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举报
开通vip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生塑王垂垂壁!!!!!!∑生:垫!盟!:;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李 民 陈常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233) 摘要重组大肠杆茵的高密度发酵是提高基因工程产品产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是现代发酵 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高密度发酵中影响重组大肠杆茼发酵产率的几个因素,包括宿主 茸、培养基、培养条件、补料方法以厦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加以讨论,着重探讨了 高密度下大肠杆茵产生的有害代谢副产物——乙酸的产生机制、抑制作用机理,以厦控制乙酸积 累的技术方法。 ...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生塑王垂垂壁!!!!!!∑生:垫!盟!:;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李 民 陈常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233) 摘要重组大肠杆茵的高密度发酵是提高基因工程产品产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是现代发酵 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高密度发酵中影响重组大肠杆茼发酵产率的几个因素,包括宿主 茸、培养基、培养条件、补料方法以厦高密度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加以讨论,着重探讨了 高密度下大肠杆茵产生的有害代谢副产物——乙酸的产生机制、抑制作用机理,以厦控制乙酸积 累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补料分批培养比生产率 乙酸 重组DNA技术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有机结合, 使得原来无法大量获得的天然蛋白特别是基因工程 药物能够大量生产,应用于临床的基因工程药物的市 场正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长_1J,预测到2003年世 界药品市场的总销售额约为2500亿美元,基因工程 重组蛋白类药品的总销售额至少可占10%ⅡJ。 大肠杆菌在重组蛋白质生产的过程中占主导地 位。采用高密度培养技术(H逅hcell一densityculture, HcDc),也就是高密度发酵技术,提高菌体的发酵 密度,最终提高产物的比生产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 内产物的产量)不仅可减少培养体积、强化下游分离 提取,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设备投资从而降低 生产成本,能极大地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了重组菌本身的表达性质 外.还必须赋予重组菌生长和产物表达的最适环境 条件,包括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合适的培养温度、 pH、稳定的比生长速率、适宜的溶解氧以及营养物 的合理流加等。我们实验室采用该技术,大大推动 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h),白细胞介素一3(IL一 3),骨形成蛋白一2A(BMP一2A),降钙素的下游研究。 l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几个表观因素 1.1高密度发酵培养基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 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其组成元素包括c、H、O、 N、s、P、Fe、Mg、K等,根据在基本培养基中的菌体 生长量可以推导出每种元素获得19/L的大肠杆菌 菌体所需的无机盐(L_1):0.779NH4c1,O.1259 KH2P04,17.5mgMgS04’7H20,7.5mgK2S04, 0.64mgFeS04‘7H20,O.4mgCack¨。。 26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使用的培养基一般为半合 成培养基,培养基各组分的浓度和比例要恰当,过量 的营养物质反而会抑制菌体的生长,特别是碳源和 氮源的比例,如果碳氮比偏小,会导致菌体生长旺 盛,造成菌体提前衰老自溶;碳氮比过大,菌体繁殖 数量少,细菌代谢不平衡不利于产物的积累;碳氮比 较合适,但碳源、氮源浓度高,虽然发酵起始导致菌 体的大量繁殖,但发酵后期菌体生长缓慢,代谢废物 过多,增大发酵黏度,影响溶解氧浓度,容易引起菌 体的代谢异常,影响产物合成;碳氮比较合适,但浓 度过低,会影响菌体的繁殖。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单 纯靠增加营养物质并不能实现高密度。一般而言, 大肠杆菌培养时营养的抑制浓度为:葡萄糖(509/ L)、氨(39/L)、Fe2+(1.159/L)、Mgz+(8.79/I.)、 P04卜(109/L)、zn"(O.0389/L)"1。 如果培养基仅仅适合宿主菌的生长对工程菌高 密度发酵而言远远不够,利用合成培养基可以很容 易使菌体达到高密度,但往往会发生外源基因不表 达的现象。Allen和Luli_5o曾用合成培养基培养重 组大肠杆菌,菌体在很短时间(13h)达到了79z (Dcw)/L,但外源基因没有表达。Jun一“等改变生 长阶段的C/N比例,对INF—B表达影响不大,而改 变诱导后补料中c/N比,则会显著影响外源基因的 表达效率。Tsai等⋯还发现,在IL-2发酵时,在台 成培养基中加入亮氨酸会使甲硫氨酸被亮氨酸错误 取代的几率从19%降至2%。 1.2表达基因的调控 重组菌的表达调控方式对发酵过程有重要的影 响,高密度发酵也必须据此而采取相应的控制,遵循 外源基因的表达规律和诱导后细菌的生长规律才有 万方数据 可能达到高密度、高表达发酵。适合作为Ec02i外 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有^噬菌体启动子PI、PR、tac、 trp、lpp、1ac启动子,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组成型 表达,无任何诱导剂。从简化发酵过程操作的观点 看,组成型表达系统最为简便和经济,但过早的表达 产物往往会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使宿主菌特有的比 生长速率下降,甚至会使细胞死亡,因而工程菌发酵 大多还是采用可诱导的启动子,对于这种工程菌一 般采用两阶段培养法,即菌体积累阶段和产物表达 阶段。BMP一2A_⋯、IL2⋯采用温度诱导型表达体 系,重组蛋白在3—4h内达到最大表达量(BMP, 2.789/L;IL2,1.029几),菌体也基本停止生长,而 利用tac启动子在IPTG诱导8—10h菌体还在生 长[1⋯,故化学诱导的重组菌高密度发酵比温度诱导 型的要容易一些。 1.3宿主菌 大肠杆菌的不同种和亚种对外源基因的表达产 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体内有 三条路径可走,第一,形成稳定的天然构象,可溶且 有活性,不易被降解;第二,蛋白也是可溶性的,但构 象为非天然状态,易被胞内的各种蛋白酶识别降解; 第三,多肽链间彼此聚集形成不可溶的包涵体,并且 有蛋白酶抗性。因此不同的菌种所含有的宿主蛋白 酶种类和数量不i司,对表达的产物会有降解作用。 相同培养条件下选用E∞晶DHl比利用YK537和 KS476表达pr。apoA—I的水平高出2—3倍,发酵密 度也高20%一100%110j。Luli等111o研究了不同宿 主菌在补料分批培养中生物量的积累,E.删i JMl05和E.∞ziB具有产酸少(29/L),发酵密度高 (309几)的特点,而MCl060发酵密度仅有109 (DCw)/L。walle等128。对两种常用商业宿主菌E. ∞ziBL21(DE3)和jMl09进行了乙酸代谢研究,发 现前者的乙酸积累仅是后者的1/4,发酵密度也提 高25%。因此在高密度发酵优化时要考虑宿主菌 的因素,选取最合适的表达宿主菌。 1.4质粒的拷贝数及稳定性 质粒的拷贝数首先取决于自身的遗传特性Ⅲ。, 同时还受到宿主菌生理状况及生长环境的影响。一 般外源基因的表达量随拷贝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拷 贝数足够大时这种关系就不明显了”⋯。细胞的生 理条件会影响质粒的拷贝数,EngberR和Nord— st。m¨41发现生长速率增大.质粒的拷贝数下降,认 为高比生长速率下,质粒的复制速率跟不上细胞的 分裂的速率;JonesLl“研究了营养限制连续培养中 营养对拷贝数的影响,连续培养8天,质粒(pBR322 和pMB9)没有丢失,但拷贝数下降了4—5倍,说明 营养的限制和缺乏会引起质粒的拷贝数下降。工程 菌的质粒分配不稳定和结构不稳定都将导致高密度 发酵的失败。 2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 在排除所有发酵条件限制的情况下,Riesen— berg【41从理论上计算大肠杆菌发酵所能达到的最高 菌体密度为4009(Dcw)/L,而Markl等l“o则认为 最高的发酵密度为2009(DCw)几,此时发酵液的 25%充满了长3pm,宽1“m的大肠杆菌;发酵液黏 度很高,几乎丧失流动性。迄今为止,非重组E. ∞矗w3110l川和生产聚.3一羟基丁酸【”]的重组菌为 最高密度的两例,密度分别为:1749(Dcw)儿和 175.4R(Dcw)/L。表1收集了部分重组菌的高密 度发酵。 表l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菌而得到较高的密度。 (6)限制性流加葡萄糖 利用葡萄糖为碳源培养重组大肠杆菌时要控制 其浓度在较低的范围内,减少乙酸的生成。目前大 多数高密度发酵均采取了限制性流加葡萄糖的方 法。利用发酵反馈的参数,如pH,I的,p,ouR, cER作为控制对象,和葡萄糖流加相关联,控制流 加量,使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限定在较低的水平。 除直接检测控制葡萄糖浓度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A,恒pH值法06,”o 大肠杆菌代谢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将导致pH 的降低,因此pH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菌体 消耗葡萄糖的快慢,故可以通过pH变化控制、调节 补糖速率。该方法的缺点是pH变化不完全是葡萄 糖代谢的结果,容易造成补料体系的错误。 B,恒溶解氧法【27-圳 在菌体利用营养物生长代谢时,会消耗氧气,反 应出溶液中溶解氧的下降,并且溶解氧下降的快慢 间接反映了细菌生长的旺盛程度。当葡萄糖浓度降 低到一定程度使菌体代谢强度下降,消耗氧气的能 力降低,反映出溶解氧的上升,因此根据溶解氧曲线 补加葡萄糖,保持溶解氧恒定,可以使葡萄糖浓度控 制在较低的水平。 C,平衡Do—stat法【8’341 发酵过程溶解氧水平和糖流加速率对重组菌的 糖酵解过程和代谢物氧化过程之间的平衡有很大的 影响。缺氧将迫使糖代谢进入酵解途径,补糖速率 过快也会使糖酵解速度和代谢氧化速率之间的平衡 破坏,当碳源的供给超过其氧化容量时,将迫使葡萄 糖酵解产生部分中间产物,在有氧情况下产生有机 酸。Doqat通过控制溶解氧防止氧气缺乏下产生 有机酸,但是DO-stat无法阻止有氧情况下的“葡萄 糖效应”。平衡Do《at是在恒定DO法的基础上, 通过溶解氧、搅拌转速、通气和补糖速率的综合控 制,使葡萄糖浓度和乙酸浓度维持在低水平,实现高 密度发酵。 5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其它因素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外,在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 培养过程中,要达到重组产物的最大比生产率,还要 考虑合适的诱导时间和诱导强度。李民等”1在利 用温度诱导型的重组质粒生产BMP一2A时,细菌对 数中期诱导比后期诱导产率提高32%。Shimizu 等¨51同样认为在细菌生长对数中期加入诱导物 30 IPTG比在后期诱导重组蛋白的生产率要高,但诱 导物的浓度在0.02mM一2mM之间对产物表达没 有影响。 6发展与展望 随着发酵控制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监控的发酵 参数越来越详细,就越能对细菌代谢过程真实地了 解和掌握。目前所采用的发酵装置一般能够在线检 测或控制物理参数(转速、温度、压力、体积、流量 等)、物理化学参数(pH值,溶解氧、c02尾气分析、 氧化还原电位、气相分析)、化学测量(基质侑萄糖 浓度、产物/乙酸等)、生物学和生化测量(呼吸熵、生 物量、酶活、细胞形态等),这些测量可提供反映环境 变化和细胞生长的许多重要信息,作为研究和控制 发酵过程的基础,但这些还远远不能反映细菌的动 态代谢过程,因此高密度发酵的发展趋势是重组菌 代谢理论更完善;检测和调控手段更完备;发酵设备 更加自动化;发酵放大工艺更完善。 总之,基因工程产品在化工、食品、环保、医药等 方面越来越表现出极大的潜在能力,重组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从实验室通向市场 的桥梁,对工程菌生理、代谢规律和高密度培养的了 解和掌握将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ee,sY,T181、EcH,1996,14:98105 [2]吴梧桐.丁镑申,刘景晶,基因工程药物,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3]Redir曙HE,LaundH,andFiech睫rA,JBlotech.1985,2 (3):19l一206 [4]RiesenbergD,currOplⅡB10technd,1991,2:380—384 [5]AllenB。柚dL曲Gw,BIophannManⅡ,1987,l:38—41 [6]Jur嘻G,DenefleP,B啦qI埔n』.eta【'.AnnInmPameurMl_ crobio.1988.139:129—146 [7]TsalLB,MannM,Mo—sFeta1.JIndMmbio,1987,2: 181一187 [8]李民,陈常庆,朴勤等,生物工程学报,1998,14(3):270— 275 【9]J佃sD.,chungBH,HWangYBetd,JouⅡmIofF㈣ Bbeng,1992,74(3):196—198 [10JohtaK,sh七uT,Mo㈣t。Yetal,J㈣【ofFermenH。 eng,1993,75(2):155—157 [11]LuliGw,andst小1wR.,ApdandEnvirMic∞bo,1990, 56(4):1004一1011 [12]M0serDR,蚰dc锄pbellJL,JB虻t盯id,1983,154(2):809 —818 [13]uh工jn,B,andNordstromK,P】一ld,1979,l:1—8. [14]ErlgbergB.蛐dNordstroHlK,JBactenoI.1975,123(1):】79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 作者: 李民, 陈常庆, Li Min, Chen Changqing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233 刊名: 生物工程进展 英文刊名: PROGRESS IN BIOTECHNOLOGY 年,卷(期): 2000,20(2) 被引用次数: 46次 参考文献(37条) 1.EL-Mansi E M T;Holms W H 查看详情 1989 2.Riesenberg D;Schulz V;Knorre M A 查看详情 1991(01) 3.Kleman G L;Strohl W R 查看详情 1994(11) 4.Reiling H E;Laurial H;Fiechter A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5(03) 5.Bauer K A;Ben-Bassat A;Dawson M 查看详情 1990 6.van de Walle M V;Shiloach J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01) 7.Luli G W;Strohl W R 查看详情 1990(04) 8.Ohta K;Shibu T;Morimoto Y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3(02) 9.Lee S Y 查看详情 1996 10.Jin S D;Chung B H;Hwang Y B 查看详情 1992(03) 11.李民;陈常庆;朴勤 查看详情 1998(03) 12.Tsai L B;Mann M;Morris F 查看详情 1987 13.Jung G;Denefle P;Becquart J 查看详情 1988 14.Allen B;Luli G W 查看详情 1987 15.Riesenberg D 查看详情 1991 16.张涛铸;谢幸株;叶勤 查看详情 1993(02) 17.徐皓;李民;陈常庆 查看详情 1998(02) 18.Shimizu M;Hjima S;Kobayashi T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2(03) 19.Seo D J;Chung B H;Hwang Y B 查看详情 1992 20.Lee C W;Gu M B;Chang H N 查看详情 1989 21.Ohta K;Shibui T;Morimoto Y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3(02) 22.Han K;Lim H C;Hong J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2 23.杨如燕;李民;陈常庆 查看详情 1999(01) 24.杨如燕;李民;陈常庆 查看详情 1998(03) 25.Lee J H;Choi Y H;Kang S K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9 26.Yee L;Chang B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3 27.李民;杨立宏;任红玉 查看详情 1998 28.Paalme T;Tilsma K;Kahru A 查看详情 1990 29.吴梧桐;丁锡申;刘景晶 基因工程药物 1996 30.Pan J G;Rhee J S;Lebeault J M 查看详情 1987 31.Doelle H E;Ewings K N;Hollywood N W 查看详情 1982 32.Lee S Y;Chang H N 查看详情 1994 33.Markl H;Zenneck C;Dubach A 查看详情 1993 34.Jones I M;Primrose SB;Robinson A 查看详情 1980(03) 35.Engberg B;Nordstrom K 查看详情 1975(01) 36.Uhlin B;Nordstrom K 查看详情 1979 37.Moser D R;Campbell J L 查看详情 1983(02)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 丁兰宝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学位论文]2008 2. 尹淑琴.范艳.常泓 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 3. 骆艳娥.范代娣.马晓轩.王德伟.米钰.花秀夫.李稳宏.LUO Yan'e.FAN Daidi.Ma Xiaoxuan.WANG Dewei.MI Yu. HUA Xiufu.Li Wenhong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过程控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英文版)2005,13(2) 4. 胡爽.蔡海波.蒋加庆.谭文松.HU Shuang.CAI Hai-bo.JIANG Jia-qing.TAN Wen-song 表达GLP-1融合蛋白的重 组大肠杆菌分批补料培养工艺优化[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24(3) 5. 杨炜.王伟刚.田海英.许伟.温传彬 重组大肠杆菌高表达高密度发酵研究[期刊论文]-生物技术2006,16(3) 6. 重组大肠杆菌HT02高密度高表达HT-1融合蛋白发酵过程优化[期刊论文]-化工学报2009,60(12) 7. 陈理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进展[期刊论文]-海峡药学2011,23(3) 8. 刘文波.柴同杰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期刊论文]-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1,18(1) 引证文献(46条) 1.刘晓.刘逸寒.别松涛.徐星.谢进霞.李建勋.韩开林.路福平 赭曲霉的高密度培养对坎利酮转化的影响[期刊论文] -生物技术 2011(5) 2.金德宽 灵芝酸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期刊论文]-中国酿造 2011(9) 3.黄静.史建明.霍文婷.徐庆阳.谢希贤.陈宁 氮源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5) 4.闫啸.徐立仁.关怡新.姚善泾 重组亲环蛋白A的可溶性表达[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4) 5.马洁.孙西同.刘镔.孙晓彦 大肠杆菌在直流电场刺激作用下的生长机理研究[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10(3) 6.汪芳.吴晖.余以刚.李勤昌.朱佳喜.董珊珊.唐语谦 酿酒酵母S.cerevisiae YQ-7的高密度发酵[期刊论文]-中国 酿造 2010(10) 7.孙西同.马洁.孙晓彦.刘镔 大肠杆菌的直流电场刺激过程[期刊论文]-微生物学通报 2010(10) 8.程婧.吴丹.陈晟.吴敬.陈坚 复合与合成培养基对大肠杆菌胞外生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影响[期刊论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9) 9.徐同文.薛永玲.于芳.米风景.潘怀明.孙丽霞.王晶翼.Jingyi 大肠杆菌表达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高密度发酵工 艺研究[期刊论文]-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 10.于瑞嵩.沈世缘.董世娟.朱于敏.李震 基因工程牛生长激素高密度发酵表达的研究[期刊论文]-上海农业学报 2009(3) 11.梁新乐.张虹.陈敏.刘璇 费氏丙酸菌HZ-P-35细胞高密度培养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期刊论文]-中国粮油 学报 2008(2) 12.陈罗胜.殷润婷.徐寒梅.奚涛 重组人内皮抑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期刊论文]-药物生物技术 2008(6) 13.张彩.王郡甫.刘金生.许晓群.张建华.张捷.冯进波.田志刚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条件探讨[期 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7(1) 14.姜立春.罗英.韩文君.阮期平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讯 2007(2) 15.张秋轩.李敏.陈登龙.黄曦.卢宝勇.周志华 正交实验优化RGD-蛛丝蛋白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条件[期刊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 16.王岷.赵伟.高向东.张陆勇.姚文兵 重组复合干扰素基因工程菌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 学报 2006(5) 17.蒙健宗.陈发忠.王青艳.黄日波 重组海藻糖合成酶工程菌的pH-stat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 科技 2006(8) 18.马晓轩.范代娣.骆艳娥.米钰 类人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过程控制[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06(2) 19.唐志红.李富超.吴少杰.葛保胜.林凡.任育红.秦松 重组别藻蓝蛋白(rAPC)的纯化与鉴定[期刊论文]-海洋科学 2006(3) 20.张兮.范代娣.花秀夫.骆艳娥.马晓轩 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补氮策略优化研究[期刊论文]-化学 与生物工程 2006(1) 21.吴亚丽.刘冬.张丽君.李世敏.梁世中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因工程菌(E.coli/pGEX) 产降血压肽培养基的组成 [期刊论文]-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6(1) 22.段生兵 基于DO/pH测量的微生物流加培养过程的在线模式识别和控制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3.魏健 重组ProEMAPⅡ/P43大肠杆菌(BL21(DE3))的发酵,纯化及活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4.魏健 重组ProEMAPⅡ/P43大肠杆菌(BL21(DE3))的发酵,纯化及活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5.马晓轩 基因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及其分离纯化[学位论文]博士 2006 26.花秀夫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动力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7.张兮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表达体系过程优化[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8.侯登勇.张英起.韩苇.赵宁.颜真 TRAIL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及其体内活性的测定[期刊论文]-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2) 29.胡辉 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胰岛素原发酵工艺的优化[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0.王震 TEM-116和SHV-4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表达、纯化及其药效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1.汪洋 携带IBV基因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发酵及提取工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2.鲍勇刚 抗菌肽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产品的纯化[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3.邵玲莉.周楠迪.金坚.许正宏.田亚平 重组人血管抑素生产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期刊论文]-药物生物技术 2004(2) 34.霍向东.石玉瑚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补料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04(z1) 35.涂桂云.李敏 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工业微生物 2004(3) 36.谷春涛.彭爱铭.萨仁娜.佟建明 高密度培养技术对微生态制剂的增效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3(3) 37.谷春涛.彭爱铭.萨仁娜.佟建明 饲用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期刊论文]-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10) 38.谢秋玲.廖美德.余榕捷.徐丽慧.林剑 基因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发酵条件优化[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12) 39.王海波.欧俊杰.耿信笃 基因工程菌生产rhG-CSF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11) 40.盛清凯.姚惠源.毕建秀 猪生长激素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03(3) 41.罗晖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3 42.林白雪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在大肠杆菌中的优化表达与纯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3 43.夏乐先.王建纲.刘晓辉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T程菌的发酵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2(2) 44.廖美德.谢秋玲.林剑.洪岸.孙奋勇.梁世中 重组大肠杆菌高效表达hbFGF的培养条件[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6) 45.段明瑞.米钰.范代娣 重组人源型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反应工程 与工艺 2002(3) 46.刘馨磊.肖春明.许延涛.戚薇.杜连祥 补料分批法高密度培养凝结芽孢杆菌[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2001(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wgcjz200002006.aspx
本文档为【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26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0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2-16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