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无线电课程

校园无线电课程

举报
开通vip

校园无线电课程校本课程“无线电测向”课程方案的开发实验   作者(来源):浦纳 问题提出 研究的意义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最普及的听广播和看电视到使用手机、对讲机、车载电台等等,都离不开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引进了此项活动,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育、科技、趣味于一体的传统活动项目,被形象地称作“猎狐”活动,适合在户外较大的场地,例如:山地、公园等。 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完善其教学...

校园无线电课程
校本课程“无线电测向”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开发实验   作者(来源):浦纳 问题提出 研究的意义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最普及的听广播和看电视到使用手机、对讲机、车载电台等等,都离不开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引进了此项活动,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育、科技、趣味于一体的传统活动项目,被形象地称作“猎狐”活动,适合在户外较大的场地,例如:山地、公园等。 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完善其教学内容、拓展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使其在内容、形式上更富有时代的气息和多样性,更为学生所喜爱,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他们在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可见,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要在扬弃中与时代共同发展,其生命力才能在不断的自我更新中展现。 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研究旨在探索和总结一套适合在校园这样较小的空间环境中,在各年级分阶段进行递进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其教学内容和形式,对能在更多的学校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研究的基础 1.学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保障 我校对课程建设有全面的构想,在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市“二期”课改有关精神的大前提下,优化基础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课程和教材,学校致力于建设以优质课堂和特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2.外部资源的保障 我校和市少科站以及其它区少科站的无线电测向负责教师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能获得资源和信息的保障。另外,我校有特色生源招生的基础和特色学生升学输送的途径,为开展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的保障。 3.内部资源的保障 无线电测向是我校的科技特色项目,有较为深厚的学生基础,近年来,在华东地区、上海市的竞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第二、第三和个人前三名的好成绩。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环节均有一批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中青年教师组成。 研究的意图和重要性 由于测向活动介于科技活动和体育活动之间,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无线电基础知识,掌握测向的基本技能,还要有强健体魄,在竞赛中还需要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场比智力、比意志、比心理的有意义的科技活动。另外,测向和其它体育竞技项目一样,需要长期不懈的训练,对设施和场地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并不适合于在校的大多数学生。要使这门校本课程能在校园中全面、分层、递进地开展,最终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探索和总结一套较为可行、完善的目标、指标、活动和评价体系以及形成分阶段递进校本课程模式,是本课程研究的意图之所在。 由于科技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有相当的传统科技活动都急待改革,需要进一步发掘原有优势,改进不适应时代的弊端,充实符合当代学生身心需求的内涵,寻求适应学校环境的教学形式,让更多学生接受并喜爱,在继承和发展中求的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本课程研究重要性的主要体现。 创新价值 1.充实了“无线电测向”这一传统科技活动项目的内涵和外延     重视无线电测向教学中电子知识和测向技能的结合,让学生了解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掌握一定的电子制作和测向的基本技能。     一方面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更为广泛的无线电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 2.探索运用新的教学形式和评价手段来实施教学     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和户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包括电子和无线电测向知识讲解,电子科技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户外包括校园和公园的测向训练以及市内外的测向竞赛活动等。 3.探索分阶段递进校本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     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的教材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为初级教程,是我校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程。第二梯度为中级教程,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面对部分对无线电测向有兴趣的学生。第三梯度为高级教程,是我校无线电测向队,即特长生培训教程。 实验假设 1.在午自修时间,通过教室电视进行无线电测向基础教程的普及教学,教学对象为全体学生,内容包括:无线电的接收和发射的基本原理;80米波测向机的基本构造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现代无线电的广泛应用实例介绍。 2.在六、七年级开设无线电测向校本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实施第二梯度即中级教程,内容包括电子基础知识和技能;80米波测向机的结构和接收原理;80米波近距离测向技能培训。以此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测向基础并对此感兴趣的学生群体。 3.在接受中级教程的学生中间,选拔优秀的特长学生,组建校无线电测向队,进行第三梯度高级教程培训,内容包括:80米测向机的装配;常见故障的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和排除;80米波中距离测向技能培训。 4.在中级和高级教学过程中,穿插数次的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检验教学成效。通过一至两个学年的实践,形成适应我校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发展,并具有良好教学效益的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 1.实验性探究法:用于教学实验 2.探究讨论法:用于教学实验反馈分析 3.探究过程分析法: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操作测评法:用于课题总结和专家论证 研究过程 1.实施前的情况调查。(2003.9) 2.编制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制定教学模式。(2003.10 -2004.2) 3.第一轮的教学实验。(2004.3-2004.6) 4.进行第一轮学生、家长对课程教学实验的评教。(2004.6) 5.反思和完善。(2004.7-2004.8) 6.第二轮的教学实验。(2004.9-2005.2) 7. 进行第二轮学生、家长对课程教学实验的评教。(2005.1) 8.总结反思,形成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体系和分阶段递进校本教学模式。(2005.2) 9.专家论证。(2005.3) 实验过程 实施前的情况调查 首先和教学处共同就校本课程总体建设和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发展的目标作一个探讨,以达成共识;然后对学校无线电测向特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调查,为教材编制的梯度设置确立依据;最后对学区内各校,以及各区县开展此项活动的大体情况作一个调研,明确我校开展此项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便于调整目标,进一步综合利用好校内外的资源。 编制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并制定教学模式 由学校担任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学和无线电测向队训练的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制,教材参照市青少年科教中心编制的《无线电测向》一书,根据我校学生情况,以及测向活动的实际运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删减其中160米波测向知识、电工原理和半导体电路部分,简化其中关于80米波信号源和测向竞赛规则的介绍,添加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和无线电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由浅到深、由宽泛到专项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梯度,形成初、中、高三级教程,以适用于不同层次对象的教学。 许多专家都认为教育模式具有协调、组织和应用各种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基于三个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初级教程面对的是全校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初步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了解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80米波测向的大体方法和过程,是一个普及型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应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为主。持这种理论的学者认为,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这类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把教学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处理过程,把教材作为信息加工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从而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活动,形成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实施教学的途径是在午自修时间,通过教室电视进行无线电测向基础教程的普及教学,以录象资料,书籍、网站介绍,讲座和技能演示等信息传输手段,介绍给学生。 中级教程是面对部分上选修型校本课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参与学习,尝试发掘自身在无线电测向方面的潜能,培养兴趣。因此,教学采用以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的社会教学模式和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模式。社会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民主主义的职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是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们充分地交换意见、进行讨论,然后作出决策。这一基本观点表现在教学中,便是从不强制学生去获得什么特定的学习结果,而只希望帮助学生确立起各自的思想框架,创造出理解现实的独特的方法,以及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任务是从中进行辅导和点拨,仅此而已。教材毕竟是人类所有知识有序的精华体现。让学生舍此而过分强调直接经验的实践,是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强调这两种模式的结合。 高级教程是针对一些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他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和实战经验,显现无线电测向方面的个性特长。因此,以人本主义存在心理学为依据的个性教学模式。这是一类着眼于以人为本,追求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他们认为,现在的教育,学生被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丧失了主动性、创造性和完整的人格。一般来讲,研究和培养健康、完善、成熟的人,尊重人的需要,发掘人的潜力,创造和谐的环境,是个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实施第一轮三个梯度的阶段教学 1.在午自修时间,通过教室电视进行无线电测向基础教程的普及教学,教学对象为全体学生,内容包括:无线电的接收和发射的基本原理;80米波测向机的基本构造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现代无线电的广泛应用实例介绍。 2.在六、七年级开设无线电测向校本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实施第二梯度即中级教程,内容包括电子基础知识和技能;80米波测向机的结构和接收原理;80米波近距离测向技能培训。以此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测向基础并对此感兴趣的学生群体。 3.在接受中级教程的学生中间,选拔优秀的特长学生,组建校无线电测向队,进行第三梯度高级教程培训,内容包括:80米测向机的装配;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80米波中距离测向技能培训。 4.在中级和高级教学过程中,穿插数次的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检验教学成效。通过一至两个学年的实践,形成适应我校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发展,并具有良好教学效益的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 第一轮学生与家长的评教 在2004年6月,以印发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无线电测向的评价表来评价教学情况。 反思和完善 在2004年暑期,让任课教师对教学实验的作情况反馈。综合三个方面的意见,对教学目标、教材编制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为第二轮的教学实验做好准备。 实施第二轮三个梯度的阶段教学     在2004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第二轮三个梯度的阶段教学实验。 第二轮学生与家长的评教     在2005年1月,进行第二轮学生、家长对课程教学实验的评教。 总结 在2005年2月,让任课教师的就教学工作作一个全面的总结。 实验效果 创建特色是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线电测向是我校的特色项目,如何使其真正成为有实力、有后劲的项目,进行普及性的教育是培养特长学生的基础,编写一套具有梯度的教材,运用适合不同阶段的教学模式,是取好的教学成绩的关键。通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校本课程无线电测向取得令学生、家长和学校满意的教学成果,成为众多科技类校本课程中重点课程。在二次市级竞赛中,我校学生克服生理、心理、技术上的困难,获得了个人第一名三项,第三、第四、第五各一项,以及团体第二、第三的优异成绩,并培养了一大批测向爱好者,这些学生在意志品质、团队精神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科技素养和体能素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承担课程开发以及担任教学的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教中心颁发的优秀辅导员证书,区优秀科技指导教师称号。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在教材内容的科学性、适应性、时效性上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符合分阶段教学的特点和二期课改的精神,为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体现科技教育诸原则 1.全体性:无线电测向的初级教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普及电子和无线电的基础知识,体现科技教育要以普及教育为主导的理念,并为进一步的特色教育奠定广泛的学生基础。 2.德育性:立人是教育之本,德育应渗透在任何教育活动之中,科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无线电测向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顽强、诚实的意志品质和沉着、独立的心理品质。 3.实践性:教学内容强调体验和实践,实验操作、户外活动为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简易电路制作、测向机检修、测向训练和竞赛等。 4.先进性:教学的编制注重与现代科技信息的结合,例如:无线电技术与移动通讯,无线电遥控技术,无线电技术与卫星测控等。 教学过程分析 分阶段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实行分阶段教学,体现以人为本、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建立金字塔型学生梯队,以普及性教育为金字塔的基座,以选修型校本课程为金字塔的中间层,以校无线电测向队为金字塔的顶端,形成稳定而坚实的学生结构。 教学评价分析 过程性:教学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参与度、自主性、协作能力、探索精神有明确的要求和系统的评价。 教学模式分析 多样性:教学模式包括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社会教学模式和个性教学模式。 针对性:在阶段性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有机性:在教学中能将各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青少年无线电测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0…………………………作者 任顺龙
本文档为【校园无线电课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