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

《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

举报
开通vip

《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 题目: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软件服务外包1班 姓名:xxx 2016.12.14 摘要 信息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助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史,社会的进步必然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信息技术自产生之日起便对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将不断加深,应用也将有所改变。以下,笔者将根据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浅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在这...

《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
《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 题目: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软件服务外包1班 姓名:xxx 2016.12.14 摘要 信息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助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史,社会的进步必然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信息技术自产生之日起便对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将不断加深,应用也将有所改变。以下,笔者将根据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浅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在这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国家在该领域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作为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我认为有必要了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门课程的观点和认识,共四个论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未来;应用;趋势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Internet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国际上开始提出了信息化社会的概念。教育如何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成为教育家们和政治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一时期,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积极投入资金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同期,我国也开始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于1996年拟定了一个关于1000所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试点项目的五年计划,至1998年底己有近半数学校实现联网,每校平均 装备微机百余台。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新挑战,我国也不例外。 在2000年1月召开了全国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目标、内容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指出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目标与内容。 200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十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重点支持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启动“校校通”工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把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的格局。 截至2008年上半年,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大工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覆盖面已遍及全国,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标志着世纪之交的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这个“决定”明确提出要“在高中阶段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制定,在此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学分的科目放在技术领域。 2003年3月31日发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04年下半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又进行了重新修订。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此时的信息技术已经变成一种大众技术,而且随着这种大众技术逐渐被更多的人掌握,随着信息活动逐渐对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占领,逐步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这一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应着眼于每一个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信息素养。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全体学生索质的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作为未来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是全体学生素质提高的必要组成部分。 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乎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003年3月31日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在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归于技术领域,内容标准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智能信息处理六个方面,同时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只有1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与社会四个主题构成,强调大众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培养),2学分(每学分18学时);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每个模块2学分。 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之后,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尽管学 科经历的历史不长,但是发展变化很大。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是非常丰富的,由以前的计算机课改为如今的信息技术课。随之我们的最终目标也定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 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 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 19世纪) 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 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 在.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1894年电影问 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4)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化是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人群的不断扩大,加之依托Internet网络,将会促使通信技术逐渐脱离传统低效的通信交流方式,转而依托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路通信,这种依托网络而兴起的通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通信效率和通信的安全性,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他们带去了安心。这种贴合人们需求的通信方式,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通信技术的网络化也必将带动信息技术整体的网络化。 数字化不仅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也是通信技术的一大特征。所谓数字化就是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他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进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随着计算机处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并行处理信息的要求,计算机数字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宽带化是通信技术的另一发展趋势。通信传输在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光纤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波长不断增加并且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一个波长段上用多个信道的波分复用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光放大器代替光电转换中继器已经实用;相干光通信,光弧子通信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这将使得中继器距离延长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随着光纤技术的逐渐成熟,光纤技术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的宽带正在一点点的逐步地变大,于是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计通信技术将向着宽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运行高速、机身小型和智能化同时处理的运行方式将会成为计算机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而是“快鱼吃慢鱼”方式,谁拥有更为强大、更为高端和更为方便、更适用于人类应用的特征谁就会占领市场的先机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 首先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方面。从世界史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每秒5000次的运算速度到如今IBM的高性能计算机已达每秒300万亿次的运算神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的转变是历史有目共睹的。并且目前美国计划在2010年前研制出每秒千万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从计算机发展的历程和当今科技进步的势头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在未来将会向着更为高速的方向发展。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科技发展史》课程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3-2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