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希恕_气上冲_学术思想探析

胡希恕_气上冲_学术思想探析

举报
开通vip

胡希恕_气上冲_学术思想探析 -7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 Vol.(4) No.2 胡希恕“气上冲”学术思想探析 A study on Qi Shang Chong by HU Xi-shu 王成果 (山东省茌平县中医医院,山东 茌平,252100)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02-0070-02 【摘 要】 本文从方证及病机的角度,归纳总结了胡希恕先生对...

胡希恕_气上冲_学术思想探析
-7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 Vol.(4) No.2 胡希恕“气上冲”学术思想探析 A study on Qi Shang Chong by HU Xi-shu 王成果 (山东省茌平县中医医院,山东 茌平,252100)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02-0070-02 【摘 要】 本文从方证及病机的角度,归纳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气上冲”的独特认识,以及临床的应用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 其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除了明确的“气上冲”外,还有胸满、小便不利、微喘,心下悸、脐下悸等,病机包括表证误下、胸中痰阻、发汗不 当上虚下寒等,治疗则以桂枝为主要药物,抓住病机及方证,分清主次遣方用药。 【关键词】 胡希恕;气上冲;伤寒论 【Abstract】 To summarize understanding an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Qi Shang Chong by HU Xi-shu. Clinical performance includes Xiongman, difficult urination, Wei Chuan, Xin Xiaji, Qi Xiaji, etc. Pathogenesis includes misdiagnosis, phlegm, sweating, Shangxu Xiahan, treated mainly withguizhi. Pathogenesis and recipes for syndromes is most important. 【Keywords】 HU Xi-shu; Qi Shang Chong;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气上冲”一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处述 及,其表现为病人自觉胸中气逆或有气上冲之感,属于病人的 一种自觉症状。关于“气上冲”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 症状等,历代医家均有阐释及发挥,而胡希恕先生对“气上冲” 的论述,尤其独特而深入,对于临床指导意义颇大,现试做探 析如下。 1 “气上冲”的临床表现 “气上冲”是病人自觉体内有气自下向上冲逆的一种主观 感觉[1],由于“气上冲”的缓急、部位及兼挟的邪气不同,其 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多种多样,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 除明确提出的“气上冲”症状,如“气上冲胸”、“气从少腹上 冲胸咽”、“气上冲喉咽不得息”以外,常见的还有。 1.1 胸满 《伤寒论》第 21 条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 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胡希恕先生认为,此处的胸满,为误下 之后,表仍不解,气上冲所致,与其相应的脉促,则为关以上 浮,关一下沉的脉象,而非“数中一止”之促脉,正与气血上 冲,上实下虚的病机相合,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1.2 小便不利 《伤寒论》第 28条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 白术汤主之”,此处的“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为里有停饮, 气挟饮上冲所致。气上冲可诱导水不下行,故小便不利。内有 停饮,则里气闭塞,单纯解表而不兼利水,不仅表不得解,还 易激动里饮,变证丛生,这是《伤寒论》中的普遍规律,胡希 恕先生对此非常重视,并告诫后学:“此为古人实践中得出的 治疗规律,甚关重要,学者宜细研之”[2]。桂枝不仅能解表, 还可降冲气,原方去芍药加白术茯苓,则冲气降、水饮除,里 气通透,表证自解。依据此说,则本条桂枝去桂去芍之疑,自 然迎刃而解。 1.3 微喘 《伤寒论》第 43 条云“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 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胡希恕先生认为,此处的微喘, 也是气上冲的一种表现。太阳病,当治以汗法,而反下之,正气 虽伤但不甚虚,同时表仍不解,正气解表救里两顾,挟热上冲, 而见微喘。 1.4 心下悸、欲得按 《伤寒论》第 64 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 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汗出多见于人体的上部, 发汗过多过快,则上下体液骤然失调,人体为调节平衡,会出 现急剧的气上冲,故觉用手按之,以抑制其气的上冲,方觉舒 适。 1.5 脐下悸 《伤寒论》第 65 条云“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 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里有停饮,不得单纯发汗, 前已述及,本条即是里有停饮,而误以发汗治疗,激动里饮, 伴强烈的气上冲,欲作奔豚的证候,脐下悸即其征兆。 2 “气上冲”的病因病机 2.1 表证误下,表仍不解 如《伤寒论》第 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太阳病, 是人体正气向上向外抗邪的一种病理状态[3],未下之时,其向 上向外抗邪之力纯属自然,故病人无“气上冲”的感觉,误下 之后,一方面是正气受损,另一方面,机体要调动更多的正气, 来应对表未解与误下的同时影响,解表的同时,还要纠正误下 导致的体液下趋之势,因此正气上趋必然强烈,从而给病人一 种“气上冲”的感觉。 2.2 胸中痰阻 如《伤寒论》第 166条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 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 -71-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 4卷第 2期 当吐之,宜瓜蒂散”,“气上冲喉咽”至“不得息”的程度,说 明“气上冲”剧烈而持久。“寸脉微浮”既提示上焦有实邪结 聚,也与“气上冲”之机相应,与前之“促脉”理同。“胸中 痞硬”、“胸有寒也”则反映出本证寒痰结聚,壅塞上焦胸膈的 病性及病理机制。 寒痰壅塞阻滞胸中,正气欲抗邪外出,故有涌迫上逆之“气 上冲喉咽”,但因痰壅气滞较甚,欲从上出而不能,并使气机 宣降不利而逆上,影响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故病人有“不得 息”的感觉。 2.3 发汗不当 发汗不当导致的“气上冲”,多与发汗过多过快有关,这 种不当的发汗方式,会导致机体上下部体液的骤然失衡,机体 为调整这种失衡状态,会出现急剧的气上冲,此时如再给病人 以惊恐的刺激,则会导致奔豚的发作。如《伤寒论》第 117条 云“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以少 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2.4 上虚下寒 如《伤寒论》第 326条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 为上虚下寒的病理状态,《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同理,虚则邪气易犯,上虚则下寒趁机上迫,故见 气上冲。人之阳气布于胸中,下有寒则阳气不得下布,故见心 中疼热,但其热非真热,而是相对于下寒的一种自觉症状。 仲景不言“气上冲心”,而特别提出“气上撞心”,可见本 条所述之气上冲之势,必然迅速而强烈,病者可在胸膈部位感 到似有物撞击的感觉,且多伴有心下胃脘部的灼热拘挛痛楚之 感,也说明上虚甚而下寒亦甚。 3 “气上冲”的用药特点 桂枝为治疗“气上冲”的主药。胡希恕先生对药物功效的 理解,除了来源于《伤寒论》用药规律的总结外,还遵循《神 农本草经》对药物功效的记载,认为《伤寒论》与《内经》并 非同一学术体系,而是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脉相 承,是胡希恕一派伤寒学术思想的特点。桂枝在《神农本草经》 中被列为上品。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 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主“上气”, 即“气上冲”。而桂枝治疗“气上冲”,在《伤寒论》中更是有 较多的应用记录,统观《伤寒论》全文,凡是有明确“气上冲” 者,几乎都离不开桂枝,尤其桂枝加桂汤证,更是直接说明了 桂枝治疗“气上冲”的作用。他如吴茱萸、半夏等药,虽亦有 降气作用,但皆非常用,涌吐则为上越之法,更非本文论述重 点,故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温武兵.《伤寒论》“气上冲”辨治管窥[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3): 149-151 [2]冯世伦,张长恩.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 [3]冯世伦.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作者简介: 王成果(1969-),42岁,男,学士学位,中医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经方的临床应用。 编号:EA-11112972(修回:2012-01-25) (上接 69页) 2.3 湿浊毒证 平时头部胀痛沉重、头晕,嗜睡或昏睡,肢体麻木,渐至 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清或不利或失语,甚者昏迷不 醒,舌质淡红或体胖,舌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滑。治以 祛湿解毒,化浊开窍。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苏合香丸灌服或 鼻饲。 2.4 痰瘀火毒证 肢体歪僻不利或不遂,或语言不清或不利或失语,甚者昏 迷不醒,伴发热或高热,鼻鼾痰鸣,或吐血或便血,舌质暗淡 或有瘀斑,舌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数或弦数。治以涤痰化 瘀,解毒醒脑。方用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亦可静滴醒脑静注 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同时灌服安宫牛黄丸,若吐血或便 血者可灌服或鼻饲三七粉。 3 结 论 “毒伤脑髓”为脑中风的危重之症,其“毒邪”的产生, 一是脑中内生毒邪,二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所生毒邪随经脉而 上犯于脑,两者皆可伤及脑髓而危及生命。究其原因仍为本虚 标实,最早出现的是脑髓失养,其抗御毒邪侵袭的能力因而减 弱或丧失,使失养的脑髓更易遭受损伤,继而是毒邪产生,最 后是毒伤脑髓,导致其功能失用。根据临床经验,其“毒邪” 的分类或分型证治,以实证者居多,如瘀、痰、湿、火毒等证, 但各类证型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只有不变的病, 没有一成不变的证型,更没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及剂量,需根据 不同的证型分别治其“毒邪”,法随证变,方(药)随法变, 灵活加减和调配。治疗上总以解毒、清热、化瘀、祛湿、化浊、 涤痰、开窍、醒脑及培元等法和方,并配用现代医学研制的中 成药注射液等复方制剂,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往往能起到难 以想象的作用和效果,祛除各种伤及脑髓的毒邪,促使坏死的 脑髓复活、受损的元神复利。然而在以上诸证分型治疗过程中 亦应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措施,如查头颅 CT或MRI,确诊是 缺血性脑中风还是出血性脑中风后,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对症 抢救治疗,如抗凝、溶栓、血管支架或支持疗法及微创等治疗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我们中医药在诊断和治疗本病上较西医有很大的优势, 然而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脑中风之“毒伤 脑髓”,则效果会更加卓著。一管之见,仅供同道抛砖引玉之 用。 编号:EA-11111175(修回:2012-01-15)
本文档为【胡希恕_气上冲_学术思想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37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2-16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