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举报
开通vip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 雷达回波特征 123毕旭 罗慧 刘勇 ()1 .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台 ,榆林 719000 ; 2 . 陕西省防雷中心 ; 3 . 陕西省气象台 提 要 : 利用西安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 2006 年 6 月 25 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一次 下击暴流天气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 强单体合幵加强形成弓状回波幵产生了 33 - 1() m?s 的大风天气 ;弓状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 60dBz的高度下降明显 ;垂直液态水含 - 2 量高...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 雷达回波特征 123毕旭 罗慧 刘勇 ()1 .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台 ,榆林 719000 ; 2 . 陕西省防雷中心 ; 3 . 陕西省气象台 提 要 : 利用西安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 2006 年 6 月 25 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一次 下击暴流天气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 强单体合幵加强形成弓状回波幵产生了 33 - 1() m?s 的大风天气 ;弓状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 60dBz的高度下降明显 ;垂直液态水含 - 2 量高达 70 kgm? ;弓状回波中层辐合较强 ,多普勒风场中层辐合区特征比较明显 。 关键词 : 下击暴流 弓状回波 中层辐合区 Doppler Radar Echo Feat ures of a Do w nburst i n Cent ral Part of Shaanxi Pro vi nce 1 2 3Bi XuL uo HuiLiu Yo ng ( 1 . Yulin Meteo rological Office , Shaanxi Province , 719000 ; 2 . Shaanxi Provincial Light ning Pretectio n Cent re ; )3 . Shaanxi Provincial Meteo rological Observato ry Abstract : The dow nburst o n J une 25 , 2006 in cent ral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wit h Doppler radar data f ro m Xi’an . The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st ro ng single cell is co mbined and en2 - 1 hanced to cause a bow echo , leading to t he weat her wit h st ro ng wind 33 m?s . The height of ( ) reflectivit y f acto r co re 60dBzdrop s mar kedly. The vertical column liquid water co ntent is 70 - 2 kg?m . The co nvergence in t he middle2level of t he bow echo is relatively st ro ng. The character2 istics of co nvergence in t he middle level of Doppler wind field can be seen clearly. Key Words : dow nburst bow echo middle2level co nvergence zo ne 小尺度天气 。通常下击暴流出现的时间短 , 1 25 引 言 因此成为预报难点。2006 年 6 月 25 日 ) (17 :20 —19 :30 北京时 ,下同,陕西中部出现 下击暴流是一种可以产生严重风灾的中了强雷阵雨 、大风 、冰雹天气 。1 9 : 0 4 大荔县 收稿日期 :2006 年 9 月 11 日 ; 修定稿日期 :2006 年 11 月 7 日 () 西中部的地面风场没有明显的中尺度系统 。 34 . 9N? 、109 . 9E?1 小时降水量 17 mm , 同 - 1 16 时距大荔站约 31 km 处的华山站偏南风速 时伴有 12 级大风 ,最大风速 33 m?s ,风向 - 1 290?,突破了历叱极值 。大风造成大荔 26 个 变 化 明 显 , 由 15 时 的 2 m ?s 增 加 到 - 1 () 8 ms? ,说明低层水汽条件得到加强 , 有利 乡 镇不同程度受灾 ,吹倒树木 12000 棵 ,损 于强对流的发展 。18 时陕西中部大荔附近 毁房 屋 4126 间 , 因 灾 受 伤 50 多 人 , 死 亜 8 出现气旋性涡旋 ,导致二个不同方向的对流 人 。本文应用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发 单体合幵增强 。19 时左史在大荔产生下击 生在陕西省大荔县境内灾害性大风产生的原 暴流 ,10 分钟导致地面气压升高 6 h Pa ,温度 因 ,为今后类似的天气过程做出预报预警提 下降 13 ?,相对湿度由 40 %升高到 90 % ,瞬 供参考 。 - 1- 1 时风速由 6 m?s 突增到 33 ms? ,幵且大风 - 1 () 不小于 12 ms? 维持了近 14 分钟 。事后 ,1 天气形势分析 有关人员对灾情进行了调查 ,发现地面风是 直线风 ,具有下击暴流风场特征 。另外 ,从大 2006 年 6 月 25 日 08 时 500h Pa 图上 , ( ) 荔 、蒲城 在大荔西北方向 34 km 处地面自 中高纬度大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 。贝加尔湖 动气象站风场的变化情况来看 ,18 时在蒲城 到巴尔喀什湖有一横槽 ,新疆为一弱脊 ,东亚 () 西风、大荔之间呈气旋性辐合运动 , 19 时 大槽位置略偏西 ,在我国东北表现为一冷涡 , 大荔为西北风 ,蒲城为东南风 ,蒲城 、大荔之 陕西处在脊前西北气流当中 。由于东北低涡 间呈辐散状 。蒲城偏东风维持到 19 : 22 , 说 的影响 ,陕西中空有干冷空气活动 。700 h Pa 明下击暴流的强度很强 ,持续时间较长 。 上 ,在陕西北部 —宁夏中部 —甘肃南部有一 切变线 ,切变线以南陕西上空为不小于 13 ? 3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的暖温度脊 , 脊线在 35 ~ 36?N 之间呈东西 向 。850 h Pa 上 , 陕西北部为一切变线 , 陕西 311 组合反射率因子 中部处在切变线南部西南气流中 。低层暖湿 空气不中空的干冷空气叠加 ,有利于对流发 6 月 25 日 14 : 18 西安多普勒雷达组合 生发展 。 反射率因子图显示陕西中部有对流于回波发 6 月 25 日 08 时 ,陕西中部中层 700 h Pa生发展 ,此后回波在向东南移动的过程中逐 和 850 h Pa 水汽相对比较充沛 , 水汽通量为渐加强 , 14 : 37 强度超过 50dBz , 16 : 40 零散 - 1 - 1 - 1 60~ 80gc?m ?h Pa s? , 500 h Pa 比较干 燥 ,的回波连接带状回波 ,呈 N E2SW 向 ,以相同 - 1 - 1 - 1 水汽通量为 20gm? h? Pa s? ,这种上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移动过程中始终有 干下湿的结构对下击暴流有很大的增强作不小于 50dBz 的强回波存在 ,先后在经过地 θθ 用 。25 日 08 时的 850 h Pa图上 , 有 ?se se ( 区产生冰雹 、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8 : 31 图 60 ?高能舌由南向北伸展到陕西中部 ,西安) 1a ,见彩页, 蒲城北部有一 N W2SE 向长约Δθ= - 8 . 8 ?, 表明低层有较强的不 se()500 - 850 30 km 超过 50dBz 的强回波 ,在蒲城南部有一 稳定能量积聚 。 N E2SW 向长约 40 km 超过 45dBz 的强回波 , ( 这两处强回波在 18 : 37 开始合幵 图 1b , 见 2 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 ) 彩页,连在一起的强回波前部边缘清晰 、边 缘曲率较大 ,反射率最大达 60dBz 以上 ,不小 地面自动站资料显示 , 25 日 15 时前陕 于 50dBz 的强回波面积较前明显增加 。18 : 气象 第 33 卷 72 - 2 ) (含量 V IL 最大值为 5kgm? 。强回波向东南 图 1c ,见彩页连在一起的强回波合幵后 43 (演变成为弓状回波 图 1c 中黑色箭头所指方 方移动的过程中 V IL 值逐渐增加 ,15 :38 开始 - 2 ) ) (向,移动迅速 。18 :55 图 1e ,见彩页, 弓状 出现 V IL ?50kgm? 的回波 ,此后随着前述 回波前缘到达大荔上空 ,曲率达到最大 ,回波 回波带向东南方向移动 ,回波带中不断有 V IL - 2() ( 强度达 60dBz 。19 :02 图 1f ,见彩页曲率明 ?50kgm? 的回波生消 。在 18 : 31 图 3a ,见 ) 显较 18 :55 变小 ,强度未变 ,19 : 04 在大荔造 彩页大荔上游蒲城北方的 NW2SE 向的强回 - 1 - 2 成风 速 33 m ?s 、风 向 290的? 大 风 和 直 径 波 V IL 最大值达 69kgm? 。此后 ,随着蒲城 ( 6 mm 的冰雹天气 。此后弓状回波继续向东 上方的两块强回波的合幵一直到 18 : 49 图 ) () 南方向移动在大荔下游地区陆续造成一些灾 3b ,见彩页经过雷达 3 个体扫时间弓状回 害性天气 。21 : 49 雷达回波明显减弱 ,45dBz 波中 V IL 最大值缓慢下降 ,但 V IL 最大值一 - 2 直维持在 55kg?m 以上 ,说明高空的水汽凝 以上的强回波基本消失 。 (结后下降到地面的量较小 。18 :55 图 3c ,见彩 3 . 2 垂直剖面特征 ) 页弓状回波中 V IL 值再次增大 ,V IL 值最大 2 下击暴流的形成是不雷暴于顶的上冲和为 70kg?m,说明两个强单体合幵后 ,低层辐 合加强 ,对流强度增大 ,对流于中的水滴含量 崩溃紧密联系着的 ,从产生下击暴流对流于的 回波强度垂直剖面图上可以发现这一特征 。 和冰雹增多 。经过一个体扫 6 分钟时间 ,19 : ) ( ( 02 图 3d ,见彩页V IL 最大值下降到 54kg? 18 :55 在大荔附近的强对流单体 图 2a ,见彩 - 2 ) 页,于体高度为 12km ,45dBz 高度为10. 5km ,m ,19 : 08V IL 最大值进一步下降到 47kg? - 2 60dBz 回波高度达 8. 5km 。19 :02 在大荔的强 m ,且 在 V IL 产 品 显 示 图 上 , V IL 值 超 过 - 2() 对流单体 图 2b ,见彩页,于体高度为 12km , 40kg?m 的面积仅有两个分散的象元 。表明 在 18 :55 到 19 : 02 空中的水粒子和冰雹数量 45dBz 高 度 为 10km , 60dBz 高 度 达 6. 5km 。 () 19 :08 在大荔的强对流单体 图 2c ,见彩页,下降剧烈 ,对比 18 : 55 回波强度图分析 ,表明 于体 高 度 为 12km , 45dBz 回 波 高 度 为 9km ,下击暴流已经产生了 ,大荔大风正是下击暴流 60dBz 回波高度达 5km 。19 :14 在大荔的强对 到达地面后出流造成的 。 流单体 ,于体高度为 12km ,45dBz 回波高度为 3 . 4 风场特征分析 8km ,50dBz 高 度 达 4km 。反 射 率 因 子 核 心 ) (() 60dBz的高度从产生下击暴流前的 8. 5km 经 18 :37 1 . 5仰?角,合幵后的强回波在蒲 ( 过 3 个体扫时间下降到 4km ,说明大荔大风的 城上空东北方出现中层辐合区 图 4a , 见彩 2) 产生不雷暴于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联系着 。 页黑色箭头 所 指, 负 速 度 面 积 约 88 . 7 km (() 另外 ,从 19 :02 的径向速度垂直剖面 图 2d ,见 见 表 1 , 该 中 层 辐 合 区 中 负 速 度 面 积 到 ( ) ) 彩页上可以看出 ,对流于中低层都存在着辐 18 :49 时 图 4b , 见 彩 页 基 本 维 持 不 变 , () 合运动 ,在 4~5km 高度辐合最强 ,9km 以上 19 :55 图 4c ,见彩页负速度面积迅速增大 , ) ( 则为辐散 。综合灾情 、地面风场特征 、强单体 到 19 : 02 图 4d ,见彩页负速度面积开始减 平显 、高显和径向速度特征 ,表明这次灾害性 小 ,直到 19 : 26 后消失 。18 : 37 中层辐合区 - 1 大风是一次下击暴流 。 最小负速度不小于 - 1 m?s ,18 : 43 —19 : 26 - 1 最小负速度一直维持不小于 - 5 ms? ,见表313 垂直液态水含量 V IL 特征 1 。18 :37 在 2 . 4、?3 . 4、?4 . 3仰角图上对应位? 置6 月 25 日 14 :18 对流回波中垂直液态水也有中层辐合区 , 2 . 4仰角负?速度区面积 约是 1 . 5仰角?面积的 1/ 4 , 3 . 4仰角负速?度化较小 ,18 :49 —18 :55 分迅速增大 ,18 :55 后 面积小于 2 . 4?,4 . 3仰角负速度面?积较 3 . 4? 的迅速减小 ,在同一时次不同仰角上随着仰角 ( ) 小一半以上 除 18 : 55 外,在 18 : 55 这 3 个增大维持时间缩短 , 面积减小 , 表明对流在 仰角负速度区面积也迅速增大 , 19 : 02 均 迅18 :37 —18 :49 这段时间内一直维持较强水 速减少 ,且负速度面积减少明显 ,2 . 4?仰角 平 ,18 : 49 —18 : 55 合幵后的单体迅速增强 , 的中层辐合区 19 : 14 后消失 ; 3 . 4?、4 . 3仰?角 图对应着 V IL 值的再次增大 ,在 18 : 55 后中层 上中层辐合区到 19 : 02 后消失 。综上所 辐合区面积由高到低迅速减少 ,对应着强对 述 ,中层辐合区范围面积在 18 :37 —18 :49 变 流天气即本次天气过程中下击暴流的产生 。 2 ()表 1 各仰角中层辐合区面积变化 单位 : km 18 :37 18 :43 18 :49 18 :55 19 :02 19 :08 19 :14 仰角 1 . 5? 88 . 7 101 . 6 82 . 9 129 . 9 113 . 7 117 . 3 145 . 3 24 . 0 24 . 0 44 . 8 74 . 9 67 . 0 27 . 9 17 . 4 2 . 4? 20 . 3 15 . 5 19 . 6 33 . 2 31 . 4 无 无3 . 4? 6 . 7 4 . 3?0 . 8 8 . 5 9 . 0 31 . 8 10 . 8 无 () 暴于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相连 。 在单体的雷达径向垂直剖面图 图略显 ( ) 示 ,18 :43 —18 :55 前中层辐合区有一个增强 4弓状回波的垂直液态水含量 V IL 值 2 () 最大多普勒雷达径向正负速度差增大且中 在出现下击暴流前达到 70 kg?m,出现下击 (心上升 最大多普勒雷达径向正负速度区上 暴流 6 分钟后迅速减小 。 ) () 升的一个过程 ,对应着单体合幵对流发展加 5弓 状 回 波 垂 直 剖 面 的 径 向 速 度 表 ( 强的过程 ,18 :55 后有一个减弱 最大多普勒 明 ,大风出现前中低层有比较强的辐合运动 , ) ( 雷达径向正负速度差减小、下降过程 最大 高层有较强的辐散运动 。 ) () 多普勒雷达径向正负速度区下降。 6这次过程中中层辐合区面积增加后 维持了一段时间也预示着有强对流发生 。 4 结 语 参考文献 1 θ廖晓农 ,王 华 ,石增于 ,等.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日e 平 () 1高空冷涡后部的强冷空气不低空暖 ( ) 均廓线特征J . 气象 ,2004 ,30 11:35237 .湿气流叠加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 2 陈力强 , 周小珊 , 杨 森. 一次强风暴的垂直环境特征 了有利的背景 。 ( ) 数值模拟分析J . 气象 ,2004 ,30 9:328 . () 2强对流单体合幵加强形成弓状回波 3 殷占福 , 郑国光. 一次强风 暴 三 维 结 构 的 观 测 分 析 ( ) 后近 20 分钟在大荔产生强下击暴流 ,造成地 J . 气象 ,2006 ,32 9:11216 . 4 李英 ,舒智. 于南春季冰雹 、大风天气的中尺度扰动特 面强风 。弓状回波强度达 60dBz ,高 12 km 。 ( ) 征J . 气象 ,2000 ,26 12:16219 . () ( ) 3弓状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 60dBz的高俞小鼎 ,张爱民 , 郑媛媛 , 等. 一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 5 度从产生下击暴流前的 8 . 5 km 经过 3 个体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J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 17 扫时间下降到 4 km ,表明下击暴流不雷 ( ) 4:3842393 .
本文档为【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2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