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

举报
开通vip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 本体论 大纲 一、绪论 1.《大众哲学》介绍 2.《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在当下的意义 二、艾思奇从本体论说起的缘由 1.本体论的概念 2.世界观是多样的 3.世界观的归类与哲学上的两大营垒 三、艾思奇对于唯心论的批评 1.直接的唯心论:“主观的观念论” 2.间接的唯心论:“二元论” 四、艾思奇的唯物论思想要点 1.唯物论并非都是对的 2.唯物论的立足之地:世界的物质性 3.要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 本体论 大纲 一、绪论 1.《大众哲学》介绍 2.《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在当下的意义 二、艾思奇从本体论说起的缘由 1.本体论的概念 2.世界观是多样的 3.世界观的归类与哲学上的两大营垒 三、艾思奇对于唯心论的批评 1.直接的唯心论:“主观的观念论” 2.间接的唯心论:“二元论” 四、艾思奇的唯物论思想要点 1.唯物论并非都是对的 2.唯物论的立足之地:世界的物质性 3.要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大众哲学》的三个特点:紧扣时代主题、创新文章形式和直白、生动活泼的语言 K02:本体论用以回答“最高存在”世界观的精髓问题,艾思奇之所以从本体论说起是因为,本体论和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最高存在共性的认识 K03:艾思奇批判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艾思奇通俗地解释了这个两个理论自相矛盾的观点 K04:艾思奇的唯物论思想要点:唯物论并非都是对的;唯物论之为唯物论,就在于它立足于世界的物质性;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 正文 一、绪论 1.《大众哲学》介绍 著名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之《哲学讲话》,最早在上海出版的《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生活》杂志第一二卷(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连载,1936年1月出版单行本,同年6月出第四版时,改名为《大众哲学》。1978年10月三联书店印行新版时,选用的是作者1950年的修改稿。2000年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版本。 2.《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在当下的意义 以下为《大众哲学》的三个特点: (1)紧扣时代主题 《大众哲学》把当时国家的形势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紧紧连在了一起,清晰地阐明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怎样的危难形式,当时的中国民众面临怎样复杂的斗争形势,对当时的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 (2)创新文章形式 《大众哲学》简短精练、便于间断地阅读。每个小标题对所论述的问题起到概括归纳的作用,逻辑严密,论证层层深入。读者可读了一段文字论述后又看看 小标题的归纳,降低了没有受过抽象思维训练的读者的阅读困难,唤起了阅读热情。 (3)直白、生动活泼的语言 《大众哲学》丢弃了那种半土不洋的、学究气的语言,努力以其目标读者能懂的语言说话,这就使他的著作有了一定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如,“两军对战”、“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天晓得”、“原来是一家人”、“用照相作比喻”、“是朋友还是豺狼”、“无风不起浪”、“谈虎色变”、“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 《大众哲学》在中国革命战争中,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使其幻化成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据说蒋介石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蒋介石还对陈立夫说:“共产党能写出大众哲学,你们身为国民党党员就写不出来,你们这帮该死的,白吃饭,不做事。” 学习《大众哲学》,有助于党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的实现,也对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参照。 二、艾思奇从本体论说起的缘由 1.本体论的概念 “本体论”是一个西方哲学概念,源自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它用以回答“最高存在”这一世界观的精髓问题。“本体论即世界观”。反过来说,世界观就是对“最高存在”的回答。 2.世界观是多样的 艾思奇开篇就提出来,由于人对于世界有各自的见解,形成厌世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宿命论者、享乐主义者几类,他们的见解各不相同,世界在他们的眼睛中也各有不同的形象,他们的行为也就依着世界观的差异而成为各色各样。 但世界只是一个,而映在人的眼睛中的样子,竟有这么多的差异,到底哪一种样子是世界的真面目呢,换一句活说,哪一种世界观才是正确的呢, 3.世界观的归类与哲学上的两大营垒 艾思奇认为,世界观的归类要回到世界的归类:世界的一切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例如我们的思想、感觉、意志、感情等等,一部分是属于我们以外的,这就是天上地下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称其为主观的事物,属于外界的我们称其为客观的事物,这就是世界一切事物的两大根本分类。 由此决定,有一种世界观完全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它把客观事物都当作是主观中的幻影,以为世界上除了主观的东西以外,什么也不存在。它过分夸大了主观,以至于否定了客观事物,我们就把它称作观念论。 另一种世界观承认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独立法则,又承认主观是由客观中派生出来,这一大类的世界观,我们就叫做唯物论的世界观。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 三、艾思奇对于唯心论的批评 1.直接的唯心论:“主观的观念论” 所谓“直接的唯心论”即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艾思奇称为“主观的观念论”,把世界当作一团感觉的观念论。它完全否认了客观东西的存在,以为世界的一切只是主观的东西,所以,除了观念论这一个总名称以外,它还私自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主观的观念论”。 艾思奇认为,主观的观念论,实在有很多的使我们不能佩服的地方;我们很容易看出它的马脚。拥护它的人说世界只有感觉,那么我们就要问:“这感觉是从那里来的呢,这百花缭乱的感觉现象,总应该有一个来源。”对于这问题,主观的观念论者很难答复。因为如果要使他的主张彻底,他应该说:“世界就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也就只是我自己内部生出来的,并没有其他来源。”这样一来,我们马上就可以指出它的荒谬:“世界既然都只是我的感觉,那么,整个的世界就只是我一个人了。除了我一个人之外,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了。”这就成了独在论,任怎样狂妄的哲学家,也不至于会主张独在论罢。有谁敢于说:“我不是我父母生的,恰恰相反,我的父母才是我的感觉所生出来的,”有谁敢说:“并不是我生存在世界上,恰恰相反,整个的世界才是在我的感觉中生存着的”呢, 主观的观念论者为要避免这种不通的地方,所以,并不敢彻底地主张独在论。他不得不给感觉找一个另外的来源。结果,他就不得不向神灵求救说:“感觉是神的心中发生的,我们的感觉,就是神的感觉中的一小部分。”于是这主观的观念论,最后也和前面的宿命论一样,只有走到宗教的怀中去只好向宗教求救了。 2.间接的唯心论:“二元论” 所谓“间接的唯心论”即二元论。 艾思奇说,二元论不是一件特别的东西,它不过是将观念论和唯物论拉连一下,二者每个占一半的地位。在十八世纪末叶时候,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就是一个最大的二元论者。 如果康德的前面有一块招牌,他一定承认它是客观的东西,承认它在外界独立存在着,并且承认那是物质。但他又说,这物质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却不能够认识。我们所能看见的这世界、这招牌,只是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是一个“现象世界”,而那物质的本来面目(他称为“物自体”),却与这现象世界完全不同。你如果问他:你的一切感觉是那里来的,他可以答复你,感觉是物自体触动我们的感官而引起的,这一点可以算是唯物论了,但回过头来他又会说,感觉世界与物自体完全不同,我们所看见的都是主观的幻影;于是又成为主观的观念论了。这两方面合并起来,就成了康德的二元论。 “二元论的脚根是站不稳的。这就好像一个人要骑著两匹马跑,非常不便而又危险~”结果,只有随便丢弃了一匹,才能解决这危机。康德的哲学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地位上,它一脚骑着观念论,一脚骑着唯物论,两匹马冲突起来,就使他驾驭不了。这是早已有人指出过的。人们问康德道:“你既然认识不到物自体,那为什么能武断它是存在的呢,譬如,你前面有一间屋,当你还没有方法认识它的内部的时候,你怎能断定里面有人呢,”实际上,康德就是这样;他还没有认识到屋子的内部,就想断定屋子里有人,他不能认识物自体,却偏要说物自体存在,这是不合理的。 这一个问题,康德就没有办法作合理的解答,他只好说:“这是幸运。”这样一来,命运之神的心意又支配起世界来了,又丢了唯物论的马,一直冲到宗教的殿堂里去,这是二元论的必然的命运。 四、艾思奇的唯物论思想要点 1.唯物论并非都是对的 那么,客观的东西是些什么,唯物论的答复是:“客观的东西就只有物质,不是死的物质,物质本身会自己运动,用不着其他的力量来推它,宇宙间一切千 变万化的现象,都是物质自己运动的过程。”唯物论的答案,和观念论是势不两立的。 但是,艾思奇指出,不能满足于唯物论三个字,唯物论也有不同的种类,像法国十八世纪的那种唯物论,叫做“机械论的唯物论”,它主张一切物质的变化运功,都是机械的变化和运动。所谓机械的运动,简单地说来,就是单单位置上和数量上的变化,而不是性质上的变化。机械论者以为,世界上的物质性质是永远不变的,我们所看见的事物的各种各样的性质,都可以用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来解释。那时的法国唯物论者拉美特里曾著过一本书,题名:《人——机械》,也可以翻译作《人就是机械》,就是把人类当作机械来解释的。 这样就否认了事物在性质上的进步。 艾思奇指出,另外还有一种唯物论,不但承承认物质性质的变化及数量和位置的变动,同时更看重性质的变化;不但看重性质的变化,并且认为性质能够发展,能够进化。因为性质的发展和进化,所以物质又能够从低级的简单的状态变化成高级的状态,高级的物质就具有高级的性质。人类是世界上的最高级的物质,人类的思想就是一种高级的物质性质。因为,思想或精神只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是由物质中派生出来的。这一种唯物论,它能合理地解释思想和精神发生的原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2.唯物论的立足之地:世界的物质性 唯物论之所以被称为唯物论,就在于它立足于世界的物质性。 实际上,简单的实践(如艾思奇讲的冬天如何保暖的问题)便能够说明我们的周围是一个独立存在着的世界,它独立地变化,运动,没有任何其他的外力支配着它。这样的世界,就是物质的世界。 艾思奇概括了物质世界的特点: 首先,物质世界是一种客观的独立的存在。我们已经知道,客观就是指我们自己的心意以外的一切东西。物质是在我们的心意之外存在着,所以是客观的。 其次,实践为我们证明,一切物质都会运动,自己变化,自己运动,自己不能运动的物质,是不可以想象的。如果我们说物质自己不会变化,那么,世界上一切千变万化的现象是从哪儿来的呢,在这里,我们就不能不另外假定一种东西,作为物质的推动者。于是我们就和万物有生论者一样。至少说物质是被一种心灵的力量推动着,这心灵的力量就是灵魂或神。但是,我们的实践已证明过,神灵的支配不能使物质运动变化,我们只看见过物质世界在那儿独立地运动,变化,神灵的影子半点也没有。我们看见许多人在求神拜佛,而求神拜佛的结果并不见得就能达到所希望的目的。 再次,物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并不是绝对的混乱。物质运动的每一种形态,都有一定的限制,一定的规则,水到冰点就结冰,到沸点就沸腾。铁经过适当的锻炼就可以制钢,可以制造机器。就人类自己来说,每天做十小时的工作,总得要摄入一定的饮食,不可过多,也不能太少。天气冷,穿厚点衣服,是可以抵御的。物质变化的这一定的规则,就成为种种的科学的法则。物质运动的法则,也是我们在长久的实践中证明了的。 3.要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 最后,艾思奇提出,要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认为物质必须有固定的体质,这只是物理学上的物质观念,有体质的物质,只是物理学上的物质,哲学上认为,凡是实实在在地在我们主观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独立地运动变化的东西,在哲学里就叫做物质的东西。物理学上的物质,在哲学上看来,只是 物质运动的一种状态,或一个阶段。这一点,在研究哲学的时候必须要分清楚才行,不然我们就要落到观念论的圈套里去,以为体质不定,就是整个的物质世界的消灭了,这就动摇了唯物主义。 现代物理学还是证明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正确的。 返回顶端 认识与实践 大纲 一、艾思奇以照相比喻认识的缘由 1.照相与认识都要有物质前提 2.照相与认识都能反映客观外物的存在 3.认识高于照相:人的反映是能动的,由感性进入理性 二、艾思奇论证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依据 1.不实践甚至不能知道胡桃里面是否有肉 2.实践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3.实践影响哲学的党性的形成 三、艾思奇的真理论 1.实用主义是错误的 2.真理必须有客观性 3.真理有绝对的内容和相对的形式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认识论的开篇,艾思奇以照相比喻认识,他认为,照相与认识都要有物质前提和反映外界事物的能力,但是认识高于照相 K02:艾思奇从人对胡桃的认识说起,论证了实践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并说明实践能够影响哲学的党性的形成 K03:艾思奇认为,凡是真理,都得要有客观性,并指出真理有绝对的内容和相对的形式 正文 一、艾思奇以照相比喻认识的缘由 认识论的开篇,艾思奇是以照相作比喻的,体现了《大众哲学》的风格,通俗易懂,容易使外行入道。通过这个比喻,人们很容易把握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1.照相与认识都要有物质前提 照相与认识的第一个共同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都需要物质前提。 要照相,总离不了一架照相机。这东西是略带方形的暗箱,前面装着一个镜头,外界事物的影像,可以经过镜头射进暗箱内部去。暗箱的内部装着涂有化学药品的底片,影像射到底片上,使药品发生变化,照相的程序便告完结,再把底片拿去冲洗,物像便显露出来了。 同样,要有了人类的肉体,以及人类的头脑和五官,才会有精神和意识的现象,才能够认识事物。肉体、头脑、和五官,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物质的东 西是精神的基础,没有物质的基础,绝对没有精神和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根本的东西,而意识和精神只是附属的,派生的东西——这是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个大前提。 2.照相与认识都能反映客观外物的存在 照相与认识的第二个共同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认识和反映外界事物。照相机能够一张一张地照出周围的影像。人的意识或精神(或认识的能力),是高级的复杂的物质组织之产物,复杂的肉体组织,正好比一具适当地配好了的照相机,它能够一样一样地认识事物,就好比照相机能够一张一张地照出周围的影像。无论是照相,或是认识,它的影像总是从外界摄取来的。 3.认识高于照相:人的反映是能动的,由感性进入理性 但是,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以照相作比喻,通俗易懂,容易使外行入道。但照相与认识毕竟不是一回事。因此,艾思奇特别指出,比喻这东西,只能比喻一部分,决不会完全正确的,如果读者诸君看了以上的一切,以为人的肉体,头脑,和五官就仅仅不过是一架照相机,那便糟了。 人类的认识和照相有什么不同呢,举最重要的一点来说:照相机只能完全照着外物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的样子拍出来,有这么一种东西,就只能拍这么一张照,除了照着外物拍照以外,别的作用一点也没有了。但人类的认识却不同。人用自己的感官,从外物得到感觉,这一点倒可以说是和拍照一样的。但是,人类的认识除了感觉以外,还有想象和理解等作用,它能够利用过去感觉所得的东西,自己构想成种种东西,不一定要真正有那东西存在,分明世界上没有鬼,人类偏偏可以想象出鬼来。这就不是照相的比喻可以说明了。这就是说,人的认识高于照相:人的反映是能动的,由感性进入理性。 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艾思奇以卓别林的电影为例。卓别林是一位生着小胡子的外国瘪三的画像。这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可以认识到的,所以叫做感性的认识。感性的认识和照相一样,是直接从外物摄取的,所以又称为直观。 这小胡子每每会使我们想起希特勒来,如果对于直观相信得太过分,我们也许就会以为卓别林和希特勒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明明是卓别林的小胡子,倒反使我们误认作希特勒的东西了。我们要知道,卓别林和希特勒的类似点,只是表面而已,在根本的性情上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但我们感觉上的直观,只能摄取表面的形象,因此我们只看见了两个人的类似点,却看不见他们性情上的差异点。如果要分清楚这差异的地方,就不能依靠直观,而需要用我们的理解力去辨别了。这就是理性认识。 我们的认识能力,并不完全和照相机一样,照相机的影像是向外界的事物摄取来的,人类的认识,最初也是经过感性的认识而由外物摄取来的,但照相机只摄取了表面的现象就完事了,而人类的理性认识却还能更进一步,从这表面的现象中渗透到那直接不能看见的本质。 二、艾思奇论证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依据 讲到人的认识不等于照相,那就需要引进一个新概念——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 1.不实践甚至不能知道胡桃里面是否有肉 艾思奇怎样论证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呢,他从人对胡桃的认识说起。 假如这里有一个胡桃,试问我们的直观(或感性的认识)所能感觉到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的眼睛看见它是黄褐色,圆球形,表面凸凹不平,再可以用手去 触一触——是硬的,或者用鼻子嗅一嗅——没一点气味。还有什么呢,怕不再有什么了。我们直接所能感到的是这样贫乏~但我们有理性的认识,可以知道更多的东西。我们马上就知道这胡桃不过是世界上千千万万胡桃中的一个,它们中间有同类的关系,“胡桃”是它们共同的名字,是一个概念。我们还可根据过去的常识,想象到这胡桃里面一定有可以吃的胡桃肉。 我们虽然想象这胡桃壳里一定有肉,但是真有没有呢,是不是枯了,或是已被虫吃空了,或者腐坏而不能吃了,这一切,我们却不能直接知道。 一定有人早就要想这样说了:“你为什么这样痴~一个胡桃内部有没有肉都没有办法知道吗,把它的壳打坏,剥开,不是就可以看见了么,”无论什么事物,我们要使它潜伏的内容显露出来,使我们可以看见它的真相,就只有设法打破它的现状,努力去改变它。这就是以前我们常常说的“实践”。 2.实践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剥胡桃的实践一开始以后,它内部的肉就给我们直接看见了,理性的认识又回复感性的认识了。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中的事实了。物自体就给我们暴露出来了。于是我们主观中的想象与客观的东西统一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物质本身真正的性质,看见了现实的真理。通过实践能使我们认识现实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把它看得最重要。 3.实践影响哲学的党性的形成 理论决不能与实践脱离,离开了实践,就是空论。哲学不是书斋里的东西。只有站在改变世界的立场上,在实践中去磨练出来的哲学,才是真的哲学。最进步的哲学,一定是代表着最进步的实践的立场,没有进步的立场,决不能得到进步的真理,我们常听说所谓哲学要有党派性,不外是这个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实践的哲学,又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三、艾思奇的真理论 由于认识的主体是人,这样认识就带有主观性。于是,有人引申出,认识的正确与否,由个人自己确定。一个人的认识,常常随着他的生活地位等种种状况而有变更。在那破产的农村里,我们看见许多饥民把草根树皮当作了美味,但这草根树皮,在生活稍稍好一点的人看来,决不会相信是食物的。草根树皮的本身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没有作最后解答的能力。我们只是依着自己的欲望和要求,造作出一些适合于自己的见解来罢了。所以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我们只知道主观的真理,而没有方法接近客观的真理。这就产生了“实用主义”思想,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敌人。艾思奇首先对此进行了批判。 1.实用主义是错误的 “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发生在美国,而被我们的胡适搬到中国来用。实用主义这名词,又有人译做实验主义。它主张一切知识都应该经过实验,经过证明,才可以断定它是不是真理。这对不对呢, 这倒好像是很对的。但我们注意不要受骗~实用主义所主张的实验,是非常滑头的东西。草根树皮是不是美味呢,实用主义就说:“拿来实验罢,先吃一吃看看。“倘若吃的人正是饥民,他告诉实验主义者说比观音土好吃多了。那么实用主义就会宣传道:“这就是实验的结果,草根树皮是美味呀~你们穷人何不都去吃草根树皮呢,“倘若遇到了有钱人,对实用主义者说:“我看见草根树皮就恶心了。”那么实用主义又会说:“不错,这又是实验的结果:草根树皮是会使人恶心的,有钱人本来应该吃珍馐美味~“这样,大概可以看出实用主义的真面 目来了。凡是有实用效果的或者实验成功了的,实用主义者都看作真理,不管这种实验是不是可靠。实验的结果前后不同,他们也不管。实用主义者只问眼前是怎样,就算怎样。只要眼前实用得下去,就是真理。至于将来怎样只有等将来再说。 艾思奇这样讽刺了胡适,胡适博士因为香港总督赠了他一个博士头衔,就大大地赞扬大英帝国,至于大英帝国本身究竟怎样,它对于中国是站在什么地位,胡适博士都可以不管,因为眼前这一个博士头衔,在胡博士看来,就足以证明大英帝国是好的了。 实用主义者为要实验,就要求剥开来看:果然可以吃,他才承认是真理。但如果这里还有一个小孩,我们为要阻止小孩去吃这胡桃,就骗他说,“这胡桃有毒,吃了就死~”小孩真的不吃了,那么,实用主义者也会以为这是真理。因为小孩的被骗,表明“有毒”的话有了实用的价值,能适用于眼前的目的,所以这也是真理了。 实用主义既然只承认真理是相对的,所以凡是实用主义有一点实用效果的道理,就认为是一种真理。科学自然是有实用价值的,实用主义者不反对科学是真理,但同时,与科学决不相容的宗教,在实用主义者看来,也可以算是真理,因为宗教的迷信,很有迷惑人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实用的效果。所以美国实用主义的首倡者詹姆士还极力主张人们要信宗教。用我们的胡适博士来说:例如关于中日的间题,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上所陈述的一切解决办法,其虚伪和滑头处,也和骗小孩的胡桃有毒不相上下,然而胡适却把它看作了不得的真理,这也是实用主义的杰作之一~ 2.真理必须有客观性 对于一件事情,许多人虽然都有见解,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见解,也有完全错误的。只有那正确的见解,才可以算做真理;而实用主义却是连错误的见解也当作了真理了。对于胡桃,骗小孩的人说是有毒,卖胡桃的人为了生意经的地位关系,一定要非常夸大地宣传它的肉是多么肥美可口,买胡桃的人仔细地观察之后,也许会觉得那胡桃内部怕是被虫吃枯了。这三种见解,那一种是真理呢,依实用主义来说,三种都应该是真理(当然都是相对的真理),然而在实际上,只能够有一种是真理,或者真的是肥美可口,或者真的是被虫吃枯了。总之,只有和胡桃本身的情形一致的见解,才是真理,只有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真理来的见解,才是真理。真理必须和客观事物一致,不能够由主观随意捏造出来,主观的真理是没有的,因为完全由主观产生的见解决不会是真理,凡是真理,都得要有客观性。 3.真理有绝对的内容和相对的形式 艾思奇进一步指出,我们这样所把握到的真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呢,如果一成不变,将来永远都会是这样,那么这就叫做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不仅仅适合眼前的目的,不仅仅在一种地位上有实用的效果。它是永远的,普遍的。如果我们能完全把握到绝对真理,那么,我们的认识就完结了,永远不再进步了。事实上,我们的认识是不断地在进步,将来还要无限地进步,所以我们决不能够完全把握绝对真理。 我们所谓的真理,是以客观的事物为标准,合乎客观事物的真理,是不容你随便否认的,你如果不承认,那只是你的错,不是这真理错。所以这种真理,是有绝对性的,不过不是完全的绝对真理。它只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到了明天,如果我们的认识增加了,我们又可以知道更多的一部分,又可以知道得更完全些, 更进步些。这种进步,不是像实用主义所想的那样完全换了一个花样,而是使今天所认识到的真理更深刻起来,使今天的真理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使它更完全地去接近到绝对真理。这样,我们所把握到的真理,因为它不是完全的,所以我们所认识的真理在形式上它是相对的,这就是说,它在今天有相对的形式,是这样,而明天就不一定是这样了。但同时,又因为它是与客观一致的真理,虽然不完全,究竟也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明天的进步,并不是完全将今天的真理推翻。所以,在内容上来说,我们的真理始终是绝对的,凡真理,都有绝对的内容,相对的形式。因为内容是绝对的,所以决不能欺骗随便否认,因为形式是相对的,所以它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一天比一天深刻,一天比一天完全,一天比一天更接近完全的绝对真理。 真理不断地发展,我们的认识进步是无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论: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等于绝对真理。 返回顶端 方法论 大纲 一、方法论的研究 二、艾思奇论事物运动的两大规律 1.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2.事物自己的运动发展 三、艾思奇论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 1.矛盾统一的规律 2.质量互变的规律 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艾思奇从一句“天晓得~”开始由认识论进入方法论的研究,并告诉我们:有许多事情,只有天才晓得,人是无法“晓得”的,这就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思想 K02:艾思奇论事物运动的两大规律:有机联系的规律和事物自己运动发展的规律 K03:艾思奇论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矛盾统一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文 一、方法论的研究 艾思奇是怎样由认识论进入方法论研究的呢,他从一句“天晓得~”开始。 当我们听见有人讲“天晓得”的时候,这人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一定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件很难了解的事情,使得他感觉到绝望,使得他叹息,觉得人类所能知道的东西太少了。他要告诉我们:有许多事情,只有天才晓得,人是无法“晓得”的。这就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思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解答的事情是:“人 类能够晓得多少东西”,而“天晓得”这句话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答: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所能晓得的东西并没有多少。 我们既然不能问人类的认识能力究竟是有多少,所以也就不必白费精神去研究这问题了。我们知道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地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是认识能力怎样进步,怎样运动,怎样发展,不了解认识发展的法则,认识论的问题就没有完满地解决。 认识的发展法则的问题要解答的是:人类思想的发生,变化,发展,是依照着怎样的一些法则进行的。研究这些法则的学问,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论理学”,也称为“逻辑”。这就进入了方法论的研究。 二、艾思奇论事物运动的两大规律 方法论要解决的是事物运动的规律。艾思奇认为,由于思想或认识是外界事物的反映,思想的运动也就是外界事物运动的反映。更进一步说,思想的运动法则,同时就是反映着外界事物的运动法则。方法论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法则。 1.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事物运动的第一个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机联系的规律。 艾思奇举例说:树木要依赖一定的阳光、水分、肥料才能生长,雪要在北方的冬天才会降落,牛羊要依靠吃草,虎豹离了肉食就不能生活,不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的地租,就不能做地主,不投资开工厂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就不能叫资本家。任你举无数千万的例子,都可以证明,你所举出来的事物,都和它周围一定的事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都和它们有依赖和制约的关系。 这些周围的事物,就成为它发生的原因、或存在的条件。这种关系,我们叫做事物中间的“有机的联系”,世界上每一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有机的联系着,都有一定的周围事物作为它的原因和条件,它也就是在这一定的原因和条件之下才能出现、才能存在。如果这些原因和条件变了,那么它本身也要发生变化,不能照原来的样子继续存在下去。 艾思奇说,这就是辩证法的第一条主要规律,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首先就是违反了这条规律。按照辩证法的这条规律。整个世界的事物,不是各自孤立,而是有机的互相联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形而上学的看法就正好相反,认为世界的事物都没有联系,事物的发生和存在都不必以另外的事物作为原因和条件,整个世界,就是无数分散孤立的事物偶然凑合在一起。 艾思奇总结出,如果我们要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来研究事物,我们首先就必须要注意这事物所联系的条件的变化,以及这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事物的变化。我们特别要注意新的条件,以及这新条件所产生的事物的新意义,如新民主主义理论,这叫做具体研究问题和具体认识事物的方法。只有具体地认识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才能反映事物的真面目,才能成为客观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对于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没有抽象的真理,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 2.事物自己的运动发展 事物运动的第二个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事物自己运动发展的规律。 一切事物的存在、发生,都与它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都有一定的条件。你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明白,一切变动的原因,原来就在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当中,只要把一事物与它周围的这种联系弄清楚了,就可以找到它为什么变动的原因,不必再找魔术师或鬼神了。 植物的种子落到地上,得到了适当的水分、阳光和肥料,就生长起来,所以植物的生长,只需要种子和阳光、水分、肥料等条件相互结合,并不是有什么神灵,把早已完成了的植物从什么地方原封原样地搬出来。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两三万人,到抗战结束就发展成为一百多万人,并且创造了一亿多人的解放区,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说这是因为八路军运气好,有神灵帮助,岂不要令人笑死!实际上这种惊人的发展,其原因仍是在事物本身的联系当中。 由于内因是变化之根本,艾思奇指出,我们用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正确认清楚什么是生长的东西,紧紧地依靠它,努力争取使它继续生长的条件,那么,即使我们自己方面的力量暂时和表面上好像显得有些弱小,我们也不会丧气,不会在困难之前屈服,因为我们深信这种弱小仅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而生长的潜伏力量则是真正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将近没落和死亡的事物,即使眼前还显得很强大,但它无论如何摆不脱死亡的条件,无论如何不能阻止末日的到来,希特勒、墨索里尼的军队曾经一时横行欧洲,日本帝国主义者也曾经好像真的要独霸东亚,但是三四年间很快的就被打倒了。我们有了辩证法的正确认识,那我们对于任何强大的反动势力,以及它的不可一世的威权,也就用不着畏惧,就能够以坚强的信心和它进行战斗。 三、艾思奇论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 1.矛盾统一的规律 艾思奇指出,事物变动的根本原因,是在事物的内部。变动是事物本身的变动,而且变动的原动力也是在事物本身的内部。 那么,所谓内部的动力是指什么呢,先就事物的本身来看吧。随便一件什么东西,如果把它拿来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不是完全单纯的一件东西。它是由许多的部分事物的内部,包含各种要素所构成。简单的如一块铁或一个石头,它也有重量,硬度,脆性,大小等等不同的性质。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个社会,其内容的复杂就更不用说了。 还可以看出,一件事物内所包括的,不只是有差别的各部分,而且还包含着矛盾。所谓矛盾,就是自己推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排斥自已的意思,这就是说,一件事物的内部,总包含着一种和它自己本身相反的要素。就一个人的生活来说罢,一方面天天都要饮食,以增加身体上的营养,以维持我们的生的要素。而另一方面,我们的能力是天天在消耗,天天要用精力,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疲劳。这和前面所说的通过饮食来维持生命的一方面是恰恰相反的,所以在一个人的生活上,就包含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要增加体力,一方面又要消耗体力。总之,不论个人的生活,社会,或世界一切的东西,没有一样不包含着和自己相反的一部分,没有一样不包含着矛盾。 同时,任何一件事物,都是一个统一体,它不但在内部统一着各种有差别的部分,而且还统一着各种的矛盾,这叫作矛盾的统一。事物的统一,就是事物变动的内部的动力。如果没有矛盾,事物就可以永远不变地维持着,永远静止而没有变动。但正因为有矛盾,因为内部潜伏着反对自己的倾向,如果要维持本身,就不能不压制。 内部的矛盾,使一切事物的内部自己发生冲突,使它本身不能够固定,使任何事物都有变动的可能性。因为体力会有消耗,我们才不断地要饮食,要补足营养,长久不补充,就不能维持生命,就要死。因为有人希望打破现状,所以社会就常常会变革。总之,这一切事物变动的原因,是在内部存在着的矛盾,并不是神或魔术师在玩戏法。 矛盾的统一,是辩证法逻辑中第一条有关人类的思想变动和发展,以及思想所反映的根本法则,世界上一切的变动和发展,都只有这条法则才能给与最根本的说明。我们要认识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动,也得要从它们的内部的矛盾认识起。 2.质量互变的规律 艾思奇用了一个比喻:雷峰塔的倒塌 雷峰塔为什么会倒塌呢,自然,年代久远,遭受了很厉害的风雨的剥蚀,这是使它倒塌的原因之一,但据一般的传说,还有一个原因是愚民的偷拆:因为它是古塔,迷信的愚民都以为里面一定有什么神灵,把它的砖块偷回家里,希望可以消灾降福,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雷峰塔的砖便一块一块地被人搬走,而它的基础也一天比一天不稳固了。最后自然到了不能支持的一天,而终于倒塌下来。 谁都可以想象得到:从雷峰塔的砖块最初被人偷拆,一直到它倒塌,中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偷拆者每次只能从塔上取去一块或两块的砖。失去了一块或两块的砖,对于雷峰塔是不至于有什么影响的。照这样拆去一次两次,甚至于几十次,塔上的砖虽然渐渐少了,塔还是塔,它仍然可以稳固地立在那儿,不会改变了它根本的形状和性质。但是偷拆的人决不会只有几十人,因此,偷拆的次数也不会到几十次就完结,而塔的容量是有限的,能够支持几十次,却不一定能够支持几千万次,被偷的砖渐渐多了,终有一天要超过它所能支持的最大限度,一超过这最大的限度,塔就不能再维持它原来的性质形状,于是就要“变”,就要倒塌, 这里,一块又一块砖,是事物的量变,而最终的倒塌,就是事物的质变。 世界上真正的变化,像雷峰塔的变成废墟那样,并不是凭空而来,不是由什么神怪的力量突然叫它倒下来。世界上一切的变化,都是质和量的两种变化交织成的,在一个时候,我们看见质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然而量却在那里变化着。在另一个时候,我们又看见质的突变,一种性质突然转化成另一种质,这也叫做“飞跃”,也叫做“连续性的中断”:因为经过这样的突变,旧有的性质就连续不下去了。这两种变化,在世界上万事万物中交织着,并且很密切地互相关联着。 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世界上没有消灭,只有转移,转移即辩证的否定。 艾思奇进一步说,雷峰塔倒了,许多人也都说它消灭了,蛋变成鸡,人们也会说蛋消灭了。然而蛋不是转移成了鸡吗,雷峰塔不是也变成了废墟吗,我们把这种转移称为“质变”,明白点说,就是从一种性质,转变成另一种性质。这正是一种转移,而不单只是消灭。 什么是辩证的否定呢,事物的发生,不单只同时暗示着新的东西的发生,不单只是把旧的事物保存下去的东西转移成自己的反对物,换一句话说,新的东西不仅只是另外的东西,不仅只是和旧东西相反的东西;它和旧的东西还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就是:它还能把旧东西保存下来。 雷峰塔的废墟里,还保存着雷峰塔的砖瓦,鸡把壳破了,抛弃了,但鸡的本身就是蛋的黄白孵化物的保存。废墟保存砖瓦,决不会回到塔的原状,鸡保存了蛋的内容物,决不回到蛋的原伏。所以这里的所谓保存,决不是要向旧势力去叩头。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或正,反,合)的三个阶段发展的。 由肯定到了否定之否定的时候,这事物经过了两次的否定,就把它所有的矛盾的双方都解决了,于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基础上,再从此开始,新的正反 合的发展和变化。每一个正反合,就成为事物的发展的每一个结节。这在动的逻辑上,成了第三个定律,和以前的矛盾统一律和质量互变律并行,称作否定之否定律。自然,三个定律仍是以矛盾统一律为最根本。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同样都是由矛盾统一律展开而成的。 返回顶端 思想和范畴 大纲 一、艾思奇怎样揭示思想的秘密 1.思想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2.思想离不开概念与范畴 二、艾思奇对唯物辩证法五对范畴的阐释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法则与因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目的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艾思奇揭示思想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并且论述了思想离不开概念与范畴 K02:艾思奇全面而通俗地阐释了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法则与因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目的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正文 一、艾思奇怎样揭示思想的秘密 1.思想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看见樱桃和钱的对调,我们想到:“这是商品转移成货币”。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思想,在论理学上叫做“判断”。我们用这一个最简单的思想来反映樱桃和钱对调的事件。而值得研究的,就是:我们的思想,为什么并不直接说樱桃转移成几元几角钱,而把“商品”这名词代将樱桃,把“货币”代替几元几角的钱,我们知道,可以称作商品的,并不仅只樱桃一种。就说货币,也不仅只有这几元几角钱可以算货币,一张钞票也是货币,马克是货币,先令也是货币。 2.思想离不开概念与范畴 商品有成千万种,货币有成千万种,而我们却能用简简单单的商品和货币这样两个名词,就把这成千万种不同的东西通通包括在一起了。这不是很了不得的吗,但我们的思想就是专门要干这种了不得的事情的。它把世界一切性质相同而表面上略有差异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概括起来,每一类别都给它一个适当的名字,这名字在论理学上就叫做概念。而一切概念中包括最广的,通常也叫做范畴。可见,思想离不开概念与范畴。 要使我们的思想和事实相符,使我们的思想能正确地反映世界,就必须先使我们所应用的概念和范畴能够很完全地包含着事实的各方面的内容。详细点说,就是当我们应用一个范畴的时候,不能单就这范畴表面上的贫弱的意思来说话,而应该直接去研究这范畴所包含的许多事实,把事实的各方面都要看个明白,例如“否定”的消灭的方面和转变新生等方面。 二、艾思奇对唯物辩证法五对范畴的阐释 基于上面所说,艾思奇对唯物辩证法五对范畴进行了全面而通俗的阐释。 1.现象与本质 关于现象与本质,艾思奇以《西游记》为例。在《西游记》中,变化是孙悟空最大的本领,也是他最厉害的武器,要制服他,必须先对付他的变化,否则只有无可奈何的一直让他闹到底了。果然,当天庭派二郎神来和他对敌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这次用了适当的方法才把他制服。第一,他们用了一面照妖镜,不论他怎样变化,始终能看出他的原形,使他无法藏身;第二,也靠着二郎神的聪明,二郎神能够细细观察他的变化,能够随时猜得透他变成什么。譬如当他战不过二郎神,逃到水边忽然不见了的时候,二郎神能猜中他一定变成鱼逃进水里去了,当他变成一座庙宇来骗二郎神的时候,二郎神由那庙宇背后的一根异样的旗杆(他的尾巴变成的)看出是他的诡计。在每一次变化里,二郎神都精细的看透了事情的根底,所以能够始终追逐着他,使他没有地方可逃。这样,曾经把天地都闹翻了的猴王才终于被擒了。 哲学上的两个重要范畴:现象和本质。表面上的变化,叫做现象;根底里叫做本质。一件事物在表面上无论怎样变,但在根底里常常还是这一件事物。坏人无论怎样装笑脸,他始终含有坏意,这种根底里的一贯的性质,就叫做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这两方面,在一切事物里中都是存在着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能够不由种种现象的表现,而自己直接存在的。再就现象来说,也决不是在本质之外能够凭空地发生的。现象的本身,是本质的表现,所以它的内部也包含着本质的要素。孙悟空变成一座庙宇的时候,那根尾巴不好安排,只得将它变成一根旗杆插在庙后,因此孙悟空虽然变成了庙宇,但形象始终只是表现本质。两者不会自行统一,但一定有联系。 本质也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不过比较现象固定一点吧了。本质也有变动的时候,例如侵略国的内部如果发生革命之类的事件,那么它对于被侵略国的政策,一定就会从本质上改变。而不仅仅是一时的现象上的改变了。还有,我们所能认识的本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愈更进步,那么所能把握到的本质也愈更深。 列宁说过:“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 2.形式与内容 “一件事的内容,是包含着这件事的本质和现象的全部的。有的人仅仅看见一些现象,就以为懂得一件事情的内容,实在是很大的错误。旅行家对于地方的印象记,就是单单看见表面现象的好例,要从印象记里知道一地方的真正的内容,大都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常常说:某人看事情看得深刻一点,所谓看得深刻,意思就是不单只看见现象,更能渗透到本质里。愈看得深,就是愈更完全地认识了内容。” “一切事物都有内容的意思已经弄明白了。无论找一件什么事情来,我们都可以看出它总有一定的形式,鸡蛋是椭圆的,桌子是方形的。泥土煤炭不成一定 的形状,而不成一定的形状,正是泥土煤炭的形式。有许多事情乍看起来不容易看出它的形式,其实也有一定的形式。” 一件事物的形式,常常要由内容来决定。在内容里,又以本质为基础。所以,说得更完全一点,形式是由本质来决定的。 形式只是不能完全离开内容,不能绝对自己独立起来罢了。相对的独立的作用,它还是有的。适当的形式,能够把内容很适当的表现出来,能够帮助内容适当地发展下去。形式比内容更固定。内容在变化,形式不一定也会跟着变化。桌子一天天腐朽下去,而方形却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 内容和形式的矛盾的发展,使本质从一个阶段冲突的结果,转变成另一阶段。本质转变的结果就使内容是要打破旧形式和形式敌对地冲突起来,使形式成为内容的桎梏,于是不能不打破旧形式,建立新形式。这样,要攻破一种旧形式,决不能单单从形式上来着手。而应该促进它的内容的矛盾,在旧的内容里种植新的萌芽,使它生长发达起来,然后就可以破坏旧的形式,要想建立新形式也不是凭空地可以做到的,新形式的建立,是要有新的内容做基础。 3.法则与因果 本质上的运动状态和秩序,在哲学和科学上就叫做法则,一切事物都各自依着一定的状态和秩序的范围而运动变化,也就是依着一定的法则而变化运动,这就叫做合法则性或规律性。科学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要找出各种事物的法则来。 事物的运动变化无论怎样千变万化,无论在各个现象上有种种的偏倚和差错,它最终仍是要依着一定的法则运动,始终依着一定的倾向变化,我们知道了它的法则,就知道它的根本倾向。因此,法则是比各个现象都深刻,都正确得多。如果轻视了法则,就是轻视了正确的指示,这是不对的。 因果法则是不能完全抛弃的,不过我们要把它了解得更完全一点,不要像普通一般人所了解的那样狭隘,现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种事情的原因,有外部的原因和内部的原因的区别。普通一般人所知道的因果法则,常常只注意到外部的原因,其实一件事情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内部的原因。例如我打敌人,他倒了,我的打击,就是外部的原因。然而他之所以倒,是因为他的本身的力量抵不过我,因此,他本身力量的薄弱,是内部的原因,如果他本身力量极强,我的打击就不一定能够使他倒了。外部的原因,并不一定能引起一定的结果,所以不是必然的。只有内部的原因,才是必然的原因,只注意外部的原因,是机械论的因果思想。现在的新的因果法则,是要侧重内部的原因的研究(当然外部的原因也不能不同时注意),要侧重内部的必然性的研究了。 4.必然性与偶然性 宿命论的思想就包含着这样一种见解: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连人的生活在内)都有一种必然性,都是注定了的。而且这必然性的来源,就是神灵,换一句话说,必然性的原因是外来的,是神灵在事物的外面支配着一切。 不相信宿命论的思想,那么,宿命论里所包含的那种必然性的见解,是不是也要抛弃了,我们可以说:当然要抛弃,世界上的一切决不是注定了必然要怎样的。但要注意,我们说这话,并不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全然没有必然性,不过是说,这种必然性的来源不能从事物的外面去找,不能从神灵中去找,应该在事物内部找原因。看作神灵注定了的东西,事物的必然性,根本的来源是在事物的本身,在内部。一个人活到太老了一定要死,这是人生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不能否认的。但我们同时却要反对宿命论者,以为人的生死是掌握在神灵的生死薄上。我们要根据科学的研究,从人的本身的生理构造中找出死亡的原因来。 所以,外来的原因,不能造成必然性,必然性是存在于事物本身内部的。外来的原因只能是外来的原因,是偶然的,今年的经济破产,算是偶然的原因,恰恰碰到了水灾,使破产加重了,这是偶然的偶然性遭遇。水灾不是一定会遭遇到的,经济破产也不一定要有水灾才会形成的。总之,要根据科学的研究,去寻找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是借无数的偶然性的存在,而表现出来、发现出来的。偶然性也是以必然性为根底,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互相统一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分别并不能够用内外来隔绝起来,两者是在事物的内部发展中紧密的统一着,而且互相渗透的。必然性是贯串在无数的偶然性中间展开来,无数的偶然性的集中,才形成一种必然性的发展。 5.目的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事物适合一定的目的,在哲学上就称作目的性。所谓“目的性”,是不是真的有这一回事呢,自然有目的性不能否认,爪牙适合于捕捉小动物的目的,水适合于解渴的目的,猫适合于捕捉老鼠的目的,这些事物,我们都不能否认,因此我们也不能否认目的性这一回事。但我们要反对的是,有些人把这目的性夸大了,以为世界上除了目的性外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都是为要实现一定的目的才产生的。这种见解,叫做目的论的世界观。 如果我们相信了这种目的论的世界观,相信一切的存在都先有一个目的,那我们就夸大了目的性,就成为目的论。不能不问:这样的目的,是谁的目的呢,是谁规定的目的呢,答案不外是:“要能够管辖整个世界的全能全智者,才能够替世界的一切规定它们的目的。”这样的全能全智者,除了神灵以外,还有谁呢,于是我们就不能不向宗教投降,相信起神灵来了。 科学的目的论在于使我们的理想能够自由自在地实现出来,就有两点要注意:第一,我们的理想必须是根据事实法则而来的理想,不要是空想;第二,我们必须看清楚事实本身的各方面的因果关系和变化法则,从这里面找出适当的方法来,能够使理想实现,我们就叫做得到了自由。因此,要能够自由,要达到目的,必须能认识现实,根据现实的变化法则去做。哲学上有一句有名的话,说:“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就是这意思。 认识现实。我们能认识现实,能根据现实的事实达到目的,可能性决定我们的目的,并且能依着现实的法则去做,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有实现的可能性了。这里,我们又讲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问题,我们说“目的有实现的可能性”,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的目的可以在将来实现出来。在现在,这目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在将来,它就要转变成现实性了。因此可能性就是指将来可以实现出来的意思。而现实性就是指一种可能性已经实现出来的意思。 可能性并不就是现实性,要使可能性成为现实性,必须将克服一切阻碍矛盾才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步呢,这一方面要客观事实上的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又要有主观的努力。 用读书的例子来说,要借读书认识现实,一方面必须要可以找到好书来读,这是客观事实方面的条件,另一方面要自己有好的读书方法和认真的努力能够选择,不至于误读了坏书,这是主观方面的努力。这两方面都全备了,帮助认识的目的才可以实现。再说到革命运动的问题吧,革命的成功,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中必须具备成功的条件,必须要有广大的民众不满于现状而要求革命,同时旧制度的维持者也缺乏维持的力量了,这些都是必要的客观条件。然而单有这些客观条件,还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这些广大的革命民众还得要有一个正确 的领导,积极地起来努力向着正确的道路走去,这是主观的努力,没有这主观的努力,客观的条件无论怎样好,还是不会成功的。 我们切不要因为兔子多而容易捉,就想打“守株待兔”的主意啊~ 返回顶端
本文档为【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11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3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