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革命到建设_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从革命到建设_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举报
开通vip

从革命到建设_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书书书 . 苏区史研究. 从革命到建设: 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曾耀荣,鲜晓博 ﹙赣南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中共农村革命给中央苏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地苏维埃政府建立后,中共开始了由革命到建设 的伟大转变;受制于革命和战争的影响,这种转变十分有限,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农村革命;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9.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8332(2013) ...

从革命到建设_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书书书 . 苏区史研究. 从革命到建设: 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曾耀荣,鲜晓博 ﹙赣南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中共农村革命给中央苏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地苏维埃政府建立后,中共开始了由革命到建设 的伟大转变;受制于革命和战争的影响,这种转变十分有限,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农村革命;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9.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8332(2013)  01 −00 −0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央苏区研究逐步地引起 了学术界的重视,经过了二十多年时间,中央苏区研 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包括革命与农民关系、政权 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和卫生、军队建设和反 “围剿”战争、红军长征、人物活动等主题。[1]但是, 人们很少注意到中央苏区曾经有过一次从革命到建 设的转变,本文则就此问题进行初步地研究,以期抛 砖引玉之目的。 一、中共革命及其影响 1927 年 8 月,中共“八七”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 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依据“八 七”会议的指示精神,中共赣南地区的党组织发动 了南康潭口暴动、赣县大埠暴动、信丰暴动、于都暴 动、寻乌暴动、兴国崇贤暴动、安远暴动等;闽西发动 了龙岩后田暴动、平和暴动、永定暴动、上杭蛟洋暴 动等。在革命暴动胜利后,上述地区建立了小块 “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1929 年 1 月后,毛泽 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进入赣南和闽 西地区,在红四军帮助下,这些地区的革命形势发展 很快,各地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 截止 1929 年 11 月,闽西先后正式建立了长汀、永 定、龙岩和上杭四个县级苏维埃政府,1930 年 3 月 还成立了 69 个区苏维埃政府,597 个乡苏维埃政 府;到 1931 年 12 月,赣南先后建立兴国、于都、瑞金 等 10 多个县苏维埃政府。[2] 各级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它们把土地革命作为 自己的中心任务。1928 年底和 1929 年春,于都桥 头开始分田,每人平均分田四石半。[3]1929 年 7 月, 红二、四团在吉安东固和延福根据地实行土地分配。 同时,永定、龙岩部分地区开展土地改革,12 月永 定、龙岩两县全部土地已经分配完毕,其他地方已经 部分配了土地或者正在分配土地。1930 年“二七” 会议后,赣西南 20 多个县进行了土地分配,其中兴 国全县、吉水﹙除县城近郊外﹚的全部乡村,永丰、乐 安南部乡村及南丰、广昌一部分乡村,宁都﹙黄陂、 洛口﹚、于都﹙桥头、平安﹚北部乡村及西部大多数乡 村,泰和和万安之赣江以东地区平均分配了土地;寻 乌县 80 %以上的地区已经分配完毕,赣县田村 6 个 区乡分配了土地。1931 年春夏,中央苏区南到寻 乌、广东的平和、西到赣江,北到永丰全县、南丰白 舍、广昌的尖峰、宜黄的李坊、石城的坝江等地,东到 闽西 6 县的广大赤色地区内完成了土地分配。在闽 西土地分配更加彻底,“整个封建势力在赤色农村 已经消灭干净”[4]。 在农民暴动和土地革命前,湘赣边是一个小农 经济为主的地区,人民日常生活成本低廉,普通家庭 生活一个月只需要一元多。[5]18农民“颇觉安居乐 业,有天下太平的气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死 不相往来的神气。”[5]19但是,农村革命打破了中央 苏区原有的经济秩序,加速苏区经济的破坏。湘赣 2013 年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1 第一期 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eb. 2013 ٭ 收稿日期:2012 −12 −14 基金项目:2009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770007﹚;赣南师范学院 2012 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X11A003﹚ 作者简介:曾耀荣﹙1969 −﹚,湖南邵阳人,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近代乡村史与苏区史; 鲜晓博﹙1988 −﹚河南南阳人,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门史 2011 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近代乡村史与苏区史。 网络出版时间:2013-01-08 15:38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30108.1538.014.html 边苏区在革命之后,生活支出大幅度上涨,一些地方 四斤肉要一元钱,一斤鸡要两百钱,一斤萝卜、冬瓜、 青菜等要一百钱,米相对较便宜,也要三元大洋一 石,但是,一元钱只能买二斤或四斤盐,六斤茶油。 这种物价和红军到来之前一元多钱就可够一个人度 过一个多月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甚至“布匹、 棉花连及日用必须品”,因为无法正常供应,“价值 的昂贵,等于上海的物价。”[5]19 −20赣西南自土地革 命战争爆发以后,“一切的农产品不能输出到外境 出售,同时外市的工商品也不能进来,因此造成农产 品过剩、工业品恐慌,油盐布及一切的物价飞涨”, “农村经济日缩于枯窘。”[5]229 −230戈横苏维埃区域 “民众因经济发生恐慌,常有逃亡。”[6]闽西长汀“暴 动以后,受了反动势力的经济封锁,多数农产品无法 输出而停滞,同时日常必须的油、盐、米等,经过反动 势力范围,有要受苛捐什税的剥削,甚或被他留难, 因之发生赤色区域的经济困难。”[5]281才溪乡在革命 暴动发生后,1929 年到 1931 年生产大约下降了 20 %。[7]中共地方党组织对城市采取破坏政策,为 了筹款将商人当作土豪随意打击,“随便没收商店 铺子。使促成商人借故逃走,加以敌人封锁,苏区商 业完全破坏。”[8]576商店倒闭,商人裹足不前,中小商 人受到冲击,商业凋敝。1933 年 9 月 20 日赣西南 特委在《赣西南的﹙综合﹚工作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不得不承认: “苏区深入土地革命后,封建剥削已经完全推翻,在 经济上当然得着相当的发展,可是在苏区工作上有 弱点,主要的是由于过去开始斗争的时候,盲动主义 烧毁城市,红军赤卫队不守纪律,所以苏区所有的市 镇大都是经过破坏的。其次过去经济政策上犯了错 误,如把商人当土豪打,不放任商业的自由,同时在 客观方面,因革命斗争的剧烈,敌人长期的对苏区封 锁,加以过去盲动主义脱离群众的结果,造成苏区与 非苏区的赤白对立严重形势,有了上述原因,所以苏 区经济一般的说来是枯滞的状态。”[5]410 二、革命到建设的转变 农村革命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使中央苏区 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中共需要 从农村革命到经济建设的伟大转变。但是,在革命 初期,地方党组织忙于领导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 地、废债务、建立革命政权,对于苏区经济建设这件 大事却甚为漠视。1930 年 2 月,红四军前委、赣西 特委、红五军、红六军军委联席会议上,有人提出: “苏维埃是领导斗争的红旗,不是坐着谈建设 的。”[5]344赣西南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指出“发展生 产”不是目前策略的第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争取群众”才是第 一标准。[9]1930 年 5 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认为: “在赤色区域经济斗争剧烈,交通断绝,经济难免发 生恐慌。党对经济应该采取辟源开流的政策,扩大 赤色区域,彻底没收豪绅地主的财产,防止剪刀 差。”[10]甚至还有人认为:“革命战争已经忙不了了, 哪里还有闲工夫去做经济建设的工作,因此见到谁 谈经济建设,就要骂为‘右倾’,他们认为在革命战 争环境中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可能,要等战争最后 胜利了,有了和平的安静的环境,才能进行经济建 设。”[11]11912 月,闽西各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认 为:“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动员广大群众巩固苏 维埃,扩大斗争,以革命战争消灭军阀混战,争取全 国胜利。所以目前绝不是和平建设的时期,而是斗 争时期,假如认为现在是个和平建设的时代,那必然 的放松了斗争的任﹙务﹚。”[12]“在临时中央政府未 成立以前,没有确立苏维埃经济建设政策。”[8]576 面对着农村革命对经济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以 及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忽视经济建设问题, 1931 年 11 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后必须想办法尽快地改变这种现状,为此采取了一 系列的措施: 第一,批评党内不重视经济建设的现象,并强调 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苏维埃区域的经济问题》指 出:“苏维埃区域躲避乡村,游击战争上山主义企图 长期割据一个区域,瞎闹什么‘和平建设’,‘天下太 平’的狭隘的地方的保守的见解。”[13]毛泽东也在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现在各地革命工作 人员中,还有许多人不明了经济建设工作在革命战 争的重要性,还有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着重讨论经 济建设的问题。⋯⋯各地还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 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这是十分紧要的﹚,还没有 在群众中造成为着经济建设而斗争的热烈的空 气。”[11]120 −1211933 年 3 月,毛泽东和项英签发了中 央政府命令,在命令中指出:“过去苏区对于国民经 济问题异常忽视,应该予以迅速的转变。”[14]5 月 10 日洛甫在《斗争》第 11 期上发表了《论苏维埃经济 发展的前途》,并指出我们首先必然尽量扩大生产, 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生产应该是我们党与苏维埃 政府目前的战斗任务。[15]7 月 20 日,毛泽东和项英 等签发中央政府通告,强调指出:“革命战争的猛烈 发展,要求苏维埃政府采取坚决的政策,去发展苏区 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年 的国民经济,抵制奸商的残酷剥削,打破国民党的经 济封锁,使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良,使革命战争 得到更加充实的物质上的力量。这一重大任务,是 迫切摆在整个苏维埃与广大工农群众的面前。”[16] 1933 年 10 月 24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成立两周年纪念对全体选民的工作报告》强 调:“残酷的持久的国内战争,要求苏维埃极大的注 意经济建设事业。”[17]297 第二,设立国民经济部,加强对经济建设的领 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设立 了外交、军事、劳动、财政、土地、教育、内务、司法、工 农检查等人民委员会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等政府机 构。鉴于 1932 年下半年以来,苏区经济形势日益恶 化,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加强对苏区经济建设的统一 领导。1933 年 2 月 26 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召开第 三十六次常会,着重讨论苏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 决定设立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国民经济部,中央国民 经济部管理由过去财政部管辖的粮食调剂局、合作 社、对外贸易业务,由教育部管辖的印刷厂业务,由 内务部管辖的运输业务以及司法部管辖的劳动感化 院的生产和经营,国民经济部还设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局和调查 统计局,专门管理发展苏区农工商业、交通运输及其 他一切有关国民经济的设计、调查与统计事宜。各 级国民经济部设立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负责国民 经济发展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讨论和建议。国民经济部的设立 标志着苏区经济建设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始,也对转 变各级党和苏维埃政府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起到了重 要作用。 第三,召开南北经济建设大会,进行广泛的社会 动员。为了使各级苏维埃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工作, 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召开中央苏区南、北部经济建 设大会。1933 年 8 月 12 日至 15 日,在瑞金叶坪召 开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参加大会的 有瑞金、兴国、胜利、博生、赣县、于都、寻乌、信丰、长 汀、上杭、宁化、石城、新泉、会昌、武平、安远等 17 县 县、区苏维埃政府的负责人和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 部副部长共有 400 多人。在会上,中央政府主席毛 泽东作了《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报 告》,中央国民经济部部长林伯渠作《关于发行 300 万经济建设公债和发展合作社》、副部长吴亮平作 《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在大会报告中指 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 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 经济建设事业。⋯⋯这是每个革命工作人员必须认 认清楚的。”[7]119与会代表们对这三个报告进行了详 细的讨论,一致表示要加紧努力,迅速发动和组织群 众投入苏区经济建设,兴起苏区建设热潮,会议最后 通过了《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的决 议》,并指出:“大会认为在开展经济建设的工作中, 迅速地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广泛地发展合作社运动, 努力的进行粮食调剂与收集工作,扩大对内对外贸 易,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加紧筹款运动,用向地主罚 款富农捐款来消灭封建半封建的残余,增加国家财 政上的收入,是我们当前的任务。”[18]1933 年 8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央苏区北部十一县经济建设大会 在博生县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建宁、黎川、万泰、公 略、永丰、乐安、宜黄、广昌等 8 个县的代表。中央国 民经济部副部长吴亮平在会上宣读了毛泽东在南部 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的报告,到会代表经过热烈 的讨论,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 济建设大会所通过的决议,并“特别提出各县应该 坚决反对并打击这些工作中的强迫命令摊派的官僚 主义方式,应该广泛地发动群众,以经济建设的力量 来帮助革命战争,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五次‘围 剿’。”[19] 三、转变的有限性及其原因分析 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上述政策和措 施,使苏维埃经济建设工作发生一些改进,也取得了 一些成绩。1932 年 12 月 28 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认为在南北部的经济建设大会以后,江西全省的经 济建设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一是在许多地方建立 了粮食调剂局和粮食合作社,调节和囤积了相当多 的粮食,保障了红军给养,克服了粮食困难;二是领 导了春耕夏耕,全省秋收增加了 15 %,瑞金、胜利、 兴国等县的杂粮大幅度增收;三是全省大多数地方 建立合作社,省、县合作社总社开始建立;四是主要 工作生产开始进行恢复;五是对外贸易开始发展;六 是节省运动和建设公债、战争公债的推销和退还等, 经济建设取得了初步地成效,切实改善了工农的生 活,为打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奠定了物质基 础。[8]6131933 年 10 月 26 日,《中共福建省委工作报 告大纲》总结了福建省苏维埃在经济工作中取得的 伟大成就:一是增加土地生产和开荒运动,粮食增产 一成上下,杂粮比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全省 6 万 担荒地已经消灭了一半。才溪、红坊、新桥、大埔等 区基本消灭了荒地。二是在各级党、政府及工会领 3第 1 期 曾耀荣,鲜晓博 从革命到建设: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导下,闽西纸业已经恢复了九十多槽。三是宁化、新 泉、上杭设立了对外贸易分局,食盐、洋油进口及纸 张和莲子的出口逐步恢复,苏区经济比以前活跃。 四是推销经济建设公债 45 654 元。五是在查田运 动逐步开展中,罚款与筹款达到 12 余万。[17]307 −308 各级苏维埃政府在报告中认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 大成就,这说明了苏区政府对经济建设比以前更重 视了,但是这不能说明苏区政府指导思想已经从革 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据《红色中华》记载, 1934 年 5 月底,“总计各地尚未莳好的荒田,不下十 二万担。”[20]六月下旬,“各县尚未莳好的田仍旧是 很惊人的。单胜利一县就有五万余担,瑞金有七八 千担,福建省有一万六千余担。”随后各地出现了粮 食紧张、棉布和食盐奇缺局面,实际上中央苏区指导 思想的转变仍然是十分有限的。 首先,中央依然强调以战争为中心,经济建设服 从战争需要。1930 年 10 月—1931 年底,中央苏区 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932 年中共中央 提出“扩大苏区,将零星的苏区联系成整个的苏区, 利用目前顺利的的政治与军事的条件,占取一二个 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是 放到党的全部工作与苏维埃运动的议事日程上面 了。”[21]242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认为 “根据目前形势的开展,争取和完成江西及其邻近 省区革命首先胜利的任务,是迫切地放在中央苏区 党的全部工作上面了”,“将湘赣,湘鄂赣,赣东北与 中央苏区完全打成一片,夺取赣河流域的南昌,九 江,抚州,吉安,赣州,萍乡等中心城市,以实现江西 及其邻近省区革命的首先胜利,乃至争取全国的革 命胜利。”[20]3 月《人民委员会通令第四号—积极参 加革命战争努力帮助红军》指出:“为了加强发展革 命战争的力量,就要动员最广大的群众积极来参加 革命战争”,“努力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工 作,帮助红军,巩固后方,以争取革命战争更伟大的 胜利。”[22]10 6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布告第九号》指出:“本政府为争取革命战争继续的 伟大胜利,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进攻,去夺取江西 及邻近省区的首先胜利,去实现以民族革命战争驱 逐一切帝国主义滚出中国,使苏维埃取得全中国胜 利,现正积极动员和领导全国工农红军及各苏区工 农群众,以全部力量积极发展革命战争,实行全线的 总进攻。”[21]241932 年 12 月,国民政府对中央苏区 发动第四次“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 委员会训令———关于扩大红军问题》第十五号提 出:“自革命战争时期,我们一切工作,应服从于战 争,一切力量都集中于发展和加强革命战争,一切牺 牲志在争取革命胜利,因此扩大红军是苏维埃政府 实际领导和发展革命战争,完成当前任务的最基本 一份工作,这一工作应该列在工作日程上第一位,成 为经常的工作。”[23]3531933 年 5 月,蒋介石在南昌设 立五省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 第五次“围剿”。8 月,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南部十七 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指出:“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 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首先是粉碎敌人第五次 ‘围剿’的战争的彻底胜利;为着争取物质上的条件 上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 生活,由此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 性。”[11]1191934 年 1 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 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苏维埃的基本任务是 革命战争,是动员一切民众力量去进行战争。”[21]102 “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 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 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 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 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 提。”[24]中共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指导思想仍然强 调,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准备攻打 中心城市和革命战争,集中于猛烈扩大红军和筹集 战争经费上面,自然就没有也不可能去注意根据地 的经济建设。[25] 其次,地方党和政府仍然忽视经济建设。由于 革命战争的发生,各级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把 主要精力放在政治动员、扩大红军、查田运动等重要 工作上,对经济建设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1933 年 8 月 25 日,《中央政府关于整顿财政部工作的训 令》中指出,各级政府没有用最大的努力去发展国 民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26]12 月 28 日,江西省第二 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指出,目前我们正处于国内革命 战争的时期,“苏维埃政府的当前紧急任务,是立即 动员一切武装力量,加入战争,一切经济力量给予战 争,一切工农群众来担任战争的一切工作,争取连续 决战全部胜利,彻底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以实现江西 首先胜利,来领导和扩大全国的反日反帝的民族革 命战争。”[27]而“我们的经济建设应该严格的服从革 命战争的利益,以充裕战争经费,保障红军给养为其 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年 重要任务。依据这一原则开展经济建设,成为广大 群众运动。”[8]615由于江西省各级苏维埃对于革命战 争环境中经济建设的意义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地方 苏维埃“一切工作都是‘写条子’命令群众,五元十 元都要,⋯⋯上级的一切决议到县苏维埃就打止了, 并未能传达到群众中去,目前苏维埃工作,可说没有 什么转变。”[28]同样,福建省各级党和政府对经济建 设也没有足够重视,对经济战线上的工作领导也不 够。如福建省苏维埃负责人对纸业生产内置若罔 闻,毫无办法,对收集粮食、对外发展贸易和发展合 作社等从未加以注意,并作出具体指示,对查田运动 也没有切实领导,影响了查田运动的开展。[17]422上 杭、代英等县在发展合作社时,借口群众生活困难不 能迅速扩大,甚至有些县提出要扩大纸业生产就不 能扩大红军。1931 年 12 月 28 日,《中共福建省委 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苏维埃工作决议案》指出:“苏 维埃政纲和法令没有充分的实施,土地法令的山林 矿产、水利房屋等没有切实执行,尤其是对劳动法实 施的更不充分,经济政策的实施也非常忽视,甚至有 相违背压制了苏区经济的发展,‘自杀’的封锁敌人 【政策】。”[29]1932 年 10 月 20 日,《福建省苏关于政 治及省苏工作报告决议》指出:“各级政府的各部工 作大多数都没有建立,工作抓不住中心,束缚在事务 主义上面,形成政府打什、派差役、收捐税的机关,而 不是使苏维埃的一切工作围绕中心任务,是为着领 导战争⋯⋯。”[22]398福建省委也指出:“这些机会主 义的观点和为了‘一切服从战争’而忽视经济建设 工作,同样对革命战争造成危害。”[17]308 最后,人民群众也不重视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 土地革命使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分配了土地,但 是它也使人们害怕上升为富农和小地主,不愿意投 入生产或扩大生产规模,反而拼命吃穿。[30]而土地 革命中分田次数太多,使群众不相信土地属于自己 所有,因而不会安心生产,人们认为只要自己够吃就 行了,这些现象造成了中央苏区不少荒芜的土地。 “江西苏区尤其是老苏区的荒田荒土,虽尚无确实 的统计,我们知道是很多的,万泰群众分土地分得特 别多,而荒田也特别多,兴国今年春耕是发动较好 的,但是还是看得很多好田仍然荒着。”[5]446 四、结语 综上所述,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央苏区在中共 历史上第一次实行过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但是,这 次转变是非常不成功的。尽管从支持长期战争的角 度来看,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是必要的,而受制 于革命和战争的需要,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始终未 能成为各级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中共的指导思想难以完成转型。中 央苏区未能处理好革命与建设的关系,使原本脆弱 的经济基础难以支持持久的革命战争,恐怕也是中 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因素。历史已经证 明,中共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处理好革命与 建设的关系。然而,历史的经验并不是马上就能够 让在其中的人们认识清楚其中的奥秘。以后,中共 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在新中国成立 之后,始终面临着革命与建设两难选择。这种情形 持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共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指导思想,而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革命与 建设的关系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肖如平,谢庐明.近十年来中央苏区史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 研究,2007,﹙2﹚. [2] 李敏,等.中央革命根据地词典[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 180 −199. [3] 温锐,谢建社.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1991:12 −13. [4]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 第一、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84. [5]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 地史料选编﹙上册﹚[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6]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 地史料选编﹙中册﹚[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7] 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44. [8]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 地史料选编﹙下册﹚[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9]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 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31. [10]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1930 年 ﹙一﹚[G]. 1988:114. [11]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1933 年 8 月 12 日﹚[M]/ /毛泽 东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2] 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苏维埃 政府文件 1930 年﹚[G]. 1985:292. [13]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中国苏维埃[M]. 中国现代史 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 1957:34 −35. [14]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之十:革命根据地卷[M]. 北京: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8. [15] 洛甫.论苏维埃经济发展的前途[N]. 斗争,1933 − 05 − 10 ﹙11﹚. [16] 金冲及.毛泽东传 1893 − 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5第 1 期 曾耀荣,鲜晓博 从革命到建设: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2004:317. [17] 傅柒生,曾宪华.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1933 年 1 月 − 1934 年 12 月﹚第 8 辑[G]. 2006. [18] 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的决议[N]. 红色中华, 1933 −08 −19﹙103﹚. [19] 江西闽赣两省北部十一县经济建设大会的胜利[N].红色中 华,1933 −09 −3﹙107﹚. [20] 王观澜. 春耕运动总结与夏耕运动的任务[N]. 红色中华, 1934 −05 −30﹙195﹚. [2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8 册﹚[G].北京: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1991. [22] 江西社会科学编辑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文件选编 [G]. 1981. [23] 傅柒生,曾宪华.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1932 年 1 月 − 12 月﹚ 第 7 辑[G]. 2006. [24]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 年 1 月﹚[M]/ /毛泽东选集 ﹙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 [25] 赵效民.中央革命根据地经济史 1927 − 1937[M].广州:广东 人民出版社,1983:258. [26] 江西省档案馆,等.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 ﹙1929. 01 −1934. 02﹚[G].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36. [27]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3 − 1934﹚[G]. 1992:26. [28] 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 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 年﹚﹙一﹚[G]. 1992:109. [29] 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 料﹙第 6 辑﹚[G]. 1985:245. [30] 戴向清.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517. 责任编辑:钟俊昆 From Revolution to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Guiding Ideological Shift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ZENG Yaorong,XIAN Xiaobo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 and Tourism,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The Rural Revolution l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rought great harm to the economy of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It began to transform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fter After the Soviet governments were established from place to place. We can say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volution to economy construction is very limited for the revolution and the war,which gave us a good lesson. Key words:the Central Soviet Area;revolution;construction;transformatoin 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年 7第 1 期 曾耀荣,鲜晓博 从革命到建设: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
本文档为【从革命到建设_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337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2-25
浏览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