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举报
开通vip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第 8卷 � 第 5期 2 0 0 6年 9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H IT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 Vo.l 8 No. 5 Sep t. , 2006 � � � � � � 文章编号: 1009-1971( 2006 ) 05- 0007- 08 � � 收稿日期: 2006- 03- 05 � � 作者简介:孙烈 ( 1972- ) ,男,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技史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第 8卷 � 第 5期 2 0 0 6年 9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H IT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 Vo.l 8 No. 5 Sep t. , 2006 � � � � � � 文章编号: 1009-1971( 2006 ) 05- 0007- 08 � � 收稿日期: 2006- 03- 05 � � 作者简介:孙烈 ( 1972- ) ,男,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技史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孙 � 烈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伙伴小组,北京 100010) � � 摘 � 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重型机械制造业随之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 产业。一系列举措促使重型机械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修配、仿制、自主研发重大产品的三个阶段。苏联援助、 自力更生和 �三线建设�等若干因素影响重型机械的技术发展。在此期间, 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指向、薄弱的工 业基础、较强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能力,决定了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所走的道路。 � � 关键词: 重型机械; 技术发展;苏联援助;自力更生 � � 中图分类号: TH - 092: N092�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重型机械制造业以生产冶炼设备、轧制设备 和重型锻压设备为主, 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决定着国家重工业和 国防工业独立自主的程度。 20世纪 50年代之 前,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尚未形成。然而,在随后 不足 20年的时间内, 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 强的重型机械的科研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生产制造体系迅速建 立起来,并形成仿造和初步自行设计制造重大成 套产品的能力, 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的工业建设。 本文依据初步整理的史料, 从分析重型机械制造 业的发展背景入手,以有代表性的产品为线索,着 眼于重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的重大举措和若干影 响因素,力图勾勒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机 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脉络,初步探讨其建立过程。 � � 1�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 � 20世纪 50年代初期, 中国确立了优先发展 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方针, 这既体现了国民 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受到了中苏 关系及苏联援助的影响。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伴 随着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而成长。 � � 自鸦片战争以降,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内忧 外患中缓步推进, 时有停滞或倒退。 20世纪 50 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不完整,基础薄弱, 重 工业尤甚。钢铁、煤炭、电力等重要产品的生产无 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以钢铁生产为例, 因冶 炼设备和轧制设备不足, 生铁只有三分之一炼成 钢,而轧钢能力仅及产钢的二分之一弱 [ 1] 3。为数 不多的官办钢铁企业、机械加工企业的装备和技 术落后,小型民营企业更是因陋就简,它们主要从 事机器设备的修配,以及简单零部件和小功率、低 精度的机器设备的生产。中国所需的重要机器设 备、关键材料、武器装备和许多工业产品只能依赖 进口。 � � 中国共产党执政伊始即确定加速工业化的进 程,并着手规划重工业的发展。中苏全面合作开 始后, 中国重工业的发展直接受到苏联的影响,苏 联的 �重工业优先 �的工业化理论影响中国制定 了相关政策,而苏联的援助,直接帮助中国解决了 发展重工业所面临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 困难。从 �一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开始, 中国把优先发展重工 业和国防工业纳入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轨道上 来实施。1952年 8月, 周恩来在 �二年来中国国 内主要情况的报告�中提出: �五年建设的中心环 节是重工业, 特别是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 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军事工 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 � [ 2]。同年 12月, 中 共中央在�关于编制 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 的指示 �中指出: �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 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和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 的完成。� [ 3] 1953年 9月, 周恩来在 �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 �中强调 �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4] 100。 � �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对于重型机械制 造业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决策者们也已经意识到 落后的机械制造工业是制约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发 展的瓶颈之一。正如 1954年毛泽东在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所指出的: �我们现 在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 [ 5]周恩来在 1957 年 �八大 �的报告中提出: � ��能够独立地制造 机器, 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 还要能够制造重 型机器和精密机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 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 [ 4] 232。 � � 中国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走自行制造武 器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技术发展之路,就必须建立 和发展重型机械制造业。 20世纪 50年代和 60 年代, 为了适应军工、冶金、电力、化工、航空和航 天等诸多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要求,中国对重型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 � � 2� 发展重型机械制造技术的重 大举措 � � ( 1)计划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 � � 20世纪 50年代,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 立起来的一系列管理体系和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为重型机 械行业的建立与发展, 以及技术力量的统一与协 调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 1952年,为了突出保障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 的发展,分别成立第一、第二机械工业部; 同年底, 一机部组建重型机器管理局 (即第三局 ) [ 6 ] ,负责 全国大型重型机器企业的建设和生产。重机制造 行业的管理以一机部为主, 其直属重机制造企业 与相关科研设计单位成为重机制造行业的主力 军。随后,在冶金系统、军工系统和地方工业管理 体系内,也相继发展起作为辅助和补充的制造力 量,以生产配套设备为主。 � � �一五 �期间, 在苏联的帮助下, 逐渐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了 对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管理。例如, 在产品质量的 管理和监督方面:一机部建立了新产品试制管理 制度、工艺规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技术管理制度; 设立理化试验室、计量检定室等质量监督机 构 [ 7] 195; 1953和 1954年, 一机部相继颁发 �技术 检查工作条例 �和 �质量监督工作暂行办法 �, 在 直属企业施行; 1956年一机部成立技术监督司, 负责质量监督工作 [ 8 ] 201, 207。在设备管理方面, 通 过各种培训班推广苏联的 �设备统一计划预修和 使用制度� [ 8 ] 182; 在技术标准方面, 引进和翻译大 量苏联的标准资料;在采用苏联标准的基础上,逐 步开展标准化工作; 1952年一机部在技术司设立 标准科; 1955年制定发布 �机械制图 �、�公差与配 合 �等 62项标准 [ 8 ] 274, 并在各厂建立标准化机 构,配置专职技术人员,初步建立起机械制造业的 技术标准体系。 � � ( 2)恢复原有技术力量 � � 20世纪 50年代之前,与重型机器修配有关 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等,有限的技术资源分散在为 数不多的冶金、机械和造船等行业的工厂,地区分 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东部沿 海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及西南地区,以及太原 及华北地区。1950� 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期, 通过改扩建部分较大企业和新建少量专业制造企 业,原有的重型机械的技术力量得以保留和恢复。 � � 这一时期,修复和试制了轧钢机、蒸汽锤等重 机设备,保证了原有企业生产的恢复。全国共恢 复和保存约 50余套 (部分尚未修复 )轧钢机, 其 中,东北 17套,重庆及其他地区 27套, 上海约 10 套, 另在南京、广州等地有不成套的轧钢机 5 组 [ 1] 19- 21。其中,重庆大渡口钢铁厂 (原二十九兵 工厂, 1951年更名为西南工业部第一零一厂 )修 复一套 32吋钢轨轧机, 并改造了 8 000马力蒸汽 机,可生产成渝铁路所用钢轨, 是 1953年前国内 唯一标准钢轨轧机。此外, 重庆地区还修复了大 多数原有的钢板轧机、钢条轧机、蒸汽锤和电动 锤。重庆成为当时除东北之外, 钢铁生产设备最 完备的地区。上海的 21家钢铁企业拥有轧钢机 167部,成套轧机仅 10套。上钢三厂和茂兴钢铁 厂分别拥有一套直径 515毫米轧机、一套直径 430毫米轧机。上海的江南造船厂拥有的机器设 备较多, 技术水平较高, 具有制造舰船、机器等大 型设备的经验。 1950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中央 鉴于特种钢厂都集中在东北地区,在 4月份召开 的全国第一次钢铁会议上决定重点建设太钢。为 解决设备不足问题, 从上海、青岛、唐山等地调配 3吨电弧炉等急需设备, 加上原有的 650mm中型 轧钢机,太钢可生产子弹钢、炮弹钢和硅钢等特种 钢 [ 10]。东北地区是当时全国重型机械发展的重 心。在鞍山、沈阳、大连、本溪等地恢复和改建了 多家钢铁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 重型机械的技术 力量不但得到恢复, 而且有一定的发展。沈阳重 �8�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第 8卷 � 型机器厂 (即东北第二机械厂, 原为沈阳试验工 厂 )修复散放在鞍山的 5台蒸汽传动的 12MN锻 造水压机,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可生产大型铸锻件 的基地 [ 11] 1。沈阳重型机器厂等通过测绘仿制苏 联设备,还试制了为数不多的重机产品,其中, 2t、 3 t、5t蒸 � 空自由锻锤, 20MN多层液压机, 20MN 锻造水压机 (修复 )和抚顺重机厂生产的每小时 产量为 23t的规律型圆钢筋轧机等具代表性。这 些产品的技术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填补了一些空 白和缺门。 � � ( 3)建立重型机械制造的骨干企业 � � 在 1950年之前,中国尚无重型机械的专业生 产厂。在国民经济恢复和 �一五 �计划期间, 依靠 自行建造和苏联援助, 建立起一批骨干的重型机 器厂, 奠定了重型机械设计、制造的技术基础。 � � 自行建造的太原重型机器厂是中国第一个重 型机器厂。 1950年 5月, �第一次全国机器工业 会议�决定兴建太原重型机器厂。同年 10月, 支 秉渊主持完成设计规划, 随即动工兴建。上海市 为此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并调拨了水压机、重型 车床和龙门刨床等设备, 部分重型设备为日本赔 偿物资 [ 11] 103。1953年冷作、铸工、锻工等车间部 分投产。1953续建时,因地质问题中断。 1955年 复工, 1958年建成为年产 3万吨的大型重机制造 企业 [ 12] 963 - 964, 975。 � � �一五�期间,苏联援助新建了富拉尔基重型 机器厂 ( 1955年更名为第一重型机器厂 )、洛阳矿 山机器厂等大型重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机厂与 齐齐哈尔钢厂是配套项目生产厂, 相互依存。 1956年 6月一重厂区工程开工, 1958年部分建成 投产, 1960年全部建成, 共投资 4. 58亿元 [ 12] 382- 383。 1964年,一重的万吨水压机正式投产。一重设计 年产 6万吨,是中国生产能力最大的重机企业, 以 生产大型轧机、冶炼设备、锻压设备、大型发电设 备和大型铸锻件为主。洛阳矿山机器厂, 投资 8 700万元, 设计年产量 2. 1万吨, 1954年兴建, 1958年建成,以生产大型矿山设备、大型铸锻件、 轧钢设备为主。此外,沈阳重机厂、沈阳矿山机器 厂、抚顺重机厂 (后改名为 �抚顺挖掘机厂 �)、大 连工矿车辆厂 (后改名为 �大连重机厂 � )等一批 老企业在苏联援助下相继完成改扩建。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研制重点产品的带动 下,重机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大幅提 高,行业形成所谓 �八大重机厂 �等一批大型重机 生产企业,即第一重机厂、太原重机厂、沈阳重机 厂、大连重机厂、上海重机厂、第二重机厂、北京重 机厂和天津重机厂等。此外, 还兴建了一批中型 重机厂,如昆明重机厂、陕西重机厂、长沙重机厂、 杭州重机厂、合肥重机厂、福建三明重机厂、济南 重机厂和吉林重机厂等 �八小重机厂 � [ 8] 193。这 些大中型重机制造企业成为中国重机制造行业的 骨干力量。另外,冶金、军工和一些地方工业部门 也建立了一些规模不等的机械厂, 可作为一机部 重机生产的有力补充,服务于各自行业。这些大、 中、小型的重机制造企业联系的行业广泛,地域分 布较广,形成了中国重机生产的专业力量。 � � ( 4)发展科研和专业教育 � � 20世纪 50年代后期至 �文革 �前, 重型机械 的科研和专业教育发展较快。这段时期,国家比 较重视科技工作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知识 分子政策的调整,也利于科研和教育的发展。 � � �一五�后期,国家加强科技工作最重要的举 措就是国务院于 1956年组织制订了 �一九五六 � 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修正草 案 ) � (即 �十二年规划� )。 �十二年规划 �对重型 机械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13] : � � ��各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的研究, 包括 ��冶金设备,轧制设备, 化工、石油、矽酸盐工业 设备, 金属成型 (包括铸造、锻压、冲压 )设备�� 的科学研究。 � � ��为了保证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与材料成 型及加工的机器设备,特别是冶金轧制设备、大型 水压机、重化工设备及大型与精密切削机床等的 发展, 必须进行有关各专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工 艺的有实验基础的理论研究。 � � ��用焊接结合较小锻件与铸件来代替大型 铸件或锻件,这样可以不用重大锻压铸造设备,使 大机件减少制造上的困难,减少内部缺陷,而且降 低重量。 � � 显然,单纯的产品仿制已不能满足重型机械 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必须要开展新产品 的研发。为加强科研工作, �一五 �后期, 一机部 陆续成立了机械制造科学研究院、工艺与生产组 织研究院和工具科学研究院等 21个研究院 (所 )。 1956年一机部三局对设计力量做出调整, 部分人员组成重型矿山机械研究所 (即西安重型 机械研究所的前身 ) ,其他人员被输送到一重、沈 重、太重、洛矿等重点企业的产品设计机构、标准 化机构, 以及产品、工艺和计量测试试验室,产品 研究的力量得到增强。同时, 机械、冶金、教育等 �9�第 5期 孙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部门加强科研协作。至 �文革�前, 重机行业的科 研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分布于一机部、大型企业和 高校相关的科研院所, 成为重机行业科研力量的 生力军。值得注意的是, 1953年学术期刊 �重型 机械 �创刊,这是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学术化的标志。 � � 重型机械的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 教育两方面都有所发展。1950年, 东北工学院成 立,该院以原东北大学为基础, 并入原沈阳工学 院、抚顺矿业专科学校及鞍山工业专科学校 [ 14]。 1952年,配合太原重机厂成立了太原机器制造学 校 ( 1960年改为太原重机学院 ) [ 6]。 1952年开始 的 �院系调整 �, 参照苏联教育模式, 加强了对专 业人才的培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曾划归 一机部管理。 1958年在哈工大重型机械系及相 关专业的基础上, 组建重型机械学院, 1960在此 基础上成立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 1985� 1997年迁 址秦皇岛, 更名燕山大学 )。这些专业院校为重 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职 业技术教育方面, 50年代初主要采取 �师带徒�和 开展培训班的方式培养技术工人。 �一五�期间, 为了适应苏制机器设备的生产操作,大力发展职 业技术教育。此外,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和地方还 办起规模不等的业余大学、函授大学,以在职职工 的技术培训为主。 � � ( 5)研制重点产品 � � 中苏关系破裂后, 中国的工业建设和技术发 展主要靠自力更生。在 �二五 �和 �三五 �计划期 间,为解决基础工业建设和国防工业急需,中国自 行研制了火车车轮轮箍生产线成套设备、两台万 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和 �九大设备 �等国家重点 产品。这些重机产品技术含量高, 制造难度大。 由于各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技术协作,在设计和制 造上采取适用、可行的技术路线,加上国家领导人 的重视,这些重点项目的研制都取得了成功。这 些重点产品不但填补了中国大型成套设备的许多 缺门、短线, 而且带动重型机械行业的科研实力和 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 � � �一五�期间,苏联未能帮助中国建立火车车 轮轮箍生产线 [ 15]。 1958年, 中央决定中国自行 建设马鞍山钢铁公司车轮轮箍厂, 全部成套设备 重大的主辅机共 20种, 总重量 2. 4万吨, 其中, 30MN定径镦粗水压机、80MN车轮模锻水压机、 30MN压弯冲孔水压机等都是中国从未制造过的 大型设备。设备的设计制造由沈阳重机厂、太原 重机厂和第一重机厂等多家企业协作完成。 1964 年生产线正式投产,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车轮、轮 箍一直依靠进口的局面。 � � 在东北和上海的两台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的 筹建和完成的时间差不多, 而且都组织了全国范 围的技术协作, 分别由一机部副部长刘鼎和煤炭 部副部长沈鸿负责。第一重机厂增装的万吨水压 机由沈阳重机厂和第一重机厂为主进行设计制 造。技术人员研究了中国当时已有水压机的技术 特点, 还派人去苏联考察了英、德制造的万吨水压 机,并同苏联专家讨论了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11] 273- 274。这 台水压机公称压力 125MN, 采用三缸、四柱、铸钢 件组合梁结构。制造时,将立柱分为三段,每段用 88吨的低碳合金钢锭铸造,再用电渣焊焊接。底 座铸钢件则用四包共 145吨的钢水合浇而成。这 台水压机 1962年完成制造, 1964年水压机车间 建成后正式投产。上海的 120MN水压机是 1958 年 5月沈鸿致信毛泽东建议制造的 (沈鸿 �致毛 主席的信�, 1958年 ) [ 16] 2。毛泽东批准了这项建 议。这台水压机由沈鸿任总设计师,林宗棠任副 总设计师, 徐希文任技术组长, 以江南造船厂为 主,组织全国协作,用四年时间完成了水压机的调 查研究、设计、试验和制造。由于当时上海缺乏大 型铸锻件、大型机加工和大型起重的技术能力,这 台水压机在设备结构和制造工艺上采取了一系列 特殊措施:采用六缸、四柱、全焊结构,用电渣焊以 小拼大,弥补铸锻能力的不足, 用多台移动式小机 床加工大件,用几百根枕木和几十个油压千斤顶, 实现下横梁等部件的起重、旋转。 1959年在上海 重机厂建成第一水压机车间, 1962年 6月万吨水 压机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除了这两台自行建造 的万吨水压机, 20世纪 60年代,四川德阳第二重 型机器厂从捷克进口了一台 120MN锻造水压机。 这三台万吨级水压机增强了中国重型机械的设计 制造能力和大锻件的生产能力, 推动了重型机械 制造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 � �九大设备 �是为提高冶金工业生产精细材 料的能力,以满足国防工业急需的九套大型成套 设备: 300MN模锻水压机、125MN卧式挤压水压 机、辊宽 2800mm热轧铝板轧机、辊宽 2800mm冷 轧铝板轧机、2mm ~ 80mm钢管冷轧机系列、80mm ~ 200mm钢管冷轧机系列、辊宽 700mm20辊极薄 带钢轧机、辊宽 2300mm冷轧合金薄板轧机和万 吨油压机; 此外, 还研制了为水压机和轧机提供 铝、镁及其合金材料铸锭的铝合金熔铸车间。 1961年中央批准 �关于安排九项大型设备生产任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第 8卷 � 务的报告�。由一机部和冶金部两部的副部长沈 鸿和徐驰共同组织一机部、冶金部等部门的有关 设计单位、生产厂家和高等院校开展全国范围的 大协作。这九套设备 �九大设备 �共 839种、1 406 台,设备总重 4. 5万多吨, 分别安装在 5个工厂。 受到 �文革�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九大设备 �投产 运行的时间比预期的有所推后。 1970年大部分 设备基本制成, 700mm20辊极薄带钢轧机于 1973年制成。这些大型精密设备技术含量高, 诸 多产品在性能、生产和实践上需彼此配套衔接,运 输、起重等问题也需要在设计、制造时一并考虑。 在研制过程中,一些有力措施保障了 �九大设备 � 设计制造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参考国内的已有 设备和苏联图纸,并组织出国考察 [ 16] 36- 37;技术人 员先后开展了 105项重大试验研究,及时制定并 采用了 �水压机零部件标准 �等技术标准,吸取了 其他项目的经验教训 [ 16 ] 40。 � � 重点产品的研制锻炼了中国重型机械行业的 技术队伍,增强了科研、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等 方面的能力。一批重大装备的研制成功,表明中 国重型机械行业已经具备较强的配套能力, 可以 研制大型、精密、尖端的重型机械成套设备。 � � 3� 影响重型机械技术发展的若 干因素 �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苏联援助、自力更生、 �大跃进 �和 �三线建设 �等因素对中国重型机械 的技术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 ( 1)苏联援助 � � 20世纪 50年代,随着苏联援建项目的实施, 苏联技术通过研发、制造、教育、管理等多个环节 向中国转移。在苏联的援助下, 中国重型机械行 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 特别是大型骨干 企业、科研体系和专业教育的建立与快速发展,多 受益于苏联的经济援助、全面的技术转让和中苏 双方的人员交流。通过对引进设备的仿制, 重机 制造的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 � 40年代末和 50年代初期, 苏联帮助东北恢 复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保存了技术力量,还仿 制了一些小型简单的重机产品。东北成为当时重 型机械技术力量最强的地区。 �一五 �计划期间, 几家大型重机制造企业作为苏联援建的 � 156项 工程�的一部分, 迅速建立起来。苏联承担了这 些大型重机厂主要的技术任务,包括择厂址,搜集 基础资料, 进行设计 (苏方承担 70% ~ 80% ),供 应设备 (苏方承担 50% ~ 70% ),无偿提供技术资 料,直到指导建筑安装和开工运行 [ 12] 359- 364。在 设备引进方面:通过 � 156工程 �,许多企业引进了 苏联的成套重机设备: 引进的轧钢设备共 460万 吨,包括为鞍钢 �三大工程�装备的 1150mm初轧 机及与之配套的 850 /750 /500mm钢胚连轧机组; 北满特钢厂引进的 825mm初轧机及配套的 500 / 350 /280mm小型轧机; 一重引进的 60MN自由锻 造水压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压机;内蒙古四四 七军工厂引进了 12. 5MN和 20MN水压机, 等等。 苏联向中国提供的成套设备的内容不仅包括交付 机器设备,还包括交付设计、供应设备、提交技术 资料、派遣专家和接受实习生等五个方面 [ 17]。中 国的技术人员依靠苏联提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 资料, 以及对产品的测绘, 进行仿制。通过这些方 式,苏联重型机械的制造技术得到消化吸收。 50 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尝试自行设计和制造成套的 薄板轧机、小型轧机和锻压设备。其中有 500mm、430mm和 300mm轧机。锻压设备的自制 率也达到 35% [ 8] 192。 � � 50年代在科研和教育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学习和移植苏联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努力, 在 苏联专家的参与、帮助下, 一批重机行业的科研院 所和专业教育机构快速建立起来。 � � 但是, 50年代技术来源的单一性和对苏联模 式的生搬硬套, 给以后的重型机械行业的技术发 展带来诸多问题。苏联援华的多数设备和技术相 当于国际上 40年代左右的水平 [ 18] 405- 407, [ 19 ] , 由 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中国在技术上只能依赖于 苏联和东欧。50年代,由于中国自身技术基础薄 弱,加之对苏联援助的依赖,重机行业过多地重视 建设施工、产品仿制以及设备的有无、大小和多 少,相对忽视研发和技术创新, 技术发展的后劲不 足。当 60年代初, 苏联的援助中断后, 这些问题 便凸显出来。此后,中国一方面通过与日本、西欧 的接触,寻求西方技术,努力摆脱技术来源单一的 困境; 另一方面,通过自力更生, 自行研发 �九大 设备�等重点产品,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 � ( 2)自力更生与 �三线�建设 � � 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后, 苏联减少对华的技术 援助, 并在高新技术方面对中国有所保留 [ 18] 354。 1960年 7月, 苏联开始撤回在华专家, 中止了中 苏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 �11�第 5期 孙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必须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来设计、制造大型的重 机设备和成套设备,以满足独立进行工业和国防 建设的需要。自力更生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一五�后期,重机行业的许多骨干企业和研发机 构在技术、设备、资料和人力等方面都已粗具规 模。从 5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重机行业通过自力 更生, 开始设计制造一批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重 大产品,自主装备冶金等大型企业。这表明,中国 重机制造行业已经具备设计制造部分大型、成套 重机产品的能力。 � � 1964年 6月毛泽东等领导人基于备战的需 要,调整工业建设的思路, 提出搞 �三线 �工业基 地的建设 [ 20]。 �三线 �建设对重机行业的技术能 力是一次综合性的检验。 50年代苏联援建的骨 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在 �三线建设 �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在 �三线�建设中, 苏联技术得以消化与传 播 [ 18] 378- 379。不仅如此,在 �九大设备 �、攀枝花钢 铁厂和第二重型机械厂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 重 型机械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已经能 够自行制造大型、复杂、成套和精密度很高的设 备,某些设备的性能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 技术指标。 � � 在 �三线建设 �期间, 重型机械制造技术在发 展的同时, 也遗留下一些问题。譬如, �三线 �工 程选址要求 �靠山、分散、隐蔽�,由此造成交通不 便、配套条件差、技术协作困难等影响, 不利于企 业的生产建设和技术发展; 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 一些重机厂,因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导致经济效益 较差, 而且后期调整改造的负担较重; 由于对 �三 线建设 �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巨大,沿海、东北等 地区的企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线�建 设主要是在 �文革 �中进行的, 当时政治气氛不利 于建设和发展, �九大设备 �等重点项目的研制和 生产受到干扰,完成时间被迫推延。 � � ( 3) �大跃进� � � 1957年 11月, 毛泽东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 共产党代表会议上提出,中国可以用 15年左右的 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 英国 [ 21]。 1958年 11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 提 出 �三大元帅 � (一为粮、二为钢, 加上机器 )和 �两 个先行官 � (铁路和电力 )。 �钢铁 �和 �机械 �两 大 �元帅 �把重型机械制造业提到了突出的位置。 在中苏关系破裂、�大炼钢铁 �等因素的促动下, 自主研制万吨水压机等重大关键设备的很快被提 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 � � �大跃进 �期间,重机行业的生产和建设比较 混乱, 带有盲目性。 �大跃进 �对重型机械技术发 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催生一批中小重 机制造厂,重机生产的混乱,大量简易的轧机、水 压机和冶炼设备非但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而且加 重了企业技术改造的负担; 第二, 在生产上重数 量、轻质量, 设备的制造和供应不配套;第三,大型 骨干企业加入到 �以铸代锻 �、�以铁代钢�、�人力 轧钢机 �、�土设备加工 �等所谓的技术 �改进 �和 �革新�中,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倒退;第四,群众 运动干扰正常的科研和生产秩序, 所谓的 �技术 革新和技术革命 �、�小发明创造 �和 �论文 �,几乎 没有任何学术价值。 � � 4� 结 � 论 � � (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 展的三个阶段 � � 20世纪 40年代,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还未 形成。 50年代,中国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 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钢铁、机械和国防工业的 带动下,重型机械制造技术得以建立和快速发展。 其技术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技术力量恢复; 技术体系初建;自主研发重大设备三个阶段: � � 第一,技术力量恢复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时 期 )。原有的技术力量得以恢复和调整, 重机制 造的专业力量开始发展。在重工业比较集中的东 北、上海、重庆、太原等城市及周边地区,经过对钢 铁厂和机械厂的改扩建,恢复了生产,有限的技术 力量也得以保存和调整。多数企业技术落后, 主 要从事修配,没有大中型设备的制造能力。由于 许多重工行业仍为空白, 重型机械制业联系的行 业有限。高等工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有限,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值得注意的是,在苏联援助 下,东北的重机制造技术力量有所发展。中苏双 方在技术上有合作的潜力, 苏联可以成为中国重 型机械技术发展的主要来源。 � � 第二, 技术体系初建阶段 ( �一五 �计划期 间 )。以 � 156项工程 �为主的苏联援助项目带动 中国重型机械制造技术快速发展, 初步建立起中 国重型机械行业的技术体系。在苏联帮助下, 建 立起几家大型重机制造企业; 通过仿制引进的苏 制重机设备,掌握了设计制造中小型重机产品的 能力。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 重型机械的科研力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第 8卷 � 量、技术管理、专业教育等技术体系得以初步建 立。但是,大型重机装备和成套设备仍依赖于从 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口。 � � 第三, 重大产品研制阶段 (主要在 �二五 �、 �三五�计划期间 )。失去苏联援助之后, 出于对 国家战略安全的考虑, 为了解决重工业建设和国 防建设对大型重型机器和成套设备的急需, 中国 自行研制成功两台万吨级水压机、火车轮箍生产 线成套设备和 �九大设备 �等国家重点产品。它 们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的技术力量 已经具备研制重型锻压设备和大型成套设备的能 力。通过重大产品的研制, 加强了科研实力和专 业人才的培养, 重机行业的技术力量得到增强。 这段时期,中国政治变幻, 经济发展几受挫折。这 些重机产品的研制成功是难能可贵的成就, 在中 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意义。 � � (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体 系的特点 � � 第一, 相关技术政策比较明确, 发展重点突 出。50年代和 60年代,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 国防工业,重型机械的技术发展受到重视。在恢 复时期、�一五 �时期、�大跃进 �时期, �三线建 设 �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对重型机械技术 发展的政策指向、发展重点和发展举措各有所不 同。由于各阶段的相关政策基本能够针对重型机 械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其技术体系的 建立和技术实力增长较快。但是, 当时相关政策 的指令性强,技术发展有时偏离体系自身的要求。 比如, �一五 �时期对技术来源的单一性选择受制 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大跃进�和 �三线建设 �时期 存在比较严重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 � 第二,技术规模增长快,但存在重复建设。在 �大跃进 �期间, 全国各地盲目发展冶金、机械及 其配套产业,中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1958年 后,由于钢铁和机械企业发展呈现盲目性,全国掀 起 �水压机风 �, 导致多数企业的设备利用率不 足,造成资源浪费 [ 22]。为满足 �三线�建设要求, 大企业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而且,这些企业都 追求 �大而全 �或 �小而全�, 企业之间并未形成相 互的技术优势。 � � 第三,在引进和仿制中建立技术体系,重点产 品研制带动技术跨越。 50年代, 在苏联援助下, 重机行业初步建立了苏联模式的技术体系。借助 便利的仿制条件, 中国重机制造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中国对苏联的技术 依赖性增加。当中苏合作中断后, 重机制造行业 通过重点产品的研制实现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 跨越。然而,从总体上看, 60年代末期中国重机 产品在品种、规格、技术水平和可靠性等方面距国 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由于侧重产品研究, 相对 轻视基础性研究,当西方冶金设备在 60年代前后 有新发展的时候 [ 23 ] ,中国重机制造技术未能及时 跟上。薄弱的工业基础和研发力量成为阻碍技术 进步的瓶颈。 � � 第四, 技术体制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50年代,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不可否认,在该体制下,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所给予 的政策和资源保障了重型机械行业的建立和发 展。但是,由此确立的技术体制本身存在诸多自 身无法克服的问题。例如,由于强调归口管理,形 成条块分割,不但没有很好地理顺重机行业与其 他工业部门的配合与技术协作 [ 24] , 而且在行业内 部、特别是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结合的也不够紧 密 [ 25]。国家和部门的指令性计划导致企业和科 研单位不注重市场需求 [ 26]。技术引进与技术创 新的结合也缺乏市场的直接激励 [ 27]。另外,教育 培养突出专业对口,相对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长远来看,这种体制束缚重型机械行业的技术 发展, 也因之成为 80年代以来改革的对象。 参考文献: [ 1]中国社科院, 中央档案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 资料选编 ( 1949- 1952):工业卷 [ G ] / /. 北京:中国物 资出版社, 1996: [ 2]金冲及. 周恩来传: 下卷 [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 社, 1998: 1070- 1071. [ 3] 1952年 12月中共中央关于编制 1953年计划及长期 计划纲要的指示 [ G ] / /. 党的文献, 1989: ( 4) . [ 4]周恩来. 周恩来选集: 下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 5]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 [ M ].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292. [ 6]任建勋. 业绩辉煌的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五十年 [ J] . 重型机械, 1999( 4): 1- 4. [ 7]景晓村. 当代中国的机械工业: 下 [M ]. 北京: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 1990. [ 8]景晓村. 当代中国的机械工业: 上 [M ]. 北京: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 1990. [ 9]谷峰. 1万吨� 100万吨� 240万吨� 太钢发展 50年 掠影 [ G ] / /. 党史文汇, 1999( 8) : 12- 15. [ 10]底学晋, 蔡墉. 我国大锻件生产行业建设发展回眸 [ J]. 重型机械, 2000( 1) : 1. �13�第 5期 孙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 11]李滔, 易辉. 刘鼎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 12]中国社科院, 中央档案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 案资料选编 ( 1953- 1957) [ G ] / /. 固定资产投资和 建筑业卷.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 [ 13]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 9册 [ G ] /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 466. [ 14]人民日报社国内资料组 , 中国工业经济协会调研 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大事记 [M ]. 长沙: 湖南出 版社, 1991: 117. [ 15]李健, 黄开亮. 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史 [M ]. 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1277. [ 16]沈鸿. 沈鸿论机械科教 [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1986. [ 17]宿世芳. 关于 50年代我国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 备的回顾 [ J].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8( 5) : 49. [ 18]张柏春, 姚芳, 张久春, 蒋龙. 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 移 [M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 19]冶金部冶金设备制造总局科技处. 让冶金设备工作 发挥更大的作用 [ J]. 冶金设备, 1982( 1) : 1. [ 20]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下 [ M ]. 北 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1199- 1200. [ 21]董辅礽.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上 [M ]. 北京: 经 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15. [ 22]关于大型铸锻件的若干技术政策问题 [ J]. 大型铸 锻件, 1994( 4): 2. [ 23]徐匡迪. 20世纪 � � � 钢铁冶金从技艺走向工程科学 [ J]. 上海工业, 2002( 1) : 6. [ 24]周传典. 谈谈冶金设备研究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 � � 要从体制上改变工艺研究与设备制造的割裂状态 [ J]. 冶金设备, 1985( 6) : 64. [ 25]机械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构筑企业主体型的机械工 业研究开发新体系 [ J] .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1997 ( 3): 27- 28. [ 26]王峻. 浅谈市场经济体制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发 展战略 [ J]. 山西机械, 1994( 1) : 2- 5. [ 27]洪性九, 刘昕宇. 振兴我国重型机械企业的问题与 思考 [ J]. 理论观察, 1995( 5) : 8- 9. China s' TechnicalDevelopm ent ofHeavyM achines ( in the 1950s- 60s) SUN L ie ( The Partner Group ofM ax Planck Inst itute for theH istory o f Sc ience at the CAS Institu te for theH istory of Natura l Sc ience, Beijing 100010, China) � � Abstract: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Chinese governm ent pursued a strategy o f g iv ing prior ity to the deve lopm en t o f heavy industry and defense enterpr ises, and m eanw hile the heavy m ach ine industry w as developing qu ick ly. T echnical development in heavy m ach ines w ent through three stages: from m aking repa irs and supply ing rep lacem ents to introduc ing technology and to the independent resea rch and development. Som e factors impacted its techn ica l deve lopm en t such as the Sov ie t Union s' ass istance, se lf- dependence and the th ird- front construction. Im pe lling po lic ies, w eak industr ia 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apab ility to as- sim ila te ex terna l techno logy dete rm ined the process. � � K ey words: heavy m ach ine; techn ica l deve lopm en t; Sov iet Unions' assistance; se lf- dependence [责任编辑 � 袁晓霞 ]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 � � � � � � � � � � 第 8卷 �
本文档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99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3-06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