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品]钢筋闪光对焊标准

[精品]钢筋闪光对焊标准

举报
开通vip

[精品]钢筋闪光对焊标准[精品]钢筋闪光对焊标准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一、钢筋加工工程 1)钢筋进场时,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脆断,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0?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0?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0?钢筋作不...

[精品]钢筋闪光对焊标准
[精品]钢筋闪光对焊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一、钢筋加工工程 1)钢筋进场时,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脆断,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0?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0?当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0?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4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0?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 0构,应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 项目 允许偏差(mm) 钢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筋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加 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二、钢筋安装工程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受力钢筋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接头宜相互错开。 5)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6)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7)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1(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11 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8)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9)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GB50010的规定,绑扎搭接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钢筋强度、外形、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经计算确定,并根据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进行修正。为了方便施工及验收,给出了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及确定了纵向受压钢筋最小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压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 10)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O.25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长、宽 ?10 绑扎钢筋网 网眼尺寸 ?20 长 ?10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5 间距 ?10 排距 ?5 受力钢筋 基础 ?10 保护层 柱、梁 ?5 厚度 板、墙、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中心线位置 5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O 南通三建集团康桥?颐东项目部 2008年4月20日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一、砼浇筑: 基础底板一次性浇筑,间歇时间不能太长,不允许出现冷缝,砼浇筑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砼采用踏步式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以使砼的水化热尽量散失。具体为:从下到上分层浇筑,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5m后回头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上下相邻两层时间不超过2小时,振捣手要求认真负责,仔细振捣,以保证砼振捣密实。防止上一层砼盖上后而下层砼仍未振捣,造成砼振捣不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插入深度各层均为350mm,即上面两层均须插人其下面一层50mm。振捣点,间距为450mm,梅花型布置,振捣时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砼离析。以砼表面泛浆,不大量泛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浮出灰浆为准,边角处要多加注意,防止漏振。振捣棒距离模板要小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约为150mm,并不宜靠近模板振捣,且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止水带、预埋件等。 砼泵送时,注意不要将料斗内剩余砼降低到200mm以下,以免吸人空气。砼浇筑完毕要进行多次搓平,保证砼表面不产生裂纹,具体方法是振捣完后先用长刮杠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刀搓平表面,并覆盖塑料布以防表面出现裂缝,在终凝前掀开塑料布再进行搓平,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砼搓平完毕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养护。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二、砼施工工程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 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4)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6)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2?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三、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3)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4)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应注意的质量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6.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或因砼气泡多,振捣不足。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或因石子偏大,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 夹渣层。 6)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7、质量记录 7.1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报告。 7.3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4钢筋隐蔽验收纪录。 7.5模板验收纪录。 7.6混凝土施工记录。 7.7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8混凝土基础隐蔽验收纪录。 7.9商品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 8、安全标准 8.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8.6用塔吊、料斗浇捣混凝土,在塔吊放下料斗时,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应随时注意料斗碰头,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斗碰人坠落。 8.7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经过二级漏电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南通三建集团康桥?颐东项目部 2008年4月28日 SGBZ-0203框架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 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2.1.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 的拼接加工图)。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1.2、模板拼装: 2.1.2.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1.2.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2.1.2.3竹胶板模板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2.1.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2.1.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 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已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2.1.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2.2材质要求 2.2.1、竹胶板模板:尺寸1220×2440mm,厚度为12mm、9mm、15mm、18mm等(单个工程最好选用不超过两种厚度为合理)。 2.2.2、方木:50×100mm,100×100mm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2.2.3、对拉螺栓:采用中14mm以上的,级钢筋(最好用HR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2.2.4、脱模剂: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必须使用水性脱模剂。 2.2.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2.3工器具 2.3.1、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 2.3.2、支撑体系:柱箍,钢管支柱,钢管脚手架或碗扣脚手架等。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1.1柱子模板安装 搭设安装——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 3.1.2梁模板安装 弹出梁轴——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 3.1.3顶板模板安装 搭设支架——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操作工艺 3.2柱子模板安装 3.2.1、模板组片完毕后,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 3.2.2、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 3.2.3、随即吊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3.2.4、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 3.2.5、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 3.2.6、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3.3梁模板安装 3.3.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3.3.2、安装粱模板支架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是首层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3.3.3、搭设梁底小横木,间距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3.3.4、拉线安装梁底模板,控制好梁底的起拱高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梁底模板经过验收无误后,用钢管扣件将其固定好。 3.3.5、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用脚手管和扣件固定好。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 3.3.6、复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3.4顶板模板安装 3.4.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梁模板工艺要点中的有关内容。 3.4.2、脚手架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3.4.3、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 3.4.4、铺设竹胶板模板,用打眼电钻打眼,螺丝与龙骨拧紧。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3.4.5、在相邻两块竹胶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3.4.6、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3.5模板拆除 3.5.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3.5.1.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3.5.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摸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3.5.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GB50204-2002中2.4.1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3.5.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3.5.1.5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3.5.1.6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依照拆摸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3.5.2、柱子模板拆除: 3.5.2.1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拆除部分竖肋——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3.5.2.2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模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3.5.3、梁板模板拆除 3.5.3.1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3.5.3.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3.5.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3.5.3.2.2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3.5.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4、质量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 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1.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模板安装 主控项目 4.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4.2.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4.2.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上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5对跨度不小于4,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2.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4.2.6预迟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中心线位置 5 插筋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4.2.7现饶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移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8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 不定期抽查。 表4.2.8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板、梁 ?5 薄腹梁、桁架 ?10 长度 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 柱 0,-10 墙板 0,-5 板、墙板 0,-5 宽度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2,-5 柱 板 +2,-3 墙板 0,-5 高(厚)度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2,-5 柱 梁、板、柱 L/1000且?15 测向弯曲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500且?15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高度差 1 钢尺检查 板 7 对角线差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翘曲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钢尺量跨中 注:L为构件长度(mm)。 4.3模板拆除 主控项目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 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 ?8 ?75 梁、拱、壳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3.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4.3.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5主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 清运。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成品保护 5.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5.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5.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粱上下口模:防治的方法6. 是,粱、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6.2、柱模板 6.2.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6.2.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6.2.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个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 置正确。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8.1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8.2 模板工程预检记录。 8.3 模板工程质量评定。 8、安全环保措施 8.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 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8.2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8.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8.4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 关于钢筋外加工质量要求 02 一、根据康桥?颐东项目部甲方、监理明确提出,关于钢筋外加工必须进一步控制钢筋尺寸、规格及型号之要求,为确保钢筋规格、尺寸及型号符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为确保钢筋工程在隐蔽项目控制中满足质量要求、并在各项检测、检验中符合各项质量验收指标,使钢筋工程各项检测、检验中符合施工规范及验收要求,遵循质量第一、维护公司及项目部利益之原则,通过公司陈总及项目部协商确定,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材料员、收料员加强对外加工钢筋进场前的验收工作;保证钢筋在进场前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希望钢筋加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关,随时对成品进行抽检,必须对钢筋原材料的型号、规格在进厂前进行检查,所有出厂钢筋成品绝对满足钢筋工翻样料单之要求:(钢筋规格、型号、数量等);积极配合项目管理;并且对我公司及项目部的利益负责。 二、在甲方、监理对钢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过程中,因你单位未按钢筋工翻样料单进行加工,导致钢筋规格、型号发生变异,无法满足工程验收要求,致使返工、停顿,并给公司及项目部造成影响、损失的, 我项目部不承担连带责任,我项目部要求你单位加强职工质量意识, 确保本工程质量。 三、各项钢筋规格要求如下: 1)Ф6 加工后:Ф6,Ф6.1以上; 2)Ф8 加工后:Ф7.7以上; 3)Ф10 加工后:Ф9.7以上; 4)Ф12 加工后:Ф11.7以上; 南通市德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南通三建集团康桥?颐东项目部 2008年7月1日 SGBZ-0211钢筋闪光对焊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热轧钢筋的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2.1.2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冷拉调直作业线。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见表4-20。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 表4-20 焊机型号 UN1-50 UN1-75 UN1-100 UN2-150 UN17-150-1 动夹具传动方式 杠杆挤压弹簧(人力操纵) 电动机凸轮 气-液压 额定容量 KVA 50 75 100 150 150 负载持续率 % 25 20 20 20 50 电源电压 V 220/380 220/380 380 380 380 次级电压调节范围 V 2.9,5.0 3.52,7.04 4.5,7.6 4.05,8.10 3.8,7.6 次级电压调节级数 6 8 8 16 16 连续闪光焊钢筋最大直径 mm 10,12 12,16 16,20 20,25 20,25 预热闪光焊钢筋最大直径 mm 20,22 32,36 40 40 40 每小时最大焊接件数 50 75 20,30 80 120 冷却水消耗量 L/h 200 200 200 200 600 压缩空气压力 Mpa 0.55 0.6 3压缩空气消耗量 m/h 15 5 2.2作业条件: 2.2.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2.2.2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2.2.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2.2.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2.2.5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 量检验 3.1.1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闪光(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 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3.1.2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3.1.3闪光—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一次闪光闪平端面(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3.2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采用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表3.2的规定。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级钢筋焊接时,无论直径大小,均应采取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 表3.2 焊机容量(kVA) 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mm) ?级 25 160 ?级 22 ?级 20 ?级 20 100 ?级 18 ?级 16 ?级 16 80 ?级 14 ?级 12 3.3焊接参数选择:闪光对焊时,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连续闪光焊的留量见图3.3.a;闪光—预热闪光焊时的留量见图3.3.b。 图3.3 3.4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3.5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3.6对焊焊接操作: 3.6.1连续闪光焊:通电后,应借助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 整个连续闪光焊接。 3.6.2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断续闪光,形成烧化预热过程。当预热过程完成,应立即转入连续闪光和顶锻。 3.6.3闪光-顶热闪光焊:通电后,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进行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 3.6.4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 3.6.4.1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 3.6.4.2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和或切除。 3.6.4.3钢筋端头1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3.6.4.4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 3.6.4.5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 3.6.4.6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3.7质量检查: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4、质量标准 4.1闪光对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并应按下列规定抽取试件: 4.1.1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应按一批计算; 4.1.2外观检查的接头数量,应从每批中检查10,,且不得少于10个; 4.1.3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4.1.4焊接等长的预应力钢筋(包括螺丝端杆与钢筋)时,可按生产时同等条件制作模拟试件; 4.1.5螺丝端杆接头可只做拉伸试验。 4.2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4.2.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I,?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明显烧伤;?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负温闪光对焊时,对于?,?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04.2.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4.2.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结果,当有1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4.3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余热处理?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热轧?级钢筋抗拉强度570MPa; 4.3.2.应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上述规定值,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时,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4.4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应全部断于焊缝之外,呈延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从成品中再切取3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4.5模拟试件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从成品中再切取试件进行复验,其数量和要求应与初始试验时相同。 4.6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消除,且与母材的外表齐平。 弯曲试验可在万能试验机、手动或电动液压弯曲试验器上进行,焊缝应处于弯曲中心点, 0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应符合表4.6的规定,当弯至90,至少有2个试件不得发生破断。 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指标表4.6 0钢筋级别 弯心直径 弯曲角() I级 2d 90 I级 4d 90 I级 90 5d ?级 90 7d 注: 1.d为钢筋直径(mm); 2.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 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发生破断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3个试件发生破断,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5、成品保护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6.1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表6.1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止措施 烧化过分剧裂,并产生强烈的1.降低变压器级数 1 爆炸声 2.减慢烧化速度 1.消除电极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闪光不稳定 2.提高变压器级数 3.加快烧化速度 1.增加预热程度 2.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3 3.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渣 4.加快顶锻速度 5.增大顶锻压力 1.降低变压器级数 4 接头中有缩孔 2.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1.减小预热程度 5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2.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1.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 6 接头区域裂纹 时,应更换钢筋 2.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1.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7 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 3.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夹紧钢筋 1.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8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2.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6.2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0.7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7.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 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钢筋接头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8、安全环保措施 8.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8.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8.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的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8.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8.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8.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8.7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8.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8.9更换场地转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8.10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8.11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8.12钍钨极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8.13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上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伏。 8.14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8.15施焊场地周围应清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8.16必须在易燃易燃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8.17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SGBZ-0205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分项 工程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50214-200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密肋楼板和屋面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 2、施工准备 2.1材料与主要机具: 2.1.1塑料或玻璃钢模壳:塑料模壳以改性聚丙烯塑料为基材注塑而成。双向密肋楼板用M型模壳,目前采用较多的规格为120cm×90cm×30,45cm和120cm×120cm×30,45cm,十字肋高9cm,肋厚1.4cm,四拼而成,并在模壳四周增加L36×3角钢,以便于连接,单向 密肋楼板用T型模壳,目前采用较多的规格为112cm×525cm×35,43cm。 玻璃钢模壳刚度大,不需型钢加固,较多采用的规格为120cm×120cm×30cm、150cm×150cm×40cm。 以上模壳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以及设计的需要,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支架系统: 2.1.2.1WDJ碗扣或多功能脚手架或门式架。 2.1.2.2模板配料:L50×5角铁、10×10方木、7.5×10方木,铁钉等。 2.1.3主要机具:锤、斧、锯、电钻、水平尺、撬棍等。 2.2作业条件: 2.2.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木楞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确定模壳与次木楞及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同时确定模壳支架系统的组合方式。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壳模极及支架系统的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总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架的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 2.2.2柱(角筒)、楼电梯墙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的再施强度。 2.2.3楼面的轴线、水准标高引测到墙、柱上,并办完预检手续。 3、操作工艺 3.1、模壳模板安装的操作工艺(以主次木楞支撑体系为例) 3.1.1工艺流程: 安装支架——安装主次木楞——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安装模壳——质量检验。 3.1.2支架系统可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架或门架,可预组拼成定型飞模支架,吊运组合和分解,亦可单件用钢支柱、钢(木)龙骨、角钢组成支撑体系,散装散拆。由模板设计确定,并在施工中执行。凡设计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用直角扣件与钢支柱拉接,并与结构柱连接牢靠。 3.1.3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10cm×10cm主木楞,其间距大约为60,120cm。之后在主要楞上安装7.5cm×10cm次木楞,其间距为40,60cm。次木楞的间距要根据密肋的间距确定。次木楞的两侧安装?50×5的角铁(可预装)。安装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壳的边线,即准确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线,以使次木楞(即密肋)轴线位置准确。 3.1.4次木楞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调整顶托升降,使次木楞顶面符合设计标高(即密肋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3.1.5按模板组装设计图的平面布置,按型号将模壳安装在次木楞两侧的支撑角钢上。模壳底脚加设顶杆以保证模壳底部的刚度。模壳表面喷刷水质隔离剂。节点大样见图4-1。单向模壳长向连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以免接口处侧向刚度不足。双向模壳安装,要在一个柱网内由中间向两端排放,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出现两端边肋不等的现象。凡不能使用模壳的地方,可用木模补嵌。 3.1.6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办理预检。 3.2、模壳模板拆除的操作工艺 3.2.1操作工艺流程: 拆除角钢——拆起模壳——拆除支架。 3.2.2模壳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0MPa。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棍将模壳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模壳即可拆下。密肋梁较高时,模壳不易拆除,可采用气动拆模工艺。 拆模不可用力过猛,不乱扔乱撬,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3.2.3拆除支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才允许拆除支架。 3.2.3.1预组拼定型飞模支架,先将连接每个单元飞模支架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下调上顶托,使之与肋脱离。然后将单元飞模支架平移到悬挑平台,吊运到新作业面。 3.2.3.2散拆支架时,先拆去水平栏杆、剪刀撑,从跨中向两端下调支柱顶托,使之与密肋底脱离,逐根拆除支柱。 4、质量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1.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模板安装 主控项目 4.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4.2.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4.2.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上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 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5对跨度不小于4,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2.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4.2.6预迟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中心线位置 5 插筋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4.2.7现饶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移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8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 不定期抽查。 4.3模板拆除 主控项目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 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4.2.8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 板、梁 ?5 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 薄腹梁、桁架 ?10 柱 0,-10 墙板 0,-5 板、墙板 0,-5 宽度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板 +2,-3 高(厚)度 墙板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梁、板、柱 L/1000且?15 测向弯曲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500且?15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高度差 1 钢尺检查 板 7 对角线差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翘曲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钢尺量跨中 注:L为构件长度(mm)。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 ?8 ?75 梁、拱、壳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3.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4.3.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5主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 清运。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成品保护 5.1在层高1/2处左右的支架系统的水平栏杆上宜固定一层水平安全网,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同时,拆模壳时,使之坠入安全网,以保护模壳。 5.2拆除模壳要用小撬棍,以木楞为支点,先撬模壳相对两侧邦中点,模壳松动后,仍然以木楞为支点,撬模壳底脚的内肋,轻问下撬掉模壳。切忌硬撬或用铁锤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为支点进行撬动,以保护模壳和密肋混凝土。 5.3吊运模壳、木钢楞、或钢筋时,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模壳,以防模板变形。 5.4要严格遵循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拆模壳;混凝土强度达到7.5%,肋跨,8m时,可拆除支柱;但肋跨,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00%可方拆除支柱。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密肋梁侧面胀出,梁身不顺直,梁底不平: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支柱底脚应垫通长脚手板,并应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模壳下端和侧面应设水平和侧向支撑,以补足模壳的刚度;密肋梁底楞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起拱;支撑角钢与次楞弹平线安装,并销固牢靠。 6.2单向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挠;防治的方法是,模壳安装应由跨中向两边安装,以减少模壳搭接长度的累计误差。安装后要认真调整模壳搭接长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证接口处的刚度。 6.3密肋梁轴线位移,两端边肋不等: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装调平后,要放出次楞边线再安装次楞,并进行找方校核。安装次楞要严格跟线,并与主楞连接牢靠。 6.4模壳安装不严密:这是模壳加工的负公差所致。认真检查模壳安装缝隙,钉塑料条或橡胶条补严。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7.2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7.3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8、安全环保措施 8.1楼面四周设置安全护栏及安全网,操作人员佩戴好安全帽。 8.2模壳支柱应安装在平整、坚实的底面上,一般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用楔子楔紧。 8.3当支柱使用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用直角扣件和钢管将支柱互相连接牢固 (当采用碗扣架时,每隔1.2m设置水平拉杆)。 8.4各种模板存放整齐,高度符合安全要求。 8.5支拆模板时,垂直运送模板、配件等物品,上下要配合接应,禁止自高处往下抛掷。 2m以上高处作业要有可靠立足点;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专人监护;不留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8.6当楼层承受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验后,加设临时支撑。 8.7塑料模壳还要做好防火措施。 钢筋电渣压力焊质量标准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2、材质要求: 钢筋的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有材质证明及复试报告。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安放焊接夹具——引弧、电弧、电渣——挤压——清渣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 电渣压力焊可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 焊接时,应根据班前焊所确定的焊接参数来进行操作。 3.2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不得晃动; 3.2.2、引弧宜采用铁丝球或焊条头引弧法,亦可采用直接引弧法。铁丝球引弧法是将 铁丝球放在上下钢筋端头之间,电流通过铁丝球与上下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铁丝球采用直径O.5,1.Omm退火铁丝球,球径不小于1Omm。当焊接电流较小,钢筋端面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易控制时,宜采用此法。 直接引弧法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这种过程很短。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3.2.3、引燃电弧后,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 3.2.4、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近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溶化。 3.2.5、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挤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完成挤压过程。 3.2.6、将熔渣清理干净。 3.2.7、注意焊接操作过程避免钢筋晃动,力求挺直。焊毕适当延长扶持上钢筋的时间。装焊剂时,力求钢筋四周均匀一致,防止焊剂局部泄露。 4、质量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规定: (一)焊接生产中,焊工应对焊接接头逐个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如下: 1、轴线偏移不得超过O.1d或2mm。 02、接头处弯折角不得大于7,100(4)。 3、接头四周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等于4mm。 4、钢筋表面应无明显烧伤缺陷。 以上前3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第4项应进行补焊。 (二)接头力学性能 1、一般构筑物,以300个同级别、同规格接头为一批。 2、现浇混凝土多层结构中,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300个同级别、接头为一批,不足300接头仍为一批。 每批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 5、成品保护 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接头部位应清理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挤压过程,压力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6.1查找原因,及时清除。 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表6.1 焊接缺陷 措施 1.矫直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轴线偏移 3.避免过大的顶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1.矫直钢筋端部; 2.注意安装和扶持上钢筋; 弯折 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1.减小焊接电流; 咬边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点和止点,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 1.增大焊接电流; 未焊合 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焊包不匀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1.按规定要求烘焙焊剂; 气孔 2.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 3.确保接缝在焊剂中合适埋入深度;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烧伤 2.尽量夹紧钢筋; 1.彻底封堵焊剂简的漏孔; 焊包下淌 2.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6.2电渣压力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不宜进行施焊。 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 应避免碰到冰雪。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焊剂合格证。 7.3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7.4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明显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 8、安全环保措施 8.1、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联接要正确。 8.2、电源和控制器外壳必须固定接地线,接地线如为铜线,截面面积为6,10??, 铝线为20??。 8.3、上下钢筋端部要直、平,除去锈蚀和油污。 8.4、431焊剂要烘干,切勿用潮湿焊剂施焊。 8.5、上下钢筋要求对齐,轴线偏移量小于0.1d,或小于2?。 8.6、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8.7、电源一次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二次线上的电压降不大于4V。 8.8、焊接过程中上钢筋不能与焊好的钢筋相碰。 8.9、施焊前应对所用钢筋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8.10、在施焊过程中,应随机检查焊接质量。 8.11、下班后必须保管好机头,控制箱,电缆等,避免损坏。 南通三建集团康桥?颐东项目部 2008年5月4 日 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质量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2.1.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1.2、模板拼装: 2.1.3、按模板设计图尺寸,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2.1.4、竹胶板模板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2.1.5、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2.1.6、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已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2.1.7、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2.2材质要求 2.2.1、竹胶板模板:尺寸1220×2440mm,厚度为12mm、9mm等(单个工程最好选用不超过两种厚度为合理)。 2.2.2、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2.2.3、对拉螺栓:采用中12mm以上的,级钢筋(最好用HR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2.2.4、脱模剂: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必须使用水性脱模剂。 2.2.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3、操作工艺 3.1.1搭设安装——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 3.1.2梁模板安装 弹出梁轴——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 3.1.3顶板模板安装 搭设支架——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操作工艺 3.2柱子模板安装 3.2.1、模板组片完毕后,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 平整度和外形尺寸。 3.2.2、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 3.2.3、随即吊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3.2.4、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柱箍间距层高1/2下部不大于 300?、上部不大于400?。本项为强制性条款,无条件执行。) 3.2.5、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 3.2.6、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3.3梁模板安装 3.3.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3.3.2、安装粱模板支架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是首层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3.3.3、搭设梁底小横木,间距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3.3.4、拉线安装梁底模板,控制好梁底的起拱高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梁底模板经过验收无误后,用钢管扣件将其固定好。 3.3.5、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用脚手管和扣件固定好。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 3.3.6、复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3.4顶板模板安装 3.4.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梁模板工艺要点中的有关内容。 3.4.2、脚手架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3.4.3、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 3.4.4、铺设竹胶板模板,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3.4.5、在相邻两块竹胶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3.4.6、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3.5模板拆除 3.5.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3.5.1.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3.5.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摸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3.5.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GB50204-2002中2.4.1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3.5.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3.5.1.5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3.5.1.6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依照拆摸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3.5.2、柱子模板拆除: 3.5.2.1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拆除部分竖肋——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3.5.2.2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模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3.5.3、梁板模板拆除 3.5.3.1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3.5.3.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3.5.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3.5.3.2.2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3.5.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4、质量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1.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模板安装 主控项目 4.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2.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4.2.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上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 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4.2.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 砂或起鼓。 4.2.5对跨度不小于4,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 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4.2.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 符合表4.2.6的规定。 4.2.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的规定。 表4.2.6预迟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中心线位置 5 插筋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10,0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洞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4.2.7现饶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移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3模板拆除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 ?8 ?75 梁、拱、壳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3.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3.3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4.3.4主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成品保护 5.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5.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5.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粱上下口模:防治的方法是,粱、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6.2、柱模板 6.2.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6.2.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6.2.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个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7、质量记录 1 、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 、 模板工程预检记录。 3 、 模板工程质量评定。 8、安全环保措施 8.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 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8.2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8.3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 南通三建集团康桥?颐东项目部 2008年5月4日 钢筋电渣压力焊质量标准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 注意焊接操作过程避免钢筋晃动,力求挺直。焊毕适当延长扶持上钢筋的时间。装焊剂 时,力求钢筋四周均匀一致,防止焊剂局部泄露。 4、质量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规定: (一)焊接生产中,焊工应对焊接接头逐个进行自检。自检项目如下: 1、轴线偏移不得超过O.1d或2mm。 02、接头处弯折角不得大于7,100(4)。 3、接头四周焊包突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等于4mm。 4、钢筋表面应无明显烧伤缺陷。 以上前3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第4项应进行补焊。 5、成品保护 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接头部位应清理 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 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挤压过程,压力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6.1查找原 因,及时清除。 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表6.1 焊接缺陷 措施 1.矫直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轴线偏移 3.避免过大的顶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1.矫直钢筋端部; 2.注意安装和扶持上钢筋; 弯折 3.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修理或更换夹具 1.减小焊接电流; 咬边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点和止点,确保上钢筋顶压到位; 1.增大焊接电流; 未焊合 2.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1.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焊包不匀 2.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1.按规定要求烘焙焊剂; 气孔 2.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 3.确保接缝在焊剂中合适埋入深度; 1.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烧伤 2.尽量夹紧钢筋; 1.彻底封堵焊剂简的漏孔; 焊包下淌 2.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南通三建集团康桥?颐东项目部 2008年5月6日 项目 允许偏差(mm) 误差值(?) 备 注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门窗洞口 +10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5 方正误差 墙柱阴阳角 3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项目 允许偏差(mm) 误差值(?) 备 注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门窗洞口 +10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5 方正误差 墙柱阴阳角 3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项目 允许偏差(mm) 误差值(?) 备 注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门窗洞口 +10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5 方正误差 墙柱阴阳角 3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项目 允许偏差(mm) 误差值(?) 备 注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门窗洞口 +10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5 方正误差 墙柱阴阳角 3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本文档为【[精品]钢筋闪光对焊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6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