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

举报
开通vip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 Shi Qianli Abstract: the exiled lif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rotagonist’s whole life in Moll Flanders. So the theme of exile implies deep meaning.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is the theme in the religious...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 Shi Qianli Abstract: the exiled lif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rotagonist’s whole life in Moll Flanders. So the theme of exile implies deep meaning.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is the theme in the religious perspectiv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exile contains two 2aspects the punishment and the salvation. All the origin of sin is unfaithful in God. So the road to salvation is the process of rebuilding the faith in God. As an exile, Moll’s experienc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oad of rebuilding the faith in God. Defoe tells such a story to some extent, expresses the essential idea of Christian, “Whoever believes and is baptized will be saved”. Key words: exile sin salvation faith 摘要:流放生活是《摩尔·弗朗德斯》中女主人公一生的重要部分,因此流放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对该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从宗教的角度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一主题。本文认为流放具有双重性,即惩罚与救赎。惩罚,无论是来自外部的惩罚,还是自我的惩罚,都是建立在罪的基础上。而一切罪的起源都是信仰的不坚定。因此,救赎之路就必然是重建信仰之路。摩尔作为一个流放者的形象,她所走过的犯罪,受罚,救赎之路可以看作是寻找并坚定信仰之路。而笛福通过讲述这样一个假基督重新建立信仰的故事,再现了圣经中的流放主题,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信仰上帝的人得救这一核心基督教教义 关键词:流放 罪 救赎 信仰 一流放传统 流放是一个古老的主题,自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人类的流放生活就拉开了序幕。而《圣经》当中,流放这一主题也贯穿始终。从最初的亚当夏娃被上帝赶出伊甸园,该隐杀弟被带记号流放,到雅各为逃避一扫的抱负出逃,再到后来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逃埃及都表现了这个主题,由此可见流放这个主题对于基督教的重大意义。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笛福在其长篇小说摩尔弗朗德斯创造的流浪女人形象也体现了流放生活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流放本意是指被迫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或由于客观因素及个人主观意愿而长年漂泊他乡。然而,不同学者对于流放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阐释:萨义德认为流放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影响,因为流放者有穿越国界的自由,这种穿越可以是通过语言文化等想想中的穿越;而却这种穿越的自由具有解放的力量,因为家园可以是避风港但也可能是监狱,从而限制个体的发展。(Said:362-63)马丽莉认为流放是远离熟悉的事物,这要求人们不但有胆量,还要有能力,有胆量承受孤独寂寞,以及无所适从感;有能力适应新生活,接受差异性。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流放这一主题,笔者认为流放具有双重性,即惩罚与救赎。这是由上帝的双重性决定的。神性的上帝必须是公正的,所以对于罪,必须要有惩罚;然而作为具有人性的对人类充满仁慈和爱的上帝,又必然会拯救堕落的人。惩罚,无论是来自外部的惩罚,还是自我的惩罚,都建立在罪的基础上。而这一切罪的开始都源于信仰的缺失。精神上的流离失所是犯罪的根源;而救赎之路则是建立信仰之路。流放这种惩罚方式正是通过让肉体的流浪来找回迷失的灵魂找一个居所。 《圣经》中第一个流放者形象是该隐。他是亚当的长子,因嫉妒兄弟亚伯得到上帝的宠爱,而杀死兄弟。从而犯了谋杀罪被流放。后来经过七代子孙的努力,最终在他乡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实现了民族的繁荣。而《圣经》中另外一个集体被流放者形象就是摩西带领的以色列民族,他们在沙漠里行走了四十年,经历了许多磨难最终建立了对上帝的信仰,到达应允之地迦南。 笛福曾宣称自己是一名虔诚的清教徒,他的宗教思想无疑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小说《摩尔·弗朗德斯》中,女主人公在生活的重压下,丧失了精神追求,她没有道德是非感,不相信上帝。她的人生是被放逐的人生,没有稳定的家,大半生都在漂泊中度过。婚姻对于她不是家庭,不是爱情,也非责任,只是为了过上奢侈的生活。从一个男人手里转到另一个男人手里,年老色衰之时靠偷抢拐骗为生。漂泊的人生是因为漂泊的灵魂。在摩尔生命将要被结束的紧要关头,一位牧师耐心的劝解下, 摩尔终于打开心扉并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宿。在故事的最后摩尔终于建立起了对上帝的信仰,得到了救赎。从而建立了真正的家庭,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二 罪与罚 被流放是一种惩罚,而被罚的原因是获罪,那么罪从何来。在宗教的视域下我们发现有两种类型的罪,即:原罪 是和所犯之罪。 有关第一个被流放者该隐的记载在《圣经》创世纪第四章一至十六节,大意是;该隐是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以种地为生,他弟弟亚伯是个牧羊人。一日,兄弟二人向耶和华献祭,该隐献出地里的出产,亚伯献出头生的羔羊,耶和华喜欢亚伯的供物,看不上该隐的供物,该隐怒。后来该隐在田间起身打杀亚伯。耶和华怒罚该隐流离飘荡,但给他立了个记号,以免受人伤害。于是,该隐流浪,最终定居在伊甸园东边的挪得之地。 “原罪说”是基督教信仰中构成罪与罚,赎罪和获得拯救的教义之核心。人类的始祖因为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所以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赎罪。在《圣经》,特别旧约里有上帝惠顾小儿子的传统,长子一般都得不到上帝的惠顾,而因此也得不到父亲的赐福和家庭继承权。(刘意青,25)大儿子得不到上帝的惠顾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原罪的传承性来解释。该隐作为亚当的长子,必然肩负着上一辈所犯下的罪。上帝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惠顾小儿子的方式来警示人类。而小说中的摩尔,作者对她的身世交代的比较清楚。她出生在新门监狱,她的母亲是个小偷。可以说是笛福有意的模仿了圣经当中的罪的传承的结构。从该隐和摩尔的出身来看,二人都担负着上一辈所犯下的罪。 该隐杀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起谋杀案,而该隐被流放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他的谋杀罪。而这罪也是他自己犯下的,因嫉妒而起。他不能责难任何人,耶和华说:“你们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的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的不好罪就伏在你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服它。。”(创世纪4:6-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帝不悦纳该隐的供物,并不在于供物本身,而是因为该隐行的不好。怎么行的不好,在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是拿“地里的出产”供奉给耶和华,一个是将“羊群中偷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圣经的叙述风格是非常简约的,这里却对亚伯的供物用了特别的说明,即头生的和羊的脂油,其意在表明亚伯是精心挑选,悉心准备的。这显示出了亚伯对上帝的虔诚之心。而此处该隐的行事则表明了他的不虔诚。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帝不悦纳该隐的供物,是因为他洞察了该隐的不虔诚之心。而这不虔诚之心便是犯罪的内在心理原因。 而关于该隐行的不好,我们在拜伦的诗剧《该隐》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论证。该剧以称颂上帝的歌声开头,歌唱者有亚当、夏娃、亚伯、该隐之妻亚达和亚伯之妻洗拉,唯独该隐默不作声。他没有事情需向上帝请教,也想不起需要向上帝请教,也想不起什么需要感谢他的。(转引 梁工,42)此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把该隐塑造成为上帝的反叛者形象,这些都说明了该隐的不虔诚。在宗教的世界里,缺失了对神的信仰,灵魂就失去了依附,罪便伏在面前。除却宗教,精神世界的荒芜会导致现实世界的混乱不堪。 同该隐一样,摩尔也是一个不虔诚的基督徒形象出现。最初她是跟着一群吉普赛人流浪,尽管这段日子她没有什么记忆,但那是她生命开端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开端,就为她漂泊的一生埋下伏笔。在善良的老妇人的照顾下,摩尔的童年时代,辛苦却也不失幸福。此时的她虽然年幼,但却有着丰满的精神世界。在虔诚的妇人影响下,她有着懵懂的精神信仰,和模糊的理想,于是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是老妇人的早逝仿佛是摩尔人生的灯塔倒塔,她为了生存一头扎进一片混乱当中。在有钱人家当仆人的这一阶段,是她堕落人生的开端。禁不住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在虚荣心驱使下的年轻的摩尔轻易的就顺从了对她退谋不轨的大少爷,出卖了自己的身体,最终却又嫁给了二少爷。她的丈夫死后,她又用花言巧语骗到了第二人丈夫,一个布商。好景不长,这个布商破产出逃到国外去了。后来她又认识了一位船长并嫁给他 和 一起到了美国,但是不久后竟发现,这位丈夫居然是自己的亲弟弟,而婆婆居然是自己未曾谋面的母亲。一贯没有道德感的摩尔无论如何不能忍受这样的乱伦关系。终于结束了在美国的生活去往英国巴斯,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已婚绅士,并做了他六年的情妇。最后这位绅士因为自己宗教精神的悔悟,不愿意再继续这样的罪恶。两人分开后,摩尔生活在此陷入危机,摩尔又开始搜寻新的结婚目标,这次她锁定两个人,后来发现其中一个和她自己一样是为了钱财和她结婚,两人发现对方是穷光蛋后,尽管对彼此有感情却果断放弃,摩尔最终嫁给了一位银行职员,不过这位职员很快就逝世了。上了年纪的摩尔不在拥有娇美的容貌,她滑向另一个深渊,从此以后摩尔又开始以偷窃和行骗为生。 纵观摩尔的一生,可谓是罪行累累。做了十二年的妓女,先后结过五次婚,其中又一次嫁给自己的弟弟,六年情妇,十二年小偷。犯了通奸,偷窃,欺骗,和乱伦罪。用一句话总结,摩尔也是行的不好的一生。长达几十年的犯罪生活,在此期间,摩尔的脑袋里从来没有出现思考过道德问题,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自我享受意外的东西。她的眼里看到的只是现实的生活,金钱,优越的生活环境。从自身犯罪这一点来看,摩尔同该隐一样,精神上的无所依附是犯罪的根本原因。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正是基督教教义的重要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保证。宗教意义上,作为公正的上帝,他必须要惩罚犯罪的人,否则戒律变没有意义。该隐杀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起谋杀案,谋杀者必然受到上帝的惩罚,以体现法律的效力,实现对枉死的亚伯的公正和整个人类的公正。同样18世纪的英国是法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比较健全的社会,罪行累累的摩尔必然也逃不出法律的制裁。该隐和摩尔最终都被判流放。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二人的第一判决都是死刑,最终判决才是流放。该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醒上帝自己有可能被杀死,上帝给他立了该隐的记号之后,他才算真正判为流放。摩尔则是通过一个牧师的帮助获得流放的机会的。流放是保全生命的惩罚,是重新来过有了可能。 三 救赎 人类始祖使其罪过传至后代,致使整个人类都具有原罪,这种原罪和后天犯罪导致人间充满罪恶,而人类自己解救不了自已。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临世间,拯救人类。耶稣基督为了赎世人的罪,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宝血洗净世人的罪。人们为了赎罪得救,就要信仰祈求耶稣。救赎的教义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赎金说。把基督之死作为一种赎金付给魔鬼,而将人从魔鬼管辖下赎取释放。(二)胜魔说。强调基督借复活战胜魔鬼,使魔鬼失去对罪人的统治。(三)满足说。基督以无罪之身代人受死,这就满足了上帝公义的要求。(四)道德感化说。基督舍已牺牲,显示上帝的圣爱,作为世人的榜样,感动世人悔罪归向上帝,获得赦罪的效果。 流放除了有惩罚的意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救赎意义。这一点在《圣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上帝对该隐的第一次判决 “…a fugitive and a vagabond shalt thou be in the world”(4:12),这里特别强调了逃亡者和流浪者,这两个看似一样 词语,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前者一位着因罪而受罚,后者则暗示了自由和救赎。 《圣经》中救赎意味着通过犯罪,忏悔,最后在神的指引下建立信仰,回归神性的伊甸园。该隐被流放后,和他的家人一起流浪至伊甸之东的诺德地,并在那里建立了城市,并以他的儿子的名字给城市命名。经文当中并没有对该隐的流放生活有描述,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定居后的行为中猜测他的心理历程。柯勒律治在《该隐的流浪》中有这样描写流放中的该隐:该隐由天真的小儿子陪伴,在银白色的月光下穿过黑黝黝的森林,他仍在因杀兄弟的过失愧疚,每时每刻都想死去,至少希望杯黑暗所掩盖。 经历流放生活后的该隐抽离了年少的情况,成了一个谦逊的人,精神上找到了归宿,此时他开始懂得感激上帝。新的城市,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该隐的人生在他乡开始了新的篇章。但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忏悔,冥想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救赎。在辛苦经营了七代后,上帝侧给了亚当另外一个儿子赛斯以代替死去的亚伯,这次标志着该隐得到了真正的救赎。 同样在《摩尔·弗朗德斯》中,摩尔的最终获得救赎也需要两个条件。首先,她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罪,并要虔诚地向上帝忏悔,遭受背井离乡,艰难生活之后,才又获救的可能。 摩尔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并且因为收养她的老妇人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她从小受过很好的宗教教育和影响,所以摩尔的内心深处是对上帝有一定认识的。不过是在失去老妇人的引导后,在面对世俗的诱惑时,迷失了自己的心灵。但是这种早期的宗教教育却使摩尔最后的忏悔成为可能。然而这忏悔的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摩尔组后一次行窃不慎被捕,锒铛入狱后,她声泪俱下地说:“我真心地位自己整个昔日的生活感到忏悔,但是这忏悔没有让我得到满意安宁…我似乎不是为了过去的罪恶,不是为了得罪了上帝和邻人而伤悲,我所悲伤的却是怕自己因此而受罚”(527)显然,摩尔此时的忏悔是不虔诚的,她的忏悔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对自己过错的反省。而随后一位真诚的友好的牧师却打开了她所有情感的闸门,使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忏悔的迹。(528)她说:“我暗暗为成为一个真正的忏悔者,并获得一个忏悔者那样的安慰而感到惊喜—我指得到宽恕的希望…我作为一名忏悔者把自己的整个灵魂投入到那无限的宽恕之怀抱之中。”摩尔这里所说的“宽恕的希望”正是指被上帝的仁慈的手拯救出黑暗的深渊。比较前后两次的忏悔,我们会发现,笛福在这里突出了这位真诚友好的牧师的作用,没有他,就没有摩尔真正的忏悔;没有他,就没有摩尔后面几十年的生命。牧师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所以这里再现了圣经的救赎模式,只有上帝伸出仁慈的手,人才能最终获得救赎。 四 结语 注释【Notes】 ①原罪的教义是基督教重要的基础教义。我们的基督教清楚地告诉人们,“原罪”是由始祖亚当传下来的。自亚当以后,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圣经中并没有“原罪”明确的定义,据称它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圣?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原罪”被认为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又是使人难以自拔的原因。 ②参看梁工:简论该隐形象在欧洲文学中的演变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Byron, George, Gordon. Cain Defoe, Daniel. Moll Flanders. London:Penguin Group Lamming, George. The Pleasure of Exil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aid, Edward. “Reflections on Exile” Out There: Margin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The 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 Glasgow: Collins Clear-Type Press 马丽莉。“流放即归家:论阿列克斯·米勒的《祖先游戏》”,《外国文学评论》4(2009)。 梁工。“简论该隐形象在欧洲文学中的演变”,《国外文学》3(1997)。 林文静。“流放·创伤·回归”,《外国文学》4(2010) 罗益民。“灯火阑珊处—乔伊斯《死者》的圣杯骑士传统”,《当代外国文学》4(2009) 刘意青。《圣经文学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Note:基督教中,救赎是上帝神恩的重要部分。上帝通过给人永恒的生命或死后的永生来帮助人摆脱肉体的死亡,通过提供律法,光芒和裁决来使人摆脱惩罚, � � 摘要:流放生活是《摩尔.弗朗德斯》中女主人公一生的重要部分,因此流放主题对该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从宗教的角度分析这一主题。本文通过对比摩尔的经历和圣经中第一个被流放者该隐所走过的犯罪,受罚,救赎之路,发现流放具有双重性,即惩罚与救赎。而笛福正是通过讲述这样一个底层社会犯罪分子重新建立宗教信仰的故事,再现了圣经中的流放主题,为他时代思想混乱的人们点一盏灯。 该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流放传统,罪与罚,救赎。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圣经中的流放传统和一些著名学者对流放的定义,并阐明了本人的观点。流放具有双重性,即惩罚与救赎。这是由上帝的双重性决定的。神性的上帝是公正的,所以对于罪,必须要有惩罚;然而作为具有人性对人类充满仁慈和爱的上帝,又必然会拯救堕落的人类。第二部分讲罪与罚。从原罪和罪的传承方面,分析了摩尔和该隐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是罪人之子,又自身犯罪。第三部分分析了两人是如何获得救赎的,两人的救赎之路都经历曲折,并且获得最终救赎都不单是靠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上帝的宽恕。 摩尔和该隐经历的内在相似之处绝不是巧合,而是笛福的宗教信仰在其作品中的反应,他巧妙的运用新的世俗小说体裁再现了流放救赎这一传统主题,所表达的信上帝者得救思想也他所在时代有信仰困惑的人指明道路。
本文档为【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Exile in Moll Flanders】,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06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3-03-10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