将 其 学 说“奉 若 金 科 玉 律 , 以 为 果 足 以 救 世 ”[ 26 ] ( P50)颇不以为然 ,认为“有志救世者 ,莫不信言 谨行、克己慎仪、一身隐然为仓生所托命 ”。[ 27 ] ( P325)对 严式在译书上的贡献 ,康有为称赞道 :“译才数世数 严林 ,百部虞初救世心。”[ 28 ] ( P171、173) 此言虽非为严氏 所欣赏 ,但救世之言倒是一语中的。 而在统治阶层和保守人士中亦不乏“救世 ”之 论。如袁世凯以“爱国救世之素志 ”[ 29 ] ( P24)为由拒不 离开北京南下就职。在护国运动开始后 ,袁将自己打 扮成“救世主 ”, 强调自己以“救国救民为己 任 ”。[ 30 ] ( P472)这说明在民国当权者中 ,救世一语虽不 乏一定道德真诚 ,但更多成为此辈欺世盗名的遁词。 与之相似 ,林琴南责诘时人“不知救世之道 ”。[ 31 ] ( P204) 他们“以国故为救国救世之对症良药。”[ 32 ]著名记者 黄远庸盛赞章士钊以“言论救世 ”。[ 33 ] ( P278)杜亚泉更 是把中国固有文明 ,实际上是把儒家思想 ,说成济世 良方。[ 34 ] ( P48)他们的救世内涵与主旨各异 ,但反映出 道德救世思想的涌动之状。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也具有浓 厚的道德救世思想。他们痛斥“节烈救世说 ”, [ 35 ]责 问“何以救世的责任 ,全在女子 ?”[ 36 ] ( P117)陈独秀反对 “以孔子教来挽救世风浇漓 ,振作社会道德 , ”[ 9 ] ( P52) 指出“高论倘能救世 ,孔孟之称仁说义早上把世界弄 好了。”[ 37 ]对其道德革命 ,有论者称赞陈之为“热心救 世 ”。[ 38 ]后来的《学衡 》派虽在方式上与新文化主将 们不同 ,但所展示的道德救世思想却颇为相似。他们 指出 :“今世诚有志切爱国 ,心存救世之士乎 ?”[ 39 ]主 张以“白璧德所拟救世救人之办法 ”[ 40 ]来救世。此 外 ,当时亦有以自杀救世者。如梁巨川之自杀说明其 “志愿是救世 ”。[ 41 ] 不仅如此 ,当时还有人主张用中国优良传统道德 去拯救西方社会。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 》中主张中 国文化去拯救、超拔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 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其大开国学书 目的活动即由此而来。[ 42 ] ( P421 - 422)梁漱溟亦有类似思 想。有 论 者 评 论 道 : 梁 漱 溟 一 生 抱 有 救 世 悲 愿。[ 43 ] ( P4) 即使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具有浓厚的道德救 世思想。除前述陈独秀外 ,李大钊也存在“救世 ”思 想。他“倡言超人哲学 ,鼓吹英雄主义 ”。[ 44 ] ( P189)主张 文人应以文章去“救人救世 ”:“社会之乐有文豪 ,固 将期以救世也。”[ 45 ] ( P4) 早期毛泽东亦不例外。如他 将人划为三等 :圣人、贤人、愚人。圣贤应启蒙小人 , “开其智而蓄其德 ,与之共跻圣域 ”。[ 46 ] ( P85)因此 ,“呼 唤新时代的新人、圣人、超人 ,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才 72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伦理学研究 Studies in Ethics                   Jul. , 2006 No. 4  具有的思想。从戊戌启蒙思潮发生以来 ,无论哪一位 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仁人志士都持有‘超人 论 ’的主张。”[ 47 ] ( P114)可以说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思 潮涉及社会各阶层 ,其方式虽千差万别 ,但主旨则大 致相同或相似。 二、清末民初道德救世的基本内涵 清末道德救世思潮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 物 ,其外化则是社会主体的自觉社会实践活动。事实 上 ,时人视具备时代优良道德之人为救亡之要途。为 此他们不仅立足于挖掘与利用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 思想资源 ,而且还依据社会变化及其实际要求 ,融合 西方近代伦理道德思想合理因子 ,甚至还夹杂着些许 宗教意识去塑造时代所需之圣贤人物。 从理论而言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类以 “实践 ———精神 ”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其内部结构 体系是由道德意识、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道德活动构成一有机 体。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具有善恶价值取 向的心理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和。它 包括心理意识和道德理论两方面。前者是指道德观 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心理 活动过程。而后者是人们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理 论思维成果 ,是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演变、作用及 其规律合乎逻辑的结构体系。道德规范是指导人们 思想行为、评价人们是非善恶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体系 ,包括道德 原则 (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对人们行为的最基本 要求 ,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根 本准则 )和道德规范 (调整人们利益关系 ,判断人们 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和尺度 )两部分。至 于道德活动则是遵循上述原则与规范所从事的善的 社会实践。[ 48 ] ( P5 - 6) 而在实际上 ,清末民初时人的道德救世内涵颇为 复杂。他们视道德为献身经邦济国、挽救民族危亡的 重要精神武器 ,主要围绕道德思维、道德理想、道德精 神、道德责任、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等方面 展开。由于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衰败与道德堕落息息 相关 ,时人从道德思维出发 ,十分重视道德之于社会 的作用 ,批判道德堕落 ,强调反省内求 ,追求整体价 值 ,要求社会主流群体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作为自己 安身立命的首要前提。在他们看来 ,社会道德理想即 传统大同理想的具体化、近代化 ,个人道德理想则体 现为自觉为君子、进而为圣人。而政治道德理想则是 贯通前述二者 ,真正实现道德理想的必由之路。欲实 现此理想 ,有赖于传统道德精神的继承与弘扬。这些 道德精神主要包涵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威武不屈、凛 然正气、献身精神、道义精神及其知耻、忠恕、智仁勇、 诚信等规范。据此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忠奸、善 恶、好坏、真假、节操、人格、是非、利害等作出合乎实 际的道德判断 ,并以此作为道德选择的基础与前提。 在进行道德选择时 ,道德主体在道德利益 (个体利 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冲突面前 ,依据一定道德 标准 (如主观性与客观性、功利性与超功利 )作出一 种“善 ”的行为抉择。在这里 ,所有道德选择并非完 全以唯一形式出现 ,而是呈现出诸多态势。有以传统 说教为取舍标准的 ,亦不乏以现实富国强兵为鹄的 , 更有的以未来美好社会为终极价值追求。正因为如 此 ,人们才萌生出发自内心的道德责任 (包括道德自 觉、匹夫有责、自动救国、政治参与 )。基于这些道德 责任 ,人们自觉致力于道德实践。如此表现可谓千差 万别 ,或固守传统道德说教 ,或以自杀表达自己的道 德救世情怀 ,或积极投身于改革或革命 ,也有以重构 中国近代伦理道德为己任者 ,等等。总之 ,时人以道 德思维为致思模式 ,以道德理想为人生鹄的 ,以道德 精神为主要价值取向 ,以道德判断为必要前提 ,以道 德选择为具体方向 ,以道德责任为内在动力 ,而这一 切莫不归结为道德实践。可以说 ,这些内涵难以分 割 ,成为时人维护民族与国家利益的强大精神动力 , 演绎出一幕又一幕历史活剧。 由于道德本身具有实践精神 ,是实践性哲学 ,其 社会作用主要通过社会主体人展示出来。不同团体、 阶层、派别虽因不同理想追求发生一定矛盾 ,但矛盾 与斗争背后的道德救世精神实质并未发生根本性改 变。从道德救世而言 ,它主要呈现为道德实践。这又 包括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两方面。所谓内在实践主 要是“修身 ”。在余英时看来 ,“修身 ”之为内在道德 实践最早由孔子正式提出。[ 1 ] ( P124)道德实践应做的修 养工夫主要有 :存养、省察、克制、化除、持中、固执、创 新等。[ 49 ] ( P163 - 168)道德实践的三大步骤 :静思与内省、 批评与检讨、策励与力行。道德实践的层次和范围 : 道德行为的表达是自内而外。“八条目 ”齐家、治国、 平天下为三目。道德行为的推广是由己到群。道德 行为的扩充是从伦理到达宗教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各 方面。[ 49 ] ( P160 - 162)在实际上 ,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由 界限分明向二者结合发展 ,以致难以截然分开。那种 82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中国伦理思想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           Jul. , 2006  No. 4  对传统封建纲常礼教的崇尚与宣扬 ,可视为内在道德 实践的实际表现 ,但由于拘泥于空洞理论 ,展示出浓 厚向后特色 ,其主观愿望虽好 ,但客观却阻碍社会进 步 ,具有一定反动性。比较而言 ,张之洞所从事的救 世活动则具有合内外实践为一的特色。可以说 ,那种 漠视社会现实 ,一味坐而论道 ,空谈道德救国的言论 逐渐减少 ,而在道德救世意识支配下 ,诉诸外在社会 实践不断增多。从戊戌维新 ,从事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资产阶级革命、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等无不围绕救 世主题展开。这一道德实践又可分为政治性 (维新、 革命 )道德实践、经济性道德实践、激烈性 (自杀式 ) 道德实践、学理性 (国粹派中西融合以创造新道德 ) 道德实践等方面。 三、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互动 清末民初道德救世思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 时社会的现实需要。前述对道德思维、道德理想、道 德精神、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责任、道德实践的 学理区分 ,旨在将道德救世由内而外发展过程揭示出 来。其各组成部分虽不乏一定差异 ,但并非孤立存 在 ,如道德思维实际包含道德理想、道德精神、道德判 断、道德选择、道德责任、道德实践的部分思想成分 , 而后面的诸方面也同样可能包涵前后相邻两部分的 思想因子。它们彼此互相包容 ,互相渗透 ,彼此互动 , 向前发展。如此 ,道德救世各个方面构成一个密不可 分的整体 ,展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历史画卷。清末民 初道德救世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力 ,与其整体作用密 切相关。 而从事道德救世涉及诸多派别 ,如顽固派、维新 派、革命派等 ,反映了此一思潮具有广泛社会性 ,而非 某些团体的孤立思想意识。而对这些派别的区分仅 从主流价值取向而论。其实 ,在不同价值取向背后也 存在诸多道德规范与理念的交集 ,彼此影响 ,互相促 进 ,共同推动救世思潮走向高潮。从形式上考察 ,他 们利用了传统的、近代的、中西混合的乃至创新的思 想资源。就救世宗旨而论 ,有的为固守既得利益而倡 言救世 ,有的出于忧国忧民的情怀 ,也有的怀有对未 来中国社会的憧憬 ,更有的是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 , 自觉担负起拯救人类世界的使命。等等。但究其实 质 ,此一思潮无不围绕挽救民族、社会与国家危机展 开。但需要指出的是 ,他们的分歧导致党同伐异遗风 盛行 ,反过来危害了道德救世主题。这是需要加以否 定的。这也说明 ,在运用积极合理思想资源时 ,如果 运用不当 ,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甚至主观愿望与客观 效果背离。 清末民初道德救世的不断高涨也逐渐凸现出严 峻现实问题 ,引发对伦理重构的强烈呼唤。如所资利 用的传统道德思想资源尚不足以满足时代救世需要。 如众所知 ,传统伦理文化乃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下的思 想产物 ,以此用来应付时代危机 ,自然显得力不从心。 在具体救世过程中 ,时人在充分挖掘与利用传统伦理 道德的积极思想资源外 ,也自觉不自觉地引进和吸收 西方近代伦理道德的合理思想因子 ,以强化自己的精 神武器。参与救世者除当权派及传统士人外 ,更有那 些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富有理想的新式知识群体。 他们敏于纳新 ,以挽救道德、社会、国家危机。这导致 救世内涵出现前所未有的困惑 ,亟待理论释疑。如道 德思维中道德追求与社会国家之关系 ,在中国古代自 不用说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伦理型文化。而欲采 用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免不了破除传统封建政治制 度。而传统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客观上使伦理 道德与政治纽结在一起 ,难以截然分开。破除封建专 制制度不可避免地需要清算封建伦理道德。而伦理 道德本身又是精华与糟粕寓于一体 ,如不作必要学理 厘清 ,可能困扰实际的道德救世实践。如此等等 ,不 一而足。因此 ,道德救世迫切需要伦理重构与之配 合 ,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而价值准则如何选择也给时人提出了现实性难 题。道德之于社会国家的关系如何需要从理论上加 以阐释。当时 ,时人多采用混合方式 ,以实用主义的 态度对待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解决问题难度的增 大 ,仅仅将中外类似思想混杂在一起 ,颇难起到应有 的社会效果。既然如此 ,对社会道德堕落的清算究竟 以什么道德规范为准绳 ? 如何塑造近代理想人格 ? 伦理道德理论体系、教育体系、社会系统等诸因素如 何有机结合 ? 如此等等。这些问题亟需得到理论解 答。当时社会中出现的中外新旧之争实际透露出解 决这此问题的理论紧迫性。 此外 ,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本身就是一个钱币的 两面 ,难以截然分开。前者体现了伦理道德的工具 性 ,而后者侧重于伦理道德的本体性。如果无工具 性 ,伦理道德失去其存在价值。而丧失其本体性 ,工 具性亦难以持久发挥作用。因此 ,道德救世与伦理重 构本身密不可分。道德救世过程展开本身已向伦理 92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伦理学研究 Studies in Ethics                   Jul. , 2006 No. 4  重构发出了强烈时代呼唤 ,伦理重构需要积极跟进。 这既是现实客观需要 ,更是伦理道德自身发展的必然 趋势。 事实上 ,对此回应早已开始。在道德救世思潮 中 ,时人呼唤国魂 ,期盼有新民出去改良社会。他们 认为 :民族“有特别优良之具 ,而后培养扩充 ,乃进于 文明盛强之域 ”。[ 50 ]在他们看来 ,立国首重道德 ,而共 和国以道德为立国之本。孙中山强调指出 :“今日民 国建设伊始 ,尤赖诸同胞注意道德 , 而后邦基可 固 ”。[ 51 ]有论者强调“中国革命尤须革心 ”。[ 52 ]“欲改 革国家须改革思想道德。”[ 52 ] ( P563)他们已认识到符合 时代需要的伦理道德并非唾手可得 ,而有待依据现实 需要与可能加以整合创新。如众所知的康有为、梁启 超、严复、谭嗣同、陈天华、邹容、章太言、孙中山、蔡元 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均不乏理论重构实践。如康 之《大同书 》、梁之《新民说 》、邹之《革命军 》、章之 《革命道德说 》,蔡之《中国伦理学史 》等均为道德救 世中的思想成果。此外 ,还有一些对具体道德规范 , 如忠、孝、知耻、气节、仁爱、道义等近代理论诠释。道 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密切相联 ,彼此互动 ,共同发展。 此举客观上冲破了固有纲常经典藩篱 ,导致此一制度 化体系的解构 ,开启了近代伦理重构的序幕。 四、清末民初的近代伦理重构 如众所知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蕴涵丰富思想内 涵 ,其中既有精华亦不乏糟粕。人们致力于道德救世 之际对其精华关注较多。同时 ,伴随中国社会陆沉 , 传统伦理道德赖以生成与维系的固有社会环境已时 移势易。中外交往日益深化与域外新知源源不断流 入客观上为其近代化提供了良好契机。这些传统精 华与域外积极、合理的思想因子相结合直接导致新的 符合时代需要内涵的滋生。可以说 ,伦理重构可谓道 德救世的衍声物 ,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道德救 世思潮的社会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传统伦理 文化制度体系的崩溃 ,昭示了中国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由用向体的学理转向 ,也预示着中国近代以来学风开 始发生重要转变推动了近代新型学科 ———中国近代 伦理学的逐步形成。 从外在形式来看 ,清末民初的近代伦理重构主要 围绕伦理道德展开。不同阶级 ,阶层 ,从各自立场出 发 ,对伦理道德作了不同的理论解读 ,如复兴传统道 德、挖掘传统精华、批判狭隘道德、批判假道德、家族 伦理、抛弃传统道德、道德革命 (新 )、重构新伦理道 德等。从内在学理而言 ,此一重构又围绕诠释伦理、 道德内涵展开。并以此为核心 ,涉及伦理道德理论问 题 (如起源、本质、演变及结构体系 )、具体规范及其 实践模式等方面。在具体探讨中 ,时人主要围绕批判 继承、综合创新以展示其现实价值。 他们的价值取向在于重视道德之于国家、社会的 作用。如认为一群之成立 ,必有道德以为维持。道德 盛则其群盛。道德衰则其群衰。强调角逐于二十世 纪之舞台 ,而得占优胜 ,以适于天演淘汰 ,则必凭藉其 民族之能力道德 ,有特别优良之具 ,而后培养扩充 ,乃 进于文明盛强之域。他们期盼国魂 ,注重新民以改良 社会 ,甚至主张以道德为救国良剂。强调共和国以道 德为立国之本 ,指出今日民国建设伊始 ,尤赖诸同胞 注意道德 ,而后邦基可固。 同时 ,他们在道德理论上强调先有社会后有道 德 ,赋予道德起源以近代义。在他们看来 ,道德根于 天性 ,不受一群习惯所拘 ,不为宗教势力所囿。道德 本诸学理 ,应注时势 ,跟诸人心 ,因时转移之物 ,而非 一成不变 ,而随国势而变迁。时代不同 ,道德内涵各 异。此论打破了传统“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说教。 在具体内涵上 ,他们认为“道德 ”一语并非一成 不变 ,它可称之为正气 (气节 )、节烈、仁义、良知、报 恩、明分、慮后、廉耻、信用、行为理想等 ,认为革命为 一种美德、认真办事亦为最高尚之道德。道德这事 , 必须普遍 ,人人应做 ,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 ,才有存 在的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封建“三纲 ”学说 的桎梏 ,使优良传统道德丰富多彩的社会内涵凸现出 来。 而其道德的取舍标准主要以其积极社会作用为 核心。时人认为 :道德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个条件 ,适 于个人的生命保存 ,也得适于种族生命的保存。其根 本标准在适合于其时生活常行习惯最平正之法则 ,对 其取舍以适于固吾国、保吾群之生存与否。此一取舍 标准体现了优良传统道德思想的内在实质。 在结构体系上 ,他们将道德分为不同类型 ,表现 出鲜明世俗化倾向。如道德按范围大小可大致分为 儿童道德、家庭道德、族内道德、家族道德、社会道德、 国家道德。按具体类型又可分为伦理的道德、宗教的 道德、政治的道德、职业道德。或称之为政治伦理、政 党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经济伦理、职业伦理、国 家伦理、国际伦理等等。这些近代意义上的道德分类 03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中国伦理思想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           Jul. , 2006  No. 4  打破了旧伦理分类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且 以家族伦理为本的模式 ,取而代之以新伦理分类 ,具 有积极近代学术意义。 在基本精神上他们强调积极道德与消极道德、公 德与私德并重。在他们看来 ,专制之朝多取消极道 德 ,以弃智黜聪 ,为臣民之本。因此 ,反专制之所为 , 既需继承消极道德 ,又要公开提倡积极道德。同时 , 道德可分为公德私德 ,“优于私德者 ,亦必优于公德 , 薄于私德者亦必薄于公德 ”,公德私德并重。 不仅如此 ,他们还积极践履。在他们看来 ,道德 非腾诸口说之事。西洋社会之道德 ,其优胜于东洋社 会者 ,在于具力行之精神。并在学科关系上努力探讨 道德与宗教、法律、科学、知识、经济、风俗、国学之关 系 ,反对孤立地为谈道德而谈道德。时人伦理重构涉 及面较广 ,基本包含了近代伦理道德的各个方面 ,初 步确立起中国近代的伦理学的雏形。 清末民初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虽形式有别 ,但内 在实质却相似。道德救世催生伦理重构展开。在道 德救世中 ,这些志士仁人采用实用主义方法 ,从传统 伦理道德中选择合乎时代需要的优良道德为救世服 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固有制度化理论模式纲常 经典的解构。同时 ,时人吸收与借鉴西方近代伦理道 德的合理成分 ,并与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融合 ,直接 促进了清末民初近代伦理重构。比较而言 ,伦理重构 可谓在理论上深化了道德救世主旨。他们有关论争 及其深化导致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由中西对峙、中西 融合、进而发展到整合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 ,道德 救世最终归结为社会主体人具备优良的近代道德品 格 ,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而奋斗。而伦 理重构则为如何培育乃至塑造这一新型人格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蕴涵着伦理道德价值的时代发 展。二者关系体现了历史现实与道德理想、具体合理 与价值合理的统一 ,昭示出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的整 体性与复杂性。 [注 释 ] ①具体内容拟在《清末民初伦理道德研究综述 》中详加讨 论 ,恕不展开。 [参 考 文 献 ] [ 1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7. [ 2 ]吴柯闵义. 吾所告于国民者 [A ]. 贯因. 改良家族制度 论 [ C ].大中华杂志 , (一 ) : (五 ) , (三 ). [ 3 ]陈少峰. 生命的尊严 ———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4. [ 4 ]梁启超. 梁启超全集 (二十一 ) [M ]. 北京 :北京出版 社 , 1999. [ 5 ]康有为. 康南海自编年谱 [ A ]. 丛刊 :戊戌变法 ( 4 ) [ C ]. 神州国光社 , 1953. [ 6 ]王建华. 谭嗣同传 [M ].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 1997. [ 7 ]徐义君. 谭嗣同思想研究 [M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 社 , 1981. [ 8 ]苏舆. 翼教丛编 [A ]. 沈云龙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 [ C ]. 台北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 1996. [ 9 ]张之洞. 张之洞全集 [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 1999. [ 10 ]陈独秀. 独秀文存 [M ].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 1987. [ 11 ]中国史学会. 义和团 (四 ) [ Z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00. [ 12 ]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 社会 [M ]. 成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87. [ 13 ]张鸣. 乡土心路八十年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 意识的变迁 [M ]. 上海 :三联书店 , 1997. [ 14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 [M ]. 天津 :天津人民 出版社 , 1985. [ 15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 (三 ) [ Z ].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 1983. [ 16 ]张湘柄.史海抔浪集 ———陈独秀并辛亥革命问题研 究 [M ].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93. [ 17 ]论国人宜善用其利己心 [ J ]. 东方杂志 (十一 ). 丙午 十月. [ 18 ]刘秉荣. 辛亥革命秘史 [M ]. 北京 :群众出版社 , 1998. [ 19 ]闵杰.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录 (二 ) [M ]. 杭州 :浙江人 民出版社 , 1998. [ 20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 [A ]. 石峻. 中国近代思想史 参考资料简编 [ C ]. 北京 :三联书店 , 1957. [ 21 ]姚奠中 ,董国炎. 章太炎学术年谱 [M ]. 太原 :山西古 籍出版社 , 1996. [ 22 ]章太炎.革命道德说 [ J ]. 章太炎全集 (四 ). 上海 :上 海人民出版社 , 1985. [ 23 ]李妙根.国粹与西化 ———刘师培文选 [ Z ]. 上海远东 出版社 , 1996. [ 24 ]李凡. 孙中山全传 [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 1991. [ 25 ]李怡. 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 [M ]. 武 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 [ 26 ]马勇. 严复语萃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1993. 13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伦理学研究 Studies in Ethics                   Jul. , 2006 No. 4  [ 27 ]王栻. 严复集 [ Z].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6. [ 28 ]王旸. 簾卷西风 :林琴南别传 [M ]. 北京 :华夏出版 社 , 1999. [ 29 ]金山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 [M ]. 人文月刊社 , 1936. [ 30 ]侯宜杰. 袁世凯全传 [M ].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 1994. [ 31 ]高平叔. 林琴南致蔡元培函 [ A ]. 蔡元培哲学论著 [ C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1985. 204. [ 32 ]曹聚仁. 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 [M ].东方杂志. (二十 二 ) : (四 ). [ 3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会科研局. 李大钊研究文集 [ Z ].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 1991. [ 34 ]陈崧.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 [ C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9. [ 35 ]唐俟. 我之节烈观 [M ]. 新青年 , (五 ) : (二 ). [ 36 ]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 文选 [ C ]. 北京 :三联书店 , 1981. [ 37 ]独秀. 卑之无甚高论 [ J ].新青年 , (九 ) : (三 ). [ 38 ]新青年 [M ]. (二 ) : (三 ). [ 39 ] [美 ]吉罗德夫人.论循规蹈矩之益与纵性任情之害 (吴宓译 ) [ J ]. 学衡 (三十八 ) [M ]. [ 40 ]吴宓. 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 [ J ]. 学衡 (三十二 ) [M ]. [ 41 ]陶孟和. 在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 [ J ]. 晨报副刊 ,第 1290号 ,中华民国十四年十月十五日 : 30. [ 42 ]熊月之 ,周武编. 陈旭麓文集 (二 ) [M ]. 上海 :华东 师大出版社出版 , 1997. [ 43 ]黄克剑. 梁漱溟集 ·〈梁漱溟集 〉代编序 [M ]. 群言 出版社 , 1993. [ 44 ]李大钊. 李大钊文集 (上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84. [ 45 ]高瑞泉.向者新的理想社会 ———李大钊文选 [M ]. 上 海 :远东出版社 , 1995. [ 46 ]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选辑 [ Z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 1988. [ 47 ]黎永泰.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 [M ]. 成都 :四 川大学出版社 , 1989. [ 48 ]安云风.新编现代伦理学 [M ].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社 , 2001. [ 49 ]程发轫等. 儒家思想研究论集 (一 ) [M ]. 台北 :黎明 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1982. [ 50 ]论社会改革 [ J ]. 东方杂志 , (八 ). 丙午七月 . [ 51 ]陈旭麓等. 孙中山集外集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90. [ 52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 (五 ).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 1987. On the M oral Salvation and the Ethica l Re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ZHAO Yan - ca i (College of the Humanities, Centr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the Law, W 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peop le looked upon the morals as important tools of salving the society between the end of the Q 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contained abundant contents and they help each other forward to the climax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the salva2 tion. The appearing realistic difficulties p romot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thics sp read out. This broke down the barriers of the three car2 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It led to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ystem and opened the p relude of the reconstruc2 tion of the modern ethics. They based them selves upon assim ilating with discrim ination, synthesized and brought forth new ideas, estab2 lished an embryonic form of the modern ethics of China and realized p relim inarily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s. Key W ords between the end of the Q 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thics and morals salvation  reconstruction  different trend help each other forward 23 2006年 7月 第 4期 (总第 24期 )         中国伦理思想 :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           Jul. , 2006  No. 4 
本文档为【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_赵炎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02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