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胃痛之五法论治

论胃痛之五法论治

举报
开通vip

论胃痛之五法论治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例(%)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 = 41)31(75. 61) 5(12. 19) 3(7. 32) 2(4. 88) 39(95. 12) 对照组(n = 42)23(54. 76)10(23. 81) 5(11. 91) 4(9. 52) 38(90. 47) 通过(表 1 可以得出)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 31 例,治愈率约为 75. 61%; 总有效 39 例,总有效率为 95. 12%。对照组患者中,治愈 23 例,治愈...

论胃痛之五法论治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例(%)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 = 41)31(75. 61) 5(12. 19) 3(7. 32) 2(4. 88) 39(95. 12) 对照组(n = 42)23(54. 76)10(23. 81) 5(11. 91) 4(9. 52) 38(90. 47) 通过(表 1 可以得出)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 31 例,治愈率约为 75. 61%; 总有效 39 例,总有效率为 95. 12%。对照组患者中,治愈 23 例,治愈率约为 54. 76%;总有效 38 例,总有效率约为 90. 47%。在临床治愈率方面,两组之 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两组 之间无显著性比较差异(P﹥ 0. 05)。 3.讨论 在临床当中,异位妊娠是一种孕卵于子宫体腔之外部位着床的妊娠疾 病,以输卵管妊娠相对较为多见。依据临床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 输卵管妊娠发生率约占临床各种异位妊娠总发生率的 94. 5%。由于异位妊 娠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因而较易造成漏诊、误诊,进一步引发诸如输卵管 妊娠破裂、流产等不良情况,通常于短时间内造成孕妇体内的大量出血,引 发临床失血性休克,对孕妇的生命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是临床妇产科发 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急腹症。近些年以来,异位妊娠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 不断上升趋势,及时的确诊以及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于提高异位妊 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异位妊娠对于孕妇所造成的损伤 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5]。中药有着良好的活血化瘀、消症杀胚、行气散 结的功效,并起到一定的防止滋养细胞生长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院 41 例观察组异位妊娠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予以治疗,并就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早期诊断 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对患者予以保守治疗, 避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损伤,不会对输卵管造成人为的破坏,保留了 其完整性,对于患者的生育功能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安全可靠,疗效明 显,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卞度宏.异位妊娠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7(15) :236 - 237. [2] 康佳,高颖,吴继玲,王燕玲. 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 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9(1) :70 - 72. [3] 周勤,卞度宏.三种保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 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8(25) :168 - 169. [4] 何丽平,黎清婵.氨甲喋呤加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 63 例[J].中国中 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7(19) :15 - 17. [5] 闫新花.浅析异位妊娠症的保守治疗[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 (14) :28 - 29. 论胃痛之五法论治 曾 丽 张忠民 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四川 邛崃 611530 【摘要】胃痛多由脾胃素虚,情志失和,饮食不节所造成。治疗胃痛,特别是慢性胃痛的辨证要点,是以脾虚、气滞、湿热、湿浊、食积五者最为常见重要。 因而补虚、理气、清热、去湿、消滞就成为慢性胃痛的五大治法。本文将胃痛分为脾胃气虚型、肝气犯胃型、湿热胃痛型、湿阻胃痛型、食滞胃痛型进行论述。 【关键词】胃痛;五法论治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1959. 2011. 09. 869 文章编号:1006 - 1959(2011)- 09 - 4955 - 02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 之一。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病以 上腹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参考胃痛一病进行辨证论治。 胃痛的常见原因,多由脾胃素虚,情志失和,饮食不节所造成。脾胃纳 运功能受到损害,气血运行受阻,是各类胃痛的基本病因。 治疗胃痛,特别是慢性胃痛的辨证要点,是以脾虚、气滞、湿浊、食积五 者最为常见重要。因而补虚、理气、清热、去湿、消滞就成为慢性胃痛的五大 治法。并强调脾虚是胃痛发病的重要性。且与肝、胆、热、湿、食有着密切的 关联。 具体治法用类型: 1.脾胃气虚型 脾胃气虚者宜补之养之。忧思伤脾,或脾气虚弱,健运失职,亦见胃脘 隐痛,脘腹胀满,食后则劳累加重,食纳减少,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大便稀 溏,舌淡,脉虚软,慢性胃痛属于脾胃气虚者较为多见,宜用香砂六君汤加味 治之,益气健脾,理气醒胃。 病案: 何某,女,48 岁,2010 年 5 月 4 日就诊。 主诉:胃脘疼痛复发 10 天。 病史:患者慢性胃窦炎 4 年。经中西药治疗虽有好转,但劳累或饮食不 节则易复发。近日症见胃脘隐痛,食后饱胀,时有嗳气,神疲体倦,面色不 荣,纳差无味,大便溏,舌体稍胖,苔白,脉细。 辨证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治当益气健脾,理气和胃。 药用:党参 15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2 克、法夏 12 克、陈皮 12 克、砂仁 12 克、木香 6 克、厚朴 12 克、佛手 10 克、甘草 10 克。连服 5 剂后胃胀痛均具减 轻,唯感乏力、纳差便溏。用原方法去木香、加黄芪 30 克、山楂 30 克、神曲 15克,调至半月后精神大振,食纳增加、面色光泽、诸症消失。嘱患者饮食调 理,忌生冷、辛辣之品。 按:此案为脾胃气虚之证,故用香砂六君汤加减,证药相合,取效较速。 如遇胃中冷感喜热者为脾胃虚寒,可于原方中加炮姜、荜拨以温胃散寒;如 出现气虚甚而出现体倦乏力者,可加黄芪、山药以补气健脾;如遇便溏次多 者可加茯苓、泽泻以分利;食后脘胀明显者可加山楂、麦芽、鸡内金消食以除 胀;如遇脘胀欲呕者可于原方中加藿香、厚朴、柿蒂以降逆止呕;腹痛甚者可 加积实、槟榔以舒理气机行气以消胀。如具脾虚运化失职,湿邪阻滞而出现 舌苔厚腻而厌食者,为脾虚湿阻可加藿香、佩兰、紫苏、厚朴之品以芳香化湿 而醒脾;如出现舌苔黄腻而口苦者,乃湿郁化热之象可加黄芩、黄连之品以 消化湿热。 2.肝气犯胃型 疏肝和胃法是用于肝气犯胃所出现的胃痛症。胃脘疼痛部位虽病在 胃,但其发病机理与肝、脾相关密切,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及消化食 物,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运化和吸收的过程。在 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气逆气滞在所 难免,滞下不通,胃痛即作。肝主疏泄,助脾胃健运,若肝失疏泄则脾失健 运,胃失和降,则可出现胁肋胀痛、嗳气、泛酸、纳差等证。常用四逆散、柴胡 疏肝散,加减治之。 病案: 何某,女,50 岁,于 2010 年 7 月 5 日就诊。 主诉:胃脘部胀痛 7 天。 病史: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 3 年。每因情志不佳而复发。曾作胃镜检 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此次发作是因前几天与人争吵而致。症见胃脘部痞 满胀痛,痛时累及两胁,嗳气频作,食后更甚,不时返酸,不思欲食,舌质淡 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为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所致。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脾。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 15 克、白芍 15 克、枳壳 12 克、香附 12 克、青皮 15 克、郁金 15 克、延胡索 20 克、佛手 12 克、厚扑 12 克、黄连 8 克、神曲 15 克、甘草 10 克。 服上方三剂后胃脘胀痛明显减轻,嗳气减少,但食欲增加不多,于上方 减香附、青皮、郁金,加砂仁、山药、山楂以健脾开胃二剂后,纳食增加,但仍 感体倦乏力,三诊在前方基础上加黄芪、党参,补益脾胃增加体力而告终。 按:此案乃肝气犯胃所致,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治之,方中枳壳降气 消痞;柴胡轻举疏达;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止痛;香附、青皮、郁金、厚 朴、佛手疏肝理气、下气消满;黄连疏肝清肝;神曲消食和胃。诸药相伍,共 奏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如遇肝郁化火而见心烦易怒者加橘子、丹皮、 黄芩;若是胃中灼热或反酸者加乌贼骨;纳差食少者加砂仁、神曲、鸡内金、 炒麦芽以开胃消食;如见痛止而形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山药以补气健脾; 如遇肝郁化火而灼津出现灼痛似饥、口干、舌红少津者应去柴胡、香附加北 沙参、石斛、麦冬以清热生津而护胃。如肝郁化火灼津便秘者加火麻仁、郁 李仁、焦军等品以润肠通便而畅气机。 ·5594·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医学信息 MEDICAL INFORMATION No. 09 2011 3.湿热胃痛型 本型为湿热中阻所致的胃痛之症,常用清热和胃法治疗。平时多由饮 食不节,大量饮酒,或喜食肥甘厚味而致脾失健运,湿自内生,湿邪不运郁而 化热。脾胃同居中焦而脾为湿困,胃为热拢,形成脾胃湿热之证,湿热中阻, 阻遏气机则胃痛即作。临床常以胃脘灼热,嘈杂泛酸,口干口苦,纳呆恶心, 小便色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或微黄,脉滑等证。本人常以黄连温胆 汤加减冶之。 病案: 张某,男,42 岁,干部 2010 年 1 月 18 日就诊。 主诉:胃脘疼痛加重 12 天。 病史:病员患胃痛数年,时反时愈,曾做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近期复发,曾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前来我处就诊。症见胃脘灼热疼痛,脘 胀不适,嗳气频作,食后加重,口苦无味,纳食减少,舌苔黄厚,舌质略红, 脉滑。 辨为脾胃湿热。治以化湿清热、行气止痛。 方药:藿香 15 克、白豆蔻 12 克、陈皮 15 克、法夏 12 克、茯苓 20 克、黄连 10 克、黄芩 15 克、厚朴 12 克、神曲 15 克、山楂 30 克、枳壳 15 克、甘草 10 克。 服上药后胃痛减轻,舌苔已退,纳食稍有增加。再诊去黄芩、藿香、加砂 仁 12 克、山楂 30 克、山药 30 克,服后欲食增加而善后。 按:此案为湿热中阻,郁遏气机所致。故用藿香、白叩豆蔻、陈皮、法夏、 茯苓以芳化化湿而醒脾;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使湿化热清,而又用枳壳、厚 朴疏理气机,神曲,山楂,健脾消胀,湿化热消,气机舒畅则痛自止。如大便 稀溏次多,可加猪苓、泽泻以分利;如脘胀明显加砂仁、莱菔子健胃理气消 胀;返酸者加乌贼骨;头昏闷胀者加菊花、龙胆草以增强清利湿热的作用;如 大便干燥、腹胀较剧者加焦军、槟榔以通腑下热而解热结。 4.湿阻胃痛型 化湿和中法正宜适用于湿阻中焦所引起的胃痛。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湿从外受或脾失健运,湿自内生,皆可导致湿阻中焦之症。症见胸闷腹胀, 口渴而不欲饮,口粘涎沫,纳差便溏,体困乏力,舌苔白腻之症。由于脾胃之 疾每多兼有湿阻之象,法当化湿和中、理气止痛。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冶之。 病案: 吴某,男,60 岁,农民,2010 年 12 月 8 日就诊。 主诉:胃脘胀痛半月。 病史:病前有慢性胃痛史,饮食或气候变化易于复发。半月前感胃脘饱 胀,时有隐痛,胸闷微咳,饮食减退,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以前曾作胃 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胸片检查为慢性支气管炎,心电图检查正常。 辩证为脾湿中阻、气机郁滞。 治当芳香化湿,理气止痛。 方药:藿香 15 克、佩兰 12 克、苍术 15 克、厚朴 12 克、陈皮 15 克、法夏 12 克、茯苓 20 克、白豆蔻 12 克、神曲 15 克、苡仁 30 克、木香 10 克、枳实 15 克、 甘草 10 克。 服上药后,脘痛胸闷减去大半,舌苔基本退净,但感体倦乏力,纳食不 香,于上方减苍术、佩兰、木香,加黄芪、山药、山楂以补脾健胃而告终。 按:此案为湿浊中阻之证。上腹饱胀、胸闷食少为湿浊阻滞,脾胃运化 不利、隐痛乃气机为湿浊阻滞所致,舌苔白厚为湿浊熏蒸之象。治以芳香化 湿、祛胃之湿浊,使胃气充盛,纳食增加,腐熟功能渐复,脘痛得止。如遇胸 闷脘痞较甚者可加砂仁、郁金以增强理气宽中而化湿的作用;如胃脘胀痛较 甚者可加山楂、炒麦芽、以健脾消胀;如出现舌质红、苔变黄、口苦、大便灼热 为湿郁化热之象,可去木香、苍术,加黄芩、黄连以清利湿热。如大便溏泄而 次数多者为湿邪壅滞,脾失健运所致,应在化湿健脾基础上加猪苓、泽泻以 淡渗分利;如湿浊之证已去,唯纳差体倦乏力者,以健脾开胃之品调理而 告终。 5.食滞胃痛型 消食和胃法适用于食滞胃痛之证。该证是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胃不 和等证的病程。常因饮食不节,胃痛疼胀等证发作或加重,而出现脘腹欲 胀,呕吐返酸,不思欲食或饮食减少,大便不畅,舌苔白腻或黄腻。胃为水谷 之海,脾乃运化之枢,脾胃为病,胃少受纳,脾不健运而致饮食积滞。法当消 食导滞、理气止痛。乃用保和丸、楂曲平胃散等方加减治之。 病案: 杨某某,男,38 岁,2010 年 8 月 19 日就诊。 主诉:胃脘剧痛一天。 病史:患者脾胃素虚,有慢性胃病史。昨日因外出聚餐后不久,而感胃 脘疼痛胀满不适,随即呕吐酸腐,嗳气频作,进食则更痛,不思欲食,大便稀 溏,舌苔白厚,脉沉弦。 辨为饮食停滞中焦气机受阻。 治以消食化滞、调气和中。 方药:砂仁 12 克、紫苏 15 克、陈皮 12 克、法夏 12 克、茯苓 15 克、山楂 30 克、厚扑 12 克、神曲 15 克、炒麦芽 30 克、黄芩 12 克、延胡索 15 克、藿香 12 克、甘草 10 克。二剂。 按:本案因患者脾胃素虚,再加上饮食不节而使食邪停滞中焦,脾胃运 化失职,胃气和降受阻而出现诸症。用消食化滞、调和胃气之药效果甚速, 二诊去延胡索、藿香、加黄芪、党参补气健脾以善后。如出现脘腹胀痛明显 者加莱菔子、鸡内金、以加强消食消胀理气的作用;如出现大便秘结、腹胀甚 者加焦军、枳实以理气通便;呕吐甚者加竹茹、枇杷叶以降逆止呕;脾胃素虚 者可加黄芪、党参、山药以健脾;如是胃脘冷痛加炮姜,肛门灼热者为食滞化 热加黄芩、黄连;便溏及腹泻者可加黄芩、泽泻以分利。 独活寄生汤加味与传统手法、敷药法配合治疗肩周炎 85 例临床疗效观察 尹显华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卫生院,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方药与传统手法、敷药法配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04 年 1 月至 2010 年 3 月来我院骨伤科 85 例典型肩周炎患者, 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味、中医手法治疗、外敷七厘散及功能锻炼。结果:本组 85 例痊愈 53 例、好转 32 例,总有效率 100%。结论:中医方药与传统手法、敷药 法配合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安全可靠等优点,临床实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肩周炎;独活寄生汤;手法;敷药法;功能锻炼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1959. 2011. 09. 870 文章编号:1006 - 1959(2011)- 09 - 4956 - 02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与肩关节周 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劳损、外伤及感受风寒湿邪等因素有关,又称“五十 肩”“漏肩风”“冻结肩”等,属祖国医学“痹证”。 笔者自 2004 年 1 月至 2010 年 3 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配合手法 治疗、外敷古方七厘散综合治疗该病 85 例疗效满意,现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 85 例患者,其中男 38 例,女 47 例,年龄 28 - 71 岁,其中 40 - 60 岁 占 62 例,病程最长 4 年,最短 3 周。农民 43 例,超市售货员 13 例,司机 5 例,建筑工人 8 例,教师文职人员 13 例,摩托车修理工 2 例。单侧发病 68 例,双侧 17 例,有外伤史 34 例,劳损受风寒湿邪侵袭诱发 48 例,成因不明 3 例。 临床表现:肩部疼痛、开始呈阵发性钝痛,逐渐呈持续性酸痛、刺痛或放 射痛,夜间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以上臂外展,后伸,内旋最明显)早期可有三 角肌、冈上肌肿胀,后期可有肌萎缩,X线检查肩关节多为阴性,部分患者可 见骨质稀疏,冈上肌腱钙化,肱骨大结节处有密度增高阴影。 2.治疗方法 2. 1 中药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味,独活 9g,寄生 9g,杜仲 9g,牛膝 9g,秦 艽 9g,防风 9g,茯苓 9g,芍药 9g,干地黄 15g,当归 12g,人参 12g,川芎 6 - 9g, 肉桂 3 - 6g,细辛 3g,甘草 6g。若疼痛剧烈发于春季有游走不定之特点属风 邪偏重,酌加白花蛇,川芎,地龙,蜈蚣搜风通络,活血止痛;若疼痛遇寒加 剧、得温缓解,昼轻夜重属寒邪偏重加附子,干姜温阳散寒;若疼痛缠绵难 愈,夏秋多发属湿邪偏重加防己,苍术以除湿止痛;兼有热像去肉桂加忍冬 藤,生地清热疏风;兼有外伤加姜黄,苏木,桃仁,红花。 2. 2 手法治疗:以揉、滚、拿捏、点按、牵引、弹拨、展抖、拍打等手法放 松肩背肌肉,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速病理渗出物 吸收,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促进病变肌腱肌肉功能修复,达到舒筋活 络,活血止痛功能恢复。 2. 2. 1 理筋活络,全面放松。操作:患者坐位或俯卧位自然放松,宽衣 露出患肩,术者立于患侧,用掌心或指腹贴于肩背皮肤,用滚法、揉法按摩 3 - 5 分钟,再用拇指、食指、中指对握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上臂内侧、腋后 ·6594· No. 09 2011 医学信息 MEDICAL INFORMATION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本文档为【论胃痛之五法论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37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3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2-1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