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NA分子荧光探针

DNA分子荧光探针

举报
开通vip

DNA分子荧光探针DNA分子荧光探针 DNA是生命遗传的重要物质,DNA分子的定量分析、特异识别,对基因组学、病毒学、分 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生物分子自身的荧光较弱,目前多采用荧 光探针法检测。荧光探针法较传统的同位素检测快速,重复性好,用样量少,无辐射,在DNA [1,2]自动测序,抗体免疫分析,疾病诊断,抗癌药物分析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DNA荧光探针 的灵敏度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开发出更灵敏的荧光探针,同时避免生物荧光背景的 干扰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下面对DNA分子荧光探针的结构、功能...

DNA分子荧光探针
DNA分子荧光探针 DNA是生命遗传的重要物质,DNA分子的定量分析、特异识别,对基因组学、病毒学、分 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生物分子自身的荧光较弱,目前多采用荧 光探针法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荧光探针法较传统的同位素检测快速,重复性好,用样量少,无辐射,在DNA [1,2]自动测序,抗体免疫分析,疾病诊断,抗癌药物分析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DNA荧光探针 的灵敏度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开发出更灵敏的荧光探针,同时避免生物荧光背景的 干扰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下面对DNA分子荧光探针的结构、功能及对DNA的分析应用技 术方面作一介绍。 1 吖啶、菲啶类 吖啶、菲啶类染料是应用最早的核酸探针,它们通过嵌入或静电吸引与DNA分子结合,使DNA的荧光大大增强,是序列非特异的小分子探针。 吖啶的基本结构为二苯并吡啶,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1940年,发现当吖啶橙与酸性物质 (HC)NNN(CH)3232HCl 吖啶橙 连接或存在于酸性物质中时,其特征光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至此一直被用于生物体的染色。吖 啶橙可与DNA或RNA作用,与双链DNA(dsDNA)结合后的荧光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 [3][4]502/538nm(水)。为提高染料稳定性及荧光强度,大量的吖啶衍生物被合成。Pavel等合成 [5]了系列硫代吖啶,并用毛细管液相色谱对其定量纯化分析。Naofumi合成了10-羧甲基吖啶酯, 其荧光及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同时含有的羧基活性基可与生物分子共价结合。Cao等在吖啶橙 给体与番红T受体之间建立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定量测定DNA的方法,其中给体的 -7-1[6]最大发射波长要与受体的吸收波长重叠,对小牛胸腺DNA的检测限为2.6×10molL。该法 虽然灵敏度较高,但易受到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干扰。一些吖啶的络合物,会对小沟 [7,8]及DNA序列特异识别,有望成为DNA的转录抑制剂,控制核酸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对位氨基取代的喹 吖啶化合物对三链DNA有高度的稳定作用及选择性,而且该类化合物表现出光活性,成为DNA [9]的光切断剂。 溴乙锭是应用较广的菲啶类探针,溴乙锭可结合单链(ssDNA)、双链及多链DNA,与核酸结合后,荧光增强20~30倍,激发波长红移30~40nm,发射波长发生蓝移,Stokes位移较大。双嵌入剂乙锭均二聚物(Ethidium homodimer,EthD)的嵌入部分使染料分子与DNA之间形成 NNH22HNNHHNHNH2222 BrNNNCHCH(CH)NH(CH)NH(CH)23232223 HH4Cl 溴乙锭 乙锭均二聚物 115十分牢固的亲和力,连接常数约10,(溴乙锭仅为10),同时对三链DNA有高亲和作用,因 [10]而更利于应用到抗体、抗癌药物的基因水平的研究。Gherghi等用汞滴电极研究了溴乙锭、吖啶橙与dsDNA的作用,结果显示它们的作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利用488nm氩离子激光激发和共聚焦荧光成像扫描系统对EthD和DNA复合物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检测灵敏度可达皮 -12[11][12]克(10g)级。溴乙锭探针研究dsDNA与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的相互作用,对于细胞修复、分子识别等基因生命学有深远意义。富含碱基G的ssDNA可以形成分子内四链结构,溴乙锭的一些衍生物被发现可以增加DNA四链结构的稳定性并作为研究四链结构的荧光探针 [13][3,14,15]。它们的一些光谱性质见表1。 2 菁类染料 2.1TOTO类 吖啶橙、溴乙锭类染料虽然与核酸结合稳定,但未结合的染料自身的荧光会造成高的荧光背 景,干扰检测,同时溴乙锭具有很大毒性。TOTO和YOYO是由Glazer研究组开发的一类对dsDNA [16,17]具有高度亲和力的不对称菁染料。染料在溶液中无荧光,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荧光背景干扰。 与dsDNA结合后发生强烈的荧光,荧光增强约1000倍,染料分子与DNA的碱基对最大比例可达1:4,在琼脂糖凝胶和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稳定。它们分别由单体噻唑橙TO和噁唑黄YO通过一个多亚甲基胺柔性链连接成二聚体。YOYO是TOTO的类似物,只是其中用苯并噁唑替换了苯并噻 唑。改变多亚甲基链两端的染料分子,可以得到不同的异二聚体TOTAB、TOTIN等。该类染料还有POPO、BOBO以及不对称单亚甲基菁染料PO-PRO、BO-PRO、TO-PRO、YO-PRO等,共轭 链碳数增加,吸收及发射波长产生红移。Rye等认为ssDNA-TOTO复合物稳定性及光谱性质的变化在于TOTO头部基团与单链碱基之间的堆积作用和链上两个阳离子正电荷与DNA骨架上的负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8]。TOTO可高选择性地用于dsDNA的非序列特异性的检测,它对所有的dsDNA表现出极高的亲和作用,但更易嵌入dsDNA的(5?-CTAG-3?)位,大约是1002 [19][20]倍的选择性,其次是(5?-CTGA-3?)位,大约50倍的选择性。Jason等用溶液粘度测定法和原2 子力显微镜解释了TOTO与DNA的双嵌入作用。 NYN NYNSCH CHn NYSNNNN4I4I NNNNNMeSO4 Y=O, YO n=0,Y=S, TOTO; n=0,Y=O, YOYO TOTIN 2 Y=S, TO n=1,Y=S, TOTAB NYNY NY NN)33N(CH4IYHCCHNNNnNNMeSO4 Y=O, PO Y=S, BOBO n=0, Y=O, PO-PRO-1; n=0, Y=S, BO-PRO-1 Y=S, BO Y=O, POPO n=1, Y=O, PO-PRO-2; n=1, Y=S, BO-PRO-2 与DNA的高度嵌合使这类染料荧光极大增强,广泛用于DNA的染色。利用激光激发共聚焦 荧光凝胶扫描检测系统,琼脂糖凝胶电泳,TOTO及YOYO与dsDNA复合物的检测限是4皮克,较 [21][22]传统的溴乙锭染色用量低500倍。Zhu等利用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碎片,TOTO染色后灵敏 -18度可达到每区带2~4amol(10mol)碱基对。Stephan等以共聚焦扫描荧光检测的方法,对TOTO染色过的微量DNA碎片 尺寸 手机海报尺寸公章尺寸朋友圈海报尺寸停车场尺寸印章尺寸 定量分析,不同长度的DNA碎片荧光强度不同,可检测到长度为2~14kbp(bp,指碱基对)的碎片,不确定度为7~14%。该法采用玻璃覆盖的载片,表面涂有价格 [23]便宜的聚赖氨酸等涂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YOYO-1可以作为新的DNA缩合作用探针,弱酸性(pH5.7)条件下,YOYO嵌入的单个DNA分子(~48.5kbp)被破坏成100~150nm直径的环 [24]状结构,用光捕捉可观测到单个与缩合的DNA分子之间的构象转化,达到150ms的时间分辨。 [25]Claire等发现,在DNA存在时YO和YOYO会产生光漂白,其原因主要在于氧化的碱基8-氧代-7,8-二羟基-脱氧鸟嘌呤能使嵌入的YOYO荧光产生猝灭。 TOTAB、TOTIN、噻唑橙和溴乙锭异二聚物TOED1、TOED2、荧光素和溴乙锭异二聚物FED等可用于研究能量在给体与受体之间的转移。与dsDNA结合后,给体荧光团发射的荧光约90%被猝灭,而受体荧光团的荧光较同样条件下的单体荧光增强100倍以上,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用于 DNA自动序列分析中,单一波长的光源激发染料对,经过FRET过程后,在不同波长下发射,因 而实现了单一光源激发多色检测。TOTO类染料虽然价格贵,但标记快速,接近生理pH条件,对生物分子的功能活性影响小。染料与dsDNA结合后的性质见表1。 表1 染料与dsDNA结合后的荧光性质 Tab.1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dyes coupled with dsDNA -4荧光增强最大激发/发射波长ε×10 染料 量子产率 连接常数 信噪比 参考文献 -1-1/nm 倍数 /Lmolcm 4吖啶橙 0.43 502/538 1.5 3.1×10 5.3(DMSO 或 DMF) 1.2 3 5溴乙锭 0.15 526/604 21 1.5×10 0.32(同上) 1.3 3 8YOYO-1 0.52 491/509 460 6×10 9.9(同上) 3.9 3 9TOTO-1 0.34 514/533 1400 1.1×10 11.7(同上) ___ 3 吸收波长506;547 TOTIN 36 7.9;14.64(甲醇) 14 发射波长531;673 TOTAB 吸收波长507;636 126 7.76;10.1(甲醇) 14 3 发射波长532;658 POPO-1 434/456 15 9.2(水或甲醇) BOBO-1 462/481 11.4(同上) 15 PO-PRO-1 435/455 5.0(同上) 15 BO-PRO-1 462/481 15 5.8(同上) 2.2 花菁染料 ε值由DNA-染料复合物在水或甲醇中与单体染料对照的结果 2.2.1花菁染料的特点 嵌入式荧光染料对DNA序列不能特异识别,且其最大发射波长一般小于 600nm,然而生物分子在紫外区有弱荧光,为避免生物分子的自荧光,开发近红外荧光染料成为 热点。花菁染料的摩尔吸收系数大,荧光发射波长范围宽,一般在600~1000nm的近红外区,可大大避免生物自身的荧光背景干扰,与成本较低的激发光源如半导体激光器匹配,用于DNA自动测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抗体免疫分析等。下面是由Waggoner等开发的一类多甲川类花菁染料[26]。当中间的共轭双键数n是1、2、3时,分别为CY3、CY5、CY7系列菁染 R43R R4R3 nnNNNNRRRR221 1 料。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最大吸收波长红移100nm,共轭双键数越多,染料越不稳定。苯并噻 唑或苯并吲哚取代吲哚环后,最大吸收发生红移。近红外菁染料共价标记具有特异性,标记更稳 定,贮存期长。 2.2.2光稳定性 活性氧如单线态氧、超氧化物、过氧化物等氧化还原活性物质被认为是荧光团 产生光降解而褪色的主要原因。花菁染料的光漂白是由于单线态氧对多亚甲基链的攻击。为了提 高染料的光稳定性,常将母体中的多亚甲基链改变为方酸环、环戊烯、环己烯等刚性环结构,或 在分子外部共价引入或掺杂环糊精等[27,28]。姚祖光等发现染料用含氯环己烯取代亚甲基链结构并 [29]将吲哚的1位用大体积的芳环取代后,染料的光稳定性会显著增强。 2.2.3染料的标记(标记试剂的生成) 将染料标记在一定序列的寡核苷酸上可获得具有特异性 的寡核苷酸探针,同时运用荧光PCR扩增技术,可得到高灵敏度的探针。 花菁染料与寡核苷酸的共价标记位一般在吲哚环的R位上,R位的活性基团通过琥珀酰亚11 胺酯活化后,与连接臂的一端结合,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寡核苷酸的核糖或碱基共价连接。活性基 团一般为含羧基的取代基,为提高染料的水溶性及稳定性,常在吲哚环的R、R位引入水溶性34基团,如磺酸基等。有的在R、R位引入活性基,而在R、R位引入磺酸基。也可采用邻苯二3412 [30]甲酰亚胺酯或异硫氰酸酯。一般寡核苷酸的多处标记会使荧光信号增强,但由于染料之间及染料与核酸间的聚集(Aggregation),多处标记后的寡核苷酸会发生一些性质的变化,如降低了 探针的稳定性和荧光亮度。同时,寡核苷酸的尺寸很小,因此要想增强探针的灵敏度,必须考虑 改变荧光团的结构以抑制染料的聚集。连接臂的长度也会影响探针的灵敏性,连接臂过短,会影 [31]响探针的稳定性及后面的杂交检测。Waggoner等经过体外实验,获得优化探针,即每隔6个碱基通过连接臂标记一个CY3染料。 [32]2.2.4应用 花菁染料广泛用于DNA自动测序和核酸、蛋白质及抗体的标记等。Duthie等合成 4 [33]了菁染料CY5、CY5.5标记的二脱氧核糖三磷酸酯结构用于单色DNA测序。James等合成了近红外花菁染料异氰酸酯和琥珀酰亚胺酯作为生物探针标记试剂,但酯化反应收率及纯度都很 [34][35]低。郑洪等以近红外花菁染料的荧光猝灭测定核酸,测定范围是0.08~1.2μg/mL。Yang等 将羧基引入近红外花菁染料,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可以处理并检测0.8amol的染料。 [36]由于染料水溶性好,需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因而限制了应用。Wellington等用三步合成了稳定性较好的近红外菁染料NIR820(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790和820nm),并避免了HPLC分离,使产品分离能力达到克量级,解决了标记用染料的合成及纯化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促进了生物标记试剂的发展。 HOOCCOOHCl NN -OSSOH33 NIR820 3 荧光素和罗丹明类 荧光素1是1871年由Von Bayer合成的,最大吸收/发射在492/571nm(水中),量子产率在 [37]0.92(pH>8)。由于荧光强度大,大量的荧光素衍生物被合成并用作荧光检测试剂。如5(6)- 羧基荧光素2、5(6)-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3、5-碘乙酰胺荧光素4、荧光素异硫氰酸酯5等 是应用最广泛的荧光衍生试剂,用于病毒学、细胞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将荧光素共价地连接到核 [38]酸、寡核苷酸、药物、蛋白质及其它分子来合成探针,用于基因病毒的检测及表达。荧光素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荧光素共轭体不稳定,荧光测试仪的强激光,使之发生不可逆转的光漂白, XX HOOO I 4X=H, Y=H, R=H 1R=NHCOCH2YYR=COOH 2R=NCS 5COOHOX=H, Y=F, R=COOH 6 X=Y=F, R=COOH 7R=CON32 RO OOOCHO3 OOOOHO ON N OH O98 导致荧光信号的迅速下降。荧光素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吸收及荧光性质易受pH值影响。 [38]与标记物共轭连接后,易发生猝灭。Sun等在荧光素分子中引入氟使其光稳定性有很大提高并 [39]降低了离子化pH值。Gao等合成了光稳定性好的含单羧基的荧光素衍生物,其中8的稳定性 [38]是1和BODIPY FL的10倍,但是荧光强度却较1下降了4倍。它们的光谱性质见表2。 表2 荧光素的光谱性质 5 -1-1cm 1 0.92 90000 492/517(水) 2 492/516 0.92 84700 Tab.2 Spectral properties of fluoresceins 6 492/517 0.92 --- ε/L mol荧光素衍生物 吸收/发射波长/nm 量子产率 7 510/534 0.59 78100 pH 9.0磷酸缓冲溶液 罗丹明染料由于分子呈刚性平面,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故荧光较强,已成为商品化染料; 但Stokes位移较小,吸收区域的低能量部分与发射区的高能量部分重叠,导致染料的激发辐射 [40]损失。常见的有罗丹明B、罗丹明6G、罗丹明101、德克萨斯红等。Zhu等合成了Phosphin3R H NNH2 COOHCOOHNO3 NON(COH)NN(CH)252252ClONHClO44 2 罗丹明101 罗丹明B Phosphin3R 探针,该探针成本较低,是一种基于荧光猝灭来快速检测核酸的荧光染料,最大激发/发射波长为468/505nm。核酸存在时,荧光会显著猝灭,对小牛胸腺DNA的检测限为5.0ng/mL,沙门杆菌的检测限是6.0ng/mL。 4 噻嗪和噁嗪类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结构简单,合成方便,但荧光量子产率较低,限制了应用。主要有耐尔蓝、耐 尔红和噁嗪750等。耐尔蓝通过与DNA作用,染料的荧光被猝灭,通过荧光强度的减弱来检测 DNA的含量。JA242噁嗪染料与发夹结构寡核苷酸端基连接形成灵敏探针(Smart probe),杂交前被茎杆结构处互补的鸟嘌呤残基所高度猝灭。当与特异的靶序列结合时,发夹打开,染料与鸟 -12[41] 嘌呤分离,荧光增强约6倍,可以检测皮摩尔级(10mol)的核酸浓度。 3CH N NNHC3NONHC3CHCH2525NONHNONHCH(CH)222523CHCHCOOH2525 耐尔蓝 噁嗪720 JA242 5 BODIPY(Boron dipyrromethene difluoride)染料 BODIPY染料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波长范围宽,可以通过调节R、R取代基,获得不同12 的荧光发射波长,一般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探针。BODIPY FL标记的G三磷酸酯核苷类似物 [42]作为G蛋白亲和探针(Affinity probe),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检测限为2nmol。 NNBRFRF12 6 6 其它类别探针 BODIPY6.1 稀土元素探针 稀土离子也是一类核酸探针的检测试剂。在水溶液中仅有Tb(?)和Eu(?)发出荧光,与DNA配合后仍保留荧光性能,可特异识别核苷酸。Tb(?)和Eu(?)与一些小分子配体配合,由于配体本身性质、中心离子-配体成键及溶剂等因素影响,使配合物的激发态寿命达到毫秒级,并发出 窄而强的荧光。Tb(?)和Eu(?)与小分子的配合物探针通过共价键与靶DNA共价结合后多用于实时定量荧光PCR反应产物的分析及杂交测试。该类探针要求稀土配合物易于合成并且足够稳 定,同时荧光发射强度大。Nurmi等[43]用Tb(?)和Eu(?)标记的探针进行实时同步扩增及前列腺 特异抗原的测定,信噪比要高于传统的TaqMan探针,而循环阈值则降低。 6.2 量子点荧光探针 量子点荧光探针是由??族和??族元素组成的半导体纳米颗粒,将核酸连接到量子点的表 面,做成探针,通过体外杂交常规荧光(FISH)分析,发现染色体的异常及变异,可取代一些 有机荧光染料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研究较多的有CdSe、CdTe、ZnS等。量子点探针可以在有机溶剂中制备,但须经过一定的化学修饰,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基团,同时又具备一些与生物 分子偶连的活性基团,因而反应条件苛刻,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复杂,成本较高。尽管在水溶液中制备的成本低, 但量子点的荧光产率低,尺寸分布较大。目前较多采用在有机溶剂中合成。在强激光下易发生光 漂白,是有机类荧光染料最普遍的缺陷。量子点探针较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首先,荧光光谱范围宽,通过改变纳米晶体材料和尺寸,获得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范围在400nm~ 2μm;其次,荧光光谱范围可调,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且可用单一波长的激发光源同时激 发不同大小尺寸的量子点,得到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检测信号,相对于有机荧光染料的单一光源 激发得到单一荧光发射信号,降低了实验成本并简化了分析步骤。1998年,Bruchez等[44]制备了 CdSe-ZnS核-壳结构的纳米晶体。之后又增加了SiO层,使其具有水溶性,同时SiO经过修饰后22 [45]可以与生物分子结合,量子产率高且稳定。Nie等将量子点的表面连接上巯基乙酸,使量子点 [46]不仅具有水溶性,同时可与生物分子连接。Pathak等将量子点表面用众多的羟基修饰,解决了 量子点探针杂交过程中的水溶性问题,同时降低了量子点表面大分子的非特异连接,稳定性也大 [47]大增加。以上量子点都是在有机溶剂中合成的,林章碧等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尺寸为3nm的CdTe半导体纳米粒子。总之,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生物荧光标示,是一个具 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领域。 7 结语 目前,DNA荧光探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灵敏度,增强光稳定性,降低合成成本。不同的DNA荧光探针各有优缺点,有机类染料中近红外染料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近红外菁染料将会更多 的被合成并应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其光稳定性有待提高。量子点探针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必 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新型、性能优异的荧光探针的开发,人类将能够 实现对一些生物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参数进行实时观测、动态研究,这将极大地推动基因组 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7 参考文献 [1] J W Richard, M P Jose, T Victor, et al. Applied Spectroscopy, 1997, 51:836~843. [2] K Licha, C Hessenius, A Becke, et al. Bioconjugate Chem., 2001, 12:44~50. [3] S Gurrieri, K S Wells, L D Johnson, et al. Anal. Biochem., 1997, 249:44~53. [4] P Coufal, Z Bosáková, E Tesarová, et al. J. Chromatography B, 2002, 770:183~189. [5] S Naofumi. Tetrahedron Lett., 1996, 37:8519~8522. [6] Y Cao, X W He, Z Gao, et al. Talanta, 1999, 49:377~383. [7] E Kimura, H Kitamura, K Ohtani, et al. J. Am. Chem. Soc., 2000, 122:4668~4677. [8] E J Fechter, P B Dervan . J. Am. Chem. Soc., 2003, 125:8476~8485. [9] P Marie, P David, B Alexandre, et al. J. Am. Chem. Soc., 2001, 123:9283~9292. [10] I Ch. Gherghi , S T Girousi, A N Voulgaropoulos. Talanta, 2003, 61:103~112. [11] G N Alexander, P Konan, A Richard .Proc.Natl.Acad.Sci.USA, Biochemistry, 1990, 87:3851~3855. [12] W Chen, N J Turro, D A. Tomalia. Langmuir., 2000, 16:15~19. [13] F Koeppel, J F Riou, A Laoui, 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1, 29:1087~1096. [14] S C Benson, Z X Zeng, A N Glazer. Anal. Biochem., 1995, 231:247~255. [15] 张华山, 王 红, 赵媛媛编著. 分子探针与检测试剂.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322. [16] S C Benson, R A Mathie, A N Glazer, 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3b, 21:5720~5726. [17] S C Benson, P Singh, A N Glazer.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3a, 21:5727~5735. [18] H S Rye, A N Glazer.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5, 23:1215~1222. [19] J P Jacobsen, J B Pedersen, L F Hansen, 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5, 23:753~760. [20] J A. Bordelon, K J. Feierabend, S A. Siddiqui, et al. J. Phys. Chem. B, 2002, 106:4838~4843. [21] H S Rye, S Yue, D E Wemmer.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2, 20:2803~2812. [22] H P Zhu, S M Clark, S C Benson, et al. Anal. Chem., 1994, 66:1941~1948. [23] L Stephan, R Michael, R Thomas, 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3, 31:e138. [24] L K Christopher, P B Gregrewood, T.C Daniel, et al. Nano. Lett., 2003, 3:1387~1389. [25] K Claire, A Bjo1rn, T Eimer. J. Am. Chem. Soc., 2001, 123:7985~7995. [26] B M Ratnakar, A ELauren, R M Swati, et al. Bioconjugate Chem., 1993, 4:105~111. [27] V S R Tata, B H Jeffrey, B Christopher. Tetrahedron, 1998, 54:10627~10634. [28] R Guether, M V Reddington. Tetrahedron Lett., 1997, 38:6167~6170. [29] 陈 欣, 姚祖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 17:1613~1616. [30] 马立人, 蒋中华主编. 生物芯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50~51. [31] J B Randolph, A S Waggoner. Nucleic Acids Research, 1997, 25:2923~2929. [32] R S Duthie, I M Kalve, S B Samols, et al. Bioconjugate Chem., 2002, 13:699~706. [33] J H. Flanagan Jr., S H. Khan, S Menchen. Bioconjugate Chem., 1997, 8:751~756. [34] 郑 洪, 李东辉, 吴 敏等.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27:122~123. [35] C M Yang, O Shimelis, X J Zhou, et al. J. Chromatography A, 2002, 979:307~314. [36] W Pham, W.F Lai, R Weissleder, et al. Bioconjugate Chem., 2003, 14:1048~1051. [37] W C Sun, K R. Gee, D H Klauber, et al. J. Org. Chem., 1997, 62:6469~6475. [38] S Arttamangkul, M K Bhalgat, R P Haugland, et al. Anal. Biochem., 1999, 269:410~417. [39] J X Gao, P G Wang, R W Giese. Anal. Chem., 2002, 74:6397~6401. [40] Q Z Zhu, H H Yang, D H Li, et al.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999, 394:177~184. [41] J P Knemeyer, N Marmé, M Sauer. Anal. Chem., 2000, 72:3717~3724. [42] E E. Jameson, J M. Cunliffe, R R. Neubig, et al. Anal. Chem., 2003, 75:4297~4304. [43] J Nurmi, T Wikman, M Karp, et al. Anal. Chem., 2002, 74:3525~3532. [44] M Jr Bruchez, M Moronne, P Gin, et al. Science, 1998, 281:2013~2016. [45] W C W Chan, S Nie, Science, 1998, 281:2016~2018. [46] P Srikant, C Soo-Kyung, A Norman. J. Am. Chem. Soc., 2001, 123:4103~4104. [47] 林章碧, 苏星光, 张 皓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24:216~220. 8
本文档为【DNA分子荧光探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