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

举报
开通vip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 四、考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及其意义 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 例题1: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 提和制度基础。” 试分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 四、考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及其意义 可能的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角度与例题 例题1: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 提和制度基础。” 试分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 1 设规律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第一,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从而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第二,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以及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方针。第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论断。第四,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第五,提出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两个务必”。第六,最重大的成果是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及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成为中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 2 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 团结互助的方针等,在今天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 (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它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品格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第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如前所述,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目标展开的,因而自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第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 3 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 范作用。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 但苏联 模式未必适合中国。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 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 等。 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毛泽东于 1955 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1956 年 4 月到 1966 年 4 月, 从 是开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毛泽东率先提出 了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 合,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 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 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 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 4 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2( 1956 年 9 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济建 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加 强党和群众联系。总的来说,八大的路 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57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指 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需要; 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这个讲话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 但是,1957 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 年的反右倾,是 “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 民经济在 1959 年到 1961 年发生了严重困难, 即通常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 国民经济比例关 系全面失调。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 5 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 系列果断措施,到 196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 1965 年,国民经济的全面 调整时期结束, 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 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 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最初探索 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最初探索 这是 20 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的以下论述, 深刻概括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点。他指出: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 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 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471 页)由于中国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苏联又是世界 上唯一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国家, 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十分复杂, 自己又 缺乏任何 6 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因此,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历史经验,甚至搬用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的模式,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点。尽管如此,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努力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在苏联模式的 框架内, 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 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逐步进入低潮,社会主义日益陷入深 重的体制性危机的时候,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 2 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 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3 页)这段论述, 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3 年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7 65 年的历史经验, 概括了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 完全打破了苏联模式的束 缚,从走俄国人的路转到走自己的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内外的形势异常严峻,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总结历史经 验,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以巨大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 义的认识,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从而用新的理论丰富 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即从 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更 加自觉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人们对社会 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将不断地深化,并升华成为丰富而深刻的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3 8 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9 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从历史上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中政治上大部分中立,一部分有影响的人士表现进步,拥护新民主主义,故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集体参加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代表人物参加了新中国的政府机构。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把一部分民族工商业者的市场和原材料、零配件来源切断,一部分资金冻结,促使他们对于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愈来愈广。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诚然,民族工商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同人民政府发生冲突,甚至发动猖狂进攻,但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击退了这些人的进攻,使他们认识到抗拒改造没有出路。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 10 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种改造,采取的是“赎买”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按核定的私股股额付给私方相当高的“定息” (年息五厘),作为“赎买”的代价。1955年秋冬,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 高潮———从个别公私合营进入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以和平方式有秩序地实现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以“赎买” 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由于发展迅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难免有些简单粗糙。但应该看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采用的“赎买”政策,确实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功。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除此而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 11 还有许多方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主持制定的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贯彻执行总路线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制订出一整套具体路线和具体政策,包括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商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商业四十条》)、教育工作条例草案(共三个,分别简称《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科学工作条例草案(简称《科研十四条》)、文艺工作条例草案(简称《文艺八条》)等,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有了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 章程 公司章程范本下载项目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 ”;毛泽东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毛泽东领导下,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同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在 12 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突破了中美之间长期对抗的局面,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大国的地位,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在中国实现、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了艰辛探索。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主张 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作出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政治方面来看,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采取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 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他创造性地提出“农、轻、重”的顺序,已为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没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这决不是不要外援,而是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从文化方面来看,毛泽东主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广泛地吸收、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建立我{门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提出的“双百”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但这不 14 意味着有一个客观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二、毛泽东为巩固社会主义提出的主要观点 在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样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 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这一观点,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成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类。他认为,一方面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另一方面,敌我矛盾也还存在甚至还可能激化。所以他提出,既不要混淆两类不同矛盾,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也不能放松警惕,以为已经没有敌我矛盾,可以高忱无忧了。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毛泽东提出了要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的观点,提出防止“和平演变”最重要的是党内,特别是党内的领导人、领导集团。与此相联系,他一贯十分重视反对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他始终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来自国外的军事挑衅和种种压力。 15 毛泽东关于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继承和发展了。他为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三、研究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尽管毛泽东在探索中既有正确的方面也有错误的方面,但他在探索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财富,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营养和借鉴。可以说,毛泽东的探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在毛泽东领导下,我国开拓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发展与毛泽东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功绩是巨大的,他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历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新中国后来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他的名字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联,通过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肯定其居主要地位的有价值的方面,不仅仅是实事求是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16 我们今天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继承性、创新性,以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与时俱进性;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前提;所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准备。 有一种说法,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概括,不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正确的思想观点。本人难以苟同该说法。首先,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力更生的基本观点既是对中国革命,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概括,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其次,毛泽东在社会主义过渡、改造和建设时期所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正确观点,丰富和充实了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前提;再次,毛泽东本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上的失误并不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之中。 17 毛泽东领导全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一个占当时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极为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奠定了制度前提和基础。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所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恢复,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和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建立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又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思想上、制度上、物质上的准备。 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1976年整整20年间,毛泽东领导全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探索时期的20年,大致分为三个小阶段: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的八大前后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起步阶段。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成就 18 是公认的。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有创造性的、正确的认识的标志性著作。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不足十年时间,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阶段。有曲折,有错误,基本方面是好的,成绩还是主要的,是应该肯定的。在这一阶段,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毛泽东虽然在总体上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离开八大正确路线的“左”倾错误,出现了许多重大失误,然而历史客观地看,毛泽东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摸索上既有错误的认识,也有正确的观点,既有反面的教训,也有正面的经验。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十年时间,这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大失误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阶段。虽然有重大失误,有重大挫折,但也有健康的方面,取得成绩的方面。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上,总体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造成了重大损失,当然也不乏正确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留下了沉痛的、可资借鉴的教训。 对待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生的错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已有定论。在纪念新中国建立60周年之际,在科学总 19 结毛泽东失误的同时,正确地评价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科学认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成功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造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制度前提和政治基础。《历史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基础。” 二是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努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 20 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速度。”我国在1953年制定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了投资588.47亿元、以156个大型项目为主的投资建设。1957年全面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任务,建成了一大批重要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项目。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和汽车、重型和精密机器、发电设备、冶金和矿山设备、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等制造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规模。以鞍钢为中心 的工业基地基本形成,上海和沿海城市工业基础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到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显著成绩,尽管不很完善和成熟,但其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在从1957年下半年到1976年的近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到1978年,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原有的工业部 21 门和新建的石油工业等都有发展。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技术有新的发展,成功发射了“两弹一星”,国防建设和整个国家的实力有很大增强。与此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全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骨干和专业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前提和思想准备。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毛泽东的失误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1956年,党的八大制定了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在此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正确的认识和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前提。但是,从1957年夏季开始,毛泽东逐渐偏离了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在后来的实践中,指导思想和路线上出现了严重错误,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遭受到严重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导致全国内乱。究其原因,复杂多种,但是作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在 22 理论上、路线上的失误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即使如此,完全否定1957年之后的20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是不客观的。一是毛泽东在20年曲折探索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正确的思想认识。二是毛泽东领导的2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2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所形成的经验教训,为党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因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29年,尤其是1957年下半年以来曲折探索的20年一定要采取历史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评价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功与过,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和发展道路所必要的。 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毛泽东同志那里就开始了,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的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展开理论上的思索和实践上的尝试,所形成的正确 23 的思想观点充实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做了充分而必要的理论准备。 .率先提出“以苏为鉴”的方针,强调建设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前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如何搞社会主义,主要还是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照抄苏联的建设模式。但经过很短暂的摸索,毛泽东就已然感觉到完全照搬苏联建设模式是不行的。他说:“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苏联模式逐渐暴露出其缺点和弊端,毛泽东开始认识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迫切性。他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在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党的八大前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毛泽 24 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思考,他率先提出“以苏为鉴”、不要机械照搬外国经验的方针。他的创造性的认识集中反映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明确指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1956年1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98页。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他继续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吴冷西:《忆毛泽东》,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甚至到了1959年底到1960年初,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还在深入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这个提法好。”《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毛泽东关于走自己的路,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 25 义建设道路的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是,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是普遍原理,人类社会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普遍规律,但中国怎么走,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这个根本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路线基础和精髓。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这对矛盾是基本适应前提下的不适应,可以经过改革使社会主义 制度不断完善。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当时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根本任务的理论为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正确路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供 26 了理论根据。 .在对中国国情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路线,提出我国正处于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和曲折性有了初步认识 党的八大确立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基础上的。对国情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毛泽东一直在深思这个问题。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认为我国正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阶段的长期性。在八大期间毛泽东曾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时光。”《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经历了“大跃进”的挫折后,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只能逐步地搞,不能一下子搞得太多太快。”《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1961年毛泽东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说:“建设强大 27 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时间设想的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30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对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判断上,毛泽东提出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是有启发性的。 .提出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发展目标和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率先提出并初步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他说,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他又提出国防现代化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毛泽东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思想观点。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毛泽东强调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要 28 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的关系,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农并举的工业化道路。 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通篇贯穿了辩证法,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论。《论十大关系》讲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全局性的十个重大关系,十大关系就是十大矛盾,讲的是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和矛盾。毛泽东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用辩证的思想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他生动形象地概括说,讲辩证法就是运用“要讲两点”的辩证思想来观察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毛泽东说,一万年都有两点,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个人有个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通篇贯穿了毛泽东的关于“要讲两点”的辩证思想,主张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关系和矛盾时,要讲两点,不能搞一点。毛泽东讲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平铺直叙的两点。也就是说,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关系和矛盾时,在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也要抓好矛盾的非主要 29 方面,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点和非重点的辩证关系。比如,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统一性和独立性等方面,他都强调了两点。他说,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统一计划和统一规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可以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统一的,就不能够强求统一。 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指出,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关系。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这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大问题。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反复进行统筹兼顾的教育。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说,必须经常注意从生产问题和分配问题上处理好上述矛盾,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反映中国的客观经济规律了”。统筹兼顾的思想就是用辩证法处理发展和建设问题的科学方法。按照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在具体阐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中还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综合平衡”、“并举”的重要思想。 30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问题的理论创新认识 从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强调:“马克?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9页。毛泽东读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他认为,我国是一个商品很不发达的国家,看商品生产、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在我国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对干部要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价值规律、等价交换,违反就要碰得头破血流。这些认识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对传统计划经济提出质疑:“我们不能像前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性都没有。”在经济体制方面,他主张着重解决中央与地方分清经济管理权限的分权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向地方放权,扩大企 31 业的自主权。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他提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看法。毛泽东主张对外开放,他说:“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他还提出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的问题。 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认为中国不搞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实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轮流执政体制,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提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逐步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他强调坚决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还提出要防止国家领导人成为特殊阶层,防止领导机关的特殊化、官僚化。提出“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目标。 32 提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针 认为文化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武装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继续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进行批判。毛泽东提出必须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吸收我国过去和外国一切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他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充分肯定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上指出:“现在的中央委员会,我看还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还不是一个科学中央委员会。”同上书,第102页。我们争取三个五年计划内造就100万到150万高级知识分子,那时候,我们就会有许多工程师,有许多科学家。提出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提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坚持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强调党要密切联系群众,他认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单有党还不行, 33 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他重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扬优良传统,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他还提出了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 提出和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方针政策 关于对外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强调要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正确认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宝库的伟大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 34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5
本文档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