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主讲人:肖锋 讲授对象:全校学员 讲授时间:2005年6月20日 讲座内容: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至此~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年的人治之后~终于抛转航舵~朝着法治的目标迈进。然而~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法制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仅仅只是个良好的开端~面向新世纪的...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 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主讲人:肖锋 讲授对象:全校学员 讲授时间:2005年6月20日 讲座内容: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至此~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年的人治之后~终于抛转航舵~朝着法治的目标迈进。然而~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法制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仅仅只是个良好的开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法治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在中国~现代法治思想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各国法治化道路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法制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逐渐确立、发展起来的~其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法制初建时期,1949.10—1956.9, 这一时期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首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制定和颁布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于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国家先后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的五个组织法等基本法律。在法制原则和制度建设上~确立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和公开审判、陪审、回避、辩护、上诉、审判监督、死刑复核等法律制度。总之~这一时期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是:方向正确~步子快~成效显著。 第二阶段:法制停顿时期,1956.10—1960.5, 〃,〃 这一时期法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立法停顿~现有的法律制度得不到执行和遵守。特别是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滋长甚至占主导地位~“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没有被很好的贯彻~轻视法制的思想逐渐抬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律师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受到了不应有的批判。1959年中央决定撤销司法部~同年6月国务院法制局也被撤销。法制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举步为艰。 第三阶段:法制调整时期,1960.6—1966.5,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及大跃进的危害~从1960年开始~国家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法制建设也进入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开始扭转以往忽视法制的错误思想~国家制定了《农民公社60条》、《国营工业70条》等法律法规并且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中央的指示~从62年起~刑法、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开始起草。 第四阶段:法制遭受严重破坏时期,1966.5—1976.10, 文革期间~我国法制建设遭到毁灭性的践蹋。从1965年2月起~全国人大长达十年不开会~不立法~不作任何决定~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在“彻底砸烂公检法”的口号下~检察机关被取消~各种所谓的“革命群众组织”擅自行使侦查、控告、审讯、判决、监禁、行刑等权力~他们对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任意进行“抄家”、“逮捕”、“审讯”、“批斗”~大搞“打砸抢”~使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迫害~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公民人身权利无法保障~言论自由被扼杀~国家陷于天下大乱的状态。这期间~司法机关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正常工作无法进行。公检法队伍以及政法院校都被解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和灾难。 第五阶段:法制发展时期,1976.10月以后,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鉴于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首先提出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史上第一次确认了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任务。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 ? 《邓小平文选》第2卷~146页。 〃,〃 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段话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而且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角度~科学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已经接近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从此~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二十年来~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法律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现代法治思想在中国的孕育和确立 通过上述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建国后法制建设的时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同样~现代法治思想也是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实践~在概念上经历了从“法制”到“社会主义法制”~再到“依法治国”的演变。 关于法制的概念~董必武同志曾明确提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这是从静态上给法制的定义~是我们认识法制的第一个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这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指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即依法办事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这是我们认识法治概念的第二个阶段。 关于依法治国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理论届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由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正式提出的。它是与“人治”相对的~指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首先突破以往“理论禁区”的束缚~进行了法治与人治问题的探讨。1978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陈守一教授在发言中提出:文革前~主导思想是要人治不要法治~这样看究竟对不对~值得研究。以此为基础~理论界展开了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长期讨论~当时主要存在三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人治~反对法治。这类学者为数极少。另一种观点认为法是由人制定和实施的~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既要重视法的作用~也要重视人的作用~主张法治与人治应当结合~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第三种观点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们认为法治与人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理论和原则。作为一种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和条件~是要依靠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权威的法律和制度~而不在一、两个领导人是否贤明。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和制度~法治论主张国家要有良好的特别是要有极大权威的法律和制度,人治论则主张或默认法律 〃?〃 可有可无~权可以大于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结合论”将“法治”与法的作用、“人治”与人的作用简单地等同起来了~是没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其中~李步云、王得祥、陈春龙撰写的《论以法治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应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经过无数 ?次的学术争论、理论探讨~为了突出现代法治“普遍服从良法”的基本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修正案的形式载入宪法~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至此~中国终于摆脱了两千年“人治”思想的束缚~沿着法治化的目标迈进。 三、依法治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实质和要求~是中国迈向世界文明的伟大一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 ?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封建传统的大国~从人治转变到法治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模式~仅仅是走向法治的开端~中国走向法治的机遇和困难并存。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和历史条件决定了其法治化进程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制约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一,依法治国与现行政治体制的矛盾 在西方~多元利益集团的存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多元化被认为是法治存在的前提。我们当然不能也不应当照搬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区别。但是~依法治国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权力运作方式~这就意味着对现行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 ? 详细情况请参阅《从“法制”到“法治” 二十年改一字》李步云、黎青著~《法学》1999年第7期~2-5页。 ?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34页 ?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34页 〃,〃 首先~依法治国与现行党的领导体制的矛盾。依法治国意味着党的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建国后~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从依靠政策治国到依靠政策和法律的二元化治国模式的转变~现在又正在经历着从二元化模式向依法治国的转变。按照法治的要求~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法律之后~就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一级党的组织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目前~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实施有一定难度~其原因就在于现行党的领导体制与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存在着矛盾。由于党组织与立法机关的关系尚未理顺~党的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制度化方式没有从体制上彻底解决~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立法的结合存在着体制上的障碍~现行党的领导体制在遇到法律与党的新政策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忽视法律的权威。在法的实施方面~党的组织与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体现全党意志的法律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受到某些地方党的组织的干扰~而这些干扰又往往以坚持党的领导的名义进行。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认真研究这一矛盾~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为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的彻底转变奠定制度前提。然而~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极为艰巨的过程。 其次~依法治国与现行国家权力结构的矛盾。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目前~我国国家权力结构的实际与宪法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其一~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的实际权力并未完全到位。作为立法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行使立法权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力资源和程序保障。实际中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太大~导致相当一部分法律带有明显的行政部门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平性、权威性、可行性受到影响。其二~司法权的实际配臵状况不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表现在司法权的独立性程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无法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维护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和权威性。目前~司法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司法权的实际状况相联系的。 ,二,依法治国与现阶段政府角色的矛盾 法治的发展历史表明~建立法治国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限制政府权力。在法治国家中~民众应当守法~但政府必须首先守法。由于中国法治化进程的直接动因并不是来自社会而是来自国家~健全法制的直接目的是国家为了恢复在十年动乱中被破坏的法律秩序~并通过法律手段重建政府权力~法律依然被看作是政府实施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说~中国法治从一开始就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控制政府权力~另一方面保证政府有效实施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的重要性 〃,〃 大于前者。从法治的角度要求~政府有效的管理应当是依法治国的客体~但是~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性又使政府成为依法治国的推动力量。在法治尚未形成之前~政府角色的这一双重性特点~使依法治国处于两难境地~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保障政府有效实施管理难以在同时取得平衡。事实上~法律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往往让位于保障政府权力的行使~政府对法律的工具性依赖大于对法律自治性的重视。从到处可见的“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水”、“依法治林”、“依法治路”等口号中~我们很少看到社会对政府权力的法律约束~主要是政府权力通过法律手段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控制。坚持法治原则与扩大政府权力这一矛盾无疑是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三,依法治国与社会变革的矛盾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时期~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变革性之间的矛盾表现十分突出。由于我国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同时起步~缺少足够的法律资源~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是政策调控型改革~而不是法律调控型改革。从总体上看~改革是一个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社会行为~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以突破法律的方式进行的。安徽小岗村十八个村民分田到户~正是冒着违反法律承担法律责任被法律制裁甚至杀头的风险,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标志中国改革关键性的事件反映着改革的特点——“合理不合法”在改革中是个普遍的现象。“改革就意味着变法”~为了推进改革~我们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牺牲法律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依赖于政策的好坏~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改革的步伐。在改革中建设法治~在违法中树立法的权威~在政策的巨大作用中形成法律信仰~这在短期内是难以协调的。究竟该遵守法律以维持现状~还是该违反法律以改革进取,:中国法治化道路面临着“两难”境地。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这一矛盾~逐步将改革方式由政策调控型向法律调控型转变~实现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与立法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但这一转变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 ,四,依法治国与民族心理的矛盾 两千年封建集权的专制统治使中国民众对法的印象历来不佳。“法就是刑~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令人生畏的暴力”~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法学理论又深受前苏联维新斯基的影响~片面强调法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专政作用~忽视法作为社 〃,〃 会关系调整器的社会作用~使法律处于辅助地位和附庸角色~法律在社会关系的调整中不起主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法律的地位是低下的。在某些时期~法律是被批判的对象~公检法机关是被砸烂的对象~人们远法不及~崇法敬法的心理自然难以形成。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是不可能信仰法律的~法律的权威也极难树立。“一般的社会秩序不是靠法律来维持~而是靠宗法、靠纲常、靠下层对上层 ?的绝对服从来维持”~礼这一类“习惯法”、“民间法”、“民众法” 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远大于法~天理和人情高于国法。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忌诉”思想正是对这一现象很好的注解。因此~贯彻法治原则~在全社会树立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使法的权威由外在的、强制的转变为内在的、自愿的~成为人们心中的信仰~真的还有很长路要走。 四、更新法律思想,实现依法治国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未来中国的治国方略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吹响的面向新世纪的号角~是几代先进中国人努力奋斗的结果。笔者认为~中国走向法治的机遇和困难并存。实现法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民主法治传统少的中国。根据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经验~实现法治最常见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形成以宪法为基础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现法治的前提。,2,法律真正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是实现法治的关键。,3,制定的法律得到切实的实施~审判,司法,独立~形成守法的习惯和风尚等。这些都是实现法治的基本保障。如果法院、法官不能独立作出判断~如果判决可以不执行~那么~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笔者认为~在这些条件中~更新法律思想最为关键~也最为迫切。因此~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从更新法律思想入手~彻底摒弃传统错误法律思想和理念的不良影响~牢固树立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相适应的科学的法律思想和税务执法理念。 ,一,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所谓法治~就是指法的统治。但法治不是一般的法的统治~而是由人民亲自或经由其代表机关制定的法的统治。不具备人民的立法权这个特征~就无所谓法治。如前所述~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时代~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法治的两层含义~即法治的两个条件或标准~他说:“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 ? 《法律现代化的观念阻碍及其文化背景》~贺向荣~《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5页 〃,〃 ?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氏的法治“条件”或“标准”成为至今通用的“法治”定义~“普遍服从良法”是其最基本的内涵。作为治国方略~法治是与人治、专制制度根本对立的~但却恰恰是民主最好的实现形式。实践证明: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略~法治比人治更加可靠~更加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使其真正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作为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仰。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三者的辩证关系。“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又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活动”是处理三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宪法和法律之后~就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活动~并负有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决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当前要特别纠正个别地方党组织及党员领导干部以坚持党的领导的名义干扰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这样做的实质是损害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具体到税务执法工作中~就是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执法~严格遵守行政合法性和行政合理性这两个基本的执法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即要求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它是行政必须服从法律的基本准则~是法治、民主和人权原则在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1,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要有法律依据,,2,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3,违法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具体到税务执法活动中~就是要求税务执法活动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切实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正确履行职责~确保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正确实施 ? 引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9页。 〃,〃 行政合理性原则多指行政行为应当具有内容上的公正性~其实质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这一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情、合理、恰当、适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由于行政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立法者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行政主体往往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行政合理性原则正是为了解决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之下怎样实现合理的问题。这一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在立法目的的范围内~根据权利保护要求、社会福利需要、公共道德观念、国家政策导向等标准~进行符合理性和公正的裁量。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一般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平等对待、比例原则、正常判断和没有偏私等四方面的内容。所谓“平等对待”~就是要求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对人对事应当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比例对待~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所谓“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虽然有法律上的依据~但必须选择对相对人损害最小的方式来行使~它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合乎法律的目的~尽可能使相对人的损害保持在最小的范围内~同时要求行政主体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干预不得超过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的价值,所谓“正常判断”~是指对一个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只能以大多数人的判断为合理判断~即舍去高智商者,法学家、法官等,和低智商者,精神病患者等,的判断~取两者的中间值即正常人、一般人的判断为合理判断,所谓“没有偏私”~不仅指行政行为在内容上没有偏私存在~而且包括行政行为在形式上或外观上也不能让人们有理由怀疑其可能有偏私存在~它要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不受外部压力的干扰~对所处理之事没有成见~在作出决定前未私自与一方当事人单独接触过等等。具体到税务执法工作中~就是要求执法活动不仅要合法~而且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三,正确认识法的本质~科学定位税务执法机关的职能 法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成为长期困扰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并对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及社会生活造成深远影响的问题。如前所述~受传统法学理论的影响~我们一直主张“法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把税务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仅仅作为无产阶级的专政工具~作为无产阶级的“刀把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性的理论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逐渐认识到~法除了具有阶级性的一面以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它早已超出了单一的刑罚范畴~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法的内涵甚为丰富~它的功能 〃,〃 也非常广泛~能够在全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它除了具有维护阶级统治的功能以外~还具有调整社会经济事务、文化事务、公共事务及其他社会事务的功能~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的本质越发得以显现。这就要求我们笔下进一步端正税务执法思想。坚持对法律负责和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是人民主权原则在行政管理中的根本体现。从根本上讲~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判断政府管理是否成功、是否有效的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意味着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倾听人民的呼声~为人民的参与、诉愿和救济提供必要的途径。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在税务执法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自觉从人民群众最希望税务机关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对税务工作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相信税务机关、支持税务工作。 ,五,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科学的权力观 什么是执法权,执法权是行政权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适用法律的活动。什么是行政权,行政权是指为实现国家目的~执行国家法律和权力,立法,机关意志的一种公共权力。说到底~执法权也好~行政权也好~都只是适用法律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公共权力。那么~税务机关的执法权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说是领导赋予的~有人说是上级机关赋予的。错:行政权的真正来源是法律~是人民通过他们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定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形式赋予的。这样一说就清楚了~我们手中的权力其实来自于人民~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别的来源。那么应该为谁服务呢,当然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行政机关本身的职责所在。这就是执法权的服务性。既然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那么正确行使这些权力的最终目的是必然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 另一方面~这种服务是必须的~不服务便是违法的。这是因为行政权作为一种公共权力~既是权力又是职责~是权力和职责的统一。行政权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立法机关为了社会能够正常运行~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设立的~这就必然要求执法者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心中时刻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排扰解难。如果法律赋予你某种职责你应该履行并且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或者没有适当履行~便是行政不作为~便是对公民权利的侵害: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行政权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它与公民权利相比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从权力运行的规律看~孟德斯鸠讲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 i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滥用权力一直到受到阻挡时为止。”这是必须对行政权进行控制的一个原因,同时~行政权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相比永远处于强势~而且两者强度差异悬殊~非常容易直接影响甚至侵害公民权利。加之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使这种“权力和权利”的关系经常处于“倒臵”状态。因此~更加有必要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此外~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官与民从来就是一个对立的概念~官“治民”、“制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堂逞威”是基本的执法形式。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民警一朝穿上警服~就觉得自己成了“官”~面对那些“小民”、“弱民”~手中掌握的执法权很容易让他们滋生“大堂逞威”的感觉~以管人者自居~执法时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个人情感因素融入执法过程~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对群众态度生硬~因个人得失而歪曲法律法规~主观上造成不公正文明执法。由于以上原因~现代行政法的本质在于“治官”而不是“治民”~法律在设定行政权的同时~就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主要指监督。对行政权监督的方法很多~有来自法律本身的监督~有来自外部的监督~有来自内部的监督~还有来自行政相对人的监督。这些监督或者控制是都必须的~是由行政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否则它便会对公民的权利造成损害。关于这一点~作为执法机关的税务机关及税务干部要有正确认识~从思想上自觉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 ,六,坚持责任行政的原则~牢固树立“权责一致”的理念 长期以来~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权力与责任脱钩~有权无责现象比较普遍,权力与利益挂钩~某些方面的行政管理往往带有明显的趋利性特征。在现代法治社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履行职责的过程。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没有无权力的责任~也没有无责任的权力。这一原则具体 〃,,〃 到税务执法工作~就是要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应当始终处于责任状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如果确实因为自己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尽快采取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依法给予赔偿或者补偿。同时~建立健全行政过错追究制度。税务机关在赔偿后~对于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执法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依法进行追偿~责令其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责任~并追究其行政或者刑事责任。 〃,,〃 i [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琛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156 页。 〃13〃
本文档为【中国当前法制建设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3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