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举报
开通vip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章编号 :025522930 (2004) 0620417203 中图分类号 :R22412   文献标识码 :A 经络与腧穴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赵百孝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北京 100029) [摘  要 ]  目的 :通过分析输穴的分布及其主治特点 ,探讨五输穴理论的...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章编号 :025522930 (2004) 0620417203 中图分类号 :R22412   文献标识码 :A 经络与腧穴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赵百孝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北京 100029) [摘  要 ]  目的 :通过分析输穴的分布及其主治特点 ,探讨五输穴理论的原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采用文献分析的 方法 ,以《内经》《难经》等经典关于五输穴尤其是输穴的主治规律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现代临床资 料 ,对比分析了阴经、阳经输穴、三阴经的荥穴、奇穴等的分布部位和临床主治特点。结论 :输穴主 治“体重节痛”作用在阳经和阴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该经的输穴是否位于掌指关节 或足跖趾关节后密切相关。在此发现的基础上 ,《内经》《难经》所描述的不同经脉的五输穴具有相 似主治特点的原理之一在于它们在四肢末端分布部位的相似性 , 所激发经气层次的相似性 ,以及 针灸刺激所形成的针感的相似性。 [主题词 ]  穴 ,五输 ;腧穴学 Discussion on principle of f ive Shu points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Shu point indications ZHAO Bai2xiao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 Beijing 100029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principle of five Shu point theory via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in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u points. Methods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s , based on discussion of indication laws about five Shu points ,particular2 ly Shu points in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 The Classic on Medical Problems , and so on , in combination with modern clinical data , compare and analyze 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u points of Yin2channels and Yang2channels , spring points and extra2ordinary points of the three Yin2Channels. Conclusion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Yang2 channels and Yin2channels for indications of Shu points for“body heavy and arthralgia”,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hu points located on metacarpophangeal articulations or posterior metatarsal joints. One of the principles that five Shu points of differ2 ent channels have similar in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in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and The Classic on Medical Problems is similarity of their distribution on ends of four limbs , similarity of excited channel2 Qi layers , and similarity of needling sensation formed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timulation. KEY WORDS Points , Five Shu ; Acupoint Science 五输穴理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 十二 ,络脉十五 ,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所出为井 ,所溜 为荥 ,所注为腧 ,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 ,二十七气所 行 ,皆在五腧也”。五输穴理论认为 ,十二经脉的经 气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以至脏腑 ,呈现出由浅而 深、由微而盛的向心性流注特点 ,同时分布于肘膝关 节以下不同经的穴 ,相似部位的穴位 ,其主治具有相 似性。此后 ,《难经·六十四难》明确提出五输穴与五 行的配属关系 ,并认为阴阳经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属 不尽相同 ,即所谓“阳井金 ,阴井木”。《难经》的五输 五行配属关系 ,一方面强调了阴经与阳经各自五输 穴主治特点的相似性 ,另一方面也承认了五输穴主 治特点在阴阳经之间的差异性。 在五输穴中 ,历代对输穴的主治特点认识较为 一致 ,本文通过浅析输穴的主治特点及临床运用 ,从 一个侧面探讨五输穴理论的立论渊源。 1  输穴主治的经典论述 《内经》中多篇论及输穴的主治特点 ,《灵枢·邪 气脏腑病形》指出 :“荥腧治外经 ,合治内府”,认为经 气表浅的输穴与荥穴长于治疗病位表浅的外经病 变 ,而经气深入的合穴则长于治疗深居于内的内腑 疾患。《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有按照四时经气 的深浅不同取五输穴治疗的方法 ,认为“时主夏 ,夏 刺输 ⋯⋯病时间时甚者 ,取之输”。 《针灸甲乙经》尚有根据五输穴分属木、火、土、 金、水五行 ,对小便的颜色异常采用五输穴治疗的记 载 :“溺青赤黄白黑 ,青取井 ,赤取荥 ,黄取输 ,白取 经 ,黑取合”。 五腧穴主治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论述当数《难 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 ,荥主身热 ,俞主体重节 痛 ,经主喘咳寒热 ,合主逆气而泄”,其中“俞主体重 节痛”的输穴主治规律为后世普遍接受。 2  十二经输穴的分布特点 输穴是五输穴中从远端向心性排列的第 3 个穴 ·714·中国针灸 2004 年 6 月第 24 卷第 6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位 (胆经例外) ,根据《内经》“阳井金 ,阴井木”的原 则 ,阳经输穴属木 ,阴经输穴属土。如果按照五输穴 的经气的浅深排列 ,输穴处于表里交界之处 ,解剖上 多分布于手掌指关节或足跖趾关节后 ,或掌骨或跖 骨小头部位。三阴经的输穴与原穴相同 ,即所谓“以 输代原”,在分布部位上 ,只有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 脾经与阳经的输穴部位相似 ,而手三阴经的输穴位 于腕关节后的腕横纹中 ,足少阴肾经位于内踝与跟 腱之间 ,与其他八条经的输穴分布特点不同。 3  输穴的临床运用 311  输主体重节痛 阴阳经的输穴虽都有一定的主治疼痛的作用 , 但从古今文献及临床报道来看 ,其治疗痛证的程度 和范围有所不同。 手足阳经的输穴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治疗范 围以全身性疼痛为主 ,常作为疼痛的远端选穴。现 代临床常用手足阳经的输穴治疗急性肌肉关节疼 痛 ,配合损伤部位的主动或被动运动 ,效果较为显 著。如后溪、中渚、三间、足临泣、陷谷等。后溪、束 骨为手足太阳经的输穴 ,是治疗外感初期全身酸楚 强痛的常用配方。在手足阴经中 ,脾、肝二经亦有主 治全身疼痛的作用。太白为脾经的输穴和原穴 ,除 治疗脾胃脏腑病证之外 ,是治疗全身体重节痛的常 用穴位 ;太冲为肝经的输穴及原穴 ,是主治头痛、目 赤肿痛、胁痛以及其他痛证的常用穴位 ,与合谷相配 称为“四关穴”。 312  阴经“以输代原”主内脏病 阴经的输穴与原穴为同一部位 ,故称“以输代 原”。从理论上来讲 ,原穴是人体原气输注于十二经 脉的部位 ,临床多用于治疗内脏病 ,而手足阴经原穴 的这一特点更为明显。而对于“体重节痛”这一外经 病症 ,阴经的输穴的作用并不突出 ,如肺经的太渊主 治咳嗽、气喘、胸痛、无脉症等 ;心经的神门主治心 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胸痛等 ;心包经的大陵主治 心痛、心悸、呕吐、胃痛等 ;肾经的太溪主治头痛目 眩、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牙痛等症。均以治疗本脏 病症和本脏的疼痛为主。但阴经中脾经的太白、肝 经的太冲却有着与阳经相似的主治全身性疼痛的作 用。 313  与输穴分布相似的奇穴 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软组织扭伤疼痛及感受风 寒湿邪所致疼痛的奇穴和经验穴也多位于与输穴部 位相似的部位。落枕穴又称外劳宫 ,是治疗落枕及 颈项肌肉疼痛的有效穴 ,位于手背第 2、3 掌骨间 ,掌 指关节之后。腰痛点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 , 位于第 2、3 掌骨及第 4、5 掌骨之间 ,腕背横纹与掌 指关节的中间 ,共两穴。痛灵穴是治疗各种急性扭 伤疼痛及肌肉酸痛的经验穴 ,位于手背第 3、4 掌骨 间 ,掌指关节之后。液门透中渚是治疗感冒发热身 痛的经验针法。临床上许多痛证的压痛反应亦多靠 近掌指关节 ,与输穴的分布特点相似。 314  手三阴荥穴主治“体重节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手三阴的荥穴鱼际、少府、劳宫 3 穴也分布于掌指关节的后缘 ,与输穴的分布部位 相同。现行教材中虽较少提及此 3 穴治疗“体重节 痛”的外经痛证 ,但从古代文献中可找到类似主治的 记载。如《针灸甲乙经》有鱼际主治“寒厥及热、身热 汗不出、肩背寒厥”等症 ;现代临床亦用此穴治疗感 冒身痛之症。《类经图翼》有少府主“亥疟久不愈 ,振 寒烦满 ,少气胸中痛 ,悲恐畏人 ,臂酸肘腋挛急”等 症。经外奇穴“牙痛穴”位于第 2、3 掌骨小头之间 , 与劳宫穴接近 ,是治疗牙痛和下颌关节痛的经验穴。 《针灸甲乙经》有劳宫“主热病发热 ⋯⋯三日以往 ,不 得汗 ,怵惕 ,胸胁满痛 ,不可转侧”等症。可见阴经掌 指关节后缘的穴位亦有主治全身痛证的作用。 4  输穴主治特点的意义 411  对于《难经》五输穴主治规律的理解 ,历代说法 不一 ,但均难以全面诠释五输穴的主治规律。清代 针灸家廖润鸿认为 ,《难经·六十八难》的五输穴主治 规律与五脏病机相关 ,其在《针灸集成》中指出 :“井 主心下满 ,肝邪也 ;荥主身热 ,心邪也 ;输主体重节 痛 ,脾邪也 ;经主喘咳寒热 ,肺邪也 ;合主逆气而泄 , 肾邪也。”阴经五输配五行五脏 ,依次为木、火、土、 金、水 ,分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如此 ,输穴属 土配脾 ,治疗脾虚湿盛的“体重节痛”之症自然顺理 成章。但此说无法解释阳经输穴的主治“体重节痛” 的原因 ,而且从上文的分析可知 ,阴经输穴并不以治 疗“体重节痛”见长。 412  位于不同的经脉的五输穴 ,却具有相似的主治 作用 ,这无论从五行、阴阳、脏腑等角度都难以解释。 唯独较合理的解释是 ,阴阳各经的五输穴分布于四 肢末端的部位相似 ,如井穴都在指甲角处 (中冲在中 指端) ;荥穴都在指间或趾间结合部的赤白肉际处 ; 输穴在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的后缘处等等。四肢相 似的部位其对刺激的反应是相似的 ,如井穴的针刺 感觉都是刺痛、锐痛 ,很少有酸胀的得气感 ;荥穴的 针感为“痛多胀少”;输穴的针感则为“胀痛相当”的 感觉 ;而合穴的针感则以胀为主 ,很少有痛等等。五 输穴的部位分布 ,阴阳经井、荥、合 3 穴分布部位基 本相似。又如 ,五输穴中应用较广的荥穴 ,其“荥主 ·814·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Jun. 2004 ,Vol. 24 No. 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身热”的主治特点在阴阳各经基本一致 ,而各经的荥 穴位置也基本相似。输穴阴阳经有较明显的差别 , 其主治特点也有着相应的差别。 5  小结 从上文对阴阳经输穴的分布及主治特点分析的 结论可以推测 ,输穴的解剖部位、层次以及针刺时所 形成的针感 ,可能最易激发与肌肉关节相对应的经 气 ,因而长于治疗肌肉关节的病痛。《灵枢·百病始 生》云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 ,始于皮肤 ,皮肤缓则腠 理开 ,开则邪从毛发入 ,入则抵深 ,深则毛发立 ,毛发 立则淅然 ,故皮肤痛。留而不去 ,则传舍于络脉 ,在 络之时 ,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留而不 去 ,传舍于经 ,在经之时 ,洒淅喜惊。留而不去 ,传舍 于输 ,在输之时 ,六气不通 ,四肢则肢节痛 ,腰脊乃 强。留而不去 ,传舍于伏冲之脉 ,在伏冲之时 ,体重 身痛。留而不去 ,传舍于肠胃 ,在肠胃之时 ,贲响腹 胀 ,多寒则肠鸣飧泄 ,食不化 ,多热则溏出糜。”所谓 “荥输治外经”即指荥、输穴适宜于外邪侵袭于皮肤、 络脉、肌肉关节的病证。 总之 ,对于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经气的深 浅、大小分布情况 ,古人用自然界代表水流从高山到 海洋的水势变化的井、泉、小溪、大河、海来比喻。水 域虽然不同 ,但其水系流经的井、泉、小溪、大河、海 的各自地理位置和流量是相似的 ;经脉虽有不同 ,但 各经脉远端具有相同属性的井、荥、输、经、合的经气 的深浅大小是相似的 ,其与人体皮、脉、肉、筋、骨、脏 腑的对应关系也是相似的 ,因而具有相似的主治规 律。阴阳经输穴的分布部位的差异 ,决定了其主治 “体重节痛”作用的在不同经脉中的差异。 (收稿日期 :2003209228 ,成平发稿) 专病治验 耳体穴配合治疗神经性耳聋 取穴 : (1)体穴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率 谷、外关、中渚 (双耳患病取两侧) 、双侧太冲。(2) 耳 穴取一侧的神门、皮质下、肝、内耳、外耳、肾 (虚证 取)或耳尖穴 (实证取) 。 治疗方法 : (1) 体穴每次皆取 ,耳门、听宫、听会 穴成人可用 2 寸毫针直刺 ,以耳内有酸胀感为宜 ,约 进针 018~112 寸时留针。外关、中渚针尖向上 (指 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方向)斜刺 ,使针感向上传导。余 穴直刺以局部有针感为度。儿童可用 1 寸毫针针 刺 ,每次留针 30 分钟 ,有针感者 ,留针期间可不行 针 ,针后针感即消失者 ,可行针 1 次。(2) 耳穴针刺 法 :用常规消毒 015 寸针直刺 ,多数患者有耳部发 热、疼痛或瘙痒感 ,实证耳尖穴点刺放血 ,3~5 滴/ 次 ,隔日 1 次 ,余穴留针 30 分钟 ,两耳交替治疗。儿 童及有心脏疾患者 ,用耳压法 ,嘱患儿或家长自行按 压 ,以局部有热、胀、痛感 ,患者能耐受为度 ,每日治 疗时间总计不少于 20 分钟。每隔 3 日更换贴压 1 次 ,两耳交替治疗。 针刺 (体穴、耳穴) 10 次为一疗程 ,1 周治疗 5 次 ,疗程间间隔 3 天 ,期间未服其它治疗耳聋的药 物。3 疗程后评定疗效。其间耳压法可不间断。 结果 :共治疗 32 例 ,年龄最小 3 岁 ,最大 69 岁 , 其中 3~10 岁 4 例 ,11~20 岁 5 例 ,21~30 岁 2 例 , 31~40 岁 3 例 ,41~50 岁 4 例 ,51~69 岁 14 例 ;病程 最短 5 天 ,最长 10 余年 ;单耳 10 例 ,双耳 22 例。27 例伴有耳鸣。因药物中毒引起者 18 例 ,噪音损害引 起者 4 例 ,年老内耳退变引起者 5 例 ,5 例病因叙述 不清。治愈 (听力恢复正常 ,眩晕症状消失) 12 例 , 好转 (听力提高 10 dB 以上 ,耳中不适感减轻) 17 例 , 无效 (无明显好转 ,听力提高不足 10 dB) 3 例 ,总有 效率 90163 %。 体会 :针刺治疗耳聋 ,以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为 主 ,结合临床经验 ,采用局部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和中 医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因手足少阳经脉 绕行于耳之前后 ,取手少阳经的中渚、外关、翳风、耳 门 ,足少阳经的听会、率谷疏导少阳经气 ;听宫穴为 近部取穴 ,治耳聋耳鸣的主穴 ,针刺耳周穴位“直达 病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太冲为肝经原穴 ,可疏 肝解郁 ,滋补肝肾 ,清泻虚火 ,即上病下取。耳穴取 肝肾 ,因肝、肾同源 ,肾开窍于耳 ,取其滋补肝肾、疏 肝泻火之意 ;内、外耳为相应病变部位取穴 ;神门、皮 质下镇静安神 ,调节大脑皮层功能 ;耳尖穴点刺放 血 ,有泄热明目利窍的作用。 临床初步观察 ,本法对神经性耳聋中噪音损害 引起的疗效略好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耳聋 ,考虑可能 和损伤程度相对较小有关。疗效与年龄、病程未发 现有明显关系。 兰州 730050  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  尚亚婷 (收稿日期 :2003209205 ,齐淑兰发稿) ·914·中国针灸 2004 年 6 月第 24 卷第 6 期
本文档为【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60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4-01
浏览量: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