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年级新教材教案: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一年级新教材教案: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举报
开通vip

高一年级新教材教案: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高一政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市二中政治组:韩春萍2005 . 8 一.教学内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促进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 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高一年级新教材教案: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一政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市二中政治组:韩春萍2005 . 8 一.教学内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促进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 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 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三.教学重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材料和数据,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2.图示片面发展观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3.展示有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材料,树立学 科学、学文化的意识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分小组对课本中的有关提问进行准备,并通过网络、图书查阅和收集有关材料,作好发言准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课时)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三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而巨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城镇居民生活正沿着“温饱—小康—富裕”的既定目标稳步前进;农村居民也逐步实现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由温饱向建设小康社会的两次重大跨越。具体看:(多媒体显示):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 1 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与此同时,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比1978年减少2.2亿多,比1989年减少7000多万。 (2).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客观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价格水平下各国居民的生活状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为20%左右。 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67.7%,还处在贫困阶段,1989年降至54.8%,由贫困转向温饱,2001年则进一步降至47.7%,开始步入小康。 从城镇居民看,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仅能维持温饱,1989年略降到54.5%,仍在温饱上徘徊,进入199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开始进入小康,2001年降到37.9%,由小康转向富裕。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标志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看,农民家庭经历了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 城镇居民家庭则经历了从“老四件”到“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电脑、轿车的转变。 (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实现温饱以后,住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居民的居住环境、住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延续了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体制彻底结束,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正全面实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步伐日益加快。 (5).交通通信消费成为持续增长的消费热点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交通和通信。改革初期,城镇居民的交通方式只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通信方式只有邮信和电报,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很少。而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长21.6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7%增加到8.6%。 随着各种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得到普及,农民意识到了知识、信息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消费支出用于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2001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193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2倍;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人均110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近12倍。 尽管互联网尚未普及到农村,其他通信发展程度也远不如城市,但从速度上比较,其发展也是较快的。近几年的电网改造、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为农村通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描述小康水平的农村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指标也于1997年达到了小康标准。 (6).人口素质一年更比一年高 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标志之一。1999该项指标年实现小康标准的88.4%,其实现程度是五个方面最低的,但比1990年的53%高了34.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推进3.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到2000年底,我国已顺利实现“两基”目标,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 2001年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35万所,在校学生3.2亿人,平均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学生,国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教育人口比重由 1990年的22.2%上升到2001年的26.6%,增长了4.4个百分点。 (7).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略) (8).卫生保健条件逐步改善(略) (9).精神生活:走向希望享受人生(略) (10).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略) 从宏观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排在世界第六位,谷类、肉类、棉花、钢、煤、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以上成绩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生活总体上还不富裕,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很大。 请同学们就课本中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经济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引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必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经济建设的目标 (1)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请同学们算一算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2)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促进就业,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扶贫力度,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江苏省提出 “两个率先”,请你谈谈对它的理解和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而我们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力军,我们更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刻苦学习,努力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课后作业:调查常州市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低生活保障率各是多少?2010年、2020年分别要达到什么水平?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课时) 1.树立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多媒体显示因片面追求经济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图片和材料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它既不是哪个人一时心血来潮提出来的,也不是哪个人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它在党中 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5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为这些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 巨大。诸如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黄、赌、毒”重新泛滥,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假冒 伪劣产品充斥于市等,便是明证。因此,现在明确地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那种单方面追求GDP,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片面发展观,具有巨 大意义。正如中央党校梁言顺博士提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所认为的那样:一个不计 成本和代价的经济模式肯定是个不完善的经济模式;一个不懂得计算成本和代价的经济理 论肯定是个存在缺陷的理论;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明细自己在发展中曾经或正在付出的 代价,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今后2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是否还能继续高 速发展?西方学者有人明确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世界上经济连续增长时间最长的日本也只 有22年。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 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 的改革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A.以人为本 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又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经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 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 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请同学说一说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B.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C.协调发展 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 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D.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为什么要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 (2)怎样发展经济? A.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多媒体显示我国和发达国家三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说明优化产业结构 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今年以来,由于一些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过热,部分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相当明显,产业发展中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城市居民今年再次尝到了拉闸限电的滋味。和电力一样,骤然紧张起来的,还有煤炭和燃油,不仅价格上涨,有时候有市无货。2004年,中国将进一步安排好电源和电网建设,加强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建设。同时,突出抓好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和节约用水工作,搞好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作为扩大就业的重大举措。积极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对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实现充分竞争,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金融、电信等服务业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有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对教育、科技等基础服务业要加大扶持力度。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介绍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加快我国实现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转变进而再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这种状况决定我们的战略是:抓住信 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 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以信 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信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预计今年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 的贡献率达到23.7%左右。 C.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落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就要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路径之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首先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打破过去城乡规划相互独立的老路子,按照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各地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基础条件和市场前景,体现地方特色。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模式,并推行非均衡择优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建制镇。培植城镇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城市搬迁企业向城镇集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吸引各方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城中村”、“城边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 路径之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应切实强化中心城市及重点县城集镇的产业特色,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保持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在扶持农用工业,实现以工补农、促农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唐山传统产业优势明显。按经济学家的研究定位,唐山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为此唐山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同一技术水平重复布点生产的原则,通过狠抓城乡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传统产业中分离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资源与生产能力配套、内部与外部产业链对接、辐射周边地区的工业格局。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村产业链,特别要大力发展公司制的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抓住开放兴商、现代物流、业态创新、大企业大市场培育等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路径之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围绕城乡市场对接,稳步推进城乡商品市场现代化建设。打破城乡市场壁垒,畅通市场信息渠道,建立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善、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把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置于一个统一的平台。特别要适应长远发展需要,组织力量研究大宗农产品的中远期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业务,逐步向期货市场过渡。第二,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第三,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整顿流通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坑农骗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地区间消费水平的差异,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优质商品下乡活动,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比如鼓励引导城区流通企业到农村开设农村超市,依托供销社优势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通过不断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 围绕农民增收和保证粮食安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调整。中央多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2004年的重点是坚决遏制乱占耕地 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 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化粮食流通体 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D.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的新格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最近批准了首批振兴东北的100 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610亿元。 请你就西部大开发提几点建议。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具备。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行之有效。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在中国这样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会是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我们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对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要有清醒的估量。 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只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实现了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经济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代化就胜券在握了。
本文档为【高一年级新教材教案: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9-07-17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