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举报
开通vip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精品文档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诗中所说的岳阳,西临洞庭,北扼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从洞庭湖上向岳阳远眺,最引人注目的是屹立于湖畔的一座三层的城楼,被蓝天白云衬托得十分壮观。那就是著名的岳阳楼。 岳阳楼...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精品文档 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诗中所说的岳阳,西临洞庭,北扼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从洞庭湖上向岳阳远眺,最引人注目的是屹立于湖畔的一座三层的城楼,被蓝天白云衬托得十分壮观。那就是著名的岳阳楼。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中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张孝祥、陆游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到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 1 / 81 精品文档 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 2 / 81 精品文档 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 3 / 81 精品文档 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嗟夫~”,是感叹词。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文章最后一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4 / 81 精品文档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死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吴县人,吴县就是今天的苏州。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 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 5 / 81 精品文档 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下面提出几点来讲一讲: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 6 / 81 精品文档 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 / 81 精品文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的太守。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以前的荼蘼之壮都兴盛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著名人物的诗赋刻在上面。托福我写一篇文章来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 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 8 / 81 精品文档 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了下来,虎在咆哮猿在悲啼。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的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呢~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真是快乐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赏析 9 / 81 精品文档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 10 / 81 精品文档 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 11 / 81 精品文档 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 12 / 81 精品文档 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13 / 81 精品文档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古文观止》的作者总评本文说:“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这一评语确实道出了本文的精神实质。 “嗟夫~”,是感叹词。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 14 / 81 精品文档 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 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文章最后一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问题研究 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 15 / 81 精品文档 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欧阳修给他写的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而藉《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就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 16 / 81 精品文档 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三年,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3(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17 / 81 精品文档 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死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吴县人,吴县就是今天的苏州。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 18 / 81 精品文档 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下面提出几点来讲一讲: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 19 / 81 精品文档 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赏析《岳阳楼记》的美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篇章。这篇文章不仅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打动着世人之心,而且能用文中的“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洗涤世人之污浊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现赏析一二,供各位同仁品评。 20 / 81 精品文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基础,以写作背景为依托的,而课文的内容又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受的材料。因此,在教学作品时,我尽可能的选择精彩段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探究文章中的美。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触到《岳阳楼记》的美主要体现在: 一、雄伟壮丽之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从文中可见洞庭湖气势之恢弘,覆盖之广袤。湖水动而非不安,静而非无物。动静相接趋于和谐。湖面开阔、大气、水域无边,月色千里,看到这种景色,使人内心趋于激动,但不会不安;使人心潮逐浪,但无压抑。置身于其中,会使人感觉到己之渺小,自然之雄伟,湖景之磅礴。真可谓壮美之极至以。 二、柔弱优雅之美 文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等句。小巧玲珑,清谈秀丽,圆融清新,轻盈流畅,幽雅宁静。空中飞舞的沙鸥,夜晚湖面上渔歌的互答,岸边的幽草,水中嬉戏的锦鱼,使人直接感到愉悦,心旷神怡。此景平和、舒畅、宽朗、静谧,使人保持祥和的心态。外加此时此景把酒临风,真可谓一个“爽”字,幽雅之极至以。 21 / 81 精品文档 三、色彩之绚丽美 文章在描绘阴雨图景之时,色彩略显暗淡。而在描绘岳阳楼之大观时,则有碧绿的湖水,青色的远山,白浪滚滚的长江,金色浮动的朝晖。在描绘春和景明之时,更显色彩纷呈,蓝天、碧水、黄滩、白鸥、彩鱼、青草、兰花„„交辉相应,赤橙黄绿青蓝紫,各尽其能,共同编织了美丽的画面。就是在描绘洞庭月夜之时,作者也没有忘了把“浮光跃金”添加上去。几次描景,色彩之鲜明艳丽,画面之清晰纷繁,景色之美丽迷人,印象之深刻难忘,无不使人留恋。在这里绚丽的色彩起到了不可缺失的作用。文中的色彩之全,调配之均可谓范文之典范。 四、文中之和谐美 从文中的语句来看,语句讲究节奏和对称,多四字骈句,且音节节奏二二为步,从“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类句子,比比皆是。其节奏鲜明,读来如诵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而文章又没有完全拘于骈句,而是骈散结合。骈句概括凝练,音调铿锵;散句自由平缓,长短错落,加之文中语气的变换,尾音的押韵,叠字的多处运用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让音调有高有底,蜿蜓曲折,波澜起伏,如行云流水,抑扬而顿挫。诵读起来和谐而顺口,悦耳而动听,让人感受到音乐之美。读过之后有如余音绕梁、香茗入口,可谓美妙之极。 22 / 81 精品文档 五、立意之精髓美 文章是文、道、质的结合体。其中质是文章之精髓,作者之心意。只有解读了文章之质才能做到通过课文了解作者之本意,使之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饮水思源,解文寻根,要想正确解读文章,就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在范仲淹和藤子京同时被贬的情况下,各自抱着不同心态,范仲淹准备劝慰老友藤子京可又无从入口的情况下,正逢岳阳楼落成藤子京请其做记之时,范仲淹故借此曲意劝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应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先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是作者理性思考的结果。这种做人以专处世以恒的人生态度,既能给成功者以规箴,又能给失利者以慰勉,还包涵了宽容和大度的美德。其崇高内涵能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美化心灵。最后的“微斯人,吾与谁归”可谓劝勉的神来之笔,既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又表达了欲想与老友同归之愿,从而达到规劝之意。故此,此文立意高尚。我认为这也是文中最美之处,也是众美之精髓所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即使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有美的存在。美无处不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充满了美,她的美远远不 23 / 81 精品文档 能用言语来确切表达,它需要我们去读、去思、去品、去感受。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就是旧县城的西门城楼。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景色异常壮观。登上岳阳楼,可以俯瞰远山近水,饱览阴晴变幻。古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登临,吟诗作赋,为之增光添色。然而在这浩瀚的诗文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尤为古今传诵。 《岳阳楼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即范仲淹罢相的第二年。范仲淹虽然仕途坎坷,“庆历新政”彻底失败,但是他不因此而悲观消极。他在地方上做官期间,仍然壮心不已,表示了“孜孜于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仲淹这种忠贞为国,忧民疾苦的思想,是他一生躬行不逾的准则。《岳阳楼记》就是一篇表达作者政治理想和抱负的文章。作者假托“古仁人之心”,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情趣,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第一段叙述重修岳阳楼的经过,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作者首先指出,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以后,两年之内就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一方面是对一位有罪于朝廷的“迁客”的歌颂,一方面是指明重 24 / 81 精品文档 修岳阳楼的背景条件。关于重修,作者只用“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二句来说明。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是一个颇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于自己和朋友的被贬谪,对于新政的不能推行,“愤郁颇有辞色”。重修岳阳楼时,“僚属问落成何如?子京云:‘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数十声而已。’”从滕子京当时满腹牢骚的情形看来,可以窥见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旨在“借前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同时也是用古今贤人来映衬后文中塑造的“古仁人”的形象,并借以烘托自己的理想和怀抱。 全篇除了用这两句十分概括地叙述岳阳楼重修的情况以外,再没有一字记叙岳阳楼自身的形貌构造。后文从大处落墨,极言“岳阳楼之大观”,着力描写洞庭湖的不同景色和游客的不同心情,进而引出“古仁人”的形象,把文章的意境推向至高点,使文章的主题得到高度的发挥。 第二段描写岳阳楼上所见到的壮观景象。 登泰山,要观日出;站在岳阳楼上,人们的视线势必被眼前洞庭湖的那种雄伟壮阔、千变万化的景象所吸引。作者抓住这一点进行描写,引着读者“更上一层楼”,共同领略岳阳楼上见到的一湖景色。“衔远山,吞长江”,是写湖中的君山在烟波浩渺中若隐若现,与湖口相连接的滔滔长江水流入湖中。这二句既写出了洞庭湖的地理环境,又写出了洞庭湖有吞吐高山长河之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25 / 81 精品文档 气象万千”,是写浩荡的波涛,广阔的湖面和变化不定的湖上风光。上面短短六句二十二字,将八百里洞庭洒落笔端,描画出了洞庭湖的主要特征,真可谓一字千金了。洞庭湖的气势壮阔,作者的笔力尤含风骨。描写主要特征之后,作者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一笔收住,用“然则”一转,由景物过渡到凭栏兴叹的游人身上。文章收得及时,转得自然。岳阳楼以名胜而远闻,又处于“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交通要道,那些来此游览的“迁客骚人”见到湖上各种奇特的景象,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于是作者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发问,以引起下文。 这些景物描写,笔力雄浑,意境开阔,给后文铺开了宽广的画面。 第三、四段分别写游人因不同景物而触发的悲喜感情。 “横无际涯,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有写不尽的景致。作者没有漫无边际地去描绘,而是摄取最典型的两类截然不同的景物进行集中的、突出的摹描点染,绘成两幅色彩截然不同的画图。一幅是凄风苦雨,阴惨惨,昏沉沉,色彩暗淡的画图;一幅是春光明媚,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画图。作者抓住两类不同色彩的景物着力渲染,是为了说明游人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感情,证实人们的感情是受外界影响的。因此,一面写景,一面点明游人在彼时彼地的情感。第三段写色彩暗淡的景物和游人悲痛的心情。“霪雨”,“阴风”, 26 / 81 精品文档 “浊浪”,黯然无光的日月星辰,形迹模糊的山川,被风浪摧折的风帆船桨,还有那暮色降临时恶虎长啸,猿声悲啼,这一切笼罩着一层凄凉、阴森、恐怖的气氛。这时候,游人就会产生沦落天涯、失意怅惘、悲苦沉痛的心情。第四段是写色彩绚丽的景物和游人喜悦的心情,与第三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白天,春日晴和,风平浪静,蓝天映在洞庭湖上,显得水天一色。天上有飞鸟,水中有游鱼,岸边洲头的兰花芷草清香嫩绿。夜里,烟雾消散了,皎洁的月光照得山山水水一片银白,湖面金光闪闪,清澈可鉴的水底倒映着白玉似的圆月,还有那渔夫一唱一和的歌声。这一切呈现出一种恬静、幽美、愉悦的气氛。这时候,游人置身于这诗意浓郁的画图之中,就会感到心情开朗,精神爽快,忘怀得失,兴味无穷。 这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洞庭景物,后写游人心情,景物色彩和感情色彩配搭得当,调匀一致,起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通过两类景物的描写和两种心情的刻画,回答了前文提出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又为后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第五段,作者通过虚构的“古仁人”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触景生情,理之固然,然而“古仁人之心”不同于此。他的情感不受外界环境和自己际遇的牵连,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作者用这两句比较抽象的议论否定了前 27 / 81 精品文档 文所写的“感极而悲”和“其喜洋洋”两种不同的感情,而又开辟出新的思想境界。具体说来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作者要进入的理想之宫,才是全文要揭示的主题。这个主题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起到一定的积极和进步的作用。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也正因为这二句才使全篇《岳阳楼记》大放光彩,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当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是有区别的。 本文在写作技巧上也很出色,在文体上骈散并用,以散文的笔法叙述事情的原委,发抒议论和感慨,以骈文描写自然景色。叙事简洁概括,描绘生动形象,议论精辟新颖。文章以叙事开头,简单交代写《岳阳楼记》的缘由以后立即转入写景。在写景过程中,一面描写湖光山色,风云变化,一面抒写游客的心情。在抒情之后紧接着又转入议论。各个部分之间转换得非常自然,不露痕迹。 题岳阳楼赏析 题岳阳楼 《题岳阳楼》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28 / 81 精品文档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前言】 这是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所作的诗歌。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谈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译文】 很早就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鉴赏】 这是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所作的诗歌。 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谈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诗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宏伟阔大。首句“岳阳城下水漫漫”中“漫漫”一词富于形象性。诗人《新乐府?海漫漫》:“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因此“漫漫”一词给 29 / 81 精品文档 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翰、无边无际的感觉。 三、四句“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一步的具体描绘。云梦泽是古代楚地七大泽之一,方圆八、九百里。洞庭湖春天涨水,既远连云梦,傍晚夕阳返照水面之处,又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了解。同时这句话又暗用晋明帝“日远长安近”的典故。诗人看见夕阳返照之处,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想到自己由江州赶赴岳州,距离长安又近了许多。因此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洞庭晚景的壮阔,深层却寄寓着诗人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五、六句“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试思水阔天长,大雁且飞渡不过,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如何能轻易跨越,这时我们反过来看诗的第二句“独上危楼凭曲阑”,“独”既是实写,表明他一个人登楼远眺,同时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感。因此他看到夕阳返照之处,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长安,听到猿啼,看到雁飞就感到世事的艰难。这几句都是见景生情,寓情景中,前后照应,既表现了洞庭的阔大不凡,又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写洞庭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障, 30 / 81 精品文档 悬挂在豪奢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风波之苦。从而含蓄地表达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不恤民情的怨愤。 岳阳楼记的译文、手法赏析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岳阳楼记1 庆历四年2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4,政通人和5,百废具兴6。乃7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8,刻唐贤今人9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10。 予观夫巴陵胜状11,在洞庭一湖。衔12远山,吞13长江,浩浩汤汤14,横无际涯1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 31 / 81 精品文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7,前人之述备矣18。然则19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0,迁客骚人21,多会于此2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3, 若夫淫雨霏霏24,连月不开25,阴26风怒号,浊浪排空27;日星隐曜28,山岳潜形29;商旅不行30,樯倾楫摧31;薄暮冥冥32,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3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34,满目萧然35,感极而悲者矣36。 至若春和景明37,波澜不惊38,上下天光39,一碧万顷;沙鸥翔集40,锦鳞游泳;岸芷汀兰41,郁郁42青青。而或长烟一空43,皓月千里44,浮光跃金45,静影沉璧46,渔歌互答47,此乐何极4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49,宠辱偕忘50,把酒临风51,其喜洋洋52者矣。 嗟夫5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54,或异二者之为55。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8。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9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0,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3] 词句注释 1.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2 / 81 精品文档 本文末句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明作文的时间。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谪守,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词被贬官,降职解释。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州,应说“知某州”。巴陵郡,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这里沿用古称。“守巴陵郡”就是“守岳州”。 4.越明年:有三说,其一指庆历五年,为针对庆历四年而言;其二指庆历六 年,此“越”为经过、经历;其三指庆历七年,针对作记时间庆历六年而言。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7.乃:于是。 8.制:规模。 9.唐贤今人:唐代和当代名人。贤,形容词作名词用。 10.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 33 / 81 精品文档 以:连词,用来。记:记述。 11.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12.衔:包含。 13.吞:吞吐。 14.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15.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 1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18.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助词,的。 19.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20.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最远到达。 21.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22.多:大多。会:聚集。 2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览,观看,欣赏。得无„„乎,大概„„ 34 / 81 精品文档 吧。 24.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的样子。 25.开:放晴。 26.阴,阴冷。 27.排空,冲向天空。 28.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辉,日光。 29.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30.行:走,此指前行。 31.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32.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33.则,就。有:产生„„的。 3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说坏话,惧 怕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35.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 35 / 81 精品文档 36.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连词,表顺接。 37.至若春和景明:至于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38.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9.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面光色交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一,一片。万顷,极言其广。 40.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41.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42.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4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44.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45.浮光跃金: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有些版本作“浮光耀金”。 46.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 36 / 81 精品文档 的玉。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47.互答:一唱一和。 48.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49.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50.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一作“皆”。 51.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52.洋洋:高兴的样子。 53.嗟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54.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 55.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5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5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37 / 81 精品文档 5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 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5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 60.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种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2-4] 白话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 38 / 81 精品文档 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 39 / 81 精品文档 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5-6]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4][7-8] 作品鉴赏 内容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 40 / 81 精品文档 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 41 / 81 精品文档 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 42 / 81 精品文档 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2][4][7][9-10] 艺术手法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 43 / 81 精品文档 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2][10-11] 名家评价 南宋理学家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也。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2] 北宋诗人陈师道《后山诗话》:“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4] 44 / 81 精品文档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可斋杂槁》尤焴原序:“文正《岳阳楼记》,精切髙古,而欧公犹不以文章许之。然要皆磊磊落落,确实典重,凿凿乎如五谷之疗饥,与世之图章绘句、不根事实者,不可同年而语也。”[4] 明人孙绪:“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或谓其用赋体,殆未深考耳。此是学吕温《三堂记》,体制如出一轴”“然《岳阳楼记》闳远超越,青出于蓝矣。夫以文正千载人物,而乃肯学吕温,亦见君子不以人废言之盛心也。”[10]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1043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 45 / 81 精品文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四处迁徙。26岁登 46 / 81 精品文档 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逸事 范仲淹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前,其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景德初,仲淹随继父至淄州,就读于长白山澧泉寺,每日里只以粟米熬粥,待冷凝之后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至于佐食的菜肴,就更谈不到了,常常只能“断数茎,入少盐以啖之”。二十三岁时得知身世,感泣辞母,只身赴南都应天府书院,其后直到进士及第,更是过了五年的“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据仲淹《年谱》,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记仲淹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年谱》所记也大体一致。其实,即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状况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晚年在《告子 47 / 81 精品文档 弟书》中仲淹回忆 这一时期的生活时就谈道:“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这应该是确实的。天禧元年徙集庆军节度推官离开广德时,仲淹无一点积蓄,只得卖掉唯一的一匹马以充行资。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 48 / 81 精品文档 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 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无穷无尽!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这样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岳阳楼记》赏析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诗中所说的岳阳,西临洞庭,北扼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从洞庭湖上向岳阳远眺,最 49 / 81 精品文档 引人注目的是屹立于湖畔的一座三层的城楼,被蓝天白云衬托得十分壮观。那就是著名的岳阳楼。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岳阳楼。 李白、杜甫、白居易、张孝祥、陆游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到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50 / 81 精品文档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 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 51 / 81 精品文档 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 52 / 81 精品文档 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嗟夫~”,是感叹词。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文章最后一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死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吴县人,吴县就是今天的苏州。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 53 / 81 精品文档 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下面提出几点 来讲一讲: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 54 / 81 精品文档 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55 / 81 精品文档 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官邓州时写的一篇散文。虽名为《岳阳楼记》,其实是借题发挥,不但阐明了忧与乐、个人和天下的关系,而且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 第一段叙述作记缘由。文章写道: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作者首先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主持人是滕子京,并把重修的时间、形势和项目言简意赅地表现出来。其中一个“乃”字很关键,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把滕子京贬谪巴陵郡一年来的政绩和重修岳阳楼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说明了滕子京是一位关 56 / 81 精品文档 心人民疾苦的好官,而不是自顾自己游山玩水、寻欢作乐的官僚。 第二段对岳阳楼作了描写。分为两层。从“余观夫巴陵郡胜状”到“前人之述备矣”写登楼所见的自然形胜。文章写道: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意思是说,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作者在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中突出了洞庭湖,在洞庭湖的各种特征中突出了它的“大”。一个“衔”一个“吞”,表现出洞庭湖的气势。 作者用“然则”一转,写道: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意思是说,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作者从描写登楼所见景物转到登楼者面对不同景物所引起的不同感受,而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到以下内容。 第三段就具体写“览物而悲”的情况。文章写道: 若夫霪 57 / 81 精品文档 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意思是说,假如在那连绵的阴雨的季节,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的情况。文章写道: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意思是说,遇到春天美好景色,明媚的阳光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波浪,天色映衬着湖光,上下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到了夜间,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中,宛如碧玉。 58 / 81 精品文档 打渔的人歌唱,相互回答,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荣誉和耻辱都忘记掉。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欢。 以上两段,第一层都是写景,其写作顺序都是先写白天,后写晚上。第二层都是用“登斯楼也”转到写“迁客骚人”触景生情,都做到景和情的一致性。两段之间形成了一悲一喜的强烈对比,把第二段末的“异”字的内容表现出来,而且具体化、形象化了。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文章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从内容上说,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对上面两段所写“迁客骚人”的感情表示否定。“嗟夫”是感叹词。作者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面两种有所不同。为什么呢,内容进入第二层,作者说,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变化。也就是无论居庙堂做官,或者退居江湖不做官了都要想到国家安危和人民。真正是无论进退都在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 59 / 81 精品文档 乐,作者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乐在天下人都快乐 后。接着进入第三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是说,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实际上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就是对“古仁人”的向往与羡慕,表示要追随他们,要想到国家的兴旺,要关心人民的生活,不要因为贬谪而消沉。 《岳阳楼记》艺术特点: 首先,叙事、写景和议论结合 我们先看标题,它是一篇记体文,但就全文来看,真正有明确记事的只有第一段,而第二、三、四段是侧重于写景,第五段却是议论,成为全文的重点段,思想情感体现在其中。这样,作者把作者叙事、写景和议结合起来,不但有散文所记之事的来龙去脉,描写中也增强散文的形象性、生动性,而且这些叙述与描写为散文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同时议论抒情为更好地统帅着全文。 其次,骈散相间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在写作上有吸收了骈赋的写作特点,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韵和谐。比如,在三段和四段中,四字句较多,排比工整,平仄协调,间用韵句,读来朗朗上口,产生一种铿锵悦耳的音律美。又如,最后一段,从每句的字数来看,也是不等的,长句有九个字, 60 / 81 精品文档 八个字,六个字、四个字、短的两个字。从形式来说,有的形成对偶句,整个是骈散相间。这样,不但很好展现出诗人内在的心理情感变化,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官邓州时写的一篇散文。虽名为《岳阳楼记》,其实是借题发挥,不但阐明了忧与乐、个人和天下的关系,而且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 第一段叙述作记缘由。文章写道: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作者首先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主持人是滕子京,并把重修的时间、形势和项目言简意赅地表现出来。其中一个“乃”字很关键,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把滕子京贬谪巴陵郡一年来的政绩和重修岳 61 / 81 精品文档 阳楼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说明了滕子京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而不是自顾自己游山玩水、寻欢作乐的官僚。 第二段对岳阳楼作了描写。分为两层。从“余观夫巴陵郡胜状”到“前人之述备矣”写登楼所见的自然形胜。文章写道: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意思是说,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作者在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中突出了洞庭湖,在洞庭湖的各种特征中突出了它的“大”。一个“衔”一个“吞”,表现出洞庭湖的气势。 作者用“然则”一转,写道: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意思是说,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作者从描写登楼所见景物转到登楼者面对不同景物所引起的不同感受,而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到以下内容。 第三段就具体写“览物而悲”的情况。文章写道: 若 62 / 81 精品文档 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意思是说,假如在那连绵的阴雨的季节,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的情况。文章写道: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意思是说,遇到春天美好景色,明媚的阳光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波浪,天色映衬着湖光,上下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到了夜间,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中,宛如碧玉。打渔的人歌唱,相互回答,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荣誉和耻辱都忘记掉。举 63 / 81 精品文档 杯畅饮,临风开 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欢。 以上两段,第一层都是写景,其写作顺序都是先写白天,后写晚上。第二层都是用“登斯楼也”转到写“迁客骚人”触景生情,都做到景和情的一致性。两段之间形成了一悲一喜的强烈对比,把第二段末的“异”字的内容表现出来,而且具体化、形象化了。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文章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从内容上说,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对上面两段所写“迁客骚人”的感情表示否定。“嗟夫”是感叹词。作者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面两种有所不同。为什么呢,内容进入第二层,作者说,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变化。也就是无论居庙堂做官,或者退居江湖不做官了都要想到国家安危和人民。真正是无论进退都在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作者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乐在天下人都快乐后。接着进入第三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是说,唉~如果没有这种人, 64 / 81 精品文档 我同谁一道呢~这实际上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就是对“古仁人”的向往与羡慕,表示要追随他们,要想到国家的兴旺,要关心人民的生活,不要因为贬谪而消沉。 《岳阳楼记》艺术特点: 首先,叙事、写景和议论结合 我们先看标题,它是一篇记体文,但就全文来看,真正有明确记事的只有第一段,而第二、三、四段是侧重于写景,第五段却是议论,成为全文的重点段,思想情感体现在其中。这样,作者把作者叙事、写景和议结合起来,不但有散文所记之事的来龙去脉,描写中也增强散文的形象性、生动性,而且这些叙述与描写为散文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同时议论抒情为更好地统帅着全文。 其次,骈散相间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在写作上有吸收了骈赋的写作特点,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韵和谐。比如,在三段和四段中,四字句较多,排比工整,平仄协调,间用韵句,读来朗朗上口,产生一种铿锵悦耳的音律美。又如,最后一段,从每句的字数来看,也是不等的,长句有九个字,八个字,六个字、四个字、短的两个字。从形式来说,有的形成对偶句,整个是骈散相间。这样,不但很好展现出诗人内在的心理情感变化,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65 / 81 精品文档 一、作者介绍: 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九九八年),卒于皇佑四年(公元一,五二年)。范仲淹幼因父丧而家贫,其母另适朱氏,并易范仲淹名为朱说。后范仲淹知其事,乃立志奋发,离家苦读,大中祥符七年举进士,随迎母归并复其旧姓,时年二十七。 范仲淹个性耿直,因此开始时宦途并不顺遂,曾三次因直言而遭放逐。而后因用兵西夏有功,累官至枢密副使,再任参知政事(副相)。于副相任内,推行新政,厉行革新。但未几因受谣言牵累,遂去职。 范仲淹于去职后累知数州。皇佑四年卒于徐州,谥文正。宋史卷三百一十四有传。 二、作品背景: 范仲淹因谣言自副相去职,知邓州(今河南南阳)时,其好友滕宗谅(子京)则知岳州(今湖南岳阳)。滕宗谅送来一幅岳阳楼图,告知已将岳阳楼重新修葺,希望范仲淹能为文作记,范仲淹乃写下此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为此文时,仲淹正处于贬谪之时,故乃以景寓情,写出对自我的期许。 三、修辞赏析: 本文分为五段,利用转移词锋的方式,转移文章的重点,将要说明的内容,逐渐铺陈,至最后第五段而道出整篇文章 66 / 81 精品文档 的重点。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第二段则叙述洞庭湖的景色,而设想来此者的览物之情。第三段则转而叙述览物而悲者之情。第四段再转而叙述览物而喜者之情。 第五段为本文重点,文中叙述古代的仁人为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故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段不但自抒抱负,并有自勉之意。 整篇文章藉由转移词锋的方式,达到前后文连贯的效果。名为写景,实则在写出个人的抱负,并以为自勉。 四、作品精神: 本文在文体上为论说文,而陈述的主旨则在末段,因其时范仲淹与滕子京的处境相类,都处于谪守期间。常人处于失意时,不免怀忧丧志,而范仲淹乃以为岳阳楼作记为宾,自我勉励为实,自勉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外亦有与滕子京互勉之意。 第五段结尾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出本文重点。其意为志士仁人,对境遇当有更高体会,不论失意、得意时皆勿因之或悲或喜。惟应直道而行,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态度,面对生命之得失宠辱。 五、后人论范仲淹: 67 / 81 精品文档 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是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 范文正公清严,而喜论兵,尝好诵韦应物诗:「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范诗特高妙,至用云台事,尤非隐所及。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 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六、结论: 范文正公以忠君之心见谗,遭致贬谪,其内心或许不能无憾,但由于仁民爱物之心,使其能超然于困境之外,乃发而为此文。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尤见其豁然大度。故此文能流传千年,实非无因。而其襟怀,更令人动容。 七、参考书目: 1.古文观止 宋文 2.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传 68 / 81 精品文档 3.从作文原则谈作文方法,蒋建文着,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五年增订三版二刷 4.台北万象,中国历史人物名臣评传四,页一四至四十 5.台北 历代诗话论作家 页一八八至一九一 附录: 一、岳阳楼记全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移,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69 / 81 精品文档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范仲淹诗举隅: ?八月十四夜月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钓台 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看君一叶舟,出没风涛里。 《岳阳楼记》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译文及赏析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70 / 81 精品文档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 71 / 81 精品文档 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到了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72 / 81 精品文档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岳陽樓記」賞析 一、作者介紹: 范仲淹,字希文。生於宋太宗端拱二年(西元九九八年),卒於皇祐四年(西元一,五二年)。 范仲淹幼因父喪而家貧,其母另適朱氏,並易范仲淹名為朱說。後范仲淹知其事,乃立志奮發,離家苦讀,大中祥符七年舉進士,隨迎母歸並復其舊姓,時年二十七。 范仲淹個性耿直,因此開始時宦途並不順遂,曾三次因直言而遭放逐。而後因用兵西夏有功,累官至樞密副使,再任參知政事(副相)。於副相任內,推行新政,厲行革新。但未幾因受謠言牽累,遂去職。 范仲淹於去職後累知數州。皇祐四年卒於徐州,謚文正。宋史卷三百一十四有傳。 二、作品背景: 范仲淹因謠言自副相去職,知鄧州(今河南南陽)時,其好友滕宗諒(子京)則知岳州(今湖南岳陽)。滕宗諒送來一幅岳陽樓圖,告知已將岳陽樓重新修葺,希望范仲淹能為文作記,范仲淹乃寫下此篇著名的「岳陽樓記」。 為此文時,仲淹正處於貶謫之時,故乃以景寓情,寫出對自我的期許。 三、修辭賞析: 本文分為五段,利用轉移詞鋒的方式,轉移文章的重點, 73 / 81 精品文档 將要說明的內容,逐漸舖陳,至最後第五段而道出整篇文章的重點。 第一段說明作記的緣由。第二段則敘述洞庭湖的景色,而設想來此者的覽物之情。第三段則轉而敘述覽物而悲者之情。第四段再轉而敘述覽物而喜者之情。 第五段為本文重點,文中敘述古代的仁人為先憂後樂,以天下為己任,故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段不但自抒抱負,並有自勉之意。 整篇文章藉由轉移詞鋒的方式,達到前後文連貫的效果。名為寫景,實則在寫出個人的抱負,並以為自勉。 四、作品精神: 本文在文體上為論說文,而陳述的主旨則在末段,因其時范仲淹與滕子京的處境相類,都處於謫守期間。常人處於失意時,不免懷憂喪志,而范仲淹乃以為岳陽樓作記為賓,自我勉勵為實,自勉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外亦有與滕子京互勉之意。 第五段結尾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點出本文重點。其意為志士仁人,對境遇當有更高體會,不論失意、得意時皆勿因之或悲或喜。惟應直道而行,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態度,面對生命之得失寵辱。 五、後人論范仲淹: 74 / 81 精品文档 范文正公為岳陽樓記,用對語說時景,是以為奇。尹師魯讀之曰:「傳奇體爾」。 范文正公清嚴,而喜論兵,嘗好誦韋應物詩:「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范詩特高妙,至用雲台事,尤非隱所及。 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汎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數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六、結論: 范文正公以忠君之心見讒,遭致貶謫,其內心或許不能無憾,但由於仁民愛物之心,使其能超然於困境之外,乃發而為此文。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尤見其豁然大度。故此文能流傳千年,實非無因。而其襟懷,更令人動容。 七、參考書目: 75 / 81 精品文档 1.古文觀止 宋文 2.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范仲淹傳 3.從作文原則談作文方法,蔣建文著,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五年增訂三版二刷 4.台北萬象,中國歷史人物名臣評傳四,頁一四至四十 5.台北 歷代詩話論作家 頁一八八至一九一 附錄: 一、岳陽樓記全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行;商旅不行,檣傾楫催;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 76 / 81 精品文档 樓也,則有心曠神移,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范仲淹詩舉隅: ?釣台 漢包六合網英豪,一個冥鴻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雲台爭似釣台高。 ?八月十四夜月 天意將圓夜,人心待滿時。已知千里共,猶訝一分虧。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看君一葉舟,出沒風濤裏。 赏析《岳阳楼记》美论文 赏析《岳阳楼记》的美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篇章。这篇文章不仅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打动着世人之心,而且能用文中的“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洗涤世人之污浊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现赏析一二,供各位同仁品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基础,以写作背景为依托的,而课文的内容又是学生耳听、眼 77 / 81 精品文档 看、口读的最直接感受的材料。因此,在教学作品时,我尽可能的选择精彩段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探究文章中的美。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触到《岳阳楼记》的美主要体现在: 一、雄伟壮丽之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从文中可见洞庭湖气势之恢弘,覆盖之广袤。湖水动而非不安,静而非无物。动静相接趋于和谐。湖面开阔、大气、水域无边,月色千里,看到这种景色,使人内心趋于激动,但不会不安;使人心潮逐浪,但无压抑。置身于其中,会使人感觉到己之渺小,自然之雄伟,湖景之磅礴。真可谓壮美之极至以。 二、柔弱优雅之美 文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等句。小巧玲珑,清谈秀丽,圆融清新,轻盈流畅,幽雅宁 静。空中飞舞的沙鸥,夜晚湖面上渔歌的互答,岸边的幽草,水中嬉戏的锦鱼,使人直接感到愉悦,心旷神怡。此景平和、舒畅、宽朗、静谧,使人保持祥和的心态。外加此时此景把酒临风,真可谓一个“爽”字,幽雅之极至以。 三、色彩之绚丽美 文章在描绘阴雨图景之时,色彩略显暗淡。而在描绘岳 78 / 81 精品文档 阳楼之大观时,则有碧绿的湖水,青色的远山,白浪滚滚的长江,金色浮动的朝晖。在描绘春和景明之时,更显色彩纷呈,蓝天、碧水、黄滩、白鸥、彩鱼、青草、兰花,,交辉相应,赤橙黄绿青蓝紫,各尽其能,共同编织了美丽的画面。就是在描绘洞庭月夜之时,作者也没有忘了把“浮光跃金”添加上去。几次描景,色彩之鲜明艳丽,画面之清晰纷繁,景色之美丽迷人,印象之深刻难忘,无不使人留恋。在这里绚丽的色彩起到了不可缺失的作用。文中的色彩之全,调配之均可谓范文之典范。 四、文中之和谐美 从文中的语句来看,语句讲究节奏和对称,多四字骈句,且音节节奏二二为步,从“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类句子,比比皆是。其节奏鲜明,读来如诵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而文章又没有完全拘于骈句,而是骈散结合。骈句概括凝练,音调铿锵;散句自由平缓,长短错落,加之文中语气的变换,尾音的押韵,叠字的多处运用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让音调有高有底,蜿蜓曲折,波澜起伏,如行云流水,抑扬而顿挫。诵读起来 和谐而顺口,悦耳而动听,让人感受到音乐之美。读过之后有如余音绕梁、香茗入口,可谓美妙之极。 五、立意之精髓美 文章是文、道、质的结合体。其中质是文章之精髓,作 79 / 81 精品文档 者之心意。只有解读了文章之质才能做到通过课文了解作者之本意,使之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饮水思源,解文寻根,要想正确解读文章,就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在范仲淹和藤子京同时被贬的情况下,各自抱着不同心态,范仲淹准备劝慰老友藤子京可又无从入口的情况下,正逢岳阳楼落成藤子京请其做记之时,范仲淹故借此曲意劝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应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先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是作者理性思考的结果。这种做人以专处世以恒的人生态度,既能给成功者以规箴,又能给失利者以慰勉,还包涵了宽容和大度的美德。其崇高内涵能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美化心灵。最后的“微斯人,吾与谁归”可谓劝勉的神来之笔,既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又表达了欲想与老友同归之愿,从而达到规劝之意。故此,此文立意高尚。我认为这也是文中最美之处,也是众美之精髓所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即使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有美的存在。美无处不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充满了美,她的美远远不能用言语来确切表达,它需要我 们去读、去思、去品、去感受。 80 / 81 精品文档 81 / 81
本文档为【岳阳楼记赏析-湖南岳阳楼对联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2KB
软件:Word
页数:6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1
浏览量: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