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举报
开通vip

【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钧镰女;2011.37(3):17—22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牟海青,朱水芳,徐霞,赵文军 (1.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 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植原体原名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归属于细菌,无 细胞壁,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在菌体大 小,结构以及遗传进化上与茵原体,螺原体十分相似.世界范围内植原 体已引起千余种植物病害,主要表现为丛枝, 黄化,节间缩短等.植原体病原主要依靠吸...

【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钧镰女;2011.37(3):17—22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牟海青,朱水芳,徐霞,赵文军 (1.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 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植原体原名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归属于细菌,无 细胞壁,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在菌体大 小,结构以及遗传进化上与茵原体,螺原体十分相似.世界范围内植原 体已引起千余种植物病害,主要表现为丛枝, 黄化,节间缩短等.植原体病原主要依靠吸食植物韧皮部的昆虫介体 传播,如叶蝉,木虱等.本文主要对植原体的 病原学,遗传进化与基因组,致病机理以及防控进行综述. 关键词植原体;基因组;致病机理;防控 中图分类号:Q93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0529一 l542.2011.03.004 Anoverviewofresearchonphytoplasma-induceddiseases MouHaiqing,ZhuShuifang,XuXia.,ZhaoWenjun (1.ChineseAcademyofInspectionandQuarantine,Beijing100029,China: 2.CollegeofBio-safetyScience&Technology,HunanAgriculturalUni 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 AbstractPhytoplasma,previouslycalledmycoplasma—likeorganism,isani mportantphytopathogen,which belongstocellwall—lessbacteriawithobligateparasitismonthephloemofplants.Phytoplasmaissimilartomyco— plasmaandspiroplasmainsize,structureandgeneticevolution.Thousandsofplantdiseasesareinducedbyphyto- plasmaworldwide,mainsymptomsbeingwitches’broom,yellowing,shortenedinternodesandSOon.Primary vectorsfortransmittingphytoplasmaareinsectsfeedingonthesapofphloem,suchasleafhopper,andpsylla.The researchprogressinphytoplasma,includingetiology,geneticevolutionandgenome,pathogenicmechanismand control,werereviewed. Keywordsphytoplasma;genome;pathogenicmechanism;control 植原体与其他病原物相比发现较晚.1967年, 日本科学家土居养二等首次在桑树萎缩病中发现植 原体1]一.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植原体病害被误认为 病毒病害.近年来,世界各地植原体病害大量报道, 例如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柑橘黄龙病一直以来被 认为是由韧皮部杆菌(Ca.Liberibacterasiaticus)引 起,直到2009年,蒲雪莲等在柑橘黄龙病植株中发 现植原体与韧皮部杆菌同时存在l_2一.由于植原体目 前仍不能进行人工培养,因此对其致病性,病害流行 性,病害防治等方面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植原体 病害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各国间种苗 调运以及其他农产品贸易增加了病原传播的风险, 在我国已经有14种植原体被列为人境检疫性有害 生物.越来越多的植物细菌学与植物病毒学研究人 收稿日期:2010—07—01修订日期:2010—09—26 基金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10632,200810517) *通信作者E-mail:wenjunzhao@188.COYll 员对植原体病害展开了研究. l植原体的病原学 植原体属于细菌界,无细胞壁,由3层膜包被, 呈现多态型,一般有球形,椭圆形,长杆形,梭形, 带状等.球状体的直径一般在60,11O0nnR,需 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植原体细胞质内有核糖 体,螺旋丝状物,各种代谢物质,可溶性蛋白, rRNA及少量其他核糖核酸等,没有细胞核,遗传 物质为dsDNA.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而对青 霉素不敏感.植原体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主要 靠吸食植物韧皮部汁液的昆虫介体传播,如叶蝉, 茶翅蝽,飞虱,蚜虫等.此外,菟丝子,人工嫁 接也能传播植原体. ? 18?艋扬铱2011 2植原体的分类进化与基因组学 植原体属于细菌界柔膜菌纲,非醇原体科,植原 体候选属,是最小的细菌.从形态上来看,植原体不 具有细胞壁,与动物菌原体十分相似,而非病毒;分 析其16SrDNA同源性,植原体与非醇原体最为接 近,而与动物菌原体差别较大,故推测植原体是由非 醇原体进化而来一. 从进化上来看,植原体与菌,螺原体以及其 他细菌关系较近.但植原体与螺原体,菌原体以及 大肠杆菌在基因组以及合成代谢途径方面仍存在较 大的差异,如表1,2. 表1植原体与其他细菌的基因组比较 1)表中数据仅包括部分代谢途径,主要引自参考文献;螺原体仍无全基因组公布;’+’表示基因组中含有相关基因,’一’表示基因组中无相 关基因. 表2植原体与其他几种细菌代谢途径的比较 代谢途径植原体螺原体菌原体大肠杆菌 1)表中数据仪包括部分代谢途径,主要引自参考文献;’+’表示 基因组中含有相关基因,’一’表示基因组中无相关基阏,’十/ 一 ‘表示个别种或者属中含有此代谢途径或者相关基因. 植原体与菌原体一样,基因组中缺乏一些与氨 基酸合成,脂肪酸合成,三羧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 化有关的基因.与菌原体不同的是:植原体缺乏磷 酸转移酶系统以及从UDP-半乳糖到1一磷酸葡萄 糖的代谢过程.这说明植原体具有一种特殊的糖 吸收与代谢系统.由于植原体生活在富含营养的 寄主的细胞质中,所以可能会发生退化——丢失许 多菌原体含有的基因,或者植原体根本就没有这些 基因,靠吸收寄主的代谢产物而非自身合成.植原 体含有编码蔗糖磷酸化酶类的基因,但是不完整,没 有功能.推测由于在昆虫体中含有的蔗糖非常少, 不需要此基因的表达,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此 基因功能.尽管植原体缺乏代谢基因,但植原体有 37卷第3期牟海青等: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l9? 27个基因参与转运系统,例如:苹果酸酯,金属离子 与氨基酸转运体,其中有一些基因是多拷贝的.这 说明了植原体能够转运寄主的一些代谢产物.植原 体在侵染过程中吸收寄主的代谢产物,打破了寄主 的代谢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除了与 转运有关的基因,植原体中还有另外一些多拷贝基 因,例如:uvrD,hfzB,trek,dam与ssb(占整个基因 组的18),这些基因在其他细菌中是单拷贝的. 这可能就是植原体虽然缺失一些代谢基因,但是其 基因组要比另一些病原物的还要大的原因.植原体 中缺乏大部分的核苷酸合成相关基因,推测植原体 不能合成核苷酸而是从其寄主中吸收.植原体基因 组编码叶酸合成的有关基因,这有利于植原体的自 身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植物或昆虫环境.有趣的 是,在植原体基因组中没有有关ATP合成的基因, 植原体是第1个被发现的缺乏ATP合成基因的微 生物.推测植原体是用一种未知的机制来吸收寄主 的ATP,或者植原体所利用的ATP主要是依赖于 糖酵解途径合成.细菌中,戊糖磷酸途径是相对保 守的,使细胞合成NADPH并获得还原能力,提供 用来合成核苷酸的5一磷酸核糖.但是在植原体的基 因组中却没有参与此途径的基因存在. 分析已测得的植原体基因组,与洋葱黄化植原 体M株系(0Y_M)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翠菊黄化 丛枝植原体(AYwB)含有相对较小的重复序列的基 因组.基因组中重复的部分大都成簇分布并能在基 因组中移动(potentialmobileunits,PMU),这些 PMU是植原体特有的.与动物菌原体不同,植原体 缺乏DNA重组及修饰功能,而PMU可能会起到这 种重组作用L7. 由于不能进行人工培养,植原体的分类与其他 细菌有所不同,主要依靠16SrDNA序列,地,,基因 序列,r基因序列以及secY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 植原体候选属内的组与亚组的分类_81.2007年, Wei等利用软件分析已知植原体16SrDNA序列, 通过RFIP分析,将已报道的植原体分为28个组, 100个亚组.并且建议,当植原体16SrDNA的 RFLP相似系数小于0.85时,可以归为一个新的 组,当植原体16SrDNA的RFLP相似系数小于 或等于0.97时,可以归为一个新的亚组l1..目前, 已有26个植原体候选种正式发表,另外有7个植原 体候选种的名字已经广泛引用,但仍未正式描述该 植原体的有关信息口.IRPCM(2004)植原体/螺原 体工作小组规定:植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与已 知命名的候选种的同源性小于97.5则可以定为 一 个新的候选种;此外,当传播介体,天然寄主以及 在分子生物学上有明显差异的植原体也可以定位一 个新的候选种l1j. 植原体由非醇原体进化而来,单细胞,较小.植 原体的基因组比其他细菌小得多,约5001000kb, 基因组富含AT,能够寄生于植物与昆虫两大生物界. 植原体基因组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基因多聚集于序 列可变区(sequence-variablemosaics,SVI?s),这是由 来自噬菌体的可动遗传因子周期性攻击并发生重组 的结果.植原体SVMs中存在原噬菌体基因组的残 余,推测噬菌体对于植原体的进化起了重要作用_1. 目前已有4种植原体的基因组全序列公布,包括洋葱 黄化植原体(onionyellowsphytoplasmastrainM, OY-M),翠菊黄化植原体(asteryellowsphytoplasma strainwitches’broom,AY-WB),苹果丛生植原体 (CandidatusPhytoplasmamalistrainAT),澳大利亚 植原体候选种(CandidatusPhytoplasmaaustraliense). 其基因组特征如表3. 表34种植原体的基因组特征比较 特征艘 /bp 艴 N~ 体 1%N 嚣 /G tRNAr 撒RNA嚣 化.sss.环状zzssz 蒹化s6oss环状zsssszzz 薹生e..s线状z..szz. s.sz环状zss..sz 3植原体的危害与致病机理 植原体病害主要引起植物丛枝,黄化,绿变,花 变叶,矮缩等症状,造成植株果实小,不结果,严重时 可以引起植株枯死l_3].国际上已经报道的植原体病 害千余种,我国报道的相关植原体病害有百余种,危 害严重的主要有枣疯病,泡桐丛枝病和桑萎缩病等, 受植原体侵染后木材与果实的产量,质量明显下降, 长期以来给经济作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植原体病 害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各国的经济作 物,尤其是在葡萄,苹果,桃,梨,杏,马铃薯等等水果 或粮食作物上引发的病害,严重影响了各国之间的 ? 20?击氢物’螽婚2O11 经济贸易.因此,随着新的植原体病害的不断报道, 各国也加强了对于植原体病害传人本国的预警与防 范.2006年,加拿大食品检疫局(CFIA)启动了针 对葡萄黄化植原体的调查行动.同年1O月20日, 证实在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葡萄园中发生葡萄黄 化植原体(Boisnoirphytoplasma).据调查,此染病 葡萄种苗为2006年从法国进口,共约2000株l1. 2007年在安大略省的调查结果表明,2株来自法国 的葡萄植株受到葡萄黄化植原体侵染,导致Bois noir病害u.葡萄黄化病严重影响了酿造葡萄酒 的产量与质量,是一种葡萄园毁灭性病害. 与病毒相比,植原体基因组较大,因此分析植原 体的致病机理难度较大.经高效液相色谱(HPIC) 测定,受16Sr—B亚组植原体侵染后除虫菊组培苗中 的除虫菊酯含量明显下降1]..目前,多数专家认为 植原体的侵染干扰了植物的激素水平,碳水化合物 的替代途径,光合作用等,导致了症状的发生.受白 蜡树黄化植原体侵染后,长春花叶片光合作用中最 大羧化率与非环式电子传递均受到抑制[2.受植 原体侵染后的葡萄叶片中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核 酮糖一1,5二磷酸羧化酶以及光合作用均受到抑制, 光合系统II(PS?)受到严重影响,而光合系统I(PS 工)略受影响l2.受植原体侵染后长春花叶片中苯 基丙酸类合成途径与萜类吲哚生物碱途径大大增 加,同时蔗糖,葡萄糖,绿原酸,开链马钱子甙(secol— oganin)等含量显着增加.推测植原体侵染后植物 叶片失绿很可能是由糖类的积累造成,因为糖类的 积累可以抑制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l2..通过 分析转录组的差异,Boisnoir植原体侵染葡萄后,碳 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而光 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与激素合成,代 谢,调控有关的基因表达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2.. HPIC分析发病与健康泡桐内源激素和酚类物质含 量,发现病株游离IA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并 且IAA含量与邻苯二酚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而 细胞分裂素(Z+ZR,iPA),赤霉素(GA.)和脱落酸 (ABA)含量变化不明显E一. 由于植原体不能进行人工培养,基因组编码几 百个基因,因此找出致病基因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 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是通过TTSS分泌系统分泌毒 性因子改变植物的正常生理系统,降低植物的免疫 力.植原体基因组中缺乏TTSS分泌系统相关基 因,但可以通过Sec转运系统将细胞内的蛋白运输 出植原体细胞外.分泌到植物细胞质中的植原体蛋 白很有可能是引起植物发病的致病因子.Hoshi等 分析洋葱黄化植原体基因组,并在本生烟与拟南芥 中表达分泌蛋白,发现TENGU蛋白是洋葱黄化植 原体引起植物丛枝与矮缩的一个致病因子[2. TENGU是一个较小的蛋白,成熟的TENGU蛋白 仅有38个氨基酸,不仅存在植物的韧皮部,而且能 够分布到植物的其他细胞中.TENGU蛋白能够引 起植物中生长素有关基因表达下调,推测通过抑制 生长素信号与生长素合成致使植物表现丛枝与矮缩 的症状E. 此外,有文献报道,受植原体侵染后,葡萄,榆树 等植株中的内生菌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2. 4植原体病害的防控 抗生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植原体病害最常用的 药物.植原体细胞无细胞壁,仅由3层膜包被,对青 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但能被四环素族抗生素所抑 制,如金霉素,土霉素和脱甲基氯四环素_3一.生长素 类物质3一吲哚丁酸(IBA)与IAA加入培养基中,可 以使发病长春花症状消失,且IBA的作用效果较 好.IBA与IAA能够去除发病长春花组培苗中的 HYDB植原体,但不能完全去除长春花组培苗的 EY—C与SAI植原体E28-29一.在利用转基因工程技 术防治植原体病害方面,将抗菌肽shiva-1基因转入 泡桐后,泡桐表现明显的抗丛枝病性状_f{.植原体 病害主要靠昆虫介体,人工嫁接,菟丝子等途径传 播,因此通过阻断传播途径也是一种很好的防治 途径. 近年来,受植原体侵染植株表现症状后一段时 间症状又消失的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2004 — 2006年,在弗留利威尼斯一朱利亚地区的19个葡 萄园中发现有葡萄黄化症状恢复现象.第1年恢复 50,第2年恢复70,第3年基本上全部恢复E一. 在苹果丛生病中同样存在发病植株恢复健康的现 象,并且苹果树冠未检测到植原体,仅在根部能检测 到植原体存在.通过比较健康,发病,恢复的苹果植 37卷第3期牟海青等: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株中过氧化氢(HO.),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 肽等含量的变化,恢复健康的植株中过氧化氢,还原 型谷胱甘肽含量较高,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低.说明 在恢复健康的植株中氧化剂清除系统活性降低,引 起过氧化氢的积累,过多的过氧化氢可以与病原物 的毒性因子发生作用_3. 随着对植原体的研究增多,越来越多的由植原 体引起的重要农作物病害被报道,并且研究工作也 不断深入,包括基因组测序致病性机理研究等,对植 原体引起的寄主植物病变与症状的表现机理有了初 步认识.植原体引起植物发病症状的原因可以归 为:引起激素的紊乱,与寄主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途 径的互作,抑制寄主防卫系统活性,分泌毒性因子 等.对于植原体病害的防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及 IBA等生长素类物质的应用有较明显效果外,目前 仍未发现经济,高效,环保的药物. 有关发病苹果与葡萄植株恢复健康的现象,推 测内生菌起了关键作用;已发现榆树,葡萄等感病植 株与抗病植株在内生菌群落上有较大差异.通过研 究,植物内生菌落的差异会给今后的植原体病害防 治与控制提供启发与依据.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DoiYM,TerandkaM,YoraKandAsuyamaH.Mycoplasma orPTL-group-likemicroorganismsfoundinthephloemele mentsofplantsinfectedwithmulberrydwarf,potatowitches— broom,asteryellowsorpaulowniawitches—broomJ:.Ann PhytopatholSocJpn.1967.33:259—266. 蒲雪莲,郭恒,蔡玲玲,等.与柑橘黄龙病症状类型相关的两 类细菌的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 集,2009:280. 刘仲健,罗焕亮,张竞宁.植原体病理学[M].北京:巾国林业 出版社,1999:34—40. 孙志强,傅建敏,乔杰,等.茶翅蝽对植原体的传播能力[J].林 业科学研究,1999,12(6):606—6l1. 林彩丽.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质粒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功能 研究[I)].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8:2—3. OshimaK,KakizawaS,NishigawaH,eta1.Reductiveevolu— tionsuggestedfromthecompletegenomesequenceofaplant pathogenicphytoplasma[J].NatureGenetics,2004,136:27 — 29. BaiX,ZhangJ,EwingA,eta1.Livingwithgenomeinstabili— ty:theadaptationofphytoplasmastodiverseenvironmentsof theirinsectandplanthosts[J:.JournalofBacteriology,2006, l88:3682—3696. - 8]GundersenDE,LeeIM,RehnerSA,eta1.Phylogenyof mycoplasmalikeorganisms(phytoplasmas):abasisfortheir classification[J].JournalofBacteriology,1994,176(17):5244 5254. r9]MarconeC.LeeIM,DavisRE,eta1.Classificationofaster yellowsgroupphytoplasmasbasedoncombinedanalysesof rRNAandt.JgenesequencesJ].1nternationaiJournalof SystematicandEvolutionaryMicrobiology,2000,50:l703 一 l713. r10]LeeIM,GundersenRindalDE,DavisRE,eta1.Revised classificationschemeofphytoplasmasbasedonRFLPanalyses of16srRNAandribosomalproteingenesequences口].Inter— nationalJournalofSystematicBacteriology,1998,48:l153 l169. [11]LeeIM,BotmePParkerKD,ZhaoY,Phylogeneticanalysisand delineationofphytoplasmasbasedonthesecYgene[J/OL].Inter nationalJournalofSystematicandEvolutionaryMAcrobiology, 2010.10.1099/ijs~0.019695—0. :12]WeiW,DavisRE,LeeI-M,eta1.Computer-simulatedRFLP analysisof16SrRNAgenes:identificationoftennewphyto plasmagroups|J.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aticandEv olutionaryMicrobiology,2007,57:1855l867. [13]WeiW,LeeIM,DavisRE,eta1.AutomatedRFLPpattern comparisonandsimilaritycoefficientcalculationforrapiddelin eationofnewanddistinctphytoplasma16Srsubgrouplineages _J].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aticandEvolutionaryMi— crobiology,2008,58:2368—2377. [14]Internationalcommitteeonsystematicsofprokaryotes,sub committeeonthetaxonomyofmollicutes[C]//Minutesofthe meetings,July2008,Tianjin,PRChina,IntJSystEvolMi— crobiol,2008,58:2987—2990. [1j]赖帆,李永,徐启聪,等.植原体的最新分类研究动态lJ].微生 物学通报,2008,35(2):291—295. E16]WeiW,DavisRE,JomantieneR,eta1.Ancient,recurrent phageattacksandrecombinationshapeddynamicsequence-var— iablemosaicsattherootofphytoplasmagenomeevolution[J]. 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 StatesofAmerica,2008,105(33):11827一l1832. :17]NAPPO.Boisnoirphytoplasmadetectedinimportedgrapevine inBritishColumbia,Canada~EB/oh].[2006一?一24.http: ff,Nw.pestalert.org/oprDetail.cfm?oprlD~242. 18]NAPPO.BoisnoirphytoplasmainfectedplantsfoundinOntar, io,canada[EB/0L].[20071221.http:?www.pestalert. org/oprDetail.cfm?oprlD=303. [19]Ambrozic—DolinsekJ,CamlohM,eta1.Phytoplasmainfection mayaffectmorphology,regenerationandpyrethrincontentin pyrethrumshootculture[J].ScientiaHorticulturae,2008, ? 22?{镪铸.婚2O11 lJ6:213—218. [2o]YokTanP,WhitlowT.PhysiologicalresponsesofCatharan thusyoseus(periwinkle)toashyellowsphytoplasmalinfection _J].NewPhytoplogist,2001,150:757769. [21]BertaminiM,NedunchezhianN,TomasiF,eta1.Phytoplas ma[Stolbur——subgroup(BoisNoirBN)]infectioninhibitsphoto—— syntheticpigments,ribulose-1,5bisphosphatecarboxylaseand photosyntheticactivitiesinfieldgrowngrapevineleaves[J]. PhysiologicalandMolecularPlantPathology,2002,61:357 — 366. [22]ChoiY,TapiasE,KimH,eta1.Metabolicdiscriminationof CatharanthusroseusleavesinfectedbyphytoplasmausingH— NMRspectroscopyandmultivariatedataanalysis口].Plant Physiology,2004,135:2398—2410. [23HrenM,NikolicP,RotterA,eta1.’Boisnoir’phytoplasma inducessignificantreprogrammingoftheleaftranscriptomein thefieldgrowngrapevine[J].BMCGenomics,2009,10:460. [24]田国忠,黄钦才,袁巧平,等.感染MLO泡桐组培苗代谢变化 与致病机理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1994,24(5):84—90. [25]HoshiA,OshimaK,KakizawaS,eta1.Auniquevirulence factorforproliferationanddwarfisminplantsidentifiedfroma phyt0pathogenicbacterium[J].PNAS,2009,106(15):6416 — 642L r26]MarzoratiM,AlmaA,SacchiL,eta1.Anovelbacteroidetes symbiontislocalizedinScaphoideustitanus,theinsectvector offlavescencedoreeinVitisvinira[J].AppliedandEnvi— ronmentalMicrobiology,2006,72(2):1467—1475. [27]MengoniA,MocaliS,SuricoG,eta1.Fluctuationofendo phyticbacteriaandphytoplasmosisinelmtrees[J].Microbio logicalResearch,2003,158:363—369. [28]PericaCM,LepedusH,MusicMS.Effectofindole3一butyric acidonphytoplasmasinin,etal.Transgenicpaulowniaex- pressingshiva一1genehasincreasedresistancetopaulownia Witches’broomdisease[J].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 gy,2005,47(12):1500—1506. [31BellomoC,CarraroL,ErmacoraP,eta1.Recoveryphenome rlaingrapevinesaffectedbygrapevineyellowsinFriuliVenezia Giulia[J].BulletinofInsectology,2007,60(2):235—236. [32]MusettiR,SanitadiToppiI,ErmacoraP,eta1.Recoveryin appletreesinfectedwiththeappleproliferationphytoplasma: anultrastructuralandbiochemicalstudy[J].Phytopathol.gy, 2004.94(2.203—208. 欢迎订阅《植物保护》杂:,C|,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本刊为全国中 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已被 《CAB》,美国《化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 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报道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有关植物病理,农林业昆虫,杂草及鼠害等农作物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农药等植物保护各学科原创研究性论文 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成果文章. 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国外植保,争鸣,基础知识, 实验技术,技术与应用,有害生物动态等.本刊兼 曹广告 读者对象:农林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 生,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农药研究与生产人员,植物医 生,农技干部等. 发行和订阅:双月-tlj,大16开,铜版纸印刷,160页,150元/年.国内邮发代号2—483,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外由中国 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发行代号BM450.直接在本刊编辑部订阅,可享受9折优惠,全年135元,若需挂号,每期另加3元.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植物保护》编辑部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19059,62815914 传真:010—62819059 E-mail:zwbhl963@263.net 网址: 联系人:王音,田结 霹塑事 望启订两 塑征瑰
本文档为【【word】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27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