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编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编null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  “17年”、“文革”部分 绪论章 上编  “17年”、“文革”部分 绪论章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特点 概念:1949年后至今。 特点: 下限无限开放。 当下性和不确定性。分期:分期:(1),“17年”文学 (2),“文革”时期的文学 (3),新时期文学 (4),“后新时期文学” 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二,与现代文学的关系:1,同属“20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的概念: 2,异质性:性质、使命、方向等等的转变。...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编
null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  “17年”、“文革”部分 绪论章 上编  “17年”、“文革”部分 绪论章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特点 概念:1949年后至今。 特点: 下限无限开放。 当下性和不确定性。分期:分期:(1),“17年”文学 (2),“文革”时期的文学 (3),新时期文学 (4),“后新时期文学” 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二,与现代文学的关系:1,同属“20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的概念: 2,异质性:性质、使命、方向等等的转变。 3,“延安文学”:现代文学的“大传统”与当代文学的“小传统”。三,学习要求与方法:三,学习要求与方法:要求: 1,掌握当代文学发展线索、重要作家作品、思潮流派与文学现象; 2,具备较为专业的文本解读能力; 3,初步形成较为明确的文学史观与文学价值观。要求:要求:4,在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必须对当代前沿的文学批评理论思潮有一定的了解。 阅读的问题:阅读的问题:当下文学的跟踪性阅读。 个案性阅读。 注意的问题之一:注意的问题之一:区分文学史专业学习与审美鉴赏性学习之间的差异,提高专业学习的自觉性。注意的问题之二:注意的问题之二:培养历史意识。注意历史还原的重要性。切忌“语境误置”。与历史对话的方法。注意的问题之三:注意的问题之三:美学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与文化分析的关系。 注意的问题之四:注意的问题之四:经典意识与当代意识。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一,“人的文学”与“现代性叙事”的早期演变 1,现代文学的大传统:“人的文学”。 2,鲁迅的“立人”、“改造国民性”、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等。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3,核心:建立中国“现代个体”。 其指标是自由、平等、独立、自我、自尊、个性、主体等等。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4,上述指标源自近代西方的“现代性叙事”。 “现代性叙事”简介:理性观念、历史观念、“人”的观念、科学观念等等。 思想现代性(启蒙思想)与美学现代性。 社会(经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现代性的自反现象。 简单评价。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5,“现代性叙事”这一话语在现代中国的载体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小史: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6,“现代性叙事”话语在现代史上最基本的姿态:启蒙与批判,一破一立。 这一姿态守护着“人的文学”。破:对传统封建、“非人”性的批判;立: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主体地位。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7,“现代性叙事”话语与大众、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 话语革命的无力感及与大众、时代之间的隔绝感(赵树理给父亲念《阿Q正传》失败的例子)。 “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过渡必然。鲁迅在二十年代末思想的变化。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8,时代的变化:“救亡压倒启蒙”。 “人的文学”内涵的蜕变: “立人”时期强调“现代个体”的本体性内涵(鲁迅:“任个人而排众数”),是进入“现代世界”的前提,因而“立邦”乃在其后;“革命”与“救亡”时期则突出“立邦”的急迫性,“立人”变为延后的任务。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时代主体的悄然变迁,导致启蒙与批判姿态的微妙变化:体现在与现实、大众的关系上。如鲁迅《一件小事》。比较艾青《大堰河》与鲁迅《祝福》:同是描写底层劳动妇女,而其情感、立场完全不同。大众与知识分子关系的初步变化。 预示了其后乃至“17年”文学的众多特征。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二,“人的文学”的失落与“现代性叙事”的溃败。 1,“延安文学”:新的时代主体的塑造——对应于新的意识形态叙事话语的需要。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1),带来一系列的巨大变化:文学的性质(工具性服务性而非审美性、创造性)、内容(政治性而非人文性)、形式(传统性而非现代性)、价值立场(群体性而非个体性);知识分子的性质、使命、地位、身份;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批判与启蒙的逆转。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2),关键词:主体、身份(身份意识、身份认同)。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2,“人的文学”内涵的变化:“人”由历史本体变成了历史工具,成为历史政治机器上的有机配件,个体性消失。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3,“现代性叙事”的溃败: 4,延安文学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大传统,并直接成为当代文学的缩影。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三,政治合法化叙事与乌托邦叙事的兴起。 1,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一代会,宣告了当代文学的开端。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1),相关背景:全国胜利在望;郭沫若的《斥反动文人》;其他。 (2),任务:确定今后文学的方向、方针(延安文学的传统被正式确立。毛的《讲话》精神被确立为文学的指导思想);统一文艺组织的建立。 (3),会员结构:两大阵营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4),两份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 (5),遗留问题:宗派问题;统战问题;国统区文学的评价问题; (6),直接影响: “现代性叙事”的终结,带来了叙事范式的转型。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2,取代“现代性叙事”的,是政治合法化叙事及乌托邦叙事。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1),政治合法化叙事: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个中心:以新政权为载体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系统 两个领域:历史与现实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A,历史:重新建构、解释历史,这是个重新组码、编排、过滤的过程。 目的:建构有关历史起源、发展、目的、规律、形式等的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从而客观上有效地论证了新政权的存在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 体现:“革命历史小说”。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B,现实: 目的:对现实政治化进程的辩护、论证,并通过将其置入历史必然性进程的方式来将其合法化。 体现:现实题材创作,尤其是农村现实题材作品。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C,这种政治合法化叙事是“颂歌”性写作泛滥的内在根源,并导致“历史”与“现实”真实性的丧失。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2),乌托邦叙事:政治理想主义时代的激情叙事。面向未来的全民想象性写作。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乌托邦的复杂性:有其特定文化传统内涵并体现人性合理性的一面,深深表现出激情、理想、单纯、真诚、纯洁等文化特征,这是乌托邦叙事的最大魅力,也是其吸引人之处。但它在“17年”却常常成为意识形态的化身与道具,丧失本真而被意识形态化。 与现实的关系:超越性。这一关系在“17年”的扭曲:虚假想象与虚假超越。 今天如何看待这种乌托邦叙事。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第一章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3),上述两种叙事的内在关系:在很多时候是合二为一、很难区分的。这造成了“17年”文学的双重性。在分析作品时要注意分析。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解题:“一体化”: “人”:首先是“人” 的个体性,其次是普遍意义上的的“人性”。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一,“17年”文学“一体化”运动的内在背景与实质: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一):内在背景: 意识形态权威自我塑造的内在需要; 合法化叙事的内在需要; 乌托邦叙事的内在需要;。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二):实质: 取消异质多元文化存在,建立意义价值的一元统一格局; 取消丰富多样个体存在,建立集体一致的单一人格结构; 这一“一体化”过程亦是乌托邦叙事的意识形态化过程。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二,“17年”文学“一体化”进程: 1,50年代初的文学论争。 “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萧也牧倾向” 创作:《关连长》、《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尹青春》、《改造》、路翎的小说。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2,50年代中前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1):电影《武训传》批判: (2):“《红楼梦》研究”批判:两个“小人物”:蓝翎、李希凡 (3)“胡风集团”案: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4,“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反右”: (1),“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反响: (2),“反右”的发生与影响:null1957年4月27:《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5月15日:《事情正在起变化》 6月8日:党风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4,“反修”与文学:与苏联矛盾;1958-1959:《文艺报》的《再批判》(丁玲、王实味、艾青等);郭小川《望星空》;刘真《英雄的乐意》等;“百花文学”。 5,1960年代初的文艺政策调整及影响:三次会议:新侨会议(周恩来)、广州会议(陈毅)、大连会议(邵荃麟)。 null6,文艺形势的恶化与毛的“两个批示”:1962年“七千人大会”“千万不要忘记”口号的提出;柯庆施的“大写十三年”;毛的两个批示: (1),1963年12月:在中宣部反映上海组织故事会活动的《情况汇报》上所作:   各种文艺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至于戏剧部门,问题就更大了。……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null(2)1964年6月:在文艺界整风材料报告上所作: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是好的),15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null7,“文革”来临前的文艺批判: 《刘志丹》:康生;“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 “有鬼无害论”与《李慧娘》:孟超;廖沫沙。 “三家村”:廖沫沙、吴晗、邓拓 《海瑞罢官》:吴晗;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三,“一体化”与“人的失落”: “一体化”过程亦是一个无论在文学中还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都伴随着“人的失落”过程。 这一“人的失落”在文学中指三个方面: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1,“作者之死”:作为个体、个性、自我的作者已经死去。真正的作者是政治、意识形态。 2,“读者之死”:作为自觉、自愿、可以自由选择的读者也已死去,真正的读者亦是政治、意识形态。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3,“作品之死”:作为“人的文学”的创作已经消失,具体表现为: 作品的价值立场死亡: 作品的美学性死亡: 作品的情感性死亡; 取而代之,亦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规范。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 第二章 “一体化”运动与“人的失落”“人的失落”,意味着“人之诗”、“人之思”的失落,意味着一个“非人”、“非我”的文学时代的来临。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人性与美学的有限打捞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人性与美学的有限打捞一,反规范写作: 1,特点:在意识形态能够允许的范围内所进行的无意识或有意识的主观上为修补性而客观上呈现为挑战性、疏离性的写作。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2,在某种意义上使文学的“人性”与“美学”这两大本质内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有限回归。所有这类的写作因其潜在的反规范性而先后均遭受灭顶之灾。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3,实质:在文学性与政治性的对立中拯救文学性;在人性与革命性的矛盾中打捞人性;在乌托邦与意识形态化的两难中突显乌托邦。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例:茅盾关于“赶任务”的说法与对《百合花》的发现,对碧野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的先后不同评价;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 《我们夫妇之间》; 胡风理论。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4,评价:“有限打捞”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史意义。 5,与地下写作的区别。 沈从文、张中晓、食指等。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二,阶段性:随当代政治的不同变化而呈现鲜明的阶段性。 1,50年代初:建国之初,“一体化”尚未完成,作家仍还延续保持了一定的创作心理空间,不过,相应的政治空间其实便已相当收缩,但大多数作家都未意识到此点。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1),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方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等等。 (2),路翎的创作。 路翎简介及其创作特色: 代表作:《洼地上的“战役”》。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 第三章 潜在的抗议:反规范2,“百花文学”:1956年出现的一大批作品,最大的一次集体性“反规范”写作。 (1)反映社会矛盾:《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改选》(李国文)、《灰色的帆蓬》(李准)、《爬在旗杆上的人》(耿简)等。 (2),反映人性人情:《红豆》(宗璞)、《 在悬崖上》(邓友梅)、《小巷深处》(陆文夫)等。 (3),讽刺杂文:《况钟的笔》(巴人)、《刺在哪里》(黄秋耘)等。 (4),文艺理论: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等。null3,60年代初的“历史写作”:政治气氛相对缓和之下的产物。 主要有:小说:《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黄秋耘《杜子美还家》、冯至《白发生黑丝》等。 戏剧:田汉《关汉卿》、曹禺等《胆剑篇》、郭沫若《蔡文姬》等。 杂文:《燕山夜话》(邓拓)、《三家村札记》。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概述: 1,创作情况: (1),作家的情况:分化与代谢 (2),作品分类:传统按题材分,“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现实题材”,其他题材则较不发达;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3),思潮与流派情况: A,除了意识形态化控制与支配之下的政治化思潮,没有其他。事实上,“思潮”这一概念业已消失。 B,两个“流派”:“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 流派概念的狭隘化:唯有风格差异,而无创作思想、立场的内在分别。即使如此,这两个流派的命运依然可悲。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4),主要作家作品: A,“革命历史题材”:教材106页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B,“农村现实题材”: 长篇:《三里湾》(赵树理);《山乡巨变》(周立波);《创业史》(柳青)、《艳阳天》(浩然),等等。 短篇:《“锻炼锻炼”》(赵树理);《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李双双小传》(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准);《我的第一个上级》(马峰);等等。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2,总体特征:政治规范化与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A,表现在思想、立场、题材、内容、人物、创作方法、技巧、文风等等的强迫一致上面,其后果是导致作品呈现总体相似性与总体非个体化。 B,文学形式的意识形态化:对文学形式(创作方法、文体、题材、表现方法、技巧等)的选择均被高度意识形态化。形式成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3,总体评价:以主流而论,可以概括为“伪现实主义”、“伪浪漫主义”——无根的真实与想象。这一点也适用于“17年”文学的整体评价。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A,“主体”与“个体”的消亡:观察、思考、想象的非主体化、非自我化(即公共化)与非批判性(即无限认同)。 B,“现实”与“历史”的失真:被制造出来的“现实”与“历史”。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4,今天如何解读: 传统政治性的解读已无意义,也无多大空间。 可以采用“文化研究”的解读模式。 也可以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如女性主义的方法,对这些“经典”进行重读。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二,长篇小说: (一),概述: 地位与成就 “红色经典”:“三红一创”“保林山青”;成长小说 类型:传奇与写实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二),类型研究: (三),结构模式:论证式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 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四)主要作品: 1,《青春之歌》的解读; 2,《创业史》的解读; 3,其他作品介绍:《风云初记》、《三里湾》、《保卫延安》、《红旗谱》、《三家巷》、《红岩》、《林海雪原》等。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第四章 “17年”主流写作(一):小说三,中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的独特地位: 主要作品: (1),《百合花》与《党费》的比较 (2),《李双双小传》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一,散文概况 1,散文的发展:两个高潮——50年代初与60年代初(152-153) 2,特点:“我”的消失。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 3,主要作家作品: (1),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 (2)其他:冰心、魏蘶、吴伯箫 (3),杂文(156):关于杂文的争论;60年代的小高潮:《三家村札记》 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二,散文“三大家”简介: 1,杨朔:虚假的“诗意”与异化的自然(155); 2,刘白羽:无根的激情(155); 3,秦牧:政治实用主义的哲理(156)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三,戏剧概况(163): 1,戏剧的转型:政治实用主义; 2,主要题材:历史与现实(164) 3,“干预现实”的失败:海默《洞箫横吹》、杨履芳《布谷鸟又叫了》(165);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二):散文与戏剧四,老舍的《茶馆》 1,老舍的话剧创作 2,《茶馆》的人物与主题: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 3,艺术:结构、人物安排、语言、地方特色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第五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一,诗歌概况: 1,主要特征:战歌与颂歌的变奏 2,大跃进民歌运动:“两结合” 3,60年代初的长诗高峰:闻捷《复仇的火焰》、田间《赶车传》、贺敬之《十年颂歌》、李季《杨高传》、郭小川《将军三部曲》等。 4,主要诗人:第六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第六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二:郭小川的诗 1,创作历程 2,主要作品:《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白雪的赞歌》(教材76) 3,评价第六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第六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三:贺敬之的诗 1,创作历程 2,主要作品:(教材76) 3,评价第六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第六章 “17年”主流写作(三):诗歌四:其他诗人 1,闻捷 :《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 2,藏克家:《有的人》第七章 “文革”期间文学第七章 “文革”期间文学一:概述 1,“文革”与文学 2,“革命样板戏”:八个样板戏(教材195) 3,相关创作理论:“根本任务论”、“三突出”、“主题先行”:第七章 “文革”期间文学第七章 “文革”期间文学二:创作情况 1,“阴谋文艺” 2,“天安门诗歌运动” 3,地下写作:张中晓、食指、《第二次握手》等。
本文档为【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2835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4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3-03-18
浏览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