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概论基础

文学概论基础

举报
开通vip

文学概论基础文学概论基础 名词解释: 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2、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4、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也就是把表面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

文学概论基础
文学概论基础 名词解释: 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2、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4、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也就是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总结。 5、叙述视角:也叫叙述聚焦,是叙述话语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6、隐含的作者:隐含作者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建立起来的虚拟作者形象,它介于叙述者和真实作者之间,没有任何与读者直接交流的方式,通过作品的整体构思,通过各种叙事策略,通过文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7、隐含的作者:是相对于现实的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8、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即成心理图式,称期待视野。 9、虚静:是指接受者要进入一种无功力的审美心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 10、延留: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11、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12、文学形象:是作家以语言为媒介和实体,依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对生活现象加以概括,又由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感性画面或图景。 13、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特点: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4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特点: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5.、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特点: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16、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 17.、文本时间:指故事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18、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9、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20、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也指不同的读者,甚至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是,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的现象。 简答论述: 一、文学形象的特点: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3、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4、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5、具有审美性。 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1、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制约和促使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2、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过来能动地影响并推动环境的变化。 3、二者相互依存。 三、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3、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4、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5、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四、简述行动元与角色的关系: 1、行动元是指,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2、人物同时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性,但这两重特性并不总是相互吻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几个角色担任;反过来,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 3、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表现为人物做什么;而角色是形象的基本,表现为人物怎样做。 四、文学消费和文学生产的互动关系。 1/一方面,文学生产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着文学消费。1、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即文学产品。2、文学生产规定者文学消费方式。3、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即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的消费水平。 另一方面,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1、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2、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模式。3、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五、异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具体表现:1、作品形象的异变2、情感的异变3、思想观念的异变 产生原因:1、某些政治观念会导致异变。2、某些预定文化观念会导致异变。3、文化视野会导致异变4、文学欣赏能力会导致异变5、个人经验会导致异变     论述: 一、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1、现实型文学侧重再现客观事实,理想型文学侧重表现主观理想,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审美意蕴,这种意蕴或侧重客观或侧重主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个别事物的抽象性概括性。 2、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而象征性文学则以暗示的方法间接地传达某种观念,意味。 3、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稳定的、明确的,而象征性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的、多义的和含蓄的。 4、现实型文学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民间故事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感情逻辑;象征型文学则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经过加工处理成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 二、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或风格即人”的观点。 1、杨雄提出“心画心声”说,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低,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 2、钱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他认为文如其人的问不是指的“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 3、布冯说的“风格即人”也是只作家的创作个性,他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主观方面的原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却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 4、马克思说得更加明白而深刻,他对此辩证的解释。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才是对“文如其人”或风格即人”的较全面的理解。     辨析: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不同: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观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二、文学思维就是形象思维。 这句话是错的。1、文学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做思想知识上的准备,指引,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形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做必要的补充,从而共同形成文学思维。2、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特殊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但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绝对排斥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对于作家不可缺少,它可以帮助作家认识概括生活形成明确,清晰地指导思想。实际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常被综合使用,彼此相辅相成。3、文学思维既包括形象思维,又离不开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填空选择: 一、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三、现实主义”概念的提出: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四、文学体裁的分类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 散文的分类: A、 抒情性散文B、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五、黑格尔“外在形状”和“内在意蕴”。 20世纪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文学的艺术作品》“文学文本四层面说 六、文学言语的特点: A、内指性:是文学言语系统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B、心理蕴涵性:文学言语侧重表现功能,能蕴涵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C、阻据性:指文学言语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俄国形式主义  什克洛夫斯基  “自动化” 七、文学文本的三个层面:1、文学言语层面2、文学形象层面3、文学意蕴层面 八、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个性-环境说”。 恩格斯《致敏•考茨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也应当是如此。” “这个”初见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不仅指事物和现象的“绝对个别的存在”,同时也指“普遍的东西或共相”。 九、)盛唐之后,意境论开始全面发展。 A、王昌龄《诗格》中明确提出了“意境”这个概念。 B、诗僧皎然《诗式》中提出“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命题。 C、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 D、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等观点。至此意境理论的基本框架确定。 十、叙事理论演变的三个阶段:传统叙事理论、经典叙事学(20世纪60年代)、后经典叙事学(20世纪90年代)。 十一、时序:叙述时间中的次序,是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关系。 2、时距:指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的比较,是形成叙事节奏的主要因素。 3、频率: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中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包括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两种类型。 1.文学流派的概念: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 十二、接受动机: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 十三、马克思典型观是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中提出的。马克思提出了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特征性原则 十四、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形成的关系,提出了“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提出典型环境
本文档为【文学概论基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