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荆轲刺秦王(教案)荆轲刺秦王 班级:              姓名:    高一(语文)学案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辑人:张新旺 【学习目标】 1. 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了解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手法。 3.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 2. 学习文言知...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 班级:              姓名:    高一(语文)学案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辑人:张新旺 【学习目标】 1. 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 学习概括 要点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2018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新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的方法,了解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手法。 3. 学习以荆轲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义士,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 2. 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把握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考情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①考纲要求: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掌握常用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等的用法。 ②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型及分值:选择题3道,每题3分;翻译2句,每句5分;共19分。 【课前预习案】 (具体说明完成的内容、方式和所需时间) 一、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1.关于荆轲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荆轲墓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吉山镇李胡同村西南不远处。 2.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以国别记事的史书,是先秦时代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着重记载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这部书叙事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成语还有“南辕北辙”“三人成虎”“惊弓之鸟”“不翼而飞”“挥汗成雨”等。 3.故事发生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二、正音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 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三、本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我们用小标题形式去总结概括 简介背景(1-2) ——  准备“信物”(3-4)——  准备武器(5)——  配备助手 (6)—— 怒叱太子(7--8)——易水悲歌(9) ——计见秦王(10--11) ——勇刺秦王(12--17) —— 壮志未酬(18) 四、【知识体系构建】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4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5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露出 (二)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含有“故意”之意 5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9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10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掷击    今义:向上提起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6)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7)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3.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省略句 (1)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2)取之(  以 )百金 (3)欲与( 之 )俱( 往 )              (4)待吾客与(  之  )俱(  往  ) (5)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  (6)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7)乃(  穿 )朝服,设九宾            (8)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9)使(  之  )毕使于前              (10)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献(  于  )秦王        (12)比(  于 )诸侯之列      (13)皆陈(  于  )殿下 【课上学习案】 预习检查:(具体说明检查的内容、方式和所需时间) 知识讲解: 五、词类活用之名作状、名作动,句式之判断句归纳 1、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6、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7、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8、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9、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0、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1、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六、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故事情节及描写分析文中荆轲和燕太子丹的形象特点。(荆轲形象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你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如何认识,你认为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七、赏析写作特色 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2.文中主人公是荆轲,为何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有什么好处?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3.文中写荆轲的“取-奉-发-把-持-逐-提”,和秦王的“惊-引-起-拔-走-击”,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 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知识拓展应用: 刺客列传(节选)    司马迁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韩、赵、魏三国),稍蚕食诸侯③,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铙,右陇、蜀之山,左关、郩之险,民众而士厉(勇敢有锐气),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入图之。”……“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⒀,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⒁。
本文档为【荆轲刺秦王(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4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9-10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