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纺纱学》教学大纲

《纺纱学》教学大纲

举报
开通vip

《纺纱学》教学大纲《纺纱学》教学大纲 纺织工程2004级教学大纲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教研室 1 目 录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1 《纺纱学》教学大纲 ---------------------------------------------------------7 《织造学》教学大纲-------------------------------------------------------- 17 《织物结构...

《纺纱学》教学大纲
《纺纱学》教学大纲 纺织工程2004级教学大纲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教研室 1 目 录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1 《纺纱学》教学大纲 ---------------------------------------------------------7 《织造学》教学大纲-------------------------------------------------------- 17 《织物结构及设计》教学大纲------------------------------------------------ 23 《非织造学》教学大纲 ------------------------------------------------------26 《针织学》教学大纲 --------------------------------------------------------30 《新型纺织技术》教学大纲-------------------------------------------------- 35 《色彩学与布艺》教学大纲---------------------------------------------------39 《纺织厂设计》教学大纲 ----------------------------------------------------41 《纺织工艺学》教学大纲 ----------------------------------------------------45 《纺织品商法》教学大纲 ----------------------------------------------------错误, 未定义书签。48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51 《纺织品检验学》教学大纲 --------------------------------------------------55 《数字化纺织技术》教学大纲 ------------------------------------------------58 《纺织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61 《纺织信息化》教学大纲 ----------------------------------------------------66 《微机原理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教学大纲 ------------------------------------7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教学大纲 ----------------------------------------73 《纺织厂空调》教学大纲 ----------------------------------------------------78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 --------------------------------------------81 《差别化纤维》教学大纲 ----------------------------------------------------85 《纺织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见2006级大纲 《纺织质量控制》教学大纲-- --------------------------------------见2006级大纲 《浆料化学》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纺织品设计》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纺织品贸易实务》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外贸函电》教学大纲---- ----------------------------------------见2006级大纲 《纺织品营销学》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毛产品设计》教学大纲--- ---------------------------------------见2006级大纲 《色织物设计》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产品开发学》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服装概论》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染整概论》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花色纱线》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产业用纺织品》教学大纲----- -----------------------------------见2006级大纲 《现代纺织科技》教学大纲-----------------------------------------见2006级大纲 2 3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材料学 学分: 3 总学时: 56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纺织材料学是纺织工程专业各柔性方向的专业平台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品质评定;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各种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设计开发具有良好品提供思路。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纤维内部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 掌握纤维基本性能(机械性质、吸湿性、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的基本指标、影响因素、与加工工艺和产品性能的关系及各项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掌握常用纤维(棉、麻、毛、丝、各种化纤)的结构和性质,对功能纤维及各种新型纤维有一定的了解; 4. 掌握常用的各类纱线的结构和性质,特别是新型纱线的结构特征、性质及其在开发新产品中的应用;纱线的性能测定及品质评定; 5. 掌握三大类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的基本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6. 掌握织物服用性能研究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织物性能的测试与品质评定;掌握各类织物性能的测试与品质评定;掌握各类织物分析和鉴别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纤维分类及发展 第一节 纤维及其分类 第二节 各类常用纤维简介 第三节 纤维的加工 第四节 纤维的应用与未来 第二章 纤维的结构特征 1 第一节 纤维基本结构及构成 第二节 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第三节 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第三章 纤维形态的表征 第一节 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 第二节 纤维的细度及其分布 第三节 纤维的卷曲或转曲 第四节 纤维的截面形状及表征 第四章 纤维的吸湿性 第一节 纤维的吸湿及吸湿机理 第二节 吸湿性的测量 第三节 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 第五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 第一节 单纤维的拉伸性质 第二节 纤维力学性能的时间依赖性 第三节 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 第六章 纤维的表面性质 第一节 纤维表面的内涵 第二节 纤维的表面特征 第三节 纤维的摩擦性质 第四节 纤维的浸润与芯吸 第七章 纤维的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 第一节 纤维的热学性质 第二节 纤维的光学性质 第三节 纤维的电学性质 第八章 纤维的可加工性 第一节 纤维的可初加工性 第二节 化学纤维的初加工 第三节 纤维的损伤与清洁化加工 第九章 纤维的鉴别与品质评定 2 第一节 纤维的鉴别 第二节 纤维的质量要素与评定 第十章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第一节 纱线分类 第二节 纱线的加工与发展 第三节 纱线的结构特征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 第二节 纱线的捻度与捻缩 第三节 纱线的毛羽与特征 第四节 纱中纤维的转移与分布 第十二章 纱线的力学性质 第一节 纱线的拉伸性能 第二节 纱线的断裂机理 第三节 混纺纱的拉伸性能 第四节 纱线的弯曲、扭转和压缩性能 第十三章 纱线的加工性能与品质评定 第一节 纱线的可加工性 第二节 纱线的识别及方法 第三节 纱线的品质要素与评定 第十四章 织物及其分类 第一节 织物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第二节 一般织物及名称 第三节 特种织物 第四节 织物加工及其发展 第十五章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 第一节 机织物的结构与组织 第二节 针织物的结构与组织 第三节 非织造布的结构 第十六章 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 3 第一节 织物的拉伸性质 第二节 织物的撕破性质 第三节 织物的顶破性质 第四节 织物的弯曲性质 第十七章 织物的耐久性 第一节 织物的力学耐久性 第二节 织物的耐老化性 第十八章 织物的保形性 第一节 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 节 织物的悬垂性 第二 第三节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 第四节 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第十九章 织物的舒适性 第一节 织物的透通性 第二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第三节 织物的刺痒性 第四节 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第二十章 织物的风格与评定 第一节 织物风格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织物手感与触觉风格 第三节 织物光泽与视觉风格 第四节 织物风格与加工成衣性 第二十一章 织物的防护功能与安全性 第一节 织物的防火与阻燃功能 第二节 织物的生化防护作用 第三节 织物的物理防护作用 第四节 防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第五节 织物的智能防护作用 第二十二章 织物的使用保养与品质评定 第一节 织物的去污与防污 4 第二节 织物的防霉与防蛀 第三节 纺织品其他保养与处理 第四节 织物的鉴别 第五节 织物的品质评定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序号 内 容 学 时 备 注 机)学时 1 第一章 纤维分类及发展 4 2 第二章 纤维的结构特征 2 3 第三章 纤维形态的表征 2 4 第四章 纤维的吸湿性 4 5 第五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 4 6 第六章 纤维的表面性质 2 7 第七章 纤维的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 2 8 第八章 纤维的可加工性 2 9 第九章 纤维的鉴别与品质评定 2 10 第十章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2 11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4 12 第十二章 纱线的力学性质 4 13 第十三章 纱线的加工性能与品质评定 2 14 第十四章 织物及其分类 2 15 第十五章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 2 16 第十六章 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 4 17 第十七章 织物的耐久性 2 18 第十八章 织物的保形性 4 19 第十九章 织物的舒适性 2 20 第二十章 织物的风格与评定 2 21 第二十一章 织物的防护功能与安全性 1 5 22 第二十二章 织物的使用保养与品质评定 1 合 计 56 四、其它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等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教学注意启发式,讲清要求和难点,讲思路,讲治学方法,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给学生介绍参考书,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进行课堂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考核方式:平时作业 10% 平时测验 20% 期末考试 70%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每教学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于伟东《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书: (1)姚穆主编《纺织材料学》 ,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年 (2)余序芬主编《纺织材料实验技术》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年 制订者:石宏亮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教研室 6 《纺纱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纺纱学 学分:6 总学时:96 实验学时:1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年制本科的主干必修学位课程。 本课程任务: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纺纱理论与技术、纺纱工艺参数的调节 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获得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未来从事纺织及 相关的生产、贸易、科研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原料的选配 教学内容 棉纺原料 概述 原棉的性质,水分,杂质和疵点 化学短纤维的性质 配棉 配棉的目的和意义 纱线技术指标与原棉性质的关系 配棉方法 化纤原料的选配 选配的目的和意义 选配原则 原料的混和 混和方法 混比及混合体的性能指标的计算 计算机配棉 线形规划法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组合法 基本要求 了解原料选配的目的、要求。 了解计算机配棉方法。 掌握原料性能与成纱质量关系,原料选配方法,原料混和性能指标计算。 第二章、开清棉 教学内容 概 述 7 开清棉工序的任务 开清棉机械的分类和排列组合 抓棉机械 FA002型环行式抓棉机的机构、作用 FA006型往复式抓棉机的结构、作用 FA042型连续称量机的机构、作用和技术特征 影响抓棉质量的因素 混棉机械 混棉机的机构 自动混棉机的作用 多仓混棉机的机构、作用 不同混棉方式的混和效果 开棉机械 开棉的方法 自由打击开棉机(六辊筒开棉机) 握持打击开棉机(豪猪式开棉机) 提高开棉效能应注意的问题 清棉机械 清棉机械的作用 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 FA142型单打手成卷机 传动和工艺计算 开清棉机械的联接、联动和组合 开清棉机械的联接 开清棉联合机的联动控制 开清棉联合机的组合 棉卷(层)的质量控制 棉卷含杂率的控制 棉卷均匀度的控制 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化纤的特点以及对开清棉工序的要求 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的选择 基本要求 了解开松、除杂、混和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开松、除杂、混和流程的一般组合方法。 了解一般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掌握开松、除杂、混和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 第三章、梳棉 内容 教学 概述 梳棉工序的任务 国产梳棉机的发展 梳棉机的工艺过程 8 两针面间基本作用 分梳作用 剥取作用 提升作用 给棉、刺辊部分 给棉、刺辊部分的分梳作用 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 新技术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的梳理作用 纤维在针齿上的受力分析 针面纤维层及负荷 梳理区纤维的转移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的混和、均匀作用 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 新技术 针布 针布的工艺性能 金属针布 盖板针布 剥棉、成条和圈条 剥棉装置 成条 圈条器 高产优质 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生条结杂控制 生条均匀度控制 生条短绒率控制 落棉控制 梳棉机主要隔距配置范围 梳棉吸尘 机上飞尘与吸尘点布置 吸尘罩形式 梳棉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传动 工艺计算 梳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化纤特性对梳理工艺的要求 分梳元件的选用 梳理工艺的调整 清梳联与自调匀整 清梳联喂棉箱 清梳联喂棉系统与棉箱结构工艺性能 9 自调匀整装置 实验一 梳棉机均匀混合 基本要求 了解梳理目的和要求。 了解针面纤维负荷。 了解针布及选用要求。 了解一般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掌握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 掌握不同梳理工作区的作用。 掌握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 第四章、精梳 教学内容 概述 精梳工序的任务 精梳机的发展 现代精梳机的新技术 对精梳条的质量要求 精梳的准备 精梳准备的任务 几种精梳准备方法及比较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 精梳机主要机件的运动配合 给棉与钳板部分 给棉机构 给棉工艺分析 钳板机构 钳板机构的运动规律和作用分析 其他类型的钳板机构 梳理部分 精梳锡林 锡林梳理工艺分析 顶梳 分离接合部分 分离罗拉 分离接合工作分析 其他分离接合机构 其他部分 车面输出部分 牵伸机构 圈条机构 落棉排除部分 精梳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 10 传动 工艺计算 实验二 精梳机分离接合 基本要求 了解精梳目的和要求。 了解精梳的准备流程。 了解一般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掌握精梳机四个工作阶段的作用。 掌握精梳喂给方式及效果,锡林、顶梳的作用与梳理方法,分离接合方法。 掌握影响精梳条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第五章、并条 教学内容 概述 并手工序的任务 并条机的发展 并条机的工艺过程 现代并条机的技术特点 条子的并合 并合作用对项条不匀率的影响 内不匀率与外不匀率以及改善棉条重量不匀率的途径 并合过程中的混和作用 罗拉牵伸基本原理 牵伸的基本概念 牵伸区内的纤维运动 牵伸区内纤维的数量分布 牵伸区内须条摩擦力界及其分布 牵伸区内纤维的受力分析 罗拉牵伸对纤维的伸直作用 并条机的牵伸型式和工艺配置 并条机的牵伸型式 并条机牵伸工艺配置 并条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高速并条机的传动特点 工艺计算 熟条的质量控制 定量控制 条子均匀度控制 自调匀整装置 并条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加工化纤时并条的工艺道数 加工化纤的并条机工艺特点 圈条部分的改进 复并机 11 缠胶辊和缠罗拉 实验三 纤维的移距偏差 基本要求 了解并合与牵伸目的和要求。 了解摩擦力界、牵伸区内的纤维运动、牵伸区内纤维分类。 了解不同牵伸装置的应用效果。 掌握并合原理,并合的均匀和混和作用。 掌握牵伸的实质与形成条件,牵伸倍数与效率的计算。 掌握牵伸力和握持力、引导力和控制力。 掌握牵伸中纤维变速点分布与须条不匀的关系。 掌握牵伸对纤维的平行伸直作用,牵伸对纱条不匀的影响。 掌握影响牵伸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 第六章、粗纱 教学内容 概述 粗纱工序的任务 粗纱机的发展 粗纱机的工艺过程 现代粗纱机的技术特点 粗纱的喂人和牵伸 粗纱机的喂入机构及其作用 粗纱机的牵伸机构 粗纱机牵伸工艺配置 粗纱的加捻 粗纱机的加捻机构及其作用 加捻作用及其度量 粗纱机加捻的特点及工艺 粗纱的卷绕 实现粗纱卷绕的条件 变速机构及其作用 成形机构及其作用 卷绕伸长率及其控制 辅助机构 铁炮三自动机构 粗纱伸长率补偿装置 防细节装置 清洁装置 粗纱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 粗纱机的传动和变换齿轮的作用 FA401型粗纱机的工艺计算 粗纱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设备选用 工艺特点 12 纱疵的形成原因和防止方法 实验四 粗纱伸长率 基本要求 了解粗纱工序的任务。 了解加捻目的和要求。 掌握粗纱的喂人和牵伸 掌握真捻、假捻原理及实现方法。 掌握真捻、假捻的应用。 掌握影响加捻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 掌握粗纱卷绕的理论与方法。 掌握粗纱卷绕伸长率及其控制。 第七章、细纱 教学内容 概述 细纱工序的任务 细纱机的发展 细纱机的工艺过程 现代细纱机的技术特点 对细纱的质量要求 牵伸装置与纱条不匀 细纱不匀的组成 牵伸装置的主要元件 前区牵伸与纱条不匀 后区牵伸与纱条不匀 国外新型细纱机牵伸装置及工艺特征 加捻卷绕与高速元件 细纱的加捻与卷绕 加捻卷绕的高速元件 细纱的成形 管纱成形的基本参数 FA506型细纱机的成形机构 降低细纱断头率 细纱断头的规律和实质 气圈形态与细纱断头 纱线张力与细纱断头 提高纺纱段强力与减少断头 细纱机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细纱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 FA506型细纱机传动系统 FA506型细纱机工艺计算 细纱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 工艺特点 纱疵形成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3 温湿度控制 实验五 细纱捻度设计与调整 基本要求 了解细纱工序的任务。 了解加捻卷绕与高速元件。 掌握细纱加捻与卷绕原理。 掌握牵伸与纱条不匀关系。 掌握细纱断头的规律和实质。 掌握卷绕张力与纱线断头关系。 第八章、后加工 教学内容 概述 后加工工序的任务 后加工的工艺流程 对后加工纱线质量的要求 并纱 并纱工序的任务 国产并纱机 新型并纱机 捻线 股线加捻原理 合股加捻对股线性质的影响 加捻强度对股线性质的影响 股线加捻技术 捻线工序概述 环锭加捻 倍捻加捻 三捻捻线机 花式捻线机 基本要求 了解后加工工序的任务。 了解工艺流程。 掌握股线加捻原理。 掌握合股加捻对股线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纺纱理论与技术理解、掌握纺纱工艺参数的调节原理和 方法,使学生获得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纺织及相关的生产、贸易、科 研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纺织纱过程中影响均匀、混合、牵伸不匀的主要因素,掌握纺纱工艺参数的调节原 14 理和方法,重点掌握粗纱伸长率测试、细纱捻度设计与调整方法。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 实验实验实验备 实验内容及目的 号 名 称 时数 要求 类型 注 梳棉机均匀学习梳棉机均匀混合的测定方法,理解梳棉机均匀、1 2 必修 验证性 混合 混合的机理,了解影响均匀、混合的主要因素。 学习精梳条分离纤维丛长度及结合长度的测定方法,精梳机分离2 2 分析影响须丛长度及结合长度的各项因素,了解工艺必修 验证性 接合 调整及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学习示踪纤维法纤维变速点位置测试方法,了解影响纤维的移距3 2 纤维变速的主要因素,了解变速点位置及分布对牵伸必修 验证性 偏差 后须条条干的影响。 学习粗纱伸长率测试方法,了解影响粗纱伸长的主要4 粗纱伸长率 2 必修 综合性 因素。 细纱捻度设学习细纱捻度设计理论,了解捻度调整、测试手段与5 2 必修 设计性 计与调整 方法。 四、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讲课时数 实验时数 第一章 原料的选配 10 第二章 开清棉 10 第三章 梳棉 14 2 第四章 精梳 13 2 第五章 并条 13 2 第六章 粗纱 10 2 第七章 细纱 10 2 第八章 后加工 6 合 计 86 10 总 计 96 五、其它 1.先修课程:电工电子学、纺织材料学等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 3.考核方式:考试。 (1)平时作业(包括读书报告)30% 期末考试 70% (2)闭卷笔试 4(作业要求:按理论教学每2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15 读书报告: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每位同学认真地写一篇关于纺纱新方法、新技术或新理论的读书报 告。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讲教材: (1)杨锁廷主编《纺纱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2)于修业主编《纺纱原理》,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 主要参考书: 刘国涛主编《现代棉纺技术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郁崇文主编《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中国纺织大学棉纺教研室主编《棉纺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年 杨锁廷主编《现代纺纱技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阅读材料: 《纺织学报》 《上海纺织科技》 《棉纺织技术》 制 订:丁志荣 审 核:徐山青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教研室 16 《织造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织造学 学分:5 总学时:80 实验学时:8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织造工艺理论,了解典型机构的作用、性能,掌握织造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调节方法,了解机织领域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络筒 1、了解络筒的目的和要求,络筒的设备及络筒工艺流程。 2、掌握筒子的成形要求。络筒卷绕机构。筒子形式。筒子卷绕原理。络筒的卷绕稳定性。筒子外层纱圈对内层纱圈的向心压力。纱圈的重叠和防叠等。 3、掌握络筒张力的概念。重点了解管纱退绕(或绞纱退绕)和张力装置对络筒张力的 影响,均匀张力的措施。 4、掌握络筒清纱和捻接技术的发展,电子清纱器和捻接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络筒定长 的目的及原理。 5、一般了解络筒的自动换管、自动换筒和清洁除尘系统。 6、掌握络筒的工艺设计项目及工艺的确定原则,络筒产量和质量的控制。 第二章 整经 1、了解整经的目的和要求,整经方式分类。 2、掌握筒子架的形式及特点,张力装置和断头自停装置的形式和原理。 3、了解分批整经机的主要装置及工艺流程。 4、了解分条整经机的主要装置及工艺流程。 5、掌握分批整经片纱张力均匀的措施。 6、掌握分条整经条带成形控制。 7、掌握整经的工艺设计项目及工艺的确定原则,整经产量及质量控制。 第三章 浆纱 1、了解浆纱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主要粘着剂的一般性质和上浆性质。 3、掌握浆纱助剂的作用及用量。 4、掌握浆液组分的选择方法,浆液配方的确定及调浆方法,浆液质量指标。 17 5、掌握浆纱工艺流程及浆纱质量指标。 6、掌握浆纱上浆率及浆液对纱线浸透、被覆程度的控制。 7、掌握浆纱烘燥机理及烘燥装置。 8、一般掌握浆纱伸长率的控制。 9、了解浆纱自动控制技术。 10、掌握浆纱工艺设计及浆纱产量、质量。 11、了解高压上浆技术。 12、了解提高浆纱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 第四章 穿结经 1、了解穿结经的目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2、掌握停经片的作用和结构形式,有关的工艺参数(停经片重量、排列密度)。 3、掌握综框的作用和结构形式,综丝的作用和形式,有关的工艺参数(综丝长度和直径、排列密度)。 4、掌握钢筘的作用和结构形式,有关的工艺参数(筘号、筘齿厚度、每筘穿入数)。 第五章 定捻和卷纬 1、掌握定捻的目的和作用机理,定捻的方式及设备,定捻质量控制。 2、了解卷纬的目的,纡管形式,卷纬成形与工艺要求,主要的卷纬机械。 第六章 并捻 1、了解并捻的目的。 2、掌握股线的分类、特性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并捻设备(并捻机、捻线机、倍捻机)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 4、了解花式捻线的种类、结构及表示方法。 5、了解花式捻线的纺制设备及形成原理。 第七章 开口 1、掌握梭口的基本概念:梭口的形状和尺寸;常见的三种梭口;梭口的清晰度;开口过程中经纱的拉伸变形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梭口挤压度。 2、掌握如何表达一个开口周期内经纱运动的三个时期;综框运动角确定的基本原则;常用综框运动规律及对织造工艺的影响。 3、了解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和适应性;消极式与积极式开口机构的区别。 4、了解多臂开口机构的组成、分类和适应性;拉刀、拉钩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提综和选综装置工作原理,包括纹板的制备和电子式选综的基本原理;回转偏心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提综和选综装置工作原理。 5、了解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工作原理;复动式半开梭口、全开梭口提花开口机构工作原理;电子提花开口机构工作原理。 18 6、了解连续开口的基本概念,包括纬向多梭口和经向多梭口。 第八章 引纬 1、了解有梭织机的投梭、制梭、换梭、多色纬制造的装置及其原理。 2、了解片梭织机的投梭机构的组成及其原理。片梭织机的引纬过程。多色纬织造的装置及其原理。片梭引纬的特点及品种适应性。 3、了解剑杆织机的引纬形式及其特点。传剑机构的形式及其工作过程。剑杆织机的换色装置及其原理。剑杆引纬的特点及品种适应性。 4、了解喷气织机的引纬原理。引纬装置的组成及其形式。喷气织机的多色纬装置及其原理。喷气引纬的特点及品种的适应性。 5、了解喷水织机的引纬原理。引纬装置的组成及其形式。喷水引纬的特点及品种的适应性。 6、了解无梭织机加固边的种类及形成。 7、了解储纬器的形式及工作原理。 第九章 打纬 1、了解打纬运动的主要作用,对打纬机构的要求。 2、了解打纬机构的分类,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运动特性,共轭凸轮打纬机构(毛巾织机打纬机构)的工作原理。 3、掌握织物形成过程中,经纬纱线的运动和受力,打纬阻力,织物形成区,打纬区宽度。 4、掌握织机工艺参数(经纱上机张力、后梁高低、开口时间)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第十章 卷取和送经 1、了解卷取和送经的目的。织物的卷取和经纱放送的运动分别由卷取机构和送经机构来协作完成。 2、掌握卷取机构和送经机构的分类,主要卷取机构和送经机构的基本原理,卷取量计算(加工织物的纬密计算)和送经量的计算(织机可织纬密范围的计算)。 3、了解卷取机构的技术发展过程。 4、了解送经机构的技术发展过程。 第十一章 织机传动及断头自停 1、了解有梭织机以及无梭织机的传动机构。 2、了解有梭织机的制动机构。 3、了解无梭织机常用的电磁离合器和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4、了解机械式和电子式断经、断纬自停机构的工作原理。 5、了解无梭织机常用的自动找梭口装置、断纬自动处理装置和有梭织机的经纱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19 第十二章 机织物加工综合讨论 1、了解棉型白坯织物和色织物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高速织造对原纱的要求。 2、了解精梳毛织物和粗梳毛织物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 3、了解合纤与真丝织物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 4、了解苎麻、亚麻和黄麻织物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 5、了解玻璃纤维、碳纤维织物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 6、了解织机上机工艺参数及其选择。 7、了解织机生产率,主要织疵及其成因。 8、了解织物横档疵电的成因及预防。 9、了解机织物加工的快速反应。 10、了解国内外织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实验是织造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宗旨是配合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验证、消化与巩固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与掌握有关的实验技能、生产工艺参数,也是今后进一步从事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 2.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正确调试有关的实验测试仪器与设备; 熟悉与掌握有关电测转换元件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熟悉与学习对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方法。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名 实验实验实验实验内容及目的 备 注 号 称 时数 要求 类型 FD-1动态张力了解络筒时纱线张力的变化,了验证1 络筒张力的测定 2 必修 仪、三罗拉单丝张解影响络筒张力的主要因素 性 力仪 掌握使用阿贝折光仪测定浆液浆液含固率的测验证2 2 含固率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浆液必修 阿贝折光仪等 定 性 含固率对浆液质量的影响 测定梭子通过梭道的平均速度 梭子运动速度及及梭子进出梭口的时间角和进验证EMS同步闪光仪3 梭子进出梭口挤2 出梭口的挤压度,了解开口时必修 性 等 压度的测定 间、投梭时间和投梭力的改变对 梭子运动的影响 测定织机动态张力的变化及经织机经纱动态张综合电阻应变仪、张力4 1 纱处于梭口上、下层时张力的差必修 力的测定 性 传感器 异情况 20 根据主轴在一回转中的各不同 时期的回转速度快慢可以了解织机主轴回转不综合光线示波器、电磁5 1 织机各主要运动所消耗能量的必修 匀率的测定 性 传感器等 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织机主轴 回转不匀情况 四、学时分配表 其中实验(上备注 序号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机)学时 1 第九章 络筒 8 2 2 第十章 整经 6 3 第十一章 浆纱 14 2 4 第十二章 穿结经 4 5 第十三章 定捻和卷纬 2 6 第十四章 并捻 2 7 第十五章 开口 10 2 8 第十六章 引纬 6 9 第十七章 打纬 12 10 第十八章 卷取和送经 4 11 第十九章 织机传动及断头自停 2 2 12 第二十章 机织物加工综合讨论 2 合 计 72 8 五、其它 1、先修课程:电工电子学、纺织材料学等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 3、考核方式:考试。 (1)平时作业(包括读书报告)30% 期末考试 70% (2)闭卷笔试 4、作业要求:按理论教学每2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学完本课程后,要求每位同 学认真地写一篇关于织造新方法、新技术或新理论的读书报告。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21 主讲教材: 朱苏康主编《机织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 祝成炎、张友梅主编《现代织造原理与应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高卫东主编《现代织造工艺与设备》,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 夏金国、李金海主编《织造机械》,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 萧汉滨主编《祖克浆纱机原理及使用》,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 黄柏龄、谢剑萍主编《国外新型整经机》,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年 冯锡麟主编《丝织学》,中国纺织出版社,1992年 阅读材料:《纺织学报》、《上海纺织科技》、《棉纺织技术》等 制 订: 吴绥菊 审 核:徐山青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22 《织物结构及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织物结构及设计 学分: 3 总学时:56 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纺织工程 适用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织物结构及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述了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及其 变化,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学会织物结构及设计的一般原理,掌握常见织物的组 织设计方法。以此为基础进行提高,了解市场上织物组织方面的流行趋势,具备一定的面料 开发的创新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织物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1、掌握机织物分类 2、掌握机织物及其组织的基本知识 3、掌握织物上机图及其组成 织物组织及其分析 1、掌握原组织及其特征 2、掌握平纹组织及其应用 3、掌握斜纹组织及其应用 4、掌握缎纹组织及其应用,平均浮长概念及其计算 5、掌握变化平纹组织图的画法及其应用 6、掌握斜纹变化组织及其应用等 织物分析实验 7、掌握条格组织的组成 8、掌握绉组织的画法及其应用 9、掌握透孔组织的画法及其应用 三原组织织物的小样试织实验 10、掌握凸条组织画法及其应用 11、掌握网目组织、平纹地小提花组织画法及其应用 12、掌握配色模纹图的画法及其应用 织物CAD实验1 复杂组织 1、掌握复杂组织分类 23 2、掌握二重组织的画法及其应用 3、掌握双重组织的画法及其应用 4、掌握起毛组织(纬起毛、经起毛)的画法及其应用 5、掌握毛巾组织画法及其应用 6、掌握纱罗组织及多层组织画法及其应用 复杂组织小样试织 掌握织物几何结构概念、织物几何结构相 第五章 织物设计、创新、仿制、改进设计 第六章 织物组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组织图和矩阵 2、组织矩阵产生及其运算 3、组织矩阵的运算和变换 4、组织矩阵的综述 织物创新设计实验 机动织物CAD实验2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实验是“织物结构及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宗旨是配合课程的理 论教学,使学生验证、消化与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织物设计的 实践技能。 2.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小样机进行小样试织。 熟悉与掌握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分析数据的获取与处理。学会借助织物CAD进行织物的设 计。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实验内容及目的 实验类型 备 注 号 名 称 时数 要求 三原组织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小样机进行小样试1 织物的小2 织,根据已学过的三原组织,设计并必修 设计性 样试织 试织三原组织织物。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纺织产品织物CAD实2 2 进行全面构思与设计,掌握织物CAD必修 设计性 验 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24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机)序号 内容 学时 备注 学时 1 织物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4 2 织物组织及其分析 26 2 3 复杂组织 12 1 4 织物几何结构概念、织物几何结构相 6 5 织物设计、创新、仿制、改进设计 4 6 织物组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4 1 合计 56 4 五、其它 1、先修课程:无。 2、建议: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3、考核方式: 按照南通大学教务处对课程考核有关文件执行,期末考试成绩以70%计入总分,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按理论教学每学时1题的比例,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顾平主编《织物结构与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吴汉金等主编《机织物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制订者:崔建伟 审核者:徐山青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25 《非织造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非织造学 学分: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平台课,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非织 造生产的工艺、设备,包括纤维原料、干法成网、针刺、热粘合、化学粘合、聚合物挤压法、 水刺、湿法及非织造产品的性能与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非织造布产品特点、分类及应用,各种非织造布的生产加工 工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以后 学生使用非织造布产品,从事纺织、非织造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掌握非织造材料定义,了解非织造材料分类 了解非织造材料的结构与用途以及发展情况 二、织造用纤维原料 了解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及纤维与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关系 熟悉非织造常用纤维种类和性能 三、纤维准备及短纤维成网 了解短纤维成网工艺原理 熟悉干法成网前准备、梳理、梳理杂乱成网、铺网、气流成网、湿法成网的工艺过程 四、针刺成形 了解针刺加固成形原理 熟悉针刺、针刺工艺与设备 了解针刺产品性能与应用 五、水刺成形 了解水刺加固原理 了解水刺工艺与设备 了解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与应用 六、热粘合成形 了解热粘合成形基本原理; 熟悉和掌握热粘合工艺和设备 了解各种热粘合产品性能与应用; 七、化学粘合成形 26 了解粘合剂的种类与作用及粘合剂与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关系 了解粘合机理和粘合剂选用的原则 熟悉和掌握化学粘合法各种工艺与设备 八、纺丝成网和熔喷 1.了解熔融纺丝、纺丝成网工艺与产品性能 2 了解熔喷工艺原理与过程、熔喷设备熔喷产品性能与应用 九、非织造产品的后整理 了解非织造材料常用的后整理方法 十、非织造产品测试 了解非织造材料的一般测试方法 三、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1)掌握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和设备构造的基本原理; (2)掌握非织造材料生产加工工艺与产品性能的关系; (3)了解非织造材料性能测试技术和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非织造学实验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非织造学”的配套课程。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在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应用不断扩大,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纺织技术对纺织品纤维原料要求较高的限制,在产品加工能力和方式上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强,工艺流程简短,机械结构简化,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但增加了产品品种,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本实验课程现以设计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和设备构造的基本原理,掌握非织造材料生产加工工艺与产品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 实验 实验内容及目的 备注 号 名 称 时数 要求 类型 1、熟悉纤维成网的方法与特点; 成网技术必验 2、了解铺网机铺叠成网的工艺; 证1 2 修性实验 3、了解铺网速度与成网均匀度关系。 1、熟悉针刺工艺流程、设备构造; 针刺工艺必设 计2 2 2、掌握针刺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修性实验 27 1、熟悉热轧机的工作原理; 设必 2、了解热粘合加固的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计3 热轧实验 2 修性 响。 非织造布1、了解并掌握各种非织造布产品的结构特 必 验 证4 产品的测2 征; 性 修 试 2、了解非织造布加测试仪器是使用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序号 内 容 学 时 备 注 机)学时 1 绪论 4 2 非织造用纤维原料 4 3 纤维准备及短纤维成网 6 2 4 针刺成形 8 2 5 水刺成形 2 6 热粘合成形 6 2 7 化学粘合成形 4 8 纺丝成网、熔喷 4 9 非织造产品的后整理 2 1 非织造产品的测试 4 2 0 1 参观 2 1 1 考查 2 2 合 计 48 8 五、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织化学等。 2、教学方法建议: 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安排一次相应的参观。 3、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测验50%, 期末考查 50% 28 4、作业要求 每单元结束后,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和思考题,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按每教学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柯勤飞主编《非织造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 (1)王延熹主编《非织造布生产技术》,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年 (2)郭秉程主编《非织造性能与测试》,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 制订者:张瑜 审核者:徐山青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工程 教研室(所、部) 29 《针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针织学 学分: 4 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 8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平台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针织工艺流程,主要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针织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对针织工艺和设备有综合性的全面的认识,对针织产品开发和设计有一定的理解和基础,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是编织工序中的生产工艺过程、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及其编织原理。同时对针织机的主要成圈机件的工作和设计原理也进行一些分析讨论。针织工业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迅速培养出大批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针织基础理论、熟悉针织工艺的技术人材,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就是为高等纺织院校针织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 一、 绪论 1. 了解针织及其发展。 2. 掌握线圈与针织物。 3. 掌握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 4. 了解针织机的一般结构与机号。 5. 了解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 6. 了解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二、 纬编概述 1. 掌握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2. 了解常用纬编针织机种类。 3. 了解纬编针织前准备。 三、 纬编基本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 30 1. 掌握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2. 掌握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 3. 掌握双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 4. 掌握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 四、 常用纬编花色织物与圆机编织工艺 1. 掌握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 2. 掌握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 3. 了解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 4. 了解衬垫组织与编织工艺。 5. 了解衬纬组织与编织工艺。 五、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 1. 了解袜品概述。 2. 掌握单面圆袜与成形编织工艺。 3. 掌握双面圆袜与成形编织工艺。 4. 了解无缝内衣与编织工艺。 六、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 1. 掌握普通横机的编织原理。 2. 了解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 3. 掌握常用横机织物与编织工艺。 4. 了解横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 七、 给纱 1. 了解给纱的工艺要求与分类。 2. 了解筒子的放置与纱线的行程。 3. 了解消极式给纱装置。 4. 了解积极式给纱装置。 八、 纬编机的其它机构与装置 31 1. 了解牵拉卷取机构。 2. 了解传动机构。 3. 了解辅助装置。 九、 经编概述 1. 掌握经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2. 掌握常用经编针织机种类。 十、 整经 1. 了解整经工艺的要求与整经方法。 2. 了解整经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十一、 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1. 掌握舌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2. 掌握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3. 掌握槽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4. 掌握导纱梳栉的横移。 十二、经编机的其它机构与装置 1. 了解牵拉卷取机构。 2. 了解传动机构。 3. 了解辅助装置。 十三、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1. 掌握经编基本组织。 2. 掌握经编变化组织。 3. 了解基本经编花色织物。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 要途径。对针织方向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做针织贸易、纺织品检测或是针织生产,都需要有 32 良好的针织产品分析能力及针织设备的工艺分析和调节能力。针织课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配合课程教学,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验证、消化和巩固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有关的实验技能、生产工艺参数,也是今后进一步从事针织生产、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针织物的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针织物(单面与双面)的主要种类,掌握对各种针织物的识别、性能评定、结构基本指标的确定与设计等技能。了解平型针织机(横机)的构造、安装及调整,了解针织横机舌针和针床及其配置,认识针织横机的三角和三角座。了解圆型针织机(棉毛机)的一般结构、成圈机件的用途、相互配置和运动特征。使学生通过实验熟悉并能正确调试有关的实验设备与仪器;熟悉与学习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方法;完成 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单总流体力学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单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单 。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 序实验项目 实验验实验实验内容及目的 备 注 号 名 称 时数 要类型 求 了解针织物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单面与针织物性能双面),了解针织物的主要种类,掌握对必 1 的测试与分2 综合性 各种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指标等的修 析 测定方法。 针织物花式根据结构特征,分析各种花式组织的组织必 2 组织的结构2 设计性 结构,掌握花式组织的表示方法。 修 分析 平型针织机了解平型针织机(横机)的构造、安装及必 3 构造的认识2 调整,了解针织横机舌针和针床及其配设计性 修 及调整 置,认识针织横机的三角和三角座。 圆型针织机了解圆机的一般结构、成圈机件的用途、必 4 构造的认识2 设计性 相互配置和运动特征。 修 及调整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序号 内 容 学 时 验(上备 注 机)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4 33 2 第二章 纬编概述 4 3 第三章 纬编基本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 10 2 4 第四章 常用纬编花色织物与圆机编织工艺 10 2 5 第五章 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 6 6 第六章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 8 2 7 第七章 给纱 2 8 第八章 纬编机的其它机构与装置 2 9 第九章 经编概述 4 10 第十章 整经 2 11 第十一章 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6 12 第十二章 经编机的其它机构与装置 2 13 第十三章 经编基本组织与花色组织 4 2 合 计 64 8 五、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 2、教学方法建议: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3、考核方式:平时作业 30% 期末考查 70%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作业。按每教学学时0.5 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龙海如主编《针织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 (1)许吕菘、龙海如主编《针织工艺与设备》,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 (2)《针织工程手册》编委会主编《针织工程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 (3)杨尧栋、宋广礼主编《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 34 制订者:李学佳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新型纺织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新型纺纱技术 学分: 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新型纺纱技术是纺织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是培养高级纺织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新型纺织技术包括新型纺纱技术和新型织造技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目前棉纺织工厂应用最广的新型纺纱技术:转杯纺纱、摩擦纺纱、喷气纺纱等的成纱原理、工艺技术特点、成纱结构、纱线特性、产品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特点。同时了解其它新型纺纱技术:平行纺纱、涡流纺纱、赛洛纺纱等的成纱原理、成纱结构、纱线特性和产品开发。以及目前国内外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状况、前景和发展方向。通过新型织造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喷气、剑杆、片梭、喷水和多梭口等五种织机的引纬过程、工作原理、引纬机构特点、引纬工艺参数的制定、纬纱张力控制、多色纬纱织造、储纬器的类型和储纬工作原理,无梭织机的锁边机构,电子多臂和电子提花开口机构,无梭织机的机电一体化。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纺纱部分 第一章 新型纺纱的发展和分类 了解传统纺纱的限制、新型纺纱的发展。 了解新型纺纱的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章 转杯纺纱产品开发基础 了解转杯纺纱的工艺过程。 掌握转杯纺纱前纺工艺、转杯纺纱工艺参数的选择。 了解转杯纱的结构与特征。 第三章 纤维转杯纺纱的开发 了解棉类纤维转杯纺的工艺及产品开发。 了解毛、麻等纤维转杯纺的工艺及产品开发。 第四章 摩擦纺纱产品开发 了解摩擦纺纱工艺流程。 35 掌握摩擦纺纱原理及工艺参数选择。 了解摩擦纺纱的产品开发。 第五章 喷气纺纱产品开发 了解喷气纺纱的工艺流程。 掌握喷气纺纱的成纱原理及工艺参数的选择。 了解喷气纺纱的产品开发。 第六章 平行纺纱产品开发 了解平行纺纱的工艺过程。 掌握行纺纱工艺参数选择。 了解平行纺纱产品开发。 第七章 涡流纺纱产品开发 了解涡流纺纱的工艺过程。 掌握涡流纺纱原理及工艺参数选择。 了解涡流纺纱产品开发。 第八章 赛洛纺及环锭包芯纺 了解赛洛纺原理、工艺与产品开发。 了解环锭纺包芯纱工艺过程与产品开发。 了解聚集纺、solo纺的工艺过程与产品开发。 织造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了解无梭织机性能的评价指标、了解无梭织机的品种适应性 第二章 喷气引纬 掌握喷气织机的引纬系统 掌握气流引纬原理 了解喷气织机的纬纱动态张力 了解引纬工艺参数的制定 了解气流的辅助作用 了解纬纱的飘动与控制 第三章 剑杆引纬 掌握剑杆引纬方式 了解传剑机构 掌握纬纱的交接分析 了解选纬机构 第四章 片梭引纬 36 了解片梭引纬过程 掌握投梭机构工作分析 了解纬纱的退捻与张力控制 掌握纬纱交接 掌握制梭与退梭 了解选纬与混纬机构 第五章 喷水织机 掌握喷水引纬系统及原理 掌握喷水织机的引纬工艺参数 了解脱水装置 第六章 多梭口织机 了解经向多梭口织机 了解纬向多梭口织机 第七章 储纬器与锁边机构 了解储纬器 掌握无梭织机的布边 第八章 无梭织机的机电一体化 了解电子多臂与电子提花开口机构 了解无梭织机的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机)序号 内容 学时 备注 学时 1 新型纺纱的发展和分类 4 2 转杯纺纱产品开发基础 4 3 纤维转杯纺纱的开发 4 4 摩擦纺纱产品开发 4 5 喷气纺纱产品开发 4 6 平行纺纱产品开发 4 7 涡流纺纱产品开发 4 8 赛洛纺及环锭包芯纺 4 9 绪论 2 10 喷气引纬 2 37 11 剑杆引纬 2 12 片梭引纬 2 13 喷水织机 2 14 多梭口织机 2 15 储纬器与锁边机构 2 16 无梭织机的机电一体化 2 合计 48 四、其它 1、先修课程:纺纱学、机织学、纺织材料学等。 2、教学方法建议: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3、考核方式: 按照南通大学教务处对课程考核有关文件执行,期末考试成绩以70%计入总分,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按理论教学每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狄剑锋主编《新型纺纱产品开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制订者:季涛 吴绥菊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38 《色彩学与布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色彩学与布艺 学分: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使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学知识,了解色彩对于纺织品的特殊作用,并能够在新兴的纺织品领域——布艺中进行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美学知识的运用,提高从美学角度对装饰类纺织品的色彩欣赏的能力,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对装饰类纺织品的色彩进行综合分析。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色彩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学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属性、色立体及色彩的性格。 二、布艺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 要求学生掌握布艺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布艺的功能、布艺色彩的使用特性、布艺的材质。 三、配色原理 要求学生掌握配色原理:布艺的形态构成、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布艺色彩的视觉流程设计及其色彩设计的中心。 四、配色原理在布艺设计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会应用配色原理:布艺色彩与环境颜色的搭配,布艺色彩与感觉、总体配色的构思及配色的基本类型。 五、流行色及其在布艺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流行色,流行色的特点,及流行色在布艺中的应用。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内 容 学 时 其中实验备 注 39 (上机) 学时 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 1 6 2 第二章:布艺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 6 3 第三章:设计色彩的配色原理 8 第四章:配色原理在布艺设计中的应用 4 6 第五章:流行色及其在布艺中的应用 5 6 合 计 32 四、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 2、教学方法建议:理论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3、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调研报告和考查相结合 ,平时作业 40% , 期末考查60% 4、作业要求: 作业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对色彩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行市场纺织品色彩的调研,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依据教学需要布置作业。按每教学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曹田泉主编《设计色彩》,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 龚建培主编《现代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期刊《中国纺织美术》、《流行色》 6.其它 制订者:孙晔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工程 教研室(所、部) 40 《纺织厂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厂设计 学分: 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 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纺织厂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是培养高级纺织工艺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棉纺织工厂的工艺设计的步骤和计算方法。主要掌握包括产品方案、工艺流程选择、设备选型、工艺计算、车间布置与机器排列等技能。了解纺织厂的基本建设程序、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以及公用工程专业的设计基础知识,以及了解色织厂设计概要。全面了解纺织工厂的各个部门、总体规划。具体地说,应使学生对纺织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对各产品进行工艺设计计算。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基本建设和设计 第一节 基本建设简介 第二节 设计部门的工作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第五节 初步设计的编制 第六节 施工图设计 第二章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 厂址选择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 第三章 厂房型式及屋柱网参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厂房型式简介 41 第三节 屋柱网参数 第四节 厂房高度 第四章 产品方案、产品种类和原料选配 第一节 确定产品方案的因素 第二节 产品种类及其技术条件 第三节 织物对成纱质量的要求 第四节 纱线种类和原料选配 第五章 工艺流程和机器选择 第一节 纺纱工艺流程 第二节 织布工艺流程 第三节 纺部机器设备的选择 第四节 织部机器设备的选择 第六章 纺部工艺参数和机器配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纺部工艺参数 第三节 纺部机器配备计算 第四节 纱锭分配 第五节 用料量和制成率 第七章 织部工艺参数和机器配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织部工艺参数 第三节 织制白坯布织物的机器配备计算 第八章 车间布置和机器排列 第一节 车间布置 第二节 纺织机器排列原则 纺部各车间机器排列 第三节 第四节 织部各车间机器排列 第五节 附属房屋布置 第六节 工艺施工图 第九章 色织厂设计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色织厂在工艺及应用纱量计算时应用的一些公式 第三节 色织工场的辅助生产房屋 第四节 色织工场主要工种劳动定额 42 第十章 技术改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技术改造的项目管理 第三节 老厂技术改造的内容 第十一章 其它专业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 厂内运输 第二节 建筑、结构 第三节空气调节 第四节 除尘 第五节 电气 第六节 给水和排水 第七节 制冷 第八节 供热 第九节 仓储 第十二 劳动定员 第一节 劳动定员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 劳动定员的编制 第十三章 工程建设概预算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工程建设概预算 第二节 棉纺织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十四章 工艺计算及机器排列图举例 第一节 棉纺工场机器配备及排列图举例 第二节 棉织工厂机器配备及排列图举例 (二)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必须采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除了课堂教学外,应加强培养学生查阅和利用各种技术手册的能力,并深入到工厂或设计部门进行参观学习。 在纺部或织部工艺设计授课后,学生要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各做一道综合性纺织厂工艺计算及机器排列大作业,填写工艺设计及机器配备表。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备注 1 第一章 4 2 第二章 2 43 3 第三章 2 4 第四章 2 5 第五章 8 6 第六章 6 7 第七章 6 8 第八章 8 9 第九章 2 10 第十章 2 11 第十一章 2 12 第十二章 1 13 第十三章 1 14 第十四章 2 合计 48 四、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质量控制、新型纺 织技术、纺织品设计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和纺织厂设计综合设计练习 3.考核方式:课堂提问、平时作业 30% 期末考试 70% 4.作业要求:各做纺部、织部工艺计算及机器排列大作业,填写工艺设计及机器配备表。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钱鸿彬主编《棉纺织厂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年 主要参考书: (1)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棉纺手册》编写组主编《棉纺手册》, 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7年 (2)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棉织手册》编写组主编《棉织手册(上下册)》,纺织工 业出版社,1989年 6、其它 学完本课程后,如有条件可安排一次课程作业,进行纺织厂设计综合练习。 44 制订者:黄晓梅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纺织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工艺学 学分: 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纺织工艺学是纺织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前道课程纺纱学、机织学主要讲述棉纺织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纺织工艺学则侧重于毛纺织和麻纺织专业知识的介绍,它们共同构成纺织工程专业的骨干课程。 本门课程的任务主要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具有设计毛织物产品的初步能力。具体地说,应使学生了解各种毛织物结构及其功能,掌握各大类毛织物的风格特征和品质要求,掌握各种常见毛织物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能拟订织物组织和各项上机条件,并进行计算。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羊毛初步加工 掌握羊毛的选毛、 洗毛的流程与工11艺设计。 掌握羊毛炭化工艺。 第二章 粗梳毛纺 掌握粗纺梳毛流程、工艺设计。 掌握粗纺细纱工艺设计。 第三章 毛条制造 了解配毛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和毛加油的工艺。 掌握精梳梳毛、针梳与复洗及精梳的工艺设计。 了解化纤制条工序。 第四章 前纺 1、了解条染复精梳工序。 2、了解混条、前纺针梳的工艺设计。 3、了解粗纱设计。 第五章 后纺 1、掌握精纺细纱与并捻的工艺设计。 45 2 、掌握精纺工艺计算 第六章 绒线及半精梳系统 了解绒线的工艺流程与工艺设计。 第七章 麻纺纺纱系统 1、掌握苎麻纺纺纱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了解苎麻纺织产品特性。 2、掌握黄麻纺纺纱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了解黄麻纺织产品特性。 3、掌握亚麻纺纺纱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了解亚麻纺织产品特性。 第八章 绢纺纺纱系统 1、了解绢纺原料。 2、掌握绢纺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了解绢纺产品特性。 3、掌握紬丝纺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了解紬丝纺产品特性。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机)序号 内容 学时 备注 学时 1 羊毛初步加工 6 2 粗梳毛纺 12 3 毛条制造 6 4 前纺 6 5 后纺 4 6 绒线及半精梳系统 2 7 麻纺纺纱系统 6 8 绢纺纺纱系统 6 合计 48 四、其它 1、先修课程:纺纱学。 2、教学方法建议: 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3、考核方式: 按照南通大学教务处对课程考核有关文件执行,期末考试成绩以70%计入总分,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46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理论教学每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季晓雷主编《纺纱工艺学》(讲义)。 (2)于新安、郝凤鸣主编《纺织工艺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制订者:季涛、张瑜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47 《纺织品商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品商法 学分: 3 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着重介绍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具有涉及面广、指导性强的特点。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对纺织品贸易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強法律观念,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以后学生从事纺织品贸易,尤其是进出口贸易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了解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 2、掌握大陆法系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掌握普通法系的概念和特征 4、当代中国法律概述 二、代理法 1、掌握代理法相关概念 2、掌握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3、了解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 4、了解我国的代理法与外贸代理制 三、合伙企业法 1、了解商事组织的法律形式 2、了解合伙法 四、公司法 1、掌握公司及公司法的概念 2、掌握公司的主要分类 48 五、外商投资企业法 1、掌握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概念 2、了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制度 3、了解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制度 4、了解外资企业的法律制度 六、合同法 1、 掌握合同的作用及概念 2、掌握合同的订立 3、掌握合同的效力 4、了解合同的内容和履行 5、掌握违约及救济措施 七、买卖法 1、了解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2、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3、掌握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4、了解对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 5、了解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八、产品责任法 1、了解产品责任的诉讼依据 2、了解被告可以提出的抗辩 3、了解在产品责任诉讼中原告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范围 九、票据法 1、了解相关概念 2、掌握汇票 3、掌握本票与支票 十、国际商务仲裁 1、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 2、了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3、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程序 4、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49 三、其它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1-2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法律实践和调研活动。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 序号 内 容 学 时 备 注 机)学时 1 绪论 3 2 代理法 9 3 合伙企业法 3 4 公司法 3 5 外商投资企业法 3 6 合同法 12 7 买卖法 5 8 产品责任法 1 9 票据法 3 10 国际商务仲裁 3 11 实践活动 3 合 计 48 五、其它 1、 先修课程:电子商务、纺织品营销学 2、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法律知识与业务、政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考核方式: 平时30% 期末考试 70%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巩固和加深对课程 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按照每教学学时0.5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沈四宝、王军、焦津洪主编《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商会第506号出版物,2000年 制订者:李学佳 50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电子商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电子商务 学分: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6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从技术架构及商务运作流程两个角度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理解,提高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并为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后续课程做好扎实的知识储备。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 了解电子商务的几种主要分类;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功能; 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第2章 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要素; 了解电子商务的系统构成及每一层次的主要作用。 第3章 电子商务网络平台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分类; 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 了解几种主要的计算机网络互联方式和Internet接入方式。 第4章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了解网页与HTML的基本原理; 51 了解“所见所得”型网页制作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了解网页动态效果实现的基本原理; 了解网页的发布方法; 了解数据库与动态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5章 电子商务支付体系 了解传统支付与电子结算方式的异同; 掌握几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概念、特点和支付机制; 了解网上银行的模式和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 第6章 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了解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物流的产生及发展; 了解物流的实质和作用; 了解电子商务中物流的配送模式; 了解现代物流技术。 第7章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了解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 了解电子商务的关键安全性需求; 了解保障电子商务安全的各种对策; 了解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了解各种防火墙的优缺点。 第8章 不同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153 了解电子商务在第一产业中的应用价值及国内外应用状况; 了解电子商务在第二产业中的应用状况; 了解电子商务在第三产业中的应用状况; 第9章 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掌握企业内部电子商务、B2C电子商务、B2B电子商务的内涵; 了解内部网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在企业各部门的应用; 了解网上商场的基本结构及购物流程; 了解网上调查的主要方式及其应用; 了解网上服务的特点、类型及顾客服务的手段;了解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概念及建 设步骤。 52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了解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具体表现的形式; 2、了解基本网页的编写; 3、了解网上电子商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 电子商务实验是纺织工程专业贸易方向的选修课“电子商务”的配套课程。电子商务,定义为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商务活动。它不仅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交易行为,而且指利用各种IT技术开展的形形色色的商务/业务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非常强大。其主要的功能包括内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协同处理(Collaboration)和电子交易(Electronic Commerce)。本实验课程现以设计性实验为辅,验证性实验为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商务实际操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上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的技术和方法。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实验实验 实验备 实验内容及目的 名 称 时数 要求 类型 注 查询纺织 1、了解网上电子商务的基本形式; 必验 服装网上2、了解纺织服装在网上电子商务交流平台,证2 修性 商务交流熟悉如何查询纺织网络平台的基本方法; 平台。 编写一个必设 1、了解网上电子商务的基本结构形式; 计个人电子2 2、了解网上电子商务网页编写的基本方法; 修性 商务网页 学习在网 上购物一必验 1、了解网上购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证2 次 2、了解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 修性 53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 教学内容 学时 备 注 机)学时 第1章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1 第2章 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1 第3章 电子商务网络平台 2 第4章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6 2 第5章 电子商务支付体系 6 2 第6章 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4 第7章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2 第8章 不同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5 2 第9章 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5 总计 32 6 五、其它 1、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纺织材料学等。 2、教学方法建议: 结合教材对主要章节课堂讲授,每章介绍有关参考书和中外文专业文献,以便学生自学。 在教学中注意介绍当前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有关的科研成果,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3、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核依据课后布置的习题作业、出勤情况,期末以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形式考查,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最后以五级计分制计分 。 4、作业要求 平时交三次实验报告,最后期末考查交一篇论文。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李晓燕、李福全等主编《电子商务概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润彤等主编《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 制订者:陈春升 审核者:丁志荣 54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材料 教研室(所、部) 《纺织品检验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品检验学 学分: 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 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系统地讲述了纺织品检验的基础知识,纺织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方法,国际、国内纺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与标准化,纺织原料、纱线、织物、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的质量评定,官能检验方法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纺织品理化试验方法、原理,纺织品检验的抽验方法等。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纺织品检验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从事专业领域的生产、管理、贸易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 纺织品检验基础知识 了解纺织品的分类、纺织品检验方法的分类、纺织品检验的大气条件。 第二章 纺织品的质量 了解纺织品质量的基本概念,纺织品的质量管理。 第三章 纺织标准 掌握纺织标准在纺织品检验中的作用,纺织标准的种类、级别、内容,纺织品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制度。 第四章 国际标准 了解国际标准化机构,ISO和IEC标准的特点,ISO和IEC标准的制定程序,国际标准的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 第五章 官能检验 掌握官能检验的类型及特点,官能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六章 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掌握纺织纤维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纺织材料回潮率和含水率的测定,织物物理指标的检验,纺织品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第七章 纺织原料的品质检验 55 掌握原棉检验,羊毛的品质检验,化学短纤维的品质检验。 第八章 纱线品质检验 棉本色纱线的品质评定,了解精梳毛针织绒线的品质检验,生丝质量检验,苎麻纱掌握 品质检验,化纤长丝的品质检验,在线检验。 第九章 织物的品质检验 掌握棉本色布的品质评定,了解精梳毛织物的质量检验,桑蚕丝织物品质检验,苎麻印染布品质检验,针织物品质检验。 第十章 产业用纺织品的检验 掌握产业用纺织品基本性能检验,了解农用纺织品性能检验,土工布性能检验,骨架纺织品的性能检验,过滤材料性能检验,隔绝材料性能检验,防护工作服性能检验,卫生保健纺织品性能检验,尖端工业用纺织品 第十一章 服装质量检验 了解服装检验环境、设备、抽样规定,衬衫的质量检验,西服、大衣的品质检验,牛仔服装的品质检验。 第十二章 纺织品安全性检验 掌握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第十三章 纺织品检验的抽样方法及原理 了解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计数抽验方案,计量抽验方案,随机抽样技术。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纺织品检验的基础知识; (2)了解纺织品质量管理及纺织标准的表现形式、种类、级别、内容; (3)掌握官能检验的特点、类型、统计分析方法及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4)掌握纺织原料、纱线、织物的品质检验及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检验; (5)掌握服装质量检验、纺织品安全性检验及纺织品检验的抽样方法及原理; 本课程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纺织品检验的内容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广泛的工作需要。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备注 1 3 绪论 56 2 3 第一章 纺织品检验基础知识 3 3 纺织品质量 4 3 第三章 纺织标准 5 3 第四章 国际标准 6 2 官能检验 7 4 理化检验方法和原理 8 3 纺织原料的品质检验 9 3 纱线品质检验 10 3 织物的品质检验 11 6 产业用纺织品的检验 12 3 服装质量检验 13 3 纺织品安全性检验 14 3 纺织品检验的抽样方法及原理 15 3 机动 48 合计 四、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织物结构与设计、针织学、非织造学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教学、作业相结合 3、考核方式: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出勤情况等 30% 考试 70%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每2教学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蒋耀兴主编《纺织品检验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主要参考书: (1)王瑞主编《纺织品质量控制与检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2)万融主编《衣用纺织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 制订者:黄晓梅、辛三法 57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数字化纺织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数字化纺织技术 学分: 3 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12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作为纺织专业同学的专业选修课,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是将数字化技术与纺织专业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程以纺织工程检测为主题,智能化、数字化为目的,介绍各种纺织CAD/CAM系统及其设计原理,同时也涉图像图形处理和数据库知识。课程内容重点在于纺纱工艺CAD、机织物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织物组织CAD及针织物花型辅助设计系统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 一、 绪论 1(了解数字化纺织技术的一般概念。 2(了解纺织CAD/CAM及其发展趋势。 二、 纺织CAD/CAM编程基础 1(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2(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大特点与应用。 3(了解数据库系统概述,掌握数据库的连接技术。 三、 图像显示基础 1(了解图形显示技术与设备。 2(了解颜色空间。 3(了解真实感图像的生成。 四、 纺纱工艺CAD 1(了解制丝工艺CAD。 2(掌握纺纱工艺CAD。 3(掌握织物规格工艺CAD。 五、 机织物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织物组织CAD 1(掌握织物组织分析及其数学模型。 2(了解组织配色模纹图分析及其熟悉模型。 58 3(了解织物上机图分析及其数学模型。 4(了解织物组织设计与编程 5(了解配色模纹图设计与编程 六、 针织物花型辅助设计系统 1(了解针织物计算机花型辅助设计系统。 2(了解针织物花型设计基础。 3(掌握针织物花型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 4(掌握针织物花型辅助设计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 5(了解针织物花型辅助设计系统的数学描述及主要的算法。 6(掌握羊毛衫CAD系统设计方法。 三、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纺织CAD/CAM理论与技术的理解,掌握纺织CAD/CAM系统及其设计原理,使学生获得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纺织及相关的生产、贸易、科研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纺织CAD的功能与特点,了解条形和格型机织物的设计,了解纬编针织物CAD的组成、功能与操作,了解羊毛衫的意匠设计、组织设计、效果图显示、款式及工艺设计方法。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 实验实验实验备 实验内容及目的 号 名 称 时数 要求 类型 注 纺织CAD系纺织CAD软件的演示与学习,了解纺织CAD1 统的功能与3 必修 演示性 的功能与特点。 组成 设计条形和纱线的设计、上机图的设计、色经色纬排列、2 3 必修 演示性 格型机织物 仿真图象的输出 纬编针织物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己操作,了解纬编针3 CAD软件的3 必修 综合性 织物CAD的组成、功能与操作。 学习与使用 羊毛衫的意匠设计、组织设计、效果图显示、4 羊毛衫设计 3 必修 设计性 款式及工艺设计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序 内 容 学时 (上机)备注 号 学时 59 1 第一章 绪论 6 2 第二章 纺织CAD/CAM编程基础 6 3 3 第三章 图像显示基础 8 4 第四章 纺纱工艺CAD 4 5 第五章 机织物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织物组织CAD 10 3 6 第六章 针织物花型辅助设计系统 14 6 合 计 36 12 五、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 2、教学方法建议: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3、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 30% 期末测验 70%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每教学学时0.5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段亚峰主编《纺织CAD/CA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顾平主编《纺织品CAD原理与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制订者:李学佳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60 《纺织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管理信息系统 学分: 5 总学时: 80 实验学时: 3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数字化方向)的考试课程,随着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明确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其理论依据和建模步骤,掌握基本模型的应用技巧和方法,学会寻求在给定资源条件下,如何设计、建立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系统的论述了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等内容,并安排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实践,通过建立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 总之,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门新兴边缘学科,牵涉知识面大,应用范围广,学生需要查询大量的信息,完成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教学需要有基本的上机操作及网络查询工作条件,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做信息系统设计时,上机操作及网络查询工作学时分配要相当。 一、 信息系统和管理 1(了解信息及其度量。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3(了解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4(掌握信息系统和管理。 5(了解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61 4(了解制造资源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MRPII)。 三、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了解数据处理。 2(掌握数据库技术。 3(了解计算机网络。 四、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2(了解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3(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4(了解企业流程重组。 五、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掌握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 2(了解管理业务调查。 3(掌握数据流程调查。 4(了解数据字典。 5(了解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6(了解系统化分析。 六、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了解系统设计的任务。 2(掌握代码设计。 3(了解功能结构图。 4(掌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5(了解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6(掌握输出设计。 7(掌握输入设计。 8(掌握数据存储设计。 9(掌握处理流程图设计。 10(掌握制订设计规范。 11(掌握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 七、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1(了解物理系统的实施。 62 2(掌握程序设计。 3(了解软件开发工具。 4(了解程序和系统调试。 5. 了解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 6. 了解项目管理与系统评价。 7. 了解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系统实施到面向对象方法的。 八、 信息系统的管理 1(了解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2(掌握系统的运行管理。 3(了解信息系统的评价。 4(了解信息管理部门。 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 1、应根据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明确教学后学生应当了解或掌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弄清对学员有关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有鲜明特色的边缘性学科。它引用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的多元学科,所以学习中应注意体会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 3、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习题和上机作业,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纺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配合课程教学,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验证、消化和巩固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并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其理论依据和建模步骤,掌握基本模型的应用技巧和方法,学会寻求在给定资源条件下,如何设计、建立简单的管理信息系 63 统应用模型。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序实验项目 实验验实验备 实验内容及目的 号 名 称 时数 要类型 注 求 了解数据处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熟知数据 绘制实体联处理的目的和内容;知道各种数据文件组必 1 3 设计性 系图 织方式的特征和数据库系统产生的原因;修 领会数据库设计中关于三个领域的概念。 掌握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和重组涉及的原型法开发内容;能表述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和流程必 2 管理信息系6 综合性 设计原则;熟知原型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修 统 的思路和过程。 绘制业务流领会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和数据 程图、表格流程图的概念,并掌握绘制这些图表的符必 3 4 设计性 分配图和数号和方法;熟知数据字典的构成和定义有修 据流程图 关要素的内容、并能用例子予以表述。 记住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了 解功能结构图的概念和画法;领会模块化系统总体结必 4 7 的概念;能阐明制订设计规范的重要意综合性 构设计方法 修 义,并知道需对哪些方面制订设计规范; 熟知系统设计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逻辑结用结构化程构;熟知检验程序正确性的各种方法:能序设计方法必 5 5 说明程序分调、总调和实况测试的内容和设计性 编写简单的修 方法;能分析系统切换过程中发生的问应用程序 题。 信息系统的了解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掌必 6 5 设计性 评价方法 握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方法。 修 四、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序号 内 容 学 时 验(上备 注 机)学时 1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2 2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4 3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2 4 64 4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12 4 法 5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20 10 6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4 4 7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8 4 8 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 8 4 合 计 80 30 五、其它 1、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教学方法建议:通过自学讨论相关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部件、系统结构。了解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弄清当今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明白信息系统对未来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作用。 3、考核方式:平时作业 10% 平时测验 20% 期末考试 70% 4、作业要求: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每教学学时0.5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主要参考书: (1)袁红清、韩明华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 (2)(美)斯蒂芬?哈格、梅夫卡明斯、詹姆斯?道金斯著、严建援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制订者:李学佳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65 《纺织信息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纺织信息化 学分: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12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年制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掌握信息化基础知识、纺织信 息化系统开发方法、信息化安全等主要技术。为学生未来从事纺织及相关的生产、贸易、科 研工作打下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信息化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术语 数据 信息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信息化 第二节 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的哲学内涵 信息化的技术内涵 信息化的管理内涵 信息化的社会内涵 基本要求:掌握信息化基本概念与术语,了解信息化内涵。 纺织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纺织工业竞争力的变化分析 我国纺织产业概况 竞争力的分析 纺织信息化现状 纺织行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信息技术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纺织品贸易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纺织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66 纺织信息化发展方向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纺织信息化发展方向 纺织信息化实现之路 基本要求:了解信息技术在纺织中地应用,了解纺织信息化发展方向,掌握纺织行业信 息化的基本内容。 信息化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 存储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 软件的概念 系统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 通信网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几种主要通信网介绍 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主要硬件的功能,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 别,了解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纺织信息化系统开发 数据库设计 概述 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设计 VFP数据库系统开发 VFP 基本操作 VFP数据库设计 VFP报表设计 菜单设计 VFP程序设计 VFP项目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OO方法的基本思想 OO方法的开发过程 OOA方法 OOD方法 OO方法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采用OO方法的编程软件 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数据仓库 现代企业数据仓库系统建设 67 纺织企业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 本地数据厚和远程数据库 几种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 纺织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的选择 纺织企业ERP系统框架 基本要求:了解数据库的概念,掌握VFP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数据仓库及 数据挖掘概念以及纺织企业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 信息化安全问题 信息化安全问题 病毒 计算机犯罪 信息化安全的防御手段 防火墙 虚拟专用网络 嗅包器 CA认证技术 基本要求:了解信息化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化安全的主要技术。 三、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讲课 上机 小计 第一章 信息化概述 4 4 第二章 纺织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4 4 第三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3 3 第四章 纺织信息化系统开发 6 12 18 第五章 信息化安全问题 3 3 合计 20 12 32 四、其它 1、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理论教学与上机指导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 3、考核方式:考查。 (1)平时作业 30% (2)上机考查 70% 4、作业要求 按理论教学每2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自编讲义《纺织信息化》 主要参考书: (1)徐洁磐主编《现代数据库系统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 (2)徐燕、王兆其、王冰清主编《VFP6.0中文版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68 年 (3)程控、革扬主编《MRP?/ERP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其它 本课程学完后,安排一次综合性作业:应用VFP设计一个小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制 订:丁志荣 审 核:徐山青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教研室 69 《微机原理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学分: 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纺织生产过程中自动检测、控制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本课程旨在尽可能缩短传统的纺织生产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差距,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在工作岗位上正确地了解计算机应用新技术,能利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应用软件,硬件的开发工作。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了解数制、数制的基与权的概念。 2、掌握三种基本门电路及其它门电路的意义。 3、掌握布尔代数的意义。 4、掌握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1、了解算术逻辑单元、触发器、寄存器的意义。 2、掌握三态输出电路的意义。 3、掌握总线结构的意义。 4、掌握存储器的意义。 第三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了解微型计算机结构的简化形式。 2、了解简化结构的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及其程序设计。 3、了解执行指令的例行程序。 4、了解控制部件的意义。 5、掌握初级程序设计方法。 第四章 微处理器 70 1、掌握8086/8088CPU结构。 2、了解8086/8088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 3、了解8086/8088的主要操作功能。 第五章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1、掌握8086/8088汇编语言及指令的格式与寻址方式。 2、掌握传送类指令及其应用。 3、掌握数据操作类指令及其应用。 4、掌握串操作类指令及其应用。 5、掌握控制类指令及其应用。 第六章 微型计算机的程序设计 1、了解程序设计步骤。 2、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制。 3、掌握分支程序的编制。 4、掌握循环程序的编制。 5、掌握子程序的编制。 第七章 输入 / 输出接口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 2、了解并行通信与并行接口。 3、了解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 4、了解中断控制器、计数/定时器、DMA控制器。 5、了解A/D、D/A转换器。 第八章 可编程控制器 1、了解PLC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2、了解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 3、掌握PLC程序的编制 第十章 单片计算机 1、了解单片计算机概述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机)序号 内容 学时 备注 学时 1 绪论 4 2 计算机基础知识 4 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7 4 71 4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5 2 5 微处理器 3 6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6 7 微型计算机的程序设计 14 4 8 输入/输出接口 2 9 可编程控制器 2 10 单片计算机 1 合计 48 10 四、其它 1、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2、教学方法建议: 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3、考核方式: 按照南通大学教务处对课程考核有关文件执行,期末考试成绩以70%计入总分,平时成绩以30%计入总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4、作业要求: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每教学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郑学坚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制订者:季涛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7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学分:3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8 课内上机学时:18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获得计算机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OOP)的编程和调试能 力,为学生未来从事纺织及相关的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C++概述 l、主要内容: (1)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 (2)简单的C++程序介绍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概述 (4)程序的上机过程(Visual C++平台) 2、基本要求: 了解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的基本概念,熟悉Visual C++ 操作平台。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1、主要内容: (l)常量的表示法(字符和字符串常量,整型和长整型常量,实型(float)和双精度(double)常量 (2)各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说明及初始化 (3)运算符和表达式 (4)表达式语句和空语句 2、基本要求: 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掌握常量的表示法、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说明及初始 化方法,运算符和表达式、表达式语句和空语句的使用。 简单的输入/输出 l、主要内容: (l)cin (2)cout 73 2、基本要求: 理解cin、cout概念、掌握cin、cout的运用 流程控制语句 1、 主要内容: (l)C++语言的语句和程序结构 (2)选择结构语句 (3)循环结构语句 4)转向语句 ( 2、基本要求: 了解C++语言的语句和程序一般结构,学会正确使用选择结构语句、循环结构语句、 转向语句。 函数和编译预处理 l、主要内容: (l)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函数原型 2)函数的递归调用 ( (3)内联函数,具有缺省参数值的函数,函数的重载 (4)作用域和存储类 (5)编译预处理 2、基本要求: 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原型,掌握函数的一般调用方法和递归调用方法,掌握函数作 用域和存储类。 数组 1、主要内容: (l)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2)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3)字符串处理函数 2、基本要求: 了解数组以及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应用,熟悉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掌握字符串及处 理方法。 结构体,共同体和枚举类型 1、主要内容: (1)结构体的定义和运用 (2)共同体的定义和运用 (3)枚举的定义和运用 2、基本要求: 了解结构体、共同体、枚举的定义和运用,掌握共同体变量。 指针和引用 l、主要内容: (l)指针和指针变量 (2)指针和数组 (3)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 (4)指针和函数 (5)new和delete运算符与动态内存分配 (6)引用 74 (7)单向链表及应用 (8)类型定义 2、难点:指针数组、二级指针、动态内存分配、单向链表 2、基本要求: 了解指针、指针变量、指针数组的概念,学会使用指针数组、二级指针、动态内存分配、单向链表。 类和对象 1、主要内容: l)类及对象的定义 ( (2)成员函数的重载 (3)this指针 、基本要求: 2 了解类及对象的定义、成员函数的重载概念,掌握this指针的使用方法。 I/O流类 1、主要内容: (l)概述 (2)I/O流类体系 (3)标准输入和输出流(cin,cout,cerr,clog) (4)文件流 2、基本要求: 了解I/O流类体系及应用,掌握标准输入和输出流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学习获得计算机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OOP)的编程和调试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纺织及相关的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VISUAL C++的基本操作方法和 WINGDOWS的基本编程思想,熟悉C++开发环境,学会一般的编程。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 序实验项目 实验验实验备 实验内容及目的 号 名 称 时数 要类型 注 求 了解VISUAL C++的基本操作方法和 C++开发环境与程必1 2 WINGDOWS的基本编程思想,熟悉C++开发综合性 序开发过程 修 环境。 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掌握基本数据表达式与选择结必2 2 类型变量的说明及初始化方法,运算符和表达设计性 构 修 式、表达式语句和空语句的使用。 了解C++语言的语句和程序一般结构,学会循必3 循环结构 2 设计性 环结构语句的正确使用。 修 4 函数(一) 2 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原型,掌握函数的一般必设计性 75 调用方法,掌握函数作用域和存储类。 修 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方法,掌握函数作用域和必5 函数(二) 2 设计性 存储类。 修 了解数组以及字符数组的定义及应用,熟悉常必6 数组 2 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掌握字符串及处理方设计性 修 法。 了解指针、指针变量的概念,掌握this指针必7 指针与引用 2 设计性 的使用方法。 修 了解指针数组的概念,学会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必8 单向链表及应用 2 设计性 及单向链表。 修 了解I/O流类体系及应用,掌握标准输入和输必9 I/O流及应用 2 设计性 出流的使用方法。 修 四、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讲课 上机 小计 第1章 C++概述 2 2 4 第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2 4 6 第3章 简单的输入/输出 1 1 第4章 流程控制语句 4 2 6 第5章 函数和编译预处理 2 4 6 第6章 数组 4 2 6 第7章 结构体,共同体和枚举类型 3 3 第8章 指针和引用 6 2 8 第9章 类和对象 2 2 第10章 I/O流类 4 2 6 合计 30 18 48 五、其它 1、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2、教学方法建议: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 3、考核方式:平时作业 30% ;期末上机考试 70%。 4、作业要求:按理论教学每学时0.5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刘璟主编《高级语言C++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年 主要参考书: 刘天印、李福亮《C++程序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6 李敏、王刚、崔宝深《C++程序设计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其它 学完本课程后,进行程序设计综合练习。 制订者:丁志荣 审核者:徐山青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教研室 77 78 《纺织厂空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纺织厂空调 学分: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6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 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纺织厂空调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高级纺织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纺织厂空气调节的基本理论,测量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温湿度对纺织工艺的影响,以及i-d图的原理及应用。同时对于车间冷热负荷的确定,不同季节的空气调节过程,空调设备的性能,车间送、排风的布置,以及降低车间含尘浓度的方法有所了解。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工艺生产的关系 1(了解空气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纺织纤维的影响 2(掌握温湿度与纺织工艺的关系 第二章 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i-d图) 1(了解空气的成分、水蒸气的性质、空气的状态参数和湿空气的焓湿图(I-d图)绘制和应用 2(掌握温湿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湿度的测量,微风速测量 第三章 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了解房屋热损失、车间的得热及得湿量和车间总冷热负荷的确定 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基本原理 了解纺织厂的送风系统和空调室送风系统 第五章 空调室设备 了解进风、回风设备、喷水室设备和空气的加湿及加热设备 第六章 冷源 了解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 第七章 送排风管道计算及送排风方式 1(了解流体的性质、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流体流动的状态和阻力以及风道的设计与分析 2. 了解送排风与气流组织、管道的均匀吸风、流体测量、空调系统风量调整的方法和空调室送风系统的阻力计算 第八章 通风机和泵 了解通风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单吸单级离心水泵和深井泵 79 第九章 温湿度调节 了解日常调节与全年性调节和握特殊情况下的温湿度调节 第十章 除尘 了解除尘方式、除尘设备和空气含尘浓度的测定 第十一章 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举例 掌握细纱车间空气调节系统设计计算 三、实验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1、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纺织厂空调对生产作用的认识,了解空气调节的规律特点及调节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纺织纤维的影响,掌握温湿度与纺织工艺的关系,了解纺织厂的送风系统。 3、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 实验实验 实验类序号 实验内容及目的 备 注 名 称 时数 要求 型 学习湿空气的焓湿图的绘制,掌握温1 焓湿图 4 必修 设计性 湿度的测量。 学习风道的设计,掌握空调室送风系2 排风管道设计 2 必修 设计性 统的阻力计算。 80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 序号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备注 机)学时 1 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工艺生产的关系 2 2 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i-d图) 8 4 3 车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2 4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基本原理 2 5 空调室设备 2 6 冷源 2 7 送排风管道计算及送排风方式 6 2 8 通风机和泵 2 9 温湿度调节 2 10 除尘 2 11 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举例 2 合 计 32 6 四、其它 1、教学方法建议: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2、考核方式:期末考查成绩以70%计,平时成绩以30%计,课程考核成绩按五级制计分。 3、作业要求:按理论教学每学时0.5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郁履方、戴元熙主编《纺织厂空气调节(第二版)》,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年 主要参考书:陈民权主编《纺织厂空调工程》,中国纺织出版社,1993年 制订者:严雪峰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工程 教研室 8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学分: 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培养高级纺织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目前工程中采用的科学试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最少的试验工作量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在研究的工程参数变化范围内建立优化对象各指标与工程参数之间精度较高的函数关系,通过对优化对象各指标间科学地协调与折中,达到指标的总体优化。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试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在应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手段时,对试验数据也有一定的要求,数据应进行相应的处理。熟悉数据处理的步骤及方法,为本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要点】 ?1.1 独立性检验 ?1.2 异常值检验 ?1.3 正态性检验 ?1.4 等方差性检验 第二章 线性回归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确定因子的变化范围,编制因子水平的编码表,选择适当的二水平正交表,计算回归系数,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零水平的重复试验,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旋转性等方法。 【教学要点】 ?2.1 一元线性回归 ?2.2 多元线性回归 ?2.3 多项式回归 第三章 回归正交设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确定因子的变化范围、编制因子水平编码表、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计算回归系数 、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 82 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的方法。 【教学要点】 ?3.1 一次回归正交设计 ?3.2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3.4 回归正交设计应用 第四章 回归旋转设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回归旋转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确定因子的变化范围、编制因子 水平编码表、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计算回归系数 、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 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的方法。 【教学要点】 4.1 回归设计的旋转性 ? ?4.2 二次旋转设计 ?4.3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应用 第五章 灰色系统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灰色理论的GM模型的机理和特点,GM(1,n)模型的建立;灰色 理论建模所采用的三种检验方式,即残差大小检验、后验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同时掌握灰 色优势分析的方法。 【教学要点】 ?6.1 灰色模型的建立 ?6.2 灰色优势分析 第六章 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方法。 【教学要点】 ?6.1 模糊决策 ?6.2 聚类分析 第七章 多目标函数的最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目标函数的最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要点】 ?7.1 统一目标法 83 ?7.2 主要目标法 ?7.3 协和曲线法 第八章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约束问题的最基本的最优化方法。 【教学要点】 ?8.1 随机方向搜索法 ?8.2 复合型法 ?8.3 惩罚函数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 序号 内 容 学 时 (上机)学备 注 时 绪论 第一章 试验数据的处理 1 2 ?1.1 独立性检验 2 2 ?1.2 异常值检验 3 2 4 ?1.3 正态性检验 2 5 ?1.4 等方差性检验 2 6 第二章 线性回归 2 7 第三章 回归正交设计 2 8 第四章 回归旋转设计 2 9 第五章 灰色系统1 2 10 第五章 灰色系统2 2 11 第六章 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1 2 12 第六章 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2 2 13 第七章 多目标函数的最优化设计方法1 2 14 第七章 多目标函数的最优化设计方法2 2 15 第八章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1 2 16 第八章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2 2 合 计 32 四、其它 教学方法建议: 84 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加强培养学生查阅和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课堂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工程建模能力。 2、考核方式:考查 (1)平时作业 30% 读书报告或专题报告 70% (2)期末考查 3、作业要求: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和解决科研过程中工程建模问题的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布置一些纺织工程的工艺设计专题,写专题报告。同时布置一些文献实例,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和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知识,编制一些实用的计算软件,验算工艺的优良和结论的正确与否。 按照每教学学时1题的比例布置作业。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郁崇文主编《工程参数的最优化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主要参考书: (1)茹诗松等主编《回归分析及其试验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2)朱伟勇等主编《最优设计理论与应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3)陈立周主编《机械优化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4)刘惟信主编《机械最优化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5)汪萍,侯慕英主编《机械优化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6年 (6)李庆海,陶本藻主编《概率统计原理和在测量中的应用》,测绘出版社,1982年 (7)陶渤主编《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8)杨松林主编《工程模糊论方法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年 (9)邓聚龙主编《灰色控制理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GB/T4883-85,GB/T4882-85,GB/T4882-2001 制订者:朱 军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 教研室(所、部) 85 《差别化纤维》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差别化纤维 学分: 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内上机学时:0 其它实践环节:0 适用专业:纺织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差别化纤维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讲述各种新型纺织材料、功能性纺 织材料、高性能纺织材料以及纤维差别化技术等。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差别化 纤维的基础知识,对纺织科技前沿的新型纺织材料及其加工、改性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以作 为纺织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差别化纤维的发展 2.了解差别化纤维的类型 3.了解纤维差别化技术 第二章 新型天然纤维 1.了解天然彩色棉的基本知识 2.了解改性羊毛的知识 第三章 新型纤维素纤维 1. 了解Tencel的纺丝特点、Tencel纤维的物理性能、产品开发及后整理 2. 了解Modal纤维特性及产品开发 第四章 大豆蛋白纤维 1. 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 2. 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的加工特点 3 .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的湿热舒适性 第五章 功能性纤维 1.了解导电纤维的性能和特点 2.了解弹性纤维的性能和特点 3.了解防紫外纤维的性能和特点 4.了解抗菌防臭纤维的性能 第六章 高性能纤维 1.了解对位芳纶纤维性能 2.了解碳纤维的性能 86 3.了解活性碳纤维的性能和特点 4.了解碳化硅纤维及其他高性能纤维的特点 第七章 纳米科技与纺织材料 1.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 2.了解纳米材料在纺织品功能化中的应用 第八章 功能型织物 1.防水透湿织物 2.医用织物 3.安全气囊织物 三、课程学时分配 其中实验(上机)序号 内容 学时 备注 学时 1 绪论 2 2 新型天然纤维 2 3 新型纤维素纤维 8 4 大豆蛋白纤维 4 5 功能性纤维 6 6 高性能纤维 6 7 纳米科技与纺织材料 2 8 功能型织物 2 合计 32 四、其它 1、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 2、建议: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3、考核方式: 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学期总评成绩按五级计分制计分。 4、作业要求: 按每教学学时0.5题的比例布置作业。可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在课堂上现场作业,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现场给分,评定平时成绩。 87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杨建忠等主编《新型纺织材料及应用》,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主要参考书:于伟东主编《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制订者:董震 审核者:丁志荣 纺织服装 学院 纺织工程 教研室(所、部) 88
本文档为【《纺纱学》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7-10-20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