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题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

问题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

举报
开通vip

问题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转自发表吧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问题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 作者:熊华刘博识 摘要:马克思主义曾经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和社会实践的重大或核心问题相关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创建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或核心问题的理论与方法,时刻将自身的思维植根于所处时代的问题和时空结构中。根据时代提出问题,依靠理论解答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时刻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从...

问题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
转自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吧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 作者:熊华刘博识 摘要:马克思主义曾经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和社会实践的重大或核心问题相关联。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创建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或核心问题的理论与方法,时刻将自身的思维植根于所处时代的问题和时空结构中。根据时代提出问题,依靠理论解答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时刻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从容地应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各种诘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问题;整体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曾经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篇章,任何一门学科无论是思想的深刻性、还是方法的科学性,亦或是影响的广泛性,都无法与其媲美。这个学说从诞生以来所面临的世界性的争论也是广泛、持久和激烈不停的,其中一些争论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成长一直延续不断的。经历了20世纪末一系列重大事件:苏东剧变、后工业社会的复杂和从现代到后现代思潮的转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否还能被称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旗帜”。(萨特语)伴随着“后殖民地”(詹姆逊语)的充分实现,资本主义制度是否真的是“历史的终结”。(福山语)共产主义“乌托邦”(诺齐克语)是不是正在被现实“消解”、“解构”(福柯语),又或是被“边缘化或零碎化”(哈桑语),从而变成“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德里达语)。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还站在时代的前沿,继续指引我们前行,我们必须从研究思路上 反思 小班合家欢主题反思小班合家欢主题审议反思小班合家欢反思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 ,开阔视野,不再束缚在教科书的理论体系中,从马克思主义现实研究的时代视域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思想、本真与自主的诸多解读方式自觉契合,建立一种“文本到问题到实践”的良性循环的诠释模式。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研究多通过三大板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类进行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块,分块研究的再深,也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实质。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和社会实践的重大或核心问题相关联。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问题的出现无疑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生成和本质特征 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逻辑和现实起点。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指人自觉地认识问题的程度。而对问题认识的自觉程度与问题的产生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指向的是一种立场和范式。这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创建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或核心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关注、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问题中逐 渐发展和完善的。 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289—290马克思的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问题意识。恩格斯认为问题意识是马克思的深刻洞察力和创造性的一个现实表现,“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2]2也就是在马克思看来,问题并不是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并不是为了寻求遥远的彼岸世界的真谛,而是为了追寻现实存在的此岸世界的真理。此岸世界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独特的问题方式下生成的。问题方式决定问题视域,更决定了问题意识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没有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出发,也没有从旧唯物主义的问题实证出发,而是通过实践的批判和反思提出自己的提问方式。 首先,马克思主义问题提出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和生活世界。马克思在现实和实践中终结了与旧哲学的清算,实现了世界观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远离现实时指出,“青年黑格尔派没有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更提不出关于其批判和其自身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3]60马克思和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明确划清了界限:“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3]73—74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质上是关注时代和实践产生的重大问题,关注人和生活世界的现实状况,提出的问题及其价值性的现实基础也是人们的现实生活。 马克思曾批判西方哲学在解释人的时候脱离了现实,人要么走向天国,要么归属自然,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的哲学只能停留在表面抽象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实现对人的真正尊重,只能是从天国到人间。马克思反其道而行之,从人间升到天国,关注点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理论向现实的人靠拢。黑格尔在十分晦涩的语言中关注和解释现实世界,但最终仍形成远离现实世界的形而上学概念体系。费尔巴哈提出,“未来哲学应有的任务,就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4]120但最终却成为“爱的宗教”的信仰者。马克思主义吸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教训,放弃了形而上学的思辨和理论指向,向现实人生活的世界进行探索,开辟了一条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关注,彻底同旧哲学划清了界限,实现了思想史上的“工业革命”。 其次,马克思主义问题提出的落脚点是改变现存世界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是对尘世和此岸世界进行实践批判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式的预见未来,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主张的批判是现实的实践批判。“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3]4马克思主义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逻辑批判和道德批判,达到了实践批判的高度。现实批判,不能忽视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忽视“轻视人、蔑视人、使人非人化”的制度。与其他批判背 后的隐形理论模式参照系相比,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在于善于在批判此岸世界、在解释和改造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5]48马克思主义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受剥削和奴役的状态,揭露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自身矛盾时,根本宗旨是在寻找资本主义的“路在何方”,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对问题的独特提问方式决定了其问题的本质特征:实践性、当代性和批判性。首先,实践性。马克思之前的先验思辨哲学的出发点是考察概念与概念,理论与理论之前的体系及其矛盾,马克思主义则是通过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关系,在实践中提炼理论并运用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课题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54马克思对现实和理论的阐述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领域。“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3]55在马克思看来,提出问题和寻找问题的答案需要在变革现实世界的活动中进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也不是兴趣和理论需要,而是实践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无限循环,而是带有强烈的实践批判。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马克思忽视理论的重要性。他们所反对的“只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反对在理论研究中用臆造的、幻想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客观的联系,反对脱离实际地构想各种理论体系,特别是反对对现存事物的辩护性解释。在他们看来,科学地解释世界就是要敢于正视和揭露现存的矛盾,这是有效而合理地改造世界的真实前提。”[6]其次,时代性。时代有大小之分。大时代是指以社会或经济形态为依据的区分,例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小时代是以某个特别的特征为依据划分的时期,如信息时代、虚拟时代等等。马克思提出的问题总是与时代息息相关,关乎社会生活状况的自觉认识。海德格尔曾评价指出:“马克思的时代,乃至我们今天的时代有两重独特现实,即经济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需要的框架,马克思懂得这双重现实。”[7]问题的时代性在马克思看来是问题现实性的真实体现,是现实社会矛盾的强烈呼唤。马克思主义提出问题的时代性另一个本质原因是问题的“与时俱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从一个时代前进到另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思想的变化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现实。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原理、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3]142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他在不同的时 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284今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市场经济全球化等现实情况提出的问题,以及人自身存在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当代问题的锁链结构。再次,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本质性根源。马克思总是在前人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前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指出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问题观念,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一直致力于现实社会运动的推进研究,从根本上对现实的社会矛盾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性又体现在扬弃人类已有的现实优秀成果上,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的理论突破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也从未放弃对自身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社会的新发明、资本主义的新动向、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无情的”批判武器的养料。这种批判不仅不畏惧世俗权威和他人的诽谤,更在于在世人面前敢于“亮丑”,否定和修正自身理论结构的错误。 二、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现实的中介 从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既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又反对费尔巴哈的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旧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不论从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来解释世界,都是从概念建构理论体系,最终导致实践和理论的相互脱离。正是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入手,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与古典哲学彻底划分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片面强调‘解释世界’,单纯依靠概念推理‘认识世界’的弊端,强调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从而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中,在自己的整个学说中,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和社会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正如马克思表述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理论的对立的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法,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8]88马克思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片面认识论必将导致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对现实世界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毫无益处。如果把实践作为存在方式,那存在的只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理论联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超越以往学说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时刻将自身的思维植根于所处时代的问题和时空结构中。根据时代提出问题,依靠理论解答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总是能够认清时代本质,解答时代问题,把握时代方向,使自己能够与时代同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对时代问题的关注,在解答时代问题中升华和完善自身理论。 第一,问题是理论和现实连接的关节点。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领路者,但理论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现实,而是需要实践这个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对社会中的 重大和核心问题的探索而实现。在某种程度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运用基本原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理性认识到实践来看,从概念到具体现实之间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和环节。理论是瞄准现实触及现实,不是直接作用于现实。但由于受到实践哲学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希望理论可以一步抓住现实,可以踩到现实,不能接受理论相对于现实所做的迂回,痛斥其为空谈。对直接作用于现实的思想理论又因为缺乏深度而被讥笑为“八股文”,理解为对策建议。这导致我们对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定位无所适从,甚至呈现混乱的状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的理论联系实践,是指能够主动促使理论联系实践的活动,需要中介和过程,包含了“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统一过程。“客体主体化”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理论研究具体实际的基础上,总结实践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使其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主体客体化”是指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有的放矢地改造现实社会。这两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衔接和作用,表现为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完成。没有“客体主体化”过程,就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理论就不会发展,就不能有创新。理论对实际的蕴含只是在逻辑上的包容,并不能体现出实际的所有细节,实际远比理论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客观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新的现实会同原有的理论发生矛盾,如果原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现实状况,原有的理论就会被否定的抛弃。没有“主体客体化”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有操作性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无法对社会现实发生应有的实际作用。理论的正确与否只有在社会实际的实践中才能进行检验。理论也要根据时代变化,在不同实践活动中得到深化和发展,寻找自身的生长点和创新点。 第二,使问题成为问题是理论联系现实的认知环节。一切认识活动皆来源于问题。但是,特殊的、个别的问题在现实存在的形式上却与理论逻辑本性不相符。理论不可能围着一个问题转圈,抽象加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将现实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抽象还原。使问题成为问题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手段。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一定原因。从问题的本质上看,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9]393实践活动为问题的发现提供了详细丰富的现实感性材料。“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现象,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的哲学根据,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10]人类的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活动。人类不可能不通过中介对事物本身进行改造,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对事物发生作用。正如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是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感性确定性’的对象 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11]87使问题成为问题的过程所需的感性具体是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这种实践活动也是认识和问题的土壤。这个过程除了需要理论联系现实的实践活动外,还需要主体的理论联系现实的思维加工。仅仅具有观察是不能发现问题的,要通过观察同时和现有的知识进行比对和分析,才能引起问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进行抽象还原,使问题成为问题,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必需的认识前提。使问题成为问题过程中的主体外在的实践活动和内在的思维加工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人在摄取感性材料时,除了受到外部的刺激,也要受制于主观经验、知识、情绪等。对任何思维和实践加工都是以一定的观念结构为前提的,否认这个前提就是认识和实践就没有现实的存在意义。对现实进行改造的理论思维,也绝不是毫无依据的空洞想象,是通过历史积累起来的,由经验、知识、理论、方法和价值取向共同构成的综合系统。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的本质特征的突出表现,即“通过对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与核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提出、分析、求解过程中实现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 第三,解读问题是理论联系现实的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并不像形而上学在纯粹的思想领域认识现实世界,而是超出思想领域,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问题作为一个中介,通过实践主体的思维抽象地加工和使问题成为问题的过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将认识和实践分开对待,而是将其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思维是认识的手段,也是人类认识到实践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抽象思维在认识世界上发挥主要作用,实践则在改造世界上有所建树。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世界,更是改造世界的理论。它关注的不只是单独的思维或者实践层面,而是二者整体统一的过程。问题规定了主体的思维目的和方向,思维并不只是用于提出问题,更是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认识过程的源泉和动力,认识过程通过问题到问题的求解实践得以体现。 理论和现实的双向统一也是问题的具体体现。一方面,现实——理论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产生理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不仅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见。另一方面,理论——现实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促使理论进一步发展。理论经过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通过管理这个中介,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武器。而传统形而上学则只能定位为认识方法,是一种概念上的辩证法,是一种错误的、将理论和现实颠倒的认识方法。因此,当杜林将辩证法看成是一个单纯的证明工具时,恩格斯批判时指出:“正如人们可以把形式逻辑或初等数学狭隘地理解为单纯证明的工具一样,这是对辩证法的本性根本不了解。甚至形式逻辑也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辩证法也是这样,只不过是更高超的多罢了;而且,因为辩证法突破了形式逻辑的狭隘界限,所以它包含着更广的世界观的萌芽。”[12]477 三、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应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诘难 苏东剧变是上个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的突然“崩盘”,一时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直线下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憧憬跌入了未曾有过的“冰谷”。社会主义已经不行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的言论相拥而上,一些西方学者一再叫嚣着要“埋葬马克思主义”,给苏东剧变后本来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又狠狠地来了一刀,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久久不能治愈的后遗症。一旦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抓紧披上时代的“时髦外衣”,适时的出场,生怕错过了打压马克思主义的大好时机。 一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可以说自从二战之后就开始了其发展的历程,一直“锲而不舍”地挑准时机进行宣传。总结不外乎有三种:马克思主义主题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内容过时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论。“主题过时论”者先是承认马克思主义曾经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剖析,向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但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还具有鲜明的、现实的指导意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诞生在19世纪中叶的理论,那时是工业革命时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解读,当时间的车轮转到今日,资本主义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革”,某些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的主题,阶级斗争早已是“过去时”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剖析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只能是放在历史博物馆里让现代人加以缅怀。在当今信息社会,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就如同将使用蒸汽机的火车在高铁上行驶,太落伍了。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样,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现时代状况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代沟”,这种代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具有时代意义造成的。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革命主题变成建设主题,否则“要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范围内,为那些旨在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而提出的新范畴、新观点或新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寻找论据,只是勉为其难,试图通过调整或更新马克思经典理论的个别篇章或个别部分,恐怕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13]“内容过时论”者认为伴随着科技革命,世界和社会主义都已经发生了之前马克思所没有预料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已经告别了时代。这种观点虽然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反击,但还是拥有不少的“信徒”。他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关注的是客观的物,而不是主体的人,也就是关注的是机械唯物主义。当今人文关怀为主的高新科技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本就不搭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以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为主,在今天应该变成共创价值论:资本、知识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他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来进行分析,得出苏联是“兵营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封建社会主义”,由此推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就是一个应该埋葬的过时社会主义理论。如同中国一句古代名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基本原理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千古永存,一成不变的,改变了就不应该称为马克思主义了。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若干概念和公式组成“真理”,不能改变。他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就不是 教条,而是无产阶级行动的指南,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一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完善和修改自身的理论的。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有两种结果,一是把人类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宣判为不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为了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真理性”,逐渐缩小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范围。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理论实质上是要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主义,用非马克思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 二是马克思主义终结论。上个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导致冷战和两极对峙的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谁好谁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福山抓住了这个出名的时机,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中抛出了“历史终结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备受青睐。福山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是朝着自由民主制度和现代资本主义前进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人们最终都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终的选择,别无其他选择,这就是历史的终结。他“通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抹杀其余黑格尔的历史观之间的本质区别,荒谬的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历史观等同,称他们是同道人,是一样历史终结论者。并宣扬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将定格在此。” [14]他预言历史的终结会马上到来,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议会民主政体是主体,马克思主义和以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得到了资本主义的大力支持和宣扬(这个理论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的普适性要求)。自此,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潮走向了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正在死亡”、“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最后的日子”、“资本主义的新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等等一系列理论如雨后春笋突然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歪风的重压下,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倒戈,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变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还有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徘徊于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始终在迷茫和困惑中寻找自己都不知道的精神寄托。不过,实践最终打破了历史终结者的美梦。资本主义并没有将东欧各国带出崩溃后的泥潭,东欧各国每况愈下,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资本主义国家自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许多被忽视的矛盾显示了其应有的力量。特别是“9.11”事件后,历史终结论遭到了各方的质疑。福山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的增补版本。在增补版本中,他强调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在某些时间和领域会受到阻碍,但这并不能阻挡自由民主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人类历史终结地位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阻挡实现的步伐,历史仍然会终结,自由民主制度仍然是最终的不二选择。可见,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增补版其实是根据当今的社会形势延长了时间周期,实质上还是一如既往。 三是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詹姆逊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指出这样一种现象:“每当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或经历出乎意料的变异时,马克思主义的范式(paradigm)就会产生危机。”[15]82_83也就是说 资本主义每次危机后的重建和扩张,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处处宣扬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观点就会大量出现。一种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正在被误解和错解,已经逐渐被时代超越。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诸多预言并没有实现,他们认为这正是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最好证据。第二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僵化和教条现象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问题。他们认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僵化和教条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停滞不前,逐渐被历史抛弃。第三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多元化趋势看成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危机的表现形式。在他们眼中,各国共产党都在走自己的道路,有“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国马克思主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等等,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分裂了,马克思主义体系已经不存在了,马克思主义已经陷入危机中了。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者总是希望马克思主义能够立竿见影的给出问题的答案,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夸大成危机。还有马克思主义分裂论和多元论等错误思想,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模式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差别性。他们没有看到,虽然各国的实际不同,但都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且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实际结合的越是紧密,马克思主义就越能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宝库中才能增添更多的“宝贝”。虽然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者一次一次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危机这个词语,希望他们的预言能够成功,但每一次现实都无情将他们的白日梦打破。 四是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可以归纳为几个词:尴尬、贫困、无用。当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远远不如其他文化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地位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向了一个新的低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经济生活的关注渐渐超越了政治生活。市场经济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解放,人的肉体需要和世俗欲望得到肯定的同时忽视了精神需求,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使一些人对金钱名利过于关注,导致拜金主义的信徒日益增多,甚至在某些人眼里,信仰、道德、爱情和良心都可以成为商品,明码标价。在这个追逐名利的时代,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知识追求经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理工科、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备受人们的关注,而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带来工作报告和建议等,可操作性不强,对于现实问题不能给予明确清晰的答案,并且过于“空洞”和抽象,与现实生活距离远。很多人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不划算的马克思主义,还不如将关注点落在实用学科上。如网上盛行的十大悲哀学科就能很好的说明当今人们的心态。同时,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学术突出、思想淡出,概念化、形式化和玄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倾向严重,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解释力、剖析力匮乏,不能深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很少提到马克思主义,认为那如同天上的星星,过于遥远。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写进了宪法,在字面上和形式上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但在人们的心中又是处在什么位置呢?可以说,马克思 主义虽然插满了官方的阵地,但却没有发挥想象中的作用。一些人要么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做事词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么对马克思主义漠不关心,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对马克思主义持有搪塞态度,用的时候翻翻看看,不用的时候甩在一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并非光是西方资本主义学者污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已在心中无意识持有这种观点。 以上只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一部分挑战。面对新的全球性形式,人类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感,马克思主义必须对所面临的诘难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促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双向入手打破诘难带来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既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又是实践发展问题。要在研究中结合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形成理论研究与问题分析的有机结合。一要以问题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是理论发展的创新源泉。通过问题这个现实的切入点,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推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对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对理论的整体性就越大。二要以理论整体性研究拓展对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根本路径是面向实践和时代,即实践阐发的路径。”[16]马克思主义不能只停留在原始文本研究和以往的解释模式,而是要从反映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入手,总结实践新成果,面向现实,指导实践。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忽视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对文本的学术化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依据:回归文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的历史起点。”[16]但文本研究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阐发出马克思主义文本蕴含的真正精神,找到“合理的内核”。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与实践对话中凸显时代性,在经典文本解读和当代实践解读结合上阐释现实生活,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刘小容.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9. [7]丁耘.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3). [8]马克思.巴黎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王良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地历史进程看其整体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1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转自发表吧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余品华.驳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马克思注意点几种谬论[J].江西社会科学,1990(1). [14]刘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进路[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15]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M].俞可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6]陈新夏.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3).
本文档为【问题意识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8-06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