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_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分析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_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分析

举报
开通vip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_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分析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 ) ) ) 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分析 丁建定,孙 健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本文借助于经典社会学理论, 对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社会资源的阶层分布以及社会流动进行了 重新解读,认为缺乏中间阶层优势、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合理, 以及社会流动调节机制的弱化,成为社会冲突产 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社会分层; 社会冲突; 社会整合 中图分类号: D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03( 2005) 04-0079-05 收稿日...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_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分析
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 ) ) ) 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丁建定,孙 健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本文借助于经典社会学理论, 对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社会资源的阶层分布以及社会流动进行了 重新解读,认为缺乏中间阶层优势、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合理, 以及社会流动调节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的弱化,成为社会冲突产 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社会分层; 社会冲突; 社会整合 中图分类号: D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03( 2005) 04-0079-05 收稿日期: 2005-08-15 作者简介:丁建定( 1964) ) ,男,河南南阳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对社会分层和社会冲突的研究, 源起于对公 平和正义的思考。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 分化的根源在于有价值资源的稀缺性, 特别是那 些分配受到控制的物质性和符号性资源,如金钱、 实物或威望、权力等。然而,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 类膨胀的欲望来说总是微不足道, 并且越是有价 值的资源其分配越是受到控制, 加之能力的差异 必然产生占有的多寡,形成一系列资源占有量、利 益相似的群体,这便是阶层的最初形态。在社会 化大生产中, 资源分配的基础在于社会分工。美 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 Mills . C. Wright )认为, 伴随着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整合, 职业也就成为 了划分阶层的重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对社会阶层的分析离不开阶层意识。人总是 在潜意识中把社会划分为不同等级, 并将自己归 纳适应于其中, 形成自我地位知觉和阶层意识。 阶层意识是个人对社会不平等及自身所处社会地 位的主观认识。阶层地位的不平等产生强烈的个 体激发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当难以调和时就表 现为社会冲突。一提到社会冲突, 人们难免会想 到斗争、革命、分裂等一些社会失控的局面,这是 片面和武断的。社会冲突作为社会主体之间由于 需要、礼仪、观念的差别和对立所引起的相互反对 的社会互动行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人们向往 正义与和谐,然而正是在社会条件与自身需求的 矛盾冲突中发展了多元化的文明史。可以这样 说,正如社会和谐一样,社会冲突只是社会结合的 一种结合形式。 我国恢复社会学研究以来, 学术界充分认识 到社会分层与冲突的理论意义, 投之以大量人力 物力,研究成果是硕果累累。本文正是借助经典 社会学理论和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 从中观的结 构层面上剖析分层和冲突的内在关联, 试图找到 新的研究思路。 一、我国阶层结构不合理、社会冲突积蓄严重 (一)中间阶层尚未形成, 社会缺乏稳定基础 所谓中间阶层主要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 主, 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 较好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 力,有一定闲暇生活质量; 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 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在我国, 传统的中间阶层 是由工薪阶层(普通干部,知识分子和国有企业职 工等)构成,由于城乡二元分割,户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限制,当 时 80%的农民很难向这一阶层流动。近年来,有 学者认为传统的中间阶层逐渐出现了分化,出现 了/新中间层0, 这个阶层的基本特征是年龄在 25 - 30 岁之间, 有较高的学历, 有新专业知识, 例 如: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和技术 第 4 期 2005 年11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No. 4 October , 2005 工人等。这些新中间层有明显的扩张趋势并且向 上层流动, 今后有可能和企业普通职工形成新的 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最显著的功能是稳定社会。亚里士 多德最早在5政治学6中论述了中间阶层,他认为, 惟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 /当 中间阶层弱小无力并且组织很差时, 国家就会分 裂为穷人和富人,由于二者是天然的敌人,在政治 上往往互相排斥, 很难妥协, 就会导致社会不稳 定0;中间阶层还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 当 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 极端的思想 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存在空间; 并且中间阶级引 导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 当他们占多数时,就保证 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 这是社会稳定的经 济原因。 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尚没有形成中间阶层优 势。笔者结合社科院的十大分层框架绘制了表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产业工人( 2216% )和农 业劳动者阶层( 44% )所占比重庞大,这表明在我 国社会的下层依旧占了极大比例, 并没有出现人 们所期盼的中间力量。所以说, 中间阶层优势在 我国尚不明显,社会缺乏稳定基础。 表 1 中国十大社会分层所占比重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110% 2 经理人员阶层 1150% 3 私营业主阶层 0160%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110% 5 办事人员阶层 4180% 6 个体工商户阶层 4120% 7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12% 8 产业工人阶层 22160% 9 农业劳动者阶层 44% 10过渡性特殊阶层 3110%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5中国十大社会分层框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6 ,5社会学62002年第 3期。 (二)阶层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阶层差距往往都是以经济资源的占有来衡量 的。基尼系数是衡量国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数据指 标,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 合理程度的基尼系数应该在 013- 014 之间。从 80年代到 90年代, 我国的基尼系数出现了两次 变动,首先是1988年前的不到013上升到 1988的 01382,其次是由01382上升到 1994年的01467,反 映了我国的基尼系数从不合理到合理再到不合理 的变化过程。更让人忧虑的是, 差距还在不断扩 大, 1997年国家统计局在 35个大中城市把减收户 由高到底排队分成五组后发现, 减收户主要集中 在中等以下组, 其中低收入组占到 35%, 较低收 入组占 22%, 中等收入组占 24% , 这说明底层收 入者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近年来收入一直在下降。 阶层差距过大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利。其 一,它加大政府决策成本和执行的难度。社会差 距越大,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冲突就越大,政策的 普遍适用性就越差。/ 中位选民0定理告诉我们, 公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 下的政治均衡,也就是说,公共政策只有代表中间 阶层的利益,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体现民主,不至于 引发社会矛盾;其二,不同的阶层享有和期望的公 共服务也有明显的/阶层性0, 巨大的社会差距影 响社会总体福利的实现。例如,城市中的别墅区、 普通居民居住区、外来人员集中的城中村,表现出 不同的文化和互动形式, 在成员素质结构、公共设 施上都有重大差别, 这就容易形成不同的亚文化 圈,文化差别有时很难认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 冲突性的。 二、社会资源分布不合理,强化了社会冲突 仇立平教授曾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职业分类 数据,列举了 50 种职业, 对这些职业的收入、权 利、声望进行评价,得出对 50种职业的综合评价。 笔者从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见表 2) , 从 社会冲突和社会流动的角度对此进行进一步分 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社会资源匹配存在严重不 80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 4期 合理现象,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一,孳生败德行为。布迪厄认为,现代社会 中经济资本可以孳生其它所有的资本形式,不同 形式的资本之间存在可兑换性和兑换率。那么,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缺乏、激励机制不奏 效的情况下发生的职业自身相对不平等,容易引 起严重的心理失衡, 加大权钱交易的可能性,从表 中可以看出,党政机关干部的权利地位处于首位, 而收入和声望却处于第 7位, 情况相同的还有物 资管理干部、工商税务干部、公安政法干部等掌握 实权的群体,他们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滥用 权力,通过权力资本可以获得其它形式的资本。 表 2 部分职业人员的综合评价 综合加权分 位序 收入分 位序 权力分数 位序 声望分 位序 党政机关领导 8610 2 75 7 9812 1 8110 7 工商税务干部 7711 3 7312 9 8912 4 6010 17 公安政法干部 7618 4 66 13 9212 3 6418 14 企业党委书记 74 6 6314 14 8514 15 7010 10 节目主持人 6811 9 7418 8 5514 10 8118 6 歌星 65 11 9414 1 44 15 5512 21 大学教授 6019 14 6116 16 44 15 9314 1 科学家 5919 16 6012 17 4410 15 9114 2 演员 5812 19 7718 5 4410 15 5212 23 科研人员 5511 22 5412 20 4814 13 7010 10 机关职员 5013 24 4514 22 5110 12 5714 19 会计 4913 25 4918 21 4814 13 5014 24 个体户 4814 26 6918 21 4814 13 5014 24 销售员 4811 27 5618 19 3914 17 5014 24 秘书 4716 30 4918 21 4814 13 4210 27 技术工人 3615 37 3512 26 3310 22 4610 25 农民 13 44 1714 34 712 30 1618 36 纺织工人 1213 45 614 37 1116 29 2412 35 勤杂工 210 48 210 38 210 33 210 39 数据来源:仇立平,5社会分层的指示器6 ,5社会学研究62001年第 3期。 第二, 挫伤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以大学教授 这一职业为例, 其被认为是极具声望的职业, 可是 他们的收入远远排在歌星、老板、个体户之后。这 种社会资源的倒置, 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浮躁 混乱,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长此以往, 会影响到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间阶层待遇不对称。对上表中典型 的中间阶层职业,例如科研人员、机关职员、会计、 个体户、秘书、技术工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间 阶层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待遇, 收入没有占 到社会的大多数,文化水平差强人意,没有形成全 方位的中间阶层优势, 起不到政治、经济、文化的 稳定器的作用。 此外, 最高和最低的职业群体各项指标高度 统一,收入高者其职业、权力、声望也是相当高,收 入低者其职业、权力、声望同样也是相当低,这样 就形成了达伦道夫所谓的/社会酬偿重叠0,加剧 人们的心理不平衡感,否认权威合法性, 产生/政 治剥削感0。 三、社会流动缓慢,缺乏社会冲突调节机制 社会流动是一个与社会分层和社会冲突紧密 相关的概念,指个人关系空间的变动,可能是在不 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也可能是在同一阶层内的不 同层次间的流动, 这种流动往往伴随着社会资源 的再分配。社会流动打破了阶层的凝固状态,抵 81 丁建定等: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 消了阶层差别引起的区隔化认同, 给底层带来跻 身中上阶层的希望, 对于缓解由于社会差别引起 的矛盾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声望和财富在社会等 级间的流动率很低, 则会造成上层阶级的/合法 性0认同危机,那些被排斥在资源获得途径之外的 人就会难以控制,不愿接受现有的传统权威。 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 我国社会流动僵化缓 慢,特别是在地域流动和地位流动方面存在很大 的刚性,高层和底层的解构性流动很低。据统计, 2003年社会流动中向上流动比率平均为 30% ,向 下流动比率为 511% , 两项指标远远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而且比率相差太大。造成我国社会流动 缓慢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户籍制度。户籍原本只是人口管理的 方式,我国在计划经济下,户籍制度被赋予了很多 社会职能,就业安置、社会福利、子女入托、工资评 定、养老待遇与户籍制度挂钩。在现有的财政体 制下,这些都要依靠地方财政支持,所以地方政府 就要控制户口,保护地方利益,而这是不合理的。 外来人员参与了地方经济建设, 却没有机会参与 成果的再分配, 影响异乡工作者的安全感和公平 感,也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调配。 其次,城乡差距。建国之初我国对农业实行 的/剪刀差0政策, 从农业中获得了工业发展的原 始资本积累,改革开放后对农村经济发展又缺乏 支持,农村生产方式落后, 生活水平、发展机会和 公共设施都不如城市,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市 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农村的/亚文化0, 这种文化带 有对农业与农民的歧视,造就了一道物质与意识 的鸿沟,更加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可以这样 说,农民很难融入城市就标志着向社会中层挣扎 失败,实际上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的对抗。 再次,单位继承制。/单位制0改革之后, 传统 的顶替制度在表面上消失了, 实际是在去形式化 后转为隐性存在, 表现为拥有强大社会资本的阶 层在就业中具有更多的优势。也就是说,社会中 上层能够利用社会关系网更加容易地寻找到好的 就业机会, 这就排斥了能力优先者的就业选择。 处在中上层的不称职者缺少压力, 底层精英又少 有机会晋级,社会缺乏精英循环制度,凝滞了社会 流动。 最后, 社会观念的制约造成社会流动途径狭 窄。传统的/学而优则仕0观念和科举制度成为众 多家长心中的唯一, 学历和文凭是影响阶层晋升 的重要手段,孩子为了/跻身0蹭破头皮,不惜一切 代价争取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到头来,一面是 大批毕业生拿着文凭找不到工作, 而另一面又是 严重的/技工荒0。所以说,观念的落后、流动模式 的死板是造成我国社会流动缓慢的一个重要 原因。 可以看出, 由于阶层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合 理,形成的/社会酬偿重叠0, 强化社会冲突构成, 加之社会流动缓慢, 结构内部不能形成良好的精 英循环,弱化了社会流动对社会冲突的调节力,这 就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 可以得到三点启示。首先,阶 层的差距表现为不同阶层在资源占有上的差异。 这种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有效维持了社会激励机 制。但是,差异的形成过程如果不公平,就会破坏 公民的和谐正义感, 加强社会冲突的可能。所以, 要在制度上尽可能完善并符合正义的要求,排除 由于制度缺位造成的分配不公。其次, 按照达伦 道夫的观点,群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差异越是相互 叠加在一起,比如贫富的差异又叠加上政治地位 的差异,群体之间的冲突就会越强烈,反之则会越 减缓。在我国,政府依靠行政权力调控经济资源、 教育资源的问题还很严重, /有钱就有权,有权就 有钱0,政府几乎成为了各种资源交换的中介, 不 但滋生官员的腐败行为,而且强化了社会底层群 众的冲突情感卷入。最后,社会流动是调节社会 冲突的重要机制, 公民的冲突情绪会在社会流动 中消解。高的社会向上流动率反映了一个社会充 满活力、欣欣向荣的面貌,为了保证社会流动的正 常进行,就要求制度要有所突破,尽可能多地为社 会底层提供完善公共支持,例如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和教育制度, 保障公民基本生存和向上流动能 力的培养。那么,提高社会流动,通过不同阶层之 间的精英循环,缓和阶层中蓄积的能量,让矛盾在 内部解决,避免在社会中发泄,这样底层群体会把 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中间阶层的对比上,降低主 观心理压力,与此同时积极促成中间阶层的形成, 这无疑是缓和社会冲突的一剂良方。 需要重申的是, 基于阶层状况的冲突研究,不 会因为宏观阶级的分析陷入无休止的矛盾冲突 论,也不会因为对社会个体的微观分析陷入复杂 的关系纠纷中。依靠社会分层理论和社会冲突理 82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 4期 论提供的分析视角, 将会引导我们进行更深层次 的思考。 参考文献: [ 1]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 M ] .北京:华夏出版 社, 2000. [ 2] 拉尔夫#达伦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 ] .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000. [ 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 4] 赖特#米尔斯.白领 ) 美国的中产阶级[M ] .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 1987. [ 5] 雷蒙#阿降.阶级斗争 ) ) ) 工业社会新讲[M ] .北京:译林 出版社, 2003. [ 6] 李强.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衍生新变 [ J] . 社会学, 2002, ( 2) . [ 7] 乔纳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M ] .邱泽奇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 8] 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 J] . 社会学研究, 2001, ( 3) . [ 9]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 .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002. [ 10] 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J] .社会学研 究, 2001, ( 3) . [ 11]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J]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9. [ 12] 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3) . [ 13] 郑杭生.关于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热点 研究) [ N] .人民日报, 2002-02-09. [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十大社会分层框架报告[ J] .社会 学, 2002, ( 3) . [ 15] Ralf Daherendorf , 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 rial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239. From Social Stratification to Social Conflict ) ) ) An Analysis of Social Stratif ication of Current China DING Jian-ding, SUN Jian ( Social Department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ing of classical social theori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ocial stratif icat ion, mobility and resource distribut ing in China, then reach the result that the feebleness of middle class, great gap betwee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less of social mobility cause the social conflict in China now. Key words: social strat ification; social conflict; social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李潇雨) 83 丁建定等: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
本文档为【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_基于我国阶层现状的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901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7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3-01-30
浏览量:39