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举报
开通vip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精品范文 -------------------------------------------------------------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第七单元第一节《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精品范文 ------------------------------------------------------------- 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第七单元第一节《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理解: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运用: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极其解决途径。 学习重难点: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前思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她成立的标志是——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二月革命推翻的却是。 自主学习: 一、俄国农奴制的确立与发展 农奴制涵义:俄国的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 1 / 89 ---------------------------------------------------------------精品范文 ------------------------------------------------------------- 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农奴。 (1)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的过程中,随着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2)确立:世纪中期,农奴制正式确立。 18世纪: ?彼得一世为增加人头税将流民和家奴列入农奴阶层,还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 ?18世纪中后期,沙皇曾将一百多万自由农民连同土地赏赐给贵族宠臣,还把农奴制扩展到新吞并的、等地。 ?沙皇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农奴是地主的财产。 (3)发展19世纪: ?农奴数量多:农村人口中的以上是农奴。 ?农奴负担重:农奴每周 ?农奴生活贫困:长期的贫困使农奴的体质很差,造成劳动生产效率很低,反过来加剧了农奴的贫困。 ?农奴遭受严格的管理:农奴的生产和生活都要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为沙皇服兵役。 二、19世纪俄国农奴制的危机 1、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许多农奴从封建主的庄园逃到西伯利亚等偏远地区,有些甚至同贵族和庄园管家发生暴力冲突。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越来越多。 2 / 89 ---------------------------------------------------------------精品范文 ------------------------------------------------------------- 2、俄国社会越来越落后——工业发展步履艰难。 原因:在农奴制下,俄国既缺乏,也,农奴制所维系的自然经济以及占人口多数的农奴的贫困,更不能。 表现: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在。(注意具体表现) 3、废除农奴制运动的兴起: 原因: (1)十二月党人起义:过程: 结果: 针对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守旧派: (2)新思潮的涌动:概况:改革派: 激进派: 影响:改革派知识分子对农奴制的揭露和抨击,宣传了资本主义新思想,对沙皇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冲击。 4、俄国农奴制危机的总爆发——克里米亚战争 目的:为了扩大在,攫取,也为了转移。 1853年,俄国派军队侵入 概况:英法联军很快进抵俄海军重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双方展开激战。 3 / 89 ---------------------------------------------------------------精品范文 ------------------------------------------------------------- 1855年战败。(注意:战败的原因) 1856年,双方签订和约。 结果:俄军撤回在,拆毁,交出。 影响: 第七单元第二节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下令废奴;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 理解: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运用:结合背景探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学习重难点: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前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4 / 89 ---------------------------------------------------------------精品范文 ------------------------------------------------------------- 俄国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在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中声称:“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才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19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成为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呼声传遍俄国的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 思考:为什么俄国波澜壮阔的斗争没有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彻底摧毁整个封建统治,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全面评价这些措施, 自主学习: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必要性: 2、改革的酝酿 (1)思想基础: (2)组织基础 3、颁布改革方案 4、改革的内容: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 5 / 89 ---------------------------------------------------------------精品范文 ------------------------------------------------------------- (2)关于份地和赎金: (3)关于农民的管理: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2、局限性 探究问题: 阅读课本图片: 图一、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图二、残败的俄国农村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农奴制改革怎样的特点,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图二中的现象, (3)你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 第七单元第三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学习目标: 识记: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历史作用;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软弱;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民粹派的形成;亚历山大被刺身亡。 理解: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 6 / 89 ---------------------------------------------------------------精品范文 ------------------------------------------------------------- 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 运用: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俄国近代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学习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学前思考: 阅读课本图片: 图一:巴库油田兴起图二: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 19世纪中后期,巴库油田兴起,成为俄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表现。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那么,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存在哪些问题,在政治方面进行了哪些变革,有何作用,为什么进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自主学习 一、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促进 1、经济近代化的发展 (1)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年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一些地主。 7 / 89 ---------------------------------------------------------------精品范文 ------------------------------------------------------------- ?到19世纪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俄国工业的发展 ?原因: 第一, 第二, 第三, ?表现: 第一, 第二, (3)经济近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资本依赖严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 2、政治近代化的发展 (1)发展表现 ?在政治体制方面 ?在司法制度方面 (2)存在的问题:改革以后,俄国仍然是一个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 3、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4、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8 / 89 ---------------------------------------------------------------精品范文 ------------------------------------------------------------- 二、关于1861年改革的评价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地主阶级同妥协的结果。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中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3、改革以后,俄国保住了大量残余,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三、改革后俄国的社会矛盾与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改革后俄国的社会矛盾 (1)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2)农民阶级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3)民粹派与沙皇专制之间的矛盾: 2、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2)新沙皇中止了亚历山大二世的许多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但俄国的进程没有终止,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在继续发展,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在不断壮大。 探究问题:阅读课本图片“1905年革命” 思考: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一、教学目标 9 / 89 ---------------------------------------------------------------精品范文 -------------------------------------------------------------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俄国的农奴制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分析农奴制的发展情况,探究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提供资料,分析俄国工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 新思潮的涌动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学生演示,主张的阐述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问题探究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俄国的农奴制。 10 / 89 ---------------------------------------------------------------精品范文 ------------------------------------------------------------- 难点 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从“俄国的农奴制”、“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四个方面介绍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本课引言部分由文字描述、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三项组成。文字描述以十九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为内容,然后引入思考“他们为何将与西方的这场战争称为‘文明’之战,对结局为何又如此悲观”,这段材料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这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知识分子希望俄国经过这一沉重的打击,使统治者认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这就为讲授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诱因作了铺垫。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立足点放高一些,让学生明白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时代发展的结果。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国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为下面的教学搭好框架。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生 11 / 89 ---------------------------------------------------------------精品范文 ------------------------------------------------------------- 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观念和全球史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设计导入性问题,如:通过第七单元的引言我们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在学生回答了这些比较浅易的问题之后,进一步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俄国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些问题,可以不要求学生立即作答,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不断地探求知识,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第一目“俄国的农奴制” (1)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世纪前后,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 1649年,《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法律大全》的颁布标志着俄国农奴 12 / 89 ---------------------------------------------------------------精品范文 ------------------------------------------------------------- 制度最后确立。 18世纪,农奴制进一步推广到顿河和东乌克兰地区。在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农民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彼得一世不但从农民中抽丁当兵,而且还叫他们负担人头税,这对于农民的地位发生很大影响,因为它扩大了地主对于农民的权力。而且,彼得一世在位时还开始了广泛出卖农奴的做法。只用十个卢布就可以买到一名女农奴。彼得一世下诏对窝藏逃亡农民者处以死刑,没收其庄园。国家还设有专门从事搜寻逃亡农民的侦察队。1760年,沙皇还授予地主将农奴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权利。到十八世纪下半期,俄国农民状况更加恶化。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农奴制发展到顶峰。由于农民状况恶化,生产率普遍下降。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期,许多地主为增加商品粮食的生产,加紧剥夺农民的份地,只付给农民口粮,破坏了劳役制的基础。有些地主为增加收入,把劳役租改为代役租,农民为支付代役租而去城里谋生,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某些富裕农民还力图用金钱赎取自由。封建农奴制危机行政重重。 (2)农奴制的危机。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 13 / 89 ---------------------------------------------------------------精品范文 ------------------------------------------------------------- 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3)农民的划分。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宫廷农民。地主农民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既要为地主服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人身自由最少。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封建主,但要受封建国家的残酷剥削,担负着繁重的贡税和各种无偿的劳役。宫廷农民从属于沙皇宫廷,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 教学建议: 首先,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介绍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处境恶劣、地位低下,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发展情况。 其次,指出由于俄国农奴制的存在,贵族地主残酷剥削,农奴生活非常贫困。让学生思考农奴制造成的社会危机。得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发展的结论。 第三,指出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社会矛盾。教师可提供原始数据来说明农民骚动次数之多,影响之大。以此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农民的骚动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第四,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不同的划分,让学生理解无论哪种农民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 第二目“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1)俄国工业发展的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欧国家都走上了资本 14 / 89 ---------------------------------------------------------------精品范文 ------------------------------------------------------------- 主义发展的道路,沙皇俄国却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是,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缓慢发展,并且逐步破坏着封建农奴制基础,使农奴制危机不断加深。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逐步发展到2800家。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也不断增加。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同时,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奴劳动。自由雇佣工人在全部工人中的比例,1804年为48%,1860年上升到87%。 (2)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无论是从疆域,还是从人口上看,都是欧洲的第一大国。俄国很早就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但是,俄国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西方诸国如英国、法国等,却早已砸碎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权。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动力总数的89,,国民财富收入的71,是由他们创造的。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9万吨,德国的铁产量在1850年时就已达到40.2万吨,英国在1850年时的铁产量为225万吨。铁路建设最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1860年,俄国建成的铁路只有1600公里,同年的英国 15 / 89 ---------------------------------------------------------------精品范文 ------------------------------------------------------------- 建成的铁路则有14603公里,法国到1861年时建成的铁路有9160公里。 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提供有关俄国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的材料,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讨论。让学生理解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封建社会内部缓慢发展。 其次,根据本课教材中所提供的“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材料,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学思之窗】中的问题“为何到19世纪中叶,俄国同西方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教师从政治、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去帮助学生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俄国只有废除农奴制,才有出路。 第三目“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19世纪初,一些在大学和军官学校里学习的贵族青年,接触到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先进思想,特别是参加1812年反拿破仑战争,进入法国等西欧国家,亲身感受了西欧先进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他们日益不满沙皇专制统治,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掀起了反对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斗争,最终在1825年俄历十二月发动了起义。这些革命者也被称为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而最后失败。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发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 16 / 89 ---------------------------------------------------------------精品范文 ------------------------------------------------------------- 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2)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农民的反农奴制斗争,在俄国平民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些平民知识分子在思想方面表达了农民的利益和愿望,成为农奴解放运动的鼓动者。他们积极宣传使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废除农奴制。在1859,1861年间,他们成为社会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力量。平民知识分子中间最杰出的人物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1857年,赫尔岑出版《钟声》杂志,大胆提出消灭农奴制的主张。他呼吁把农民从农奴身份中解放出来,并且把土地分配给他们。赫尔岑虽然有时也幻想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但是他也认为如果这条路行不通的话,就应该采取革命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态度则更为坚决,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政论家及文艺批评家,他积极传播农民革命的思想。他相信用和平手段解放劳动人民无异于缘木求鱼,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革命上面。他对统治阶级不抱任何幻想,他主张为了废除农奴制度,必须消灭专制制度。在他看来,俄国必须实行农民革命,推翻专制政体,把土地归还给农民。他在19世纪50年代末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强调用革命方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主张把土地分给农民,坚决反对由农民赎买土地。 1859,1861年间,俄国出现了一些革命组织。如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在彼得堡成立的组织和赫尔岑等人在伦敦成立的组织,都制订了革命纲领。但是,这些革命活动最终并没有真正发展为革命。这样,“自下而上”地消灭农奴制的企图终于以失败告终。 17 / 89 ---------------------------------------------------------------精品范文 ------------------------------------------------------------- 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19世纪初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以及对俄国贵族青年的影响。如伏尔泰的“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使他们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不满。并最终发动了武装起义,即“十二月党人起义”。 其次,让学生看书中的【资料回放】和【学思之窗】,了解19世纪初的俄国贵族和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对农奴制的不同认识。 第三,教师出示原始材料《车尔尼雪夫斯基致领地农民书》,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去感受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便于学生对激进派主张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原始资料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性学习能力。 第四目“克里米亚战争” (1)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背景。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这个矛盾之发生,首先是由于这些强盗国家都想利用土耳其国力衰弱而占有它或奴役它。而且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及战略上的价值。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必经之处,也是控制黑海与东地中海的咽喉。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 18 / 89 ---------------------------------------------------------------精品范文 ------------------------------------------------------------- 直想鲸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2)克里米亚战争的经过及结果。1853年至1856年,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起初,奥斯曼帝国军队不堪一击,俄军占据了大片土地。俄军的行动严重损害了英法的利益,英法派兵干涉,这样,俄国的主要对手实际上是英法。在战争中,俄国的士兵英勇善战,但形势却令人绝望;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射程的1,3;俄国士兵要用帆船对付英法国家的汽船;由于克里米亚没有铁路,俄国士兵不得不用马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之前步行数百里。联军却在克里米亚占领区修筑了铁路,能及时地补充作战物资。除此之外,俄军还缺乏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甚至没有作战地图。军官也利用战乱侵吞公款、贪污军需物品。因而,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对于战争的结果,也早就有人做出过这样的预言:“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3)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政治、 19 / 89 ---------------------------------------------------------------精品范文 ------------------------------------------------------------- 经济制度的失败。这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这一沉重的打击,使沙皇制度不仅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也使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苦不堪言。政府加重农民的赋税以充军费,使得农民在旧的不满上又添了新的不满。结果,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教学建议: 首先,可由学生生动描述克里米亚战争的经过,并分析俄国失败的原因。既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学生从感性材料中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其次,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比较两次战争之后对俄国的不同影响。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教材提供的【学思之窗】中的内容和问题,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鼓励大胆发言,在讨论过程中,不追求全面,但求有理,能自圆其说。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中的亮点和新意,并及时给以鼓励,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关于“俄国农奴制”一目。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回顾已学习过的有关俄国在15世纪末至18世纪的历史知识, 20 / 89 ---------------------------------------------------------------精品范文 ------------------------------------------------------------- 尤其是与本课密切相关的俄国农奴制的内容。使学生对农奴制的发展过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导入课文的教学,学生就不会觉得知识是零散的,而有内在的联系。 可以采用学生表演的方式:“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主要表现为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2)关于“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一目。可以采用讨论法,教师提供一些反映俄国工业缓慢发展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讨论材料所说明的问题。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会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哪些消极影响, (3)关于“新思潮的涌动”。建议采用谈话法,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资料:第一组为十二月党人起义。第二组为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革命主张的介绍。 (4)关于“克里米亚战争”。建议采用谈话法,分析克里米亚战争给俄国造成的影响。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讲授“俄国的农奴制”一目时,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21 / 89 ---------------------------------------------------------------精品范文 ------------------------------------------------------------- 演示几组图片 图片一组:《富裕的农奴主家庭》和《农奴的贫困生活》。这两幅图非常生动的表现了农奴主与农奴不同的生活境况,体现出在农奴制度下农奴主通过残酷的剥削农奴,过着富裕的生活,而地位卑下的农奴生活却贫困不堪。 图片二组:本课中提供的两个【历史纵横】。材料反映出俄国的法律条文中规定了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沙皇政府设立基层机构负责对农民进行管辖。反映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完全受制于地主,地主有权任意买卖、赠送、惩罚农民。 案例二在讲授“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一目时,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演示材料和图片 材料:反映十九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的材料。 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和《英国的轮船航运繁荣的景象》形象地说明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让学生分析得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农奴制度的存在。 案例三在讲授“新思潮的涌动”一目时,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 图片一:《十二月党人起义》 图片二: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教师对他们的不同主张加以介绍。引导学生分析革命虽然没有发生,但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却迫使沙皇政府让步,不得不走上改革的道路。 案例四在讲授“克里米亚战争”一目时,学生演示:“克里米亚战争 22 / 89 ---------------------------------------------------------------精品范文 ------------------------------------------------------------- 俄国战败”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目的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亚历山大进行的1861年改革是由于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危机对其统治产生了威胁而进行的,所以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解题关键: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路引领: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农民的骚动影响了俄国政局的稳定。 答案提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成为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的直接诱因。 思路引领: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为了挽救政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答案提示: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 23 / 89 ---------------------------------------------------------------精品范文 ------------------------------------------------------------- 皇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 【学思之窗】 1.彼得一世改革以来,一直注重面向西方,发展近代工业,19世纪初,俄国的生铁产量一度居世界首位。想一想,为何到19世纪中叶,俄国同西方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解题关键:要能认识到是由于农奴制的存在,才导致了差距的存在。 思路引领: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的落后。经济上封建农奴制经济的落后。 答案提示:彼得一世时的改革,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利用农奴劳动,发展了近代工业,不过这种工业只是建立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19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基础上,俄国的农奴制不仅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还造成了国内市场的萎缩,这就使得俄国的经济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俄国日益落后。 2.十九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解题关键:为什么这样评论方面:已认识到了农奴制的腐朽性。看法方面:农奴制必须废除。 思路引领: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农民处境恶劣、生产效率低下;工业 24 / 89 ---------------------------------------------------------------精品范文 ------------------------------------------------------------- 发展缓慢;生活贫困、体质很差;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影响社会安定和政局的稳定。 答案提示:(1)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2)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3.尼古拉斯•皮洛哥夫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赶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救治伤员的途中有这样的记述:“整条道路??忙着伤员、枪支、牛马饲料的运输。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病号,其中有些还是截过肢的,三三两两躺在马车里,冻得打颤,不住的呻吟。在齐膝的泥浆中,人和牲口寸步难行;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死去的牲口;??同时听得到伤员的呼号、乌鸦成群地飞向猎物的号叫、备受折磨的马夫的咆哮、以及远远来自塞瓦斯托波尔加农炮的吼叫。”请你联系课文有关内容,分析战争的惨烈景象,告诉我们俄国军事上有哪些不利的信息, 解题关键:战争的失败实质上是政治体制的失败、经济体制的失败。 思路引领: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 答案提示: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射程的1,3;俄国士兵要用帆船对付英法国家的汽船;由于克里米亚没有铁路,俄国士兵不得不用马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之前步行数百里。联军却在克里米亚占领区修筑了铁路,能及时地补充作战物资。除此之外,俄军还缺乏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甚至没有作战地 25 / 89 ---------------------------------------------------------------精品范文 ------------------------------------------------------------- 图。军官也利用战乱侵吞公款、贪污军需物品。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哪些问题,其中,什么是最主要的问题, 解题关键:农奴制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新思潮的涌动、战争的失败。 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四个方面考虑。 答案提示: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二)学习延伸 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中提到的“可能的解决之道”,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有可行性,老师就应该给以肯定,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答案。 1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内容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6 / 89 ---------------------------------------------------------------精品范文 ------------------------------------------------------------- 【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丰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 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草,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 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状况即改革的原因作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 【重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难点】 1(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 27 / 89 ---------------------------------------------------------------精品范文 ------------------------------------------------------------- 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 3(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预习提示 1、阅读专题导语,归纳导语的主要内容。 2、总体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有哪些, 3、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 4、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失败的原因? 5、面对种种危机,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的?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6、思考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的, 讲授新课 专题导语分析 一、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经济 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回答这组图片反映了俄国什么制度,该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简单介绍农奴制概念及特点 28 / 89 ---------------------------------------------------------------精品范文 ------------------------------------------------------------- 概念: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产生于公元15世纪末的俄国。 特点: 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提问:到十九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提问: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内部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通过观察一组图片及19世纪中期的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表,总结俄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 俄国7129(1860年)1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 英国32322514603君主立宪制 29 / 89 ---------------------------------------------------------------精品范文 ------------------------------------------------------------- 法国1509160 德国17540.2(1850年) 主要原因: 总结过渡: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俄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这种阻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大家阅读分析材料,然后归纳农奴制对俄国经济阻碍的表现。 材料: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随时打骂、虐待他们,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工具,可以相互转让。农奴主为谋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农奴主残酷压榨农奴,不断增加他们每星期为主人干活的天数,甚至收回份地,将农奴降到奴隶的地位。由于这种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和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参考答案: 总结:19世纪上半叶,农奴制自身了出现危机,同时农奴制又造成了俄国的落后,改革势在必然。 完成随堂练习题 1(农奴制在俄国正式确立的时间是() A(15世纪初B(15世纪末16世纪初 30 / 89 ---------------------------------------------------------------精品范文 ------------------------------------------------------------- c(17世纪中期D(18世纪 2(17世纪时,俄国手工工场里的劳动力主要是() A(奴隶B(农奴c(农民D(技工 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争权夺利B(政治动乱频繁 c(农奴制的阻碍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4(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二、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政治 完成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材料二: 年代农民起义 1801年,1810年83次 1811年,1820年124次 1821年,1830年156次 1831年,1840年143次 1841年,1850年351次 31 / 89 ---------------------------------------------------------------精品范文 ------------------------------------------------------------- 1850年,1861年591次 材料三:针对上述这些情况,当时的诗人图特切夫形容:“现在脚底下已经没有先前那样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土壤了„„有朝一日,醒来一看,自己已处在远离海岸的冰块上。” 请分析材料后结合农奴制特点谈一谈迫使俄国农奴揭竿而起反对农奴制的原因。并联系课本回答这种反抗还波及到了哪些阶层, 参考答案: 过渡:俄国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体有哪些矛盾请参见《学案与测评》P79 三、敲响农奴制的丧钟——思想 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产生、传播及影响 产生条件 主张 实践 代表 影响 完成随堂练习题 32 / 89 ---------------------------------------------------------------精品范文 ------------------------------------------------------------- 5(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斗争包括() ?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工人反对剥削和压榨的运动 ?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革命运动 A(????B(???c(???D(??? 6(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批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B(主张建立共和国 c(发动了起义但是被镇压D(失败后,转化为革命民主主义者 7(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身份是() A(贵族阶级改革家B(贵族阶级守旧派c(资产阶级革命家D(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至1856年)——军事 (1)原因 A、 B、 (2)经过及结果 经过:VS 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 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性质: 阅读一段材料,总结克里米亚战争的实质 33 / 89 ---------------------------------------------------------------精品范文 -------------------------------------------------------------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实质: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为什么说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农民骚动、起义不断发展。 ——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五、沙皇的抉择 ?探究题: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的?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4 / 89 ---------------------------------------------------------------精品范文 ------------------------------------------------------------- 课堂练习 8、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9、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经济上: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 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俄国的建立 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 中心:莫斯科公国 35 / 89 ---------------------------------------------------------------精品范文 ------------------------------------------------------------- 二、背景 1、俄国的农奴制 (1)确立 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时间:17世纪中期 (2)强化:彼得一世改革 (3)后果: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频繁,农奴制陷入危机。 2、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原因:受欧美国家的影响,俄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表现: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原因:农奴制的阻碍(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 表现:[1]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2]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与西欧国家(英法) 3、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原因:一些年轻军官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目的: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 结果:被镇压 影响: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知识分子对俄国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36 / 89 ---------------------------------------------------------------精品范文 ------------------------------------------------------------- 原因:[1]农奴制陷入危机 [2]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 派别与主张: 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与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改革派:主张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俄国——英法土) 原因:[1]扩大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根本原因];转移国内 矛盾;(俄) [2]奥斯曼帝国战略地位重要,国力衰弱。 重要战役: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结果及原因:俄国战败[根本原因:农奴制的腐朽] 性质:对俄、英法来说是侵略战争;对奥斯曼帝国来说是自卫战争; [俄与英法之间战争的实质:是封建农奴制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影响:[1]使俄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丧失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 [2]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 [3]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37 / 89 ---------------------------------------------------------------精品范文 ------------------------------------------------------------- 1、农奴制的确立和强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农奴制陷入危机; 2、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3、新思潮的影响;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原因] 三、改革的酝酿 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四、“二一九”法令(1861年) 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经济上:[1]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 [2]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 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五、评价 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8 / 89 ---------------------------------------------------------------精品范文 ------------------------------------------------------------- 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彻底] 2、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掠夺性] 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 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欺骗性] 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六、其他方面的改革 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 [1]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只在卫生、教育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实际权力仍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 [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39 / 89 ---------------------------------------------------------------精品范文 ------------------------------------------------------------- [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3、评价 积极性:[1]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2]使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3]推动了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4]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局限性: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七、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主要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主要社会矛盾:[1]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又被迫依附地主阶级; [2]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881年在圣彼得堡被民粹派暗杀。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0 / 89 ---------------------------------------------------------------精品范文 ------------------------------------------------------------- 识记理解运用 改革的酝酿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结合背景 探究改革的必然性由“看图说文”引入课题改革也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一九法令”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下令废奴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归纳特点 分析内容 应用插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 进步与局限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的养育改革延缓了革命到来,但不能消除革命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41 / 89 ---------------------------------------------------------------精品范文 ------------------------------------------------------------- 难点 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角度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改革的酝酿(前奏曲),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核心措施),法令颁布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综合评价)。学习时应结合背景知识,加深理解措施及其影响。 本课引言是由文字概述、要言引用、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四部分组成。突出了改革的迫切性和复杂性。 新课导入建议: 介绍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 “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同时介绍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和俄国杰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 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42 / 89 ---------------------------------------------------------------精品范文 -------------------------------------------------------------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指出农奴制的存在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钟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从而引入本课课题: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同时设问:为什么俄国波澜壮阔的斗争没有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彻底摧毁整个封建统治,为什么俄国最终出现了由掌握国家政权的地主阶级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一目“改革的酝酿” 1.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2.改革的焦点问题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亚历山大二世下令成立的负责农奴制改革的组织“农民事务总委员会”,主要由一些高级官吏和大农奴主组成。这些官吏和地主贵族的代表分成好几个派别,有的反对分地给农民,有的主张只允许农民赎一小部分土地。农民不仅要求从农奴身份下解放出来,而且也要求把地主土地无代价地进行分配,并不断斗争。面对农民运动的强大压力,最后政府否决了解放农奴而不给土地的草案。 教学建议:以设问??小组讨论??释疑方式,理清各种改革方案的 43 / 89 ---------------------------------------------------------------精品范文 ------------------------------------------------------------- 脉络与实质,重点分析、强调改革机构和负责代表的阶级性质,为理解改革内容的具体表现奠定基础。 采取“角色扮演”分别代表沙皇政府、农民、封建地主等不同派别。根据各自阶级、阶层利益之本提出辩论的各种方案。 第二目“二一九法令” 标志: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特点: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长时期、分阶段实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分别由不同法令规定。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被地主强占的土地,即所谓“割地”,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在有些地区则达到20,40,。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向政府交纳约60卢布的法定赎金,六个月后即可获得所有权。赎地须得到地主 44 / 89 ---------------------------------------------------------------精品范文 ------------------------------------------------------------- 的同意,赎金数以每年6%的年利率加以资本化后得出。如,每年代役租为12卢布,则赎金为200卢布。赎地时,农民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这样,作为赎金基础的并不是实在的土地的价格,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几个村社组成乡,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教学建议:结合教材中两幅插图《“二一九法令”的原文》《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看图说文:依据画面,结合背景,思考、回答问题: 什么是“二一九法令”,该法令颁布前农奴和地主贵族的关系如何,你的依据何在,推测一下,解放农奴的有关法令的重点内容会是什么,实施它的本质是什么,你有怎样的结论, 第三目“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分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 45 / 89 ---------------------------------------------------------------精品范文 ------------------------------------------------------------- 政。列宁曾指出: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为什么说“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下,任何胆敢对沙皇权利出言不逊者,都将遭到逮捕,随后将被处决或流放至西伯利亚监禁,民众生活依旧困苦;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方案众多争论得不可开交。结果,农民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用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的威胁越来越大,形势逼迫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加速拟定一个能较全面代表统治者根本利益的方案。他惶恐不安的说:“今后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 (2)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 46 / 89 ---------------------------------------------------------------精品范文 ------------------------------------------------------------- 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教学建议:理解上述分析,结合教材插图《残败的俄国农村》和【资料回放】“看图说文”,并讨论解决【学思之窗】的问题。同时,可以指导、设计一场主题辩论会: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哪一个更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改革的酝酿”一目的教学。 (1)可从介绍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以及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和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引入本课课题;再结合引言要言、亚历山大二世的戎装照图解,突出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革命风云,探究改革的必然性;也说明改革也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变革社会方式的选择,最终由国情决定。 (2)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组织学校小组,分别代表政府、农民、封建地主等不同派别。根据各自阶级、阶层利益之本提出辩论的各种方案。加深对法令出台背景的理解。 关于“二一九法令”一目的教学。 47 / 89 ---------------------------------------------------------------精品范文 ------------------------------------------------------------- (1)可以通过特点归纳、内容分析、插图应用、列表比较等途径和手法,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法令内容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个具体方面。 (2)运用阶级分析法,认识改革的本质内容。 什么是“二一九法令”,该法令颁布前农奴和地主贵族的关系如何,你的依据何在,推测一下,解放农奴的有关法令的重点内容会是什么,实施它的本质是什么,结合教材两幅插图画面,结合背景,看图说文。重点理解“二一九法令”的重点内容及其实施情况。试着体会一下你有怎样的结论, 关于“进步与局限”一目的教学。 (1)应用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加深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理解与评价,认识改革延缓了革命到来,但没有消除革命。大量农奴制残余的保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因此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2)寻访老师或专家或上网搜索,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的政治、文学、美术作者或作品有哪些,选择其中较经典的作品或革命导师格言,仔细体味,写份读后感,与同学相互交流、欣赏。 (3)为了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各种才能、提高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学习小组或班级之间可以联合举办一场“历史主题辩论会”,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哪一个更大, 2.教学案例 48 / 89 ---------------------------------------------------------------精品范文 ------------------------------------------------------------- 案例一在介绍“改革的酝酿”一目时,可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或材料 (1)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见前文“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部分) (2)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 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案例二在介绍“二一九法令”一目时,可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或材料 (1)教材插图《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2)材料:“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对农民说这种期望是没有根据的,一切劝导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农民根本不相信地主会对他们作出任何让步„„怀疑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的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设问:农民是如何认识1861年改革的,他们的这种认识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还是自己凭空的猜想,结合史实说明。 (参考答案:农民的怀疑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在改革前,亚历山大二世就保证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作到了。改革过程中,让农民高加赎买地主土地,实际上是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案例三在介绍“进步与局限”一目时,可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或材料。 49 / 89 ---------------------------------------------------------------精品范文 ------------------------------------------------------------- (1)教材插图《残败的俄国农村》。 (2)寻访老师或专家或上网搜索,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的政治、文学、美术作者或作品有哪些,选择其中较经典的作品或革命导师格言,参与课堂交流,准备“历史主题辩论会”资料(略)。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获得一份份地。 思路引领:亚历山大二世是沙皇政府的代表,改革是被形势所迫。 答案提示:亚历山大二世借助舆论和各个改革组织,积极推行变法。他于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法令规定: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A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B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时限安排上:规定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内容充分体现了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50 / 89 ---------------------------------------------------------------精品范文 ------------------------------------------------------------- 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进步性表现在:性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地位上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作用上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 局限性表现在: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体现改革的不彻底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呈现出掠夺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有很大的欺骗性。 【学思之窗】 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解题关键: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 思路引领: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 答案提示:从背景上看: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从内容上看: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从过程上看:农民对改革的长期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称“解放法令”。 解题关键: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大小由地 51 / 89 ---------------------------------------------------------------精品范文 ------------------------------------------------------------- 主决定,要出赎金。 思路引领:改革方式是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 答案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2)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二)学习延伸 材料见教材 52 / 89 ---------------------------------------------------------------精品范文 -------------------------------------------------------------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题二: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答案提示:一、前者十分否定,后者充分肯定。 二、同意。因为封建残余严重存在;私有农民改革后生活状况仍然恶劣,引发新的频繁起义;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1.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俄国近代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理解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 政治的缓慢变革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军事、 53 / 89 ---------------------------------------------------------------精品范文 ------------------------------------------------------------- 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历史作用了解1861年后俄国在政治方面变革的具体情况,分析政治改革的影响认识政治改革对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重大推动促进作用 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新的社会矛盾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软弱;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民粹派的形成;亚历山大被刺身亡了解改革后由于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导致俄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理解为什么在相对落后的俄国会爆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难点 “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建议在上课时用多媒体设备放映林肯、亚历山大二世的图像,提出问题:你能认出这两位在19世纪60年代的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重要历史痕迹的人物吗,请简要评述这两位人物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学生回答:美国总统林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林肯在1861,1865 54 / 89 ---------------------------------------------------------------精品范文 ------------------------------------------------------------- 年的美国内战中领导北方取得了胜利,为维护美国的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老师指出,既然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农奴的“解放者”,那他为什么会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再由此引起学生对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近代化有些什么影响”的兴趣。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俄国废除农奴制以后俄国社会的变化及向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上的缓慢变革;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在近代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变革,也为后来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条件和政治基础。 本课引言部分由文字概述、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三项组成。文字概述采取了倒叙的方法,从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引入疑难问题:既然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那他为什么会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再由此引入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近代化有些什么影响, 第一目“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列宁在评论俄国1861年改革时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教材阐释了1861年 55 / 89 ---------------------------------------------------------------精品范文 ------------------------------------------------------------- 改革后俄国经济基础的近代化进程,介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和问题。教材首先简略指出了1861年改革是推动俄国封建经济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然后重点叙述了改革后俄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化、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原因和情况。最后指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化。 教学建议,本目教学教师可先请学生回答1861年改革在哪些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教师进行归纳概括后,介绍改革后俄国的农民情况。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因素。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得出结论: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享有公民的权利;通过交纳赎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在此可引用沙皇政府颁布的《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农民这样地获得了一定数量土地为私有产品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使学生加深理解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俄国改革后农民的情况。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农业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特征,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出现了谷物区、畜牧区、亚麻区、甜菜区、马铃薯区等,商品化农产品增加,机器使用越来越广泛。农村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形式增长,出现了一批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农业资产阶级,使用雇佣劳动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地主被迫按资本主义原则来改组经济。但是,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存在有 56 / 89 ---------------------------------------------------------------精品范文 ------------------------------------------------------------- 很大的畸形发展的现象(详见第三目)。从经济结构来看,改革后,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靠输出谷物换取外国工业品的农业国,80%左右的人口仍在村社的份地或地主的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2/3的国民经济产值来自农业。80年代末,欧俄(俄国欧洲部分)43个农业省份中,有19个省已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了。同时,就农民而言,改革后很快出现分化,既出现了一大批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的工农业雇佣领导者,也造就了一部分富农。但封建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建议教师运用教材上【历史纵横】栏目里的数据材料,对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以说明。 (2)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1861年改革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致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工业革命进程加快,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出现了大机器逐渐排挤手工领导的现象。 教学建议:可引用以下一段数据材料和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认识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57 / 89 ---------------------------------------------------------------精品范文 ------------------------------------------------------------- 在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机器制造业是制造工作“母机”的工业,它的发展必然推动俄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后俄国工业的发展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西欧,但对其落后的基础来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般认为,俄国在19世纪8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90年代工业高涨,生产大幅度增长,许多部门的产量出现几倍、几十倍的增加。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发展最为迅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业中心的形成,除老的工业中心圣彼得堡、莫斯科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区,顿巴斯是煤炭业、冶金工业区,巴库是石油工业区等。 建议教师运用教材上插图《巴库油田的井架》和【历史纵横】栏目里的数据材料,对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以说明。 (3)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A就总体而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较西欧、美国仍然落后。俄国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推行的不均衡发展战略而使某些部门获得有限发展,于是工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处于人为的扭曲状态,数量扩大和速度提高的背后是经济效益的低下,所以,俄国的工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弊端。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占绝对优势。B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长期内部积累的缺乏,使俄国关于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从19世纪70年代起,法国就向俄国大量投资,1887年法国借款5亿法郎给俄国, 58 / 89 ---------------------------------------------------------------精品范文 ------------------------------------------------------------- 1888,1889年,俄国又在法国发行19亿法郎的公债;到1906年,俄国向法国借款已达79亿法郎之巨。20世纪初,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俄国,沙俄政府为弥补资金亏空而大借外债,一战前,俄国外债总额达40亿卢布。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表现在一是教材所提到的工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俄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二是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俄国工业经济总体发展只能说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但到20世纪初,俄国工业经济的某一生产领域甚至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三是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政府主导型工业经济政策下,俄国工业的发展较早出现最新的垄断资本,到20世纪初,5%的大企业仍然控制着俄国50%以上的工业经济生产,十几家大银行控制着全国约80%的资本。 第二目“政治的缓慢变革” 教材阐释了1861年改革后俄国上层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介绍了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措施。教材首先重点叙述了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然后指出,改革后虽然俄国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却在俄国上层建筑的近代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1)政治体制的变革。俄国资本主义是沙皇政府出于维持专制制度大局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主动培植的。它是一个奇怪的混合物,在其复杂的运作机制里极权专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并行不悖、互为条件的。由于俄国社会生产力的严重滞后,而农奴制残余势力强 59 / 89 ---------------------------------------------------------------精品范文 ------------------------------------------------------------- 大,工商业资本家集团力量微薄,辅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国家专政机器。同时由于俄国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下层民众绝大部分对政治的参与意识不强,类似西欧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运动始终难成气候,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但在1861年改革后,由于农民暴动不断,沙皇只好作出让步,在内政部成立专门委员会,在政治上作一些比较深层的改革。这个委员会提议试行地主自治,从县级开始,把地方利益和地方问题结合起来,把农民和贵族捆在一起,让他们为各自的利益互相牵制,以免危害专制制度。设置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自治局作为自治机关,它通过选举产生,地方自治会议的代表拥有表决权,根据财产的多少来决定代表的资格,以此保证地主贵族在地方自治局中占优势。省地方自治会议代表由地方自治会议选举产生。为了保证沙皇控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县地方自治执行局主席由省长批准,不可靠的负责人,拒绝批准;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的自治决议省长有权终止。制定《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的法令,把地方自治机构的活动限制在纯经济领域。禁止各地方自治局互相联络、交流。 根据委员会的建议,政府制订了《城市条例》。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凡年满25岁的纳税公民都有权参加城市自治,这就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设立城市杜马(议会),城市杜马代表的选举按财产资格进行,保证大资产阶级在城市杜马的优势。城市杜马由参政院直接管辖,且要受省长监督。城市杜马的权 60 / 89 ---------------------------------------------------------------精品范文 ------------------------------------------------------------- 限仅限于纯经济问题,主要管理市政建设、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救济、福利保险、交通财政、报刊印刷等方面。 (2)司法制度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认为,废除农奴制使原来的等级法院无法再存在了,必须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1864年11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了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的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保证法官的独立性等。 (3)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俄帝国军队的许多弊病,如军事机构重叠、庞杂;装备落后,战术陈旧;军官指挥无能,士兵地位低下,没有能动性,必须进行军事改革。军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士兵的地位,废除对士兵的体罚,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在全国成立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炮兵、近卫军、工程兵、作战军和军事院校转归陆军部管辖,结束政出多门的现象;加强对军官的培训,高等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军官,士官学校培养军事工程专门人才;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男性居民不分财产多少,均应服兵役,陆军现役6年,预备役9年,海军现役7年,预备役3年,现役和预备役期满人员编入人民军,直到40岁;军官仍尽量选用贵族。 1863年6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校长、系主任由教授选举产生,经教育部批准任用。教授委员会有权独立解决教学、科研和人员聘用等重大问题。一年多以后,又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科中学 61 / 89 ---------------------------------------------------------------精品范文 ------------------------------------------------------------- 两类。古典中学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实科中学着重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毕业后进入高等技术学校学习。 (4)政治改革的成果。政治改革使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虽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沙皇专制政权,但客观上确实促进了俄国社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同时,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第三目“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教材阐释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俄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原因和表现,民粹派的形成和对亚历山大二世的刺杀行动。教材首先分析了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其不彻底性是新旧矛盾交织的根本原因,其次从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方面分析了他们的境遇及其与沙皇专制统治的矛盾,然后教材分析了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政治派别民粹派的形成。最后,教材指出了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所暗杀的悲剧结局。 (1)改革后各种新旧矛盾的交织和激化。 建议教师按照课本提示的1861年改革的概述,就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复习和反馈并提出问题:改革前,俄国社会有哪些旧的社会矛盾,改革后,俄国社会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矛盾, 1861年改革的国内背景是在农奴制行将崩溃、农奴制危机即将引发革命的形势下,由贵族地主主持进行的,国际背景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62 / 89 ---------------------------------------------------------------精品范文 ------------------------------------------------------------- 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优势的确立;前提是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其主观目的在于防止革命爆发,缓和社会矛盾和危机,维持沙皇专制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性质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是废除落后的农奴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采取的手段则是发展资本主义,改造过时的封建制度;作用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改革后,俄国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动,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传统的经济体制趋于瓦解;另一方面,沙皇专制制度仍然统治着这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市民社会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不断失衡,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不断深化,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2)资产阶级的境遇和态度。 建议结合同一时期欧美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及态度,比较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及资产阶级的地位境遇和政治态度。 俄国没有发生过欧美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顽固地占据着统治地位,改革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前资本主义的封建制度的重重影响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由于广大农民的贫困,社会购买力低下,大大缩小了工业品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不高,不可能为工业提供必要的原料。 63 / 89 ---------------------------------------------------------------精品范文 ------------------------------------------------------------- 农奴制残余还渗透到新的工业资本中去,许多资本家、公司主人或股票持有者也是大地主、大土地所有者,很大程度上依靠地租剥削;工厂采用封建宗法制家长式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活像封建领地庄园,大大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以致俄国的工厂从来没有获得像欧美国家那样高的劳动生产率。 封建国家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专制国家是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全国1/3的土地和2/3的森林)、最大的资本家(掌握用珍贵原料在国营工厂生产的一切产品,出卖一切酒精产品,在中心银行协助下掌握全国财政和全国7/8的电讯设备),最大的铁路所有者(占有全国铁路的2/3)。 政治上,俄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统治着俄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资产阶级既没有独立地掌握过政权,也没有获得分享政权的资格。由于长期的封建农奴制统治造成的贫穷落后,以致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准备好充足的资金,为解决资本严重缺乏的问题,除了加紧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不断对外侵略掠夺,二是大量吸收外国资本,而这些都必须依仗国家的力量。 因此,俄国的资产阶级一方面不满意自己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附于掌握国家政权的封建地主阶级。 (3)农民阶级的处境和反抗。 建议提供一定的数据,说明改革后“封建残余”在农村经济中的反映和农民阶级的不满情绪。 64 / 89 ---------------------------------------------------------------精品范文 ------------------------------------------------------------- 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这样,农奴从法律上得到了人身自由,但是,改革后获得“自由”的农民还要受控制在地主贵族手里的村社管理。 由于改革的不彻底,获得自由的农民在经济上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所受的压迫仍然存在。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解放”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者。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农村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日益高涨。1861年俄国有1176个庄园的农民暴动,并持续到 65 / 89 ---------------------------------------------------------------精品范文 ------------------------------------------------------------- 1864年;1862年、1863年分别又有400处、386处领地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 (4)民粹主义的形成和主张。 ?民粹主义和民粹派的形成。民粹主义是19世纪中期在俄罗斯出现的一个思想流派。民粹主义在俄国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种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俄罗斯封建制度发生碰撞、农民生存状况发生恶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转变时刻,一批代表着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青年知识分子冲上了俄国政治斗争的舞台,形成了“民粹派”,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的运动。“民粹”两个字是从俄语的“民意”转译而来的。这个思想流派带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它在俄罗斯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就反对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解除人民痛苦的主观愿望来看,民粹主义者具有一定的进步和革命性。 ?民粹主义和民粹派的思想主张。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粹派的主张趋向激进,他们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民粹派眼里的社会主义,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的本能反感而热衷于“走另一条路”。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他们不加分析地把资本主义和大规模商品经济视为衰落和祸害,对在俄国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深恶痛绝。同样,他们对工人阶级也采取了错误的态度,不是把工人阶级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而是看成俄国历史的不幸。他们认为俄国无须经由资本主义阶段而径直过渡 66 / 89 ---------------------------------------------------------------精品范文 ------------------------------------------------------------- 到社会主义。“人民的精粹”胸怀高昂的革命斗志,提出了“到民间去”的著名口号,开始反对专制统治的漫漫征程。这些知识分子换上农民的服装,化装成鞋匠、医士、裁缝或铁匠到农场去,走乡串镇,鼓动农民的反抗情绪。但是,力主“民意”的民粹派并没能赢得农民更多的理解,事实上知识分子们也不真正看中农民的力量,他们认为,作为革命的主力军,有这些“人民的精粹”就够了。 19世纪七十年代,革命仍然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事业。进步的民粹主义革命家在铁血纪律与权威之下秘密结合起来,通常是通过策动叛乱甚至以个人谋杀的手段夺取政权。1878年民粹派建立的民意党是个高度集权的密谋组织,为了反对沙皇的统治,奉行了“以行动作宣传”的信条。对民意党来说,“以行动作宣传”含义就是选择作为专制独裁体现者的特定个人作为攻击目标。他们认为,沙皇、皇室主要成员以及政府高官等就具有这样的象征性价值。内心里极度厌恶资本主义的民粹主义者阴差阳错扮演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角色。 民粹主义者理论上的错误导致了实践上的失败。追随他们的无数青年牺牲在沙皇政府的屠刀下,其中也包括列宁的哥哥。 (5)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 1880年前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亚历山大二世遭到了多次暗杀。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遭到暗杀身亡。 建议教师运用课本【学思之窗】中对俄国1905年革命的文字介绍和图片,思考本节难点: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为以后进行十月革命历史的教学作好铺垫。 67 / 89 ---------------------------------------------------------------精品范文 ------------------------------------------------------------- 到20世纪初,俄国处在近代化进程的交叉路口。农业危机带来连年灾荒,饥荒迫使农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这又引起了俄国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造就了一大批产业工人,俄国工人阶级不断掀起经济政治斗争,此起彼伏的工人罢工斗争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又一方面内容。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20世纪初与沙俄政府的矛盾斗争不断激化,终于酿成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还可用以下方法: 首先打出两个英语 单词 英语单词 下载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下载英语单词表下载深圳小学英语单词表 下载高中英语单词 下载 “modernize”“modernization”问学生这两个英语单词怎么读,是什么意思,从课文标题《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谈起,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一词并非汉语所固有,最早于近代从日本引进,这一词语是从欧洲语汇翻译过来的,moder nize(使现代化,摩登),或modernization(使„„摩登起来),也可以翻译成“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个科学概念,是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或者说,所谓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社会近代化、 68 / 89 ---------------------------------------------------------------精品范文 ------------------------------------------------------------- 个人近代化等各个方面。还可以说,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它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散的性质,首先在西欧突破,然后伴随着血与火强行扩散到世界的每一角落,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转变。 第一目、第二目内容都比较理论化,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分析、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写历史小论文,开设历史小讲座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和加深对这两目内容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第三目的内容比较生动形象,比较感性化,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教师要掌握丰富生动的历史资料,怀着丰富的感情,通过具体过程和情节的描述,营造历史情景和氛围,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感和历史情操。 2.教学案例 案例一改革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用实物投影或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投影图片:《巴库油田井架》等。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农奴制废除后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资料(文字、图片、幻灯片),在班级内开展小型的知识竞赛,竞赛要求:每小组派代表展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 案例二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改革 1.用实物投影或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投影图片:《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文明”》的漫画 69 / 89 ---------------------------------------------------------------精品范文 ------------------------------------------------------------- ?请学生介绍亚历山大二世的生平和主要功绩。 ?讲解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注意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作用。 2.为课本第二目漫画上的人物设计一段对白台词。 案例三民粹派的革命活动和宣传 结合课本上《民粹派在农村宣传》和《革命者密谋》两幅图片,讲述下面的故事,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和进行高尚情操的培养。 有一幅很著名的画,叫作《晚会》。它是苏联画家马科夫斯基根据著名科学家尼古拉•莫罗佐夫的回忆创作的。画中的内容是,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其中还有一个俄国军官)或坐或站,在全神贯注地听一位年轻的姑娘唱歌。 莫罗佐夫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他是一个大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参加了民意党的军事组织,1881年因参加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行动,被单身囚禁了二十五年。十月革命后,由于他在化学和天文学上的杰出贡献,于1932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莫罗佐夫晚年常回忆自己怎么走上了革命道路„„ 她走到钢琴边,先弹了一个急速的过门,忽然用一种奇幻的、有力的低音唱了起来。在剧院里也没听到这种歌声„„歌词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当时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唱得不只是美丽,而且是神奇了。这个美丽的歌手的脸上的每一个线条,她唱出的每一个音调都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灵感。在她唱歌的时候,她简直是崇高的美的化身„„她一支歌跟着一支歌唱下去。我记得有“拉辛的峭壁”和死在 70 / 89 ---------------------------------------------------------------精品范文 ------------------------------------------------------------- 西伯利亚苦役中的诗人米哈依洛夫的“最后的告别”。年轻歌手唱道:“即使在压制迫害中,我的心灵里也神圣地保留着对青年一代的善良的信仰”。她对直看着一个青年人,用热情高亢的调子唱出了最后几节:“一旦严酷的时刻来临,睡梦的人民起来??在那为自由而战的大军中,有我们身列行伍~”这是革命民粹派的集会。唱歌的姑娘属于民意党。 当莫罗佐夫随最后的几个客人走到街上时,由于无法压制住内心的激动,以致“怎样回到家里的,都已经记不清了”。 画家马科夫斯基和当时的许多画家一样,被莫罗佐夫叙述的情节感动了。于是他创作了《晚会》这幅画。这幅画的中心人物是作为纯洁和信仰的象征的唱歌的女郎。 苏联刊物评述道:“《晚会》描写的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革命青年的集会。不仅环境、衣着、人物类型,而且情调都传达得多么准确~这里既有浪漫气息和高尚的精神,也有斗争的艰巨和对信念的执着~” 案例四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用实物投影或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投影图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880年前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亚历山大二世遇到了多次暗杀,根据《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图片,请学生想象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前的心情。 ?讨论:曾经赢得过“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会遭到暗杀, 71 / 89 ---------------------------------------------------------------精品范文 ------------------------------------------------------------- 2.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农民,你会接受民粹派的宣传吗,为什么,民粹派运动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呢,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理解含义,确定中心。 思路引领:从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提示: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持下进行;虽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政治上沙皇专制仍然保留;虽然农奴制改革也对农民进行了一场“合法”的掠夺,如:最好的土地为贵族地主占有,农民赎得份地比原来耕种面积缩小,而所付的赎金则高出当时地价两三倍,这些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俄国的发展。但是就改革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出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1905年革命奠定了基础,又成为俄 72 / 89 ---------------------------------------------------------------精品范文 ------------------------------------------------------------- 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民粹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请作一简要评价。 解题关键:注意前半题是叙述题,后半题是分析评价题,回答方法有区别。 思路引领:列举民粹派的政治主张,分析评价它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案提示:政治主张: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残余;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评价一:民粹派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只是“偶然”现象,发展不起来,因此无产阶级也不会成长壮大;否认工人阶级是革命中的先进阶级,妄想不要无产阶级而达到社会主义;认为俄国革命主要是知识分子领导的“具有共产主义本能的农民”,民粹派希望由知识分子领导农民运动,推翻沙皇政府,然后依靠农民通过农民村社就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无需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认为历史不是人民群众所创造,而是个别杰出人物,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群氓”只是盲目跟着“英雄”跑。民粹派在70年代有进步性,但民粹派运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阻碍了工农革命运动发展,使许多革命者遭逮捕和杀害。 评价二:从反对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解除人民痛苦的主观愿望来看,民粹主义者具有一定的进步和革命性,但是他们的悲剧在 73 / 89 ---------------------------------------------------------------精品范文 ------------------------------------------------------------- 于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抱住俄国遗留下来的落后的村社经济不放,美化这种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状况,甚至把村社和农民自治看成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他们不加分析地把资本主义和大规模商品经济视为衰落和祸害,对在俄国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深恶痛绝。同样,他们对代表着未来的工人阶级也采取了错误的态度,不是把工人阶级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而是看成是俄国历史的不幸。出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他们不可能懂得马克思关于“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的科学论述。 2.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 解题关键:确定时间范畴和题目类型,叙述1861年以后至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前俄国的改革措施。 思路引领:本题难度较小,按照叙述题的要求,分为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三个方面对改革措施加以列举叙述,不要有遗漏。 答案提示:(1)在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2)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但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审理案件。 (3)在军事、教育方面,军事上,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二)学习延伸 74 / 89 ---------------------------------------------------------------精品范文 ------------------------------------------------------------- 以“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俄国近代化”为题,组织一次讨论会。联系同一时期,世界上不同的近代化发展方式,探讨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同一时期关于各国近代化发展的史实,拟成演讲稿;每小组派代表发言,并要求每小组在演讲过程中找出俄国与其他国家在近代化发展方式上的异同;最后每小组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总结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解题关键:收集资料,明确中心(近代化、多样性),联系比较。 思路引领:既可以纵向和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比较,还可以横向与同时代的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联系比较。 参考答案提示:(1)各国近代化发展的史实。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近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的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推出了英国、法国、美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政治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经济上: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19世纪中期以后,更多的国家迈入近代化行列,这些国家可分为两 75 / 89 ---------------------------------------------------------------精品范文 ------------------------------------------------------------- 类。一类如德、意、日等国,这些国家都有浓重的封建专制传统,起步晚而发展快,最需要海外殖民地,同时,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所以在急剧膨胀的近代经济发展中,走了一条向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俄国属于另一类型,它虽然也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相对落后,但国土广阔,内部资源、市场潜力较大,这促使俄国的近代化更多取决于内部发展和建设。 (2)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单元学习小结 一、重要概念简释 【克里米亚战争】 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也为了转移国内矛盾,19世 76 / 89 ---------------------------------------------------------------精品范文 ------------------------------------------------------------- 纪沙俄继续在黑海地区进行扩张,企图夺取黑海海峡,引起了英、法等列强的不满,1853年10月俄土战争爆发,英、法等国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对俄作战。1856年,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结束。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故称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中落后的农奴制俄国损失惨重,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农奴制】 15,19世纪俄国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体制。由于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故名农奴制,又称封建领主制。在这种制度下,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12月,俄国一些反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青年军官在彼得堡发动了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遭到沙皇政府的镇压,但是它揭开了俄国贵族革命的阶段,唤醒了一代年轻人。 【“二一九法令”】 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因为这一天是俄历2月19日,所以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 77 / 89 ---------------------------------------------------------------精品范文 ------------------------------------------------------------- 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局限性。 二、归纳与总结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逐步发展起来。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全国各地的农民反抗斗争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沙皇统治岌岌可危,为了防止革命爆发,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即位不久的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废除农奴制,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改革后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又在政治、司法、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前进。 三、历史感悟 略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 78 / 89 ---------------------------------------------------------------精品范文 ------------------------------------------------------------- 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另外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目的: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侵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国---英、法、土、奥、撒同盟 经过: 结果:俄国的惨败(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影响: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 3、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 79 / 89 ---------------------------------------------------------------精品范文 ------------------------------------------------------------- 目的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二一九法令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评价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表现: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 80 / 89 ---------------------------------------------------------------精品范文 ------------------------------------------------------------- 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影响: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近代化作用局限 经济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实际权力仍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农村改革有限 军事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军官的培训。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带有一定的军国主 81 / 89 ---------------------------------------------------------------精品范文 ------------------------------------------------------------- 义色彩 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近代化 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 82 / 89 ---------------------------------------------------------------精品范文 ------------------------------------------------------------- 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 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 83 / 89 ---------------------------------------------------------------精品范文 ------------------------------------------------------------- 会实践活动。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选择题: 1、克里木战争的实质是:() A、俄英法争夺欧洲霸权B、俄英法争夺世界霸权 c、英法解放土耳其的斗争D、英法俄三国瓜分和争夺土耳其的斗争 2、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同土、英、法同时作战势单力孤B、1861年改革不彻底,经济发展缓慢 c、俄国是一个农奴制国家,经济落后D、战争爆发前后,俄国国内矛盾重重 84 / 89 ---------------------------------------------------------------精品范文 ------------------------------------------------------------- 3、随着农奴制危机加深,俄国社会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呼声,这发生在:()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4、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是:() A、尼古拉一世B、亚历山大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尼古拉二世 5、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可以赎买一半土地 ?份地赎金额由地主和农民协商确定?农奴有权决定赎买那些地块 A、???B、???c、???D、??? 6、农奴制改革后() A、农奴摆脱了地主和村社的奴役B、激进知识分子对改革感到满意 c、农奴背负了沉重的债务D、俄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7、日俄战争是为了争夺() A、克里木半岛B、塞瓦斯托波尔基地c、朝鲜和中国东北D、大连和旅顺 8、日俄战争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战争B、俄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c、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D、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战争 9、1905年革命使沙皇政府认识到,为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需要扶植() A、农奴B、工人c、富农D军人 85 / 89 ---------------------------------------------------------------精品范文 ------------------------------------------------------------- 10、下列对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促成了俄国经济的大发展B、土地改革中严重损坏了贫苦农民的利益 c、改革导致了社会矛盾愈发激烈D、改革阻止了革命的发生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请回答: 表格反映了俄国怎样的经济状况?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是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86 / 89 ---------------------------------------------------------------精品范文 -------------------------------------------------------------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交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何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参考答案: 1、D2、c3、c4、c5、c6、c7、c8、A9、c10、D11、状况:19世纪中后期,俄国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原因:废除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进步性:经济上:废除农奴制,解放了农奴,使近代工业迅速发展;政治上:防西方建近代司法体系,地方自治改革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在自治机关工的主导地位。所有这些都促使俄国向现代化迈出重要步骤。12、(1)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2)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 87 / 89 ---------------------------------------------------------------精品范文 ------------------------------------------------------------- 份地。(3)说明: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4)意义: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不 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它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 厚颜无耻的掠夺。 88 / 89 ---------------------------------------------------------------精品范文 ------------------------------------------------------------- 精品范文,尽在豆丁网. 89 / 89
本文档为【高二历史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1KB
软件:Word
页数:8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