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简论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简论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

举报
开通vip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简论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 政 治 -ff'~5聿 本文为华北电力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村委会直选中的派系政治及其运作”(项目编号:200811026)阶段性成果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 简论查尔斯 ·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 李平菊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3) 【摘 要】 查尔斯 ·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在历史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研究界影响颇大。蒂利认为,国际战争的压力导致了现代民族国家 的形成,而民族国家所要求的直接统治方式与资源汲取能力,改变了原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激起了各...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简论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 政 治 -ff'~5聿 本文为华北电力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村委会直选中的派系政治及其运作”(项目编号:200811026)阶段性成果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 简论查尔斯 ·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 李平菊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3) 【摘 要】 查尔斯 ·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在历史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研究界影响颇大。蒂利认为,国际战争的压力导致了现代民族国家 的形成,而民族国家所要求的直接统治方式与资源汲取能力,改变了原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激起了各社会阶层广泛的“抗争”,这种抗争反过 来又塑造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并对政治民主化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抗争政治;民主;民族国家 查尔斯 ·蒂利(1929~2008),是当代美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其研 究领域涉及社会运动、抗争政治、民族国家等三大方面。 一 、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蒂利指出,自 17世纪以来,欧洲不同类型的国家越来越多地裹挟 到了国际体系和国际竞争中 ,大多数时间是以战争的形式竞争。在长 期的国际战争压力下,民族国家的组织形式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因为 民族国家集权管理、直接统治的形式,能够从国民手中稳定的汲取大量 的资源,从而维持大规模的常备军 ,同时有效的政府管理也为国内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和支持,使得社会财富也得以不断增长。而传统的 大型帝国、封建邦国及城市国家则受限于分散的间接统治形式、软弱的 政府管理能力或狭小的领土和人口而难以与民族国家竞争。最终的结 果就是民族国家的胜出:历经战争洗礼而幸存下来的国家都选择了民 族国家的形式。 然而,国家权力的扩张、对社会控制的加强,尤其是从社会各集团 手中汲取资源的增多,必然使国家与社会发生结构性冲突,也就是社会 各阶层民众为保护原有权益而与政府当局的对抗、斗争。蒂利指出,民 族国家发展的背后,是“骑士、金融家、市政官员、地主、农民、工匠和其 他成员的反抗和合作”,是 普遍的抵制、广泛的讨价还价 。面对各种 形式的抗议和集体行动,统治者被迫承认民众的种种政治和经济权利 要求,并接受了对民众应当负有的广泛的责任。欧洲近代史上的普选 权等公民权利以及民主化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民众和国家的对抗性互动 中逐渐酝酿出现的。“无论在法国还是英国,抗争都塑造了政治,在它 们的民主制度上刻下了永久的印记 。历史昭示我们,在民众抗争和民 主化之间有某种联系。 二、抗争政治 以民族国家的研究为切入点,蒂利敏锐地注意到民族国家形成过 程中特别是政治民主化中抗争政治的重大意义,他把研究重点推进到 对抗争 治与民主的关注上。 何谓抗争政治 蒂利认为 : 政治上构建起来的行动者对其他行动 者包括政府代理人提出公共的、集体的诉求 。具体来说,抗争政治,就 是处于从议会政治到暴力革命之连续普通的民众厂泛而间歇性的反 抗、斗争活动;从和平请愿、纵火、抗税、抢粮、暴动到有组织的罢工、游 行、集会乃至大规模革命都可称为抗争,这些抗争与国家政治的互动联 系起来就是抗争政治。 蒂利认为,要了解抗争政治,必须区分抗争政治与“公共政治”、非 抗争政治及 公民一代理人关系”这几个概念。公共政治,是指所有从 外部可见的法定政治行动者(那些有名有姓的、处于一个现有政体之中 的),包括政府代理人之间的互动。在公共政治范围内,抗争政治包括 了法定行动者所有的非连续性的、公共性的、集体性的诉求。而没有发 生抗争政治的大部分时间,人们进行的都是非抗争政治,如征税、兵役、 人口普查、政治信息灌输等。公民一代理人关系则与抗争政治和非抗 争政治相交叉,它包括现任政府的被管辖民众和政府代理人之间的一 切互动。 民主化正是由公民一代理人关系的一系列变迁构成:拓觅这种关 系,使之平等化,保护它们,使之服从有约束力的协商。而这些变迁又 取决于公众政治和抗争政治的更普遍的变动。蒂利指出,抗争政治在 这些变迁中的表现更为直接。 三、民主理论 1、民主与民主化 何谓民主?蒂利认为,“高水平的受保护协商即民主 ,而受保护协 商是指公民或政府所管辖民众与政府代理人之间广泛的、平等的、有约 束力的协商关系。在蒂利看来,民主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一种心态、一套 法律或者一种共有文化,民主实际上由与特定政府相联系的个人和群 体之间积极的、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据此,民主化就是 受保 护协商 水平的提高,就是增强政府代理人和政府所管辖民众的平等关 系,增强政府所管辖民众对政府人员、资源和政策有约束力的协商,增 强对民众(特别是少数人群)的保护使之免遭政府代理人专断之害。 蒂利的民主或民主化理论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他坚持认为,民主化 通常足作为斗争的结果出现的,“但斗争期间,即便有也只是很少的参 与者拥有创造民主制度的自觉”,因此,民主是偶然的产物, 而不是历 史悠久的性格倾向或长期宪政革新的产物 。民主不是普遍的规律,也 不是人为追求的必然产物。民主更不是一经产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作为偶然性甚至是暂时性的结果,它时肘面临 去民主化 的危险。 民 主仅仅意味着,与大多数其他政权相比,非民主的因素相对较少而已”。 2、民主化 的因果机制 蒂利提出,民主化能否出现,事实上依赖于三个领域的社会关系变 迁 :公共政治、类属不平等和信任网络。所谓公共政治的变化 ,是指民 众能否普遍而平等地参与公共政治,并由此而建立对政府代理人的有 约束力的集体控制和抑制其专横权力;所谓类属不平等的变化,是指人 们是否因为基于肤色、性别、宗教、文化等人口类属的差异而不能平等 的参与政治;所谓信任网络的变化,则是将信任网络整合进公共政治的 程度,具体说就是,人们是否信任政府并把自己的一些长期事业(长途 贸易、储蓄投资、参加政党等)托付给政府来进行。 最重要的是在这三个领域的变化和互动中,是否出现有利于民主 化的因果机制。“民主化的规律,不在于标准的、普遍的次序或者充分 条件,而在于多样化的组合和次序中,生产出类属不平等、信任网络和 公共政治变化的那种反复出现的因果机制 。蒂利总结了三组大的机 制:一是类属不平等与公共政治的隔绝机制,即不能因为人们的类属差 异而限制人们的政治参与 ;二是信任网络与公共政治的整合机制,即打 破人们传统的相互隔离的信任网络,建立依托于政府的全面的信任网 络;三是改变公民与政府代理人互动的公共政治变动机制,即使得公 民一代理人关系朝更大的普遍性、平等性、协商和保护的转变。 四、抗争政治与民主 既然蒂利把民主看成是斗争的偶然产物 ,那么抗争政治和民主到 底是什么关系甲蒂利首先确认: 1650年之后的欧洲 ,一切通向民主政 (下转第96页) 《新西部>2010.12期 文史 纵 横 蜀中“逍遥游”是李白悟道、修道、行道的过程 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显而易见,李白一直受“权势”的压迫,也许初进官场时他不会把这 种势力放在眼里,但渐渐地就领教了对手的厉害,特别是他在“权势 不 动声色的挤压下被迫退出政界后,他知道自己以前低估了敌人。这种 打击是沉重的,尤其是当它发生在李白这样骄傲的人身上时,更是如 此。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乐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 打击的反映。可是,美丽的是梦,丑恶的才是真实,一时看来由皇权支 持的“势 是不可战胜的,难怪李白发出“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浩叹。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就写出了作者随时准备再人梦境 的愿望。至于在现实世界,对不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李白坚定地表达了“拒任 和 归隐 的态度。 透过。仕 与。隐 的取舍,可以看到李白面对的正是许多读书人都 曾遭遇到的 学 与“用”的矛盾,而 学”与“用 的对立其实反映的又是 更为本质的 道 与 势 的 中突,具体说,是“道义 与“权势 的冲突。 潜心学道原本为了兼济天下,学成后却发现官场昏朽无道,官僚集团的 道德失范重创了李白的理想追求,造成他文化、政治双重f介值取向的被 迫终结。既然不肯 折腰事权贵”,就只能选择道义——文化诉求。在 痛苦的蜕变中,李白高贵而自由的人格才真正得到了表现,他不仅继续 坚守“道 的阵地决不后退,而且表达了对不可一世的权贵极大的蔑视。 对人间已经彻底失望之后,李白成熟了他的旷世奇才,创造了一个瑰丽 的神仙世界,它高高在上,灿烂辉煌,一下子,由权贵们把持的那个地上 世界变得庸碌卑劣,渺小鄙陋,诗人当然要投身仙境。 虽然李白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很高的儒家政治文化修养,但是 李白思想的复杂性,让他不仅仅具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与抱负,接受儒 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还具有道家的“出世”精神与 个人的人文独立,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 间一切;同时,释家的与世无争与空灵也影响着他;甚至还深受游侠思 想影响,他走马横剑,出入通都大邑,举止豪爽,轻财乐施。他还好饮 酒,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纵酒豪放的姿态。豪荡 纵姿、傲然不群的浪漫气质,又与他的道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 的独特作品风格和艺术魅力。 李白的政治生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政治悲剧,也是他一生的 悲剧。儒家积极的政治理想在面对道家的独立、自由,还有游侠的藐视 正统、藐视封建秩序等等与儒家正统的政治理想与儒家认同的封建秩 序相背的思想的冲击时,李白在政治上的失败已是毫无疑问。恰恰是 (上接第7l页) 这种政治生活上的无限追求与渴望,所以,政治上的失败与得不到满足 更加显得特别的突出。正如同几乎所有的政治悲剧者一样,李白将满 腔的失落发泄到自己所擅长的文学诗歌上,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他 或是直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失落与不满,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 力不济 (《临路歌》);他或是寄情于山水之乐,。五岳寻仙不辞远,一 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他或是隐身于求道修掸之 中,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李白诗歌 的意象是超越现实的,诗歌中的意象大量融会了道教的神话传说和典 故,创造了许多光明美好、飘渺神奇的艺术境界。他在诗中较少对生活 过程做具体详尽的描述,而是让想象神游,将历史、神话、传说、幻觉以 及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捕捉许多表面上看似没有逻辑的意 象,来构成令人奇异、惊愕的画面。李白惊人的想象和极度夸张的手 法,明显受到道家道教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综观李白的一生,不论是他 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 的少年时 期,还是他奉诏入京,醉卧长安的壮年时期。以及他。愿随子明去,炼火 烧金丹”的晚年日寸期,都与道教有着理不清、剪还乱的关系。他的一生 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为追求理想与未来,在强烈的求知欲和深 厚的宗教氛围中认识了道教;为了实现远大的抱负,追求自己的人生价 值,他在B寸代的浪潮中熟悉了道教;为了疗愈痛苦的心灵,摆脱世俗和 传统的束缚,他在诗歌的海洋中,完善了自己的道家思想。总之,悟道、 明道、行道渗透到他整个政治生命和艺术生命之中。 【参考文献】 [1] 罗宗强.李白与道教[J].文史知识,1988.6. [2] 刘术云.李白道教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初探[J].当代文坛, 2o08.1. [3] 毛晓红,甘成英.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 [4] 毛 若,毛晓红.巴蜀文化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影响 [J].新西部,2010.8. 【作者简介】 毛 若(1991一)女,汉族,四川绵阳市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学生. 毛晓红(1962一)男,汉族,贵州遵义市人,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 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李白文化. 治体的主要历史道路,都包含了旷日持久的抗争。民主源于抗争,并且 动员和重塑民众抗争。 但是他也多次强调 民主化取决于三个场域中 发生的变化——类属不平等、信任网络和公共政治——以及这些变化 之间的互动 ,民主化的规律正在于 生产出类属不平等、信任网络和公 共政治变化的那种反复出现的因果机制”,而“几乎所有关键的促进民 主的因果机制都将民众抗争卷入其中⋯ ··要么是共生的,要么是因,要 么是果 。 因此,总结来看,蒂利的观点是 ,民主离不开抗争的推动 ,但抗 争政治与民主化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抗争政治对民主的推 动,是通过激活或参与上述因果机制而实现的,即只有民众抗争与 政府互动能够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够消除不平等 ,同时能够加 强对政府的集体性约束、抑制专横权力,才会推动民主化。如果抗 争政治没有激活或参与这些机制,或激活了相反的机制,那么很可 能带来的是。去民主化 。 【参考文献】 [1] [美]查尔斯 ·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 年)[M].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 [美]查尔斯 ·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M]. 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美】查尔斯 ·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M].胡位钧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陈周旺.革命有多光荣?——评查尔斯 ·蒂利的欧洲的抗争 与民主(1650—2000)[J].开放时代,2009.4. [5] 羽 良.“抗议政治学”巨擘查尔斯 ·蒂利辞世.载21世纪经 济报道 .2008—5—6. 【作者简介】 李平菊(1978一)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问题 . 一 96一 《新西部)2olo.12期
本文档为【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简论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835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0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3-03-24
浏览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