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1)

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1)

举报
开通vip

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1)                第一次培训          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                               (一)汉字书体及其演变 1.汉字的起源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长久的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等地陶器上发现的刻画符号,据专家分析,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但实际上,汉字为一人所造之说是不确切的,汉字是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基础上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些“史官”加以整理和系统化,创造出最初的...

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1)
                第一次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                               (一)汉字书体及其演变 1.汉字的起源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长久的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等地陶器上发现的刻画符号,据专家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但实际上,汉字为一人所造之说是不确切的,汉字是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基础上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些“史官”加以整理和系统化,创造出最初的系统的文字。如果仓颉确有其人,可能是一个搜集和整理文字的贤哲。  2.汉字书体的演变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字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古文字时期和今文字时期,古文字时期指自甲骨文至小篆,今文字时期指从草书、隶书到楷书。     (1)古文字     ①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汉字体系。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是甲骨文的“直系后裔”。另外,在陕西周原也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甲骨文已表现出相当的成熟度,六书构字法在甲骨文都可找到例证,许多汉字基本定型,在结构上至今没有大的改变,甲骨文已初具书法美了。     ②金文     金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殷代金文在构形上和甲骨文相同,西周金文与甲骨文在构形上也很接近,但从字体上看,金文圆笔较多,线条自然,圆润,庄重,字形趋于工整,具有相当程度的书法美。   ③篆书   篆文是指官吏用的文字,也就是官府办公用的文字。篆书一般分大篆和小篆两种。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各国的文字。狭义的大篆,是指籀文。今存石鼓文是这种字体的代表。石鼓文是我国最古的刻石文字:它的结字颇有法度,笔画遒劲流畅。小篆,是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丞相李斯在秦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各国文字整理而成。小篆中国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统一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文字。《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相传是李斯小篆的代表,笔画圆浑,体势雄健,是秦篆书法的上乘之作。小篆比大篆更加规范化,而且更加抽象化,较大的减少了象形的意味,将汉字的图案化进一步向符号化推进。篆书已具有显著的书法美,大篆雄浑,小篆精巧。   (2)今文字   ①隶书     隶书是经过简化,草化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因秦国官吏最先使用并在秦朝时整理,故称秦隶。西汉是秦隶转化为汉隶的时期,到了汉代后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汉字完成了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转变。所以,汉代的隶书称为“汉隶”“今隶”。隶书变篆书圆转的线条为方折,比篆书的笔画大为减少,几乎摆脱了图案化,变成符号化的线条。汉隶笔画有轻有重,波(左撇)磔(右捺)分明,“蚕头燕尾”显然。汉隶的书法艺术《华岳庙碑》,属于秀丽的一类有《乙瑛碑》、  《曹全碑》等。“隶变”是汉字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②楷书     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完全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便于书写,堪为学字的楷模,故称“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楷书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是笔意不同,形体方正稳定,笔画平直明确,成为书写自然的文字,充分体现了汉字的书法美。著名者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都是楷书书法的楷模之作。     ③草书和行书     草书自草篆而来,是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称为“隶草”;东汉时盛行,称为“章草”。“章”即规矩之意。它保存了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东晋以后楷书的草体,称“今草”。今草自章草变化而来并有所改变。形式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画连写,多省略,书写简易快速,但不易辨认。唐代书法家张旭的“狂草”,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书法的艺术品。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由楷书变化而来,盛行于晋。一般称接近楷书的行书为行楷,称接近草书的行书为行草。行书近楷而不拘,近草而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成为魏晋以后日常使用的主要字体。     (二)中国书法的特色     1.汉字体势是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书法是一种诉诸视觉感官的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创造的是一种特殊的视觉形象美。如果说绘画、雕塑塑造的是具体生活形象的话,那么书法塑造的则是汉字的形象。早期的汉字不仅具有较浓的象形成分,同时也具有象征性的意蕴。汉字的创造,实质上就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形象和抽象的意蕴之问的巧妙结合。随着汉字的发展和演化,汉字的整体形态逐步增加了抽象性而减少了象形成分,但汉字构造基本原则没有变化,依然是直观的视觉形象与抽象意蕴的结合。这种结合的结果就是汉字的体势。     汉字自身的体势特点,正是书法艺术视觉形象的构成基础。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都深悟其中的道理,他们总是将自然万物的物象与人的意象紧紧连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书法艺术视觉形象美。例如:王羲之从群鹅戏水的景象中悟出书法的技巧;张旭从观赏公孙大娘舞剑器中获得启发,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狂草技法;黄庭坚曾说自己以前的书法常常是“意到笔不到”,直到晚年入川后,见到江上船夫荡桨的情景,才深有所悟,书法也有明显的长进;三国时书法家钟繇曾道:  “每见万物,皆书象之。”足见书法家对自然物象的重视。东晋卫夫人《笔阵图》中,把横比作“千里之阵云”,把竖比作“万岁之枯藤”,把点比作“高峰之坠石”……总之,在书法家的眼中,字的一笔一画乃至整个字、整幅字都是生命的象征,或者是书法家对生命的一种观照。所以前人观王羲之书法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称钟繇的字好像“飞鸿戏海、舞鹤游天”,怀素的草书如“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很有道理。     汉字的多种书体所体现的不同时代或不同类型的审美意识,赋予汉字体势美的丰富性和可变性,书法家又可以根据自己对汉字体势的理解和对自然、人生的领悟,在书法艺术天地中作自由的驰骋,从而造就出书法艺术的丰富的视觉形象:或朴拙、粗犷,或潇洒、流畅,或端庄、严谨,或纵肆、奔放……     汉字意蕴的多变性,还体现在:字与字合为词、词与词合为句、句与句又可组合成章。单字的意蕴总是随词、句、章的意蕴而有所变化。所以,书法家在重视单字的视觉形象美的同时,往往都没有忘记字与字之问组合起来的整体视觉形象美。汉字的章法美其实正是汉字体势美的拓展。所以书法艺术是一种奇妙的“形”的艺术,是一种汉字体势美的创造艺术。     2.笔墨、笔韵是书法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     书法艺术的视觉形象美,和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笔、墨等工具有着重要的关系。书法家历来重视笔法、墨法,强调多种运笔、用墨的技巧,目的就在于增强书法的视觉形象美。所谓“笔韵”、“墨趣”是针对运笔、用墨而产生的审美效果而言的。书法的视觉形象,主要是由毛笔带墨运行的笔迹墨相而形成的。前人在毛笔和墨的发明制作上,花费了很多心血,表现出聪明智慧,从而赋予笔和墨以特殊的功能。笔锋的柔韧而富有弹性,墨的黏稠度的可变性和光泽性,使笔墨能将书家指、腕、肘的运动状态,十分精细微妙地表现出来。运动过程中力量的强弱、速度的疾徐、节奏的变化等,最终全由笔墨在宣纸上反映出来。如富有体积感、质感和色泽感的形态各异的笔画线条,以及这些笔画线条的组合形态,或沉稳凝重,或‘‘绵里藏针”;或飘逸潇洒,或“八面出锋”;或丰腴敦厚,或瘦劲坚挺;或明快畅达,或滞涩跌宕……总之,在静态的笔迹墨相中,透露出书家运笔时的提按,使转、垂缩、映带等一系列复杂的运动情状。所谓笔韵、墨趣,就包含着这种运动的力感和韵律感。张怀瓘说是“无声之音,无形之相”。笔韵构成墨趣,十分含蓄、抽象,而又耐人寻味,令人赞叹不已。所以书法艺术又是一种深邃的、写意性很强的造型艺术。     3·书法艺术的情感性和个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没有情感和个性的作品,不能算作真正的艺术品,书法艺术也不例外。由于艺术门类的不同,艺术家表露情感、个性的方法也不一样。那么,书法艺术中,书家的情感、个性是怎样表露的呢?前人书论中有“书如其人”、“书为心画’’等说法,即重视书法作品中(书家)精神美、性情美的创造。当然,书法艺术中情感、个性的表露要曲折得多,也抽象得多。广博的文艺修养和全面的智能结构,独立的高尚的人格是书法家成功的基石。人是最为天下贵的万物之灵长,而艺术是人类最高精神活动。在各类艺术中,书法是最自由、最心灵化的艺术。书家以真情面对人牛,从万物中提取出生命的律动,用“淡然无极”的黑、白作为宇宙幽邃而丰富的总体之色;在线条的流动律变中体现出阴阳刚柔、运转不息、争斗拼搏而又相谐不悖的生命原则,并且融入主体精神的光辉,创造出“众美从之”的理想境界。它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抽象的绘画,是大自然气象万千的风云变幻,是书法家心潮起伏的波澜壮阔的图画,是中华族的瑰宝,中国人民的骄傲,是华夏文明五千年的灵魂。        (三)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     中国的书法遗产是一座无比丰富的艺术宝库,下面,我们以五种书体为线索,介绍历代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著名作     中国书法的开端在商代。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将汉字书写得整齐美观的观念甲骨文中,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书法中雄齐美观的观念,在甲骨文中,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书法中雄浑、精细、奇恣等美学范畴初露端倪,西周青铜器的铭文更是绚丽多姿。到战国时期,秦系书风出现了石鼓文,石鼓文作为大篆之典范,被称之为“书家第一法则”。它结字紧密,点画圆融,用笔圆健挺劲,圆中见方,布局章法开阔均衡。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字的小篆。小篆的代表作《泽山碑》《泰山刻石》,碑文为李斯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字体结构谨严,笔面秀劲圆健。值得一提的是,到清代,篆书异军突起,出现了许多金石文字学家兼篆书大家,其中有较大成就的为邓石如,他的篆书特点是挥洒自如,笔势流畅,神采飞_动,生气勃勃。他的作品对当代和后世影响很大,被尊为碑学的典范,包世臣列其为神品。现代以写石鼓文著称的吴昌硕,可以说是邓石如一路篆书的继承者。     2.隶书     东汉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当时碑刻盛行,民间无名书家大量涌现,作品蔚为大观,美不胜收,达到了中国隶书艺术的高峰。其代表作按风格区分,遒劲凝练者如《礼器碑》,厚重古朴者如《张迁碑》,飘逸秀丽者如《曹全碑》,工整精细者如《华山碑》,奇纵恣肆者如《石门颂》。     3.楷书     东汉之后的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钟繇,善各体书,尤以楷书见长,后代奉为楷法之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王羲之,东晋人,字逸少,官至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他早年从卫夫人(铄)学书,后广泛学习张芝、钟繇等名家书写的优秀作品,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便的今体,于楷书、行书、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历来奉为书家典范,传世楷书有《黄庭经》等。王献之,羲之第七子,自幼从父学书,最有成就,后世将他与其父并称。传世楷书作品有刻本《洛神赋》,又称“玉版十三行”。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高峰。初唐有欧、虞、褚、薛四大家,都以楷书见长。欧阳询,笔力遒劲,结构险中求稳,法度森严,真所谓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极尽精致之能事。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书法外柔内刚,点画圆润,结字平稳,给人以恬淡之气,代表作为《孔子庙堂碑》。褚遂良,代表作为《孟法师碑》,后期字日趋俊逸秀美,人们评为“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代表作为《雁塔圣教序》  唐朝后期最重要的书法大家是颜真卿,是“颜体”的开拓者,书坛革新领袖。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划时代人物。如四十四岁所写《多宝塔碑》,六十岁的《颜勤礼碑》,标志着“颜体”的诞生。六十三岁以后的《大字麻姑仙坛记》,七十二岁的《颜家庙碑》,以及传世墨迹《自书告身》达到了颜字美的极致。颜字的价值,在于他突破了自二王至初唐四大家的“秀”、“雅”为尚的美学观念,而是以“雄”代“秀”,化纤巧为刚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   4.行书   王羲之传世行书有摹本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称“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风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为王书的杰构。传世临摹本中,以钤有唐中宗“神龙”小印的摹本(传即冯承素摹)神采飞逸,生动自然,最为接近真迹。唐朝颜真卿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变二王之妩媚为挺拔,变二王之秀润为苍劲,另辟途径,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宋行书代表者是苏、黄、米、蔡四大家。,苏轼的行书用笔圆润,精致,结字自然生动,笔墨浑厚而爽朗有神,特别以气韵见胜,充分展示出一代大文学家兼书法家的高深修养。有《前赤壁赋》、《寒食诗》、《答谢民师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帖》等。黄庭坚行书的中峰线条凝练结实,纵横奇倔,结字作中紧外松的“放射状”,气势开张,自成一家风貌,有《松风阁诗》、《寒食诗跋》、《伏波神祠诗》等。米芾为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其书法功力深厚又不拘成法,强调八面出锋,敢以侧锋取势,结字侧倒多姿,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传世有《蜀素帖》、  《多景楼诗》、《虹县诗》等。蔡襄行书则以温淳婉媚的特色而著称。此外,元代赵孟频,其行书风格同楷书一样,以秀雅见长。清代郑燮,号板桥,书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行书参以隶笔,纵横奇倔,顽强地表现了不拘传统,藐视时尚的精神。     5.草书     张旭,“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旭为人放任不羁,又号“张颠”。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有提按顿挫。唐大文学家韩愈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有《古诗四帖》传世。     怀素,继承张旭又有所发展,人称“以狂继颠”。草书如暴风骤雨、雷霆万钧,给人以昂扬激越的美感,体现了盛唐社会的时代风貌。他笔法精妙,在一泻千里的笔势中能保持中锋行笔,逆锋起笔,用锋尖在纸面上跳跃出瘦劲凝练而富有圆转弹性的线条,达到了“折钗股”和“万岁枯藤”的艺术效果。故人称“藏真妙于瘦”。怀素的传世草书名作有《苦笋帖》、《食鱼帖》、《论书帖》、《自叙帖》等,其中以《自叙帖》最佳。他的草书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北宋黄庭坚的《诸上座帖》学怀素而更瑰丽多奇。现代毛泽东的《娄山关》、《满江红》等草书作品,得怀素笔法又融入了磅礴气势。 (四)怎样欣赏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现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它不仅是中国造型艺术精神的灵魂,而且是典型的东方美的艺术代表。     1.欣赏书法作品应把握三“性”即书法作品的抒情性,欣赏进入的同步性和书法感受的双重性(文字意境美和书法意境美)。     (1)书法作品的抒情性中国书法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总是情真意切地将书写性情作为艺术的灵魂和最佳境界。“书者,抒也”,“书者,心画也”,“欲书者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抒发的是一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洒脱之情;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抒写的是一种忠义愤发之气,慷慨悲壮的情怀,如排山倒海、火山喷发、奔腾不息、一泻千里;草圣张旭更是“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长叫三五声,挥笔如流星,将情感的宣泄发挥到了极致,才达到了“变动似鬼神,不可端倪”的艺术境界。     (2)欣赏进入的同步性从表面上看,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宋代书法理论家姜夔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莫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在他的眼中,静止横卧纸面的线条和点,居然会“振动”起来——从静到动、从空间艺术变成了时间艺术。所谓“挥运之时”,即是我们竟然能从书法作品中看到书法家在创作时挥笔作书的场景。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兼具时、空两大属性,它的生存形态是空间性的,但它的表现形态却更多地渗入了时间性,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欣赏静止的书法作品时采用“同步式”的欣赏,意即细心揣摩、体会书法家在写作时的动作、心理、情感、个性等各方面,如见作者挥笔时的动作、表情、神态。做到与作者的感情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去追索、去发掘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和抒情过程,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体验。   (3)书法感受的双重性所谓“书法家”,除了其在艺术上必须造诣独到之外,还必须在文学(学问)上有所积累,有所建树,一个第一流的书法家,可以不是画家,不是政治家,不是经济学家,但是不能不是诗人、文学家。倘若缺乏后一个条件,他就很难在历史上占有地位。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苏东坡的《赤壁赋》,从唐代的张旭、颜真卿到宋代的黄庭坚、米芾,从元、明的董其昌、文徵明、傅山到清代的何绍基、邓石如、王铎,从近现代的赵之谦、吴昌硕,一直到沙孟海、赵朴初、启功,无一不是诗文素养雄厚之大家,他们或有诗作传世,或有文集留存。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书法写的是字,不懂字,或不懂文学的人很难理解字是兼有艺术与文学的两重性。所以,书法的欣赏应包括形式美和文字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美两个重要方面。一幅成功的书作不但在艺术技巧牛无懈可击,而且在文字内容上也应提一种优美的意境。书法的欣赏不单单是“字”的欣赏,更是“书艺加文学”的欣赏。帛法欣赏活动是一种超负荷的高级智力活动,必须调动两个范畴的能力,并同时获取文学意境美和书法意象美的双重感受与满足。    _     2.欣赏中国书法应把握“五美”      (1)书法作品的线条美    一线条是书法的基础,是书法的灵魂,是书法家赖以生存延续生命的惟一媒介。书法同绘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绘画所表现的是自然界实物的造型,书法所表现的则是抽象线条的造型,这是不可混淆的。也正因为如此,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线条造型的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圆厚的立体感        没有圆厚的线条是单调、平面的。所谓“圆厚”,是一个翊体而不是一个平面的概念。书家在运笔时让毛笔形成一种笔尖在中线运行的状态,即“中锋运笔”,这样线条中心是骨,四周是肉,骨藏于肉,肉附于骨,沈括称:“映日照之,线条中心有一缕浓墨,日光映之不透。”这便是线条之骨。只有骨确立了,线条才饱满,才有生命力,才有一种立体感和浮雕感,从而表现出充实的力度。     线条在纸上是平铺的,然而在平铺之中,由于骨的确立,便构成了“绵裹铁”,即在平面上塑造了立体美,二维空间成了三维空间。或者以“锥画沙”来做形象化的说明,用锥尖在沙上划道,其痕迹自然是中间最深,两边渐浅。用中锋运笔,墨渗到纸上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深藏不露、含蓄内在也正是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     ②笔力的力量感     一定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美,如形容力透纸背、万毫齐力、笔力千钧等等。所谓笔力,并不是一种蛮力,而是对毛笔得心应手的一种控制,是一种控制的力量和协调的力量,是一种线条冲破纸面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在传统书学中,常用“屋漏痕”来形容这种艺术效果。所谓“屋漏痕”,是说水滴从屋顶沿墙漏下,不是顺顺当当地一泻无余,而是一面要去克服墙面阻力,一面要缓缓滴下。人为地制造逆势涩行,“唯笔势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而涩矣”。这样写出的线条,不轻滑,不飘浮,而是沉着、凝重、老辣、苍劲,有如“万岁枯藤”。如颜真卿的字,以篆笔融于楷行草中显示出强劲的笔力,人称“点如坠石,划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用笔骨力雄强,筋肉丰实,结体方正饱满,端庄严整,气势宏大,横画轻细,竖画重粗,使每个字都有厚度,给人以一种浮雕之感。   ⑧起伏的节奏感   书法线条里面熔铸了独特的生命价值,每位书家的活力都体现在线条的节奏感上,线条变化的节奏感是线条活泼的一种力的表现,它是跃动的生命的展示。每一点笔触的勤动,每一根线的疾缓节奏,都显示出作者创作时的心理轨迹,暴露了作者内心的奥秘。一幅书法作品线条有粗有细、有屈有直、有肥有瘦、有浓有淡、有实有虚,运行过程有疾有涩、有轻有重、有连有断,这些阴阳变化形成一种节奏的美。书法作品最忌平直相似,千篇一律。这就像一首乐曲一样,要有主旋律,有主要的、不断反复出现的乐句,它是乐曲节奏旋律变化的基础。如果线条像一个高低不变的音无限延长,那就绝不是美妙的乐曲,只会使人听觉疲劳和厌烦,没有丝毫美感可言。      我们在欣赏一幅优秀书作时,伴随着视觉进程的流逝,可以感觉到书法的音乐美。读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像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那和谐的韵律,优美的节奏,是反复出现的轻重适中的主线和以它为基调具有高低强弱变化的辅线组成的。这带给我们的美感是多种多样的:《兰亭序》如《春江花月夜》,静谧、悠然;《古诗四帖》如《十面埋伏》,激烈、急促,《自叙帖》则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澎湃激越、波澜壮阔。      (2)书法作品的结体美 l   ①和谐自然之美      我们的汉字乃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出来的,汉字结构受中华文化思想,人身与外物形状构成的影响,表现出对称、均衡、稳定、平正的造字法则。即每字从平常的视角看来都是平正的,不偏不倚;但同时,在一字之内,又有险绝,仔细从笔画的搭配看又是取险绝之势的,汉字结体美的产生 其核心就是“平正”与“险绝的对立统一,都呈左低右高之势,而且平行的横画与平行的竖画也多不平行,总有斜侧的细微变化,这样平行而不雷同,产生了一种笔画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以,细究汉字每个字的构造,几乎没有一笔是横平竖直的。但整个字看起来重心平稳、均衡、稳定,得动中之静、违而能和的艺术效果。我们看黄山谷《松风阁》和赵估的瘦金体,中宫特紧且由中宫向外作辐射状,运用了一种均衡美的法则,造成了一种奇绝险劲的字势,显得潇洒舒展、飘逸隽秀、结构精细、字势隽美。     ②流转变化之美     变化”和‘‘和谐”是艺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书法的结体美同样具有富于变化的特点,不仅楷、隶、篆如此,寓险绝于平正之中,行草书更是如此。王羲之日“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其《兰亭序》20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形态,这种避免一字万同的创造精神、审美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行草书因其打破了方块字的体势格局,因而在字势变化上有了尽量夸张的便利条件,可以说百态千姿,具有动感、力感,更具有舞蹈的造型美。成功的作品其字结体动静相依,巧险并施,寓险于巧,寓险于平,跌宕起伏,婀娜多姿,千变万化,气象万千。元赵孟颊认为:“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古今变化较小,而结体变化甚大,特别是行草书结体的可变性极强,所以既能产生如行云流水、温和典雅的作品,也能产生如虎跃龙骧、纵横恣肆的作品。        (3)书法的章法美     所谓章法,即表现在一篇书作中字与字、行与行乃至通篇的相互关系的法则。我们在欣赏一幅字时,首先注意的不是点画笔势,也不是单字结构,而是整幅作品带给我们的总感觉,这总感觉就是通篇章法反映出来的。     ①阴阳调和,气血贯通     章法布白向为历代书家所重视,清刘熙载《艺概》中称:“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又说:“凡书,笔画要坚而深,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章法上左顾右盼,相承相应,疏密有致,血脉贯通,才能给人一种音乐的旋律感和节拍感。在书法艺术中,线条美、结体美属于局部美,章法则是整体美。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清笪重光《书筏》云:“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书法章法美的特质像音乐一样,由轻重、迟速,不同的提按、导逆所形成的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条,在书作中不断地反复出现直到终篇形成了一幅作品的音乐属性——旋律。我们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其旋律是舒缓而宁静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从容、静谧、和谐、清逸之气。唐代大书家褚遂良的书法后人赞其章法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极言其和谐典雅,清逸隽美。        古人云: 章法须一气呵成,开合动荡,首尾一线贯注。”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总是阴阳调和,气血贯通的。无论是篆、隶、真、行、草,从第一字的第一笔到最后一字的最后一笔,总是有起有伏,有行有止,笔意相连,气脉贯通。    I     ②计白当黑,虚实相生        章法追求的就是一种黑白两色在空间分隔的无尽变化,书法之妙也在于黑与白的无穷变化。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即要求书家要有意识留心空白,精心留白。书法的空白所表现的空间意象,不是为了烘托黑墨所表现的主体,而是书画家伸向宙空间的无尽的遐想。‘‘书在有笔墨处,书之妙在无笔墨处,有处仅存迹象,无处乃存神韵:,’所谓神韵,是一种“意象”,就好比人们夸赞齐白石先生的虾:白石先生在纸上画出的仅是几只栩栩如生的虾,但欣赏者却在画面上见到“水”。之所以有如此奇妙的艺术效果,原因就在于:白石先生在画虾的同时,眼中是有水存在的,即画的是‘‘水中之虾”。书法家在挥笔创作之时,能否有意于留白”,乃是造成布白之美的关键。作为欣赏者来说,则可以从作品的笔画线条、字势、字与字的组合、行与行的布置,以及墨色的运用等方面,去揣摩、品味书家在这方面的匠心。司以说,布白之美,是一种具象与意象的有机结合。     (4)书法的墨法美     中国书法历来最讲究笔墨趣味,笔情墨趣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主要特征。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倘若无笔墨趣味,只徒有物象,那它就是黯然失色的劣作,当摒弃于中国书法的大门之外。一幅书法作品要有笔韵、墨韵,即要运用活笔,写出活墨,关键在于:沉着痛快、酣畅淋漓,用墨燥润相间、浓淡相成、燥而不枯、浓而不滞、淡而不薄、润而不腻,有层次、有变化、有节奏、有韵律。特别是用墨的燥润变化,书家们都十分留意,或笔实墨饱,雄厚丰润;或渴笔干刷、险燥峻拔;浓墨濡染则大气磅礴,淡墨挥洒则飘逸俊秀。如《祭侄文稿》,既有笔酣墨饱、丰润浑厚的特点,又有渴笔飞白、燥险之笔,墨韵变化,生机盎然。怀素的《自叙帖》墨韵变化与笔势的跌宕起伏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相互生发,妙趣天成。米芾《多景楼诗》、《虹县诗》用墨极注意燥润相问的变化,圆润中有渴笔飞白,墨由重渐轻,由实渐虚,墨虚而笔实,神气溢扬。杜甫赞张旭:“挥毫落纸如云烟”,“云烟”二字最得墨韵之妙,真是既有笔情,又有墨趣。     因此,中国书法为什么能被不认识汉字的欧洲人、/美洲人所接受?原因正在于中国书法这一特殊的由文字书写演变而成的独立艺术,透过笔墨的变化表现了书法家心灵波动起伏的轨迹,它像抽象绘画和无标题音乐一样能拨动观赏者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观赏者可以去透过“心画”追寻书家的“心声”。这种自然的艺术感染力源于笔情,也来自墨趣。     (5)书法作品的神韵美     神韵美对于书法作品来说是最重要的,前人将书法作品的美分为三种境界,即“能品”、“妙品”、“神品”。所谓“能品”,是指仅能达到视觉形象美的作品。所谓“妙品”,是指在形象美的基础上具有巧妙之趣的作品。所谓“神品”,是指能在集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自辟蹊径,表现出自我精神、个性的作品。“书,心画也”。清刘熙载日:“圣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书法与书家的禀赋、气质、阅历、见识、才学、修养、志趣、情操、心理直接相关。所谓“字如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书法作品深入鉴赏时,必须“书外求书”,这样对书法的理解就会深化,走人书家意识境界的里层。     “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各有所宜”,古往今来无数大书法家的思想情感、文化素养都是十分丰富的。苏东坡日:“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只有全面深入地认识书家,才能深入品评书法。我们欣赏书法作品时,要因人及书,因书观人。如王右军、虞世南,其书举止安和,秀逸潇洒。张旭、怀素,字如渴骥奔泉,气势如虹,龙飞凤舞,尽情地展示生命的活力。柳公权心正笔正。欧阳询之字险劲秀拔,鹰击长空,英武之气咄咄逼人。李太白书超凡脱俗,飘飘然有仙风道气。米痴之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黄庭坚之书清瘦洒脱,超卓之中寄深远之意。颜鲁公之字雄浑天成,精深博大,冠绝古今。所以,“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而传,而妙必胸中有之”。要想进入书法的艺术境界,须人品正;二须学养厚;三须悟性高;四须方法妙。了解书家本人的主要经历、学识、修养、性格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对书法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书法理论修养,从各种艺术门类中,如音乐、绘画、文学、诗歌、舞蹈、建筑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深识书者”。
本文档为【中国书法史中书体的演变(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4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