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心理学理论

中医心理学理论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心理学理论中医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的发展史现在定位为西方所创立.并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1879年莱比锡大学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中国各大院校所使用的所承认的完全是西方的心理学.其理论.方法无不引用德国和美国心理学家的思想.在学术及实践上根本没有本民族的思想特色.亦不承认中国传统医学的心理学的科学性.实用性. 中医是世界最古老的最完整的医学体系.是东方经典的人体生命科学.是最早最完整的生理学.心理学实用体系.并具备完整的心理疾病治疗体糸. 李先生数年来不但学习西方心理学.并积极推动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与...

中医心理学理论
中医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的发展史现在定位为西方所创立.并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1879年莱比锡大学建立的心理学 实验室 17025实验室iso17025实验室认可实验室检查项目微生物实验室标识重点实验室计划 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中国各大院校所使用的所承认的完全是西方的心理学.其理论.方法无不引用德国和美国心理学家的思想.在学术及实践上根本没有本民族的思想特色.亦不承认中国传统医学的心理学的科学性.实用性. 中医是世界最古老的最完整的医学体系.是东方经典的人体生命科学.是最早最完整的生理学.心理学实用体系.并具备完整的心理疾病治疗体糸. 李先生数年来不但学习西方心理学.并积极推动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并以中医心理学进行治疗实践.效果显著. 李先生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中医心理学治疗的基本点是<平衡> 根据李先生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发生心理疾病的绝大部分原因在于人们有了不平衡的心理所引发的.好与坏.对与错.上与下.得与失.贫与富.贵与贱.美与丑.等等原因都会造成人的心态失衡.从而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在实践治疗中.李先生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化解.针对来访者的不同情况.找出患者心中的失衡点.运用独特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应用.为患者重新建立心理平衡.以达到治俞目的. 中医心理学论述的是生理与心理的共生共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与人的思想感情有相连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说;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正偏.六府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缓急..脏腑的大小.质地.不仅密切的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决定人的情志.如心脏小的人.神气安定.多忧患.心脏大的人.神气阔大不优患.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心理病对生理有反作用.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中医心理学遵循的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并将生理心理病与人们的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有利干社会的健康发展.儒家伦常思想与阴阳五行的结合是促进中国从小康走向大同的关键.认为人的本性存于五脏.之中既东方木为肝主仁.西方金为肺主义.南方火为心主礼北方水为肾主智(中央脾为土主信( 中医心理学倡导仁义礼智信为人的生身立命之本(人们遵守刚足可以不发生任何心理疾病( 只有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公正(平等(博爱的社会(人的心理疾病就会大大减少(人民才会健康快乐(幸福生活( 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宗教以及哲学思想的渗透而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文意义.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背景中宝贵的心理学内容,还要运用现代科学精神加以发掘和再创造.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医学模式的顺利转变,推动世界心理学的纵深发展., , 中医学是历代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关心理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并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在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积极挖掘和整理中医心理学的思想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现代医学心理学,促进中医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黄帝内经>对各种精神活动的本质及特性的阐发,对心理与脏腑气血关系的论述,尤其提出七情所伤致病和心身同治等重要中医心理学理论,至今在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传统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明确论述了人的精、神、魂、魄、心、意、思、智、虑等精神活动产生的来由;也将人的个性根据阴阳、五行归类的法则及五音阴阳属性进行划分.在疾病的诊断中特别重视病人的社会及家庭环境,生活起居习惯,饮食嗜好,人的个性特征.重视疾病的心理治疗作用,注重精神摄生,修心养性.故应研究和开拓中医心理学理论,应用中国独特的文化思想,创造适合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方法,使心理治疗本土化.,,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对情志刺激的致病性和所引起的疾病及其治疗、护理、预防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论述.,情志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在我国古代,情绪通常被称为"情志",<白虎通?情性>一书中有"六情"之说,<黄帝内经>提出"五情学说",即"喜、怒、悲、忧、恐","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忧,并于脾则思,并于肾则恐"[1].宋代医家陈无择综合了<内经>中的各种说法,提出了"七情"说,"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这种七情分类法至今沿用., , 情志疗法是指医师或心理学家运用中医的情志学说或心理行为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治疗患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以促使患者心身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情志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疗法之一,其由来已久,不仅有其深邃的医疗哲理和科学基础,而且以其"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并为无数的患者解除了身心疾苦.本文就中医传统情志疗法的作用机理、应用原则、常用的情志疗法等3个方面作一浅探., , 所谓心理,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和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总称.中医心理学,则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问.中医心理治疗历史源远流长,据研究,《吕氏春秋》载文挚以"怒胜思"治愈齐王的病例是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最早记录., , , 运用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及相生、相克规律来指导脑血管病人的康复,这就是脑血管病的中医心理疗法.本文从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依据,论述了脑血管病的发病诱因及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并结合中医心理治疗在现代医学的地位,阐述了临床实践中心理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今后开展中医心理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因素对机体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影响。针对神经衰弱、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忧郁症、癔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精神神经疾病以及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综合运用义理开导法、情志相胜法、习见习闻法、消愁怡悦法、气功引导法等中医心理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既减少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消除了化学药品的副作用。如抗SARS期间,医护人员经历着“三高压力”(高发 病率、高病死率、高感染率),中医专家在所辖病区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的同时,用整体观、“正气”观强调心理干预在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并推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疗与康复手段,使患者很快康复,医护人员零感染。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等名词,但是却有极其丰富的有关内涵,《内经》的182个篇章中,论及医学心理学者占67.7%。 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及“心身合一”,因而心身相关的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历代医学对此也极为重视,张仲景有“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论述,陈无择据之更明确为“三因论”,其中心理因素占各种病因的一半以上。 “心身合一”或“形神合一”是中医心身相关思想的核心,是中医学对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间的关系的最准确、最完整、最精辟的概括。 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历来视患者为有机整体,此整体既有其自身心身的变化,又有大自然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故其医学模式两千余年来一直为“时空一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西方医学自70年代才改变为“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 西方医学模式改变以后,在医学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治疗和测验方面,都发展迅速,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医学中的一个专科(不等同于精神病学)。相比之下,中医学这方面的优势亟待发展。近年来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健康问题,如抑郁、失眠、疲劳、气血瘀滞与心理障碍等日益增 糖尿病、胃溃疡、哮喘、一些皮肤疾患与癌症等的发生,也是形势多,心身疾病如脑血管疾病、 逼人,如果只治身而有治心,属于扬汤止佛。 现在所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自英美引进,中医界应用时也不例外,有的虽做了些修订,但终究来自国外。 中医的气质学说不但时间上早于著名的公元前古希腊、20世纪德国的克瑞其麦利、巴甫洛夫的同类学说,其学理与分型也高一筹。由卫生部提供经费,我们根据中医的“五态人”制定性格的测验方法,经全国63个单位协作,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等机构与我国国内外著名的专家的关注下,尤其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具体合作下,按国际要求完成了标准化,制成《五态性格测验》,为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界接受,结束了我国只有引进方法的局面,经过国际交流,已立足于世界心理测验之林。这一事实表明,中医在医学心理学方面的贡献不同一般,但中医心理学的内涵并不仅此而已。 在治疗上,《内经》再三强调重视心理因素,接触病人不仅要知道他的年龄、遗传、饮食起居,还必须要了解他的社会处境、遭遇、智慧、心境、情绪。能力与性格等。用针灸治疗也不例外,有“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的记载,若不是这样,即为过失。 然而,近年来中医治疗则偏重于躯体方面,基层单位很少有心理医学科室。有鉴于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全面发扬中医学,防治疾病,造福患者,已开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从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人员入手,在中医医疗机构中开展这项业务。若工作能顺利开展,中国学将进入一个心身治疗全面发展的局面。 中医心理学的定义 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包含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及心身疾病两大部分。 中医心理学——七情 中医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疾主要由“七情”引起,即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活动。其所致的疾病是药物无力的而用非药物的治疗:把七情用五行进行归纳,以一种心理状态治疗或解除另一种心理状态,以“心”为药治疗心病。 1喜。喜伤心:轻者可出现心悸、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重则可引发心肌梗死而亡。可用恐、悲、怒。因喜属火,恐属水,水能克火。悲、怒和恐有相似作用:恐治喜案。《儒门事亲》:一人因喜乐过度而病,名医昔庄以为其病非药物可救,于是假装为其把脉诊断,谎称回去取药再来而一去不回,数日后病人生绝望而惊恐不已,放声痛哭,昔庄此时出现一番说明,其病不治而愈。悲治喜案。《续名医类案》:李某因其子中乡试常失声大笑;次年其子又中进士笑症加重,致通宵不能睡,太医告知李某其子已暴病而死,李顿时止笑转而痛哭。十日后太医又告之其子被神医起死回生,李某不再哭泣恢复正常。怒治喜案。《续名医类案》:一女子无故长笑不止,其母诊于郎中,郎中问:她最爱穿什么衣服并让女穿上,令其母于酒饭间故意弄污她的衣裙则女子大怒笑止病愈。 2怒。怒伤肝,肝管理着血液的存储与释放,怒者易导致肝气郁结,呕血、瘀血,严重者诱发心脏病而亡。用悲和喜治疗,悲属金,怒属木,金克木;喜为火,木生火而火旺可制木。临床多用喜,因喜较悲和缓而便操作。喜治怒案。《儒门事亲》载:项氏之妻病怒不思食欲,经常呼叫怒骂,扬言杀人。项氏请来二人涂抹打扮极为滑稽,其妻见而大笑,怒渐消,并开始进食。 3忧。忧指忧愁、苦闷、担心。忧愁者心情抑郁,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可使大脑功能受到抑制。忧伤肺,使气体交换受阻,可出现咳喘、呕吐、食欲下降、阳痿、癫痫等症状。用喜治疗,喜为火,悲属金,火能克金。《续名医类案》:某官宴请客人,席间有一萝卜很大,客人夸之。此官趁兴说:还有大得像人的。客人都笑而不信。此官后悔所说,于是忧郁而病,医药无效。其子派人做了一个大如孩童的萝卜,再宴请宾客,强挽父亲出来。此官见状大喜病得愈。 4思。思指思虑过度、空想以及猜疑。思伤脾,脾主管血液运化和肌肉四肢的功能。思则气结,使人消化不良,头晕目眩,怔忡心悸,失眠多梦等。治疗用怒,因脾属土,肝属木,木能克土。《儒门事亲》:一富家妇女,因思虑过度失眠两年之久,脉象微弱,药石无效。其夫遵医嘱,用其钱财在外面大肆酒肉,富家妇女知而大怒,出汗,当夜即觉得困倦而顺利入睡。从此极少出现失眠现象。 5悲。悲指悲痛、哀伤。悲伤护心的心包、耗伤肺气,导致咳嗽、肺痨、失眠、癫痫等症。治疗用喜,因喜属火,悲属金,火能克金。《儒门事亲》:一人因其父被山贼杀死而悲痛大哭,事后觉得心痛,医药无效,名医张子和请来巫婆,与病人一起观看,其间张子和起身学巫婆的动作和发音,以戏谑病人。病人不禁大笑,疼痛消失,数日后胸口肿块也消散了。 6恐。恐指恐惧不安、紧张和继发的胆怯。恐伤肾,而肾掌管着生长、发育和生殖,并连通着大脑。人体元气由肾生成、储藏,恐使元气下陷,耗伤元气,影响人体生殖功能,严重者可出现神经错乱、癫痫等症。治疗用思,思属土,恐属水,土能克水。《晋书》“杯弓蛇影”。乐广朋友因误以为弓影是小蛇,惊恐不安而病重。乐广得知后让朋友间接明白其中道理,朋友思之并豁然明朗,疾病不治而愈。 7惊。惊指突然遇到惊恐之事,以致惊慌失措,恐怖不安。惊伤胆,而胆与决断、情志、睡眠有关。胆虚则产生恐惧,以致气血失调、心神不宁、失眠、心悸和惊厥。治疗用恐,即以惊恐抑制惊恐,使患者习以为常,病即可痊愈。《儒门事亲》:因夜遇盗贼,某人妻受惊而病,以后每遇声响必惊恐不已,用人参、朱砂镇静安神药治疗无效。名医张子和便用恐治疗,叫其家人当面敲响物品,久之习以为常,病于是痊愈 普心绪论 一、绪论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因而心理学有时被认为是行为的科学。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个心理学的基本法则: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认知: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 认知过程/信息加工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记忆: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思维:运用头脑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事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情绪或情感:人所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和有关的主观体验,调节和控制认知 动机:推动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其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 需要: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感 行为:在一定刺激情境下产生的,由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刺激:引起行为的 内外因素 意识特点:人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内部资源; 人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能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能觉察外界事物存在和内心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任务探索: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脑机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研究的类型: 因果研究揭示心理现象和外界刺激、人脑活动的因果关系;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意义:理论意义(助于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实践意义(引导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并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不同利于的实践活动)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方法是心理学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在心理学中还经常采用观察法、测验法和个案法等。 简史: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扦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1个心理实验它,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一个是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另一个足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后者为心理学提供了—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心理学中派别纷争的时期。当时涌现出来的重要学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卞义、精神分析学派和格式塔心理学等。不同学派在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显著的分歧。他们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都起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后,心理学各派问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补充的新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某些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受到日益猛烈凶攻出,而新的心理学思潮相继产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生理心理学的取向,行为主义的取向、精神分析的取向、认知心理学的取向和人本主义的取向。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认知神经科学,它主要研究认知功能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科学家们相信,在2l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中国古代没心理学专著,但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散见在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欧美一些国家产生的。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明末耶锦会传教士利马窦著的(西国记法)(1595)、艾儒略若的(性学确述)(1623)等书。 中医的几种心理疗法 以下列举几种中医心理疗法认识,可见中医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交叉之处。但我觉得下面的疗法与中国古代哲学相似:有点务虚而泛谈,而且疗法间的界线不是很分明,解释上似乎相互有重叠:让人想到现在中国心理咨询师常用的综合疗法。 情感的异常变化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疏五过论》:“离绝宛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气血离守”。脏腑气机失常的具体表现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所谓怒则气上,使之过于愤怒,可使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横逆而上冲,甚至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蒙蔽清窍,引起昏厥。过度的喜笑以致心气缓散,精神不能集中,出现心神散越,不敛之狂,痴笑不已等症,即是喜则气缓。过度悲哀、忧伤以致意志消沉,肺气耗伤,是谓悲则气消。过于恐怖,以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二便失禁,是谓恐则气下。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附,慌乱失措,出现心悸、失眠、惊跳等症,是谓惊则气乱。思虑过渡以致气机阻滞不畅,脾胃运化无力,出现胸胁满闷,胃纳不佳,脘腹胀滞等症,是谓思则气结。 几种心理疗法 顺情从欲 现代医学支持疗法: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病人身心的需要。人类的生存有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子女、求学就业、名誉地位、娱乐治病等,必要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不仅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甚至导致精神情感的病变。对此就要采取顺情从欲法,对病人生理和心理的欲望应当有分析地进行对待。如属于合理的欲望,客观条件又能允许,应尽力满足,或诱导走上正轨,或指导其创造条件达到,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对一时无法实现的则应开导说明。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欲望总是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的,尤其对那些胡思乱想、淫欲邪念、放纵无稽、损人利己的意念,决不能纵容和迁就,应当善意地、诚恳地说服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劝说开导 即疏导疗法。是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灵活的语言,指导、劝说、疏泄情感、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法,做到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消除病人的焦虑、紧张、恐惧,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面貌及躯体状况的目的。其治疗原则主要为循《灵枢?师专》“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具体可分四步:一通过问诊了解病情,分析病人的行为和心理,然后适当有分寸地说明患者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情以及患病的教训;二分析疾病的预后和转归,提示及时治疗、认真疗养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从而增强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三指导病人如何配合医生治疗,以及具体休养锻炼的方法;四对心情郁闷的病人进行开导疏泄他们的情感,解除他们消极的心理状态。 以意引导 包括暗示法和转移法。采用暗示法和转移法诱导病人的情感,引导气机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暗示法是在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下不是主要依靠正面开导,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手势、表情或其他暗示,让病人相信并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信念的一种心理疗法。中医常用于“疑病”的治疗,有时医生自己出面暗示,有时要委托他人暗示。转移法是诱导病人,将病人注意力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移情易性 与期望疗法相似:据病人不同病情,不同心理和不同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使病人排遣情思,改易心志,以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到他处,或改变患者所处的环境,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把情感从某种纠葛中摆脱出来,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中去。同时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排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杂念,或改变错误认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利用移情易性的心理疗法,引导患者讲出自己的“隐私”,把压抑的痛苦诉说出来,使之情绪安定。 情感相胜 与 “行为矫正疗法”相似。是激发一种情感,以打破情感上的恶性循环,从而建立新的良性循环的一种心理疗法。治疗一些情感病特别是激情引起的情感病,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注意问题 ?选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关好门窗,与病人取密切联系,耐心细致询问病情,使其毫无顾虑,尽情倾诉,而得其中的真情,以选适当疗法。 ?注意医患间的谈话艺术、包括语言、表情和举止等。好的谈话艺术可以对患者起到好的心理治疗作用,反之,可起到加重疾病的反作用。 ?调动患者自我治疗。让病人对病取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完全摒弃杂念,宁静淡泊,畅遂情感,愉悦平和,则能真元内存,防治情感变态之病。 ?协调患者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和谐,使病人有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疾病康复。 ?正确处理心理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由情感变态引起的杂病,在强调用心理疗法的同时,不应放弃必要的药物、针灸、按摩、敷帖等其他疗法。? 中医的“行为疗法”: 中医的“行为疗法”: 中医行为疗法与现代行为治疗相似的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仍有相似于一些可供指导的疗思想和用于操作的基本步骤。 厌恶疗法 是指把可以令患者产生厌恶情绪的感觉刺激与其病态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躲避倾向及明显的身体不适的感觉, 从而矫正其病态行为的方法。现代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惩罚来消除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但都是把可以令患者产生厌恶情绪的感觉刺激与其病态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以矫正其病态行为的方法。但现代疗法选用厌恶刺激时更慎重, 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承受力, 并制定了现代临床心理学从业人员伦理守则以规范治疗行为。 习见习闻法 类似于系统脱敏法,指通过反复练习, 使受惊敏感的患者对刺激习惯而恢复常态的心理疗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把一个可引起微弱焦虑的 刺激暴露在处于全身松弛状态下的患者面前, 使该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两者在治疗原理上相同, 只是操作程序不够具体, 刺激等级的划分和步骤的施行没有形成固定法成功治愈患者。 心理转移法 类似于反应预防法,指通过改变病人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使其注意焦点从病所转移到它处的心理疗法,。反应预防法主用于治疗强迫症。两者都是通过改变病人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使其注意焦点从病所转移到它处的心理疗法。可见中医在治疗心理疾病时能够根据病情和情境灵活运用心理转移法。 模仿法 与现代行为疗法中的模仿法基本相同,指通过旁人有意示范来培养患者的正常行为,。 中医行为疗法的模仿法是指通过他人的特定行为有意对患者施加影响, 使患者也趋向于采取同样的行为方式而放弃先前不良行为方式 冲击疗法 基本原则与系统脱敏法相反不是使患者按轻重程序逐渐面对所惧怕的情况,而让其一下子面对大量的惧怕的情况, 个体的恐怖反应逐渐减轻, 甚至最终消失。但中医本无冲击疗法此词,此更多源于其对“物极必反”这哲学观点的认同, 并认为该观点同样适用于人的心理治疗。 课业疗法 通过让患者参加有医疗意义的工作或劳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治疗中的课业疗法是通过改变行为来调整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 气功疗法 通过自我有意识地松弛机体、平静思想、调节呼吸, 以达到自我调整生理、心理活动, 从而防治心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气功门类繁多, 如太极 拳、八段锦和鹤翔桩等, 均由一定的行为方式组成。强调天天练习, 持之以恒才生效、巩固,故练功过程,则可认为为学习一新行为方式以代替疾病行为的行为训练。但与一般的行为疗法有所不同, 气功着重是意念的内部运行和内在调理,则与生物反馈法比较接近, 是一种不用仪器的生物反馈:其中吐纳、导引是患者自己练气功, 将不利于健康的情绪通过呼吸导引调整过来;还包含了自我暗示效应。 中医心理学的生物机理初探 自从王米渠先生1980年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发表《中医心理学说初谈》后,中医心理学研究已经有20多年了,其中有各位名家的大量著作和论文发表,中医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而现代生物学已经发展到功能基因组阶段,对生命现象的揭示已经由还原论发展到整体观。中医心理学是中医研究心理因素在防治疾病规律和研究中医认识事物的“心法”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心理本体的生物研究,心理因素的变化是与心之本体是无法分开的,因此研究心之本体的生物学的基础是可以给予中医心理学一些有意义的启示的。本文拟从意识、心理的生物基础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做一些探讨。 1、意识的含义 意识一词,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在此之前,我国古代称之为心、神,泛指高级神经活动。现在意识一词正被很多学科所采用,但各学科对意识一词都有自己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意识主要指人的主观世界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合,包括意志、思念、认识等。它和客观存在相对立。意识是大脑皮层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心理学:认为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总合,心理活动指情绪、情志、性格、思维、记忆、能力等,包括生理反射层、感知层、意识层、本体意识层(也叫潜意识)。西医认为意识是人的觉醒状态及能识别处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功能。古代中医讲意识指整个思维活动,包括人对外界的感知、反映和思维。佛教:意和识具有不同含义,“意”指人思量或思考事物;“识”指分辨、区别、明了事物;而意与识都是心的功能,是心境作用的体现。心、意、识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一体。道教:不见诸道家典籍,与其相类者,有元神、识神、真意。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反映事物的功能在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中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叫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回忆过去,把它保存在心里并贯彻下去叫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由这个念头,随之发生变化叫思,即思考);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再向周围扩 展,又细又广阔叫做虑。粗为思,细为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经过考虑以后再处理事物叫智)”因此,古医家认为思维活动包括心、意、志、思、虑、智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在现在都可称之为意念或意识活动。 2、形神学说 “形”“神”指的是形体和精神。人的生命整体,可以分为物质之体与精神之用,形与神相即相须,不能分离,是辨正的统一。神有三 个基本含义:1,反映整个生命存在状态的活动表现(包括代表生长壮己老、脏腑气血运动变化的现象),这是广义之神;2,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思维活动的灵明神气,这是狭义之神;3,灵明神气所具有的意识心理活动,这是狭义之神的功能活动。中医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狭义之神及其功能活动。广义之神的主体和集中表现仍然是狭义之神。 元神,或者叫本性,是由以心为主的五脏之气升华而成,是更精细的五脏之气。元神是人体的宏观调控系统。古人把人的思维、情感、知觉等精神心理活动归附于心,意志、情感归附于五脏,五脏六腑又总归于心来统率。元神之府在于脑,没有脑就不会有元神的存在,正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相互联系才形成了脑,形成了元神。脑又通过激素和神经纤维和五脏六腑、周身联系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脑细胞的物理、化学变化不等于人的意识活动。元神是整体的功能,在整体作用下完成了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识神是意识心理思维活动,是元神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 3、元神是物质的,意识也是物质的 意识就是大脑的“产物”、大脑的“内部状态”。马克思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认识过程,认为认识是从感觉到知觉到表象,最后抽象形成概念而进入意识领域,从种族发生史上与个体发生史上阐明了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恩格斯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的超感觉,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只是纯粹的唯物主义。列宁也指出: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 神经系统是人的“元神”的功能的实体物质基础,是由心之神为主结合其他脏腑之神志上升而形成的;在形成的完整的神经系统的过程中,是古猿经过劳动和社会交往所逐渐形成的。进化是整体的,是神和实体物质的进化发展。人的大脑是生理建构和文化建构的统一而成的整体。一方面,人类的文化建构的活动与发展必须符合生理建构整体的特性,另一方面文化建构对生理建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生理建构的演变,从而促进文化建构的进化与发展。人的大脑的生理建构和文化建构矛盾运动构成了从古猿到人的进化和人的继续发展。这是进化论在分子上的统一体现。意识是大脑“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属性和产物,因而意识是“神”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神”的本质及其功能是先贤所没有完全讲的,中医学只有结合基因组学和信息学技术,意识活动的整体的微观的生理本质、分子运动机制才可以揭示出来。这样,一方面,人的整体性的全部内容、意识和“神”的本质得到科学的揭示出来;另一方面,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在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到底,在人的精神领域里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论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中医学体系也可以在更高更深的层次再次论证人的形神统一观点的正确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意识正是物质的反映特性从简单生命体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以至在人体这个高级生命体上整体的表现,是神经系统 整体功能的体现。利用中医学整体思想结合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基因组学,可以从整体的角度真正解译意识奥秘的有力工具。大脑细胞中含有超过其他体细胞的核糖核酸,而大脑又是以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发放等的信息代谢为主的,人类所接收的信息就很可能存储在这些物质的排列中(人的特定模式与RNA的某种比较固定排列有关);脑基因整体的结构与功能构成了人脑基因组的生理建构整体的结构与功能,,这与元神很有关系(这不是元神本身)。元神与脑细胞内的基因组非常相关,与脑细胞的基因靶点组成的网络结构很有关系。文化建构构成了人的特定模式:性格或者体质。文化建构与生理建构可以比拟为RNA与DNA的关系,这仅仅是比拟。RNA的某种排列影响DNA的功能,影响基因的功能,但是DNA是起着只要的支配作用。文化建构发生了某些变化则影响基因组功能的发挥,通过激素又影响了身体五脏六腑的某些变化。文化建构的整体变化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上讲是可以造成核内某些功能基因组的某些变化,从而影响生理建构。 4、元神与意识 意识是元神的运动形式,是元神的这种特殊物质的活动状态,是元神内部的运动内容及其运动过程。它来源于对人体生命过程中的内外环境的各种有关信息的(社会的、自然的、人体生命的)的反映,并通过一定渠道主宰着人的生命活动。意识是物质的,是不同于一般物质存在形式的特殊物质形式,是建立在人的大脑皮层这种特殊物质结构基础上的特殊物质运动形式。产生于大脑。从属于大脑,又须臾不能脱离人脑,它不是实体性物质。在人的不同生命阶段(或层次),意识活动的内容、表现也不同。如婴幼儿,虽然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运用概念,但元神可以发放指挥形体运动的指令,并且也有了感觉分析的功能。这时期的意识活动是以感觉、运动的有关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幼年儿童的意识活动则可完整地反映事物的形象,即通常说的“形象思维”。成年人则是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即通常说的“逻辑思维”。 元神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元神的上述体性是由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功能特性决定的。神经细胞有异于一般的生物细胞,它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仅有一般生物细胞的吸收、排泄实体物质(如水合离子、分子、有机分子)的功能,而且加强了接收和发放以能量为载体的信息的功能。这就使神经细胞具有了更广泛和外界联系的渠道和内容,而且这种功能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而不断完善。任何实在物体都是该物的气的有形的凝聚态,在其周围还有稀疏的弥散气。鉴于此,当神经细胞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各神经细胞周围的元气就互相渗透,混融连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既受神经细胞变化的影响,也可以反作用于神经细胞。动物进化到人,神经系统高度发达,而且有了精密的分工,从而使得神经细胞接收、发放能量和信息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众多神经细胞周围的气连成的整体也极大限度地增强,功能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它不仅可以反映外界事物,而且可以反映自身内部的种种变化。 5、元神的变化 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从社会交流中形成,人的自我的参照系统是社会的产物。人与社会是一整体,是古猿在社会交流中形成促进了元神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在后天生活中,人从社会中接受了信息,形成个人的意识的参照系统,也是个人的行为、性格等的模式。个人的意识的参照系统是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经由人体各种感受功能内化到神中的某种时空建构,它是意识活动的内在规定性的系统模式,是人的主观世界中度量各种事物的量度模式,是认知、判别事物于指导行为的依据。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这个个人的意识的参照系 统这个背景中进行的。个人的自我模式是在人和客观反复接触的实践中,在感觉器官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成人的语言灌输逐步建立起来的。语言和意识的建立是紧密相关的,它们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该过程在种族发生史上,是经过漫长的劳动过程逐步完成的)。 元神和参照系统互相影响 婴儿的元神是白净的,但是元神一旦形成就要发挥作用,于是自然界的各种信息都必然被接受。随着具体事物的信息伴随着一定的能量反复地进入元神,环境中的自然事件、人物、语言、意识等信息从一般到个别、从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内化到元神中,成为人的主观世界的内容。当内化的信息达到一定程度后,气聚而成形,聚成实体促使脑神经细胞变化,从而固定下来。这些固定下来的信息内容成为了认知客观事物的 模板 个人简介word模板免费下载关于员工迟到处罚通告模板康奈尔office模板下载康奈尔 笔记本 模板 下载软件方案模板免费下载 ,而且将成为新映入的各种信息的背景。元神是意识活动的最基础的调控系统,参照系统是个人的个性调控模式,二者形成了后天的人的元神系统。元神的功能的活动就是意识心理等思维活动。在元神系统中,在神经细胞的相互联系中完成了整体--元神,在元神完成后又对自身各个分系统起着统率作用,对自身接受外界信息、处理信息起着主宰作用,在社会环境中完成了自我参照系统,在元神和参照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并形成了后天生活的人:自我。自我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 6、意识心理活动 意识作为元神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过程,对神自身也是又影响的,对神自身的影响又可以作用到周身,在一定程度上使自身发生变化。良好的和向上的精神状态有益于文化建构的整体性以及基因组功能的发挥和身体整体性的提高,而不好的精神状态则相反。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和临床上举不胜举。 意识活动包括记忆、思考、情绪以及指令的形成,现代心理学对这些意识活动多从其形式及其引起的各种变化来研究和阐述的,没有接触到意识活动的本身的实质。《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是五脏所属五志,据此可以划定后天的参照系统对元神功能的影响划分为七志。情绪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个体自觉的心理失衡状态,并通过表情表现出来,通常以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为基本表现形式,在情绪状态下,不仅有主观的心理变化的感受,并且伴有个体的生理变化。气一而动志,志一也可以动气,就是指心理与身体的相互影响。 7、中医心理学某些现象的生物解释 道德和良心是意识活动、心理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在这之上才是各种思维、意识、情绪等。人的意识的理想发展是中和之性。自我是什么,道德在人的本性的本质是什么,良心的本质是什么,都需要结合心理学去探讨。 人的性格行为的本源来源于元神的功能,这也是中和的中,而和为元神功能作用的自然状态。后天的参照系统是个人体质与后天所受教育、文化环境影响的辩证统一。而这种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天的生活中可以发生变化,变化的大小根据个人意志和环境所定。 后天的参照系统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的社会参照系统有一个逐渐成长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体质的成长过程分为胎教??胎儿期(妊娠10月)、变蒸??婴幼儿期(出生后至2岁)、稚阳??儿童期(2岁至14岁)、成阳??青年期(14岁至30岁)、盛阳??成年(30岁至60岁)、衰阳??老年期(60岁至天年),是自我和体质的发展变化的统一。 元神是更精细的五脏之气,那么它在与社会的交流中由于社会的影响,意识可能产生偏颇(参照系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进而影响体质(元神本身是 不会发生变化,元神只是功能性的)。据阴阳气多少及五行属性的性质类分人的性格体质为太阳??火形人,少阳??金形人,阴阳和平??土形人,少阴??木形人,太阴??水形人。这是人的意识构型和体质的整体表现。 结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又说:“人这个种属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不但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内化到参照系后引发的各种生命活动,这种活动的类特性是有了自我的自由而自觉的活动。而这一切都与道德有直接的关联。道德是意识活动中较深层次的活动,道德是人的类特性的内在根据。 元神成于阴阳、五行,但是又等同于阴阳、五行,它是一个整体,是“一”,心理的中医研究不应该仅从阴阳入手,更应该考虑心理的本身——人的元神和心理活动的背景——社会。研究人的心理,不但要研究人的心理自身的形成、运动机理,更重要的是把人放到社会中,在社会中考察人的心理成的各种变化。也可以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在分子基础上认识人的神和人的意识的生理本质。中医心理学不但要在传统中医里继承和探索,更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探索。
本文档为【中医心理学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7-12-10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